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赵小兰。

我想了解赵小兰。,第1张

赵小兰——华裔美国人的骄傲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1 月23 日 |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华裔美国青年一般都向工程科学领域寻求发展,因为这些领域里语言并不是很大的障碍,发展空间很大。但赵小兰希望尝试做不同的事情,将一生的事业投入美国政坛。对许多华裔、亚裔来说,这显然是一种冒险。但兼具华人头脑和美国人冲劲的她成功了。2001年,赵小兰获布什总统提名出任美国劳工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内阁部长。

1 为5个妹妹树立榜样

赵小兰是上海嘉定马陆镇人,1953年出生于台湾,8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75年毕业于曼荷莲女子学院。随后进入父亲的公司实习。通过两年的实战,赵小兰增进了对海上运输、保险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写了一本关于美国造船工业的专著,这为她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硕士班打下了一个基础。通过几次严格的考试后,赵小兰于1977年4月15日,在数以千计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有6个女儿,被称为“赵氏6朵金花”,赵小兰是老大。赵小兰被哈佛录取的时候,不但对自己建立了信心,也振奋了全家。5个妹妹以后相继向大姐看齐,先后进入了名校。

赵小兰的二妹赵小琴,是名校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三妹小美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硕士;四妹赵小甫获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五妹赵小亭,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硕士;赵小兰的小妹赵安吉,聪明绝顶,她以3年时间在哈佛大学完成学士学位,从哈佛商学院获得企管硕士后,被父亲安排到他的福茂航运公司挑大梁。

2002年元月17日,纽约州长宣布任命赵小美出任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这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州政府华裔一级主管。美国历史上首次有华人姐妹,同时分别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出任内阁一级高职,写下一段难得的一门双杰的佳话。

赵小兰 我们家全是女孩儿。我们长大以后,周围的人老是给我父母泼凉水,说我和我的妹妹们会让我的父母花掉一大笔嫁妆钱,所以我和我的妹妹们长大后,总将自己当女勇士看待,就像花木兰。我们要让我们的家庭以我们为荣,让我们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是家里的大女儿,所以我有特别的责任,要为我的妹妹们树立好的榜样,我一直非常注意这一点。

2 获选白宫学者步入政坛

1979年夏天,赵小兰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花旗银行,一上班就被任命为高级会计师。

由于她的敬业态度和工作表现,银行总裁对她十分赏识,总裁夫人一再鼓励她参加“白宫学者”的甄选,认为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金融和海运人才,如能当选进入政府工作,就能为促进政府和民间的沟通发挥潜力。另外,陈香梅女士也鼓励她到华盛顿,去看看美国政府,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贡献。尤其是亚裔美国人希望能借此为大家争取更多的福利和平等的工作机会。

“白宫学者”的年龄必须在28到36岁之间,除受过高等教育,有特殊领导才能,由工作单位和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推荐之外,还要经过长达9个月的笔试、口试和个别的社会安全资料调查考核。

赵小兰角逐1983年“白宫学者”的甄选,是由花旗银行总裁、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纽约圣若望大学校长、陈香梅女士及美孚石油公司总裁等5位社会贤达及学者共同推荐。

根据白宫的统计报告,1983年报名申请白宫学者的共有55万人,在第一次考试中选出3000人,然后从中挑选1120人,后来经过多次笔试、面试,再从中选出32人,最后录取的仅有13人。1983年5月,赵小兰在击败了数以万计的竞争者后,以高分被录取进入白宫,赵小兰是13名白宫学者中最年轻的惟一华裔女性。

进入白宫后,赵小兰在总统幕僚中担任交通运输及贸易方面的工作,处理一些特别困难、复杂以及引起纠纷的问题,当白宫必须介入时,她受命草拟白宫对这一问题的立场。所以赵小兰的工作,主要在和民间、国会、工商界及学术团体等各部门去联系,这样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去分析和思考。而白宫顾问米斯先生,是她的顶头上司,赵小兰所拟的每一个案件,必须经过他和其他部门的人过目,最后再呈给总统批阅。米斯先生是里根总统的亲信和顾问,他很欣赏赵小兰谦恭有礼的态度和虚心学习的精神。有关经济、金融及运输方面的问题,都分配给她处理,而各部门对赵小兰所提的意见,尤其是对问题的看法大都认为可行。

