克林顿夫人名字叫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简介: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英文: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1947年10月26日-),美国律师、政治家。美国第67任国务卿,前联邦参议员(代表纽约州),美国第42届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
2000年,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6年任期满后以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希拉里参加了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并曾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大幅度领先,但最终败给了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虽然她并非首位参与联邦总统大选的女候选人,但却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的确很有可能当选的。最后奥巴马成功当选后,提名她出任国务卿,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位女国务卿。
她的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在政界的影响力也不俗。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
2015年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参选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WilliamJeffersonClinton),通常被称作比尔·克林顿(BillClinton),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霍普,美国民主党政治家。
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克林顿任州长期间,在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被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1992年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1996年,成功连任。2013年11月20日,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克林顿在担任总统期间,提出新的经济政策,对美国国内的教育进行改革。
中文名: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外文名:WilliamJeffersonClinton
别名:比尔·克林顿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阿肯色州霍普镇
出生日期:1946年8月19日
职业:政治家
毕业院校:耶鲁法学院、牛津大学
信仰:浸信会
主要成就:第42任美国总统
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代表作品:《总统失踪》
职务:克林顿基金会主席
所属政党:民主党
夫人:希拉里·克林顿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946年8月19日,克林顿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霍普镇一家叫朱莉娅·切斯特的医院,克林顿出生时名为威廉·杰斐逊·布莱斯三世(WilliamJeffersonBlytheIII)。
克林顿出生后,他的母亲独自一人前往新奥尔良学习护理,将克林顿留在了开杂货店的外祖父母身边。
1950年,克林顿就与母亲和继父共同生活在温泉城。
1960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总统。在克林顿读到中学最后一年的时候,他被选派到华盛顿特区参加青年领袖联合会的会议,在白宫受到肯尼迪的接见。
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到首都华盛顿出席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
196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乔治敦大学,主修外交专业,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并协助联邦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工作。
1968年,克林顿大学毕业,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并考取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
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
