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副副班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相传当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 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一计策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月饼因而成为中秋节的应景食物。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烧宝塔”
在少数地方,过中秋时有烧宝塔的习俗当夜幕降临,月光遍地,小伙伴们纷纷来到房前屋后的空地,拾来断砖残瓦,堆垒起一座座小宝塔,在一些大空地或广场搭起大型宝塔,类似于主塔,宝塔中空,塞入柴草,这种活动,大人也往往兴致勃勃地前来参与。特别是一些老人,还会在宝塔前摆上小供桌,桌上放着月饼、甜藕、桔子,柚子之类圆形供品,点上香和烛。当所有的宝塔都堆垒好了,有人高喊:“点火哟———”于是,一齐点燃宝塔中的柴草,红红的火焰升腾起来,火花爆响。不一会,一座座宝塔里外烧得通红,十分壮观,好看极了。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博饼
在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在一个大碗中放入6个股子,根据其中红色点子的多少,有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以及状元6个等级奖项。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八月十五月饼圆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玩花灯·舞火龙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各地的中秋节习俗
求爱·祈子
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最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可成为配偶。到近代,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
抛帕招亲
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
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还盛行着求子之俗。这是古代生育 崇拜的体现。这是因为月属阴、属女性神,同时又有追求爱情的活动,故求子之俗流传于中秋节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圆,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阿拉丁和神灯
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位叫阿拉丁的小男孩,很小便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阿拉丁正在街上与一群伙伴玩耍,忽然被一位魔法师叫住了。
“好孩子,你是阿拉丁吗?我是你的伯父呀!”魔法师假装关切地问。
阿拉丁疑惑地说:“您是我的伯父?”
“是啊!”魔法师长叹一声,用手假装擦了擦眼泪,“好孩子,我知道你父亲已经去世了,所以特意来看望你!”
善良的阿拉丁和母亲相信了他的话。其实这家伙是非洲的一位魔法师,他此行是想利用阿拉丁为他夺取宝藏。
一天,魔法师撒谎说要带着阿拉丁去郊外野游,阿拉丁高兴地答应了。魔法师将他带到了荒野中的一块巨石前,说:“好孩子,在这块巨石下面,有一处宝藏,里面有数不清的金银,谁要是得到它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阿拉丁听了魔法师的话,不由得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魔法师见阿拉丁半信半疑的样子,忙拍着胸脯说:“是真的,我不会骗你的。好孩子,里面的宝藏都是你的,伯父一丁点也不要,伯父只要那盏油灯。”
“油灯?”阿拉丁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对,就是油灯!现在只要你站在巨石前大声念出你父母的名字,洞门便会打开。你走进去后,会在山洞尽头看见一盏悬挂着的神灯,你去帮我将那盏灯取出来,好不好?”
阿拉丁有点好奇,也有点害怕。不过,他觉得自己是小男子汉了,不该辜负长辈对自己的期望,于是答应了下来。
“真是好孩子!”魔法师的脸因为激动而变得红通通的,就像是大公鸡的鸡冠,“不过,你要记得,洞里的宝贝你要长大后才能取出来,现在可千万不要拿,否则你会被变成一块僵硬的大石头!现在,你带上这枚戒指吧,它会帮助你的!”
阿拉丁带上戒指,按照魔法师的指示很快便取到了那盏沾满灰尘的油灯。不过,在返回的路上,见到四处都是光芒四射的精美珠宝,阿拉丁不由地停下了脚步。
“太美了!如果镶在妈妈的衣服上一定很漂亮!”阿拉丁心想。然后,他将每个口袋里都塞满了宝石,这才高高兴兴地走向洞口。但洞太深了,矮小的阿拉丁爬不出来。
“伯父,您能拉我一把吗?神灯我帮您取出来了!”阿拉丁大声说。
魔法师狡猾地说:“好孩子,你先把神灯递出来吧!”