有一次里根总统在国会演讲,有关目前美国的经济问题,米斯先生要赵小兰去草拟。她花了两天的时间搜集资料、思考、分析,最后做好讲稿呈交给米斯先生,这位上司看了以后略加修改后呈给了总统。里根总统在国会发表后,获得一致的好评。事后,米斯先生告诉总统,稿子是白宫学者赵小兰草拟的,总统点头称好。从此这位年轻人给总统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3 短短3年连跳3级

1986年4月,里根总统任命曾为白宫学者的赵小兰为美国交通部海运总署副署长,交通部长杜尔夫人宣布了这项任命。杜尔夫人在发布新闻的时候,推崇赵小兰是难得的运输、金融及行政管理人才,以她的经验服务海运总署,一定对海运总署有不可衡量之贡献。

海运总署副署长的职责,是管理统帅数以千计的员工,控制运用上亿元的资金。

赵小兰在白宫工作期间,已经与各部门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所以在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她来说是驾轻就熟的。

赵小兰 接任海运总署副署长与3年前担任白宫学者的情形有很大不同。过去只要把几份公文放在包里就可以回家,而现在的公文又多又重,所以每晚只好留在办公室里处理。

赵小兰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以半个小时完成上班的准备,还要看电视,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特别留意有关商务的报道。8点45分在办公室召开主管汇报。下午5点钟职员们走了,她才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工作,每晚10点左右回家。

1988年4月,里根总统又任命赵小兰为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联邦海事委员会是独立机构,直接对总统及国会负责,主席职务需经参议院认可后,总统方能发布任命。后来,参议员全体大会表决通过对赵小兰的提名。

海事委员会一共有5位委员,一位是退休的海军中将,一位是参议员转任,年纪都在60岁以上,而赵小兰年仅35岁,是惟一的亚裔女性,又是新任主席,一般人对于这位年轻主管十分质疑,尤其是年长资深的委员们质疑她的统御能力,可是她都能运筹帷幄,应对得体。

1989年元月20日布什就任总统,2月17日他宣布提名赵小兰出任联邦交通部副部长。布什总统提名她出任交通部副部长的时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由于她在1988年4月,出任联邦海运委员会主席,而这一职务任期是5年,人们估计在短期内,赵小兰将不会变动职务。可是她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尤其是她杰出的表现,没有任何一位亚裔人士可比,而布什总统在竞选期间,曾允诺当选后,要重用华裔,以她的经历,出任副部长一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交通部掌管美国的门户和大动脉,每天要处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部长外出时,都由她一人坐镇处理,她也是实际当家人,光是协助这位副部长处理日常工作的,就有8位助理。虽然有人对她这么快便跻身高位不服气,但赵小兰上任后却接连以果断行动、运筹帷幄解决了多项重大危机。先是在泛美航机被恐怖分子炸毁后,迅速制订多项善后和补救措施,在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后,迅速控制及清理污染,并在旧金山市大地震中有效率地主持修复公路工作,令她被誉为“危机管理的能手”。

4 和参议员麦康诺结为连理

赵小兰是赵家最后出嫁的女儿,1993年初忙于事业的赵小兰与5 1岁的美国肯塔基州共和党籍参议员麦康诺成婚,那一年她40岁。

赵小兰 我努力在找一个中国男孩儿,但是我太高了,我的母亲总是担心我。我和我丈夫要结婚是有点滑稽。我要他去我家里,而且他必须当着我全家的面向我求婚。他去了,拜访我的家人。不知是紧张还是害怕,这位资深议员,在国会经常侃侃而谈,那晚一直是面红耳赤,几度欲言又止,急坏了旁观的小妹妹们。直等晚餐后,他才鼓足勇气开口向二老征求同意我们的婚事。

麦康诺 我的一次婚姻失败后,20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认识赵小兰后,我被她的谈吐仪表气质,尤其是她的精明能干吸引了。我改变了终身独处的观念,决定结束25年的单身生活。

赵小兰天生丽质,又活跃在主流社会,有不少在政界、商界、文化界的追求者。有人不仅拥有良田千亩,每周还开着私家飞机来看她,几年的穷追不舍也没有结果。麦康诺的温和、关心和体贴打动了赵小兰。