1973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初入政坛
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克林顿任州长期间,在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被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
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
竞选总统
克林顿决定参加1992年的总统选举,挑战寻求连任的共和党总统老布什。当时刚刚经历过海湾战争的老布什似乎铁定连任,而民主党内其它的几位对手,特别是纽约州州长马里奥·郭默(MarioCuomo)也都跃跃欲试,克林顿当选的机会很小。
克林顿在全国第一场新罕布什尔州初选输给了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宗格斯,但他后来居上,赢得了民主党提名。
1992年7月9日,在党内初选中获胜的克林顿选择了参议员艾伯特·戈尔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最初许多人都批评这项选择十分不智,因为戈尔就来自于与阿肯色州接壤的田纳西州,两州皆在南方,违反了正副总统候选人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选战策略。
1992年11月4日凌晨,克林顿击败老布什,成为第42任总统。
克林顿最终赢得了1992年选举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竞选策略专注于国内议题,特别是当时陷入低谷的美国经济。
连任总统
1996年总统大选,克林顿赢得连任。
离任生活
1999年,克林顿夫妇法定住址迁往纽约市郊。克林顿总统离任后出版回忆录《我的生活》(MyLife),现居纽约。
2004年,出版回忆录《我的生活》;11月18日,克林顿图书馆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举行落成仪式,克林顿、小布什、老布什、卡特和美各界人士及各国代表出席了克林顿图书馆的开馆仪式。
2009年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朝鲜,成功争取朝鲜释放两名被判劳教的美国女记者。这次是克林顿卸任后首度访问平壤,也是继卡特后,访问朝鲜的美国第二位前总统。
2013年11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向前总统克林顿颁发总统自由勋章。
2018年6月3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美国著名惊悚小说家詹姆斯·帕特森开启新书巡展,足迹将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多地。6月5日,克林顿和詹姆斯·帕特森合著的小说《失踪的总统》(ThePresidentisMissing)正式亮相,全球同步发售;12月5日,克林顿与奥巴马、小布什、卡特、特朗普一同出席了老布什的国葬。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1993年,克林顿签署行政命令,先后要求废除联邦政府的内部规制的二分之一,并对新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查。1995年2月,克林顿又指示大约68个监管机构的负责人,责令其废除过时的制度、规章、条例;同年3月,克林顿颁布总统令,提出“理顺政府的工作程序”这一要求,其核心目标依然是废除过时的繁文缛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政府经费。通过废除、减少了大约页的16000页的过时的规章制度,政府每年可节约280亿美元的经费。及至2000年,这一情况更大有改观。
经济方面
美国参众两院于1993年通过了《年预算调整法》,这一法案开启了政府对全社会征税的序幕,同时,这一法案也是未来十年间税收的总纲领。此后,克林顿签署的《削减赤字法案》规定,在今后的五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要消减4968亿美元,而在这些被削减的赤字总量中,税收则占到2420亿美元。就税收的内容来看,这一时期的主要税种是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上述法案颁布后,全美万家大小公司中将有超过2700家公司符合这一增税标准。此外,在公司税收这一方面,克林顿进一步严格执法,并严格地查处了许多美国国内和外国在美开设的公司偷税漏税的行为,通过这种行政和司法的打击,使得联邦政府的财政又得以每年增加150亿美元左右。
除了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克林顿政府还明确了一系列增税计划,这些计划包括:第一、医疗照顾保险税,该税种在上述两个征税法案颁布之前的征收对象为年工资超过14万美元的群体,而新法案颁布后,不论是否超过14万美元,这一群体的税收都要被征收。第二、社会保险税,该税种规定,年收入超过35万美元的个人和年收入超过4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都要缴纳此税种。这样一来,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数较之以前就有了很大的增长,有数据表明,在工薪阶层这个群体中,缴纳社会保险的由1991年的55%上升到了1996年的84%。统计数据表明,该项增税计划则能使联邦政府另外多增加高达27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第三、运输燃油增税,新的增税法案颁布后,美国的汽油价格从之前的每加仑141美分增长到了每加仑183美分。