“对不起伯父,油灯我一下取不出来,您应该先把我拉上去才对!”阿拉丁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既然你不愿意给我神灯,那你就在地下为油灯陪葬吧!”魔法师以为阿拉丁想把神灯据为己有,立刻勃然大怒。
说完,他便念起咒语,将阿拉丁困在了山洞里。
阿拉丁这才知道上了魔法师的当,他坐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绝望地呜呜大哭起来。
忽然,他触动了手上的戒指,立刻,一个顶天立地的绿眼睛巨人出现在他面前,闷声闷气地说:“主人,我是戒指仆人,请问您有什么吩咐?”
阿拉丁很害怕,胆怯地说:“我……我想离开这里,回家去!”话音刚落,只听得一声巨响,巨人已携着阿拉丁穿破山洞坐在家里了。
正焦急万分的母亲,见到离家三天的儿子忽然回家,喜出望外,忙张罗着为儿子做好吃的。可是,米缸里连一粒米也没有了。
看见愁眉不展的母亲,阿拉丁拿起桌上的油灯,说:“妈妈,请您将这盏灯上的灰擦一下,拿到集市上卖了换些吃的吧!”
母亲急忙拿起抹布去擦灯,可是,她刚一碰到灯身,一位蓝眼睛、红头发的神人忽然出现在她面前,粗声大气地说:“我是神灯仆人,请问主人,您有什么吩咐?”
老太太吓得说不出话来。
阿拉丁也有点害怕,他壮着胆子说:“请给我们取些饭菜来可以吗”。
“遵命!”灯神毕恭毕敬地说。
一眨眼的工夫,十二个金盘子便摆在了阿拉丁家破旧的桌子上,每个盘子里都装着肥鸭、嫩鸡、奶酪等美味,还有一盏镶嵌夜明珠的银色酒壶摆在中央呢。
又过了几年,阿拉丁长大啦,他变成了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凭着从山洞里带回的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阿拉丁娶了一位名叫白狄奴卜多鲁的公主做妻子,一家人住在一座城堡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年那位魔法师虽然没有得到神灯,但是他可没有善罢甘休,正在暗暗寻找机会偷回神灯呢。
这一天,他潜入到阿拉丁和公主居住的城堡里,见阿拉丁出门后,立刻乔装成一位小贩,提着几盏油灯,在城堡附近大声喊:“以旧换新啦!谁家有旧油灯拿来,我给他换一盏新油灯!”
“这可真有趣!”阿拉丁的妻子在城堡里听见这奇怪的吆喝声,笑着对身边的侍女说,“我记得咱们家也有一盏旧油灯,你快点拿出来与那傻老头换吧!”
公主并不知道神灯的来历。
侍女便将藏在储物间的神灯拿出来,和魔法师做了交换。
魔法师一拿到神灯,立刻便跑回家,唤出灯神,吩咐道:“快去把阿拉丁的城堡连同白狄奴卜多鲁公主一起搬到非洲去!”灯神立刻照做了。
可怜的阿拉丁傍晚回家时,城堡和妻子都消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拉丁哭泣着说。他取下手上的戒指,唤出戒指仆人,请求帮助。
“我帮不了您,主人。我只能告诉您原委,是魔法师把您的城堡和妻子带去了非洲。”
“那请你带我去非洲吧!”阿拉丁哀求说。
戒指巨人答应了,他将悲伤的阿拉丁带到了城堡前。阿拉丁望着坚固的城堡,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妻子解救出来。
这时,公主的侍女看见了城堡下徘徊着的阿拉丁,忙叫来哭泣不止的公主,小声说:“您看,那不是阿拉丁吗?”
公主揉揉眼睛,破涕为笑。“果然是他!快去给他开城门!”
阿拉丁和妻子偷偷地在一间小阁楼里见了面。劫后重逢的夫妻俩悲喜交加,紧紧拥抱在一起。过了一会儿,他们商量着如何除掉这坏心肠的魔法师。
“我有一个妙计,但是要委屈你一下,你愿意吗?”阿拉丁对妻子说。
“都是我的错,才会上了魔法师的当。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什么都愿意!”