赵小兰 我选择了这位最穷的参议员,但跟他在一起我感到最愉快。他人格健全,我们真诚相爱。跟他在一起,很平静也很快乐,而且有安全感。

1993年2月6日,赵小兰与来自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麦康诺在华盛顿国会山庄的小教堂结婚。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的家人,父亲赵锡成对中国传统十分重视,总觉得女儿终身大事不够隆重,更多的亲友们也没有机会与新人见面,所以在他们婚后又在纽约市的希尔顿饭店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喜宴,中外来宾170余人出席。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在宴会上致词,诚心祝福这对新人,并称赵小兰嫁给美国参议员麦康诺,这一结合象征中美之间的传统友谊和联系。

5 出任美国首位华裔部长

2000年7月,美国共和党第37届大会在费城举行,赵小兰与鲍威尔将军、罗拉·布什,被安排在第一天的黄金时间演说,中外媒体都一致推测,一旦布什当选,鲍威尔会做国务卿,赵小兰必定是交通部长。但出乎意料的是民主党的日裔峰田被提名交通部长,原本呼声最高的赵小兰反而落空。赵小兰的亲友和在美国的侨胞都感到十分惋惜。

赵锡成 小兰接到很多问候的电话,她很平静,她一再告诉我们,她的愿望是做事,不一定要做官。身为父母的,听她这么说很欣慰。

赵小兰这个时候发表了一封关于峰田被提名的声明,她是以传统智库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的身份发表的,声明中说:“长时期以来,我是布什总统当选人的支持者,我很荣幸被认为是可能被提名入阁的人,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新政府。峰田先生被提名为新的交通部长,我认为是非常适当的人选,因为他在公务上有过卓越表现,我祝他成功。”

2001年元月9日,美联社向全球发出一则新闻说:“联邦劳工部长提名人琳达·查维斯举行记者招待会,因为一名曾经住在她家里的非法移民,被指为非法雇佣外国劳工引起争论,对总统当选人布什已经构成困扰,所以决定放弃接受提名。”

当琳达·查维斯正式宣布放弃接受提名后,美国媒体对于布什的劳工部长新人选引起各方揣测。在新人选尚未浮现之前,一般认为有望被提名的人,包括竞选密苏里州长落选的前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泰伦、华盛顿州联邦共和党众议员邓恩、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邦德及智库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赵小兰。

2001年元月11日上午9点,距离布什总统宣誓就职10天前,赵小兰接到布什总统的电话,要她接受劳工部长的提名。出人意料的是遭到赵小兰的再三婉拒,她认为时机还没成熟。直到老布什出面说话,她才欣然接受。

赵小兰 对于这个职务我是慎重考虑了不少的时间,但老布什总统数次在电话中鼓励我,他说当初和平工作团你也没有经验,可是你表现得比任何人都好,联合慈善基金会那样的一池子污水你都能去澄清,劳工部长非你莫属,你还是勇敢去接受提名,我们对你绝对有信心。老布什总统的诚挚与鼓励,打动了我,使我无法再开口婉拒。

2001年元月11日下午2时45分,对赵小兰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她人生中最高峰的一刻。她身着红色套装,镶黑绒领袖,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地站在布什身旁,听候这位总统当选人的宣布任命。

布什 我宣布提名任命赵小兰为劳工部长。她的行政才能及过去任公职时的杰出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赵小兰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有助人建立美好生活的抱负,这种受人钦佩的特质,我相信她会带到新的职位上。

赵小兰 很荣幸获此殊荣,我在39年前乘船到美国,经过纽约港口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今天会被提名为劳工部长。劳工是美国最珍贵的财产,我在联合慈善基金会任职的时候,与劳工组织合作十分密切。让我在此向全国同胞保证,我对于这份工作的热诚,将和我父亲刚来美国的时候,为了家庭生计同时做3份工作一样,勤奋工作以确保两性的平等。

翻开美国历史,1880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入境美国。想不到120年后,华人入阁,做了联邦劳工部长,华人不再是唐人街炒杂碎的厨师和洗衣店的族群。

选自《华人纵横天下系列:赵小兰》张克荣 编著 现代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的面试经历

