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宝山公园作文

化州宝山公园作文,第1张

化州的名胜  化州鼓楼 化州鼓楼

  鼓楼,又名谯楼,鼓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值得大家细加考究。在化州县政府大院前。是历代州府、县府的正大门,现为县府、县委的正大门。过去的楼上中厅置钟鼓图书为娱乐之所,故名。建于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面整饰,扩建门面;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修建,民国廿六年(1937年)再修整。1986年春集资重修后,楼高131米,长114米,宽163米。占地186平方米。改砖木结构为砖石混凝土结构。保持红墙绿瓦,重檐翘角的古建筑特点,上层四面回廓刻云状石栏,楼顶二龙戏珠。楼高门宽,正门前置石狮于左右。是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石龙胜迹——罗州城及石龙郡城遗址

  位于化州镇东北隅的旧城岭。罗州城始建于南朝梁(503~557年),为土筑,南宋以后毁。解放初城址尚清晰,墙基凸出地面一至数尺不等。城为方形,面积10万平方米。石龙古城,坐北向南,其板筑夯土,城基大都犹存。经实测,石龙古城,东起滨江佬村,西至桄榔山,南过黑泥城,水靠大德岭。今丝绸厂的前门外,便是当日古城的高门楼。古城东西宽330米,南北大300米,周长1260米,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公元570年,陈朝调冯宝任石龙太守,册封冼夫人为石龙夫人,其地点就在这里。冼太夫人和冯宝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长,当时的石龙古城,景色秀丽,市井繁华,弦歌闻于百里外。今天,石公岭古码头,榕树湾古流口和古道、跑马场、停马场遗迹还依稀可见。宋绍兴三年(1133)郡守李丹于河西筑城(即今之化州城),比之罗州古城大约要晚500至600年。当年城址从河东迁于河西,“飞梁就树”的传说一直流传下来。梁、陈两朝为罗州及石龙郡、高兴郡的治所。陈封冯仆为石龙太守,册封冼英为石龙郡太夫人,即驻此。

  州署前(今市公安局大楼前),《太平寰宇记》说在“州南三里石龙岗上”,即指此(北宋以前州城在旧城岭,故石龙岗在州南三里)。石龙胜迹不知几许年代就已存在,南朝梁置石龙县、石龙郡取名由此。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亦取“龙能变化之义”,故名化州。古石龙岗上有石器出地面,形似龙首,有石潜江中,称龙尾。龙首有石窍通江底,气激则鸣,声似鹅鸣而更洪亮。有时喷沙,晶莹洁白。古人不明这种现象发生的科学道理,觉得怪异。有人说石龙是灵物.呜则吉祥。明景泰七年(1456年)石龙鸣三日,杨一清诞主于州署,后来成为正德、嘉靖两朝名臣,位至宰相。崇桢间州守赵仕锦在此开石龙井,复建亭立碑。有人说鸣则不祥,引来灾异,故用铁镬、石块堵塞石窍,建鼓楼以镇之。明末瓦砾泥土逐渐堆积。入清以后,井平穴废。但石龙则仍存在,被埋在地下,深约3米。 古八景 宝山积翠、立石中流、鉴水飞帆、骊珠波光、千秋夜月、龙岗盘石、凤井鸣泉、登高野色为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变迁。已非昔日景点;有的则因建设被毁,不复存在。

  尖岗岭

  古称为“化州之镇山。”地处广东化州市中部的丽岗镇。因其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称丽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登高远望,西北群山连绵,像大海碧波起伏;东南平原无垠,村落与田畴交错。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无霜,农作物不枯萎。

  尖岗岭以石景称奇,石室位于山顶之东南侧,深12米,宽15米,可容数十人席坐,为游客憩息之所;石井位于山顶西面,井探45厘米,长50厘米,宽33厘米,井壁及井底均为花岗岩石,此井终年不枯,水清如镜;石洞位于南侧山坳,洞深不可测,当地群众称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长20米,只闻水声,不见流水,称为“石底流泉”。此外,还有石台、石塔、石林、石床、石碟、石砚等,酷似物状,重阳节丽山岭上登山观光人,人山人海,景观迷人。山上还有玉皇宫、罗辨仙庙、载弄之璋、望月坟、蝴蝶谷、仙人台、仙人洞、罗仙翁、玄帝庙等景点。

