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文革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
楚云飞——1956年任金门守备军副司令,授中将衔。后升为上将。在金门与解放军交手数次。 1968年李云龙去世的时,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开放以后来大陆经商并买下李云龙故居做留念。
丁伟——1958年支持彭德怀遭到迫害,被免去一切职务并下放到某农场改造,此后音讯全无。
孔捷——援助过遭到迫害的李云龙,最后收养了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的6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在80年代初离休。
赵刚——文革时期,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造到迫害。最后自杀名志!1978年平反。
段鹏——解放后被李云龙委托组建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梁山分队。在李云龙遭到迫害的时候曾组织营救,但被李云龙拒绝。后来隐姓埋名直到1978年李云龙平反的时候才出现。
田雨——为李云龙生了两个儿子:李 健、李康。后有收养了好朋友冯楠的四个孩子:赵山、赵高、赵水、赵清。当自己的丈夫受到迫害的时候挺身而出,一起入狱。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自杀徇情。
扩展资料
《亮剑》是由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的战争题材剧 。
剧情简介
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守备部队的全体军官都在这次袭击中丧生。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
1941年冬天,弹尽粮绝的独立团在野狼峪伏击日军用冷兵器全歼日军两个中队,此战之惨烈竟惊动了最高统帅部的蒋委员长,也引起了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极大关注。
抗战胜利,李云龙、楚云飞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战场上,这一次交手双方险些同归于尽。李云龙师长被一发迫击炮弹炸得像个被打碎的瓶子,楚云飞少将胸前中了两发机枪弹,身边的卫士扑了过来,掩护住了楚云飞。
警卫连长董海,浑身血迹斑斑,他和几个战士抬着李云龙风风火火的冲进医院,李云龙被抬进了手术室,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血浆突然不够了,未曾料想到的是,抽验完所有战士的血浆后,发现没有一个战士和李云龙的血浆相符,就在这危急时刻,小护士田雨发现自己的血浆和李云龙的相符,田雨献血挽救了李云龙的生命。
田雨担任起了李云龙的护理工作,当李云龙迷迷蒙蒙睁开双眼的那一霎那,就被田雨嫣然的笑脸吸引住了。在田雨的精心护理之下,李云龙康复的很快。充满正义的霸气是李云龙独有的东西,田雨崇拜李云龙,就在李云龙准备出院的时候,田雨答应了李云龙那男人气十足的求婚。
金门战役失败后,李云龙率部开进山区,和平生活也许适合所有的人,却不适合李云龙,他和妻子田雨的矛盾也开始滋生了。
由于李云龙夫妇的撮合,赵刚和冯楠由相识到相爱,这是李云龙在此期间最为得意的一件事,他不会想到,这对优秀的男女日后悲剧性的结局。
李云龙屡屡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带兵赴朝鲜作战,他的请求不但没被批准,反而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通知,他带着情绪去南京军事学院报了到,在南京军事学院他由强烈抵触到虚心求学,这是李云龙从野战经验到完成军事理论系统化一个重要的转变。
李云龙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作为军长回到了老部队,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分队,在未来新中国的建设中屡建奇功。
-亮剑
《亮剑》楚云飞的炮营哪来的?合理吗?
整体来说,《亮剑》这部电视剧,算是很好的军事常识普及课。但是里面瑕疵很多,不胜枚举。
最典型例子便是,军队编制问题错误严重。
团,是作战部队的基本战术单位,战区军区级将领下命令,通常最多到团级,团一下就由团长带领的团部自由掌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抗日战争中的每个团,都是有正式的数字编号的。比如抗日战争四大名团卢沟桥事变的吉星文团是219团、南口保卫战的罗方桂团是529团、奇袭阳明堡的陈锡联团是769团、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是524团。
反观团以下单位,都是以团为主重新编制,通常来说分为一营二营三营,下面分别是1连到9连,以此类推。
所以,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晋绥军,对团一级的兵力编制、火力配置,都掌控相当强。绝对不会存在李云龙独立团兵力9000多,楚云飞358团兵力6000多。
这一部分,纯属瞎编,大家一笑置之就行了。
抗日战争中,晋绥军的总兵力,基本维持在15万左右,分属于第19、33、34、35军、61军和骑兵第1军,步兵总共编了68个团,总兵力134398人。骑兵原为6个团,仍为6个团,共6584人。炮兵原为9个团及1个炮垒大队,战后整编为6个团,新成立3个团1个炮垒大队,共15383人
也就是说,晋绥军358团作为一个步兵团,如果兵力与其他步兵团差不多,应该为2000多人。即便是违规扩张,到了3000人就顶天了。绝不可能达到五六千人·的规模。
我们八路军这边,更不可能出现一个团就有近万人的情况。剧中还出现了独立团能管得了县大队区小队的情况,更是无稽之谈。抗日战争中后期,华北军队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山东军区和晋绥军区四大军区,军区对外的编制为120师,129师等单位,可是下面并不设置旅,而是设置了二级军区,二级军区下面有军分区,军分区下面则是团为主的作战单位。以晋冀鲁豫军区兼129师为例,抗战后期发展为21个军分区,以及若干个独立旅,总兵力也不过就是30多万,这样粗略一算,每个军分区下面有一万人左右,军分区下面才是团。