 饮水思源 在准备Exxonmobil的面试的时候 就是按照网上的面经来准备的 帮助非常的大所以当时就在想 如果能拿到Exxonmobil的offer 我就把面试的过程中的问题写下来与大家共享第一 网申 其实作为一个本科生 网申的过程中在很多简历中走出来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的 因为 毕竟 学历高一些在申请的过程中还是很有优势的 比如我们的群面的过程中 很多都是研究生(而且研究生的简历是用汉语投的也接到了面试的通知 本科生我不太清楚 但我是用英语投的) 简历的第一个部分是自荐信 这个部分不要太长一页刚好 我是指英语的一页 这个 你在准备汉语的时候半页汉语翻译过来就差不多了 个人认为 自荐信就是两个作用 第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让别人有继续看你的简历的想法 第二 告诉他 我为什么选择你这个公司在介绍自己的过程中 切忌太泛泛 你需要拿出真凭实据的东西 而不是仅仅介绍自己的优点 爱好 与品格 你可以通过某个你在大学期间做过的事情 来体现你的某个品格 这样就很好 至于说是那种经历 个人窃以为 学生工作的帮助不是很大 倒不是因为学生工作不好 而是这样的东西 大家基本都会在简历中填上(无论做没做过) 而且 不同的学校 不同的专业的学生会的结构不同 荣誉也不能统一 所以在筛选简历的时候 个人认为 写上去意义不大 比较有杀伤力的东西个人认为有这么几条:第一就是学习成绩 平均分 学分绩点 年级人数与你的排名(如果在200人的年纪你的成绩在前十的话 就很有说服力) 第二 科研 这个不是你做过什么 而是做出来的什么(这样的科研往往需要一个认证 比如你在核心期刊 或者SCI上发表了什么文章什么的(我就是因为这项才进入的面试)) 第三 学生工作 最好是省级或者国家级的荣誉 这样的帮助很大 校级的我不太清楚。最后是你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 这方面要注意避免抒发感情 说了很多热爱这样的话 我觉得其实这样不太好 当时帮我改简历的一个外国朋友看了我的`自荐信就说 感觉你这个不像是在申请工作 而是像在求婚 可能有很多中文的词翻译成英语 语气就太重了 因此 后面我所修改的方向 也是更多的外企可能看中的方向 是exchange 说白了就是做买卖 我有什么样的能力 我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你能给我什么 所以你是我最佳的选择 因此 你是我最好的选择 真实的原因 能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真诚 也是最强有力的支撑 这样的话语可能要比抒情好一些 最后 就是中文的也要发一份 中英文都应该有 群面 其实群面前面的同学已经讲了很多了 我也好好的准备了一下 事实证明 非常有帮助 问题的类型都差不多 所以 能把前面面试过的试题好好准备一下 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当时面试的问题是: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 给一个很公司关系很好的客户造成了一百万美元的损失 客户给了我们三天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三天后问题不能得以解决 他们会通过法律途径 向我们索赔二百万美元 大家来讨论一下怎么办 之后各自向面试官总结一下当然 这个过程是英语的 包括题目 之后是终面:终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的问题 英语提问 英语回答 问题是:我们的分销商给你红包 你会怎么办,我们的分销商送给你他们的小礼物呢 比如他们的LOGO,最后一个问题是 如果你和你的老板都在场 如果你的老板拿了分销商的红包 分销商也给你了红包 你该怎么办对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问我未来五到十年的职业规划 他们比较倾向于有进取心的人 我的回答不太好 按照国企的思路 回答的是服从组织安排 他们更倾向于对未来有强烈的成功的愿望 希望下一步能做经理等等这样的人 当然了 不要说得太强势 把握好分寸 第二个部分是根据你的简历问问题 英文提问 可以选择中文回答问题大概是 一 你在大学做了这么多事情 怎样保持平衡 各样事情的平衡 二 问了一下我的实验方面的问题 我所做的实验的一些测定方法和意义 最后 问了一下我进入工厂实习的情况 终面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 最后 记得面试的时候穿正装 面试过程中 Exxonmobil 两轮的面试官都非常的和蔼 态度很好 人也很有风度 而且可以看出 Exxonmobil 对待来面试的同学 准备是很充分的 在细节上做的非常好 而且也很宽厚 希望我写的这些东西 对Exxonmobil 公司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也祝愿大家都能顺利的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