  中火嶂

  位于广东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区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中火嶂巍峨险峻,登山张望,东方白练飞舞,南面水天一色,西侧烟波万顷,北地群山起伏。这幅天然画卷,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动人的神韵,震撼着游人的心灵。怒放的桃金娘是中火嶂的一大奇观。深春之时,登山而望,满山的桃金娘树郁郁葱葱,枝上鲜花姹紫嫣红,重重叠叠,置身其中,于万花簇拥间恍如进入桃源仙境。由于毗邻南海,山高林密,山间常见云海,云海形成之际,狂云怒飞,铺天盖地,满目青山瞬间为云雾吞没。

  中火嶂的水色亦美。仙人潭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两岸青山连绵,田园泛绿,村舍井然,秋高气爽时潭水清澈,云影徘徊,一派乡野风情。龙潭西侧,有古榕三株,江中绿水悠悠,波光返照,树下江风徐来,于此小憩,乐趣无穷。

  中火嶂在我国历史、军事、文化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南朝宋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巾帼英雄的冼英曾在这里行兵布阵,对抗分裂势力,有力的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宋代文人苏辙、范祖禹,明末才子陈鉴、民国李宗仁等都曾经登临此地,留下壮丽诗篇。

  琉璃泉

  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来,泉水流不断,观泉的游客也不断。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坐落栈道旁,是路边过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壁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会聚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宫遭难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 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

  宝山公园

  位于今化州城区中心的宝山上,古为八景之一的“宝山积翠”。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公园正门在东面的陵园路口,有石阶登山顶。山顶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积翠。龙吟等亭;环山路两条,旁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广植花草树木,浓荫夹道。登山可览城区全景,是城区游览的好去处。

  清风楼

  位于旧市府大院后背最高点的古城墙上。始建于唐代,数易楼址及楼名。唐名观风台,宋名清风楼,元名观风楼,明复称清风楼,清同治年间重建,改名魁星楼,后通称清风楼。1992年重建,一座两层,高1l米。登楼眺望,古时能饱览“枫林树色依天外,茅屋鸡声隔水东”的荒郊景色,而今则是“三江六岸桥相接,车似流水人如龙”的繁华景象了。

  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又叫文庙、学宫,位于化州市的宝山南侧,面向南兰,宏伟壮丽,是当代有名的古建筑。孔庙原为化州古镇的文教中心,它包括崇圣祠、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和石龙书院等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体分布于宝山之南,重楼叠阁,十分壮丽。它与海南的文昌孔庙并雄于南粤。

  化州孔庙历经宋、元、明、清数朝,宋代嘉定2年(1209年),州守范良辅迁旧学府于州治南阙,这为孔庙的雏体。元、明二朝迁移重修,到清朝乾隆13年(1748年)复迁旧址,嘉庆5年秋至次年,最后确定孔庙规模和布局。孔庙前面有开阔的广场,庙东为青云路,直上是一座三间的明伦堂,明伦堂之左为学正署,再拾级而上是尊经阁,此阁3间,上下2层,原为教谕讲课之堂。楼内藏有国学《十三经》、《廿一史》、《史鉴纲目》等。孔庙东西两门各有中左右三门。进门“照壁”入目,照壁上有“天下文杷”柏木牌场一座,拾级上为“大城门”,门左侧名宦祠,右侧为乡贤祠,下级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东西二庑,外有走廊直通正殿。正殿是大成殿,雕梁画栋,盘龙飞凤,十分瑰丽,顶层上阁由玲珑剔透的木楔子叠承,飞檐翘起,殿盖琉璃筒瓦,殿上二龙珠的陶瓷浮雕栩栩如生。大殿西有甬道通联始建于崇祯年间的石龙书院,有长廊环回。自科举废止后,祀孔之风渐淡,孔庙渐改为学校,解放后为化州第一中学校址。现在主要建筑“大成殿”“尊经阁”尚存。

  南安冼太庙

  位于长岐镇南安圩,占地面积234平方米高5.6米。明弘治元年(1488年)始建,重修于清末。博金畴山岗遣址 位于东山区博金村南。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石环,陶片有素面夹砂红陶、黑陶和印纹硬陶等.为新石器时代古人生活遗址。 江口岭遗址 位于那务镇京堂小学北面,出土器物有提梁壶,两耳、四耳罐等陶器,铁剑,石臼、石棒及夹砂陶、印纹硬陶碎片等。为秦汉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独木舟工场遗址 位于长岐镇石宁村西侧鉴江河边。先后出土一批东汉至魏晋间制造的独木舟及半成品、原材料等。此处为古独木舟工场。