这晚,当魔法师又一次跨进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卧室时,公主不再哭啼吵闹,而是温柔地对魔法师说:“亲爱的,我答应你的请求,明天便和你举行婚礼。”
魔法师高兴得都快跳起来啦,他结结巴巴地说:“是……是真的吗,公主殿下?”
“当然。不过,你要先饮了我手中这杯酒!”
“好啊!”魔法师喜出望外,一点也没有怀疑,拿起那杯酒一饮而尽,然后便倒在了公主身旁。酒里有毒,这是阿拉丁的妙计,作恶多端的魔法师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阿拉丁和妻子重又回到自己的国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从前,在波斯国里,住着兄弟俩。哥哥戈西姆家里非常富有,弟弟阿里巴巴却很穷,他和妻子以砍柴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有一天,阿里巴巴到一座深山去砍柴。刚走了几步路,便看见入山处腾起了一阵烟雾。接着四十个骑马的人出现在山路上,他们个个身强力壮,背着沉重的鞍袋。
阿里巴巴心里非常害怕,他想:“这肯定是强盗来了,鞍袋里很可能是强盗们刚刚抢劫的商队的赃物。我该怎么办呢?如果被强盗发现,我一定会被他们杀掉灭口的。”
这时,阿里巴巴发现旁边有一棵大树。他迅速爬上树,从树叶的缝隙间偷窥强盗们的活动。
只见这群强盗走到巨石前面,站在最前边的首领低声说:“芝麻,开门吧!”
巨石轰隆隆地打开了,这群人鱼贯而入。过了很长时间,强盗们才出来,不过这时他们的鞍袋已经空了。
“肯定是他们将那些劫来的财宝放进了洞里。”阿里巴巴想,“我已经知道了进洞的咒语,一会儿我也要进洞去看看,只是不知道关洞门的咒语是什么呢?”
“芝麻,关门吧!”这时,首领念了咒语,洞门便缓缓地关上了。四十个强盗,很快便扬长而去。
阿里巴巴看见强盗们走远之后,立刻爬下树来。他站在巨石前,试着轻轻地说:“芝麻,开门吧!”
洞门果然打开了,阿里巴巴小心翼翼地走进洞里。天呐!洞里的奇珍异宝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直把阿里巴巴看得眼花缭乱。
“强盗们的不义之财,我取出一点去,真主也不会责罚我的。”阿里巴巴自言自语地说。然后他拿出布袋,装了满满两大袋金币回家去了。
一回到家,妻子看见阿里巴巴带回的金币,便说道:“看在真主的分上,你快告诉我,你是从哪里得来了这么多金币?”
“瞧你问的,我可不是做坏事的人。”阿里巴巴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妻子讲了一遍。妻子惊喜万分,望着金灿灿的金币,手忙脚乱地数了起来。
“你这样数,就是数上三天也数不完呀。要是万一被别人瞧见了怎么办?咱们还是快点把它们偷偷藏到床底下吧!”阿里巴巴对妻子说。
“那可不行,不知道这些金币究竟有多少,我会睡不着觉!要不我去借一把秤,称一下吧。”
“也好。”阿里巴巴也很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金币,不过,他小心叮嘱说,“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个秘密!”
妻子答应着,立即去了戈西姆家借称。这时戈西姆不在家,只有他老婆在。
“嫂嫂,我想借一下秤可以吗?”
