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是什么电视剧

周莹是什么电视剧,第1张

周莹是《那年花开月正圆》女主角。

《那年花开月正圆》是由丁黑执导,孙俪、陈晓领衔主演的年代剧,该剧于2017年8月30日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首播。该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作为一部立足于女性视角的影视作品,不再是大女主戏中单纯的玛丽苏人设,该剧摒弃勾心斗角的套路设定,作品围绕周莹一生所铺开的故事层次及关系构筑着实令人惊喜。

一般宅门类的古装戏在基调上偏凝重、老成,主打黑灰色调,而该剧作为宅门戏,基调却偏轻快,色彩明亮,传递给观众轻松、愉悦的感觉。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情:

1884年,周滢跟着养父周老四来到关中,输光钱财的周老四将周滢卖到沈家当丫头。周滢逃跑时躲进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颇具商业头脑的周滢得到了吴蔚文的赏识,被获许留在吴家。沈星移怀疑沈家大少爷被吴聘暗杀,出手将其打伤。

为救昏迷的吴聘,周滢嫁入吴家冲喜。吴聘身亡,吴家处境困窘,周滢决定要重振吴家东院。周滢入股陕西织布局,却遭受了朝廷反对洋务运动势力的打击,陕西机器织布局面临重建。

为救深陷牢狱的周滢,吴家交出陕西机器织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与洋商的生丝合同换得周滢一命。出狱后的周滢重燃斗志建立泾阳布厂,吴家产业再次有了新起色。

学习这件事,真不是侥幸,每一个懂得多混得好的人物,都是经过多年积累,才最终成功逆袭的。

01

最近孙俪又演了一部大女主戏《花开那年月正圆》。

我昨天抽空看了几集,果然孙俪每次都不会让人失望,虽然何润东的普通话很尴尬,但孙俪的演技好啊,这次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女主。一身江湖气,随时周莹蹲,打架骗人,治病经商,样样在行。

以丫环的身份,把地主家的少爷整得团团转,还顺便让吴家东院的少东家爱上自己,确实让人看得很爽。

据说,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陕西女首富周莹,不过,真实的周莹跟电视剧中的周莹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电视剧里,周莹无父无母,唯一一个养父还特别不靠谱,没钱就把她卖掉,过几天她再跑出来。总之,她就是靠坑蒙拐骗长大的,所以沾染了一身江湖气,结果这江湖气还迷倒了沈家二公子。

事实却没有这么精彩纷呈,历史上的周莹其实是个富二代,人家爷爷爸爸都是经商的,而且生意做得很大,还在朝廷里任职。在这个家庭里,周莹肯定从小就接触生意,耳濡目染,有了一套成熟的经商知识体系。

电视剧里的周莹,旁听了几天老师讲课,而且好像从小有天赋,所以很快就牛逼得不行。事实上,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儿,也没有什么天才,真正的周莹是从小就接触生意,所以才会在后来把吴家的生意发扬光大。

学习这件事,真不是侥幸,每一个懂得多混得好的人物,都是经过多年积累,才最终成功逆袭的。

02

电视剧里,周莹嫁给吴聘也是误打误撞,说到底,还是没有摆脱灰姑娘人设。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莫名其妙攀上吴聘,后面哪里她什么事儿?用什么去逆袭?

事实上,真正的周莹能够嫁给吴聘,不是因为她多么特立独行吸引了吴公子,也不是因为机缘巧合要冲喜,而是因为两家是世交,门当户对。

其实胡杏儿扮演的胡**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周莹。书香世家,琴棋书画生意经,样样都懂,还和吴聘青梅竹马,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般配。

唉,感觉心又碎了一地。

灰姑娘果然不容易攀上高枝,能够攀上高枝并且做出成绩的,大多数都是凤凰。

虽然说孙俪又一次把历史人物变成了玛丽苏剧,但是,从周莹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除了富二代这个身份我们复制不了,其他的东西,其实剧中的周莹和真实的周莹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我们从中学一点,虽然不一定会变成女首富,但肯定会离钱更近一点。