  冼太夫人庙遗址

  在州署(今旧市委、市府)前面右侧。始建于宋代,一座两进。1953年建县委办公楼时拆毁。

  范公墓址

  位于城西二里石牛岭南麓(今人民医院留医部后背)。北宋名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元符元年(1098年)被贬至化州,未几卒,葬于此。墓前建有玉光亭一座。1958年因建体育场被毁,至今尚未修复。

  文笔塔——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州治西南四里的羊屎岭,塔高五层。塔身虽不算高,但由于它屹立于山巅,因此像一支指向苍天的巨笔,几十里外也能见到其风貌。乡人附会说,正因为有了此文笔塔,州地才能代代出文人。往昔,骚人墨客常常结队塔畔游玩、谒拜。解放初该塔被废。

  文光宝塔

  位于南津之东的千秋岭上,为清道光年间州牧张邦泰墓建。塔高七层,层层八面,面面有门。塔心室上下由木梯连接,四面回廊,可顺层攀登,登上塔顶可眺望州城全貌。“鉴水飞帆”、“骊珠波光”等化州八景可尽收眼内。该塔毁于“文革”,州人为之惋惜。

  珠光宝塔

  在州北的北津渡口,塔高九层,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仲春。该塔碑文为礼部尚书王弘海所撰。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经州人集资重修。该塔高耸秀丽,八面银花,任凭风雨侵蚀也不锈变。清江白塔,与文光宝塔遥遥相对,实在令人神驰。此塔废于清末。

  天木塔

  在州南三十里杨梅的火石岭上,建筑年代无从考究。此塔高五层,八面呈楼阁形,其外观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从底层到顶层,均用密集的木斗拱承托,结构精巧,独具一格。因该塔是层水结构建筑,又偏于一隅,早年已废。

  江湖塔

  屹立于江湖墟边。

化州最出名的旅游景点 化州最出名的旅游景点有什么

1、尖岗岭:位于广东省化州市的丽岗镇,古称为“化州之镇山,因其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称丽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尖岗岭主峰酷似一匹骏马,马头、马鞍、马臀形象分明。全岭区形态又似双狮玩绣球,形态惟妙惟肖,是粤西有名的“风水宝地”,历代众多的堪舆大师对此极为推崇。登上该岭主峰,只见群山朝拱,郁郁葱葱,令人感叹祖国河山之壮丽。

2、中火嶂:位于广东化州市城西10公里之石湾镇与新安镇交界处,源于云开山脉,连绵5公里,其主峰海拔348米,是化中化南最高峰。中火嶂上五星联环,山体奇拔峻峭,山石壮观,气势雄伟,环境幽野,风光殊绝,近观似地上圣境,远看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景区的水色亦美,仙人潭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两岸青山连绵,田园泛绿。

3、宝山公园:位于今化州城区中心的宝山上,古为八景之一的“宝山积翠”。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公园正门在东面的陵园路口,有石阶登山顶。山顶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积翠。龙吟等亭;环山路两条,旁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

化州有什么地方好玩?

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如下:

1、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农垦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公园被评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巍峨连绵的中火嶂,四周环绕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2、化州南山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其宗旨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和消灾免难而念佛报恩。南山寺大小法事一切免费,捐助随缘,面向十方开放,出家人在家人一起共修,因而寺内灵气充盈、香火鼎盛,是信众向往的离苦得乐净土念佛道场。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万余善众在这里见证生命奇迹,被誉为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

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

化州好玩的地方景点有:化州生态公园、化州星河酒店、丽岗尖岗岭、南国名山中火嶂、官桥名教倒流湾。

1、化州生态公园。

化州生态公园位于今化州附城区西,东连至宝山公园,宝山公园古人称为宝山积翠八景之一,宝山公园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面积约25000平方米。

2、化州星河酒店。

星河国际大酒店由深圳市中建西南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按国家旅游局五星级旅游酒店标准设计,采用新古典式的建筑外形,阶梯形的建筑设计,使建筑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整体造型气势磅礴,有气吞山河之势。

3、丽岗尖岗岭。

尖岗岭地处化州古称罗州中部,岭区范围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6米,位于鉴江罗江汇流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上,因其在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名丽山。县志称之为州之镇山,又称化州第一山。

