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可能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单从他的唱片销量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非凡的。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20年间,他的国际热门歌曲一打儿接一打儿,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
销量最高的艺人。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不是第一位演唱节奏与布鲁斯的白人歌手,但他是第一位将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融进山地摇滚乐中的白人歌手。如果他没有将流行歌曲、福音音乐、甚至兰草音乐或歌剧式的渲染调和成一体,他可能也不会变成一个主流的超级明星。他的50年代的唱片确立了摇滚乐的最基本语言;他的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确立了这种音乐在视觉上的标准;他的歌喉也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充满磁性和多变性。作为一位摇滚乐大师,埃尔维斯是无人可比的,他在50年代后期,不仅仅是摇滚乐坛的偶像,还是摇滚乐的象征。进入60世纪之后,在他精明的经理人汤姆·帕克(TomParker)“上校”的指导下,普雷斯利放弃了现场演出,而转向多产但却缺乏灵感的**明星生涯。
除了**中的歌曲之外他已很少录音。但是他的受欢迎程度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并且当他于1968年在拉斯维加斯以一种新的、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形象重登舞台之后,他的传奇式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1971年的统计表明,到当时为止,普雷斯利的唱片销量已达到1·55亿张单曲唱片,2500万张专辑和1500万张EP唱片,这一纪录只有宾·克罗斯比(Bing Crosby)和“披头士”(the Beatles)乐队可以达到。
普雷斯利于1935年1月8日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家庭里,全名叫埃尔维斯·阿伦·普雷斯利(Elvis Aaron Presley)(他签名时总用“Aron”这个字)。他最早的音乐方面的经历是在教堂的唱诗班演唱,教堂里布道者和做礼拜的人们情绪激昂的摇摆晃动、载歌载舞为普雷斯利那著名的胯部扭动动作提供了基础,他的这一动作是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对他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普雷斯利10岁时候就首次登台表演,在密西西比——亚拉巴马博览会上演唱了一首催人泪下的乡村歌曲“老牧师”(Old Shep)。1948年,他随父母迁到了孟菲斯。在这里普雷斯利开始同一些职业乐手接触,并偶尔参加四人福音歌曲演唱组“黑森林兄弟”(Blackwood Brothers)的演出,甚至差一点加入了该乐队。不过他自己的音乐生涯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开始的——普雷斯利去孟菲斯录音服务公司的录音棚去录制一首歌曲作为送给他母亲的礼物。这家录音棚的老板是萨姆·菲利普斯(SamPhillips),他当时刚刚建立了自己的Sun唱片公司。菲利普斯的助手马里恩·凯斯克(MarionKeisker)觉得普雷斯利很有潜力,就记下了他的地址。差不多一年之后,1954年6月,菲利普斯让普雷斯利去公司录制一首来自纳什维尔的歌曲。此外,他邀请了本地的乐手斯科蒂·穆尔(ScottyMoore,吉他)和比尔·布莱克(Bill Black,贝司)为普雷斯利伴奏。但是这一组合的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普雷斯利演唱了阿瑟·克鲁杜皮茨(ArthurCrudupiz)的节奏与布鲁斯歌曲“好极了”(That's All Right),他们才找到了感觉。这首歌曲最终成为普雷斯利在Sun唱片公司的首张单曲唱片,并在当地很受欢迎。
此后普雷斯利又推出了几张唱片,并于不久之后进行了巡回演出,他的音乐体现了一种乡村音乐和节奏与布鲁斯的结合。普雷斯利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在1955年11月的一次由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参加的民意评选中,他被认为是一位最有前途的“乡村与西部”风格的歌手。这时帕克“上校”成了普雷斯利的经理人,菲利普斯则以35,000美元的价格把他与普雷斯利签订的合同转让给了RCA公司的分公司Victor。RCA公司拥有在全国范围内推销和发行唱片的实力,这一点是Sun唱片公司所不具备的;再加上帕克成功地安排了普雷斯利在电视上有选择地露面,普雷斯利马上成为了全国性的明星,他此后的每一张唱片都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萨姆·菲利普斯预见到一位具有黑人风格的白人歌星必定会引起轰动。普雷斯利正是这样一位歌手,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极富个性和创新的意味的白人音乐和黑人音乐风格的融合。