03

重视金钱

剧中的周莹,处境非常艰难,先是被养父卖,后来又被沈家二公子纠缠,她想逃跑,结果还被绑起来挨鞭子。

后来到吴家东院,什么事都干不好,所有人都不要她,而养父也没有等她,自己一个人跑了。

她成了孤家寡人。

但是,不管处境怎么艰难,她都一直想办法赚钱,在沈家跟二少爷赌博赚钱,在吴家东院给学徒们做作业赚钱,逃跑都得先带着钱。

就连在街上看热闹,都能快速分辨出吴聘的钱好赚。别人看完热闹就散,她则装扮一番,去赚吴聘的钱。

一个人重视钱,才有可能赚到钱。

相信真实的周莹一定也对钱情有独钟,家里是做生意的,从小就应该知道现金流很重要,赚钱不可耻,所以后来丈夫和公公死后,才没有守着家底过日子,而是积极努力地去赚钱。

04

驭人有术

这一点绝对是周莹的专长。

电视剧里的周莹,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什么人。比如对付沈家二少爷,知道这人喜欢赌,特别不务正业,她就天天和他赌博,给他变魔术,结果把沈家二少爷收拾得服服帖帖。

知道吴聘特别善良,她就一次又一次利用这种善良,让吴聘一次又一次帮她,还帮得心甘情愿。

知道学徒们做不好作业,就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收服他们,不但让他们帮自己擦桌子扫地,还让他们乖乖掏钱。

历史上的周莹也是驭人有术,她身边围绕着几十个人能人谋士,这些人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她才能把吴家的生意做得那么好。

这跟她的经历应该也有一定关系,毕竟从小就见识爷爷和父亲是怎么用人的,自己再勤奋好学,很容易就学会了。

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太远,有一群人帮忙,才可能飞得更高。

能够聚拢人、驾驭人,并且能够知人善用,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很多上过商学院的老板也不一定能做好。

如果你做到了,就等于有无数个人帮你赚钱,财富积累的速度当然会更快。

05

诚信立世

电视剧里的周莹其实刚开始很不诚信。

在江湖上坑蒙拐骗就不说了,听说血竭比较贵,她建议用杜鹃花的叶子代替,但是吴聘说,对方要求必须用血竭。这时周莹满不大乎地说:嗨,揉碎了黑乎乎的一团,谁知道是血竭还是杜鹃花叶子。

结果,吴家老家大怒,让她滚。

后来还让她跪下发誓,一定要诚信立世。

估计电视剧后面,周莹变得诚信了,不然肯定立不了世。

而历史上的周莹是真的诚信立世,毕竟从小就见识了商业的不易,知道唯有诚信才有可能长久。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可见她当时口碑非常好。

想想也能理解,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能够撑起一个家业,并且把生意做那么大,肯定会招来很多怨恨,也会有很多人拿各种事情做文章。如果不是口碑好,根本难以存活。

06

与人为善

目前从电视剧里还看不出来周莹有多善,毕竟我只看了三集。

但是历史上的周莹确实很善,除了做生意,她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饱和,每一件都是民生大计。战乱和天灾年,有饥民大量涌入,她会开仓放粮,设置粥厂,帮饥民度过危机,还把粮食分给周边的穷苦人家。泾阳、三原两县在修县志时,还将她的善举载入史册。

当然,从电视剧以及真实的人性来看,周莹的善肯定是有锋芒的,肯定不会像吴聘那样善得无法无天。

一个人心存善意,并且能够保护自己,就会因为善得到更多好处。

周莹之所以能把生意做那么大,并且被慈禧收为义女,就是因为她在民间声望非常高。一个做生意的人,有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声望?肯定是因为做了善事,做了对百姓有利的事。

与人为善,任何时候都好过与人为恶,何况还有句俗话叫“和气生财”。

一个人能够成首富,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绝不仅仅是运气,也绝不仅仅是因为有家底,而这些,才是我们在看剧之外应该学习的东西。

历史上的真实周莹有着怎样的结局?

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以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苦心经营打造吴氏商业帝国的故事。剧中周莹是一个有着浓厚江湖习气的女子,跟着养父舞枪弄棒打把式卖艺。周莹被输光钱财的养父卖掉,逃跑时因缘际会来到了吴家,开始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历史上的周莹(1868-1910)果真如此吗?

我国现代著名国学大师、诗人吴宓(1894-1978)是周莹的侄子,出生在安吴堡,他在自己的著作和日记中,记载了其伯母的一些情况,并曾写诗描述了他的伯母:

其一:筑台寡妇比怀清,吴氏义堂有富名。盐业兴家多助赈,诰封一品纪荣恩。

其二:巧逢庚子是灾年,助赈功完西狩先。帝后未闻亲召见,赐呼“义女”更虚传。

其三:立嗣安家似孝钦,何缘母子竟离心。当堂责劝樊山判,晚岁园居悲义深。

吴宓的诗作虽然简短,但是给我们提供了其伯母丰富的史料,对于斧正一些传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去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周莹吧!

