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网站大全蒙古网站大全乌力格尔

蒙古网站大全蒙古网站大全乌力格尔,第1张

1、蒙古网站大全2、蒙古网站大全帮我找一下3、给个蒙古国网站4、蒙语好寓意的名字独一无二的蒙古名字大全5、蒙语乌力格儿在哪里能听到啊?6、蒙古神话传说精选蒙古网站大全

草原雄鹰网站

蒙古文化

蒙古包网盟

马头琴网

boljoo蒙文聊天

蒙驿网站

蒙安达网

内蒙古蒙古文电视台

导航网站

蒙古通史

蒙古网站大全帮我找一下

苏达乐网

;xpos=12dname=

这里有最全最新的蒙古网站,

给个蒙古国网站

蒙古音乐在线:

蒙古文化网:

蒙古网站导航:

蒙古音乐网:

大蒙古音乐网:

内蒙古音乐网:

蒙古音乐部落:

蒙语好寓意的名字独一无二的蒙古名字大全

在我国除了汉族之外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人员日益壮大,尤其是还设定了独立的行政区可见人口数量增多,那么对于蒙古族的人来说取名的话会不会更加困难呢?如果说想要给蒙语取出好寓意的名字应该从何下手呢?为大家介绍独一无二的蒙古名字大全供有需要的人参考研究。

蒙语好寓意的名字怎么取?

1根据动物的名字

由于蒙古族是草原上生长的人群,所以他们对于草原上动物的热爱也是你无法想象的,他们会以动物的名字来给自己取名,而不同的动物则象征着差异明显的性格特征和寓意,例如阿狮兰(狮、巴尔思(虎、那海(狗、阿尔布古(有花纹的鹿、脱里(鹰、玛喇勒(牝鹿等,他们都喜欢敏捷且强壮的动物。

2根据祖先的名字

因为少数民族的人员相对来说稀少,所以蒙古族也更加注重传承的习俗,他们会以部落氏族的姓氏为名,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为“奇源”部,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的后裔取首字“富”为姓,父名为布仁,则取“布仁”首字“布”为姓,父名为“呼德”,则取“呼德”首字的谐音“胡”为姓。

3根据结实的事物取名

在草原上长大的人无论男女对于结实的事物都毫无抵抗的能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健壮如牛,因此在蒙古人的名字中你可以看到许多与结实事物有关的,在蒙语中巴图就是结实的意思,他们会在后面附加后缀,例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琳(全结实等。

4根据吉祥的词语取名

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对于吉祥的词语都是由衷喜爱的,毕竟名字的寓意深远是其次,好兆头才是名字的关键存在意义,所以在蒙语中那苏图象征着长寿,宝音或伯颜图、好必图、吉日嘎朗、贺喜格等都代表着有福气,这些都是蒙语取名中备受欢迎的词。

独一无二的蒙古名字大全

"阿丽亚"意为淘气

"阿露思"意为遥远

"希吉尔"意为珍贵

"艾吉玛"意为旋律

"阿娜日"意为石榴

"安达"意为朋友

"昂格罗玛"意为芳香

"昂沁"意为猎人

"阿碧雅"意为音

"阿碧雅思"意为才华

"阿嘎如"意为沉香

"阿嘎日"意为空气

"阿古拉"意为山

"阿古达木"意为广阔

"阿木古楞"意为安详

"伊娜嘎"意为爱恋

"耶拉"意为胜利

"伊特格乐"意为信任

"伊日贵"意为花的名字

"傲木嘎"意为勇

"傲其"意为火焰

"傲云"意为智慧

"傲瑞"意为领头

"傲日格乐"意为峰

"傲日其郎"意为宇宙

"奥云塔娜"意为珍珠般美丽、聪智

"沃斯"意为水

"乌雅汗"意为柔

"乌日汗"意为和煦

"乌日娜"意为巧

"乌日露格"意为强

"乌日乐"意为晨

"乌恩"意为真

"乌尼"意为永远

"乌尼日"意为繁盛

"乌斯阿拉"形容女孩水灵灵的

"卫乐斯"意为业

"文都苏"意为根

"奈日"意为喜

"南定"意为珍贵

"娜布其"意为叶子

"娜荷雅"意为芽

"娜米雅"意为枝

"娜丽娜"意为莲湖的一种

"娜仁托娅"意为霞光

"宁金"意为善良

"白嘎力"意为自然

蒙语乌力格儿在哪里能听到啊?