普雷斯利在Sun公司的唱片都具有以下特点:轻快但却不安的乐句:乡村音乐为基础的器乐部带有明显的黑人节奏和所谓的“Sun公司声响”——源于该公司原始的录音设施以及菲利普斯对回声技术的不断运用。Sun公司在英国由HMV公司发行的普雷斯利的一些单曲唱片总在一面收集一首布鲁斯歌曲,而在另一面收集一首乡村歌曲,并且在表演上都采取了激进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这些唱片包括了“好极了”(That's All Right)和比尔·蒙罗(Bill Monroe)的“肯塔基的蓝月亮”(Blue Moon of Kentucky)、“今夜好好摇摆”(Good Rocking Tonight)/“我不管太阳出不出来”(I Don't Care Ifthe Sun Don't Shine)、“奶牛布鲁斯布吉”(Milk Cow BluesBoogie)/“你是个伤心人”(You're a Heartbreaker)、“亲爱的,让我们去看戏”(BabyLet's Play House)/“我在左,你在右,她走了”(I'm Left, You're Right, She's Gone)以及“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我忘了是否记得”(I Forgot to Remember to Forget)。
那些由Sun公司录制但是在发行之前就被RCA公司买走的作品包括了“我爱你,因为”(I Love YouBecause)的两个版本(其中于1954年7月录制的版本直到1974年才收入专辑《埃尔维斯,传奇歌手:第1集》(Elvis A Legendary Performer: Vol·1))以及“蓝月亮”(Blue Moon)、“我永远不叫你走,小宝贝”(I'll Never Let You Go (Little Darlin')、“正因为”(Just Because)和那首出色的“试图靠近你”(Trying to Get to You)。其它未发行的这个时期的歌曲被收入到一张非法发行的专辑《今夜好好摇摆》之中。绝大部分演唱节奏与布鲁斯歌曲的白人摇滚歌星都冲淡了这类作品原有的力量,例如普雷斯利在青少年观众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帕特·布恩(Pat Boone)。同帕特布恩不同,在Sun公司录音的作品中,普雷斯利显示出对黑人音乐家风格的深刻理解。他从来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歌曲,在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方塔纳(Fontana,鼓手)以及比尔·布莱克和斯科蒂·穆尔的协助下,他总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作品。普雷斯利在RCA公司最初的录音是于1956年1月在纳什维尔进行的,他的伴奏阵容包括了切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和“约旦人”(Jordanaires)乐队等。而其后的一些唱片几乎都是在公司位于纽约的主要录音棚里录制的。
普雷斯利在摇滚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是造物主眷顾的幸运者,他借助自身的魅力站到了开创者的神坛上,以白人身份把带有种族色彩的黑人节奏布鲁斯音乐介绍给了白人,所承受的压力和获得的成功都是非凡的。以现在衡量摇滚乐手的标准来评价普雷斯利,他显然不配称作“摇滚之王”,他的歌曲太简单肤浅,缺少力度和社会责任感,但这些久远传唱的曲目却真实地反映了第一代受摇滚思想影响的青少年的群体形象,他不仅拥有漂亮的容貌、标志性的扭胯动作和出色的舞台表演,更已经异化为这个时代、这代人的代表,使蕴含了巨大潜力的整个年轻一代在他身上找到了反抗精神的共同性。从此,摇滚乐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迅速流传,普雷斯利也因此推开了沉重的摇滚之门。
http://womensohucom/2004/06/11/20/article220492072shtml
猫王——无尾的世界
20世纪世界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谁?答案勿庸置疑,那就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The Hillbilly Cat),这个绰号是狂热的美国南方歌迷为他取的昵称。
20世纪50年代,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尽管除了在少数的**
歌曲中,猫王从未录制过外语歌曲,并且除了在三个加拿大城市的五场演出,他也从未在美国国外举办过演唱会。英俊不凡的容貌,天赋的音乐灵性,不羁天性而富有感召力的舞台表现力成为了猫王的标签,也使他成为世人狂热崇拜的明星,猫王在Graceland的家中,奖品陈列馆放满了金唱片和白金唱片,以及各种各样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荣誉,他们中一部分是挪威,南斯拉夫,日本,澳大利亚,南非,英国,瑞典,德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以及荷兰。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歌曲流行经久不衰。1977年猫王去世之后,他的经典旧作仍然广为流行,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非常稳定的销量。毫无疑问,猫王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
