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捕鱼的小岛看懂世界经济是如何运转?《小岛经济学》

从一个捕鱼的小岛看懂世界经济是如何运转?《小岛经济学》,第1张

本书的作者是彼得·希夫与安德鲁·希夫,前者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写过《美元大崩溃》一书,后者是他的兄弟。这是一本父亲讲给儿子听的有关经济学的故事书,而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把故事,还原成了书。因此这本书,有丰富的插图与简单易懂的故事,读来令人兴趣盎然,颇有趣味。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拥护者,所以这本书通篇就是站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立场上,对美国所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进行批判。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要证明凯恩斯主张的经济模式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

讲到这里,大家可不要误以为,这是一本给小孩子读的故事书。看到一句对此书的评论,说《小岛经济学》最大的妙处就是,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毛毛酱也深以为然。

要知道,这本书的宣传语可是:

《小岛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国富论》

我们在故事里,会遇到很多似曾相识的人物和时间,里面的岛名和国家名都是对我们现实社会的投射和隐喻。

在书里,作者对这些经济现象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并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政府不应该成为经济的主导者,而应该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

解读《小岛经济学》

1、一则小故事,让9到90岁的人懂得经济学

今天要开始的这本书,和之前解读过的《一课经济学》《经济学通识》一样,是一本非常非常优秀的经济学读物。名字叫做《小岛经济学》。作者彼得希夫、安德鲁希夫。

这本书在罗辑思维上架的第一天我就买下来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看魔鬼经济学,没顾得上它,它就静静躺在我的床头柜上。就在前几天,我吃完饭上床,一口气把整本书全部读完。看完之后我马上就决定,停止解读魔鬼经济学,赶紧把这本书带给大家。

作者彼得和安德鲁是两兄弟。小岛的内容其实就是他们的父亲经济学家欧文希夫给他们两个讲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三个人住在一个小岛上,他们就靠每天抓一条鱼喂饱自己肚子,一直这样生活着。小岛上面没有存款、没有贷款,没有投资。什么都没有。而有一天他们其中的一个聪明人饿着肚子编制了一个渔网。从此以后他每天就可以打到两条鱼,有了余粮也就有了储蓄,后来有了才有了投资和借贷。鱼越来越多慢慢有了银行……

欧文其实在给他的两个儿子普及两本重要的经济学宝典,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艰深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爸爸欧文却用一个故事就轻轻松松的就给说清楚了。

后来呢,兄弟两继承了老爸的衣钵,也成为了经济学家。他们就把老爸给他们两讲的这个故事进一步的完善,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小岛经济学》。

这本书用故事+漫画的形式把经济学的内容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展现了出来。《小岛经济学》中讲述的所有事例并没有独立成章,而是一个情节完整,从源头开始讲述着的经济如何发展过程,我就像看小说一样的,轻松理解整个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的阅读体验真的是非常的畅快。

这本书全书只有十四万字。如果你怀疑这本书信息量太少,那你错了,无数的读者从如此少的字数中获得了他们前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弄懂的经济学问题的答案。

这本书是小朋友也可以读懂的书。如果你怀疑这本书内容太简单了,你的确是错了,那么多的读者从看似简单的道理中悟出了他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经济学道理。

如果你的年龄在9岁到90岁之间,又想懂一些经济学知识,它一定非常非常的适合您。《小岛》最大的妙处就是,深者不觉其浅,而浅者不觉其深。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该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为什么各国政府可以大把花钱,好像它们的钱总也花不完?

即便我们很像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但是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读完《国富论》和《经济学原理》?我们又有多少人有兴趣去读完那些生僻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呢?真的是我们这些人太LOW吗?那些高大上的知识我们跳起来都够不着吗?

如果站在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我们看过《人类简史》我们 就应该会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学会讲故事嘛。故事是人类传达信息最重要的工具。能把各种信息,知识,规律,数字装到一个故事的外壳里,再表达出来的话,那么,他才能被更多的人乐于接受。

我们普通人平常要去学一点现代的医学知识,什么天体物理知识,那是相当的痛苦。可是如果把这些东西一旦装到故事里,比如说电视剧,像什么《生活大爆炸》啊《实习医生格雷》啊,对吧?这些知识就能跟随电视剧,散入到寻常百姓家嘛。

所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真理是赤裸的,大家都不待见他,于是他跑到村里去借了一件衣服,穿上以后成为大家的座上宾,这件衣服就是故事。

《小岛经济学》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生僻的经济学知识就被他装到了一个简单的小岛发展的故事中。《小岛》中的所要阐述经济学就是这样简单的、直观的,就是能帮助我们回归于尝试。

