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有退休金的女人还会再找老伴吗?

退休后,有退休金的女人还会再找老伴吗?,第1张

小区楼下的一位吴阿姨,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夫妻感情不和,离婚了。

此后,吴阿姨便一个人带着孩子,一边上班一边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很快,几年后,孩子们去了外地上大学,毕业后又在当地工作、结婚,剩吴阿姨一个人在家。

吴阿姨刚退休那年,街坊邻居纷纷张罗着要给她介绍对象,怕吴阿姨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可吴阿姨却说:“不用给我介绍,我不打算找老伴,我一个人过挺好的。”

一开始大家很不理解,说吴阿姨还这么年轻,一个人过太委屈了。也有的说,好不容易孩子们长大了,现在也退休了,是时候考虑自己的幸福了。

面对这些,吴阿姨总是回以笑脸,不去反驳,却也从来没有行动。

现在,好几年又过去了,吴阿姨仍一个人生活,并且还活得有声有色,她说:“退休后不找老伴,是我晚年最正确的决定。”

那么,退休后不找老伴的吴阿姨,都有哪些“远见”呢?一起来看。

一个人过日子清闲,找老伴还要给人家当“保姆”

吴阿姨说,我是个勤快的女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很爱收拾家务,会做饭,现在一个人也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以前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吴阿姨就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从孩子的一日三餐到学习辅导,吴阿姨几乎在完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能把这些琐事一一处理好。

吴阿姨的前夫在家就像个甩手掌柜,衣服袜子乱扔,吃饭只知道张口和催吴阿姨做饭,这也是吴阿姨厌恶了上一段婚姻乃至最后离婚的原因。

吴阿姨说,我们这个年纪的男人大都不会做饭,或者做的饭很难吃,女人再婚嫁过去了,那么小到生活起居大到一日三餐,事事都得操劳,那不是去给人家当免费保姆吗?

找了老伴,肯定也要一起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这么多年了,我也不愿意再到别的地方去,陌生的环境还得重新熟悉,不习惯,也不自在。

吴阿姨说,现在自己有退休金,身体又还健康利索,不想去伺候别人。

再婚对吴阿姨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负担,不如自己过日子轻轻松松,自由自在的,想吃什么想做什么也没人管束。这种清闲日子,吴阿姨可不想随意放弃了。

重组家庭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再婚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一位作者曾说:

“当一个人第一次结婚时,总要去问一下父母是否同意;当一个人第二次结婚时,就要去问一下孩子是否同意。”

结婚从来就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牵扯到的是两个家庭,以及这两个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

老年重组家庭,各自有各自的孩子,能否被孩子们接纳?孩子们接纳之后,两个人又如何去协调子女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

中国父母爱孩子通常甚过爱自己,年轻的夫妻因为共同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可以有商有量,俩人一条心共进退,而再婚老人因为自己的孩子,难免各自“心怀鬼胎”,很难真正交心。

吴阿姨说,我身边那些找老伴的退休女人,没有一个是过得好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过得很无精打采,经常情绪不好、心事重重,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俩人的孩子。

也许是见识过了山那边“糟糕”的风景,吴阿姨不再期待什么。她反而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非就是希望清净、安稳的生活。

她害怕自己被卷进无休止的烦恼和麻烦,她怕再婚会让自己精疲力尽、众叛亲离。

都到了这个年纪了,吴阿姨也因为懒得去处理那些复杂的家庭关系,所以也就觉得,不想再瞎折腾了,省得闹心,一个人挺好。

不想受伤害,半路夫妻多有经济纠纷,也难真正白头到老

王尔德曾说:“女人再婚,是在碰运气。”

