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百科

野鸡百科,第1张

野鸡又名雉鸡、七彩锦鸡、山鸡等,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食用价值: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繁殖技术

4人工孵化技术

5饲料配制

1生活习性

适应性广,抗寒,耐粗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

集群性强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胆怯机警雉鸡在平时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迅速逃窜,尤其在人工笼养情况下,当突然受到人或动物的惊吓或有激烈的嘈杂噪音刺激时,会使雉鸡群惊飞乱撞,发生撞伤,头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笼养雄雉鸡在繁殖季节,有主动攻击人的行为,野生成年雌雄雉鸡常佯装跛行或拍打翅膀引开敌害,以保护幼雉鸡。因此,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动作粗暴及产生突然的尖锐声响,以防雉鸡群受惊。

食量小,食性杂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

叫声特殊雉鸡在相互联系,相互呼唤时常发出悦耳的叫声。就像柯—哆—_或咯一克一咯。当突然受惊时,则暴发出一个或系列尖锐的咯咯声,繁殖季节,雄雉鸡在天刚亮时,发出克—多—多欢喜清脆的啼鸣声,日间炎热时,雄雌雉鸡不叫或很少鸣叫

2营养价值

野鸡肉的钙、磷、铁含量较一般高很多,并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对贫血患者、体质虚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疗补品。野鸡肉还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止泻的功效。野鸡肉有祛痰补脑的特殊作用,能治咳痰和预防老年痴呆症,是野味中的名贵之品

3繁殖技术

1.种雉鸡的选择建立优良的种雉鸡群,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雌雄雉鸡组成种雉鸡群,经过严格的选择加上科学合理完善的饲养管理,使雌雄种雉鸡达到良好的繁殖性能,使其优良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的表现。

(1)根据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选择所选择的种雉鸡必须具备本品种的明显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雌雉鸡:体型大,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觅食力强,头宽深适中,颈长而细,眼大灵活,喙短而弯曲,胸宽深而丰满,背宽、平、长,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毛符合品种特征,尾发达,静止站立时尾不着地,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色符合品种特征。肛门清洁,松弛而湿润,腹部容积大,两耻骨间和胸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均较宽,产蛋量高,产肉性能好。雄雉鸡:身体各部匀称,发育良好,脸鲜红色,耳羽簇发达直立,胸部宽深,背宽而直,颈粗,羽毛华丽,而符合本品种特征。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两脚距离宽,站立稳健有力,突出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2)根据记录成绩选择主要指标为早期生长速度、体重、胸宽、趾长、趾粗及屠宰率。肉用雉鸡要求早期生长速度越快越好,饲养期短,资金设备周转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大。肉用雉鸡体重越大,产肉越多,屠宰率也愈高,胸宽,趾长、趾粗的雉鸡体型较大。肉用雉鸡的肌肉品质也很重要,应具备鲜、香、嫩等特点。肉品质与生长速度呈负相关,生长速度越快的雉鸡,相对而言,肉质风味略差。除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外,还应选择有关繁殖力指标: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育雏率、育成率等。

2.种雉鸡的配种技术

(1)放配年龄和种雉鸡利用年限适宜的配种合群时间:经产雌雉鸡群在4月中旬,初产雌雉鸡群在4月末放入种雄雉鸡,但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各地区雉鸡进入繁殖期的时间早晚相差达1个月。雉鸡进入配种合群时间也不同,所以应在正式合群前,试放一两只雄雉鸡到雌雉鸡群中,观察雌雉鸡是否进入繁殖期。也可根据雌雉鸡的呜叫、红脸或做巢行为来掌握合群时间。据经验,配对合群时间应在雌雉鸡比较乐意接受配种前5~10天为好,如果合群过早,雌雉鸡没有发情,而雄雉鸡则有求偶行为,雄雉鸡强烈追抓雌雉鸡,造成雌雉鸡惧怕心理,以后即使发情,也不愿意接受配种,使种蛋受精率降低。合群过晚,则因雄雉鸡间领主地位没有确立而产生激烈争斗,过多消耗体力,精液质量和受精率受到影响,同时,雌雉鸡群也因惊吓不安而影响产蛋率。成年种雉鸡达到性成熟后即可用来配种,雉鸡用于配种年龄:驯养代数少的雉鸡一般为10月龄,美国七彩雉鸡为5~6月龄。生产中一般留1年龄的雉鸡作种用于交配、繁殖。繁殖期一过即淘汰。但生产性能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雄雉鸡可留用2年,雌雉鸡留用2~3年。美国七彩雉鸡一般利用2个产蛋期。

(2)雌雄配比要合适雉鸡的雌雄配比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很大。如果雄雉鸡比例高,不仅浪费饲料,踩坏雌雉鸡,而且会因争偶斗架而影响雉鸡群安宁,雄雉鸡伤亡较多,影响配种效果,如比例过低,发情的雌雉鸡容易被漏配,也会影响受精率。雉鸡的雌雄配比一般为6~8:1,可达最佳受精效果。在开始合群时,以4~5:1放入雄雉鸡,配种过程中随时挑出淘汰争斗伤亡和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而不再补充种雄雉鸡,维持整个繁殖期雌雄比例在6~7:1。尽量保持种雄雉鸡的种群顺序的稳定性,减少调群造成斗架伤亡。

