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有什么习俗

满族有什么习俗,第1张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 外,朝鲜族基本 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

朝鲜族的风俗,文化和历史 服饰风俗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朝鲜族服饰,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 外,朝鲜族基本 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饮食风俗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朝鲜族泡菜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居住风俗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风俗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礼仪风俗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婚姻风俗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

朝鲜族有什么忌口,有什么民俗习惯。越详细越好。 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在朝鲜族民间日常生活中曾有过很多禁忌,其中包括禁言、禁食、禁看、禁触、禁顾等内容;把这些内容亦可分类为生育禁忌(含怀孕期禁忌和分娩前后禁忌)、婚姻禁忌、丧礼与祭礼禁忌、建房和搬迁禁忌、种田禁忌、信仰禁忌等等。例如在生育禁忌中,孕妇禁用有豁口的瓢、碗饮水,孕妇忌吃鸡肉,怕产后无奶汁。在婚姻禁忌中,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同姓男女之间不能婚配,此为“同姓同本不婚”;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异姓男女之间不能通婚,此谓“异姓同本不婚”;不能与姑表亲、姨表亲通婚,此为“近亲禁婚”;家有丧事,在一年内不能成婚,此谓“有丧禁婚”等。 在丧礼与祭礼禁忌中,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食品;在举行神祭(三年以内的祭祀称为魂祭,三年后的祭祀称为神祭)时,汤菜里不能撒辣椒面;祭桌上不能摆狗肉;马口鱼不能上祭桌,因为马口鱼的下唇形同“山”字,山是神灵居住之地。在建房和搬迁禁忌中,房屋正面要开阔,忌讳与山峰恰好相对;搬家时,要选择吉日和普通日,避开凶日(农历每月的7、17、27日为吉日,9、19、10、20日为普通日,其他为凶日)。在种田禁忌中,大田播种日期分为伸日和缩日(农历每月的1至5、11至15、21至25日为伸日,其他为缩日),选在伸日播种,庄稼长得好。另外,在红白喜事日,不杀狗等等。朝鲜族的各种禁忌习俗,大部分已经废弃,但有一些仍延续至今。

朝鲜民族(朝鲜文:,英文:Korean),又称韩民族(韩字:)、朝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万人口。除了朝鲜和韩国,朝鲜民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朝鲜族约有183万人,根据201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70万。

“朝鲜族”(朝鲜文/韩字:)的称呼特指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1] ,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人。韩国人、朝鲜人、海外韩裔、海外朝裔不自称”朝鲜族“。

民俗礼仪

朝鲜民族自古以来非常重视人生礼仪。自出生到丧亡都有许多礼仪,其中主要礼仪有出生礼、冠礼和笄礼、婚礼、寿礼、丧礼与祭礼等。

一、出生礼:朝鲜民族把出生礼视为人生的开端礼,非常讲究。出生礼中有“忌绳”、“百日”、“抓周”等。

二、婚礼:是朝鲜族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大事。过去,围绕着婚礼制定了许多繁文缛节,尽管随着时代的演变,其规模大小、繁简程度以及具体方式都有变化和发展,但婚礼的基本内容与程序没有显著的变化。婚礼仍按“婚议”、“纳彩”、“纳币”、“迎亲”等顺序进行。

三、寿礼:朝鲜族还特别讲究为老年人操办“寿礼”。寿礼有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还有纪念结婚六十周年的“回婚礼”。花甲是朝鲜族为六十岁老人举办的生日宴席。按传统历法天干地支推算法,六十年看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朝鲜族把六十周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尤为讲究。到花甲宴那天,儿女们为老人换上一身特制的礼服,并在大厅里大摆寿席,广邀亲朋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献寿是基本的仪式。花甲老人入坐寿席正中,献寿便开始。其顺序要按儿女长幼之序,亲戚远近之别,乃至宾客,依次敬>>

朝鲜族风土人情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服饰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民族传统服饰叫“则高利”和“契玛”。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食俗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

朝鲜族习俗有哪些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 外,朝鲜族基本 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体现了什么道德 朝鲜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朝鲜族的礼貌道德,以尊老敬客、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互助礼让为主要内容,约束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在说话有言礼、走路有路礼、吃饭有餐礼、待客一是三餐,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宾客设单人桌,媳妇或儿女双手恭敬地把饭菜端到老人面前,等老人、长辈举匙后全家才能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把匙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辈不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无法回避时,年轻人背席而饮(记住这一条),以示尊敬.