1997年,在关于税收问题上,克林顿总统又签署了新的法案《年平衡预算法案》,在这一法案中,联邦政府对此前所实施的关于税收的诸种政策又做了新的调整。总体来说,这一法案还是仍然贯彻了克林顿总体的一贯思路和立场,仍然把削减财政赤字作为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
社会方面
克林顿总统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制定医疗改革计划,但没有能够提交国会表决而失败。
克林顿在总统第二任期注重环境保护,1997年《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通过。虽然美国国会未核准《京都议定书》,但克林顿在副总统艾伯特戈尔的支持下,于1998年3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教育方面
克林顿认为,教育是经济复苏与繁荣的关键所在。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把教育置于第一优先的位置”,在1997年国清咨文中,克林顿总统表示:“在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上,此刻要迈出最重要的一步,在接下来的四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所有的美国人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执政的八年时间里,克林顿总统共发出教育政策倡议120次,国会通过了五部教育立法,其主要成就包括增加“开端计划”资金、改革学生贷款计划、资助预防暴力计划、颁布《学校通向就业机会法》等。
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的教育政策,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有作为其执政期间教育改革的纲领性长远规划,亦有落实具体的教育行动和计划。克林顿总统的教育政策与改革实践是对老布什政府教育改革的传承,但是在其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其执政期间的教育政策有秉承平等理念,强调全民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均衡;注重教育质量,立足一流教育;制定统一标准,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绩效责任制,完善评价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教育发展;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特许学校;重视教育信息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等八个特点。
克林顿执政期间的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所有的目标,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目标过高,难以实现;信贷计划运转困难,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统一标准无法落实,教育差异依然明显等问题。
外交方面
克林顿在任内一直极力推动环境外交。克林顿上任后,在行政部门如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任用很多环保主义者。在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上,克林顿也进行了效果显著的改革。1992年,美国国务院增设一名副国务卿,主要负责国际环境外交,同时增设助理国务卿,专门处理与环境相关的国际海洋、环境和科学事务等问题;还创建了一些环保行政部门,比如环境生态服务中心、白宫环境政策办公室、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此外克林顿时期还试图提升环境署到内阁级别的地位,可惜因国会反对而最后失败。克林顿还解散了一个危害环境的机构,就是前总统老布什所创立的竞争力委员会。
克林顿还对发展中国家展开经济援助。据统计,克林顿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对外环境外交援助预算占美国整个对外援助预算各达到10%和106%,而其前任老布什和继任者小布什的援助比率仅是76%和92%。除了直接的经济援助,克林顿还尝试缩减不发达国家外债以用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即“以债务换自然”的方法,来帮助这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应对环境问题。