据估计,猫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1,000,000,000张专辑,是唱片业历史上销量最大的歌手。仅仅在美国,猫王就已经拥有RCA唱片公司和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追颁的131张金唱片及白金唱片。据估计,猫王总销量中,40%是在美国国外创造的。
猫王于1935年1月8日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家庭里。他从小就沉迷于福音音乐。同时,贫民窟里流行的节奏强烈的黑人音乐,以及蓝调、民谣亦深深打动了年幼的猫王。教堂的唱诗班演唱给予了猫王音乐启蒙,教堂里教徒们充满激情的歌舞对猫王影响至深,他那著名的富有争议的扭胯动作就脱胎于此。
1948年,猫王举家迁到了孟菲斯。在这里,猫王开始接触了职业乐手,偶然中他参加了四人福音歌曲演唱组"黑森林兄弟"(Blackwood Brothers)的演出。可以说这次的搬家开启了猫王音乐生涯之路,曼菲斯的黑人灵魂乐及R&B,再结合白人乡村音乐成为了猫王特有音乐与演唱风格的形成根源。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开始了猫王辉煌的音乐生涯。1953年的一天,他在Sun唱片公司老板萨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名下的一家录音棚录制送给母亲的歌曲时,邂逅了菲利普斯的助手马里恩-凯斯克(Marion Keisker),并深得凯斯克的赏识。1954年6月,菲利普斯让猫王去SUN公司录制一首来自纳什维尔的歌曲,同时受邀请的还有本地乐手斯科蒂-穆尔(Scotty Moore,吉他)和比尔-布莱克(Bill Black,贝司),由他们为猫王伴奏。这一组合的效果开始并不理想,直到猫王演唱了阿瑟-克鲁杜皮茨(Arthur Crudupiz)的节奏与布鲁斯歌曲"好极了"(That's All Right),他们才找到了感觉。这首歌曲最终成为猫王在Sun唱片公司的首张单曲唱片,并征服了当地的歌迷。此后猫王顺势推出了几张唱片,并开始进行了巡回演出。他那种体现了乡村音乐和节奏与布鲁斯结合的音乐以及狂野不羁的姿态引爆摇滚乐前所未有的风暴。猫王从此走上成功之路,一颗超级巨星开始冉冉上升。
萨姆-菲利普斯预见到猫王这样一位具有黑人风格的白人歌星必定会引起轰动,因为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极富个性和创新的意味的白人音乐和黑人音乐风格的融合。于是菲利普斯在给猫王制作唱片时也是独具匠心,利用公司原始的录音设施以及菲利普斯对回声技术的不断运用制造出所谓的"Sun公司声响",再结合带有明显黑人节奏的一乡村音乐为基础的器乐部,形成了猫王独特的风格。在Sun公司录音的作品中,猫王显示出对黑人音乐家风格的深刻理解。他从来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歌曲,在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方塔纳(Fontana,鼓手)以及比尔-布莱克和斯科蒂-穆尔的协助下,他总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作品,而不会像其他白人歌手一样在处理歌曲时冲淡原有的力量。
Sun公司在英国由HMV公司发行的猫王的一些单曲唱片总在一面收集一首布鲁斯歌曲,而在另一面收集一首乡村歌曲,并且在表演上都采取了激进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这些唱片包括了"好极了"(That's All Right)和比尔-蒙罗(Bill Monroe)的"肯塔基的蓝月亮"(Blue Moon of Kentucky)、"今夜好好摇摆"(Good Rocking Tonight)/"我不管太阳出不出来"(I Don't Care If the Sun Don't Shine)、"奶牛布鲁斯布吉"(Milk Cow Blues Boogie)/"你是个伤心人"(You're a Heartbreaker)、"亲爱的,让我们去看戏"(Baby Let's Play House)/"我在左,你在右,她走了"(I'm Left, You're Right, She's Gone)以及"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我忘了是否记得"(I Forgot to Remember to Forget)。那些由Sun公司录制但是在发行之前就被RCA公司买走的作品包括了"我爱你,因为"(I Love You Because)的两个版本(其中于1954年7月录制的版本直到1974年才收入专辑《埃尔维斯,传奇歌手:第1集》(Elvis A Legendary Performer: Vol-1))以及"蓝月亮"(Blue Moon)、"我永远不叫你走,小宝贝"(I'll Never Let You Go (Little Darlin')、"正因为"(Just Because)和那首出色的"试图靠近你"(Trying to Get to You)。其它未发行的这个时期的歌曲被收入到一张非法发行的专辑《今夜好好摇摆》之中。