反正你只要表现出温婉的一面就可以了.

朝鲜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 朝鲜族婚礼

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也实行火葬。在朝鲜族社会,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服饰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民族传统服饰叫“则高利”和“契玛”。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服饰

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食俗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

朝鲜族人有哪些习俗、礼仪和禁忌? (1)待客礼节。朝鲜族人热情好客,其见面礼节是相互鞠躬。家中有客人来时,家庭成员都要起立让座,躬身相迎。主人在用餐过程中,要始终奉陪客饥。在客人未吃好之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筷。遇有稀客、贵客,主人必以酒相待。

(2)尊 俗。对老人说话要用尊称。用餐时,老人要单独设席,等待老人举匙后,全家人才能用餐。长辈在座,年轻人不能抽烟、喝酒。老人因事外出或远行时,全家人都要鞠躬相送。长辈归来,晚辈要出门迎接。路途中遇见老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要摘帽点头问安并让路。

(3)民族禁忌。在朝鲜族人家里做客,吃完饭后要在碗里剩些食物,否则主人会认为准备不足。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

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

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

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

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

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

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

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

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

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

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

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

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

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

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

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

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

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

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

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

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

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

“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

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

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

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

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

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

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

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

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

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

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

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

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

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

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

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

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

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

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

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

“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

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

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

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

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

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

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

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

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

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

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

南北对面炕。

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

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

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

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

墙壁多贴有纸画。

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

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

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

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

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

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

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

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

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

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

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

房外四周环砌围墙。

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

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

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

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

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

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

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

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

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

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

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

相当轻便。

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

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

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

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

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

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

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

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

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

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

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

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

此时要议定婚期。

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

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

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

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

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

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

坐帐时“开脸”,换头型。

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

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

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

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

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

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

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

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

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

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

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

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

并举行洗礼,称“洗三”。

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

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

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

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

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

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

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

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

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

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

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

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

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

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

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

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

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

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

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

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

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

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

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

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

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

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

"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

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号称“ 中国第一芭比 ”,脸上动了 108刀 否认整容 ,吃饭 不敢张嘴 ,说话 不敢做表情 。更有 富豪斥400万 重金让她 卸妆 ,只为 一睹 迪丽拉的 真容 ,然而她 素颜 的样子简直 惊呆群众

娃娃脸,大眼睛,樱桃小嘴还有尖下巴,要是迪丽拉不动的话,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芭比娃娃。

的确,对于迪丽拉来说,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变成”芭比娃娃”。

迪丽拉究竟有什么执念,为什么非要扮成芭比?

迪丽拉从小就觉得芭比娃娃非常漂亮,而她对芭比的这种喜爱更是超乎常人。不同于其他的女生,迪丽拉不仅想拥有她们,她更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把自己变成真人芭比。

而她的确付诸了行动,此后她便在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不光脸上精致,为了让自己更像芭比,迪丽拉就连头发都是十天染一次,各种彩色的发色轮流换。衣服配饰更是不必说,一个妆容换一套。

不仅如此,因为嘴巴太小又怕蹭花妆容,迪丽拉甚至吃饭都需要别人来喂。这种公主一般的生活,却让人看起来有些“不能自理”。

一个正常人怎么会长得和芭比娃娃如此像呢?这是大家最疑惑的问题,于是关于迪丽拉整容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更是网友扒出了迪丽拉与朋友聚会的照片。

画面中,饭局上的迪丽拉,高冷地坐在一旁,即使朋友们在开怀大笑,迪丽拉仍然面无表情。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只是微微张嘴,还看向天花板,看上去十分诡异。

吃饭为什么要看天花板呢?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整容过度了,连脸都僵硬了。

面对网友的疑问,迪丽拉也做出回应了,她称自己的嘴巴太小了,吃东西不方便,平时吃流食的时候需要仰起头,让食物流进喉咙里。

这还不如不回应,这恐怕连她自己都不信吧,网友又怎么可能买单,一时间大家对迪丽拉的真容无比的好奇,她究竟是化妆化的还是整容呢?