奉婚冲喜

婚后不久,周莹就成了寡妇

清同治七年(1868),周莹出生在陕西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莹的曾祖父周梅村,经营盐业,是清朝嘉庆时期三原的富商大户,为人疏财仗义,在当地被称为“周八爷活财神”。周莹出生时,周家早已家道中落,并且她父母早逝,由兄嫂抚养长大。哥嫂把她许配给了安吴堡大富豪吴尉文的儿子吴聘。

安吴堡吴姓祖先,原籍江苏,其祖先在唐朝时曾在泾阳做过县令,才选定了安吴堡这块风水宝地,从此吴家就在此安家落户,为了吴氏后代永远安宁,所以把驻地命名为“安吴”。大约传至清朝初期,吴家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吴氏兄弟分成东、南、西、北、中五大家(也称五大院),吴宓就出生在北院。其中以东院最为兴旺,就是后来周莹的婆家。东院的曾祖父叫吴恒德,生前经商,死后用钱捐了“诰授宣武都尉”的官衔。祖父吴萼轩,曾在甘肃凉州一带经商,以后发了财,用银子捐了个“诰授武德骑尉卫守府”的官衔。周莹的公公叫吴尉文,生于道光庚寅年(1830),死于光绪丙子年(1876)。他曾用银子捐官,做过湖北候补道台、山西宁武府知府等官职,并被授予“议叙布政使”的荣誉职位。

吴氏发家,主要是由于吴尉文得了办理淮盐盐务,就是在户部注册,承办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盐业的专卖权。他凭借手中掌握的几百万盐引,就是政府发给的专卖盐业执照,一引为四百万斤,在扬州设立“裕隆全”盐务总号,各地设立分号,一年就有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盐商在当时是最有权势的官商。

吴尉文就生了一个儿子,叫吴聘,这孩子十六岁时得了不治之症,已经奄奄一息。当时民间有个迷信的说法,把带病结婚叫“冲喜”,认为结婚是“红鸾照命”,可以冲散“白虎凶星”,结婚以后,病人就可消灾免祸,逢凶化吉。因此吴家决定提前结婚。当举行婚礼这天,吴聘已经病势垂危,卧床不起,只得让他的妹妹扮男装,代替哥哥行礼。婚后不久,吴聘就去世了。周莹从此就变成了寡妇。但是吴家没有男丁承嗣,周莹就成了吴家法定的唯一继承人,吴尉文便将吴家的商铺、生意交由周莹来管理。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何润东饰吴聘,孙俪饰周莹

一年后,吴尉文在外出途中遇难,据说是讨账途中坠入黄河溺亡,许多账簿都丢失。那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整个社会已经显露出末世的破败和荒凉。时局的动乱,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也影响了各类生意,吴家当然不能幸免。此后,吴家的商业逐渐衰落,收不敷出,已濒临瓦解之势。但好在吴家仍有不少商号、店铺和资本。失去了公公这个靠山,周莹并没有退缩,她冷静地处理了家中大事。此时的周莹仅仅只有18岁。

“垂帘听政”

吴家家业在周莹手中起死回生

周莹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是她毕竟是大家闺秀,再加上她父母早逝,从小养成了独立的个性和思考习惯。一下子面对吴家这么大的摊子,周莹没有手忙脚乱,开始思考她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当时,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寡妇,尤其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周莹如何抛头露面,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周莹就效法历史上的女皇搞起了“垂帘听政”。

当年年终,周莹将吴家在外地的总领(商号经理)召集回来,由总管家代替主人设宴款待,以示东家对伙计们的关怀。吃喝完毕,周莹在大厅一间屋外挂上一道竹帘,听取各地生意情况的汇报。之后,分别提出了她对下一年度的安排意见。

当时参加宴会的总领,很不以为然,认为“一个年轻寡妇,懂得什么”,都抱着姑妄听之的态度,有的人见东家生意已经衰败,暗中早有打算,想让东家早点垮台,自己好另谋高就。但是口头上还虚与应付,东家咋说,我们就咋办。其实根本没当回事。谁知第二年年底,结算账目时,凡是按照周莹主意办事的商号,都赚了大钱,相反不执行周莹意见的都赔了本。由此之后,周莹在总领伙计中间树立了威信,大家无不佩服她在商业经营上的独具慧眼、善于理财的本领,从此声名大起,打开了局面。

周莹接管家事后,用她的智慧和辛勤,用好管家和账房人等,在她的悉心料理下,吴家原有商号个个重新兴盛起来,后来还增设了不少分号。除了继续经营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的淮盐引又先后在湖北、上海、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地设了总号、分店,甘肃主要经营药材,湖北主要经营布匹。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南通北达,联成一气,呼吸可通全国。