实际操作中,八路军的团一级编制设置相当随意,一个军分区,有的有一个团两个团,有的则直接设置五六个团。原因很简单,每个团设定兵力不多于2000人,甚至少于1000人,便于随时缴获武器,随时补充兵员。
说到这,你大概知道了,为何楚云飞和李云龙抗战八年一直是团长了,其实真相恰恰是,他们早就升了职,做了旅长或军分区司令,只是叫着团长顺口而已。
当你知道了楚云飞实际上是旅长,就能理解为何他会有炮营了。
给楚云飞设置炮营,主要目的有这样几个;
1,让人们看到晋绥军强大火力背后,不抵抗的事实。
2,让人清晰看到晋绥军和八路军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3,晋绥军一个团都有炮营,而八路军整个华北抗战,却拿不出几门重炮,抗战局势每况愈下,原因可想而知。
楚云飞的炮营,百分百是虚构出来的。因为,晋绥军在太原会战后不断打败仗,只有北路军傅作义有所振作。这样的部队,不仅守不住自己的兵工厂生产大炮,更不可能从中央获得大炮的补给。
1937年到1941年,中国军队的军火主要来自于苏联,通过新疆盛世才转运而来;1941年之后,中国军队的军火主要来自于美国,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获得。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基本全靠进口的情况下,晋绥军作为“后娘养的”,怎么可能在一个团编制下,设置炮营呢?
试想一下,如果晋绥军真的能一个团一个炮营,解放战争还真不容易获胜。1948年年底的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四个炮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火炮是战争之神”的话,绝不是想象出来的。
如果楚云飞有一个炮营,可能整个晋西北都成他的了。因为,在山东在河北,小鬼子的炮楼一座一座就能延伸到根据地腹地,专门欺负八路没有火炮。八路抢到一门火炮,小鬼子所有的炮楼都不安全了。
众所周知,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司令部秘密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由特种战专家山本一木牵头主导,成员也都是从德国慕尼黑特种兵学校毕业。这支部队不仅战斗力惊人,而且也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他们的作战目标主要以斩首行动为主,包括各级首脑机关、部队长官、重要军事目标等。
由于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晋西北闹得日军寝食难安,而且死于李云龙之手的日军军官也不计其数,其中伏击观摩团一战,就打死日军少尉以上军官100多人,其中还包括日军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如此战绩对于八路军而言自然是战功赫赫,但是对日军而言,那就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立马将李云龙做掉,于是李云龙就上了山本一木的黑名单。赵家峪一战,李云龙落荒而逃,如果不是团部警卫排以命相搏,李云龙也许早就归位了。
那么问题来了,楚云飞的358团也是名声在外,而且聚仙楼一战他也参加了,平田一郎的死他也有一半的责任,为何山本一木不找他的麻烦呢?如果山本特工队真的制定了偷袭计划,楚云飞的结局能比李云龙好吗?
楚云飞的358团属于晋绥军战斗序列,也就是国军,国军作战一般以大规模的阵地战为主,不像八路军在敌后开战广泛的游击战争,再说他们也不会。所以,一般如果没有上级命令,或者是绝佳战机时,358团是不会主动向日军发动进攻的。而且1938年以后,就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大规模会战基本结束,日军的主要作战目标也由国军换为八路军。另外,楚云飞虽然参与了平田一郎事件,但也是被迫的,因为平田一郎准备集结重兵围剿楚云飞驻守的大孤山。
所以相比李云龙而言,楚云飞对日军的杀伤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山本一木真的偷袭了楚云飞的358团,相信楚云飞也有能力突围出去。依照358团的编制,楚云飞手里至少有一个警卫连,而且全部自动火力,虽然358团整体战斗力不算强,但是警卫连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比如钱伯钧反水时,楚云飞就带了一个警卫班,而且硬生生抗住了钱伯钧一个营的进攻,坚持到了李云龙赶来。所以山本就算偷袭了楚云飞,也未必能杀了他。
在《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和晋绥军358团各出了一次叛变投日的事情。独立团朱子明是被日军酷刑逼迫的,他是在凌迟的酷刑威吓下,才叛变的。而钱伯钧属于主动向日本人投怀送抱。
钱伯钧叛变,主要是对自己待遇不满意。他所掌管的一营属于358团主力营,358团全团五千人马,一营就有小两千人马。而此时,李云龙的独立团才一千多人。从军数十年的钱伯钧觉得自己应该当团长,对于营长一职很不满意。
日本人不知道怎么和钱伯钧勾搭上了,派出郑谦一代表日伪军和钱伯钧谈判。日军开出的价码是“皇协军团长”。不过,营长钱伯钧和副营长张富贵要的是比团长更大的官——旅长/师长!毕竟,他一个营比八路军一个团规模都大。
在这里要说一下,其实,皇协军的编制一直很虚。五六百人就敢封一个团!一个伪军师,也就两千人。
鬼子给封这么大的官,也是因为对自己有好处。不费一枪一弹,收编一支队伍。怎么算都是赚了。也是因此,日军对国军向来是又拉又打。
为了配合钱伯钧部叛变,日伪军向大孤山搞了一次扫荡。楚云飞联系不上钱伯钧部,就带着一个警卫班去钱伯钧营部查看。按照一个班12人算,当时,楚云飞就带了12人。可是,就是这12人,愣是抗住了钱伯钧营部士兵的进攻。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钱伯钧手下的一个炮兵已经说出来了。楚云飞的警卫班都是自动武器,火力猛,钱伯钧营部士兵火力不行。于是,钱伯钧命令手下炮手向楚云飞开炮,炮手没听他的。而且,还说:长官,那是团长!
