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后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中文名: 李白
别名: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公元701年
逝世日期: 公元762年
职业: 诗人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临终歌》,《江上吟》,《蜀道难》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701年正月十六[1][2][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李白
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所有作品: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
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
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
北风行 忆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乐
塞上曲 白鸠辞 怨情 日出入行
独漉篇 山中问答 江南春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鹦鹉洲怀祢衡 劳劳亭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时歌:秋歌 金门答苏秀才 学古思边 玉阶怨
妾薄命 结客少年场行 子夜四时歌:冬歌 采莲曲
飞龙引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乌夜啼 久别离
送别 远别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有所思
临江王节士歌 拟古其九 古风其二 古风其三
襄阳歌 上云乐 菩萨蛮 冬日归旧山
哭宣城善酿纪叟 于阗采花 乌栖曲 句
南陵别儿童入京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赠从孙义兴宰铭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太华观 独坐敬亭山 清平乐
战城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风其十五 天马歌
扶风豪士歌 玉壶吟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长歌行 清平调词三首 阳春歌 箜篌谣
胡无人 广陵赠别 阙题 上清宝鼎诗
临路歌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独酌其二 过汪氏别业其一
南奔书怀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怀古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白纻辞 其一 幽州胡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猎篇 古风其二十 古风其十八
古风其三十四 横江词其一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少年行其一 结袜子 沐浴子 上清宝鼎诗
句 句 句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僧崖公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越女词其三 感兴其一 天台晓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
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
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歌 杨叛儿
野田黄雀行 少年行其二 听蜀僧浚弹琴 渌水曲
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
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
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
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别 越女词其四 宣城见杜鹃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登瓦官阁 越中览古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月下独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感遇其一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别金陵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赠崔司户文昆季 书情题蔡舍人雄 赠钱徵君少阳 (一作送赵云卿)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题宝圌山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赠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兴唐寺 相逢行
寻雍尊师隐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飞
古风其四 君马黄 从军行 君子有所思行
独不见 北上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双燕离
殷十一赠栗冈砚 乌牙寺 桃源 阳春曲
惧谗 赠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春日独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望庐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黄鹤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月下独酌其四 早望海霞边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友人会宿
越中秋怀 流夜郎闻酺不预 从军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词)
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归东平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寄崔侍御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独酌寄韦六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东山吟 怀仙歌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横江词其四 赠参寥子 赠崔郎中宗之 时谪官金陵
赠从弟冽 赠张相镐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 赠别从甥高五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东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别 发白马 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
紫骝马 古风其三十五 飞龙引其二 古风其四十六
古风其五十九 禅房怀友人岑伦 相逢行二首 长门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远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别范宣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蔡氏五弄·渌水曲 古风其五十六 古风其四十四 古风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马将军歌 代陇上健儿陈安 古风其三十六 古风其四十
古风其三十一 古风其二十一 古风其十四 折杨柳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送贺宾客归越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怀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观鱼潭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闾丘宿松 赠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陈情赠友人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崔侍郎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别中都明府兄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泾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对酒 放后遇恩不沾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怀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江上望皖公山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下途归石门旧居 上三峡
苏台览古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虾湖 虾换鱼旁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纪南陵题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 金陵其三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焦山望松寥山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兴其二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咏山樽二首 ( 此首一题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 观放白鹰其一 拟古其三
拟古其六 独酌 夏日山中 对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观猎 咏槿 白田马上闻莺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 越女词其五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江夏送张丞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留别西河刘少府 送杨少府赴选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华州王司士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溧阳宋少府陟 赠嵩山焦炼师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友人其二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柳圆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邹衍谷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横江词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 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
