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各自特点以及风格是什么

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各自特点以及风格是什么,第1张

1、莫泊桑

特点:(1)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2)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风格: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2、欧亨利

特点: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

风格: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3、契科夫

特点: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

风格:现实主义。

契科夫:

扩展资料:

三人的短篇小说:

1、莫泊桑

《羊脂球》《俊友》《项链》《一生》《温泉》《归来》《我的叔叔于勒》等。

2、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一作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等。

《感恩节的先生们》

3、契科夫:

《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洋》《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等。

-莫泊桑

-欧亨利

-契科夫

1896年,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完成了写实戏剧《海鸥》的创作。这是一部内容不甚复杂的作品,戏剧作家特里波列夫、演员妮娜,以及作家特里果林之间因戏剧产生了三角恋情,后因戏剧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部四幕戏剧篇幅不长:特里波列夫对妮娜十分迷恋,但妮娜对特里果林移情别恋,最后,特里波列夫痴恋未果,黯然自尽,而妮娜在特里果林的始乱终弃下,最终感悟人生,坚强地走下去。

契诃夫用一段感情纠葛作为外壳,实际讲述了人在面对人生目标时的彷徨和踌躇,有的人无法面对真实空洞的自己,例如特里波列夫,只能以懦弱的方式浪费生命,而有的人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仍能鼓足勇气寻找新的人生方向,例如妮娜,她坚强地活了下去。所以,契诃夫将《海鸥》视为喜剧,是因为对妮娜来说,故事的结局确实是喜剧。

《海鸥》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远离现实生活、没有真正的主角。

远离现实生活

《海鸥》作为戏剧,缺乏应有的爆发和张力,在阅读文本时,彷佛有一种看小说或散文的感觉。这是契诃夫有意为之的设计,他想让我们和文本保持一种距离,阻止我们把自己投射进文中的情节,甚至希望我们的思想从剧中抽离,不要刻意地去想象或理解人物的内心,他希望我们在观看时联想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体悟后,再回到戏剧中进行对比,体会到《海鸥》里深沉的寓意。

契诃夫的剧本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们阅读他的戏剧时,比起想象里面的对话、情节、人物,我们更多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联想自己的生活。在联想中与剧中人物发生互动,相较于传统戏剧直接让读者将自己投射到剧中的设定,明显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特点。

没有真正的主角

《海鸥》在写法上的第二个特点,是整部戏没有主角。剧中每个人物出场的次数、时间可能都差不多。在阅读时,我们总会有一种感觉:在这出戏中,尽管有人的台词较多,说话有深度,但其实每个角色都一样渺小,没有人鹤立鸡群,没有人能够占据整个舞台的焦点。

也就是说,剧中的每个角色就和真实生活中的读者一样,虽然有人功成名就,有人碌碌无为,但没有人是最重要的,或者无可替代。

对《海鸥》来说,真正的领衔主演是所谓的生活。这出戏之所以没有正牌主角,是因为在人们真实的生活里,本来就不会有所谓的主角。契诃夫认为,如果一出戏剧是写实的,那么就不应该有主角,这既是契诃夫对戏剧的反思和创新,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戏剧明星的批评。契诃夫认为人们进剧院看戏,不应该是为了追星或崇拜偶像,而是透过戏剧发现平常没有认真反省的生活。

懦弱与坚强

《海鸥》中虽然没有真正的主角,但这个故事却有两个相对立的角色:特里波列夫和妮娜,前者代表懦弱的人,后者代表坚强的人。

在剧中,妮娜非常美丽,她喜欢戏剧,渴望成为一名舞台演员,与特里波列夫是情侣。特里波列夫是个脆弱的富家子,一个业余的剧作家,他写的戏剧和当时的主流模式格格不入,连她母亲——戏剧界当红演员也无法容忍,称他的作品充满了颓废。妮娜虽然看不懂特里波列夫的作品,但并不排斥,因为她喜欢戏剧,只要能演出,她不在乎内容。

有一天,妮娜遇到了有名的小说家特里果林。她立刻爱上了他,并决定嫁给他。借着特里果林的名气与声望,她得以跻身大城市的戏剧界,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

妮娜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然而,生活并没有按照她的设想展开。跟特里果林的新婚蜜月期结束后,二人关系急速冷却,再加上特里果林到处惹花拈草,一对璧人分道扬镳,只能以分居收场。妮娜的演艺事业刚起步就遭遇挫折,虽然她很认真,却总是得不到好结果。与此同时,失去了妮娜的特里波列夫则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小说家。