克林顿在任期间高度重视环境外交问题,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环境外交报告,提高了环境外交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还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援助,相对落后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主要的受援助地区。克林顿政府最突出的环境外交成就则是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方面。克林顿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大会,并推动了《柏林授权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国际文件的产生。
在克林顿的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实施严厉的对华政策,在“人权”、“武器扩散”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
1993年7月,克林顿政府开始认识到,中美关系恶化下去会对美国不利;7月4日,克林顿赴东京出席七国首脑会议时放风,将“开始重新研究对华政策”;9月初,克林顿签署了一份《行政备忘录》,决定改变强硬态度,奉行与中国进行全面接触,提高对话级别,开展广泛交往的政策;11月19日,克林顿在西雅图会晤了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认为“中、美间存在许多共同利益”,“要保持高层接触。”但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克林顿表示仍会执行《与台湾关系法》。1996年5月16日,克林顿表示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正式访美,期间,克林顿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全球问题与江泽民进行了会谈,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声明声称美国将致力于建立“美中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其后,美方加强了同中方在军事、安全、人权和宗教等领域的对话和交流。
1999年5月8日凌晨,美国制造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被炸事件(参见:五八事件);6月3日,克林顿政府继续延长对华正常贸易关系;9月11日,克林顿同江泽民在新西兰举行了会晤,表示美国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11月15日,美国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0年9月8日和11月16日,克林顿同江泽民又举行了会晤;9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
人物荣誉
个人著作
社会活动
2001年,创立克林顿基金会,其主要的任务是“加强美国和世界人民面对全球性挑战的相互依赖能力”,重点突出在健康安全、经济权力、领导能力发展和公民服务、种族和民族与宗教的和解等4个领域。
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克林顿曾出任过联合国海啸灾后恢复问题特使。
2005年4月13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克林顿为援助海啸灾区特使。
2009年5月1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任命克林顿为联合国海地事务特使,负责推动和协调国际社会帮助海地恢复重建。
个人生活
克林顿的父亲小威廉·杰斐逊·布莱斯是一名销售设备的公司的推销员,他在与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亚·德尔·卡西迪·克林顿相识之前已经结过3次婚,有两个孩子。1946年5月17日,克林顿的父亲意外溺水身亡,年仅28岁。
在克林顿4岁那年,母亲因生计所迫嫁给了嗜酒成性的汽车推销商罗杰·克林顿,罗杰对克林顿还算过得去,但对维吉尼亚却经常施暴。
1968年,罗杰因癌症去世,不久后,维吉尼亚嫁给了第三任丈夫杰夫·德怀尔。德怀尔是个理发师,在阿肯色州当地经营一家非常有名的理发店,很有绅士风度,但却因股票诈骗而入狱9个月。克林顿对德怀尔很有好感。不过维吉尼亚和德怀尔的婚姻仅维持了5年,就因德怀尔患糖尿病并发症去世而告终。
维吉尼亚的第四任丈夫名为迪克·凯利,凯利生前在阿肯色州首府经营一家食品代理公司,维吉尼亚和凯利在一次马术比赛中相识并坠入情网,最后于1982年结婚。维吉尼亚于1994年1月6日去世。在维吉尼亚去世后,凯利也一直和克林顿一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常与克林顿相约打高尔夫球。2007年,凯利逝世。
1975年,克林顿与希拉里结婚,婚后育有一女。
人物评价
克林顿是美国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之后“白宫最杰出的战略家”。(佛蒙特州前州长霍华德·迪恩评)
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以及卸任后同中方在扶贫、慈善、卫生防疫特别是艾滋病防治等领域开展了有效合作。(习近平评)
人物争议
旅行门事件:为了安插希拉里的人马,克林顿刚上任便解雇了白宫旅行办公室主任比利·戴尔以及其它六名职员。当外界质疑声起,白宫令联邦调查局调查戴尔,指控他盗窃公款,试图为解雇提供合理借口。经过长达两年的诉讼,陪审团仅讨论了两个小时便判决戴尔无罪。备忘文件显示克林顿夫妇的好莱坞友人哈瑞·汤普森想要包揽白宫的旅行业务。