短歌行 千里思 树中草 枯鱼过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长安见内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为之 古风其十六 古风其十七
古风其二十二 古风其二十三 古风其五 古风其三十二
古风其四十一 山人劝酒 古风其四十九 古风其四十五
古风其四十七 古风其五十八 古风其五十四 湖边采莲妇
凤凰曲 秋夕旅怀 代别情人 怨情
捣衣篇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 襄阳曲 夜坐吟
咏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落日忆山中 万愤词投魏郎中 古风其三十九 古风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风其四十二 古风其四十三
古风其三十七 古风其十九 古风其二十七 古风其六
古风其八 古风其九 古风其十 古风其十一
古风其十二 宫中行乐词其一 宫中行乐词其三 鸣雁行
陌上桑 出自蓟北门行 秦女卷衣 宫中行乐词其六
宫中行乐词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对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乐 ) 横江词其二 横江词其三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戏赠杜甫 送友生游峡中 春感
鞠歌行 会别离 初月 对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赠武十七谔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狱中上崔相涣 赠王汉阳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赠宣城赵太守悦 巴陵赠贾舍人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赠友人其三 赠闾丘处士 赠僧朝美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寄弄月溪吴山人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赠郭季鹰 赠范金卿其二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僧伽歌
和卢侍御通塘曲 东鲁见狄博通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友人游梅湖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 (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别东林寺僧
别韦少府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寄上吴王其一 别鲁颂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题情深树寄象公 寄当涂赵少府炎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寄王汉阳 送王孝廉觐省
送鞠十少府 送储邕之武昌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送杨燕之东鲁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巴女词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镜其一 代美人愁镜其二
寄远其十一 长信宫 嘲鲁儒 寄远其三
白胡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题葵叶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白鹭鸶 洗脚亭 醉题王汉阳厅 山中与幽人对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待酒不至 拟古其四 拟古其五
效古其一 忆东山二首 紫藤树 拟古其八
拟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怀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崔十五见招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宴郑参卿山池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慈姥竹 丹阳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原早秋 过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鹦鹉洲 金陵望汉江 姑孰溪
庐江主人妇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牛渚矶 灵墟山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九日龙山歌 大庭库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东鲁门泛舟其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赠别 此水旁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秋夕书怀 感兴其五
感兴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观放白鹰其二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田园言怀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望月有怀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拟古其七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拟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时于落星石上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庐山东林寺夜怀 观胡人吹笛 ( 观一作听 )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题元丹丘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寄远其四 寄远其五 寄远其六 寄远其七
寄远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 闺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词体
寄远其一 秋浦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在浔阳非所寄内
送张秀才从军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赠乌纱帽 送舍弟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送郗昂谪巴中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夜别张五
寄上吴王其二 寄上吴王其三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别宋之悌 南阳送客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留别龚处士
别储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别山僧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一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 山鹧鸪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赠瑕丘王少府 赠临□县令皓弟 时被讼停官 名水旁 赠新平少年
赠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戏赠郑溧阳 赠张公洲革处士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赠友人其一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赠易秀才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江上赠窦长史 赠崔秋浦其二 赠崔秋浦其三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宣城哭蒋徵君华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战城南 送袁明府任长沙
送客归吴 望夫石 暖酒 元丹丘歌
秋思 高句骊 宫中行乐词其七 宫中行乐词其二
来日大难 大堤曲 黄葛篇 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白纻辞 其二 白纻辞 其三 古风其二十八 古风其二十九
雉子斑 ( 一作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 幽涧泉 古风其五十三 古风其五十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夜下征虏亭 春日醉起言志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
白鼻騧 少年子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 游南阳清泠泉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赠刘都使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走笔赠独孤驸马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句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姑孰十咏·望夫山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古风其五十一 古风其五十二 古风其五十五 古风其三十
古风其三十三 古风其三十八 古风其十三 古风其二十五
古风其二十六 宫中行乐词其四 宫中行乐词其五 空城雀
拟古 凤台曲 豫章行 胡无人行
题许宜平庵壁 题峰顶寺 晓晴 庭前晚开花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言志 醉后赠从甥高镇 赠秋浦柳少府 赠崔秋浦其一