“当然可以!”嫂嫂爽快地答应了。不过,这是个好奇心很重的女人,她想知道贫穷的弟媳妇家到底要称什么。因此她在秤的底部刷了点蜜蜡,这样一来,无论阿里巴巴称什么,总会粘一点在蜜蜡上。
等到秤送回来时,戈西姆夫妻发现蜜蜡上粘着一枚金币。这可是天大的奇闻,贫穷的弟弟家竟然阔绰到用秤来称金币!贪婪的富翁哥哥坐不住了,他又是好奇又是嫉妒,立刻就跑到弟弟家去问个清楚。诚实善良的阿里巴巴经不住哥哥的软磨硬泡,只好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听完了阿里巴巴的陈述,戈西姆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半天。最后,他一拍大腿,大声说:“发财的机会到了,明天我就去山洞走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贪婪而又愚蠢的戈西姆便上路了。他一个人牵了十头大骡子,按照阿里巴巴说的地址很快找到了装宝藏的洞口。
“芝麻,开门吧!”戈西姆大喊。
洞门开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金银在阳光下闪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戈西姆张开双臂,嘴里嚷嚷着,“金子!金子!”然后,他拔腿便冲进洞里,丝毫也没理会洞门在他身后缓缓地关闭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戈西姆觉得又累又饿,看看身边堆积着的财宝,已经有一人高了,恐怕二十头骡子都难以驼回去,这时他才想起应该出洞回家了。
可是,因为他过分激动,竟然忘了出洞的咒语。他只记得咒语好像是一种农作物,但是,究竟是什么呢?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几乎将所有的农作物都想了一遍,就是想不起芝麻来。冷汗从他的额头渗了出来,他的身子一阵阵发冷,嘴里不停念叨着,求真主保佑他。
可是,这次他没有得到真主的保佑。正当他冥思苦想出洞的咒语时,强盗们又一次来到山洞放置赃物。他们一打开洞门,立即就发现了浑身发抖的戈西姆,并且残忍地杀害了他。
戈西姆的妻子等了一夜,也没见丈夫回来,于是只好来求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听说哥哥一夜未归,不禁大吃一惊。他知道哥哥去了哪里,于是立刻赶着一头小毛驴奔向那座山洞。
他来到山洞前,念了“芝麻开门”的咒语。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看见哥哥的遗体被挂在山洞内的墙壁上。
“我可怜的哥哥呀,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劝告,自己一个人跑到这洞里来?”阿里巴巴虽然知道是强盗杀死了哥哥,但他一时也没有办法复仇,只能哭着把哥哥的遗体解下来,用驴子驼回去安葬。
强盗们又到山洞时,发现戈西姆的遗体被人偷走了,知道肯定已经有人知道这个秘密了。于是,他们便决定到山下的城里去打探消息,杀死那个知道秘密的人。
强盗们历经周折,终于打探到了阿里巴巴的家。
这天,强盗首领赶了十九头大骡子,每头骡子上驮两个大桶,除了其中一头骡子驮的是油外,其余的油桶里都藏着强盗。他们计划假扮油商,到夜晚潜入阿里巴巴家里,寻找机会将他全家人都杀死。
到了傍晚,强盗首领乔装打扮了一番后,赶着骡子到了阿里巴巴门前,要求借宿一晚。善良好客的阿里巴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还允许把这些油桶寄存在自家的柴房里。
深夜,热情的阿里巴巴还请这位可怕的客人饮酒。这时油灯里恰好没油了,阿里巴巴让侍女马尔基娜去添灯油。
马尔基娜心想:“客人不是带了油吗?我去桶里打一点油吧。”于是,她走进柴房,还没有掀开桶盖,就听见桶里面有人闷声闷气地说:“现在要动手杀死阿里巴巴了吗?”
马尔基娜是个非常勇敢机智的姑娘。她一听这话,虽然吓了一跳,但很快就断定是强盗们找上门了。于是,她故意压低嗓子,粗声粗气地说:“还没到时间呢!”
马尔基娜发现还有木桶装着油,便悄悄地将油桶搬进厨房,把油烧沸,然后又回到柴房,依次掀开桶盖,往每桶里浇上一瓢热油,可怜的强盗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便全都被烫死了。
马尔基娜又跑回客厅,偷偷将此事告诉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急忙叫来家人,把还坐在波斯地毯上惬意饮酒的强盗首领杀掉了。
这四十个大盗做了那么多坏事情,最终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
从此以后,除了阿里巴巴,再也没有人知道宝藏的秘密了,阿里巴巴成了城里最大的富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乌木马
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古波斯国的国王膝下有一位英俊非凡的王子。王子不但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受到国人的爱戴。
有一天,国王正在宫殿里处理政务,忽然奴仆传报说有一位哲人求见。这位哲人带着一匹乌木马,声称要进献国王。
“你拿的这东西是什么呀?它有能什么作用?”国王好奇地问。
“回陛下,我的乌木马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可以带着主人飞向远方!”