4、南国名山中火嶂。

中火嶂位于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镇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是化中化南最高峰。山体奇拔峻峭,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5、官桥名教倒流湾。

名教倒流湾自然风景旅游区,是化州市名胜风景区。位于广东省化州市中部官桥镇东面,倚临秀丽的罗江河畔,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名教村融为一体,总面积82平方公里。

广东化州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化州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化州哪里好玩?化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旅游,不外乎赏风景、尝美食、住宾馆、听故事和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等等,从而可以开阔眼界、开拓智慧,锻炼意志,增长见识和见闻。更重要的是,旅游可以获得心灵的愉悦。本文为大家带来化州好玩的景点排名,盘点化州十大好玩的地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化州鼓楼

化州鼓楼又名谯楼,在化州县政府大院前。是历代州府、县府的正大门,现为县府、县委的正大门。过去的楼上中厅置钟鼓图书为娱乐之所,故名。化州鼓楼显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高超的建筑技艺。1986年春集资重修后,楼高131米,长114米,宽163米,占地186平方米。改砖木结构为砖石混凝土结构。保持红墙绿瓦,重檐翘角的古建筑特点,上层四面回廓刻云状石栏,中厅有为捐款百元惧上的个人、单位刻制的专碑、光荣榜;两侧厢房放置、报刊、图画、照片、诗联等到。楼顶加建二龙戏珠。

2、长岐古塔

长岐古塔,位于化州长岐镇耸立着两座颇具名声的古塔,印证了文化之乡名不虚传的美誉。题雁塔乡间俗称八角楼。该塔位于长岐镇南安圩东南侧的田间水滨,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呈三层八角形塔身,高6米,塔门上镌题雁塔三字,底层嵌刻《题雁塔记》,为当地犀湾村籍进士、吏部主事李士周撰并书。古塔灰砖砌成,有硬土夯成的环型台基,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荒草蔓生,野鸟扎营,但也由此凭添了一丝野趣,一眼可见其文物的沧桑感。

3、扶荫地生态旅游景区

扶荫地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内,在当地普遍把这个地方叫做“播扬扶荫地”,是化州市重点对外招商旅游项目。区内生态保持良好,风光绮旎,可充分利用区内自然原生态条件,开发成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漂流探险等多功能的旅游景点。扶荫地是化州市政府规划的“化州新八景”之一。扶荫地坐落于云开山脉两广交汇处,属省级重点生态保护区,海拔500多米,总面积4125公顷。

4、集善山居

集善山居在化州市官桥镇大田村。为清道光年间贡生、化州“济公”刘纯故居。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共10厅72房,被三重青砖砌的围墙分四角筑炮楼4座,一进前厅中门楣嵌“集善山居”巨匾;二进中厅面宽5间,进深2间,厅0院两厢对抱,西为客房,东为书房,各有回廊相通;后进后厅面宽2间,进深1间,厅两侧为卧房与库房。主体建筑两侧,建有各式附属建筑房50余间。主体建筑墙体均用条石垒至窗台,院落内天井、过道、回廊地面和台阶,全用条石铺砌,圆木柱以鼓石为座。

5、倒流湾

倒流湾自然风景旅游区地处于广东省化州市中部官桥镇东面,倚临秀丽的罗江河畔,是化州市名胜风景区,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名教村融为一体,总面积82平方公里,因“百尺湾头碧水漾,倒流千古障洄澜。奇景更是春江涨,万马奔腾怒浪推。”该区建于2003年6月,总面积82平方公里。整个景区以129平方公里的“倒流湾”奇观和名教村前景观为主体,“倒流湾”因河水倒流而闻名,形成一个奇特的自然景观。游人可在半裸的河床上戏水捉鱼虾,重拾久违的那份童趣。

6、宝树水库

化州市宝树水库位于化州市北面那务镇长岭村委会,该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由那务镇政府管理,1981年收归市水务局统一管理。水库坝址位于那务镇西北6km处的大坡江上游,属于鉴江流域。水库正常蓄水位495m,相应库容642万,水库集雨面积27km2,总库容1280万,死水位43m,相应库容83万m_,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防洪捍卫人口6万人,捍卫耕地面积3万亩,解决食水困难人口3万人,发电装机容量55kw,是一宗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人畜饮水、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7、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又叫文庙、学宫,位于化州市的宝山南侧,面向南兰,宏伟壮丽,是当代有名的古建筑。孔庙原为化州古州郡的文教中心,它包括崇圣祠、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和石龙书院等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体分布于宝山之南,重楼叠阁,十分壮丽。它与海南的文昌孔庙并雄于南粤。孔庙建筑群规模宏伟,占地广阔,约1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庙前有开阔的广场,矗立着柏木牌坊一座,坊上正中嵌“天下文枢”巨匾一方,行人至此,会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8、化州新时代温泉