赵小兰——华裔美国人的骄傲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1 月23 日 |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华裔美国青年一般都向工程科学领域寻求发展,因为这些领域里语言并不是很大的障碍,发展空间很大。但赵小兰希望尝试做不同的事情,将一生的事业投入美国政坛。对许多华裔、亚裔来说,这显然是一种冒险。但兼具华人头脑和美国人冲劲的她成功了。2001年,赵小兰获布什总统提名出任美国劳工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内阁部长。

1 为5个妹妹树立榜样

赵小兰是上海嘉定马陆镇人,1953年出生于台湾,8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75年毕业于曼荷莲女子学院。随后进入父亲的公司实习。通过两年的实战,赵小兰增进了对海上运输、保险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写了一本关于美国造船工业的专著,这为她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硕士班打下了一个基础。通过几次严格的考试后,赵小兰于1977年4月15日,在数以千计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有6个女儿,被称为“赵氏6朵金花”,赵小兰是老大。赵小兰被哈佛录取的时候,不但对自己建立了信心,也振奋了全家。5个妹妹以后相继向大姐看齐,先后进入了名校。

赵小兰的二妹赵小琴,是名校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三妹小美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硕士;四妹赵小甫获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五妹赵小亭,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硕士;赵小兰的小妹赵安吉,聪明绝顶,她以3年时间在哈佛大学完成学士学位,从哈佛商学院获得企管硕士后,被父亲安排到他的福茂航运公司挑大梁。

2002年元月17日,纽约州长宣布任命赵小美出任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这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州政府华裔一级主管。美国历史上首次有华人姐妹,同时分别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出任内阁一级高职,写下一段难得的一门双杰的佳话。

赵小兰 我们家全是女孩儿。我们长大以后,周围的人老是给我父母泼凉水,说我和我的妹妹们会让我的父母花掉一大笔嫁妆钱,所以我和我的妹妹们长大后,总将自己当女勇士看待,就像花木兰。我们要让我们的家庭以我们为荣,让我们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是家里的大女儿,所以我有特别的责任,要为我的妹妹们树立好的榜样,我一直非常注意这一点。

2 获选白宫学者步入政坛

1979年夏天,赵小兰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花旗银行,一上班就被任命为高级会计师。

由于她的敬业态度和工作表现,银行总裁对她十分赏识,总裁夫人一再鼓励她参加“白宫学者”的甄选,认为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金融和海运人才,如能当选进入政府工作,就能为促进政府和民间的沟通发挥潜力。另外,陈香梅女士也鼓励她到华盛顿,去看看美国政府,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贡献。尤其是亚裔美国人希望能借此为大家争取更多的福利和平等的工作机会。

“白宫学者”的年龄必须在28到36岁之间,除受过高等教育,有特殊领导才能,由工作单位和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推荐之外,还要经过长达9个月的笔试、口试和个别的社会安全资料调查考核。

赵小兰角逐1983年“白宫学者”的甄选,是由花旗银行总裁、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纽约圣若望大学校长、陈香梅女士及美孚石油公司总裁等5位社会贤达及学者共同推荐。

根据白宫的统计报告,1983年报名申请白宫学者的共有55万人,在第一次考试中选出3000人,然后从中挑选1120人,后来经过多次笔试、面试,再从中选出32人,最后录取的仅有13人。1983年5月,赵小兰在击败了数以万计的竞争者后,以高分被录取进入白宫,赵小兰是13名白宫学者中最年轻的惟一华裔女性。

进入白宫后,赵小兰在总统幕僚中担任交通运输及贸易方面的工作,处理一些特别困难、复杂以及引起纠纷的问题,当白宫必须介入时,她受命草拟白宫对这一问题的立场。所以赵小兰的工作,主要在和民间、国会、工商界及学术团体等各部门去联系,这样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去分析和思考。而白宫顾问米斯先生,是她的顶头上司,赵小兰所拟的每一个案件,必须经过他和其他部门的人过目,最后再呈给总统批阅。米斯先生是里根总统的亲信和顾问,他很欣赏赵小兰谦恭有礼的态度和虚心学习的精神。有关经济、金融及运输方面的问题,都分配给她处理,而各部门对赵小兰所提的意见,尤其是对问题的看法大都认为可行。