好了,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吧,解读《小岛经济学》。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美丽的热带小岛,上面住着三个人,分别是艾伯、贝克和查理,也就是ABC。小岛上的生活很艰苦的,他们每天为了生存就要去海里抓鱼,因为没有什么先进的捕鱼技术,所以每天每人只能抓到一条鱼。这一条鱼刚刚够他们一天吃饱肚子,勉强的生存下去。于是捕鱼就是小岛经济的全部。艾伯、贝克和查理每天的生活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如此往复,虽然这样的生活可一点都不惬意,但是也总好过忍饥挨饿吧。

因此,现在的小岛上,经济生活超级的简单。也是一个经济体最初的形态,没有存款、没有借贷、更没有投资。所有产出全部都被消费掉了,每天抓一条鱼,吃一条鱼。

然而,与我们所有的人一样,艾伯、贝克和查理也同样梦想着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他们也想在抓鱼之外做一点别的事情,比如说弄几件更好看的棕榈叶的衣服,想要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但是他们每天都在忙活着抓鱼糊口,这些梦想又要怎么实现呢?

有一天晚上,艾伯仰望着星空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呢?如果我每天可以抓到两条鱼就好了,那我就可以剩下一天的时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于是他突然想到了要制作一个工具,这样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鱼。

于是第二天,艾伯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编制他的渔网。贝克和查理看到艾伯站在那里搓绳子,就提醒他,你搞毛啊?你在减肥啊?你总是在这里玩绳子不抓鱼的话你会挨饿的。

艾伯解释说:“我想做一个捕鱼器,这样就能缩短捕鱼的时间,以后就再也不用挨饿了啊。”贝克和查理想着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那要是你这捕鱼器不好使,到时候可别跟我们要鱼吃哈。我们是不会为你的疯狂买单的。”艾伯没理会他们,继续编织他的渔网。一直到天黑了,渔网才做好。但是代价是他今天必须要挨饿了。当天晚上,当贝克和查理吃饱了呼呼大睡的时候,艾伯却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着美味的鱼肉来对抗难忍的饥饿。

到了第二天天一亮,艾伯赶紧拿着渔网去抓鱼。这个时候贝克和查理就傻眼了,原来他们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抓到一条鱼,可是艾伯却因为有了工具,一天可以抓到两条鱼了。

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渔网行动,小岛上的经济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艾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原则,人们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需要依赖这个原则,那就是消费不足和敢于冒险。

消费不足:为了编织渔网,艾伯当天就不能去抓鱼,他就必须放弃当天的所得,放弃那调本来可以吃到的鱼。他这样做,可是要忍受着饥饿。他现在暂时延迟消费,是为了将来消费更多的产品,也就是为了捕捉到更多的鱼。

冒险:除了延迟消费之外,艾伯还需要承担风险。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渔网到底好不好用。如果这个想法失败了,那么他得到的就是一把无用的绳子和一个空空如也的胃。

回到书本,艾伯的编制了渔网就是创造了资本。在经济学中,资本可不仅仅是指钱。它是指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的意义是在于利用设备可以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实际上艾伯需要的并不是那张渔网,而是鱼。因为这张网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鱼,所以渔网本身才有了价值,才成为一种资本。

后来,艾伯的渔网奏效了,他的生产力提高了一倍,现在他生产的东西多于自己需要消费的东西。于是这就带来了储蓄,现在先请记住一点,就是储蓄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命脉,没有他,就什么都没有。

我们常说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说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到死的时候贷款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呢?存了一辈子的钱,买了房子结果还没有住上就去世了。这个例子我们常常说,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一个提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不断储蓄的中国老太太。而这一点往往大家都会无视。这里稍微提一下,为什么说储蓄很重要,说到后面您就会明白了。

对于除我们人类之外的所有动物而言,经济学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日常生存活动。食物短缺、天气恶劣、食肉动物的威胁、疾病困扰以及忍饥挨饿地活着,这是所有动物的生存常态。所幸我们人类拥有两样东西:我们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正是依靠这两样东西,我们制作了工具,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所不同。否则我们的命运跟那些动物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我们大可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机器和工具都不复存在,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是什么样子?汽车、拖拉机、铲子、斧头、长矛等,如果这些东西真的全都消失了,我们所有的消费品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猎取、去采摘、去种植那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那样的生活肯定很艰苦。

工具的出现才带来了一切的改变,使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长矛帮助我们击败猎物,铲子帮助我们种植庄稼,渔网帮助我们捕鱼。这些工具提高了我们的劳动效率。我们生产的东西越多,可以消费的东西才会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美好。

努力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牢记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我们找到了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不管一种经济最后变得多么强大,大到城市,大到国家也好。这个根本原因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继续我们小岛上的故事,现在拥有渔网的艾伯看起来是前途一片光明,那另外两个人呢?虽然艾伯从来没有刻意的使他人受益,但是他的资本也就是他的渔网,其实是帮助了岛上所有的人。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哈。

贝克和查理,看到艾伯渔网的好处,就和艾伯说:“既然你那玩意儿隔一天才用一次,那你不用的那天就借来让我用用可以吗?大家都是好朋友,有福同享嘛。”艾伯还对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呢,心里想着,我可是饿着肚子才编制了渔网的,而且你们两个兔崽子之前还嘲笑我来着。还有,如果你们把我的渔网弄破了怎么办?或者不还给我怎么办?那我岂不是要重头再来了,风险太大。

于是艾伯就拒绝了他们两的要求:“对不住了,既然我能做渔网,你们两个就自己做不就好了么?”