化州新时代温泉,位于化州市新时代农场场部附近,处于风景秀丽的陵江河畔,是化州市境内唯一的一家温泉。水温60-70℃,有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泥浴:新时代的泥浴是经过千年热矿水浸泡过的热矿泥巴,具有润肤养颜的功效。酒浴:将酿制好的米酒溶入浴池温泉中,浸泡是并揉搓,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消炎止痒的疗效。地热温泉:平滑石板下面富含偏硅酸、硫化氢等90多种有益人体微量元素的温泉不断为石板加热,躺在上面接受石疗,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

9、尖岗岭

尖岗岭,古称为“化州之镇山。”地处广东化州市尖中部的丽岗镇。因其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称丽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登高远望,西北群山连绵,像大海碧波起伏;东南平原无垠,村落与田畴交错。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无霜,农作物不枯萎。位于鉴江罗江汇流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上,因其在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名丽山。县志称之为“州之镇山”,又称“化州第一山”。

10、中火嶂

中火嶂位于广东化州市城西10公里之石湾村境内,源于云开山脉,连绵5公里,其主峰海拔348米,是化中化南最高峰。嶂上五星联环,山体奇拔峻峭,山石壮观,气势雄伟,环境幽野,风光殊绝,近观似地上圣境,远看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中火嶂巍峨险峻,登山张望,东方白练飞舞,南面水天一色,西侧烟波万顷,北地群山起伏。这幅天然画卷,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动人的神韵,震撼着游人的心灵。

化州旅游必去的5个景点

5个景点如下:

1、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2、化州南山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

3、孔庙,建筑格局始告形成,其中包括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和明伦堂、学政署、石龙书院等,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4、瑚琳杨氏宗祠群。含杨氏大宗、_斋公祠、退斋公祠、立斋公祠、益斋公祠、位于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那新村委会瑚琳新村。

5、长岐古塔,化州长岐镇耸立着两座颇具名声的古塔,印证了文化之乡名不虚传的美誉。题雁塔乡间俗称八角楼。

化州市景点 化州市景点的简介

1、截止2008年,化州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其中化州孔庙为茂名市级和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曲径封诰楼、长岐李氏大宗祠、南安佛子神祠、那务冼太庙、杨梅陈氏大宗祠为茂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生态旅游及度假胜地有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丽山胜景、南山寺、中火嶂、龙王山(六皇山)、名教倒流湾自然风景旅游区、那务时代温泉、星河国际假日酒店、橘州生态公园、下郭游乐园等。特色旅游路线有:中国化橘红之乡寻味之旅、化州自然生态美食之旅 等。

2、铁屎嶂、斑瓜嶂、尖岗岭。其中播扬镇有丰富的药材、香蕉、蚕桑、丰产林、水竹、优质水果等农产品资源,有化州第一、第二高峰铁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和扶荫地生态风景区。

3、尖岗岭古称为“化州之镇山”。地处广东化州市中部的丽岗镇。因其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称丽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登高远望,西北群山连绵,像大海碧波起伏;东南平原无垠,村落与田畴交错。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无霜,农作物不枯萎。尖岗岭以石景称奇,石室位于山顶之东南侧,深12米,宽15米,可容数十人席坐,为游客憩息之所;石井位于山顶西面,井探45厘米,长50厘米,宽33厘米,井壁及井底均为花岗岩石,此井终年不枯,水清如镜;石洞位于南侧山坳,洞深不可测,当地群众称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长20米,只闻水声,不见流水,称为“石底流泉”。此外,还有石台、石塔、石林、石床、石碟、石砚等,酷似物状。山上还有玉皇宫、罗辨仙庙、载弄之璋、望月坟、蝴蝶谷、仙人台、仙人洞、罗仙翁、玄帝庙等景点。