赠裴司马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 赠卢司户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赠崔咨议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口号赠徵君鸿 此公时被征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上竹 赠卢徵君昆弟 赠郭将军 玉真仙人词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赠范金卿其一 送薛九被谗去鲁 送族弟凝至晏□ 单父三十里 土固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赠别郑判官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留别王司马嵩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江上寄巴东故人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 录竹 送纪秀才游越 送蔡山人
送长沙陈太守其二 送李青归华阳川 送窦司马贬宜春 送羽林陶将军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送崔度还吴 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南流夜郎寄内 思边 浣纱石上女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三
赠内 寄远其二 平虏将军妻 杂诗
寄远其九 寄远其十 题江夏修静寺 春日独酌其二
自遣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秋夜独坐怀故山 效古其二
拟古其一 鲁东门观刈蒲 览镜书怀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感兴其四 拟古其十二 拟古其十 感兴其六
感遇其四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 东鲁门泛舟其一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 游谢氏山亭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杜陵绝句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游水西简郑明府 铜官山醉后绝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天门山 望夫山
谢公宅 凌歊台 桓公井 商山四皓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秋登巴陵望洞庭 奔亡道中其三 奔亡道中其四
奔亡道中其五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王右军 姑孰十咏·天门山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对酒忆贺监二首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赠段七娘 别内赴征三首 雨后望月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舍利弗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登庐山五老峰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摩多楼子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
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
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
北风行 忆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乐
塞上曲 白鸠辞 怨情 日出入行
独漉篇 山中问答 江南春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鹦鹉洲怀祢衡 劳劳亭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时歌:秋歌 金门答苏秀才 学古思边 玉阶怨
妾薄命 结客少年场行 子夜四时歌:冬歌 采莲曲
飞龙引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乌夜啼 久别离
送别 远别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有所思
临江王节士歌 拟古其九 古风其二 古风其三
襄阳歌 上云乐 菩萨蛮 冬日归旧山
哭宣城善酿纪叟 于阗采花 乌栖曲 句
南陵别儿童入京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赠从孙义兴宰铭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太华观 独坐敬亭山 清平乐
战城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风其十五 天马歌
扶风豪士歌 玉壶吟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长歌行 清平调词三首 阳春歌 箜篌谣
胡无人 广陵赠别 阙题 上清宝鼎诗
临路歌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独酌其二 过汪氏别业其一
南奔书怀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怀古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白纻辞 其一 幽州胡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猎篇 古风其二十 古风其十八
古风其三十四 横江词其一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少年行其一 结袜子 沐浴子 上清宝鼎诗
句 句 句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僧崖公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越女词其三 感兴其一 天台晓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
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
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歌 杨叛儿
野田黄雀行 少年行其二 听蜀僧浚弹琴 渌水曲
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
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
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
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别 越女词其四 宣城见杜鹃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登瓦官阁 越中览古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月下独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感遇其一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别金陵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赠崔司户文昆季 书情题蔡舍人雄 赠钱徵君少阳 (一作送赵云卿)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题宝圌山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赠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兴唐寺 相逢行
寻雍尊师隐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飞
古风其四 君马黄 从军行 君子有所思行
独不见 北上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双燕离
殷十一赠栗冈砚 乌牙寺 桃源 阳春曲
惧谗 赠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春日独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望庐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黄鹤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月下独酌其四 早望海霞边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友人会宿
越中秋怀 流夜郎闻酺不预 从军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词)
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归东平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寄崔侍御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独酌寄韦六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东山吟 怀仙歌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横江词其四 赠参寥子 赠崔郎中宗之 时谪官金陵
赠从弟冽 赠张相镐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 赠别从甥高五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东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别 发白马 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
紫骝马 古风其三十五 飞龙引其二 古风其四十六
古风其五十九 禅房怀友人岑伦 相逢行二首 长门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远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别范宣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蔡氏五弄·渌水曲 古风其五十六 古风其四十四 古风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马将军歌 代陇上健儿陈安 古风其三十六 古风其四十