尽管查理和贝克已经看到了渔网的效果,但是他们担心自己一天不能编制出这样的渔网,万一三天都编制不出来,那我们就要饿死了。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

“这样吧,我们做个约定,你的鱼不是好多着吗?那就借给我们吃,我们编网的时候就不用挨饿了,等我们网编好了再把鱼还给你。做为回报,你借一条鱼,到时候还你两条。怎么样?”艾伯一听,这个不错啊,虽然借鱼给这两个小子,有风险。但是我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两条鱼。

艾伯借鱼给他们收取回报,这看上去是在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靠别人的辛苦劳动牟利。艾伯的动机只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鱼,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贪婪才能给其他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们要知道,艾伯如果不把鱼借给别人,他还有别的方案。比如说:

他可以把鱼留下自己吃,这样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但是它的鱼也不会增长,这就是储蓄。

他还可以放纵一下,不在干活,将自己多出来的鱼慢慢吃掉。这就是消费。

他还可以再用两天的时间再编制出两张网,之后把多于的网租给贝克和查理,每天向他们收取半条鱼的租金,这样艾伯就每天躺着就可以吃到一条鱼,提前退休。这就是投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漏洞就是,查理和贝克每天也会多出半条鱼的储蓄,他们过几天也就有能力自己编制出渔网而不再租用他的。

还有最后一个方案,艾伯可以把两条鱼借给贝克和查理,收取利息。这就是借贷。

所以说,放在艾伯面前的选择就这么几种了。

毫无疑问,艾伯最终无论选择哪个方案,多出来的鱼始终会对整个小岛的经济带来好处,并且也不会给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增加负担。艾伯最后的选择是把鱼借出去。

艾伯愿意并且有能力把多余的鱼借给别人,因此,贝克和查理也拥有了自己的渔网。现在大家都有渔网可用了,小岛上的整体捕鱼能力便从每天三条鱼提高到每天六条鱼,经济増长翻番,前景是一片光明。

有了多出来的鱼,小岛上的几位居民每天终于可以比原来多吃一些鱼了,原来是每天一条鱼,现在我能吃一条半了。而他们的消费之所以增长;前提是因为经济增长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令人不解的是现代经济学家竟然会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给老百姓更多的钱花就可以增加需求,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变真正的需求:这无非就是让人们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原先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已。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啊。只有提高生产力增加供给才能切实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手上的钱要多,而是生产力要提高。这个道理我们后面还会反复的讲到。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艾伯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剥削他的两位邻居。的确,艾伯不需要工作就获得了利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劳而获。他的利润是对他所承担风险的补偿,而且,他的获利并没有阻碍两位同伴的发展。

即便艾伯真是一个贪心的人,就拿着自己的钱滚钱,变得越来越富有,那到底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如果艾伯不需要亲自劳动就能增加自己储蓄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这些储蓄借给自己的邻居。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的财产就不会增加,甚至还会越来越少,因为他自己还要消费呢!

私人资本主义可以促使那些将个人利益作为唯一动机的人帮助他人提高生活水平,这就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而这确是受到道德指责最多的地方。

就因为艾伯想用储蓄创造利润,贝克和查理才有机会编织自己的渔网。如果成功了,他们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这点来看,他们三个都是获利的。但如果失败了,他们就无法偿还贷款,那么承受损失的人就是艾伯了。

所以实际情况是,只有借款人受益了,贷款人才会跟着受益。

当然了,很多人并没有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共同利益。如果艾伯的财富,让贝克和查理心生嫉妒,强烈要求分得他的部分储蓄该怎么办?假设艾伯对自己的财富有负罪感,看到两个人这么可怜,于是无偿地把鱼分给了他们,那么他们两人会怎样处理这些鱼呢?

在没有了还款的压力之下,两个人最有可能做的是利用这份礼物享受闲暇时光。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贝克和查理的假日时光并不能提高这座小岛的生产能力。因此,尽管慈善之举看起来是充满了正义,但捐款根本没有办法像商业贷款一样推动经济发展。

好了,说了这些,最根本的一点是,所有能够增加捕鱼量的事物都会惠及小岛,鱼越多,大家就越有可能吃到更多东西,或者拿时间做件衣服,或者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干脆休息。