“哈哈……”众人都笑了起来,这么普通的一匹木马怎么会带着人飞翔呢?
“您可以找个人试一下,陛下!”乌木马的主人胸有成竹地说。
王子年轻气盛,他立刻挺身而出,愿意试试乌木马。国王觉得有趣,便答应了王子的请求。
哲人帮王子启动乌木马身上的一个突出的按钮,嘴里喊了一声:“起!”乌木马立刻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刚开始,骑在马背上的王子还觉得有趣,不一会儿马越飞越高,他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身边飘过大朵大朵洁白的云彩。王子有点害怕了,他担心乌木马的主人是不是故意害自己。“怎么办呀?如果找不到控制它的按钮,那么我就只能饿死在马背上了!”王子自言自语地说。
他仔细观察了马背,终于找到了在马肩有两处按钮。按住左边按钮,马的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再按右边的按钮,这马忽然俯冲而下,直奔地平面而去,王子吓得闭上了眼睛。
当王子再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在一座宫殿外。听见宫殿里传来轻歌曼舞的声音,他忍不住好奇,悄悄走近一看,原来是数十个宫女围绕着一位花朵般的美人在跳舞,旁边还有一位持剑的男仆侍立在一旁。
王子刚一走进那间屋子,持剑的男仆就立刻冲了上来。没几下工夫,王子就将男仆打倒在地。
“天呐!这是谁呀?”那美人惊慌地说,“难道是今天向父王求婚的印度王子吗?”
“公主,不是的。来求婚的印度王子相貌丑陋,这年轻人却长得很英俊。”一名使女恭恭敬敬地说。
原来,这位美人是撒乃奥国的公主。
“您好,亲爱的公主。”波斯王子得知美人的身份后,走上前去非常有礼貌地向她介绍了自己,“我是来自波斯国的王子,很高兴认识您。”
公主见到这么英俊的王子,心里也非常高兴,两位年轻人愉快地攀谈起来。那位被打倒在地的男仆醒来后,发现公主竟然和袭击者友好地聊起天来,急忙气呼呼地去禀报了公主的父亲。
老国王一听便火冒三丈,他亲自提剑来找那个袭击女儿的男仆的男子。见到怒气冲冲的老国王,波斯王子吓了一跳,他连忙站起来解释自己的身份,公主也帮他讲好话。
老国王听说眼前的年轻人是波斯国的王子,有点不太相信,但也不敢过分得罪他,于是说:“不管你是谁,明天我们一比高下吧!要是你能赢过我的四万精锐军队,我就将我的女儿嫁给你。”
“父王,这不公平!”公主大声说。
波斯王子深情地望了一眼公主,斩钉截铁地说:“好,一言为定!”