在1955年11月的一次由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参加的评选中,他被认为是一位最有前途的"乡村与西部"风格的歌手。这时帕克"上校"成了猫王的经理人,菲利普斯则以35,000美元的价格把他与猫王签订的合同转让给了拥有在全国范围内推销和发行唱片实力的RCA公司的分公司Victor。再加上帕克成功地安排了猫王在电视上有选择地露面,猫王马上成为了全国性的明星,他此后的每一张唱片都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加盟RCA的首支单曲"Heartbreak Hotel/I Was The One为猫王缔创首支冠军曲,并于同年3月推出加盟RCA首张专辑Elvis Presley,蝉连了Billboard专辑榜10周冠军。接着第2张专辑Elvis发行后,单曲Love Me Tender就占据了全美4项排行冠军。与此同时,衬衫、围巾、牛仔裤、口红在内的二十多种猫王商品接连问世,在猫王入主RCA第一年就赚进2000万美金。
猫王在RCA公司最初的录音是于1956年1月在纳什维尔进行的,他的伴奏阵容包括了切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和"约旦人"(Jordanaires)乐队等。而其后的一些唱片几乎都是在公司位于纽约的主要录音棚里录制的。评论界认为猫王加盟RCA公司预示着他作品的质量迅速下降,而这一趋势一直继续了下去。尽管这一期间(至1958年猫王参军之前)录制的唱片显示出猫王在音乐的风格和内容上的相当大的变化,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作品所形成的流派其实是50年代主流摇滚乐的精华。"不要太冷酷"(Don't Be Cruel)和"单方面风流韵事"(One Sided Love Affair)之类的歌曲体现了猫王从轻快、疯狂的Sun公司风格到以后的压抑、阴暗、沉重的风格的过渡。后者更倾向于商业化,但是依旧保持了令人兴奋和性感的特点。而且,正是这类歌曲,通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尤其是通过猫王那忧郁的形象,把无数白人青少年引向了摇滚音乐,例如"伤心旅店"(Heartbreak Hotel)和"猎犬"(Hound Dog)。一些录制较早,但直到猫王去德国服兵股期间才发行的作品也具有这一风格:"一夜"(One Night)、"我心灵受创"(I Got Stung)。"我这个笨蛋"(A Fool Such As I)以及"太多的爱"(Big Hunk O' Love)。
到了50年代后期,猫王已具有了极高的身价,他的歌曲也处理得越来越精致和得心应手。1956年9月,RCA公司作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将猫王的7首单曲同时发行,结果从8月到12月,猫王每周都高居排行榜首。
与此同时,帕克"上校"正在忙于进一步树立猫王的形象--拍摄猫王的首部**《温柔地爱我》(Love Me Tender)并同意制造商们制作从钥匙环到枕套的各种猫王纪念品。同样,在唱片的录制中也体现了一种商业上的精明,猫王于1957年出版的专辑《埃尔维斯的圣诞集锦》(Elvis' Christmas Album)是一张民歌和摇滚歌曲巧妙的混合体,其中还不失机地加入了一些宗教、合唱及流行的节目歌曲。1957年的圣诞节前十天,美国三军极力争取猫王以歌手身分入伍,猫王婉拒好意,以平民身分接受征召。在为家乡父老唱完两场后,1958年3月24日,穿着英挺军服,前往位在德州Killeen郊区的第二装甲师营区报到,正式开始他的军旅生涯。1959年11月,空军上尉Joseph Beaulieu的14岁女儿Priscilla开启猫王的爱情心扉。1960年,猫王开拍退伍后的首部**"GI Blues从军乐",其**原声带10月发行后迅速再攀冠军王座,停留榜中达111周之久,排行停留周数傲视猫王一生的所有专辑。此时,Priscilla搬进Graceland与猫王同居。
1960年3月,猫王从德国服兵役归来, 1958年时那种狂野粗暴和"我行我素"的风格仍一成不变地保持着。但是专辑《埃尔维斯回来了》(Elvis is Back)却似乎在重新尝试节奏与布鲁斯和乡村音乐与开始一种新的温柔的演唱方法之间犹豫不定。这种温柔的嗓音和演唱风格感觉没有任何新意,反而丧失了以往的热情和奔放。猫王以后的大部分作品中,这种风格一直延续下去。
1961年2月25日田纳西州州长宣布此日为"猫王日",往后每年圣诞节,猫王都会在家乡作慈善演唱。唱片"粘上你"推出和美国的"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开始兴起期间,猫王仍旧保持了他最杰出的以出版单曲为主的歌星地位,虽然只有为数极少的唱片:例如"布鲁斯弥撒"(A Mess Of Blues)和"这是最后的火焰"(It is Latest Flame)/"小妹妹"(Little Sister)--光辉并不逊于他的50年代。不过从这个时候起,猫王将事业重心转到好莱坞,接演了"蓝色夏威夷Blue Hawaii"等25部**。尽管从销量上看,猫王正处于他事业的顶峰,但事实上他的形象已远不如50年代时那么光芒四射。大多数的被推崇的歌曲都是一些温柔舒缓的作品,如"或是现在或是永不"(It's Now Or Never)、"你今夜否是否孤独"(Are You Lonesome Tonight)和"投降"(Surrender),或者是从**中选的插曲,如"无情的心"(Wooden Heart)和"乡间野趣"(Wild in the Country)。此外,他还推出了一些专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他开始出演的一大串好莱坞音乐片中选出的插曲组成的。