一纸婚约,捆绑的不仅是两人的幸福,还有两人的利益。

年轻的时候,我们或许不会对对方有任何的防备和戒心,毕竟要共同撑起一个家庭、养育自己的后代,但老年人再婚,或许就没那么单纯了。

你很难保证对方会不会拿你的钱偷偷帮衬子女,更不敢确定万一哪天你生病了,对方会不会守在病床前无微不至的照顾你。

吴阿姨说,以前的单位里有个老人,再婚后和老伴的钱放到了一起,平日里除去生活费,退休工资也都一起存着,但当一个病了正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另一个就拿着钱跑了。

带着惋惜的语气,吴阿姨继续说道,这人呐终究是自私的,老人再婚风险大,遇上好的还好,遇上不靠谱的,不仅没人陪你白头到老,甚至可能让你一无所有。

我不想一把年纪了还受到这样的伤害。一个人生活,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也不惦记别人的钱,我退休工资和存款,也足够我过后半生了。

按照吴阿姨的话说,半路夫妻,一来得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二来得面对各自的家庭成员,三来,倘若这日常的柴米油盐比如谁花的多了谁花的少了都要计较,那这日子还真挺难过的。

写在最后

跟很多老人不一样的是,吴阿姨虽然一个人过日子,但特别懂得享受生活。

时不时拉姐妹下馆子、去咖啡厅喝下午茶、逛街买衣服,心血来潮的时候,吴阿姨还会到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一边旅游一边看书,一边感受当地的生活,很舍得给自己花钱。

吴阿姨说,自己不怕寂寞,打发时间的方式很多,平日在家做做饭、溜溜弯、散散步,时间也就过去了。所以自己不需要找老伴,也不想在晚年给自己那么多的“束缚”。

其实,对于单身老人而言,不管是独居还是找个老伴一起生活,都是可以的。

像吴阿姨这种不怕寂寞,一个人就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不找老伴的晚年会更清闲自在,但对于那些害怕孤独,渴望陪伴的老人来说,找个老伴日子会更好过。

说到底,不管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最为要紧的,是我们要懂得取悦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期待的生活,保持心情的愉悦。

最后,希望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能有个舒心顺遂的晚年。

退休金过万的老人,以前大多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我身边养老金过万的退休人员还是比较多的,其实什么职业的都有,毕竟养老金除了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人员以外,大部分都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多种因来计算的。从我身边养老金过万的人,我认真梳理了一下以前的他们的工作岗位或是所处的行业,主要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

一、处级以上公务员。

多次有人说2019年第一年一个退休的北京级公务员收入9000多,现在大概一万左右。

当然一线城市的科级公务员,退休后拿到一万多元养老金的概率更大。如果你是非一线城市的科级公务员,你可能很难有一万多的退休金。

第二,大学教授

退休教师的养老金水平普遍较高,在退休教师中,教授的养老金较高。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他是文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金12万左右。

所以大学教授级别越高,退休金越高,更容易超过一万退休金,在退休人员中是最好的。

第三,烟草电力的退休工人

很多人说烟草电力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水平很高。

他们属于国有企业职工,工资高,全额缴纳社保和企业年金。所以他们的养老金高,超过一万元的概率比其他普通企业的员工高很多。

第四,老干部

老干部待遇一般在一万元以上,也是这些人里面养老金最高的老年人。毕竟,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是子弹出来的,不可能给他们更多的治疗。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退休金都超过一万,已经是人生大赢家了。有了这么强的退休金,你真的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幸福爆棚。

1生儿子,抱孙子

老赵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俩儿子卡两头。当初生完大儿子之后,老赵一直还想再要个儿子,谁知连生了俩全是女儿。下定决心再生一个,终于得偿所愿。

靠着和爱人微薄的工资,养活四个孩子很吃紧,尤其是有了老小之后。那个时候,老赵和爱人的父母都在农村,后来把俩女儿送回了老家,让两家父母轮流帮着带,直到快上学的年龄才接了回来。所以,女儿们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特别亲。

俩女儿没上过幼儿园,从小在农村长大,知识没学什么,农活倒是连玩带干做了不少。所以刚开始入学的时候,跟其他孩子差距很明显,考试总考不好。在老赵看来,这都是女儿学习不努力造成的。