第二天,波斯王子启动乌木马,一下便飞上了天空。本来他还在天空盘旋准备落下来,但是看到老国王的四万精兵个个手持锋利的长矛,似乎要置自己于死地,因此,他只有长叹一口气,骑着乌木马飞走了。
公主看见心爱的人飞走了,茶饭不思,长吁短叹。国王为了劝慰自己的女儿,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公主还是日渐消瘦下去。
波斯王子在飞回家的路上也非常难过,但是他已打定了主意。他想,只要一回国,就立刻让父亲来提亲。
当波斯国王看见自己的儿子完好无损地站在面前时,不禁喜出望外,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晚上宫里举行了隆重的晚宴,王子问父亲:“进献乌木马的那位哲人去了哪里?”国王说:“因为他使得咱们父子分离,我便将他关在监狱里了”
王子忙替哲人说情,国王同意放了哲人,还赏赐了他许多宝贝。
在这之后,王子又向国王提出要娶撒乃奥国的那位公主为妻,可是波斯国王听说撒乃奥的国王故意刁难儿子,甚至要杀死他时,断然拒绝了儿子的请求。王子很悲伤,他忧思成疾,郁郁寡欢。有一天趁国王不注意,他又一次骑着乌木马飞到了撒乃奥国的公主身边。
此时,公主正卧病在床呢。她忽然看见心爱的人在身边含情脉脉地注视自己,又是哭又是笑。王子紧紧地搂着她,让她跟自己走,公主没有半点犹豫,立刻答应了心上人的请求。于是两人骑上了乌木马,飞回了波斯国。
到了波斯国,王子为了让自己的心上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礼遇,他将撒乃奥国的公主暂时安置在行宫里。然后,自己去面见了国王,请他为公主举行一个盛大的接待仪式。
波斯国王看见儿子这么坚决,又听说公主已在城外,只好同意了王子的请求。王子满心欢喜地回到行宫,却发现乌木马和公主都不见了。他顿时感到极度愤怒,大声质问行宫的仆人,公主去了哪里。
仆人们战战兢兢地说不知道公主去了哪里,但是进献乌木马的哲人曾经来过这里,而且很久都没见他出来。
王子知道肯定是哲人骑着乌木马把公主骗走了。
事实上,王子猜得没错。进献乌木马的哲人本来是到行宫来偷回乌木马的,却没想到宫里竟然坐着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人。他知道这一定是王子的心上人,因而贪欲顿生,欺骗公主说自己是王子派来接公主回宫的使者。
单纯的公主相信了他,跟这位长相丑陋的老头一起乘坐乌木马飞向了天空。眼看着离波斯国越来越远,公主才知道自己受了骗,她大声质问哲人王子在哪里,哲人却恶狠狠地说:“我好心进献了心爱的乌木马,他们父子却把我关进监狱吃尽了苦!哼,我也要让他们尝尝心痛的滋味!”
由于公主哭闹不休,哲人只好带着公主在一座城池降落。这是希腊的国土,此时希腊国王和侍从正在这一带打猎,他们看见一位丑陋的老头携带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草坪上,都很惊讶,便上前问两人的关系。哲人说公主是她的妻子,公主却哭着说这老头是骗子。
于是希腊国王监禁了哲人,把公主带回宫里向她求婚。可公主只钟情于波斯王子,她装疯卖傻,以此来躲避希腊国王。
这时,波斯王子也一路打听来到了希腊。他听说国王的未婚妻从天而降,却生有怪病,立刻觉得那就是受尽折磨的撒乃奥国公主。于是他谎称自己是流落四方的江湖医生,能够治愈未来王后的怪病,因而得以进宫见到了饱受痛苦的公主。
两人见面,悲喜交加,公主取出藏在身边的乌木马,和王子两人趁着夜色逃回了波斯。随后,波斯国王为两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撒乃奥国的国王也被邀请来为女儿主持婚礼。
王子和公主的爱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开出了圣洁的花朵,从此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山鲁佐德的故事
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个小国家,国王名叫山鲁亚尔。他是个性格残暴的人,因为怀疑自己年轻貌美的王后背叛了自己,便杀了她。而且,他还因此而痛恨天下所有的女子。为了对女子进行报复,山鲁亚尔每天都要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天亮时便将她杀死。
这样过了三年,国中年轻的女子都快要被杀光了,暂时没有被杀的女孩儿,只好背井离乡到外地去谋生。城里四处都回荡着悲惨的哭声,连鸟儿都停止了歌唱,人人愁眉苦脸,唯恐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可是山鲁亚尔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这一天,他因为没能找到合适的女孩儿做新娘,便对年老忠厚的宰相大发雷霆,要求在日落之前,必须进献一位姑娘,否则,他便要杀死全城的女人——无论长幼。
宰相顶着炎炎烈日回到了家里,长吁短叹。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看见父亲愁眉苦脸的样子,一下子便猜到了是什么事情。她走到父亲身边,将脸贴在父亲的手背上,温柔地说:“父亲,你不要难过了,今天我进宫去好了!”