起码有两种途径可以找到:

1、登录“蒙文音乐网站|天堂草原蒙文音乐网站首页——下方的友情链接——蒙古网站大全|蒙格勒导航——蒙古元素音乐(网站——叙述民歌——乌力格尔

2、直接登录“蒙古元素”首页,然后“分类:叙述民歌”就可以找到乌力格尔了。

蒙古神话传说精选

蒙古族神话作为蒙古族璀璨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以其丰满、多姿、神奇的特点历来受到各类读者的青睐。那么你知道多少关于蒙古族的神话传说呢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蒙古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蒙古神话传说精选篇一:鹿图腾

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奔于荒野,猎人们赶走了狼,带回了男孩,不知他为何人所生,便起名为"沙鲁"。及其能言,沙鲁能听懂各种动物语言;及壮应征入伍,随成吉思汗征战。一次宿营,沙鲁听到狼嚎,便告诉头领有洪水之灾,必须易地扎营。果然夜间风雨交加,原营地被洪水淹没。从此,凡夜间宿营,头领问沙鲁便知吉凶。从上述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狼童传说看,蒙古人存在着狼图腾崇拜的观念显而易见。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对其产生祟拜之情,此点史书不乏记载。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所以"苍狼白鹿"这一对蒙古先民曾经起过巨大凝聚力的图腾神话,在《蒙古秘史》中被记载下来,弥足珍贵。从图腾制的发展来看,最古老的图腾是"原生态图腾",每个氏族只有一个,而且是存在于他们周围环境的实有之物,如狼、鹿这样的图腾实体。"在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断有所发展的情状下,氏族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缘家庭受到极大冲击,终至瓦解。族外婚导致图腾崇拜发生变化,'准原生态图腾'应运而生。"准原生态图腾实际是氏族由单一图腾向母系图腾和父系图腾两峰对峙的过渡,开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们更重视父系图腾时,便迈入了原始社会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苍狼白鹿"双峰对峙而又以夫携妻的形式出现,可见是蒙古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存在的图腾形式。

蒙古神话传说精选篇二:鹰图腾崇拜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若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udugan",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而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原苏联杭加罗夫《文集》便记载了这样的传说:"世界开初,人间没有病,也没有死。过了不久,恶鬼向人间洒下病和死,人们开始受苦。这时,众神就派鹰从天上来到人间相助。但是,这特意派下来的鹰好不容易降到地上,地上的人们既听不懂它的话,又无法弄清它来到人间到底是为什么不得已,鹰便在众神脚下飞舞起来返回天上。于是,众神便命令鹰说:到地上以后向最早遇到的人传授萨满的本领。这样,鹰再次来到人间,一眼就看到一棵树下睡着一个女人,鹰便和这个女人相交,使她怀孕。此时,这女人正处在暂时和丈夫分别的时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里,到足月时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

上述二资料前者出处不祥;后者是属于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从欧洲人的旅行记中可以看到这种普遍流传的类似神话。鹰鹫这种猛禽猎鸟,早在原始狩猎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钦慕崇敬,它那高超的飞翔技术、凶猛异常的擒拿扑击本领以及傲然挺立的威武雄姿,使人觉得神奇而叹赏。虽然它对人类并不构成威胁,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狩猎先民幻想有鹰一样的本事,那是极其自然的。由于狩猎业的发展,狩猎民驯养鹰作为自己的助手,鹰鹞更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依靠。所以,腾飞的鹰鹞和奔驰的驯鹿堪称为狩猎民的左右膀。狩猎民由神秘钦羡到依赖友好相处,从而与鹰鹫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这便是鹰为何成为不少民族普遍信奉的大神的原因。从世界各民族对禽鸟的崇拜来看,鹰占有很大比重。我国北方各民族也是这样,比如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都有神鹰崇拜。特别是东北地区,凡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鹰神话传说以及对鹰的各种禁忌和仪礼。

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萨满神帽上除了安装鹿角饰品作为法力标志外,那铜制的飞鸟就是神鹰的标志。布里亚特人把鹰推崇为萨满的保护神,他们常常在颂词中吟诵"神鹰可罕父亲,凤凰哈敦母亲。"这样的诗句,以表现他们非凡的出身和来历。可见鹰是萨满神圣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圣鸟,也是北方狩猎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征。《蒙古秘史》第63节记载了也速该为儿子帖木真向德薛禅家求婚时,德薛禅说他夜里梦见白海青(caYansongqor抓着太阳和月亮飞来落在他手臂上,认为这是好兆头,是你们乞牙惕人的"守护神"(sulder前来指教的。这里的白海青就是鹰。"su1der"即"sulde"(苏勒德,作"精神"、"元气"、"象征"、"标记"解。那么白海青自然是成吉思汗所属乞颜部的祖灵神,他们曾以鹰作为自己的图腾祖先,亦有其历史依据。