这种心理,造成儿子和女儿在家里地位的明显差异。儿子考不好,是因为马虎、不小心;女儿考不好,是因为不努力、脑子笨。

长时间以来一直如此。

老赵在家里又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小的时候不懂事,一看到父亲发火,只知道害怕。加上女儿们从小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少,渐渐的,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特别大的压力:俩女儿一直在家里战战兢兢,生怕犯点什么错误,挨到家长一顿教训。

老赵的这种态度,让儿子和女儿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本来一家六口挤在一套不大的房子里,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暗地里却分成两派:俩女儿关系特别好,俩儿子却经常在旁边看笑话。

孩子们渐渐长大,考上学、参加工作,陆陆续续成了家。

成家之后,老赵又开始惦记孙子的事儿。子女们赶上计划生育,一家只能要一个,这纯粹就得靠“赌运气”。老赵天天盼着抱孙子,老大“不争气”,家里是个女儿。好在老小随了老人愿:生了个儿子。老赵高兴的不得了:看来当初下定决心再生一个,决策是多么正确。

至于俩女儿,生男生女都不重要了,反正生了儿子也是随外姓,给自己家传不了宗、接不了代。

2儿女有别

在老赵眼里,小儿子最优秀。

四个孩子,只有小儿子是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还给自己添了孙子。老大没赶上好时候,职高毕业就参加工作了;俩女儿天资不行,都是大专。

四个孩子工作之后,都留在了老人身边。

平日里,两个女儿之间来往很多,时不时姐妹两家总结成对一起小聚、游玩,两家的孩子之间从小在一块儿玩耍,关系很要好。反观老大和老四两个儿子,相互之间反而联系不那么多,更别提跟女儿家的来往。四个孩子,似乎有点貌合神离。

如果说相互之间有来往,主要还是在老赵家。不管老人对待孩子有什么偏颇,四个孩子还是会定时定点的回去跟老人聚聚。工夫不多,一个月就两次。赶上老人过生日、过年过节的再另算。

刚退休的时候,老赵对于孩子们是不是经常回来,没什么感觉。毕竟岁数不算大,刚退下来,老朋友、老伙计也多。慢慢地,随着年龄渐渐增大,老友们见面次数越来越少,最多就是打个电话相互聊聊。

人都是这样,到一定岁数了,对于家庭的依赖心就越来越强。

老赵和老伴儿都已经年过七十。老赵平常干的最多的事儿,不是跟老伴儿一起,而是轮着给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回来。

有时候也把孩子打烦了,有一次老大跟老赵说道:

“爸,你和我妈不是都挺好的么?没事一块儿出去转转。我这工作事儿太多,太忙。”

老赵叹口气说道:

“跟你妈生活了一辈子了,都没啥话说了。

行了,有时间记得回来吃个饭就行了,回来之前,提前打个电话,给你们准备着。”

要是换了女儿,但凡有点推脱的意思,一般都会招来老赵一顿脾气。所以,有时候俩女儿私下聊天的时候,经常抱怨。

“你说这辈子到底欠了爸什么?早知道,不生咱们不就完了?”

3闲来无事,归置家产

有一天,老赵在家里闲着没事,跟老伴儿聊起天来。说着说着,也不知道突然想起什么,喊老伴儿把家里的存折都找出来。

老赵家好几张存折。按照老赵的话说,得把钱分开存,“分散风险”。俩人把存折摊在桌子上,找出个计算器。

老伴儿问道:

“这是想起什么来了?看着数字过瘾?就那么点钱,有什么可过瘾的?”

老赵没抬头,回了一句:

“你懂什么?再少它也个是数!

你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关心。你知道现在养老多吃钱么?咱们得算算账。”

都到这个岁数了,老伴儿其实挺知足的,也没什么再高的要求了。人这一辈子,有吃有喝有的住不就行了?有钱,还能多吃多少?没钱,还能饿着不成?

