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荣耀》这部剧中有非常多的精彩片段,它讲述了一个奶油小生变成一个硬汉军人的成长故事,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新时代军人不断变化的故事,从喜欢孤军奋战到共同协同作战,新时代的军人们在职责和使命下不断突破自己,超越极限,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这部剧的节奏较快,打戏很刺激,而且让人代入感强,有很多片段都是非常高能的。首先我想说一下,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在猎豹突击队的选拔时,因为淘汰率非常的高,而且张天扬班长不幸受伤。
因为选拔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战的,班长为了不拖累燕破岳和萧云杰两个人,他主动暴露自己,而且还在离开前顺便带走了一批人,班长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他给燕破岳和萧云杰争取到了很多时间。在他上了卡车后,萧云杰在后面追赶,而班长却在车里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奉献精神吧。还有一个印象中最深的片段是连长的母亲和燕破岳被埋在塌方下时的片段,大家都在救他们,与此同时,滑坡的预警再次袭来,大家都必须要离开救援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少的减少伤亡。
连长他接受了命令,当所有的战士们都撤回时,他却选择请求团长单独作战,因为他是母亲的儿子,他是战士的兄长,他自己作战是为了孝和情。我仍记得那一天,雨下的非常大,但是小天一直喊着燕子,燕子,即使让撤退,他也不愿意。因为他不想看到自己朋友和好兄弟的牺牲。大家都是团结友爱的,当时的燕破岳还不知道战友有多么重要,但是每个人都希望他完成任务,活着回来。除了这些,剧中燕破岳跟随着范劲班长一起训练射击的那一个片段也很精彩,从刚开始怎么都不进到后面的成功,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和汗血,剧情的紧凑非常吸引人注意。女兵也是十分潇洒。
希望这部军旅题材的戏可以赢得更多观众,鼓励当代年轻人投身国家,报效祖国,成就新时代军人。
你好,求婚肯定是可以的,你能这样想,就证明你很爱她,(我也好羡慕啊!什么时候有人会向我求婚!!!)你穿军装在家单膝下跪求婚就没关系,但是穿军装最好不要在大众场合下跪了,你也说军装是国家的尊严了,它是神圣的。再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要是这要的照片拍出来了,指不定有人会用这个做文章。那时候对你或者家里人都会有影响。这年头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火了!!!最后祝你求婚成功,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这部**叫做《道是无情胜有情》 ,**介绍可看下面链接
**名:道是无情胜有情
导 演:韦廉
编 剧:陆柱国
主 演:段飞宇 朱时茂 牛千 牛翠敏 杨同顺
上 映:1983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道是无情胜有情 故事梗概
山谷中,炮兵某部三连正在进行实弹打靶。瞄准手马卫东看错了火炮上的瞄准线,致使炮弹偏离方向,还炸伤了一位老大娘。团长看三连军事素质如此差,心中十分忧虑。三连没打好靶,一连将会怎么样?不仅别人心里没底,就是一连自己也没把握,因为连长袁翰回京探亲,超假已半个月,至今未归。团长命令打靶时由指挥排长代理连长指挥。翌日凌晨,一连在前往射击陈地的路上,碰上袁翰探亲归来,官兵们都很高兴,但团长却命令袁翰等候处理,仍由指挥排长指挥射击。出乎意料的是,一连在连长不在的情况下,射击成绩依然优秀,团长认为这是与连长带兵有方分不开。袁翰因妻子生了双胞胎,家中无人照顾,而延误归期。沉重的家庭负担使他产生了离队思想。他向团长坦率地讲了自己的想法,团长认为他是个有强烈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优秀军事干部,告诉他团里已决定他去三连任连长。背着超假处分的袁翰到任后,发现了许多问题,他决心从抓军事训练入手,改变三连的落后面貌。他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使连队军事素质很快得到提高。这时,他接到两个女儿病危、要他速归的电报。他将身边仅有的13元钱寄回家,自己仍然狠抓军事训练。虽然团里派军医前往,但双胞胎中的一个仍然死去了。在袁翰的领导下,三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袁翰为此立了功,此功劳包括了他的妻子和只活了一个多月的小女儿。对越反击战前,袁翰升任营长,处分也取消了。军车隆隆向前线开去,袁翰忽然发现路边走过来抱着孩子的妇女正是他的妻子。他毅然下达了加速前进的命令,待到胜利归来时,再与亲人相见吧。迎着绚丽的朝霞,炮车载着人民的重托、亲人的期望、驶向远方。
不知道大家这个国庆节有没有看我们的阅兵仪式呢?其实我在我看来阅兵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合,所以我还是在电视机上面看了。
那假如有一个阅兵仪式的军人用阅兵的勋章,向你求婚,你会答应吗?其实对于我来说,或者对于我们大部分来说肯定都是会答应的下面,我们来说说理由吧。