蒙古神话传说精选篇三:狼图腾

妻、多夫到主夫的过渡以及"子"(即"种"和"父"的观念的产生,对偶婚又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婚俗。男子在控制妻子和子女的同时,进而控制和占有了日益积累起来的财富,严格的父系血亲家族制度和向子孙转移财产的继承观念产生,从此妇女地位一落千丈,以男子为中心的父权制时代到来。男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显示出男性开拓者的伟力,从而在战争和组织生产中的男性英雄(多半表现为部落首领或酋长得到崇拜,英雄神话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体裁,蒙古神话进入了繁荣期。天神崇拜、征服自然的创世神话以及某些族源神话传说就是这时形成的,比如"九十九天"说便是父系社会思想观念的反映。天神信仰来自畜牧业对天体的依赖和崇拜,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神化到人化的发展过程。而到萨满祭词和传说的九十九天出现时,万神殿里的主神已登上了宝座,所以成吉思汗也是承天命而生的霍尔穆斯塔(长生天、天帝之子了。在历史典籍中,这些往古神话传说,无不赋予"天命"、"天意"、"天赐"一类的说法。很明显,这是父系血统传承观念在诸神谱系上的结合认可。

在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中,征服自然的男性神得到推祟,这些神再不是自然的纯粹奴仆,而是战天斗地,敢于同自然和社会恶势力抗衡的英雄。社会内容的渗入、人性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神话的主要特征。比"冰天大战"、英雄射日、征服黑龙王等,无不显示出入(神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大威力和披荆斩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由于自然力之逐步被认识,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升华,那些氏族集团中的优秀分子,比如劳动能手、保护人畜平安的智善使者,死后便升为神,受到人们的爱戴和供奉,牲畜保护神《吉雅其》、《保牧乐》就是这样的神话作品。

蒙古族的神话和传说,在古代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蒙古秘史所记载的乞颜部的族源传说,实际既有图腾神话遗迹的影像,也有孕育神话(神孕、感光生子的生动呈现。由于蒙古人祖祖辈辈有熟记背诵自己家谱世系的传统,那些从图腾时代即已开始的远祖起源传说(实际是神话便被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这就是祖先的历史,实有其事。但是,从神话学的规定性看,这些所谓世系族谱的古老传说,有的恰恰是人类早期原始思维阶段的产物,是神话,而并非传说。严格说,神话向传说过渡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只有神话向人化发展,现实中的人升格为神所创作出来的故事,才具有传说色彩。那些反映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观念的作品,一般很难称得上是历史传说。所以蒙古族的传说在和早期的神话共同孕育发展之后,越到后来越显示其特点。特别是父权制确立,阶级斗争出现之后,有些传奇式的英雄神话、族源神话传说,其人物多是具有神奇本领的现实中的人,故事也愈益接近现实生活,明显地看出已具备传说的某些特点,而且愈到后来这样的作品愈多,等到具有永久魅力的神话时代成为过去,传说仍然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而幻想性的故事便承前启后地进入民间口头文学的广阔天地,长盛不衰。

蒙古族的神话和传说,在古代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蒙古秘史所记载的乞颜部的族源传说,实际既有图腾神话遗迹的影像,也有孕育神话(神孕、感光生子的生动呈现。由于蒙古人祖祖辈辈有熟记背诵自己家谱世系的传统,那些从图腾时代即已开始的远祖起源传说(实际是神话便被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这就是祖先的历史,实有其事。但是,从神话学的规定性看,这些所谓世系族谱的古老传说,有的恰恰是人类早期原始思维阶段的产物,是神话,而并非传说。严格说,神话向传说过渡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只有神话向人化发展,现实中的人升格为神所创作出来的故事,才具有传说色彩。那些反映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观念的作品,一般很难称得上是历史传说。所以蒙古族的传说在和早期的神话共同孕育发展之后,越到后来越显示其特点。特别是父权制确立,阶级斗争出现之后,有些传奇式的英雄神话、族源神话传说,其人物多是具有神奇本领的现实中的人,故事也愈益接近现实生活,明显地看出已具备传说的某些特点,而且愈到后来这样的作品愈多,等到具有永久魅力的神话时代成为过去,传说仍然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而幻想性的故事便承前启后地进入民间口头文学的广阔天地,长盛不衰。

1蒙古民间故事

2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3关于民间传说故事

4关于动物的神话故事400字

5经典传奇历史故事全集精选

稳定蒙古草原局面的安定。

清朝采取招降,联盟,征服的政策,逐渐完成其对蒙古草原的控制,联蒙抗汉政策,使后金(清朝前身)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与明朝抗衡,同时也解决了他与明朝作战是的后顾之忧。

但是,蒙古人也是人主过中原的,为防止蒙古民族再次统一,成为自己的对手,便把顺从自己的蒙古部落首领封分成王,并且允许世袭(允许世袭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清朝,就连皇帝自己家的人,无论什么爵位,就连身份最高的亲王爵都不能够世袭,只能够降爵而袭)。