4、中火嶂。俗称大嶂或中火岭,位于广东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区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在化州河西铁路旁,有下郭至中火岭班车,直达中火岭山脚,山脚下有一圩。中火嶂在中国历史、军事、文化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南朝宋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巾帼英雄的冼英曾在这里行兵布阵,对抗分裂势力,有力的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宋代文人苏辙、范祖禹,明末才子陈鉴、民国李宗仁等都曾经登临此地,留下壮丽诗篇。

化州鼓楼 化州鼓楼

  鼓楼,又名谯楼,鼓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值得大家细加考究。在化州县政府大院前。是历代州府、县府的正大门,现为县府、县委的正大门。过去的楼上中厅置钟鼓图书为娱乐之所,故名。建于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面整饰,扩建门面;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修建,民国廿六年(1937年)再修整。1986年春集资重修后,楼高131米,长114米,宽163米。占地186平方米。改砖木结构为砖石混凝土结构。保持红墙绿瓦,重檐翘角的古建筑特点,上层四面回廓刻云状石栏,楼顶二龙戏珠。楼高门宽,正门前置石狮于左右。是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石龙胜迹——罗州城及石龙郡城遗址

  位于化州镇东北隅的旧城岭。罗州城始建于南朝梁(503~557年),为土筑,南宋以后毁。解放初城址尚清晰,墙基凸出地面一至数尺不等。城为方形,面积10万平方米。石龙古城,坐北向南,其板筑夯土,城基大都犹存。经实测,石龙古城,东起滨江佬村,西至桄榔山,南过黑泥城,水靠大德岭。今丝绸厂的前门外,便是当日古城的高门楼。古城东西宽330米,南北大300米,周长1260米,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公元570年,陈朝调冯宝任石龙太守,册封冼夫人为石龙夫人,其地点就在这里。冼太夫人和冯宝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长,当时的石龙古城,景色秀丽,市井繁华,弦歌闻于百里外。今天,石公岭古码头,榕树湾古流口和古道、跑马场、停马场遗迹还依稀可见。宋绍兴三年(1133)郡守李丹于河西筑城(即今之化州城),比之罗州古城大约要晚500至600年。当年城址从河东迁于河西,“飞梁就树”的传说一直流传下来。梁、陈两朝为罗州及石龙郡、高兴郡的治所。陈封冯仆为石龙太守,册封冼英为石龙郡太夫人,即驻此。

  州署前(今市公安局大楼前),《太平寰宇记》说在“州南三里石龙岗上”,即指此(北宋以前州城在旧城岭,故石龙岗在州南三里)。石龙胜迹不知几许年代就已存在,南朝梁置石龙县、石龙郡取名由此。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亦取“龙能变化之义”,故名化州。古石龙岗上有石器出地面,形似龙首,有石潜江中,称龙尾。龙首有石窍通江底,气激则鸣,声似鹅鸣而更洪亮。有时喷沙,晶莹洁白。古人不明这种现象发生的科学道理,觉得怪异。有人说石龙是灵物.呜则吉祥。明景泰七年(1456年)石龙鸣三日,杨一清诞主于州署,后来成为正德、嘉靖两朝名臣,位至宰相。崇桢间州守赵仕锦在此开石龙井,复建亭立碑。有人说鸣则不祥,引来灾异,故用铁镬、石块堵塞石窍,建鼓楼以镇之。明末瓦砾泥土逐渐堆积。入清以后,井平穴废。但石龙则仍存在,被埋在地下,深约3米。 古八景 宝山积翠、立石中流、鉴水飞帆、骊珠波光、千秋夜月、龙岗盘石、凤井鸣泉、登高野色为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变迁。已非昔日景点;有的则因建设被毁,不复存在。

  尖岗岭

  古称为“化州之镇山。”地处广东化州市中部的丽岗镇。因其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秀丽卓立,故又称丽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登高远望,西北群山连绵,像大海碧波起伏;东南平原无垠,村落与田畴交错。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无霜,农作物不枯萎。

  尖岗岭以石景称奇,石室位于山顶之东南侧,深12米,宽15米,可容数十人席坐,为游客憩息之所;石井位于山顶西面,井探45厘米,长50厘米,宽33厘米,井壁及井底均为花岗岩石,此井终年不枯,水清如镜;石洞位于南侧山坳,洞深不可测,当地群众称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长20米,只闻水声,不见流水,称为“石底流泉”。此外,还有石台、石塔、石林、石床、石碟、石砚等,酷似物状,重阳节丽山岭上登山观光人,人山人海,景观迷人。山上还有玉皇宫、罗辨仙庙、载弄之璋、望月坟、蝴蝶谷、仙人台、仙人洞、罗仙翁、玄帝庙等景点。