白水案:事件起因于一宗克林顿夫妇参与的称为白水的土地开发案。该案涉了包括逃漏税、利益输送等违法情事,在初期的调查过程中关系人温斯·佛斯特又自杀身亡,导致司法部介入调查。白水案的调查最后没有发现克林顿夫妇的违法证据,但是却引出一系列案外案,导致15人被定罪,包括克林顿夫妇的商业伙伴麦杜格,律师同事韦伯斯特·哈勃,以及克林顿的副州长吉姆·塔克。
档案门事件:克林顿政府调阅了900多位共和党高层人士的联邦调查局档案。事件曝光后白宫宣称这是不小心的一个错误。根据当时的克林顿谋士、但后来与克林顿决裂的迪克·莫里斯爆料,是在他把令人担忧的民调结果告诉希拉里之后,希拉里展开了对敌对党人士的扒粪工作。
高尔夫门事件:白宫幕僚戴维·瓦金斯私自调用总统直升机去打高尔夫球。事件曝光后瓦金斯被迫辞职。
哈勃门事件:掌握许多内幕的希拉里前法律同事韦伯斯特·哈勃,似乎不正常的总能得到贵人相助。在被定罪的哈勃被迫从司法部辞职、等待入狱的五个月空档,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竟然雇用他为法律顾问,付给了他25万美元的酬劳。
印度尼西亚门事件:一对家境中等的印度尼西亚夫妇竟然能够捐献452000美元政治献金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该对夫妇与力宝集团有关系。共和党人怀疑其中有利益交换。
葆拉·琼斯事件:前饭店女雇员葆拉·琼斯指控克林顿在担任州长的时候把她叫到僻室并对她暴露下体。琼斯指控所引发的调查导致了后来的莫尼卡莱温斯基事件。
珍尼佛·弗劳尔斯事件:珍尼佛公布和克林顿有长达11年的恋情;克林顿则坚称他们两人“没有11年的恋情”。数年后,克林顿承认他和佛劳尔斯有10年(而非11年)的恋情。此事为克林顿油嘴滑舌的代表作之一。
凯萨林·威莉事件:竞选志工凯萨林·威莉指控克林顿对她性骚扰。
娃妮塔·布罗垂克事件:知情人士指控克林顿在担任阿肯色州检察长期间强暴了娃妮塔;当事人不愿意再出面,但是也没有否认这个说法。
阁员滥用公款事件:能源部长海若·欧莉蕊被揭发用公款雇用形象设计师为她个人服务、频繁在外国旅行、而且每次旅行都铺张浪费。
阁员包养情人事件:住屋部长亨利·辛西奈罗包养情人、付钱想要封口、又对联邦调查局探员撒谎,最后被迫下台。
阁员利益冲突事件:农业部长迈克尔·埃斯比涉嫌接受泰森食品公司的招待观赏超级杯足球大赛。农业部负责管理泰森食品所在的食品业,埃斯比被迫下台。
林肯套房事件:1994年,民主党期中选举惨败之后,共和党声势大振,克林顿担心他将在1996年连任失败,于是加大力度筹措竞选经费,国家公器明码实价的出售。只要捐献10万美元政治献金,就可以在白宫的林肯睡房住一晚;与克林顿喝咖啡也有价钱。
莫尼卡·莱温斯基事件:1998年,克林顿同白宫女实习生莫尼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曝光,受到司法部门调查。共和党并在国会提出了弹劾议案,但定罪未获通过。这就是著名的“拉链门”案件,一般认为此案的政治意义大于其法律意义。
特赦门事件:克林顿在任满离职前数小时特赦了140人,许多引发争议,包括他的弟弟(毒品罪),马科·瑞奇(逃漏税),以及数名付了20万美元给希拉里兄长休·罗丹的毒贩和诈欺犯。一名特别检察官被指派来调查特赦门事件。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美国律师、民主党籍政治家,第67任国务卿,纽约州前联邦参议员,美国第42任(第52届、第53届)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
2000年,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6年任期满后以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希拉里·克林顿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当第一夫人期间曾主持一系列改革。
1993年,日本雅子皇后穿上盛装,走进了一场高级的国宴,她身穿一条小雏菊图案的清新绿色裙装,搭配着白色手套和白色珍珠项链, 把头发梳成高耸的盘发,美得清新脱俗。不过当时的雅子还没有当上皇后,还是雅子妃。
1993年6月,雅子才刚刚嫁入日本皇室,这次国宴是雅子新婚后首次参加这种大型活动,美丽青涩的她成为了这场活动的焦点。
雅子妃和丈夫德仁一起,负责迎接各国的宾客,他们迎来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希拉里,当年的克林顿夫妇也是年华正好, 克林顿穿一身西装搭配领结,看起来潇洒帅气又意气风发。
而希拉里穿黑白相间的简约礼服,头发烫染成那个年代最时髦的短款卷发发型, 用钻石胸针和耳饰点缀了极简的黑白两色,笑靥如花。
雅子妃用英语跟他们交流了起来,低眸浅笑, 保持着东方美人独有的含蓄和青涩。
希拉里年轻时是高鼻深目的金发美女,人过中年在盛装打扮下很有韵味。
不过雅子妃端庄的妆容、大气如满月一般的脸颊,更是保留着东方美人的韵味, 在西方美女面前并不输,希拉里也一直都笑着对她。青涩美丽的雅子妃,抢了希拉里的风头,也引得克林顿的频频侧目。
随后雅子妃还迎来了叶利钦夫妇,见到叶利钦夫妇之后,雅子妃立刻伸出自己的手, 落落大方的与叶利钦的妻子进行握手,将礼仪做到位。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看起来热情满满如老友,如沐春风。
随后到了每个人落座的时间了,雅子妃身边坐着克林顿和叶利钦,面对这两位国家元首,雅子妃也尽到了礼仪, 在英语和俄语之间切换,和他们一起交谈。毕竟之前雅子妃是外交官,所以外语说得非常流利。