首先我觉得一个军人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阅兵仪式,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因为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如果你的男朋友是一个参加过阅兵的军人的话,我觉得你和他都应该感到非常的荣幸和开心,因为毕竟这种场合跟着非常难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可以去参加的,我们坐在电视机面前都觉得非常的字号,何况是你们作为阅兵的一分子呢,所以我觉得阅兵仪式的军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男朋友肯定是不要放弃了。如果他用这个来跟你求婚,那就证明他非常爱你,因为这个勋章对于军人来说也是非常的独一无二的就和你一样。
所以如果作为我本人来说,我肯定是愿意答应他的求婚的。因为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个勋章,也是代表我的男人为国家做出了一份贡献。所以对于我来说这种男人我是非常愿意嫁的,而且我十分自豪,我的男朋友就是这样的军人参加过阅兵仪式的军人。 不管怎么说我都会很开心的
生逢乱世,总多离别。
在那个时代,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成了一种奢望,国家时局动荡,许多生活美满的夫妻就因此迫不得已而离别。
1946年5月,安徽颍上县一对夫妻就因男方被国民党强制拉去做了壮丁,从此便杳无音讯,夫妻俩也因此离别六年之久。
然而,一次记录影片的播出,已经成为连长的男方泣不成声,向战友们说道: “这屏幕中的女子就是我失散6年的妻子。”
夫妻双方有着怎样的过往?六年的离别,他们干了什么?又是如何重逢的?
每个人一生中的偶然,都是命中注定,李秀英和冯学永无疑就是如此。
李秀英,是颍上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的女孩子,上面还有着哥哥和姐姐。
在当时,养不起过继给血亲是常有的事,李秀英的父母没办法,只好过继给了她舅舅抚养。
李秀英的舅舅家庭情况要比她亲生父母好上许多,但也只是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店,完全比不上当地豪强的资产。
继父对李秀英不仅不刻薄,还把她视同己出,所以,李秀英的童年并没有太多的灰暗。
直到十余年以后,李秀英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继父同继母觉得她已经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便商讨她怎样嫁一个好人家。
但附近的同龄男孩不是被国民党拉去做了壮丁,就是品行不好,让继父母无法满意,哪怕农村也有着踏实的同龄人,但他们又不忍心养了那么久的孩子去和别人吃苦。
无奈,这件事一时半会儿搁置了下来。
冯学永又恰巧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李秀英面前,他同样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
他的父母虽说能够撑住一个家庭的日用开支,靠着给地主种地来过活,但对于拥有几个儿女的家庭来说,远远不够。
父母每日如此辛劳,冯学永心里自然也不好受,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从自己懂事开始,冯学永久到处做工,用自己的工钱补贴家用。
这样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二十多年,直到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颍上县,在李秀英的继父家里做了学徒。
李秀英也对这个同龄人很是好奇,平日里就喜欢盯着他看,冯学永也经常和她聊天。
时间一长,他们之间越来越熟络,继父都被引起了注意。
两人这么谈得来,互有好感也不行,继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冯学永这小子也不错,吃苦耐劳又勤劳本分,为人处世又周到,可以说是越看越满意。
家长都同意了,这件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继父在他们两面前提了出来,李秀英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很显然是愿意的,冯学永自然惊喜,他与李秀英确实相处很融洽,自己对她的感情又很深,立马就答应了。
看着两人满脸欣慰,但是对于冯学永,继父虽然相信他的品行,考虑到自家孩子,还是不放心说了一句: “你一定要好好待秀英,不然我可不答应。”
冯学永立即点头,对着李秀英继父做出了保证。
1944年,冯学永和李秀英结为连理,冯学永虽然是入赘李家,但并没有有那种想谋取财产的想法。
他觉得,日子虽然穷苦,但是只要自己的爱人在身边,那温柔的话语和动作就能让他得到辛苦一整天的动力,他自觉已经很满足了。
在这种思想下,夫妻两的日子越过越好,感情愈来愈深,他们很快就有了女儿,这是第一个孩子。
家里的开销已经增大,但也还算过得去,1946年,李秀英又再次怀有身孕,冯学永做工就更加努力了。
面临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冯学永只希望能拿到更多的钱,给妻子调节身体,不让她吃苦受累,每天悉心照料,攒下的钱,也可以为孩子们补下营养。
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某一天却迎来了变故,这天,冯学永正启程准备前往田里去割麦子,但最近国民党征兵的事情闹得最凶,他们不得人心,有的军官还到处抢民众的财产,不得人心,谁会去选择上战场?