▼吴氏庄园

民间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其经营范围之大,资本之雄厚,可以想见。之后,周莹又在关中各地开设当铺,药铺以“仁寿堂”为字号,并在淳化、口镇等地开设了油坊、烧酒坊、粮店、米号;泾阳县城内山门角以西两边都是吴家的房产,共二十几院,足足占了半条街道。这时吴家的家业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周莹为吴家挣下了几百万两银子的巨额财富。

对簿公堂

继子承嗣后竟然企图独掌家产

周莹在管理上毫不手软,对于背叛吴家的人,她也是快刀斩乱麻及时处理,体现了她的雷厉风行的风格。

在吴氏商业占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总理(即经理)和扬州 “裕隆全”盐务总号总理想趁原东家去世将商号据为己有,周莹获悉后,对此展开了暗中调查,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迅速撤换了两位总理。随后,周莹提拔诚实守信的伙计进入商号管理层。为了稳定人心,周莹更是大刀阔斧地将“裕隆全”全体店员薪俸提高了两成,高出扬州商界最低年薪三成,加上每账年分红,“裕隆全”的员工薪俸在江南同行中成为翘楚,极大调动了店员的积极性,“裕隆全”的生意没有因掌柜易主而受损,反而蒸蒸日上。

在生意经营上,周莹入行不久,很多门道都没搞懂,但是她靠着淳朴的信念,一切以经营为上,百姓需求为上。对于陷入困境的渭北吴家运载业,她果断改革,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运价、利益均得、共担风险的方针,一举将陷入困境的渭北运载行业引出了泥沼,保证了西部物流在风雨中畅通。

周莹继承了吴家的家业,但没有儿子继承却是憾事。为了吴家的传宗接代,不得不在本族中院要了孩子承祧过继,过继的儿子起名叫吴怀先(后人称安吴大少)。据说,按宗族关系,南院和东院的亲系最近,按理应该在南院中选子承嗣,但是周莹不喜欢南院的孩子,为此事和南院打了多年的官司,周莹最后以“择贤立爱”为由,赢了南院。她给了中院一万两银子,收吴怀先入门承祧。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然而,吴怀先承嗣后,竟然企图独掌家产、取得掌家大权,与其母周莹发生了矛盾,常闹家务纠纷。吴宓在第三首诗中说的就是此事。

周莹深知吴家的今天,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弃权力,一怒之下,到西安道台衙门越级告状。当时的府台兼布政使是樊增祥,吃了双方的贿赂,用釜底抽薪之计,把周莹娘家叔父周十一、周十二传来申斥说吴家母子不和,都是他们从中挑起,“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他们去解疙瘩。周莹听说后很是生气,决心要到兰州总督衙门上告。

樊增祥闻此消息,很是紧张,就将吴怀先叫来说:“你母亲要到总督那里上告,告你个忤逆不孝之罪,就要杀头。”他一面恐吓吴怀先,一面又委托咸、长知县(即咸阳和长安县)出面调解,他们领上吴怀先来到三原山西街周莹的公馆,隔帘长跪请罪,从早上跪到下午,周莹才开恩叫吴怀先起来,一场家务官司就此了结。周莹这才回到安吴堡,立即把平日给吴怀先出谋划策的人,一一借故开销。

诚信经营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周莹深知,要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把自己的商业大厦做大做强,诚信决定了一切。

吴家的高陵南糖商号食盐专卖店误将海盐当晋大青盐卖出,被一个老人购盐时发现了。老人找到商号总理给出了严厉的批评。周莹知道此事后,非常重视,立即命盐店贴出告示,承认错误,以三倍价格赔偿给老人,受到高陵县百姓一致好评。她的盐店销售额,几乎在一夜间提高了四倍,占到全县盐销售量的七成多。事后,周莹命商店在门口挂了一块“诚实无诈自律自戒”的木匾作警示,这块牌匾直到她死后毁于南糖店的一场大火。

当百姓遭遇灾害时,正是缺衣少粮之时,许多商家纷纷涨粮价,而周莹却千里贩粟也不加价,为民解困,获得民众一致赞扬。但此举却引起一些粮商的痛恨,骂她砸了他们的饭碗。周莹听到后笑道:“民以食为天,你若为牟取暴利无所顾忌,真正砸破碗的人就是自己了。”