  中火嶂

  位于广东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区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中火嶂巍峨险峻,登山张望,东方白练飞舞,南面水天一色,西侧烟波万顷,北地群山起伏。这幅天然画卷,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动人的神韵,震撼着游人的心灵。怒放的桃金娘是中火嶂的一大奇观。深春之时,登山而望,满山的桃金娘树郁郁葱葱,枝上鲜花姹紫嫣红,重重叠叠,置身其中,于万花簇拥间恍如进入桃源仙境。由于毗邻南海,山高林密,山间常见云海,云海形成之际,狂云怒飞,铺天盖地,满目青山瞬间为云雾吞没。

  中火嶂的水色亦美。仙人潭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两岸青山连绵,田园泛绿,村舍井然,秋高气爽时潭水清澈,云影徘徊,一派乡野风情。龙潭西侧,有古榕三株,江中绿水悠悠,波光返照,树下江风徐来,于此小憩,乐趣无穷。

  中火嶂在我国历史、军事、文化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南朝宋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巾帼英雄的冼英曾在这里行兵布阵,对抗分裂势力,有力的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宋代文人苏辙、范祖禹,明末才子陈鉴、民国李宗仁等都曾经登临此地,留下壮丽诗篇。

  琉璃泉

  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来,泉水流不断,观泉的游客也不断。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坐落栈道旁,是路边过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壁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会聚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宫遭难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 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

  宝山公园

  位于今化州城区中心的宝山上,古为八景之一的“宝山积翠”。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公园正门在东面的陵园路口,有石阶登山顶。山顶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积翠。龙吟等亭;环山路两条,旁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广植花草树木,浓荫夹道。登山可览城区全景,是城区游览的好去处。

  清风楼

  位于旧市府大院后背最高点的古城墙上。始建于唐代,数易楼址及楼名。唐名观风台,宋名清风楼,元名观风楼,明复称清风楼,清同治年间重建,改名魁星楼,后通称清风楼。1992年重建,一座两层,高1l米。登楼眺望,古时能饱览“枫林树色依天外,茅屋鸡声隔水东”的荒郊景色,而今则是“三江六岸桥相接,车似流水人如龙”的繁华景象了。

  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又叫文庙、学宫,位于化州市的宝山南侧,面向南兰,宏伟壮丽,是当代有名的古建筑。孔庙原为化州古镇的文教中心,它包括崇圣祠、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和石龙书院等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体分布于宝山之南,重楼叠阁,十分壮丽。它与海南的文昌孔庙并雄于南粤。

  化州孔庙历经宋、元、明、清数朝,宋代嘉定2年(1209年),州守范良辅迁旧学府于州治南阙,这为孔庙的雏体。元、明二朝迁移重修,到清朝乾隆13年(1748年)复迁旧址,嘉庆5年秋至次年,最后确定孔庙规模和布局。孔庙前面有开阔的广场,庙东为青云路,直上是一座三间的明伦堂,明伦堂之左为学正署,再拾级而上是尊经阁,此阁3间,上下2层,原为教谕讲课之堂。楼内藏有国学《十三经》、《廿一史》、《史鉴纲目》等。孔庙东西两门各有中左右三门。进门“照壁”入目,照壁上有“天下文杷”柏木牌场一座,拾级上为“大城门”,门左侧名宦祠,右侧为乡贤祠,下级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东西二庑,外有走廊直通正殿。正殿是大成殿,雕梁画栋,盘龙飞凤,十分瑰丽,顶层上阁由玲珑剔透的木楔子叠承,飞檐翘起,殿盖琉璃筒瓦,殿上二龙珠的陶瓷浮雕栩栩如生。大殿西有甬道通联始建于崇祯年间的石龙书院,有长廊环回。自科举废止后,祀孔之风渐淡,孔庙渐改为学校,解放后为化州第一中学校址。现在主要建筑“大成殿”“尊经阁”尚存。