雅子妃的大气和端庄,也让这些国家元首们都高看了她一眼,相比起她当时的大气端庄风格,她的妯娌纪子妃是妩媚、甜美的风格, 一直笑得很卖力,两人之间高下立见。
两年之后的1995年,雅子妃和英国王妃戴安娜相见了,这一次出现在雅子妃和德仁面前的戴安娜,身材非常高挑, 反倒衬托得雅子妃身材娇小,两人各有各的美。
雅子妃身穿宝蓝色的西装套装,显得很有高贵感,简约的剪裁设计和黑色尖头高跟鞋,有效地延伸腿部线条, 增添了一抹高贵气息。
而戴安娜则是穿着一件深色西装套装,同样是搭配黑丝袜和黑色尖头高跟鞋,她和雅子妃交谈得特别开心,为了以示尊重,一直低头跟雅子妃对视, 而雅子妃也一直非常热情地仰头看向她。
这是两位国家元首夫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旁边热情满满的德仁反而是做了陪衬。
戴安娜曾经也穿过这种鲜艳的宝蓝色西装的,她曾用宝蓝色外套搭配着蓝白相间的贝雷帽,优雅的宝蓝色和金发碧眼十分相配。
不过跟雅子妃比起来,她们两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当然,雅子妃和戴安娜两人惺惺相惜、有共同语言,其实也不奇怪, 毕竟这两人有着同样的不幸的婚姻,属于同病相怜。不过戴安娜没有雅子那么好命,碰见了对她一直不错的丈夫德仁。
此时此刻的戴安娜,也是在强颜欢笑,已经戳破了心酸的婚姻事实,看透了查尔斯的真面目,知道他已经心有所属。
她除了尽职尽责地履行王室公务、出访别国外,再也没有其他挽留爱情的想法, 她也已经陷入了疯狂的偷情和背叛中。
而雅子妃的婚姻不幸,更多的不是来自与身边人,而是来自于她的婆婆美智子皇后, 婚姻让她患上抑郁。
两个悲伤的女人在来到台面上,都要尽力展现出自己最有芳华的一面,哪怕华丽的袍子背面,,已经是千疮百孔。
雅子妃和戴安娜可能只是惺惺相惜, 而她和荷兰马克西玛王后可以说是真正的好友。
2006年,德仁夫妇一家三口一同来到荷兰,荷兰国王夫妇让他们品味到了一段快乐的度假时光。
曾经风华绝代的雅子妃,那时候已经显露出一分老态,脸颊不再年轻,眉眼间浮现出沧桑,配上包脸卷发, 横生一种“大妈”气质。
让人惋惜她花期太短;而那时候的马克西玛王后却看不出沧桑,笑容灿烂,金发垂顺在肩膀上, 用高挑的个子撑起了粉色西装套装。
雅子妃和马克西玛王后共同语言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们同样是“宝妈”,都有可可爱爱、长得像小天使一样的娃,娃的年龄还差不多大, 穿上小裙子,简直就是同胞三姐妹。
两家人一起玩耍的时候,也是围绕着娃,工作人员开心地把娃抱上马车, 而雅子妃和马克西玛王后就在旁边含笑凝望。
2020年,在德仁天王的登基典礼上,荷兰国王夫妇受邀来参加。
当时的马克西玛王后穿着一身热烈异域风情的红色裙子,头戴金色冠冕; 雅子妃身穿珠光色泡泡袖连衣裙,头戴银色冠冕。
马克西亚王后和丈夫一起,走到了德仁夫妇的面前,他们四目相对,打了招呼, 仿佛又想起了当年一同度过的快乐时光。
马克西玛王后不但履行了普通的王室礼仪,还进行了贴面礼,专门将自己的脸颊贴上去,给雅子妃来了一个十分灿烂的拥抱,两人脸颊相贴,这一幕画面如此优雅。
2019年,雅子妃又迎来了和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夫人同框的机会。
此时的雅子妃已经到了56岁的年纪,相比起之前几次同框她都是穿礼服或西装,这次她也罕见换上一身日本传统民俗服饰——和服。
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夫人米尔季约耶娃,穿着浅蓝色连衣裙,搭配渐变色高跟鞋, 清新又减龄,同样也是一位娇小可爱的女子。
穿上和服、换上木屐的雅子妃,罕见地跟她处于同一身高线上。
两人坐在椅子上,在翻译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不知在聊些什么, 不过两个人都笑得很亲切。
总有人说雅子妃可怜,说她一辈子活得太过不自由,不过她也着实是美了一辈子,有机会穿上华服游走于名利场, 戴上璀璨冠冕,和其他国家的高层女性建立友情,同框比美。
或许人都是如此,有时候选择了王冠,就注定要承担它的重量,有所牺牲才有所得。
当一个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时,这个人的生活就会受到更多的人关注,而且这个人的感情状态以及婚姻状态都会被更多人关注。因为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名人的生活对这些名人有更多的分析,而且很多名人也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透明。
我们对一些名人的了解是基于正当的理由,而且也会在正当的范围之内,绝对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妻子希拉里陪伴下出院,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比较好,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有三个:
一、他们能够相濡以沫。
他们之间的感情的确是比较好的,虽然他们两个人都身居高位,并且他们都曾经拥有过比较多的权势,但是他们两个人也能够成为普通的夫妻。他们两个人在生活中能够有更加甜蜜的生活,并且他们也能够相濡以沫,他们能够通过关心和关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意。
二、他们能够相互妥协。
他们两个人在生活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而且也会遇到一定的难题,但是他们两个人不会特别倔强,而且他们也不会因为外在因素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他们是能够相互妥协的,而且他们也能够互相感激对方,他们能够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三、他们能够相互信任和陪伴。