财富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原始社会,财富是极少的,那时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也不如工业化社会中穷人的财富多。在中世纪,即便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缺乏基础的娱乐设施,而在今天,中央空调、无线网络以及冬天里的新鲜蔬菜等几乎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尽管贝克和查理认为每天吃两条鱼简直奢侈到了极点,可在我们看来,这种生活丝毫不值得羡慕。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人们却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们攫取别人的财富,并由此产生了穷人。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认为,利润是通过少付工人工资所产生的,有人称之为“劳动价值论”。这样看来,像艾伯这样的企业家或类似的大型公司要想致富,只能先让别人变穷。那么这样的人就该拿来全部吊死。

我们要说,富人致富的原因是他们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艾伯就为没有足够储蓄的贝克和查理提供了储蓄。如果他赢利了,那也是因为他提供的服务对别人是有价值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对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描述都不是很客观,甚至是负面的。这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造成的,更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很多的民众,甚至精英人士都认为资本家是靠剥削致富的。每个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会有工会组织,有劳动保障法律,在本质上都默认了资本家与员工在站在一个对立的立场之上。

再看看美丽小岛上。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渔网。开开心心的一天两条鱼。但是如果贝克和查理拿到艾伯的贷款不是去编制渔网而是去研究对鱼的催眠术呢?或者是拿鱼去休闲度假,把商业贷款变成了消费贷款呢?艾伯还愿意借钱给他们吗?又或者他们两个生病了,艾伯不得不用应急贷款的形式把鱼借给他们救他们的命呢?这样一来小岛上的经济又会如何呢?这些借贷形式正在我们身边因为外力的干涉不断的发生着的。这种干涉比如说来自于政府,如此一来,这是一件幸事还是一场灾难呢?

之前我们说在一个美丽的热带小岛上生活着三个人,每天捕鱼为生。辛苦一天也只能勉强喂饱自己的肚子。其中一个聪明人艾伯,因为敢于延迟消费和承担风险,所以编制了一个自己的渔网。每天可以抓到两条鱼,很厉害,很开心。

后来,艾伯出于利己的动机,为了拥有更多的鱼,这就惠及了岛上的其他两个人。艾伯把鱼借给贝克和查理,收取利息。贝克和查理呢?用借来的鱼填饱肚子,腾出时间编制了自己的渔网。最终整个小岛的生产力都提升了一倍。从每天三条鱼变成了每天六条鱼。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艾伯的一个好主意,归功于渔网这个工具的诞生。

艾伯把鱼借给贝克和查理,让他们编制自己的渔网,这种商业贷款的形式是资本最佳的用途,因为可以扩大整个小岛的生产嘛,对吧?但是,既然是商业贷款,那就必然存在风险。比如说,如果贝克他们两借了鱼之后不编制渔网,而是研究什么对鱼的催眠术呢?我们知道这肯定就是一个失败的项目。那么他们两个肯定不会从中的得到什么好处,自然的艾伯也很难指望拿回本金和利息。

这还不算完,贷款给他们两去研究催眠术,结果没有任何的盈利,这是浪费了整个小岛的储蓄,降低了整个小岛的生产力。那如果艾伯知道这是一个肯定失败的项目,那么艾伯肯定不会把鱼借给他们。但是如果有外部力量非要让艾伯把鱼借出去呢?

比如说,这个外部力量来自于政府。我们经常看到,政府总是满腔热血想做一点好事,就用诸多法律干预借贷方式,常以各种理由鼓励或者要求储蓄者借出款项,而并不考虑实际还款的可能性,这个时候贷款人就难免要承受巨大的损失,这种有悖常规的做法只会浪费社会的储蓄。这里先提一下。

我们再来看,除了商业贷款之外,储蓄还有另外两种选择,一个是消费贷款,另一个是应急贷款。

在小岛上,艾伯不是把鱼借给另外两人去编织渔网,而是借给他们去度假,这就是消费贷款。而最终的情况也会完全不同。如果贝克和查理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他们又怎么能连本带利的还款呢?于是在拿着艾伯的鱼,放纵了几天之后,他们还是只能每天抓到一条鱼。那为了还贷款,他们两个以后每天都要减少自己的食量,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去偿还贷款。

和商业贷款不同,消费贷款并不能扩大生产力。这样的贷款对于借贷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所以艾伯聪明的话,就会拒绝这样的贷款。

贝克和查理两个人双双得了水痘,一个星期都没有办法去抓鱼。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之下,艾伯只有拿鱼给他们两先吃,其他的事情等病好了再说。没办法嘛,应急贷款嘛。如果艾伯不这样做,那么岛上就会因为两个人的死亡而丧失大量的生产力。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不是因为艾伯有储蓄的话。那么贝克和查理就只有被活活饿死。

刚才也提了一下,为了推动那些在政府和政治家们看来是有益的项目通常都会用各种方式干预储蓄的配置,包括像是政府担保贷款、公司及其个人税收减免等等。

有了这些干预手段,大量的社会资源会涌入这些所谓的有益的项目中,比如说廉租房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项目是需要依靠政府的不断补贴才能维持下去的,是需要不断的给他们输血。他们是不能靠自己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健康运行的。

小岛提醒了我们一点,政府是没有储蓄的,只有个人才有!贷款都流向了那些最终无法还款的项目,那么这些损失将由牺牲了自己利益去创造储蓄的个人来承担。

这些以政策为导向的做法,是政府规划者们认为自己要比储蓄者更清楚什么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是,事实却从来都并非如此。

政府介入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采取的强制手段将借款的原因与结果割裂开来,使得储蓄的分配效率极为低下。为什么?因为物竞天择!