古风其三十一 古风其二十一 古风其十四 折杨柳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送贺宾客归越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怀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观鱼潭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闾丘宿松 赠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陈情赠友人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崔侍郎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别中都明府兄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泾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对酒 放后遇恩不沾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怀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江上望皖公山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下途归石门旧居 上三峡
苏台览古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虾湖 虾换鱼旁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纪南陵题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 金陵其三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焦山望松寥山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兴其二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咏山樽二首 ( 此首一题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 观放白鹰其一 拟古其三
拟古其六 独酌 夏日山中 对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观猎 咏槿 白田马上闻莺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 越女词其五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江夏送张丞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留别西河刘少府 送杨少府赴选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华州王司士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溧阳宋少府陟 赠嵩山焦炼师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友人其二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柳圆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邹衍谷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横江词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 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
短歌行 千里思 树中草 枯鱼过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长安见内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为之 古风其十六 古风其十七
古风其二十二 古风其二十三 古风其五 古风其三十二
古风其四十一 山人劝酒 古风其四十九 古风其四十五
古风其四十七 古风其五十八 古风其五十四 湖边采莲妇
凤凰曲 秋夕旅怀 代别情人 怨情
捣衣篇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 襄阳曲 夜坐吟
咏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落日忆山中 万愤词投魏郎中 古风其三十九 古风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风其四十二 古风其四十三
古风其三十七 古风其十九 古风其二十七 古风其六
古风其八 古风其九 古风其十 古风其十一
古风其十二 宫中行乐词其一 宫中行乐词其三 鸣雁行
陌上桑 出自蓟北门行 秦女卷衣 宫中行乐词其六
宫中行乐词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对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乐 ) 横江词其二 横江词其三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戏赠杜甫 送友生游峡中 春感
鞠歌行 会别离 初月 对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赠武十七谔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狱中上崔相涣 赠王汉阳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赠宣城赵太守悦 巴陵赠贾舍人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赠友人其三 赠闾丘处士 赠僧朝美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寄弄月溪吴山人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赠郭季鹰 赠范金卿其二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僧伽歌
和卢侍御通塘曲 东鲁见狄博通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友人游梅湖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 (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别东林寺僧
别韦少府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寄上吴王其一 别鲁颂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题情深树寄象公 寄当涂赵少府炎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寄王汉阳 送王孝廉觐省
送鞠十少府 送储邕之武昌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送杨燕之东鲁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巴女词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镜其一 代美人愁镜其二
寄远其十一 长信宫 嘲鲁儒 寄远其三
白胡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题葵叶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白鹭鸶 洗脚亭 醉题王汉阳厅 山中与幽人对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待酒不至 拟古其四 拟古其五
效古其一 忆东山二首 紫藤树 拟古其八
拟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怀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崔十五见招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宴郑参卿山池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慈姥竹 丹阳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原早秋 过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鹦鹉洲 金陵望汉江 姑孰溪
庐江主人妇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牛渚矶 灵墟山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九日龙山歌 大庭库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东鲁门泛舟其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赠别 此水旁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秋夕书怀 感兴其五
感兴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观放白鹰其二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田园言怀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望月有怀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拟古其七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拟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时于落星石上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庐山东林寺夜怀 观胡人吹笛 ( 观一作听 )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题元丹丘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寄远其四 寄远其五 寄远其六 寄远其七
寄远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 闺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词体
寄远其一 秋浦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在浔阳非所寄内
送张秀才从军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赠乌纱帽 送舍弟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送郗昂谪巴中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夜别张五
寄上吴王其二 寄上吴王其三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别宋之悌 南阳送客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留别龚处士
别储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别山僧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一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 山鹧鸪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赠瑕丘王少府 赠临□县令皓弟 时被讼停官 名水旁 赠新平少年