有一次里根总统在国会演讲,有关目前美国的经济问题,米斯先生要赵小兰去草拟。她花了两天的时间搜集资料、思考、分析,最后做好讲稿呈交给米斯先生,这位上司看了以后略加修改后呈给了总统。里根总统在国会发表后,获得一致的好评。事后,米斯先生告诉总统,稿子是白宫学者赵小兰草拟的,总统点头称好。从此这位年轻人给总统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3 短短3年连跳3级

1986年4月,里根总统任命曾为白宫学者的赵小兰为美国交通部海运总署副署长,交通部长杜尔夫人宣布了这项任命。杜尔夫人在发布新闻的时候,推崇赵小兰是难得的运输、金融及行政管理人才,以她的经验服务海运总署,一定对海运总署有不可衡量之贡献。

海运总署副署长的职责,是管理统帅数以千计的员工,控制运用上亿元的资金。

赵小兰在白宫工作期间,已经与各部门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所以在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她来说是驾轻就熟的。

赵小兰 接任海运总署副署长与3年前担任白宫学者的情形有很大不同。过去只要把几份公文放在包里就可以回家,而现在的公文又多又重,所以每晚只好留在办公室里处理。

赵小兰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以半个小时完成上班的准备,还要看电视,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特别留意有关商务的报道。8点45分在办公室召开主管汇报。下午5点钟职员们走了,她才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工作,每晚10点左右回家。

1988年4月,里根总统又任命赵小兰为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联邦海事委员会是独立机构,直接对总统及国会负责,主席职务需经参议院认可后,总统方能发布任命。后来,参议员全体大会表决通过对赵小兰的提名。

海事委员会一共有5位委员,一位是退休的海军中将,一位是参议员转任,年纪都在60岁以上,而赵小兰年仅35岁,是惟一的亚裔女性,又是新任主席,一般人对于这位年轻主管十分质疑,尤其是年长资深的委员们质疑她的统御能力,可是她都能运筹帷幄,应对得体。

1989年元月20日布什就任总统,2月17日他宣布提名赵小兰出任联邦交通部副部长。布什总统提名她出任交通部副部长的时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由于她在1988年4月,出任联邦海运委员会主席,而这一职务任期是5年,人们估计在短期内,赵小兰将不会变动职务。可是她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尤其是她杰出的表现,没有任何一位亚裔人士可比,而布什总统在竞选期间,曾允诺当选后,要重用华裔,以她的经历,出任副部长一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交通部掌管美国的门户和大动脉,每天要处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部长外出时,都由她一人坐镇处理,她也是实际当家人,光是协助这位副部长处理日常工作的,就有8位助理。虽然有人对她这么快便跻身高位不服气,但赵小兰上任后却接连以果断行动、运筹帷幄解决了多项重大危机。先是在泛美航机被恐怖分子炸毁后,迅速制订多项善后和补救措施,在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后,迅速控制及清理污染,并在旧金山市大地震中有效率地主持修复公路工作,令她被誉为“危机管理的能手”。

4 和参议员麦康诺结为连理

赵小兰是赵家最后出嫁的女儿,1993年初忙于事业的赵小兰与5 1岁的美国肯塔基州共和党籍参议员麦康诺成婚,那一年她40岁。

赵小兰 我努力在找一个中国男孩儿,但是我太高了,我的母亲总是担心我。我和我丈夫要结婚是有点滑稽。我要他去我家里,而且他必须当着我全家的面向我求婚。他去了,拜访我的家人。不知是紧张还是害怕,这位资深议员,在国会经常侃侃而谈,那晚一直是面红耳赤,几度欲言又止,急坏了旁观的小妹妹们。直等晚餐后,他才鼓足勇气开口向二老征求同意我们的婚事。

麦康诺 我的一次婚姻失败后,20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认识赵小兰后,我被她的谈吐仪表气质,尤其是她的精明能干吸引了。我改变了终身独处的观念,决定结束25年的单身生活。

赵小兰天生丽质,又活跃在主流社会,有不少在政界、商界、文化界的追求者。有人不仅拥有良田千亩,每周还开着私家飞机来看她,几年的穷追不舍也没有结果。麦康诺的温和、关心和体贴打动了赵小兰。