60年代早期,猫王开始一年接拍三部**,虽然这些典型的好莱坞影片一部比一部粗制滥造令人失望,然后而猫王自己演唱了其中的全部歌曲,这些只是用来填补空洞的**情节的歌曲往往都是第三流的,与他早期影片:《温柔地爱我》(1956)、《爱你》(Loving You)(1957)、《监狱摇滚》(Jailhouse Rock)(1958)中所采用的歌曲以及词曲作者的标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此后专门为猫王拍摄的**,如《燃烧的星》(Flaming Star)(1960)和《乡间野趣》(1961)则令人兴趣寥寥,这些影片前后有20多部。而这期间的唱片包括了从"迷人的好运"(Good Luck Charm)开始的一系列单曲"她与你无缘"(She's Not for You)、"回到发送器"(Return to Sender)和"出售一颗破碎的心"(One Broken Heart for Sale)。
1966猫王和Priscilla的感情结果,他正式向Priscilla求婚,隔年两人在拉斯维加斯的Aladdin饭店结婚。1968年,两人的爱情结晶女儿Lisa Marie Presley出生,让猫王开始享受轻松愉快的居家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72年时,猫王与Priscilla分手,Priscilla带着女儿Lisa Marie离开,并选择在隔年猫王生日当天提出了离婚诉请,法院判定Priscilla拥有女儿监护权。虽然猫王的多情浪漫并且绯闻不断,但是Priscilla是猫王一生中唯一的挚爱,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有合法婚姻的妻子。
1968年之后,猫王被看作流行音乐界愤世嫉俗、软弱以及倒退现象的缩影。此外,他的**利润连连下滑,并且质量也越来越糟糕,甚至猫王本人也明显地表露出他对这些**同观众一样的讨厌和生气。
随后,他自1960年以来首次尝试在电视上拓展事业,这一次,他有了自己的电视特别节目,并且穿上了一套黑色皮装,在一个观众包围着的小舞台上表演。他给人一种猫王再生的感觉:具有领袖式的超凡魅力、轻松自如并带有一种预示凶兆的意味,这让全世界的乐迷们激动不已。
这次节目的成功将猫王逼到了一条令他头疼的分岔路上:要不以此为起点开始一次全新的、但非常冒险的音乐尝试,要不仍旧回到他以前老的制作程序中去,只需略微改变一下细节。开始,他的唱片似乎保持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从他的电视节目中选出的单曲"假如我会做梦"(If I Can Dream)非常的有力强劲,好像试图一下子摆脱他60年代的软弱,随后他于1969年初回到孟菲斯去录制专辑《埃尔维斯在孟菲斯》(Elvis in Memphis),他使用了奇普斯-莫曼(Chips Moman)的"美国录音棚",并由当地的一些杰出音乐家组成他的伴奏团体,这张专辑再次激动了他的歌迷,成为他一段时期内最鼓舞人心的作品。
猫王随后在拉斯维加斯进行了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现场演出。尽管他的乐队阵容强大,他的作品也很出色,人们却没有看到期望中的猫王,这种期望是由猫王的电视特别节目所萌生的。很快猫王又使他的音乐回到了过去的风格中去,同他的**一样安全,这可以从他一系列来自纽约、夏威夷和拉斯维加斯的"现场录音"专辑中得到证明。这些作品只是收录了一些随意的翻唱的老歌,并且没有一首歌曲可以同它的原有版本相媲美。尽管如此,当那张夏威夷现场录音专辑于1973年登上美国排行榜首位时,它--以及其它70年代的热门歌曲向人们证明了一个快要被怀疑的事实:猫王仍然是销量最大的音乐家,他的艺术生涯并未结束,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猫王的影响和支持者依然可以令他骄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猫王自1960年开始的下降趋势中可以看出他在作品选择中倾向于商业化程度较低的音乐,而不是他以前的歌曲。他早期录制黑人音乐的做法一直持续到70年代。他分别于1958年和1973年录制了艾弗里-乔-亨特(Ivory Joe Hunter)的歌曲,而他服役之后的唱片中包括了选自诸如查克-杰克逊(Chuck Jackson)、利特尔-沃尔特(Little Walter)、O-C-史密斯(O-C- Smith)、"航海者"(Coasters)、杰里-巴特勒(Jerry Butler)、凯蒂-莱斯特(Ketty Lester)、查克-贝里(Chuck Berry)、"车轴草"(Clovers)、"流浪者"(Drifters)、鲁弗斯-托马斯(Rufus Thomas)、威利-狄克逊(Willie Dixon)等音乐家的作品,此外,猫王还演唱了新一代南部作家的作品,例如杰里-里德(Jerry Reed)的"吉他手"(Guitar Man)、麦克-戴维斯(Mac Davis)的"在贫民区"(In the Ghetto)、托尼-乔-怀特(Tony Joe White)的"Polk Salad Annie"和丹尼斯-林德(Dennis Linde)的"炽烈的爱"(Burning Love)。
在挑选歌曲上所作出的这一系列努力和冒险使得猫王所推出的唱片效果一直不好这一现象变得更加无法解释。实际上,自1960年以来他象50年代那样显赫的作品非常少。1960年的宗教风格专辑《他引领我的手》(His Hand in Mine)在嗓音处理上十分精致和纯正,而唱片"亲吻老朋友"(Kissin' Cousins)的B面"伤害了我"(It Hurts Me)(1965)中,人们又突然看到了猫王50年代那种激动人心和冒险精神的光芒在闪烁。值得一提的是专辑《埃尔维斯在孟菲斯》(From Elvis in Memphis)和《埃尔维斯乡村》(Elvis Country)(1971)以及现场录音的"美国三部曲"专辑《Elvis: Aloha from Hawaii via Satellite》(1973)。