我之所以认为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比较好,也是因为他们的确能够给予对方足够多的空间,能够让对方信任自己,他们能够给予对方安全感,并且也能够时刻陪伴在对方身边。他们能够在对方感到无奈和无助时及时陪伴在对方身边,他们的确会不离不弃,也会白头偕老。
因此他们的感情还是比较好的。
有个朋友问我,自己和现在的男友交往近一年时间,虽然对她处处都不错,但有一点让她总有些不安心。男友在外活动时,从来不会主动提到自己的感情状态,社交网站的状态也看不到有关她的一点痕迹。当然,不至于到向朋友隐瞒的地步,只是严格贯彻了“NO ASK , NO TELL”的政策,没有问,就不说。
朋友问我时感叹,对于这种消极的“错误”,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毕竟严格意义上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大家不是小孩子,强制秀恩爱反倒显得自己不够稳重了。
这位朋友的境遇实在是常见,我对她的提醒是,这种关系发展到婚姻中,容易让自己成为一个隐形的妻子。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角色,她们在家里存在,在幼儿园和学校存在,在小区邻居中存在,但是在丈夫的社交圈中,她们是不存在的。
男人的老朋友们并不是不知道他的婚姻状况,只是根本觉得没有必要谈论,新朋友也无所谓去了解,仿佛在社交场合和家庭生活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世界。
在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当中,这种一致的沉默为一些婚姻以外的暧昧提供了潜在的方便,在风流场上存在着这种心知肚明却不说破的默契,女方就算事发,也可以借口“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有家庭”来开脱。
然而,大多数人其实也是老实丈夫,并没有发展什么婚外情的野心,究竟是什么心态,让他们从来不愿提及自己的伴侣,对这类人群的心态我并不了解。
另一个奇怪的是,有部分从不提到妻子的人,却经常把儿子挂在嘴边,言必谈我家小子。然而这部分人群与父亲陪伴缺失的“隐形父亲”人群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合,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关心甚少,这样逻辑上怎么也不通的行为方式,实在是一件值得仔细考量的事。
反观西方社会,家庭伴侣对于一个男性的社会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政界人物。政客演讲,妻子站台,社交酒会,有家室的绝大多数都是携妻子参加,就算未婚,也要给带上一个mate,很少见单枪匹马去社交的。
对于西方人来说,妻子体面,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这都是一个人正派、可靠的象征,而无家无口的独行者,显然没有家庭的羁绊,社会的约束,被认为是缺少底线,靠不住的。已婚人士经常不带婚戒,更被默认为有出轨的迹象。
所以,西方的男性,把秀恩爱当作是自身形象维护的重要部分,把感谢太太支持挂在嘴边。美国一对著名夫妻,克林顿与希拉里,便是彼此进行形象维护的典型。在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希拉里频繁地出现在美国各大媒体的早间访谈节目中,为克林顿或者说美国第一家庭塑造公众形象。希拉里竞选活动当中,克林顿深情回忆与希拉里相识时的场景,为妻子增添人性化气质。
另外,在西方社会(主要了解到美国),有一个“夫妻朋友”的传统(在中国,“夫妻朋友”有一个极毁三观的意思),也就是一对男女结婚之后,会开始刻意结交一些同是夫妻的朋友,共同建立一个新的社交圈,去做一些夫妻双方都可以参与的活动。不少夫妻从前的单身朋友,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渐渐疏远,可能最后成为“把JOEY邀请来过圣诞吧别让他一个人过节”这种朋友。
这与西方尊重家庭,重视婚姻的观念是分不开的,也许现在还会有外国人就是开放的误解存在,实际上,婚前的开放与婚后的保守毫不矛盾,区别就在于这一纸婚约的神圣。就像贝克街的房东哈德森太太说的那样;婚姻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不管在哪个方面。
我刚刚也提到,对于被动“隐婚”这部分人的心理活动,我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只能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尝试分析一些原因。其中,在官方语境下,我们看到的是对私德的过分宽纵和对公德的过分推崇。几百天不回家的道德模范,从不照顾家里的先进工作者,在歌颂他们的新闻作品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个“背后默默奉献的妻子”。
“默默”这个词似乎已经透露出了我们官方对于家庭中另一半的态度,你不光要奉献,奉献了还不能声张,不能寻求认可,最好是把一切都做好,又要让人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是否可以理解,在这种语境下实际上在支持隐形妻子的存在呢?