赠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戏赠郑溧阳 赠张公洲革处士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赠友人其一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赠易秀才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江上赠窦长史 赠崔秋浦其二 赠崔秋浦其三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宣城哭蒋徵君华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战城南 送袁明府任长沙
送客归吴 望夫石 暖酒 元丹丘歌
秋思 高句骊 宫中行乐词其七 宫中行乐词其二
来日大难 大堤曲 黄葛篇 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白纻辞 其二 白纻辞 其三 古风其二十八 古风其二十九
雉子斑 ( 一作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 幽涧泉 古风其五十三 古风其五十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夜下征虏亭 春日醉起言志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
白鼻騧 少年子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 游南阳清泠泉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赠刘都使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走笔赠独孤驸马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句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姑孰十咏·望夫山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古风其五十一 古风其五十二 古风其五十五 古风其三十
古风其三十三 古风其三十八 古风其十三 古风其二十五
古风其二十六 宫中行乐词其四 宫中行乐词其五 空城雀
拟古 凤台曲 豫章行 胡无人行
题许宜平庵壁 题峰顶寺 晓晴 庭前晚开花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言志 醉后赠从甥高镇 赠秋浦柳少府 赠崔秋浦其一
赠裴司马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 赠卢司户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赠崔咨议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口号赠徵君鸿 此公时被征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上竹 赠卢徵君昆弟 赠郭将军 玉真仙人词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赠范金卿其一 送薛九被谗去鲁 送族弟凝至晏□ 单父三十里 土固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赠别郑判官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留别王司马嵩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江上寄巴东故人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 录竹 送纪秀才游越 送蔡山人
送长沙陈太守其二 送李青归华阳川 送窦司马贬宜春 送羽林陶将军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送崔度还吴 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南流夜郎寄内 思边 浣纱石上女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三
赠内 寄远其二 平虏将军妻 杂诗
寄远其九 寄远其十 题江夏修静寺 春日独酌其二
自遣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秋夜独坐怀故山 效古其二
拟古其一 鲁东门观刈蒲 览镜书怀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感兴其四 拟古其十二 拟古其十 感兴其六
感遇其四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 东鲁门泛舟其一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 游谢氏山亭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杜陵绝句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游水西简郑明府 铜官山醉后绝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天门山 望夫山
谢公宅 凌歊台 桓公井 商山四皓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秋登巴陵望洞庭 奔亡道中其三 奔亡道中其四
奔亡道中其五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王右军 姑孰十咏·天门山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对酒忆贺监二首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赠段七娘 别内赴征三首 雨后望月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舍利弗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登庐山五老峰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摩多楼子
(好多呀。。汗。)
王维的诗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挢蛿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贾舍人早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我酒过。
兴间略鸟缓,坐久落花多。
经转回银烛、林开散工可。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第歌。
从岐王在宴卫家山地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绍使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早朝
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城马牌睨晓,宫并精轶声。
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仍图造方土,东海访蓬流。
同崔员外秋育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温彻,万井晤钟多。
月回藏珠斗,云消出绝河。
更渐衰朽质,南陌共鸣何。
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帐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思。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难候门。
渔舟胶标浦,猪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进君。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传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座。
送友人前归
万里春应反,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菜衣。
参考资料:
李白的诗有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
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
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
北风行 忆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乐
塞上曲 白鸠辞 怨情 日出入行
独漉篇 山中问答 江南春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鹦鹉洲怀祢衡 劳劳亭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时歌:秋歌 金门答苏秀才 学古思边 玉阶怨
妾薄命 结客少年场行 子夜四时歌:冬歌 采莲曲
飞龙引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乌夜啼 久别离
送别 远别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有所思
临江王节士歌 拟古其九 古风其二 古风其三
襄阳歌 上云乐 菩萨蛮 冬日归旧山
哭宣城善酿纪叟 于阗采花 乌栖曲 句
南陵别儿童入京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赠从孙义兴宰铭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太华观 独坐敬亭山 清平乐
战城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风其十五 天马歌
扶风豪士歌 玉壶吟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长歌行 清平调词三首 阳春歌 箜篌谣
胡无人 广陵赠别 阙题 上清宝鼎诗
临路歌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独酌其二 过汪氏别业其一
南奔书怀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怀古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白纻辞 其一 幽州胡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猎篇 古风其二十 古风其十八
古风其三十四 横江词其一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少年行其一 结袜子 沐浴子 上清宝鼎诗
句 句 句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僧崖公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越女词其三 感兴其一 天台晓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
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
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歌 杨叛儿
野田黄雀行 少年行其二 听蜀僧浚弹琴 渌水曲
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
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
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