到了70年代中期,猫王再次似乎绝望的放弃了任何为争取作为一名艺术家而受人尊敬的努力而完全栖身于他最后的那些陈规之中。他的嗓音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松散慵懒和漫不尽心,在音量高的时候显得粗糙刺耳,音量低的时候则摇摆不定,并且完全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和细致。他的精神似乎变得迷离起来。更糟糕的是,大量服用药物、暴饮暴食,放荡不羁私生活也击垮了他的身体。
73年10月猫王因肺炎与胸膜炎复发、结肠扩张及肝炎住院,经纪人Parker图利自己的压榨式经纪策略,将健康状况恶劣的猫王推向财务危机。有指证指出,Parker在1973年之前有故意不支付版税酬劳给猫王的恶劣行为,猫王为了纾解经济惨况,只得疲于奔命的巡回演唱,身心劳累的他只能仰赖镇静剂等药物,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即便如此,1976年整年都是紧凑的巡回演唱行程。11月底,猫王认识新女友Ginger Alden,Ginger成了猫王生前最后一位女友。1977年4月初,猫王再度病发入院,出院后强撑着继续演唱行程到6月。6月26日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里的演唱会竟成为猫王生前最后一场演唱。原本在Graceland家中休养准备另一次演唱的猫王,却被巡回演唱行程经理发现(也有说是女友发现)倒卧在浴室,经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后,医师宣布猫王因心律严重失常(也有说是用药过量)导致心脏病突发过世,享年仅42岁。消息于下午发布,震惊全球,数千乐迷到Graceland志哀。猫王遗体最后跟母亲合葬在Graceland后方的'静默园'。
1979年猫王父亲辞世后,猫王的庞大遗产由唯一当时年仅11岁的女儿Lisa Marie继承,经过近两年四次官司诉讼,终于判定强制经纪人Parker将猫王的影像与录音作品全数交还给RCA与猫王家族。1982年秋天,Graceland成为观光胜地,平均每年吸引近60万人前往,猫王遗产的价值早已超过一亿。1986年,猫王成为乐坛前十位入列摇滚名人殿堂的歌手。截至1999年8月,RCA唱片公司和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共追颁了131张的金唱片及白金唱片给猫王的女儿Lisa Marie,这是历史上获赠最多的金唱片及白金唱片纪录,猫王无疑是史上最伟大的演唱艺人。同时,RCA也颁予'世纪艺人Artsit Of The Century'特别纪念奖感念这位一代巨星。
50年代的猫王影响了至少整整一代人,60年代以后,他们一直抱着一个幻想:他们心中的猫王只是被他自己打败了,只要让上了年纪并变得/div>
南丁格尔轶事
■心地善良,放弃富贵
父亲威廉和母亲芬妮,都有着贵族血统。在英国,他们拥有两处家园:茵幽别墅和恩珀蕾花园。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们全家像候鸟一样,马不停蹄地到“茵幽别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余时间,他们住在恩珀蕾花园里。到了春秋季节,全家人就到附近的伦敦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小弗洛伦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兴奋点,却往往不在小伙伴们身上。她爱骑小马,爱和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们聊天,玩耍。她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恩珀蕾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敝。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再度到茵幽别墅消夏避暑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帮助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亲给她一些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等。她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到了应当返回恩珀蕾花园时,弗洛伦斯不愿半途而废,她想留在当地。但是母亲认为,出身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浪费时间护理那些穷人,简直荒唐无比。父亲和姐姐也都站在母亲一边。弗洛伦斯孤立无助。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仍,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时简直就像疯人院。在弗洛伦斯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还不是上述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弗洛伦斯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弗洛伦斯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弗洛伦斯一直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这年秋天,恩珀蕾花园附近农村中瘟疫流行,和当地的牧师一道,弗洛伦斯积极地投入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了。