就在此时,八路军的部队赶到了。钱伯钧赶紧夹着尾巴逃跑。不过,还是被楚云飞追上,一枪干掉了。
下面,我再来详细总结下原因。第一,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着钱伯钧部当汉奸的。就算钱伯钧叛变成功,这个营的人也会散去很多。例如,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就是因为长官投降日本,才离开原来部队的。
钱伯钧营部直属炮兵,都不听他的指挥。可见,钱伯钧叛变不得人心。
第二,楚云飞是团长,一营的士兵都认识他。就算钱伯钧没有向普通士兵透露投敌的事,这些士兵也不敢打团长。
第三,李云龙来的太快了,他的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到了钱伯钧所在的李家镇!
楚云飞的卫士班已经炸塌后墙,准备让团长先走。就在此时,八路军骑兵连赶到了。钱伯钧的一营在混乱中,被八路军缴械了。
第四,钱伯钧部是有两千人。但是,不可能都在钱伯钧的营部围攻楚云飞。一个营部也就百八十人。所以,楚云飞仗着火力优势,没有在半小时内,被钱伯钧打死。
(文/勇战王聊 历史 )
国民党军队的最大特点是“部队私有化”,即基层官兵只认直接上司,没有什么信仰和道理的对错,长官命令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也是国军各部喜欢保存实力和协同极差的病根,因为部队打光了长官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称国军为“新军阀”并不冤枉,这就是军阀习气。
到抗日战争时期,黄埔系中央军还好,毕竟有过思想教育,地方杂牌军这一毛病尤甚。
对晋绥军358团一营的士兵来说,当兵就是为了吃粮,跟着钱伯钧打日本人和投日本人没什么区别,反正营长说了算。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投敌较多,大部分也是这个原因,长官决定叛变,当兵的只管跟着走就是了。这与八路军有着本质区别,当年邢仁甫杀害黄骅投敌,硬是拉不走队伍,只能带着几个亲信跑路。(现在河北还有黄骅县)
但问题是楚云飞是这支队伍的大老板,兹要他一出现,分号掌柜钱伯钧的号召力可就有限了,这也是楚云飞敢带着孙铭和一个警卫班就硬闯一营营部的原因,尽管已经怀疑钱伯钧要搞事情。果然,大部分一营士兵开始懵圈和观望,毕竟大多数不明真相,毕竟当汉奸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所以连迫击炮手都不敢开火,磕磕巴巴地说:“他他他可是团长”。
当时的晋绥军已被日寇撵出了山西的主要城市,连阎锡山都只能把二战区长官部安放在“克难坡”,楚云飞的部队也住在城市之外,团部能驻扎个镇子就算不错了,同样,钱伯钧的营部驻地也大不到哪去,也就是说,身边最多有营直属队或一个连的兵力,2000人马那是理论上的数字,不可能拥在一起群殴楚大团长。
即便是营直属队和警戒连队,敢朝团长开枪的也是少数,因此钱伯钧除亲信手下之外,能够纠集起来动手的人马实在有限,否则楚云飞五分钟就嗝屁朝凉了。退一步说,钱伯钧实际也是做贼心虚,不敢把动静闹得太大,甚至未必真想把楚云飞置于死地,一方面是把团长搞死了不好跟部队交代,军心混乱容易影响投敌的“大事”;一方面是没有主义之争,毕竟有着多年的兄弟情份。
一边是不想下死手,一边则是没有退路必须坚守待援,心态不同战斗力自然也不同,警卫班一水的冲锋枪,火力可是不弱。
枪炮声一响,附近的晋绥军和八路军自然会有反应,都是跟日本鬼子周旋多年的老部队,对枪声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楚云飞只是没想到李云龙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已经杀到一营营部。
看起来一营跟日本人的往来早已泄密,八路军独立团确有预案,响枪就是信号。
李大团长于是以消灭叛军的名义,将358团一营全部缴械,武器装备拉回去补充自己,其实这事挺不地道,一营的大部分士兵都未必知道要投靠日本人改编成伪军呢,就稀里糊涂被缴了枪。钱伯钧谋事不密,下手不狠,做事拖泥带水,也确不是干大事的料。只是可惜了那2000人的装备 足够八路军再拉起来两个团。
然后就是楚云飞清理门户,单枪匹马追杀楚云飞;再然后就是李云龙赖帐不还,厚着脸皮拖三阻四,终于拖到内战爆发,都成为敌人了,那还还个屁了。
又及,小鲜肉们拍的《亮剑三》有人看了吗?