李秀英担心因为这个原因,冯学永作为强壮的年轻人会遭遇不测,便拉着他嘱咐了几句: “你这几天要小心一些,听说又有抓壮丁的了。”
冯学永也知道最近国共内战闹得很凶,但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注意点就好,安慰李秀英道: “放心吧,我躲着点,没事的。”
转眼,一天过去了,冯学永却还没有回家,李秀英心里很是慌张,毕竟,按平常的情况来看,现在肯定是能够归家的,怎么会都天黑了还没回来。
挺着大肚子,李秀英找了整整一晚,却没有见到丈夫的影子,一无所获。
“嫂子,不好了,学永哥被拉去当兵了。”
一句话在黑夜中响起,战争的残酷对于人民来说是毁掉一个家庭的刽子手,李秀英感到了绝望,他不想冯学永在战场上去拼死,不想他有任何危险。
但是,家里没权又没钱,他们更不知道抓冯学永的军官是哪的?更提不上上那儿去赎人了。
事已至此,实在是没办法,李秀英只好暗自抹泪,靠着继父帮助过日子。
顶峰相见,才会相遇。
李秀英在与丈夫离别后,状态不佳,但是已经有了三岁的孩子,肚子里的孩子也有了七个月,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无论如何,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定要把家撑起来。”
她咬咬牙,卖青菜,做农活,偶尔帮助患有痨病的继父管理管理门面,这困难的日子就在李秀英的手下渐渐过去。
1950年,淮河的洪水再度泛滥,危及了不少地区,天灾人祸的降临,闹得民不聊生。
面对此种情景,毛泽东发出“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的号召。
颍上县在区里召开动员会时,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李秀英主动报名参加治淮,还动员20多名妇女组成了“娘子军”,可以说思想觉悟这方面特别高。
然而,那些大闺女、小媳妇们一起背上铺盖卷往工地走的时候,很多老人不见得此事,都赶来想要拦下她们。
也是,在老一辈看来,治理淮河天生就是健壮有力的男人干的事情,女的本来就应该在家里带孩子,根本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说不定还有添乱的可能。
李秀英早预料到这种情况,在她的劝说和大家的一致要求下,老人们终于不再阻拦,任由她们去了,“娘子军”顺利到达工地。
积极的工作正式展开,身为女子,她们可不比男子差,一个个干得特别卖力。
就连同样在工地上劳动的男子都调笑着说:“ 见了妇女工作队,工地上的男同志们干劲也都更足了,说啥也不愿被女同志比下去。”
生活也倒还算有趣,但是腰酸背痛基本就成了她们身上贯有的现象了,一下午扁担用断4根屡见不鲜。
大半年后,坝子也已经完美修好了,李秀英和其他女同志又陷入了没事儿做的地步,闲不下来的李秀英和她的“娘子军”又积极要求到润河集,参与蓄洪闸的修建。
但是,这件事的难度系数更大,甚至当地一位唐姓乡长得知李秀英她们的要求,马上赶过来劝阻说,修蓄洪闸不是坝子上抬土那么简单的事情,它还要抬道轨、挖泥土,等脏活累活,你们女同志干不了。
哪怕乡长好一番苦口婆心,却未能丝毫动摇她们的想法,仍然自愿去为国家出力。
李秀英还斩钉截铁地回答:“ 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干的活,俺们也能行!”
就这样,李秀英等20多位妇女工作队成员带着有点破烂的草帽,坐着一辆卡车,一路颠簸后就到了润河集工地。
女子干这种事情自然会有人觉得她们不行,会有一些意见,认为女人不好好待家里,出来就是添乱。
一件小插曲也在工地上发生,李秀英的“娘子军”名声在外,男子工作队里面普遍不满,更瞧不上女子,誓要给她们一个下马威。
一位张姓的小队负责人见她们来了,便提出要向李秀英发起挑战,她一口答应,对自己的自信,她不认为自己会有胆怯的地方。
“那天,工地上俺俩一起挑沙土。一根扁担,他在前面,我在后面。”
事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李秀英说。
那天,她和张大哥比赛了一下午,本来很是结实的扁担,光挑沙子就挑断了四根。
白天因为拥有着极强的斗志和坚定的意志,干起活来那是生龙活虎,一点都不觉得累,到了晚上就悲剧了。
李秀英的肩膀又酸又痛,胳膊抬都抬不起来,腿也同样如此。
第二天还要出工,一直这样可怎么办,总不能明天休息一天吧,那可不是让那群男的看着丢脸吗?可是肩膀不能扛东西咋办?