赵小兰 我选择了这位最穷的参议员,但跟他在一起我感到最愉快。他人格健全,我们真诚相爱。跟他在一起,很平静也很快乐,而且有安全感。

1993年2月6日,赵小兰与来自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麦康诺在华盛顿国会山庄的小教堂结婚。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的家人,父亲赵锡成对中国传统十分重视,总觉得女儿终身大事不够隆重,更多的亲友们也没有机会与新人见面,所以在他们婚后又在纽约市的希尔顿饭店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喜宴,中外来宾170余人出席。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在宴会上致词,诚心祝福这对新人,并称赵小兰嫁给美国参议员麦康诺,这一结合象征中美之间的传统友谊和联系。

5 出任美国首位华裔部长

2000年7月,美国共和党第37届大会在费城举行,赵小兰与鲍威尔将军、罗拉·布什,被安排在第一天的黄金时间演说,中外媒体都一致推测,一旦布什当选,鲍威尔会做国务卿,赵小兰必定是交通部长。但出乎意料的是民主党的日裔峰田被提名交通部长,原本呼声最高的赵小兰反而落空。赵小兰的亲友和在美国的侨胞都感到十分惋惜。

赵锡成 小兰接到很多问候的电话,她很平静,她一再告诉我们,她的愿望是做事,不一定要做官。身为父母的,听她这么说很欣慰。

赵小兰这个时候发表了一封关于峰田被提名的声明,她是以传统智库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的身份发表的,声明中说:“长时期以来,我是布什总统当选人的支持者,我很荣幸被认为是可能被提名入阁的人,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新政府。峰田先生被提名为新的交通部长,我认为是非常适当的人选,因为他在公务上有过卓越表现,我祝他成功。”

2001年元月9日,美联社向全球发出一则新闻说:“联邦劳工部长提名人琳达·查维斯举行记者招待会,因为一名曾经住在她家里的非法移民,被指为非法雇佣外国劳工引起争论,对总统当选人布什已经构成困扰,所以决定放弃接受提名。”

当琳达·查维斯正式宣布放弃接受提名后,美国媒体对于布什的劳工部长新人选引起各方揣测。在新人选尚未浮现之前,一般认为有望被提名的人,包括竞选密苏里州长落选的前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泰伦、华盛顿州联邦共和党众议员邓恩、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邦德及智库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赵小兰。

2001年元月11日上午9点,距离布什总统宣誓就职10天前,赵小兰接到布什总统的电话,要她接受劳工部长的提名。出人意料的是遭到赵小兰的再三婉拒,她认为时机还没成熟。直到老布什出面说话,她才欣然接受。

赵小兰 对于这个职务我是慎重考虑了不少的时间,但老布什总统数次在电话中鼓励我,他说当初和平工作团你也没有经验,可是你表现得比任何人都好,联合慈善基金会那样的一池子污水你都能去澄清,劳工部长非你莫属,你还是勇敢去接受提名,我们对你绝对有信心。老布什总统的诚挚与鼓励,打动了我,使我无法再开口婉拒。

2001年元月11日下午2时45分,对赵小兰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她人生中最高峰的一刻。她身着红色套装,镶黑绒领袖,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地站在布什身旁,听候这位总统当选人的宣布任命。

布什 我宣布提名任命赵小兰为劳工部长。她的行政才能及过去任公职时的杰出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赵小兰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有助人建立美好生活的抱负,这种受人钦佩的特质,我相信她会带到新的职位上。

赵小兰 很荣幸获此殊荣,我在39年前乘船到美国,经过纽约港口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今天会被提名为劳工部长。劳工是美国最珍贵的财产,我在联合慈善基金会任职的时候,与劳工组织合作十分密切。让我在此向全国同胞保证,我对于这份工作的热诚,将和我父亲刚来美国的时候,为了家庭生计同时做3份工作一样,勤奋工作以确保两性的平等。

翻开美国历史,1880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入境美国。想不到120年后,华人入阁,做了联邦劳工部长,华人不再是唐人街炒杂碎的厨师和洗衣店的族群。

选自《华人纵横天下系列:赵小兰》张克荣 编著 现代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至于她的感情生活,太难找到了,上面这些到很容易搜索到的,我也挺注意这个人,所以复制了回答了,不好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8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