我们的常识就会告诉我们,影响贷款人的往往是贷款的财务结果,就是我贷款出去我是要赚钱的啊。那借钱给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让我赚钱呢?肯定是那些业绩记录良好企业嘛,对吧?他们的还贷率往往较高。因此,这种企业更容易吸引到人们借钱给他。这就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自然选择催生了生命力更强的物种,这种借贷的原则催生出更加健康的企业和更加强劲的经济。

如果财务状况,就是要赚钱都被视为了次要因素,那么还能指望贷款可以提升生产力吗?借钱出去如果无法成功促成创新或者生产力提高,那么就是浪费储蓄的供给,削弱整体经济。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要提示一下,就是你要借鱼给别人你要先有鱼。对吧?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你要放贷之前你必须要有储蓄。我们后面还要说,不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和政府看起来无限的负债能力恰恰掩盖了这一个简单的事实,实际信贷是受到储蓄制约的。这里再提一下储蓄的重要性,我们后面的解读还要说这个事情。敬请期待。

问题一:除了戒指 还有什么适合求婚 知乎 房子钥匙,车钥匙,没有也没关系,如果爱情来临,互相喜欢的,一束玫瑰花即可!

问题二:求婚戒指 几克拉 多少钱 知乎 求婚戒指要多大,还是看你经济条件,这个没有说一定要求多少克拉,一般来说,30分-1克拉的钻戒定的恋人比较多,大概也需要1万多到6万多了,我男友求婚送的是乐维斯,2万多。在我看来,求婚主要靠男友的诚意,心意到了,成功率一般都会很高吧。

问题三:知乎上关于男士的精彩问答有哪些 我决定花时间把我在知乎上收藏整理的(我自认为)能帮助男士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回答做个整理。

1,从一个青年男性的视角,我这些回答自认为对我的个人成长有所帮助,涉及到方方面面,健康,形象,交际,职业,生活态度等等……

2,有些答案是关于“人,如何更好的生活”,不止针对男性,收录进来并无性别歧视的意思,特此说明。

3,我只是个整理者和搬运工,在这里真心感谢所有为这些问题贡献了自己的经验,智慧,知识和时间的知友们,正是由于的你们的无私分享,才赋予知乎这个平台价值,才让这个网站这么值得我们爱护,才给很多人解惑,才让很多人进步,再次感谢!

―――――――――――――我是严肃活泼的分割线――――――――――――――――――

一,外在。

长期刷知乎的知乎er们对“神马都看脸定律”不可能没有耳闻,我对外在的态度一向就是――“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额至于“分辨这两者所需要的智慧”那是下一话题~

或许这里面很多品牌你都没有听说过,很多外物的价码让你望而却步,但是各位男士请记住这样一句话――正是这些美好事物的存在,让我们的奋斗变得更有意义和动力。

1,着装。

在外貌、服饰上追求时尚是否挺无聊,甚至没有意义

如何选择各个价位段的西服

正装男装,请别省钱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基础款男士品牌推荐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最具性价比的男性品牌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做个文质彬彬的流氓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G2000为什么不能买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蓝豹,国产西服的良心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国内有哪些「高级定制」时装的品牌

成功男士的正装基本标配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为什么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汤姆会质疑盖茨比:「穿粉色西装的人上过牛津」

男士正装有什么讲究

如何点评贝克汉姆到访时的着装

出差旅途中如何保养西装

把衬衫领子翻在西装外的穿法,有什么讲究

如何穿正装不会穿出推销员的范儿

徐峥获泰国女总理接见时卷袖敞胸的衣着,是否的确是失礼

为什么卡梅伦系上西装最下面的扣子

西装的枪驳头和平驳头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区别应当怎么与衬衣进行搭配

有哪些适合社交宴会场合穿,外观低调但不乏风度的休闲男装

面试或工作需要穿西装,纯黑西服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西服的对条、对格是如何判断的

男士冬天如何穿正装

二十多岁的男生冬天应该怎么穿衣服才会让女生喜欢

二十岁出头的男生如何不做作地穿好英伦范儿

男生如何找准自己的穿衣风格,提升衣着品味

领带颜色跟衬衫要如何搭配

如何选购领带

男士佩戴领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衣服的常见面料如何区分,什么样的面料才算好的面料

皮带也闲谈 - 女院的教室 - 知乎专栏

衬衫,合身第一 - 设计 - 知乎专栏

如何评价凡客即将上架的「300支衬衫」

衬衣领子的形制该如何选择不同的领带应如何与衬衣的领型进行搭配

什么时候衬衣要塞到裤子下面什么时候不需要

长袖衬衫如何卷袖子比较合适、得体

这些**中,衬衫的衣领应该如何称呼

金属领撑如何使用

为什么国外商务人士极少穿短袖衬衫

男士穿衬衫什么样的标准算合>>

问题四:儿童节 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 知乎 最爱的人过生日,一定要选个有意义的礼物哟,钻戒可以不?我认为是最好的了!!钻戒,我只爱乐维斯!