老赵没搭理老伴儿,自己算来算去。过了半晌,跟老伴儿说道:

“这两张存折都是你的名字。回头等着到期,你去把它们合起来,存到你名下。我把利息也算进去了,不到万不得已,别动它。今后咱俩大花销,都从这里出。

剩下的,我归拢了归拢,都归置好了。

回头把存折合一合,存成三张就够了。一张给老大,一张给老小,剩下一张,回头留给俩丫头。数字我都算好了。”

老伴儿拿过来一看,给老小的最多,老大其次。两个闺女的那张,一共4万块钱。老伴儿没搞明白什么意思,问了一句:

“你这是怎么分的?”

老赵应道:

“这不写的清清楚楚么?

两个儿子拿大头。老小家是孙子,得多留点。俩姑娘虽然嫁出去了,好多家连分都不分,我这想着,怎么也是咱自己的孩子,得留点。

另外,还有咱这个房子,回头留给老四,传给孙子。”

说完,老赵又看了一遍,对自己的分配很满意。后来又补了一句:

“这事儿,回头得给孩子们说清楚。我写张纸,咱俩把名字都签上。”

老伴儿隐隐约约觉得有点问题,但是说不出到底哪不妥,试探的说:

“你要不要再想想?”

老赵眼睛一翻,不耐烦的说道:

“想什么?当爹妈的,自己的财产想怎么分就怎么分,难不成还得跟孩子商量?”

4儿女们乱套了

赶上孩子们都在,老赵把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们宣布了。

在老赵看来,这是跟老伴儿一辈子攒下来的家底,怎么分自己说了算就行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没什么问题——谁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财产,别人无权过问。

孩子们听到老赵的安排,老赵问了一句“有没有意见”,谁也没吱声。看着孩子们的表现,老赵不紧不慢的说道:

“先说好,这事儿是通知,不是征求你们意见。都不说话,就是同意了,你们在上面把名字都签上。”

说完先递给了老大。

老大拿着看了又看,笔始终没落下。老赵不断的催,老大没反应。老赵有点火了:

“签个字有那么难?赶紧给我签了!”

老大听完,反而把纸笔都放下了:

“爸,我不签。凭什么给老四那么多?钱就算了,房子还全给他一个人,凭什么?”

接连两个“凭什么”,让老赵感觉到儿子是在质问自己。作为一家之长,被孩子质问,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凭什么?你有本事给我生个孙子?房子是留给我孙子的,就凭这点。

你俩呢?”

说完没再搭理大儿子,对着两个女儿问道。

二女儿小声回了一句:

“你自己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从小一直不都是这样么?”

女儿的话,毫无疑问充满了抱怨。老赵暂时压住了火,望了望老四:

“你什么意见?”

看着哥姐都没签字,老四也不敢自己出头,没回应。

看着四个孩子,老赵怒道:

“怎么了?我老了,说话就不顶事了是么?一个个都开始想着造反了?

我告诉你们,签不签都无所谓。签字,是当爹的尊重你们。不签,无所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说完,老赵拿起写满财产分配的那张纸,气呼呼的回了屋。

四个孩子一句话也没说。过了一会儿,老大起身出门,谁也没打招呼。边起身边嘟囔了一句:

“怎么弄这么乱腾……”

俩女儿对视了一眼,一起出了门。

老四想给父亲打个招呼再走,刚一打开房门,老赵不耐烦的说了一句“出去出去!今后谁也别来了!”

5结语

老赵安排财产这个动作错了么?从法的角度,没什么问题:自己的钱财自己说了算。如果要找“瑕疵”,无非是涉及到与老伴儿共同财产的话题,无非是涉及到俩人共同签字的这张纸的认定问题,这个涉及到遗嘱如何订立、如何保证有效的问题,本文暂且不表。

如老大说的“乱腾”、如两个女儿说的“从小一直都这样”,这是当前这个家庭的氛围。一个满是抱怨、充满不公感、充满负能量的家庭氛围,这样的家庭,意义何在?