即达到分化拉拢的作用,又使蒙古草原不能够出现一位有绝对号召力的人来把蒙古统一成为一个整体,使其强大起来。

这便成为清朝的一国策,持续到最后。在民国时期,蒙古的这些蒙古王爷还存在许多,而民国政府,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北洋政府,以及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都需要这些蒙古王爷来稳定蒙古草原局面的安定。

扩展资料:

蒙古历史上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民族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368年,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与明朝冲突不断,如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17世纪,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诸部,蒙古全境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管辖。1911年,清朝灭亡后,蒙古宣布独立,但未得到国际承认,直到1921年在苏联的控制下又宣布独立。1946年,中华民国承认其独立地位。

1961年,加入联合国开始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东欧剧变后,蒙古爆发民主革命,并于1992年颁布了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新宪法,更改国号为蒙古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参考资料:

-蒙古

  清代的爵位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o i Cin Wang

  2多罗郡王Doro i Giyūn Wang

  3多罗贝勒Doro i Beile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Gūsa i Beise

  5奉恩镇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be Dalire Gung

  6奉恩辅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de Aisilara Gung

  7不入八分镇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be Dalire Gung

  8不入八分辅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de Aisilara Gung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Gurun be Dalire Janggin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Gurun de Aisilara Janggin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Gurun be Tuwakiyara Janggin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Kesi be Tuwakiyara Janggin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Gurun i Gungju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Hoo i Gungju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Hoo i Gege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Doro i Gege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Beile i Jui Doro i Gege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Gūsa i Gege

  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Gung ni Jui Gege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 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 其子降爵位为郡王 其孙降为贝勒等等 低于奉恩将军的 称作闲散宗室 视四品官待遇 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们则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的爵位 称作铁帽子王 有清一代 共有12家铁帽子王 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两个郡王。

  另外,福康安本非宗室却授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 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公爵

  侯爵

  伯爵(以上超品)

  子爵(正一品)

  男爵(正二品)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

  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例如 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

  清代的公爵、侯爵、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 开始赐予封号 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 整个清朝只有四人 且全都是在乾隆年间,分别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 姓富察氏 名明瑞 字筠亭 满洲镶黄旗 属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 姓章佳氏 名阿桂 字广庭 满洲正蓝旗人 后改隶正白旗 其父大学士阿克敦 阿桂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 与和珅关系不睦 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 姓富察氏 名福康安 字瑶林 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 傅恒是乾隆帝皇后的弟弟 封一等忠勇公 保和殿大学士(此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最高等级 傅恒死后 无人再得此大学士级别 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 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傅恒死后,他承袭一等忠勇公。福长安在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他监督和珅自尽,但并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最得乾隆帝宠幸,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台湾林爽文为乱,命福康安为将军平叛,进一等嘉勇公 平廓尔喀,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安南国内乱,命福康安去广西,途中病,命御医往视,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 姓吴雅氏 名兆惠 字和甫 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没有。

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逝世,为成吉思汗34代嫡孙,成吉思汗第34代嫡系子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因病医治无效,于07年9月1日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81岁。

扩展资料:

蒙古历史

1206年,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在蒙古鄂嫩河畔称汗,尊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不断对外发动战争,逐渐吞并了金朝、西夏、西辽、花拉子模、大理,招降了吐蕃,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帝国),势力延伸到了西亚和北亚地区,最远一度到达了东欧和埃及。

除主体政权外,其余占领的地区由成吉思汗的子孙分封统治,也就是四大汗国。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1278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皇位更迭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率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元惠宗北逃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1402年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

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

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喀尔喀蒙古;

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亦即卫拉特部,也称为厄鲁特(额鲁特)蒙古,明朝称瓦剌。鞑靼和瓦剌是明朝时期威胁中原的两大主力。

--蒙古国

末代蒙古王爷是奇忠,奇忠义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今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热人,蒙古族,蒙名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原蒙古札萨克多罗郡王,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成吉思汗第34代嫡孙。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一、交通习惯

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1、牧马

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古代时期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尔沁马等等。蒙古草原辽阔,牧草丰茂,很适宜养马。马好运动,故食量大,胃小,消化快,边食边排便,一天多数时间都要不停地吃草。夏季天热蚊虫多,马在白天躲蚊虫、避酷暑,所以主要在夜间吃草长膘。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

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等,数之不尽。蒙古人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养着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马温都根查干和两匹成吉思汗的白骏马。

近现代时期,中国的蒙古马无论在都市还是在牧区,都逐渐失去了生产、生活、骑驭的作用,蒙古马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蒙古人意识到蒙古马已越来越少,社会上有识之士也开始建立各种有关蒙古马的组织,研究蒙古马、抢救蒙古马的工作正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起来。

2、骆驼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西部地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长途跋涉经久不衰,而且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在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勘探队考查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的伙伴。

3、勒勒车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二、节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00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