钱伯钧是楚云飞的老部下,跟随楚云飞多年,虽然钱伯钧叛变,投靠日本人,但是钱伯钧念在跟随楚云飞多年情分上,并没有杀死楚云飞的念头。
钱伯钧叛变对于楚云飞来说,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而这件事也差点断送了楚云飞的前程。钱伯钧这个人楚云飞十分信任,但是钱伯钧的态度却让楚云飞无法接受。大战在即,楚云飞一时间竟然联系不上钱伯钧,通话中短,钱伯钧知道战事严峻,前线却没有建立任何防御工事,这样楚云飞开始怀疑钱伯钧。
为了弄清楚情况,楚云飞带领十几名警卫员之身前往钱伯钧营地。钱伯钧开诚布公的坦明了他的态度,确实他投靠了人本人,楚云飞愤怒至极,举起冲锋枪就是一通扫射,想要打死这个卖国求荣的钱伯钧。钱伯钧在重火力的掩护下逃了出去,此时楚云飞被钱伯钧的手下团团围住,情况危急。
李云龙早已看穿了钱伯钧的意图,但是毕竟钱伯钧是楚云飞的部下,为了不节外生枝,李云龙暗中观察,得知楚云飞与钱伯钧交火,被钱伯钧困住,李云龙迅速集结部队增援楚云飞。
钱伯钧当时手里拥有2000多人,而楚云飞只带了十几个人,钱伯钧能够命令部下解决掉楚云飞。但是楚云飞毕竟身为团长,钱伯钧手下的士兵无心恋战,对楚云飞更是下不去手。如此情况下,钱伯钧也只是想挑明情况,放了楚云飞,各奉其主。
李云龙带领部队来势凶猛,迅速冲垮了钱伯钧的部队,把楚云飞从危险中救出,钱伯钧落荒而逃,钱伯钧错失良机没有解决掉楚云飞,楚云飞乘胜追击,最终被楚云飞打死。钱伯钧没有杀死楚云飞是有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钱伯钧优柔寡断,身为军事将领,太过感性,没有杀伐决断的本事。
我是 娱乐 小鹿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一
楚云飞毕业于黄埔军校,才能自然不用说。他又是阎锡山的嫡系将领,楚云飞领导的358团是一个加强团,一共有5000多人。
钱伯钧是358团第一营营长,一营是358团的主力团,有接近2000人。用钱伯钧的话说就是,自己一个营,相当于李云龙两个团。表面上看自己是个营长,实际上享受的是团长的待遇。
钱伯钧跟随楚云飞多年,当楚云飞是连长的时候,钱伯钧就是个排长。楚云飞一直栽培钱伯钧,把自己的主力营交给他。
钱伯钧在日本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引诱惑下,准备投靠汪精卫。这件事被李云龙提前侦知,甚至楚云飞也有所察觉。
二
在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部署会上,楚云飞要求二营开一个口子,放伪军过来。一营、三营、四营把伪军包围起来打,二营担任阻击日军增援的任务。
结果一营根本联络不上,派出通讯员也没有用。在当时的军队中,有奶便是娘。军官们随时都有可能会反水,楚云飞就决定去看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这时李云龙发现钱伯钧已有战斗准备,反应异常。李云龙马上命令自己的一营二营向李家镇两翼包抄,骑兵连正面突击。
钱伯钧当面向楚云飞承认自己要投靠南京汪伪政府,这是楚云飞无法答应的。双方在一营营部展开激战,楚云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钱伯钧。
三
一营的官兵面对楚云飞的一个排,本来是有胜算的。但他们都不愿意对自己的长官下手,再加上楚云飞的警卫排装备很好,战斗力强悍,也很难对付,双方就在对峙。
钱伯钧命令自己的炮兵向营部开火,炮兵不愿意向自己的团长开炮。正在这时,李云龙的骑兵冲进了李家镇,击溃了358团一营。
李云龙命令一营包围李家镇,二营冲进去缴了358团一营的枪械。楚云飞感谢李云龙过来帮忙,顺手借了和尚一枪一马,去收拾钱伯钧。
楚云飞是快枪手,他非常自信的让钱伯钧先开枪。但他还是一枪爆了钱伯钧的头,为自己的部队清除了汉奸。
四
如果要问为什么钱伯钧2000人消灭不了楚云飞,这要从民国的军制来讲起。
从曾国藩的湘军开始,包括李鸿章的淮军,都是讲究效忠长官制,更愿意提拔自己的兄弟亲戚朋友,这些人更可靠。到了近代,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北洋军同样如此,下级军官只听自己长官的命令,其他人根本就指挥不动。
到了国民革命时期,也不例外。高级军官为了控制自己的军队,往往会越级安排一些军官,防止自己的部下叛变反水。甚至高级军官往往还会对自己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们经常慰问,让他们向自己效忠。