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别 越女词其四 宣城见杜鹃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登瓦官阁 越中览古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月下独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感遇其一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别金陵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赠崔司户文昆季 书情题蔡舍人雄 赠钱徵君少阳 (一作送赵云卿)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题宝圌山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赠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兴唐寺 相逢行
寻雍尊师隐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飞
古风其四 君马黄 从军行 君子有所思行
独不见 北上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双燕离
殷十一赠栗冈砚 乌牙寺 桃源 阳春曲
惧谗 赠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春日独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望庐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黄鹤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月下独酌其四 早望海霞边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友人会宿
越中秋怀 流夜郎闻酺不预 从军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词)
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归东平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寄崔侍御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独酌寄韦六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东山吟 怀仙歌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横江词其四 赠参寥子 赠崔郎中宗之 时谪官金陵
赠从弟冽 赠张相镐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 赠别从甥高五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东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别 发白马 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
紫骝马 古风其三十五 飞龙引其二 古风其四十六
古风其五十九 禅房怀友人岑伦 相逢行二首 长门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远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别范宣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蔡氏五弄·渌水曲 古风其五十六 古风其四十四 古风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马将军歌 代陇上健儿陈安 古风其三十六 古风其四十
古风其三十一 古风其二十一 古风其十四 折杨柳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送贺宾客归越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怀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观鱼潭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闾丘宿松 赠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陈情赠友人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崔侍郎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别中都明府兄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泾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对酒 放后遇恩不沾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怀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江上望皖公山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下途归石门旧居 上三峡
苏台览古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虾湖 虾换鱼旁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纪南陵题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 金陵其三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焦山望松寥山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兴其二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咏山樽二首 ( 此首一题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 观放白鹰其一 拟古其三
拟古其六 独酌 夏日山中 对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观猎 咏槿 白田马上闻莺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 越女词其五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江夏送张丞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留别西河刘少府 送杨少府赴选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华州王司士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溧阳宋少府陟 赠嵩山焦炼师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友人其二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柳圆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邹衍谷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横江词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 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
短歌行 千里思 树中草 枯鱼过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长安见内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为之 古风其十六 古风其十七
古风其二十二 古风其二十三 古风其五 古风其三十二
古风其四十一 山人劝酒 古风其四十九 古风其四十五
古风其四十七 古风其五十八 古风其五十四 湖边采莲妇
凤凰曲 秋夕旅怀 代别情人 怨情
捣衣篇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 襄阳曲 夜坐吟
咏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落日忆山中 万愤词投魏郎中 古风其三十九 古风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风其四十二 古风其四十三
古风其三十七 古风其十九 古风其二十七 古风其六
古风其八 古风其九 古风其十 古风其十一
古风其十二 宫中行乐词其一 宫中行乐词其三 鸣雁行
陌上桑 出自蓟北门行 秦女卷衣 宫中行乐词其六
宫中行乐词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对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乐 ) 横江词其二 横江词其三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戏赠杜甫 送友生游峡中 春感
鞠歌行 会别离 初月 对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赠武十七谔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狱中上崔相涣 赠王汉阳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赠宣城赵太守悦 巴陵赠贾舍人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赠友人其三 赠闾丘处士 赠僧朝美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寄弄月溪吴山人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赠郭季鹰 赠范金卿其二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僧伽歌
和卢侍御通塘曲 东鲁见狄博通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友人游梅湖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 (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别东林寺僧
别韦少府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寄上吴王其一 别鲁颂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题情深树寄象公 寄当涂赵少府炎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寄王汉阳 送王孝廉觐省
送鞠十少府 送储邕之武昌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送杨燕之东鲁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巴女词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镜其一 代美人愁镜其二
寄远其十一 长信宫 嘲鲁儒 寄远其三
白胡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题葵叶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白鹭鸶 洗脚亭 醉题王汉阳厅 山中与幽人对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待酒不至 拟古其四 拟古其五