(3)保护王子雉,设置屏障雌雄雉鸡合群后,雄雉鸡间发生强烈的争偶斗架,此过程称为拔王过程,经过几天的争斗,产生了获胜者王子雉。一旦确立了王子雉后,雉鸡群就安定下来,王子雉多为发育好,体型大的雄雉鸡。为了提高受精率,要注意保护王子雉,树立王子雉的优势,以控制群中其他雄雉鸡之间的争斗,减少伤亡。保护王子雉不要随意往雉群中加入新的雄雉鸡,以免破坏已建立起来的顺序,引起新的拔王争斗。同时也不要轻易捉走王子雉。为避免王子雉控制其他雄雉鸡之间的配种而影响受精率,可以在配种运动场设置屏风或隔板,遮挡王子雉的视线,使其他雄雉鸡均有与雌雉鸡交尾的机会,增加种蛋受精率;同时,王子雉追赶时,其他雄雉鸡有躲藏的余地,减少种雄雉鸡的伤亡。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大张的石棉瓦横立在圈舍中,每100平方米3~4张即可。

(4)防暑降温每年6月下旬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雉鸡性活动下降,交尾次数减少,种蛋受精率下降,此时,应采用遮荫,地面喷水降温措施,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添加一些抗热应激药物,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3.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在较大数量的雌雉鸡中按1:5的比例放入雄雉鸡,任其自由交配,每群雌雉鸡在100只左右为宜。繁殖期间,发现因斗殴伤亡或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雄雉鸡。生产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简便,节省人力,受精率及孵化率较高,缺点是这种配种方法系谱不清,时间长了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应定期进行血液更新。

(2)小群配种就是以1只雄雉鸡与6~8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雌、雄雉鸡均带有脚号,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管理上比较繁琐,但可以通过家系繁殖,较好地观察雉鸡的生产性能。育种工作中经常应用此法。

(3)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雄雉鸡,对提高和改良品种作用很大,据报道,雉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85%以上。

4人工孵化技术

1.种蛋的选择野鸡种蛋的颜色有橄榄色、暗褐色、浅褐色、灰色和蓝色。蛋壳厚度0.25—0.28毫米,纵径平均4.37厘米,横径平均3.43厘米,蛋形指数1.27左右。平均蛋重:地产野鸡25—30克,美国七彩野鸡29—32克。入孵的种蛋必须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本品种标准,蛋重一般以26—30克为宜,小于23克,大于31克,都不适合种用。野鸡种蛋的其他选择方法与家鸡相同。

2.野鸡种蛋孵化时间野鸡的孵化期为23—24天,在孵化正常时,22天末开始啄壳,个别的开始出壳,23天半全部出壳,24天末清扫出雏器。

3.野鸡孵化温、湿度野鸡孵化温、湿度要求既不同于家鸡,也不同于其他珍禽,温度采取变温孵化法,湿度掌握前高一中低一后高的原则,见表2—1。

4.凉蛋从人孵后的第七天开始凉蛋,如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天要凉蛋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5.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人工饲养的野鸡种蛋孵化,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6%,死胚蛋为2%—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数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好,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足。无精蛋过多,则是因为种野鸡雌雄比例不当,种野鸡患病,雄野鸡雄性不强或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应超过2%—3%,死胚蛋过多往往是种野鸡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及孵化温度不适合,通风不良所致,孵化后期移盘后死胚率为6%—7%,如超过此值,有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好,主要表现为啄壳不出的死胚蛋较多。野鸡的营养需要由于野鸡的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及繁殖期对营养需要有不同的要求。

5饲料配制

野鸡一般采用原粮饲喂的,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豌豆20%,菜子饼15%、麦麸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如果购买家鸡饲料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添加10—20%的青饲料。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繁殖期间的野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5%、豆饼15%、麸皮15%、高粱6%、鱼粉5%、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3%、添加剂05%,并在每100千克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100克、多维素10克,产蛋2个月时注射一次产蛋下降综合症疫苗。

繁殖期日粮特点和要求如下:

(1)蛋白质水平

一般达到21%以上,尤其高温季节,要稳定平衡,高品质地供应全价日粮。

(2)日粮配制

①鱼粉占10%—20%,国产鱼粉在日粮中占10%时,则不需要加食盐;

②饼粕类饲料占日粮20%—30%,一定要喂熟的;

③酵母在日粮中比例为3%—7%,酵母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添加剂饲料,用酵母时,可适当降低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④野鸡对脂肪的需要量比家鸡高,当雌野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在日粮中应加入2%—3%的脂肪;

⑤此期青绿饲料应占饲喂量的30%—40%,如青饲料不足时,应补充维生素添加剂;⑥日粮钙水平应提高到2%—3%。

家鸡和野鸡的区别在于:

家鸡是由野鸡演变而成。鸡加入家庭后。生存环境得到颠覆性改变。由原来的饱一顿饥一顿靠天吃饭。变成了衣食无忧。坐享其成。而饲养者,由原来的食物补充演变为休闲娱乐,这就使得富有观瞻性的鸡被保留下来并繁殖,而不被看好的,则被烹食。久而久之,野鸡由原来的形象变成现在家鸡的形象。

野鸡生活在野外,饱一顿饥一顿靠天吃饭,所食的物质中脂肪和蛋白的含量很低,甚至为零,为了觅食而不停地飞奔,在飞行过程中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所以,头变的尖长,身体细长,起飞时为了助跑,腿又变的高而细长。

家鸡怎么饲养

给鸡一个好的环境。设计一个宽大舒适的鸡窝。要遮雨,要温暖。

鸡的食物要干净,荤素搭配。鸡喜欢吃青草。要给与新鲜的草。喜欢吃饲料,要合理搭配饲料。

鸡怕热。要让它的生活环境在夏天凉爽。可以把鸡窝设在大树下。

鸡怕生病。所以鸡窝要整理干净,不让细菌有生存之地。鸡喜欢活动。定期让鸡出来活动,锻炼,增强鸡肉的结实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71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