钱伯钧的部队根本就不愿意向大名鼎鼎的楚云飞下手。楚云飞在自己358团的威望很高,因此在钱伯钧逃跑时,自己身边的卫士王贵就听从楚云飞的命令,背叛了钱伯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楚云飞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虽然自己的嫡系军官钱伯钧要叛逃,但下边的低级军官和士兵都不愿意向楚云飞动手。这就保证了在李云龙到达之前,楚云飞的生命安全还有保障。
大家都知道,楚云飞358团与李云龙独立团是不一样的,是有正规编制的一个团,那么正规编制下,五千人马特么是一个加强旅,而不是一个加强团,然而他358团还就是一个团,原因就在于当时国家军队的军阀化,军阀部队国家化,互相之间关系复杂,关键在于人治而非法治,楚云飞自己出身大富之家,有志军旅,是阎锡山爱将,蒋校长高足,当年的中国,有这两位罩着,在山西从军,也就是亮剑是轻度神剧,还讲点合理性,楚云飞的大富背景也没有脱离实际,那么拉个五千人的团,否则拉一个军也成啊!
别看楚云飞跟李云龙惺惺相惜的紧,站队立场可一直是准备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这样的人拉队伍,蒋校长很放心!而且不得不说,楚云飞是个人杰,还是个真心要打鬼子的人杰,那么他自己借势拉起的队伍,自己非但不吃空饷喝兵血,还自己倒贴钱养兵,这是心怀抗日报国之志的人,拉队伍是真心打鬼子,这样在部队里多少还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部队官兵基本的是非观就因该好于一般军阀或地方部队。钱伯钧倒是老脑筋,还抱着老军阀部队观念,感觉自己这个营还是拉的动的,事发后才发现不对,电视和原著虽然都没描写钱伯钧原来在部队如何私结恩义之类,但想来是有的,而且平时也因该有一群低级军官围着他这大营长奉承,他才会有可以拉走部队的错觉,不过最后他是一个人跑路被楚云飞追上干掉的,就算开始围攻楚云飞时打死的都是他心腹,那也没几个人。
这里面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钱伯钧其实没有杀楚云飞之心,他不敢,所以没有准备,楚云飞突然来一营,他才迫不得已动手,结果营直属单位干不动楚云飞带的警卫班,这可不一定是楚云飞警卫班都是自动武器的原因,还是大多数人对团长没杀意,打得不坚决,喊炮兵炮兵直接说那是团长不肯打。钱伯钧为什么事先没准备专门围杀楚云飞的刀斧手呢?就是因为当时日本人招降都是借汪伪政权来招降的,而汪伪政权招降,又多用“曲线救国”的借口,所以这个借口下跑过去的伪军逃跑投降时,并不愿意真的把事做绝,他们只是没出息,求个苟活而已,拉走部队只是原本军阀间墙头草习惯,杀上官反水那就是另一回事,完全不留后路了。
钱伯钧显然无此魄力,所以说,不存在钱伯钧两千人马杀不了楚云飞的事,这两千人马不是钱伯钧的,而是楚云飞的!钱伯钧最多也就是小范围在一营军官中拉拢几个心腹,根本不敢把反水的事通知全营,全营都在大孤镇的话,别说指挥围杀楚云飞,我怀疑还会被楚云飞指挥反杀,因为他钱伯钧根本控制不住这两千人。
首先,钱伯钧一个营有将近2000人,但是不可能都在营部。营部就只有警卫部队和营部的工作人员,总共可能也就100人左右。其次,楚云飞毕竟是358团的最高长官,在358团,甚至在晋绥军中都是很有威望的,再加上是阎锡山的得意门生,一般的士兵怎敢对他下黑手!再者,不是每个士兵都知道钱伯钧要叛变,无缘无故的向自己团的最高长官下黑手,那自然是不愿意的。还有就是,不是每个士兵都愿意跟着钱伯钧叛变卖国的。再说楚云飞到营部时带来的警卫班,虽说只有10来个士兵,但这些士兵的素质肯定比一般的士兵高很多,再加上士兵们手里的自动武器,只要占据了有利位置,就算攻方占人数优势,但一时半会是攻不下来的。最后就是老李的部队反应很快,短时间内就赶到救援了。
说到底,358团钱伯钧叛变事件,完全是一起不成功的叛变,失败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楚云飞的突然出现,也不是独立团的突然袭击,而是叛变的总指挥官——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根本就拉不走他麾下的2000多官兵。
由于晋绥军358团是加强团编制,因此旗下的各营也升级为加强营,而钱伯钧手下的步兵营更是358团的主力,兵力甚至超过了李云龙的独立团。雄厚的实力,自然也成为了日军企图瓦解渗透的目标,面对日伪军开出的巨大诱饵,钱伯钧和营副张富贵很快选择了叛变,一场秘密拉走部队的计划在一营营部的内部悄悄展开。
然而钱伯钧和张富贵为了高官厚禄而暗自高兴时,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他们能带走这支部队吗?