老赵有一点认知是对的,而且非常清楚:一家之长。他知道自己是一家之长,是维系家庭关系的最重要的角色。只是,没有想清楚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发挥好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拿老赵自以为做的很好的一点来说:还给俩女儿分了点。结果呢?俩女儿还不是心存抱怨?分了钱,还落下埋怨,这种分配的“好意”,有什么意义?

子女们的反应是错误的、代表着对父母的不尊重么?恐怕还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谁还没点情绪、心理、情感,甚至对钱财的渴望?

好像一谈到子女关于父母财产分配的纠纷,就表示子女贪财、给钱才孝顺、唯利是图。现实中,像老赵这样做法的老人、导致子女之间心存芥蒂的情况,举不胜举,无非就是让后代们关系渐渐疏远,甚至对簿公堂——这才是结果。

所以,家产分配是过程、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这一点,希望老年人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以为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家产一分就完事了。

如果目的就是想着留给某个子女,没问题,只要做好这样的打算就可以了:子女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无所谓。但同时也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不要指望和强加给“吃亏”子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赡养。如果目的是用钱财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那就是完全另外一种用法:用来激励那些真正赡养自己、对自己好的孩子。用财产的分配来体现公平、激励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最合适的方式——这是从个人角度,提醒老年人考虑此类问题的应该的出发点。

老人家有退休金是老人家的,保姆费是你们应该出的,不应该由老人出,更不应该由老人提出,你应该主动承担。你自己没时间照顾,就得出钱请保姆呗。你能提出这种问题我觉得老人必须要你们出保姆费一点错没有。肯定是你们太不孝顺了

退休金。

退休教师每年年底一次性发放1万多元是退休金、养老金或者是某些补贴。退休金是由政府或雇主向退休的员工发放的经济补助,其目的是帮助退休人员维持生活。

1万多元的退休金数额可能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退休后的教师是可以获得生活补贴的,标准可以参照在职教师绩效工资70%的部分,当然各地会有差异。

            我是老男人,但我不偏向老男人。老年再婚,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老男人找相对年轻一点的,身体健康的女性为伴侣。男人的寿命相对短一点,一般都是再婚的女人照顾服侍老男人走完人生旅途。况且老年男性的身体都不如女人健壮,他再婚的目的就是要找一个比保姆更贴心的伴侣。反过来要是男人身强力壮,他绝对不会去娶一个病老太婆来当老婆的。

            再说,再婚的老年夫妻,一般都是老男人先过世,而待送走第二任丈夫,女人也真的老了,到时她想再找老伴就难了,孤身一人是很凄凉的,若想请保姆那么费用是很高的。总的来说,在老年再婚家庭若双方都有退休金,男方的退休金也足够负担两人生活费的情况下,由男人出资负担生活费是比较合理的。作为男人应该大度点。关键是两人要真心相待,决不能有私心杂念,只要一方有私心的话,就无幸福可言。

            当然女方若退休金高,也应主动关爱男人。若女方无退休金,或无住房的话,男人除负担生活费外,也应想法安排女方孤寡以后的生活。这就要看双方的感情和付出来决定了。一般都是婚前根据具体情况有所约定的。很少有女人出钱出力全包的,相当迎来一位老爷,自己甘愿当出钱的老妈子 ?时代不同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当然女人化男人钱,有点天经地义:嫁人嫁人穿衣吃饭。反之,男人有吃软饭的嫌疑,多不合适?不过老来夫妻老来伴,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管谁出钱呢!

            总而言之,不能负担再婚全部生活费的老头就别去找老伴;女士再婚遇到不能负担家庭全部生活费用的老头要远离,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信赖,也不能够提供生活上的保障,不如自己一个人生活省心省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72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