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将军,白起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丞相魏冉推荐给秦昭襄王的。所以秦惠文王没有见过白起。《大秦帝国之纵横》是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丁黑、鲍成志、国国和王永辉联合执导,张建伟担任编剧。该剧于2012年9月27日在中国台湾中视首播。
本文首发于:深圳文艺复兴(微信号sz_wyfx)。
《大秦帝国之崛起》这些天来的热播,让这部剧也成了热门话题。但认真看剧的观众,发现了一个“BUG”:这剧里边的战神白起跟其他人的画质怎么不一样?!
这是1080P的白起和720P的魏冉:
邢佳栋扮演白起。
再看人头大一点的特写,这是1080P的白起和720P的芈原:
杨志刚演的芈原。
光看画质不一样,还不能准确说明发生了啥,下图就告诉我们发生了啥:
白起夫人由沈佳妮扮演。
还有观众吐槽说:白夫人的渣画质配不上我们家1080P的超清晰的白起。
明显不在一个图层里的白起和白起夫人赵蔓,只有俩字可以解释了:抠图。
所以,如果在微博上看见 “白起1080P” 这个词儿,你就可以秒懂:这是说《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被抠图上去的白起。
对于“抠图”这档子事,想必还有不少观众对前两天完结的《孤芳不自赏》记忆犹新——
但此抠图非彼抠图,“大秦帝国”的抠图跟“孤芳”的抠图不一样,从初衷到过程到呈现效果都不同,尤其这是一个花了14个月时间、比拍摄电视剧时间还耗时更多的抠图。
五六年前就拍完的《大秦帝国之崛起》为何要抠图?
因为一个演员:王学兵。当年白起这个角色由王学兵出演。
当年的片场照:
跟王学兵配戏的是张博
2015年7月王学兵因吸毒入狱,所以《大秦帝国之崛起》当中王学兵的戏份必须经过处理。
这三条不同时期的新闻,就完整地解释了这件事。
《大秦帝国》总制片人焦阳说,“在过审查时,要么他的戏份全删,要么剧不能播出,所以延误了档期。”原定要在2015年播出的“崛起”就被搁置了两年。
焦阳说:“我算了下他演戏的时长是239分钟。放到现在就是两部**的量,我当时感觉,第三部要完蛋了。” 在搁置还是补拍之间,焦阳选择了补拍,他请来了邢佳栋扮演白起,因为无法把全部演员召回重拍,所以邢佳栋都是对着绿幕演戏,再由后期抠图,实在无法抠图的戏份就删掉。
邢佳栋拍摄的过程也非常辛苦,不仅要无对手表演独角戏,更要由摄像师摆布,以求跟原来王学兵拍摄的部分“完美对上”,拍摄加上后期制作,239分钟的戏份一共花了14个月的时间,才把白起的戏份全部重新做好,而整个“崛起”全剧的拍摄时间才11个月。
主要还是像素不同
这个认真的抠图,跟《孤芳不自赏》的抠图显而易见不同,当然效果也不同。
严谨的制作跟认真的表演,是《大秦帝国之崛起》被观众打高分的原因,抠图相比较而言,不得已而为之,却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协调感。
有些抠图其实不算突兀
仔细看一下,有些群戏当中,白起的戏份是“换头”的,所以弹幕里不少观众玩“大家来找茬”成瘾,纷纷发弹幕说:“这个背影是邢佳栋的”、“这个身体不是邢佳栋的”。
像素不同的白起
对于邢佳栋,不少观众印象最深的角色是他演的“伍六一”,《士兵突击》当中的好班长。
或者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当中的虞啸卿:
邢佳栋1972年7月1日出生于山西太原,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95班本科。
他演了不少军人角色,这次“临危受命”演《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男二号白起,也是做了很多功课,下了很多功夫的。
剧中的不少半文言的台词,邢佳栋说要有诗词和音律的基础,要先理解才能传递出来给观众,让观众也理解,这必须下功夫。
不少观众因“白起”而对邢佳栋转为“演技饭”:
对于《大秦帝国之崛起》当中,跟其他演员像素不同、画风不一致的“白起”邢佳栋,观众们可谓抱着理解与欣赏的心态,跟《孤芳不自赏》形成鲜明对照。
同样是抠图,观众对“大秦帝国”的偏爱如此有恃无恐,原因不外是一句:
惟用心耳。
白起也是有明确记载的夫人的,据记载白起的夫人正是自己的伯乐魏冉的女儿,名唤魏澜。也是就是芈八子的侄女,
赵蔓扮演者沈佳妮
沈佳妮,1983年5月22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中国大陆女演员,2002年考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004年参演电视剧《平淡生活》,剧中饰演角色优优。2006年主演话剧国家话剧院版《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参与拍摄《向天真女孩投降》。2007年参演《西干道》 。2009年参演《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2010年参演电视剧《兵峰》、《爱在苍茫大地》。2013年参演电视剧版《失恋33天》,出演角色“冯佳期”。2014年参演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参演电视剧《幸福在哪里》 。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七年,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战国策》亦有相关记载)上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此段史籍原文为“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彊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彊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後,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这段话可以说是对白起一生功绩的最好概述)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百战百胜,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约九十余座(昭王十三年,新城之战得新城、秦昭王十四年,伊阙之战拔五城;十五年攻魏,取六十一城;十六年攻占垣城;二十一年,攻赵,得光狼城;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五城、二十九年,再攻楚,占郢,平定巫、黔中郡,两郡至少应有十城;三十四年,攻魏,拔华阳;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拔五城,四十五年,拔野王。)堪称奇迹的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何谓战国,就是战争,政治等国家大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袭魏国河内,开创冬战先例,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运用步兵大规模攻城战。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100多万。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是当时最有效率的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 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 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 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至于英雄,那历来都是送给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杀敌太多,也被这些“仁义道义”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称作是杀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白起根本就不配称作是一个名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上白起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为战争生的“战神”! 战国名将中,魏国吴起、庞涓,齐国孙膑,燕国乐毅,无不是先拜师修习,成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仪的国家“拜将”,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赏识——这是战国良好的双向选择人才的氛围,所谓“百家争鸣,择优而适”。而这些“名将”大多在退隐或失势后著书立说,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论与实践流传后世。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则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兵家学习,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 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彻底执行商鞅建立的军功制度,以人头论功劳。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