因为老公向我求婚时,用的就是这款,他是定制的,所以不同,因为不同,所以特别,因为特别,所以喜欢!乐维斯,真爱一生!!!

问题五:咋样模仿林俊杰的声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宋子恺

链接:zhihu/450587

来源:知乎

林俊杰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的“林氏”情歌,如《一千年以后》、《江南》、《背对背拥抱》、《修炼爱情》等等。这些歌曲音域高低错落,节奏大多以舒缓的4/4拍和2/4拍为主,很考验歌手的嗓音和唱功。而这些情歌大部分都是苦情、疗伤之作,在曲风上保持着惊人的一致,乃至随意改变几个音符和曲调,就完全有可能成就一首新歌(这一点很多流行歌手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因此林俊杰在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用到的发声位置和感情的运用基本是一致的。这些歌曲要求演唱者在适当的唱句中运用到颤音、转音、假声和气声,其中真假声的转换、高音的烘托、颤音的气声化都是林俊杰唱歌和作品的最主要特点。林俊杰唱歌时,在中音区和高音区发声部位比较靠前,而在一些主歌部分经常用到靠后的气声唱法,这样就让听众感觉主歌部分比较细腻动情,而副歌部分的声音又充沛有力,声线富有磁性的同时,又能在高音区高亢有力,具有穿透心灵的听觉效果。

他们用来证明这些论点的证据多半都是从情感上煽动起公众的共鸣。其实我们更能确定的是,政府对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垄断几乎必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

如果政府工程入不敷出而且服务质量很差,自由市场的原则也无法帮助其走出困境。政府通常会通过提高税收来填补漏洞。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再说自由贸易,贸易上也有同样的错误理念。自由贸易的反对者试图保护美国的工作岗位不受海外竞争的影响,但是他们忽略了进口的好处,忽视了限制选择范围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损失。

比如,如果进口的T恤衫比美国本土生产的T恤衫便宜,那么美国人就可以在T恤衫上少花一些钱,而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生产别的东西,比如滑板。这对于美国国内的优秀滑板厂商是很有利的。

可是美国国内那些制作T恤衫的失业工人怎么办呢?如果他们的雇主不能在生产T恤衫上找到竞争优势,这些工人只能去找别的工作。但是,提供就业并非经济的目的。经济的目的是不断提髙生产力。

保留无效率的劳动力和资本使用方式对整个社会是没有好处的。如果美国在T恤衫生产方面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它就应该找到自己具有优势的行业。

如果通过贸易壁垒来保护这些工作岗位,制造T恤衫的成本还是会居高不下。那么人们就没有更多的钱来买滑板,滑板制造商就会蒙受损失。所以,这种做法虽然保留了上述那些工作岗位,但我们却没有看到那些因此而失去的潜在岗位。

浪费劳动力去制造那些国外生产率更高的产品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们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率更高的产品,就可以用它们换取别人善于制造的产品,最终能得到更多。

当然,问题在于,因为有了那些人为设置的高汇率、高税率,以及工资法和劳动法,我们占优势的领域并不多。这个局面需要改变。

府与央行的上帝之手

解读《小岛经济学》,今天是第五期节目。这座美丽的热带小岛上的物质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大家都开始拥有更多的鱼,于是,鱼的储存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以前,反正鱼也不多,就都放在家里。可是这样做一方面很危险,因为可能会有入室盗窃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对鱼的利用效率很低,大家思想上还是愿意通过投资和放贷来使自己的鱼升值,但是大多数的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来做这件事情。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出现供给,一个叫做MaxGoodband的人登场了。迈克斯好银行先生。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要干一件什么事情了。

迈克斯对存储鱼很有经验,于是,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储藏室,让大家把鱼储藏在这里,并且雇佣了岛上最强壮的人来看守。鱼放在的储存室里非常的安全,这确实完美解决了岛上鱼失窃的问题。

另外迈克斯也看到大多数人在借鱼出去收取回报这间事情上很需要帮助,因为经常有善良的岛民被那些狡猾的人所欺骗。他知道,如果只收点管理费的话,那能收多少钱呢?利润空间有限。他明白储蓄的价值,也明白自己比其他的岛民更擅长放贷。那就用大家的储蓄放贷,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储户的利息和看守人的工资,剩下的部分就是自己的收入。于是,迈克斯好银行存贷公司就这么诞生了。