相对官方,在一些民间环境中,男人过多地谈论家庭、妻子,或者是把妻子带在身边社交,往往会被冠上没出息的名头,大男子主义的浸染下,妻是家里器具一般的东西,男人要大气,聊的就该是家国天下。围着小家庭转,那是缺乏男子气概的。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止本国存在,这样的家庭模式是不少社会的通病,比如在女性地位一直颇受争议的日本,前些年一部大热的日剧《昼颜》就反映了同样的现象,出轨的妻子控诉丈夫,自己必须像个摆设一样活着,丈夫从未关注也从未在乎过她的内心。妻子只在肉体上存在,精神上同样是隐形的。
对于片中表现午后三点钟恋人唯美的恋情,我是无意认可的,但是亚洲女性长期压抑,不被关注的现实却不容忽视。 然而,要解决这种具有广泛生存土壤的问题,总要回到古老的那一句,要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现如今,我很欣喜的看到,身边大部分同龄的朋友婚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夫妻双方在平等的交流上比我们的上一辈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丈夫懂得尊重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并且不吝啬在各种场合赞美自己的妻子。这标志着一种意识的觉醒,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实现,将会是长期存在在这个社会的重要话题。
在希拉里的律师生涯和个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中,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调查小组的使命突然宣告终结,令希拉里和她的同事们有一种既宽慰又失落的复杂感觉。 希拉里在华盛顿为自己前途而努力的时候,克林顿在阿肯色大学的法学院已落希拉里与克林顿照片下了脚。1973年下半年,克林顿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准备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虽然是初次参选,知名度、人际资源都不能和那些老政客相比,但他还是决定背水一战。 当得知克林顿将要竞选国会议员时,希拉里为克林顿在变幻不定的形势面前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感到骄傲,而此时希拉里觉得从未对克林顿了解得这么深刻。尽管远隔千里,但他们的心却因此离得更近了。 这时的克林顿在选区中四处奔走,和选民亲切交谈,告诉他们自己的政治纲领。和他的竞争对手相比,克林顿显得年轻、富有朝气。有人这样描述他的魅力:“当他看着你的时候,好像把你看做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更要命的是,他的神情完全是真诚的……他用真诚和热情去感染大家,赢得支持。和他的演讲相比,那些精心准备、字斟句酌的演讲稿只是一张苍白的废纸罢了,连竞争者都不愿照念。” 希拉里在电话中倾听克林顿诉说的一切,与他共同分享欢乐,交谈总是双向的,从希拉里口中,克林顿知道了关于尼克松的一些事情。看来,保密法令毕竟没有爱情强大。不过,希拉里只是谨慎地告诉克林顿一些无关要旨的情况——形势对尼克松无疑是不利的,这位共和党领袖一旦声名扫地,各地的共和党议员自然要受牵连。 这无疑有助于克林顿扳倒其竞争对手——现国会议员、共和党人哈默·施密特。 5月,初选结果出来的时候,克林顿得票最多。 希拉里马上得知了这一消息,尽管这是期望已久的时刻,她还是幸福得有些晕眩。希拉里甚至有些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但克林顿正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他只是一遍遍地说着:“祝贺我吧,亲爱的,你知道,我一有消息就给你打电话。” 当克林顿再打来电话,求她回阿肯色州和自己一起生活时,希拉里不再拒绝。只是这里的工作现在没法放下,要等到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后就过去。克林顿在电话里说,他已经为她在阿肯色大学谋取到了一个教职,希拉里答应了,她对这些并不计较。 8月,尼克松下台了,希拉里也已筋疲力尽,每天18小时的工作使她疲惫不堪,她准备同华盛顿告别。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现在的她已经了解了华盛顿政坛的基本情况,在国会里也认识了不少议员。她的前途比自己预想的顺利,而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大门也向她敞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