在那时,人们都以为护理工作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培训。以前连弗洛伦斯自己也曾认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这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这位病人服错了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护理者‘毒死’了她!”这一想法让她大受刺激。她从此知道,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别无选择,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处,有一个诊疗所,主治医师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气,据说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是南丁格尔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伦斯打算说服父母,给她一段时间,准许她去这个诊疗所学习。恰逢富勒夫妇应约到恩珀蕾花园做客,她就当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为师。
不料,一场风暴就此爆发了。父亲拂袖而去;母亲则气得发疯,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怪念头;连姐姐也歇斯底里大声嚷嚷,说妹妹一定是“中了邪”——这不单有失贵族身份,还会把病菌带入家门,害死全家。
富勒夫妇感到很难堪。为了安抚南丁格尔夫妇,他们也只好向弗洛伦斯“泼冷水”,劝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她也收到了爱情的橄榄枝。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弗洛伦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独身生活的态度,同时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见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必须结婚,这是必然的归宿。不过,我最终觉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完全可以从她的事业中,使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找到更大的乐趣。”此后,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
经弗洛伦斯的请求,本森爵士给她寄来了一本书:《凯撒沃兹的基督教慈善妇女年鉴》。书里介绍了凯撒沃兹在护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关情况。
她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作为慈善医疗机构,凯撒沃兹正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对完备,她可以得到适当的训练,同时,那里的宗教气氛、清规戒律,是一张“挡箭牌”,可以保证护士的名声不受舆论指责。
但她不敢贸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凯撒沃兹,只是利用病后疗养的机会,先来到法兰克福,当时那里的护理事业也走在各国前列。在一家诊疗所,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两周以后,她离开时,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
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
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来到西道尔·弗利德纳牧师的收容所——这所机构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堂,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
弗洛伦斯住在孤儿院内的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孤儿院和法兰克福女子医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学着干,一点儿也不肯落下,甚至连手术护理她也参加。这对她来说非常不易。毕竟,在当时,对于一个贵族女子来说,完全是“有失体统”的事。她明白这一点,但她不在乎。
在这段时间里,她往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也渴望和家里人重归于好。在32岁生日时,她感谢家人的祝福,还特地给父亲维恩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尽管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不过我会更加坚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重获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经过去,我并不多么留恋。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为此而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我将获得新生命。”