心急之下,李秀英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笨方法,她爬起床就跑到屋外,拿着扁担放在肩膀上用她反复碾压,直到自己的痛觉已经麻木没有知觉为止才罢休。
天一亮,她又带着工具出工,挖泥抬土等等重活,不光是不甘人后,还比别人的动作更加快捷矫健。
修建洪闸的工作来得必须要细致,浇灌混凝土时使用的黄沙和石子还都不能有杂质。
为了把石子上的泥沙冲洗干净,李秀英和妇女工作队女同志的做法让男子们都要赞叹一句,她们完全不顾天气刺骨的寒冷,一起挽起裤管,赤脚就走进了没过膝盖的河水里,一遍遍地淘着石子,水中还有不时快速流来的冰块,她们的双腿都被划得鲜血直流,河水都带上了一点红色。
终于,在某一次工地干活的时候,李秀英身体经受不住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工作,积攒的隐疾顿时爆发,口吐鲜血,晕了过去。
事后也在医院里面接受着治疗,她的事迹,经过此事,治河地区附近的人户都得知了李秀英这个“拼命三娘”的事迹。
但李秀英的坚韧远不至于此,醒来后,她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回到工地,继续劳作。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因为工作出色的表现和对待其认真的态度,李秀英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
时任治淮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钱正英都曾亲自为她佩戴过象征荣誉的鲜花。
在润河集工程结束后,李秀英就被选派到蚌埠参加安徽省干部培训班学习,成为一名优秀且有主见的妇女干部。
1951年,22岁的李秀英还作为了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应邀参加具有重要意义的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
全国政协会议一共开了7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代表将会议大厅坐得满满的,李秀英感到很骄傲,这是她第一次在这种场合。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的下午,当天的议程结束后,现场所有代表都鼓掌欢送***离开会场。
就在这时,一场意外之喜填充了李秀英的心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一行居然来到了她的座位面前,陪同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毛主席等人介绍道:“ 这就是特级治淮模范李秀英 。”
毛主席握着李秀英的手边点头边微笑说: “我知道你,淮河治理得怎么样了 ?”
压住激动的心情,李秀英向毛主席介绍了现在的工作进度和全队的思想,回答完毛主席的问话后,又双手将《治淮劳动纪念册》的笔记本和一只钢笔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也微笑着接过本子和笔,“毛泽东”的签名就这样被留在了本子上。
时过境迁,之后哪怕时隔了近70年,李秀英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是满面激动,仿佛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
“当时在现场,主席就给我一个人签了名。我就是感觉全身都在发热,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不知道讲啥好。”
双喜临门,在当晚的妇女代表聚会晚宴上,邓颖超、钱正英又和李秀英进行了合影照相。
对于李秀英来说,这都是她一生中的辉煌时刻,于是,这张黑白照片和毛主席的签名一起,都成为了李秀英一家无比自豪的传家宝,也凝聚了她一生难忘的珍贵记忆。
李秀英在这六年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女性,离别也许就是命运对他们爱情的考验,等各自到达顶峰的时候,自会相遇。
冯学永和李秀英在这六年间经历的是不同的人生,但所为的是相同的等待。
在被国民党抓走后,冯学永不止一次想着要逃离他们的控制,但却由一次次失败而告终,他在训练营接受着军事训练,眼看就要走上战场。
“ 一定要逃出去 。”冯学永曾不止一次对自己说道。
这里的军官又怎不会想到被抓来当壮丁的心思,看管极其严厉,如果有私自逃离的人,抓到了就会被处以严刑,在众人面前杀鸡儆猴,警告仍留有此种心思的士兵。
冯学永就是经常企图逃跑的人,随着次数的增多,彻底激怒了国民党军官,对他的刑罚也越来越重。
绝望的冯学永只好暂时放下了这种心思,走一步看一步,时机成熟就准备返乡。
几次战场的上阵,他是幸运的,身边同样被抓来做壮丁的人接连牺牲,冯学永却平安的活了下来,只是受了几次伤。
随着国共内战局势的改变,不少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因为***地下工作者,一直为劝说国民党部分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官兵进行起义,做着不懈的努力。
冯学永所在部队的将领,就这样被说服,彻底认清了内战的本质,对国民党已经失望了,决定进行起义。
从此,冯学永从国民党变成了人民解放军。