  南安冼太庙

  位于长岐镇南安圩,占地面积234平方米高5.6米。明弘治元年(1488年)始建,重修于清末。博金畴山岗遣址 位于东山区博金村南。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石环,陶片有素面夹砂红陶、黑陶和印纹硬陶等.为新石器时代古人生活遗址。 江口岭遗址 位于那务镇京堂小学北面,出土器物有提梁壶,两耳、四耳罐等陶器,铁剑,石臼、石棒及夹砂陶、印纹硬陶碎片等。为秦汉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独木舟工场遗址 位于长岐镇石宁村西侧鉴江河边。先后出土一批东汉至魏晋间制造的独木舟及半成品、原材料等。此处为古独木舟工场。

  冼太夫人庙遗址

  在州署(今旧市委、市府)前面右侧。始建于宋代,一座两进。1953年建县委办公楼时拆毁。

  范公墓址

  位于城西二里石牛岭南麓(今人民医院留医部后背)。北宋名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元符元年(1098年)被贬至化州,未几卒,葬于此。墓前建有玉光亭一座。1958年因建体育场被毁,至今尚未修复。

  文笔塔——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州治西南四里的羊屎岭,塔高五层。塔身虽不算高,但由于它屹立于山巅,因此像一支指向苍天的巨笔,几十里外也能见到其风貌。乡人附会说,正因为有了此文笔塔,州地才能代代出文人。往昔,骚人墨客常常结队塔畔游玩、谒拜。解放初该塔被废。

  文光宝塔

  位于南津之东的千秋岭上,为清道光年间州牧张邦泰墓建。塔高七层,层层八面,面面有门。塔心室上下由木梯连接,四面回廊,可顺层攀登,登上塔顶可眺望州城全貌。“鉴水飞帆”、“骊珠波光”等化州八景可尽收眼内。该塔毁于“文革”,州人为之惋惜。

  珠光宝塔

  在州北的北津渡口,塔高九层,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仲春。该塔碑文为礼部尚书王弘海所撰。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经州人集资重修。该塔高耸秀丽,八面银花,任凭风雨侵蚀也不锈变。清江白塔,与文光宝塔遥遥相对,实在令人神驰。此塔废于清末。

  天木塔

  在州南三十里杨梅的火石岭上,建筑年代无从考究。此塔高五层,八面呈楼阁形,其外观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从底层到顶层,均用密集的木斗拱承托,结构精巧,独具一格。因该塔是层水结构建筑,又偏于一隅,早年已废。

  江湖塔

  屹立于江湖墟边。

驾车路线:全程约950公里

起点:化州市政府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0米,调头

2行驶200米,左前方转弯

3行驶260米,右转

4行驶150米,左转进入桔城路

5沿桔城路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大桥村约230米后,直行进入G207

6沿G207行驶323公里,直行进入G207

7沿G207行驶320米,在第3个出口,朝高州方向,左转进入G207

8沿G207行驶556公里,过右侧的茂地坡约220米后,直行进入迎宾大道南

9沿迎宾大道南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迎宾大道南

10沿迎宾大道南行驶120米,在第2个出口,朝市区方向,直行进入迎宾大道南

11沿迎宾大道南行驶360米,稍向右转进入人民南路

12沿人民南路行驶16公里,过左侧的兆康商场约100米后,直行进入人民路

13沿人民路行驶840米,过右侧的宏兆百货购物广场,到达终点

终点:信宜市政府

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如下:

1、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农垦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公园被评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巍峨连绵的中火嶂,四周环绕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2、化州南山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其宗旨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和消灾免难而念佛报恩。南山寺大小法事一切免费,捐助随缘,面向十方开放,出家人在家人一起共修,因而寺内灵气充盈、香火鼎盛,是信众向往的离苦得乐净土念佛道场。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万余善众在这里见证生命奇迹,被誉为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

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如下:

1、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农垦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公园被评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巍峨连绵的中火嶂,四周环绕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2、化州南山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其宗旨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和消灾免难而念佛报恩。南山寺大小法事一切免费,捐助随缘,面向十方开放,出家人在家人一起共修,因而寺内灵气充盈、香火鼎盛,是信众向往的离苦得乐净土念佛道场。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万余善众在这里见证生命奇迹,被誉为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

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如下:

1、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农垦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公园被评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巍峨连绵的中火嶂,四周环绕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2、化州南山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其宗旨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和消灾免难而念佛报恩。南山寺大小法事一切免费,捐助随缘,面向十方开放,出家人在家人一起共修,因而寺内灵气充盈、香火鼎盛,是信众向往的离苦得乐净土念佛道场。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万余善众在这里见证生命奇迹,被誉为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81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