我们看到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迈克斯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呢?还解决了小岛上的存款、贷款和盗窃这些原本棘手的问题。

现在岛民都把自己的存鱼交给银行,让迈克斯替自己承担投资的责任。而谁要是需要贷款,那也是去找迈克斯,而不是去到处东拼西凑了。

这个银行计划要顺利实施,迈克斯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保证贷款业务的赢利,这就意味着他需要仔细的甄别借款人,确保能把本金和利息收回来。并且贷款需要抵押物,以防万一。

向储户支付合适的利息,保证大家都愿意把鱼存到他的银行。

为了让生意可以持续下去,他需要不断的吸引更多的储户,保证银行里有足够的鱼。

由于迈克斯的个人利益和他的银行经营状况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他就会倾尽全力对银行里储户的存鱼负责。他手中最厉害的指挥棒,就叫做利率。

在贷款方面,他对还款能力强的借款人收取较低的贷款利率,对风险高的借款人呢,就要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来作为高风险的补偿。

而在存款方面呢,存款利率是随着存款的年限递增的,存鱼的时间越长,造成银行存鱼短缺的风险就越低。因此,银行就会给储户越高的利息。

尽管这根指挥棒是握在迈克斯的手里,但是整体的利率还是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比如说,有的时候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数量就会跟着变多。那银行的储存室里就会堆满了鱼,这个时候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在呢?贷款利率会降低,吸引更多的人来借鱼,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又决定了银行能支付给储户的利息。所以现在存款利率也跟着降低,从而抑制储蓄。

而一旦银行里的存鱼变少,储蓄回落,这对经济来说是很危险的。迈克斯的放贷就需要格外的谨慎小心,因为一旦有人拖欠贷款,后果就非常严重。为了能抵消高风险带来的损失,迈克斯会收取更高的利率,并提高存款利率以刺激储蓄。这个时候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上升,鼓励储蓄,银行的资产得到补充。最终,银行里的鱼会再次累积起来,而那时,利率又会下降。

另外,存款利率低的时候,表明大家都愿意把存鱼用于近期的消费,因此就抑制了为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投资。

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我们归纳一下,这种机制的运作取决于三点:

银行要实现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愿望。

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

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

更重要的是,银行的安全和便捷,促使人们延迟消费、增加储蓄。这就为投资项目提供了资金,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迈克斯好银行先生精明谨慎的经营之下,岛上的储蓄不断的增长,经济不断的发展。

现实启示—美联储的上帝之手

作者说,政府不但指定法律,向某些贷款类型和人群倾斜,扰乱了信贷市场,还通过另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影响信贷的流动:操控利率。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美联储一直制定基准利率,而美国的整个利率结构就是建立在基准利率之上。

说到美联储,简单介绍下,全称叫做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他就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美联储确是一个私有机构,而非国有。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怎么会是私有呢?这里可能需要稍微解释一下。私有的这个概念,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对面的资本主义国家两种经济制度下的私有是不同的。我们常说的私有企业就是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私有的意思就是非公有,私有化对应的是国有化。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私有企业对应的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上市企业,意思就是说公司的所有权为个人拥有,政府没有参与,并且公司不对公众开放交易所有权,也就是股权。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私有化对应的是公开上市。

那么我们说,美联储为私有的意思是1美国政府不拥有美联储;2美联储不公开交易其股权。所以在所有权方面美联储可不是美国政府的。但是在职能方面,他还是类似一个政府机构。他的权利核心美联储委员会的委员需要由美国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而且他还需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要制订金融货币政策的时候还是要和白宫的大佬们商量的。美联储可以看做是美国财政部的延伸。

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虽然不会直接决定所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是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通常来说,银行向大众收取利率要高于他们支付给美联储的贷款利率。这样才有钱赚嘛。因此,美联储一旦调高基准利率,企业和个人在借款的时候还是要多付一点钱的。

他之所以被授予了这一项权利,说是为了保证经济无论是在繁荣还是萧条时期都能保持平稳。而这套说辞的理论依据呢?则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可以运用智慧推算出特定时段最理想的利率水平,从而使经济正常运行。

而这样的依据就是作者要吐槽的地方了。这样的机制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

一、前提是,美联储的一小撮人要比数百万独立决断的民众,也就是比市场更加清楚什么才是恰当的利率。但是美联储和迈克斯好银行的借贷公司可不一样。他既不产生储蓄,也不会因为贷款收不回来而蒙受损失。储蓄是民众的,而银行能不能盈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存。

二、美联储的决定总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而非经济的考量。因为低利率能够使得经济表面上表现更好,降低了还款压力还能帮助金融公司赚钱,包括谋求连任的总统在内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低利率。而对于美联储的决策者来说,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能被看做是拯救经济的好人,而不愿被当做将经济推向低谷的吝啬鬼。