就在吃瓜群众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位富豪直接豪爽地刷了400万礼物,要求迪丽拉现场卸妆。面对400万的巨额,迪丽拉还是妥协了。

她慢慢地将浓妆从脸上卸下,只见素颜下的迪丽拉有些黯淡无光,五官虽然精致但看起来却更加奇怪了,就连双眼皮都宽的快要比卧蚕还大。

正常人会长成这个样子吗?网友们纷纷质疑她就是整容了,可接下来迪丽拉的行为又震惊了所有人。

被传在脸上 动了108刀 才成为“ 真人芭比 ”,迪丽拉本人却 一口否认 ,面对大家的疑问,她更是 一股傲气 地称 自己在爸妈肚子里就整好了 。可正常人真的会长成这个样子吗,她 究竟整没整容

迪丽拉号称是中俄混血,化完妆的她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蜡像”,一张芭比娃娃的樱桃小嘴,可素颜的迪丽拉看上去实在是奇怪,单是一双卡姿兰大眼睛,就占了整张脸的四分之一。

而网上关于迪丽拉在脸上动了108的消息也开始传得沸沸扬扬。

很快有网友扒出了很多迪丽拉的猛料。据悉,迪丽拉小时候身边一直没有追求者,看着身边的朋友个个有人喜欢,她甚至开始变得自卑。无人追求的经历加上对芭比娃娃的热爱,迪丽拉心里动了整容的念头。

不光如此,网友们更是爆出了迪丽拉整容前的照片。画面中的迪丽拉虽不说颜值逆天,但看起来也是美女一个,完全不像现在这样看起来“塑料感”十足,甚至是非常大气的长相。

但迪丽拉却不满意自己的长相,在做了几次微调之后,效果完全不是迪丽拉预期的样子。于是为了让自己更接近芭比的长相,她一次一次地动刀,也一次比一次整得厉害。

一边朝着芭比的模样疯狂整容,一边还毛遂自荐不断找网红公司合作,迪丽拉可谓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

在成功签约一家公司后,迪丽拉的外貌也终于跟芭比没啥两样了。

很快这个长相奇特的女生便在网络上爆火起来,大眼睛尖下巴,不仅长相有看头,她的日常更是使大家非常好奇。

因为她没办法张大嘴吃饭,所以吃饭的速度特别慢,很多时候摄影师、工作人员都得干等着,看着她慢慢悠悠地一根一根吃着面条,却没办法催促。

在与好友一起吃饭时,无美颜下的迪丽拉看上去更加渗人。只见好友亲手喂着迪丽拉吃饭,眼看筷子都快凑到她嘴边了,她也愣是不张嘴,只是害羞地摇了摇头。

看到此景好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还嘲笑道迪丽拉嘴巴张不开,是不是怕骨头歪了。

正是靠着这样一系列的神操作,迪丽拉在迅速收获了七百多万的粉丝。

有人夸她漂亮的就像真人芭比,也有人骂她简直就是个异类。

但任凭别人怎么说,人家依旧我行我素,不为所动,更是打死不承认自己整过容。

她仿佛掌握了流量密码,有了热度的迪丽拉,迅速在网红界走红。 许多商家看到她热度如此之高,也纷纷向她抛来橄榄枝,与其合作,甚至明星都找她做代言。

按说靠着热度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迪丽拉却突然脱下了芭比裙换上了常服,原因竟然还是因为一个男人,两人的爱情究竟是真爱还是炒作?

直播时网红迪丽拉 竟和男友吵了起来 ,当着粉丝的面,她 端起一杯水就泼到男方身上 还大喊 闭嘴 。而男友也 没给她面子 ,直接将杯子摔倒地上,退出了直播。

两人的行为更是震惊了网友,不知他俩这一出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演戏。

迪丽拉与男友在工作中相识,接触多了便产生了好感。很快两人便走到一块了,为了不让男友因为自己的形象受到争议,迪丽拉更是不再穿芭比服,而是换上了正常的衣服。

可这两人的恋情却引起了双方粉丝的一场大战。因为彼时的灿宇就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网红,而迪丽拉不一样,那个时候她在各个平台上便很有知名度了。于是迪丽拉的粉丝们都认为,灿宇就是为了来蹭热度的,大家也并不看好这一对。

而迪丽拉好像不在意这些,为了帮男友涨粉,她更是帮着灿宇一直更新视频。

两人就甜甜蜜蜜地相处着,期间,灿宇还给迪丽拉求婚,通过照片,可以看到灿宇单膝跪地,而迪丽拉更是一身冰雪女王的打扮。

这时网友们也感叹着,两人这是要修成正果了吗?