■庄重大方,志向成型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缅典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受。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用了格尔已经十七岁,伊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园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1849年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成立护所,志愿救人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灯女神,义无返顾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对于当时一位35岁的女性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艰巨的挑战。当时,在欧洲各先进国家早有被称为“姊妹 ”(Srsters)的女护士出现,但英国由于受宗教和社会的成见,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磅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并重新组织医院,建立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伤员的战地医院经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伤员。在这里,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种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同时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估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亦为人们所承认。同时,为妇女开辟和创建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为此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天往往工作 20 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 4 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因此,“提灯护士”和“护士大学生燃烛戴帽仪式”,也成为南丁格尔纪念邮票和护士专题邮票的常用题材。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 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悄悄返回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异国恋、异地恋就是给情侣们的恋情多了些小考验,但是相对的却给了彼此足够的空间时间,去思考双方是不是合适,看清值不值得爱,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
明星里的异国恋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汤唯夫妇,莫文蔚夫妇,戚薇和李承铉夫妇,刘亦菲和宋承宪。。。
最近看《我家小两口》,更深入感受这对超级甜的戚薇和李承铉,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李承铉的包容并不是因为自己老婆工作和经济上的差别,是真的对妻子的尊重和爱,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在卑微容忍。所以两人能够成为一家人。
莫文蔚她年少时留学意大利有了一段魅力的邂逅,认识了初恋Johannes。留学回国后,她的感情路颇为曲折,未曾想到,多年以后他重逢初恋,并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再来说个跟以上不一样的,刘亦菲和宋承宪。大家都说两个人不是真的情侣,说两个互动没有爱的感觉。据**《第三种爱情》宣传发行公司某高层亲口捶胸保证,一对让人津津乐道的跨国情侣确实不是真情侣,而是在北京的一间会议室里拍板决定的。
其中女主角曾坚定反对此炒作,而男主角同意。由于制片方态度强硬,最终结果就是她“被恋爱”了。《天天向上》或者各种发布会两个人的互动,刘亦菲的肢体语言很明显的表示了两个人不熟。所以现在两个人也分手了。
异国恋是很不容易的,明明就是一直一个人却要自欺欺人的告诉朋友们我有男友啦,人家一句话“那他人呢”就把你塞的死死的,这个时候除了要会耐得住寂寞,懂得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对方,或者说相信你们的感情,当然结局完美再好不过,不过真实生活中就是有人抵挡不住距离和寂寞的双重打击,选择分手。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