整出《海鸥》的“剧眼”就是妮娜与特里波列夫的重逢。二人互相诉说分别后的相思和悲伤,但抱团取暖之后,二人的分歧出现了:对未来、梦想的看法截然不同。

特里波列夫虽然出名了,但也变得更悲伤、更痛苦,和年轻时截然不同,他觉得自己的作品都是僵硬的,没有生气,并对未来失去了方向。

妮娜事业不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恐惧,并对表演失去了信心,但她倔强地坚持可能并不适合自己的事业,还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更多的决心和勇气,想要继续在舞台上闯荡。

特里波列夫的懦弱,源自他内心深处对人生的看法,不管是写戏剧,写小说,他都是为了获得认同。尽管特里波列夫一开始很有主见,批判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主流艺术。但是他始终无法摆脱对别人目光的依赖,他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认同。

尽管曾设想像妮娜一样出外发展,但又害怕经济独立会孤立无援。他的懦弱一直让他踟蹰不前,无法像妮娜一样勇敢面对自己的执迷不悟,最终,因为无法挽回妮娜的心,特里波列夫发现自己缺乏勇气,他不敢突破原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框架,心灰意冷之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对于特里波列夫不敢面对的真实,妮娜显得足够坚强,她放弃了关于梦想的美好幻觉,扔掉了承载过多虚幻理念的天真想法。她不再用“梦想”去哄骗自己未来一片大好,而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从而更加努力振翅飞翔,并立志在堪称痛苦的人生历练中跋涉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海鸥》的最后结局是特里波列夫的死亡,但契诃夫却坚持表示这是一部喜剧。也许正是通过懦弱与坚强的对比,通过杀死懦弱,赞美坚强,完成了一种文学使命,所以契诃夫将之称为喜剧。从另一个角度说,特里波列夫的悲剧,正是妮娜的喜剧,所谓的“喜剧”,不是大团圆的结局,而是在腌臜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人生方向。妮娜的喜悦在于:即便发现当初自己喜爱的东西早已不是幻想中的样貌,她也愿意继续坚持投入,积极寻找美好的结果。她的坚强就是喜剧。

《海鸥》的精神内涵

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曾说过:去活而不是去演。他以此建立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在解释戏剧的内涵时,他提纲挈领地总结:“应该爱你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海鸥》的特里波列夫,真正爱上的不是自己原始的梦想,而是当初梦想中的自己,也因此他忘记怎么在现实中生活,不知道如何真正地为自己的热爱活着,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他不敢面对真实,只能用幻想麻痹自己。

相反,妮娜最开始扮演的是一个略微肤浅的人,在经过一番磨难后,反而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成了一个深刻的个体。她放弃了天真的幻想,勇敢地拥抱真实,哪怕真实是一株仙人掌,扎得她遍体鳞伤。

契诃夫创作《海鸥》就是想说明:人们在面对生活时,或许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艰难的环境,而是被环境困住的“自我”:懦弱的人无法突破对自己的怜悯,始终停留在“舒适区”,那他将把自己变成一出悲剧,而坚强的人敢于打破幻想,大义凛然地走入痛苦的真实,他将成长、蜕变,获得新生,生活于他来说将变成喜剧。

1、《草原》:1888年,他把中篇小说《草原》(Степь)发表在严肃的文学杂志《北方导报》(Северный вестник)上。这部作品颇得好评,标志着他告别了喜剧性小说的创作,是他成熟的标志。

2、《没有意思的故事》:1889年2月,《伊凡诺夫》在彼得堡皇家剧院演出。然后,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没有意思的故事》。接着,他写成了独幕笑剧《求婚》和四幕喜剧《林神》。已经成为一名知名剧作家的他,加入了由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创办的剧作家协会。

3、《第六病室》:1890年4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库页岛进行实地考察。库页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城市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改变了不问政治的心态,开始著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著名的中篇小说《第六病室》(Палата №6)和报告文学《库页岛旅行记》均是这次考察之后的产物。这一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贼》、《古塞夫》,创作了独幕笑剧《被迫无奈的悲剧角色》、《结婚》。

4、《决斗》是文学史上第一部向列夫·托尔斯泰的“勿抗恶”观点进行挑战的文学作品。

5、1894年,他创作并发表了中短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天地》、《黑修士》、《大学生》,以及报告文学《库页岛旅行记》。《库页岛旅行记》直指沙俄的专制统治和对政治犯的压迫。

6、1895年,他创作并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凶杀》、《白额头》。

7、1896年,喜剧《海鸥》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失败,在舆论的批评声中,失望的契诃夫曾一度发誓永远不再创作剧本。接着,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我的一生》。

8、《姚内奇》(Ионыч),对“人变庸人”的过程作了深刻的艺术展现。

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

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契柯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

契诃夫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农民》《出诊》《英国女子》等。

契诃夫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职员之死》(1883)、《苦恼》(1886)、《凡卡》(1886),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

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创作后期转向戏剧: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戏剧《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大都取材于中等阶级的小人物。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03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