效古其一 忆东山二首 紫藤树 拟古其八
拟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怀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崔十五见招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宴郑参卿山池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慈姥竹 丹阳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原早秋 过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鹦鹉洲 金陵望汉江 姑孰溪
庐江主人妇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牛渚矶 灵墟山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九日龙山歌 大庭库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东鲁门泛舟其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赠别 此水旁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秋夕书怀 感兴其五
感兴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观放白鹰其二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田园言怀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望月有怀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拟古其七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拟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时于落星石上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庐山东林寺夜怀 观胡人吹笛 ( 观一作听 )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题元丹丘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寄远其四 寄远其五 寄远其六 寄远其七
寄远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 闺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词体
寄远其一 秋浦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在浔阳非所寄内
送张秀才从军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赠乌纱帽 送舍弟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送郗昂谪巴中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夜别张五
寄上吴王其二 寄上吴王其三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别宋之悌 南阳送客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留别龚处士
别储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别山僧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一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 山鹧鸪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赠瑕丘王少府 赠临□县令皓弟 时被讼停官 名水旁 赠新平少年
赠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戏赠郑溧阳 赠张公洲革处士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赠友人其一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869257html
“秦晋之好”的来历:
我们常用永结秦晋之好来比喻联姻,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秦晋之好的来历,更不知晓历史上真有其事。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我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华夏族内部联姻,更反映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
当时,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但经过不懈努力,秦国势力比较强大,而当时的晋国已经是中原的强国。
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晋惠公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秦穆公派军与晋战于韩原,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由此两国亲上加亲,秦国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秦晋两国以黄河为界重修旧好。
按理两国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从此晋国跟秦国不相往来。
秦穆公闻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当时公子重耳尚在国外避难。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东渡黄河,占领狐。秦国和重耳的代表在郇会盟和谈。晋国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遂入都城绛,公子重耳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初。
“秦晋之好”的典故:
一种: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共河上下,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互相征伐,争夺霸权,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甚至发生战争。
当时的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但仅指两家结亲,不一定包含什么政治内容了。
又一种:原来所谓的“秦晋之好”,其最初故事竟是这样的功利,深为之震惊。
书载,秦穆公为求将来做霸主,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为讨好年轻的妃子,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为了活命,分别逃往他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的运气比较好,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他忘掉了秦国的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联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跟秦国不相往来。
没想到公子圉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
现在秦穆公与晋国的关系可就很微妙了他是夷吾和重耳两人的姐夫,又是夷吾的儿子公子圉的旧老丈人,还是自己的舅子重耳的新泰山。放到现在,他们的关系不被人的唾沫淹翻才怪!但是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社会,又有几个人敢说三道四?最后来,秦穆公的舅子兼女婿——糟老头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赶走公子圉,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后不久,借机打败已经成为中原的霸主的晋国,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由此可见,所谓的“秦晋之好”,只不过是暂时的相互利用,亲上加亲,是为了日后的伺机反噬倒扑;所谓的“秦晋之好”,只不过是一句好听的外交词令!
还有一种:秦穆公与晋文公是春秋时期两个明君,两人都很有传奇色彩。晋文公重耳应该不叫重耳,而应该叫重目,因为他的眼睛有2个瞳孔,和舜帝一样。秦穆公把自己女儿嫁给重耳,帮助他复国,当时两国关系好的很!所以后来亲家叫“秦晋之好”。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有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却说秦穆公有幼女,出生时正好有人献了块璞,琢之得碧色美玉。 女儿周岁,宫中放很多东西,女儿独取此玉,弄之不舍,因名弄玉。稍长,姿容绝世,且又聪明无比。善于吹笙,不由乐师,自成音调。穆公命巧匠,剖此美玉为笙。女吹之,声如凤鸣。穆公钟爱其女,筑重楼以居之,名曰凤楼。楼前有高台,亦名凤台。弄玉年十五,穆公欲为之求佳婿。弄玉自誓曰:“必得善长吹笙的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愿也。”穆公使人遍访,不得其人。忽一日,弄玉于楼上卷帘闲看,见天净云空,月明如镜,呼侍儿焚香一柱,取碧玉笙,临窗吹之。声音清越,响入天际。微风拂拂,忽若有和之者。其声若远若近。弄玉心异之,乃停吹而听,其声亦止,余音犹袅袅不断。弄玉临风惘然,如有所失。徙倚夜半,月昃 香消,乃将玉笙置于床头,勉强就寝。梦见西南方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美丈夫羽冠鹤氅,骑彩凤自天而下,立于凤台之上。谓弄玉曰:“我乃太华山之主也。上帝命我与尔结为婚姻,当以中秋日相见,宿缘应尔。”乃于腰间解赤玉箫,倚栏吹之。其彩凤亦舒翼鸣舞。凤声与箫声,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弄玉问:“这是什么曲子啊?”丈夫对曰:“此《华山吟》第一弄也。”弄玉又问曰:“曲可学乎?”美丈夫对曰:“既成姻契,何难相授?”言毕,直前执弄玉之手。弄玉猛然惊觉,梦中景象,宛然在目。
第二天早上,自言于穆公。乃使孟明以梦中形象,于太华山访之。有野夫指之曰:“山上明星岩,有一异人,自七月十五日至此,结庐独居,每日下山沽酒自酌。至晚,必吹箫一曲,箫声四彻,闻者忘卧,不知何处人也。”孟明登太华山,至明星岩下,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孟明知是异人,上前揖之,问其姓名。对曰:“某萧姓,史名。足下何人?来此何事?”孟明曰:“某乃本国右庶长,百里视是也。吾主为爱女择婿,女善吹笙,必求其匹。闻中下精于音乐,吾主渴欲一见,命某奉迎。”萧史曰:“某粗解宫商,别无他长,不敢辱命。”孟明曰:“同见吾主,自有分晓。”乃与共载而回。孟明先见穆公,奏知其事,然后引萧史入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