因此美国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偏见,就是利率本来就应该很低。但是作者一再提醒我们,低利率会刺激借贷、抑制储蓄,所以现在的美国已经从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债台高筑的借款人国家了。

三、过低的利率会向市场释放错误的信号,信号告诉我们现在经济状况良好,大家都来投资啊。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如果利率下跌,消费就应该是延后的,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自然的,在错误信号的欺骗之下,用于满足未来需求的投资就很难成功。结果就是在虚假的繁荣之后紧接着出现巨大的危机,正如我们08年的时候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所经历的那样。

继续小岛上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

小岛自来水项目

以前的岛民都是引用山间溪水,用各种办法把水从小溪中运到自己的茅草屋里,所以大家都不会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生活。

有一年,小岛上发生了旱灾,小溪干涸。严重缺水使得人们几乎无法生存。在这场灾难之后,岛民们苦苦寻找解决办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艾伯的第五代孙子,艾伯五世继承了先辈的聪慧才智。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想建一个巨大的水池,把雨水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再用管道把水池接到小岛上的各个地方。建立一个为整个小岛供水的巨大项目。这个自来水项目非同小可,需要18万条鱼的工程款,这可是250名工人两年的口粮。

艾伯五世找到了迈克斯好银行,打算向银行借钱。迈克斯很看好这个项目,尽管工程费用非常的高,但是未来的潜在收益巨大。于是,迈克斯和艾伯五世达成共识,启动了小岛自来水项目。

后来,工程完工。如预期的那样,自来水送到了小岛上的各个地方。岛民都愿意每年付出一定数量的鱼来换取自来水。迈克斯也如愿收回了贷款和利息。

自来水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给整个小岛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自来水服务的收费合理,让远离水源的地方也可以用的上水,以前的不毛之地现在也可以种植庄家。由于人们不用在去辛苦的挑水,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或者开发新的项目。小岛的经济又一次得到提高。

小鼓与防晒油的跨岛贸易

随着小岛上经济的发展,很快不少货运木筏就满载着鱼、运输车、冲浪板、长矛和独木舟这些商品在公海上来来回回。由于物美价廉,这些商品在整个大洋上都享有盛誉。如果自由贸易不受限制的自由发展,就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好处。

我们能够想象的到,有些岛屿通常会有一些产品相对过剩,而别的岛屿呢?正好又缺乏这些产品。于是,每个人、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岛屿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说,在附近有一座小鼓岛,听名字就知道,岛上有大量的小鼓。当地人制作小鼓的技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岛上也生长着很多适合制作鼓的树木。在这座岛的内部,小鼓的销路自然不理想,因为太多了嘛。

而距离小鼓岛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狂舞岛,这座岛上的居民喜欢跳舞,于是对小鼓就情有独钟。但是这座岛上并没有合适制作小鼓的树木。因此在狂舞岛上,小鼓是罕见珍贵的货物,但是狂舞岛上的有大量的椰子防晒油。可是岛上的人皮肤黝黑,根本没有防晒的必要。所以防晒油在狂舞岛上一文不值。

在这两座小岛取得了联系之后,立即就开展了小鼓和防晒油的大宗交易。在这种安排之中,两座岛上的居民都得到了好处。小鼓岛的人用上了防晒油,狂舞岛上的人拥有了节奏感很强的鼓点音乐。

其实国际贸易和个人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每个人或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多余或者擅长生产的产品,以此来换取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生产的产品,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现实启示—政府的上帝之手

通过上述的故事,我们发现,现在故事中的小岛已经比当初三个人徒手抓鱼的时候要复杂得多。但是支配经济的原理并没有改变,正如数学原理不会因问题的大小而改变一样,基本的经济原理也不会因为经济体的大小而发生改变。自我牺牲、储蓄、借贷、投资、经济刺激因素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首先说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的时候,这种投资才有效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确实需要在将来才能看到这些投资的收益,但是这前提是投资必须是成功的。

如果艾伯五世和迈克斯的自来水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之后,并没有把水送到岛民的家中,并没有改善干旱的情况。那么这个项目就是在浪费资源,阻碍经济的增长。

在美国早期的历史上,类似自来水厂这样的项目往往是由私营部门发起的。然而,由于这些项目能否成功很难预料,在这个政府几乎控制了一切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这样一个工程的融资、建设直到最后投入运营都由以赢利为目的的私营公司完成,看来很不可思议。但是在过去事实就是如此。

举例来说,纽约地铁基本上就是由私营公司建设的,而且在近40年的时间里都是由私营公司负责运营。虽然地铁的造价不菲,但还是实现了赢利。更值得一提的是,40年里车票价格从未上涨过。

现如今,选民很容易相信大型公共设施都应该由政府运营,比如下水道、高速公路、运河和桥梁这些可以为所有人提供方便的设施。但政治家们却成功地让民众相信,唯利是图的私营公司一有机会就会榨取民众的血汗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1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