一年秋天,关中棉花喜获丰收。但是关中的许多棉花行想趁机杀价,引起棉农不满。周莹则坚持按照往年的市场价收购棉花,棉农便将棉花都卖给了她。第二年,棉花歉收,因上年棉花库存充足,周莹独占商机,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周莹终生坚持的经商原则。对于下属的粮行经营,她常常亲自检查质量,亲自动手拣杂挑沙过土;对于布行,她常常卖布亲自复尺;对于茶行,她同样亲自品尝新陈。吴家的商品在她的严格管理下,经得起消费者检验,更经得起货比三家。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与此同时,周莹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边民喜欢块茶,她就高薪聘请茶叶专家,创造出名传西部边陲的“泾砖”茶,成为陕西知名产品;对于当地的特产三原大布,她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对原布加工工艺多次改进,使三原大布质量不断提升,信誉日增。三原县城的山西街成为全国最负盛名的大布一条街,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把三原大布销往全国各地。

一品诰命

先后两次获得慈禧封诰

在苦心经营中,周莹更注重对身边人和下属的人文关怀,周莹不是把他们当成工具使用,而是视他们为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不但为他们成家立业,而且为他们教育子女,让他们放心去搞好经营。她的属下也是知恩图报,从而相互支撑把吴家的商业做得更好。周莹掌权的25年间,揽到旗下的人才成百上千,仅财会人员就多达260多名,这些人都是誉领各地的拔尖能手。

对于那些她家的佃户,也都是她的邻居,她也很是关心,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后来,周莹干脆把自己的土地放权给佃户经营,佃户自负盈亏,纳税之后每亩地每年象征性缴纳斗粮做租金。如遇歉收或灾祸当年租金免收,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一经签约,即日生效,20年不变,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由于战乱和天灾,关中地区涌现出饥民大潮。周莹经过商量后,决定开仓放粮,设置粥厂,赈济灾民。让泾阳、淳化、三原、蒲城、富平等自家米粮店开仓放粮,在安吴堡外辟出5亩地设立日夜粥厂,将库存粮食分给周边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她的善举被载入泾阳县志。此外,她还捐助银子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使她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侠义“女商人”。

在国家危难时,周莹还能慷慨解囊,更是难能可贵。慈禧西安避难时,周莹向慈禧太后提供了10万两白银的支持,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赐给她。《辛丑条约》签订后,她又向国家进交白银,同赴国难。慈禧感于她的义举,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正因为如此,周莹才在社会、商界和平民百姓中赢得了无与伦比的人气和名声。

宣统二年(1910年),周莹去世,终年42岁。临终前,她将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巨额财产分给所有下人,土地归村人共有。给周莹出殡的当天,四邻乡亲八万多人自发给她送葬,真是空前绝后。

▼周莹的墓志铭

然而遗憾的是,吴氏家族因为她是寡妇没有后代,竟然不允许她的坟茔进入她亲自改建的吴氏陵园。

▼吴氏陵园

 在周莹的一生中有很多的男人出现在她的身边,除了自己的丈夫吴聘之外,还有一直对她死缠烂打的沈星移,王世钧,现在又出现了一位图尔丹,这个图尔丹和周莹是不打不相识,两个人因为一场误会导致最后他们成为了朋友,并且图尔丹非常的照顾周莹,在周莹去迪化卖布的时候,图尔丹将自己的生意全部交给了周莹代理,所以两个人之间是合作关系。

 图尔丹和周莹关系如何

 图尔丹和周莹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是周莹为人豪爽耿直,而且做生意也是非常的有诚信,所以图尔丹很信任周莹,周莹虽然是吴家的少奶奶,但是并不想其他的夫人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反而还做起了生意,非常的有个性,同时图尔丹也被周莹这样的性格所吸引。

 在两个人分别不久之后,图尔丹带着两箱黄金来到了泾阳城,并且找到了周莹,向周莹求婚,原本周莹身上就一直被怀疑在外面有男人,一个是沈家少爷纠缠不清,现在又有一个图尔丹来这求婚,吴家的人对周莹更是态度冷冽。

 不过周莹为了打消大家对她的误解,所以当着吴家人的面将图尔丹拒绝了,而图尔丹因为周莹的拒绝而非常的生气,一怒之下将两箱黄金搬走,并且将和吴家的生意全部撤走了,这下使得吴家的生意又一落千丈。

 不过周莹入股了陕西织布局,虽然一开始有所打击,可是最后,周莹坚持建立织布局,所以吴家的生意又最终开始渐渐的变好。在历史上也没有图尔丹这个人,这是为了剧情发展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55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