宰相一听女儿这么说,立刻跳了起来:“不行,不行,傻孩子,难道你不知道进宫意味着什么吗?”
山鲁佐德平静地说:“女儿当然知道,可是我若不去,天下女孩的噩梦就永远不会醒。你放心吧,父亲,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这位勇敢的姑娘坚定地说。
因为山鲁佐德是城中最有智慧的姑娘,所以,宰相虽然不太愿意,但是关系到城里上千人的性命,也只好答应了山鲁佐德的请求。
听说是自愿进宫做他的短命王后,国王山鲁亚尔也不禁对身边这位柔弱的姑娘刮目相看,他说:“山鲁佐德,你的勇气可嘉,救了全城的女孩。可是,我也不会为你破了规矩,明天早上你必须死!”
山鲁佐德不慌不忙地说:“亲爱的陛下,我知道自己的命运,我最后只有一个请求,您能答应我吗?”
山鲁亚尔从前见过的新娘,听到他这样说,都吓得浑身颤抖,可是山鲁佐德听了却从容平静。
“好吧,可怜的人儿,说出你的请求,让我听听。”他说。
“我想见一下我的妹妹,因为我答应给她讲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山鲁佐德微笑着说。
“什么样的故事?”山鲁亚尔听到这个请求觉得十分好奇。他急忙派人去把山鲁佐德的妹妹请进宫来,并敦促山鲁佐德快点讲故事。
很快,山鲁佐德开始讲自己的第一个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这个故事不仅吸引住了山鲁亚尔,还把宫里的奴仆和卫士都吸引来了。大家竖起耳朵,仔细地听这个神奇的故事。山鲁佐德的声音忽而低沉忽而激昂,忽而清脆忽而沉重,说到关键处,连山鲁亚尔都不禁睁大了眼睛,紧紧抓住手杖,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山鲁佐德的故事这样精彩,不知不觉天都亮了,大公鸡在窗外鸣叫了很久,可山鲁亚尔还沉浸在故事中。
山鲁佐德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细声细气地说:“亲爱的陛下,我的故事不能再讲了,因为我行刑的时间到了!”
山鲁亚尔还没听完故事,怎么会舍得立刻杀掉山鲁佐德呢?他不耐烦地说:“你暂时可以不必死,先把故事讲完吧!”
山鲁佐德摇着头说:“那可不行,陛下,我的故事只能晚上讲,白天可不是讲故事的时间!”
“哼!你不过是想拖延一天时间罢了。”山鲁亚尔悻悻地说,“如你所愿好了,今天晚上接着讲。”说完,他就怒气冲冲地走了。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山鲁亚尔果然又按时坐在了山鲁佐德身边听故事。山鲁佐德很快就把昨晚的故事讲完了,她说:“陛下,您请休息吧,我还要给妹妹讲第二个故事呢!”
山鲁亚尔正听得入迷,怎么肯去休息,他恶狠狠地说:“不行,我也要听,你快点讲吧!”
于是,山鲁佐德微笑着开始讲起了第二个故事——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个故事比第一夜的故事更惊险曲折,山鲁亚尔听得心都被提了起来。
刚讲到惊险处时,天又亮了,山鲁佐德照例闭上了嘴巴。山鲁亚尔无可奈何,只好宣布再延期一天。
山鲁佐德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绝伦,而且每当说到关键处时,天就亮了。为了继续听故事,山鲁亚尔不得不一天又一天地延长山鲁佐德的生命,慢慢地,这位残暴的国王便被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感动了。同时,他也对美丽聪慧的山鲁佐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那铁石一般冷硬的心肠渐渐被爱融化了。
终于有一天,他对这位勇敢的姑娘说:“亲爱的山鲁佐德,从今天起,做我真正的王后吧。我保证痛改前非,做一位仁慈的君主”。
山鲁佐德含泪微笑着,紧紧地拥抱着国王。
从那以后,山鲁亚尔和山鲁佐德相亲相爱,共同治理国家。在他们的带领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山鲁亚尔还让史官将王后所讲的故事整理出来,取名叫做《一千零一夜》。
1、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