随后,灿宇还晒出了两人手持结婚证的照片,这么快就有好消息了吗?

粉丝们刚要激动,却发现白高兴一场,灿宇的配文表示这张结婚证是借的,还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和迪丽拉真正结婚。

这可给网友们看笑了,纷纷吐槽还能有这样的操作?于是更加怀疑灿宇就是为了蹭热度的。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博人眼球,在最近的直播里,灿宇更是当着粉丝的面,直接朝迪丽拉发脾气,甚至怒摔杯子,留迪丽拉一人在直播间继续跟粉丝们聊天。

迪丽拉更是立下誓言,称自己要跟灿宇分手。本以为这段感情就要凉凉了。

没想到在最近的视频里,迪丽拉转头又带着男友一起出镜录视频了,只见两人手牵着手,穿着一袭黑衣,力破了分手的传言。

两人这一波波的操作也实在让人看不懂。

只是视频中的迪丽拉,看起来更加僵硬了,就连鼻子也是尖出了新高度,看起来非常别扭。就连粉丝都跑到灿宇视频下留言,让迪丽拉不要继续整容了。

但不管有没有整容,也不管俩人的恋爱是不是剧本,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只是希望迪丽拉在做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太过激,毕竟流量和外貌都是外在的东西,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网红迪丽拉,你有什么想法呢?

  礼节习俗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婚嫁习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丧葬习俗

  满族的丧葬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先民的丧葬仪式比较简约、粗疏,曾经有天葬、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乾嘉以后,允许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也改为土葬。早期满族贵族有人殉之俗,后改为剪发代殉和焚烧纸扎的奴仆。在农村地区,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孩子做衣服,认为可避邪,不做恶梦等。今天广州满族保持完整的满族坟场,仍能看到满族葬俗的一些特点。

  饮食习俗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萨其玛和酸汤子。萨其玛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酸汤子也叫汤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质松软,磨成水面,发酵成酸味。然后用特制的汤子套挤压成细条,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汤子套,将面攥在手内从手指缝中挤出。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肉食除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

  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它最早流行于东北的寒冷地区,是满族的传统食俗。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肉及飞龙肉。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白族春节习俗: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

补充回答: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傣族新年习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壮族春节习俗: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这一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家家户户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奶酪、奶饼、糖果等供品,名之曰“斋灶”。这一天最讲究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特别热闹。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们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或牛羊粪块,用火点着,再从各种供品中取出一点,扔进火堆里,助火燃烧。这时全家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一般在腊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户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还要准备些肉送给亲友。同时要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买新靴子,新帽子,购置奶桶、毡子、锅碗、盆勺等用具,然后把节日骑乘的马调养好。春节,蒙古人称为“白节”、“大年”、是蒙古人传统节目,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

居住在农村、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春节的习俗同汉族差不多,但牧区有很多不同的特点。除夕之夜为“守岁”,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围,桌上摆着一盘香喷喷的肉类、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物,有的还要在矮桌上供一张大纸,纸上写着祖先的名字。午夜,开始饮酒吃年饭,或吃除夕饺子。按规矩团圆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摆得满满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喝不尽、年年有余。家里的年轻人,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特别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块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圆饼,这叫吃新年饼,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离,永久团圆,永远过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头)、说书、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一宿。过大年,按习惯还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为辞旧岁礼,初一早上为迎新年,晚辈给父母和老人叩头、敬酒、献哈达,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拥抱孙子,并斟上一碗鲜奶,祝愿子女们幸福,象牛奶一样纯洁。解放前,有些家还要请喇嘛到家念经,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灾,祈求新年家道兴隆。全家扶老携幼去喇嘛庙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后,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镇),挨家串户给亲友拜年。客人进屋首先向长辈叩头拜年,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年丰人寿。按习惯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个敬酒,每敬必喝,或边喝边唱,边唱边舞。在村寒或择一块草地赛马、角力、赛骆驼等。

亮剑精神:这个亮剑是围绕亮剑精神写的,狭路相缝勇者胜,别人都亮了剑就看你怎磨亮剑。像奥奥叫的野狼。写了一生在血与火中奋斗的李云龙,鬼子没要他的命,老蒋也没要他的命,最后是文化大革命要了他的命!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68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