在钱伯钧与日军的联络人进行秘密接洽的时候,日军联络人开出了平田一郎愿意给出的加官进爵的种种条件,有钱伯钧的份,也有张富贵的份,可这些条件当中却唯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钱伯钧手下的2000多名官兵,该有什么奖赏?
或者按照陈佩斯在小品里的话来说:没条件,谁投降?
这个失算,恰恰也是造成钱伯钧步兵营在后面迅速瓦解的原因。话说我们在晋绥军手底下当兵,正常拿着军饷,现在顶着汉奸的罪名跑到日本人手里,还拿着同样的军饷,那我们凭什么去当汉奸?先不说抗战时期的民族感情,光是钱伯钧的手下在这个过程中分不到甜头,就会造成大量官兵在关键时刻反水。可身为老兵的钱伯钧,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知道?
事实上他知道,但在叛变密谋的初期,他不敢替自己的手下争取权益,因为一旦他的手下有了权益,那钱伯钧自己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试想一下,倘若日军拿着一张厚厚的封赏条件而来,不但给了钱伯钧和张富贵以富贵的身份,更对钱伯钧的手下大加封赏,手下的军官们也可以单独得到日军加官进爵的任命,那这个步兵营的所有权到底是你钱伯钧的还是日军平田一郎的?事后这个步兵营划归到日军的麾下,那钱伯钧手下的这些军官,到底是听钱伯钧的命令?还是听平田一郎的指使?
所以在与日军密谋的初期,钱伯钧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他尽可能地在日军面前营造出一种自己就是步兵营老大、所有官兵都愿意跟着自己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有底气,更有本钱的跟日军讨价还价。假如钱伯钧一开始就告诉日军:你们还得给我的手下予以封赏,否则手下不愿意跟我叛变!那日军还找你钱伯钧这空头营长干什么?
按照钱伯钧的幻想,先秘密谈判给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随后趁手下官兵不明白真相,快速将手下2000多名官兵拉到日军的防区。等成为了不可改变的既成事实,被日军包围也无法回去的钱伯钧步兵营的基层官兵们,只能被动接受现状。但钱伯钧想的很美,却还是忽略了两个现状:楚云飞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威信、晋绥军和八路军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由于连八路军独立团都分布在各地驻扎,人数更多的钱伯钧步兵营更是如此,当钱伯钧的主力部队分别驻扎在各地还没有归拢到一起的时候,来自于八路军的情报已经肯定了钱伯钧叛变反水的消息,而派往钱伯钧营部联络的通讯员神秘失踪,也让老谋深算的楚云飞猜到了钱伯钧可能会存在另类动作,因此提前带领警卫班亲自赶到钱伯钧的营部进行问责,尽管楚云飞只带走了一个警卫班,但此时的钱伯钧,他叛变的中心地带——营部,也只有几百个官兵,且绝大部分官兵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叛变的消息。
因此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当楚云飞和钱伯钧在营部展开交火的时候,钱伯钧在外地的众多官兵根本不知道消息,要么按兵不动,要么匆忙赶来,但支援的目标却是楚云飞。而营部参与围攻楚云飞的数百名官兵,绝大部分得知钱伯钧叛变后也是阳奉阴违,拒绝向自己的老长官开枪。最后的这场兵变,完全成为了钱伯钧亲兵队和楚云飞警卫班的对决,既然双方人数相当,那战斗力更胜一筹的楚云飞警卫班自然不怕自己遭到团灭!