对家乡的思念时时刻刻在提醒他逃离军队,冯学永最初也是想着就此离开,家里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始终无法放心。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冯学永的想法就改变了,这原先的生活中,国民党一直给了他一个恶劣的坏印象,而在解放军的部队里,真正的军人是什么?军人是为了什么而打仗?此类问题都被他们的行为表现一一回答。
这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不再不想接纳参军。
解放军部队中,人人平等的观念更是狠狠戳进了冯学永的心坎。
在这里,只有分工不同,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打仗的时候,领导阶层干部都是冲在最前面,领导着解放军的士气,激励他们重逢,根本不像国民党军官一样,把士兵摁在最前面,充当炮灰,恨不得作战结束都不愿意出来露一下面。
解放军部队,更是名声在外,不像国民党军队臭名昭著,老百姓见了就打,他们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欢迎,老百姓信任他们,甚至宁可自己饿着肚子,都要将家中吃的,拿来支援解放军的行军路途。
解放军部队,让冯学永感受到了真正军人应该是怎样一副模样,又是怎样一副品行,怎样做才能拥有无上的荣耀和做人的尊严。
他也清楚的知晓了解放军从不强迫无辜的群众参军,他随时可以提出他想要离队的想法,解放军也会给他发放路费,他就可以马上就回到家乡的怀抱,可以见到温柔的妻子,好好保护那个温馨的家庭。
但这时候,冯学永的心里却迟疑了,他对自己提出疑问。
到时候回去,难保国民党不会再一次抓捕壮丁?我回去秀英就一定有安逸的生活吗?战争来临,我们家一定不会遭到灾难吗?
他看见了同部队里面的战士,家中也有老小需要赡养,但他们依旧选择背井离乡,不为别的,只因为解放军打仗的目的,是为了穷苦人的幸福。
冯学永决定放手一搏,身为穷苦百姓的一员,他的心里也是有着翻身的愿望,为什么不为此在解放军的队伍中发光发热?
问题已经得到了回应,冯学永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尽管家里人的安慰依旧让他在夜里无法入眠,但他已经明白了,只有在部队好好干,才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这个国家才能安定,自己的家庭才不会有下一次的悲剧。
到时候,内战***胜利了,全国解放,家人的生活一定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规模宏大的淮海战役,冯学永也去参加了,他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拥有了一名解放军应有的思想和纪律。
战役胜利后,他又跟随部队走南闯北,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始终奋斗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时通讯条件不好,不能和家里取得联系一直是冯学永的痛,他也只能祈求,全国解放,他就可以回家好好补偿妻子李秀英,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
终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冯学永所在的部队却没有丝毫停下休息,肃清残匪的任务又成了目前的大事。
不断地转战各地,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冯学永都没能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
有情终会重逢。
1952年的时候,一部名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纪录片,全国都为之震撼。
这时,作为特级劳模的李秀英,多次出现在荧幕中,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治理淮河英雄的象征。
同时期,冯学永也成为了一名连长,正准备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出发前,为了给战士们调节一下心态,看看外面依旧努力的世界,部队里给士兵们播放了这个纪录片。
失散六年依旧如昨的容颜,出现在了冯学永的眼中,多年未见的妻子,不仅活着,还同他一样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见到的时机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冯学永的心里感到了强烈的思念和光荣。
部队领导得知此事,调查并确认了事情的真实度。
随后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李秀英也得知了丈夫的消息,立马辞去了水利厅的工作,带着孩子,赶到冯学永的驻地,成了一名随军家属。
阔别六年的夫妻,终于得以重逢,作为两种人生的顶端,他们见面相拥痛哭。
有情人终成眷属,冯学永和李秀英都在成为最好的自己,守候对方的归来。
离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悲伤的体现,但是有时候,离别也是对于夫妻爱情的检验,冯学永和李秀英就很好诠释了新时代夫妻之间应有的绝美爱情。
冯学永成为解放军期间忠诚于党和人民,李秀英治淮期间同样如此。
相对的,他们也忠贞守候自己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