感谢悟空邀请。
亮剑毕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编剧导演为了吸引观众,就要把剧情编的离奇一点儿,这才有了楚云飞带一班卫士到钱伯钧营的这一段戏。而真实的战场是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大战在即,一团之长是绝对不允许离开自已的指挥位置,原因简单,就算钱伯钧没叛变,你楚云飞离开团部跑到下边营里去了,而敌人突然袭击,团部谁来处理突发情况?你的防线如果被敌偷袭突破就要影响到整个战局,所以楚云飞大战在即却轻易离开了自已的指挥岗位,这是战场纪律绝不允许的严重事件,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不把楚云飞枪毙了才怪哪。
在《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和晋绥军358团各出了一次叛变投日的事情。独立团朱子明是被日军酷刑逼迫的,他是在凌迟的酷刑威吓下,才叛变的。而钱伯钧属于主动向日本人投怀送抱。
钱伯钧叛变,主要是对自己待遇不满意。他所掌管的一营属于358团主力营,358团全团五千人马,一营就有小两千人马。而此时,李云龙的独立团才一千多人。从军数十年的钱伯钧觉得自己应该当团长,对于营长一职很不满意。
日本人不知道怎么和钱伯钧勾搭上了,派出郑谦一代表日伪军和钱伯钧谈判。日军开出的价码是“皇协军团长”。不过,营长钱伯钧和副营长张富贵要的是比团长更大的官——旅长/师长!毕竟,他一个营比八路军一个团规模都大。
在这里要说一下,其实,皇协军的编制一直很虚。五六百人就敢封一个团!一个伪军师,也就两千人。
鬼子给封这么大的官,也是因为对自己有好处。不费一枪一弹,收编一支队伍。怎么算都是赚了。也是因此,日军对国军向来是又拉又打。
为了配合钱伯钧部叛变,日伪军向大孤山搞了一次扫荡。楚云飞联系不上钱伯钧部,就带着一个警卫班去钱伯钧营部查看。按照一个班12人算,当时,楚云飞就带了12人。可是,就是这12人,愣是抗住了钱伯钧营部士兵的进攻。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钱伯钧手下的一个炮兵已经说出来了。楚云飞的警卫班都是自动武器,火力猛,钱伯钧营部士兵火力不行。于是,钱伯钧命令手下炮手向楚云飞开炮,炮手没听他的。而且,还说:长官,那是团长!
就在此时,八路军的部队赶到了。钱伯钧赶紧夹着尾巴逃跑。不过,还是被楚云飞追上,一枪干掉了。
下面,我再来详细总结下原因。第一,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着钱伯钧部当汉奸的。就算钱伯钧叛变成功,这个营的人也会散去很多。例如,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就是因为长官投降日本,才离开原来部队的。
钱伯钧营部直属炮兵,都不听他的指挥。可见,钱伯钧叛变不得人心。
第二,楚云飞是团长,一营的士兵都认识他。就算钱伯钧没有向普通士兵透露投敌的事,这些士兵也不敢打团长。
第三,李云龙来的太快了,他的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到了钱伯钧所在的李家镇!
楚云飞的卫士班已经炸塌后墙,准备让团长先走。就在此时,八路军骑兵连赶到了。钱伯钧的一营在混乱中,被八路军缴械了。
第四,钱伯钧部是有两千人。但是,不可能都在钱伯钧的营部围攻楚云飞。一个营部也就百八十人。所以,楚云飞仗着火力优势,没有在半小时内,被钱伯钧打死。
《亮剑》中的晋绥军楚云飞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准备投降日军,结果被楚云飞和李云龙联手摁住,楚云飞更是采用了骑士对决之精神,把钱伯钧一枪爆头,使其叛逃企图惨遭流产。
先说说国军投降这事儿。
全面抗战八年之中,国军成建制投降日军的事例俯首即来,比比皆是。国内的统计是有五十至六十万人转换了阵营,当时的全部伪军数量为78万(不含伪满),国军投降过去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钱伯钧为什么要投降?前车之鉴在这里摆着,日本对投奔而来的国军将领级别都定的高高儿的,起码原地升一级,搞不好还能弄个野鸡司令什么当当。比起在358团屈居于强势团长楚云飞之下做一个万年的营长,地位自然要水涨船高。
那么钱伯钧就不怕将来日本人战败了受牵连?可能他是会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但当时的形势和事实告诉他,这种担心有些多余,这点风险相对于到对手那里投机所能带来的利益扩大化,实在是小到不成正比。
所以说,钱伯钧为了摘掉万年营长的小帽子,去敌人阵营里换一顶闪闪发亮的大帽子,也就有了足够充分的理由。抗战中后期的华北伪军集团军的番号都排到了一百零几,大帽子满天飞,只要你不嫌沉,只管拿去便是,这方面日本人的算盘打的很精,人家很务实的答应了这些鸟人的务虚要求。
说到这里,问题就比较明白了,随着老美的加入,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成立,这些投降的将领们不会在1943年后还傻到觉得日本人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但他们同样也不会傻到跟自己的生命或前途过不去,至少是缺失了很多抗战前期的血性精神,多了一些个人地位的钻营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抗战后期国军的仗越打越差的原因之一,亡国灭种的危机其实已经基本过去,这种时候为了保存实力,大家的劣根性往往就显露无疑。还是把话题引回《亮剑》上来,钱伯钧想钻营一下,楚云飞也不是不答应他钱伯钧去钻营,但楚云飞恨他要带走的兄弟太多,钱伯钧的一营号称有小两千人,是358团的核心力量。你钱伯钧升官发财当野鸡司令去了,甚至赶明儿日本人败了,你摇身一变卧底英雄,保不齐比楚云飞官儿还高一级,而楚云飞却要背上部下叛变投敌的黑锅甚至受军纪处分,那绝对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钱伯钧发现手下兵将的心态跟自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比较悲催了,谁要他行事不果断,结果给了人家楚云飞和李云龙时间去利用。
至于最后被一枪爆头的为什么是他钱伯钧而不是楚云飞,那恐怕还得怪自己不具备主角光环了,这就跟医院出现的那个副军长永远追不到美女小护士田雨的道理一模一样。
《亮剑》中李云龙饮弹,楚云飞写的诗别有深意,可惜少有人懂
说起中国的抗战剧,有一对双子星,一部是反映华北八路军抗战的《亮剑》,另一部是反应西南国军抗战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剧,作为半虚构的历史小说剧,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那种不屈服的精神,都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
只不过,《团长》太多辛酸和苦痛,游击队出来一下就团灭了,炮灰团最后因为没有战死被处决。这种不够乐观的战争剧,注定不受人喜欢。而爽片《亮剑》,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则收割了大量的忠实观众。
平心而论,都梁先生写的小说《亮剑》,写的几乎完全是李云龙的主角光环和心路历程,所谓的国军名将楚云飞,顶多算男四号男五号。到了电视剧里,楚团长竟然成了李云龙惺惺相惜的知己,还充满了家国情怀,其实这完全是迎合了很多人对国军将领的美好想象。整个抗日战争,这样的兼具作战勇敢、团结友军等优秀品质的国军将领,实际上一个都挑不出来。
电视剧《亮剑》中最大的败笔其实不是楚云飞,而是李云龙的后半生。其实李云龙之死,最能体现"亮剑精神"的。李云龙之死,其实有两首悼词,一首是田雨的绝笔《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另一首便是楚云飞《满江红》。
这两首词,都来自于宋代,田雨那一首《临江仙》,讲的是李云龙的英雄风范和感情生活,而楚云飞这一首《满江红》讲的则是李云龙的戎马生涯。
与《临江仙》一起播出的,还有一段楚云飞对李云龙的"盖棺论定":
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
这一段话,与《满江红》放在一起,很有味道,大家不妨尝一尝: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这一篇《满江红》作者是壮志未酬的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上阙讲的是自己在军营中的生活,讲当时风华盛茂、极为得意的状态。下片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哀叹,本来拥有平戎的妙策和从军的家什,只能收起来,和别人谈都没法谈。
从表面看,是楚云飞对李云龙被冤枉只能用自杀自证清白的哀叹,可是深一点想,恐怕又包含了海峡对岸的舆论攻势。
可是,实际上,这里的思考,其实完全是作者都梁本人的思考。因为,楚云飞如果真的敢在广播里赞美李云龙,可能早就被秘密警察带走了。
有个故事说,一个海岛知识分子,说过对面一两句好话,然后天天害怕秘密警察上门。有一天听到宪兵脚步声,直接心理崩溃自杀了。
楚云飞如果真的是胡琏那样的老狐狸,这种同情对面的话,绝对不敢说,想都不敢想!
其实,楚云飞也从未走入李云龙的内心。李云龙选择用饮弹自尽的方式,表达的是对国家的忠诚,表达的是一种军人和硬汉对冤屈的态度。这种情况,在解放军那里,完全没有,因为,所有的解放军指战员,都受到纪律的约束,这正是解放军超强战斗力的根源所在。
非常有趣的是,小说中的最后保护李云龙的梁山分队,居然还掩喻了一下"南京路上好八连",其实所有的解放军部队都是好八连的纪律性,李云龙也不例外。
对于解放军指战员来说,国家的兴旺发达、老百姓丰衣足食才是最重要的,个人荣辱何足道哉!楚云飞没有投诚或起义,根本不是什么三民主义信仰,就是丢不掉美国大米和雪茄烟。
这才是真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