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姓有多少人口_丁姓取名及起源分布

丁姓有多少人口_丁姓取名及起源分布,第1张

丁姓有多少人口

丁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八位姓氏,在江苏、福建地区最有影响。当今丁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8%,总人口大约在470多万。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丁姓是一族比较复杂的群体,除了以上两支正统的起源外,其他姓的改姓,以及明朝以后,进入中原的西域人,因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无姓,译名中间多带有丁字,其后代子孙汉化入汉族,多以丁为姓,这部分丁姓是组成丁姓汉族的重要成分。改姓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三国东吴孙权的族人定武中郎将孙匡的改姓.在抵御曹操的军事行动中,孙匡因犯军纪,烧损茅芒,致乏军用,孙权命其族别为丁姓,从此以后江东地区多了一支丁姓。从丁姓的同姓不同源的现象告示天下:同姓男女并非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也不一定宜于联姻。

历史上丁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丁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在山东地区,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大凡丁姓寻祖,都要追到山东的济阳。秦汉时期,丁姓发展很快,在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地已有移民。三国以后,丁姓在江浙皖赣地区繁衍迅猛,唐朝初期丁姓移居福建,宋元明期间已经繁衍到广东等地。清朝初期丁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丁姓大约有2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7%,排在第五十八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河南,这三省丁姓大约占丁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北、江西,这三省的丁姓又集中了25%。湖南为丁姓第一大省,约占丁姓总人口的258%。全国形成南部湖南、东南苏浙、北方豫冀三大块丁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丁姓大约有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明朝第五十八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丁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这三省丁姓大约占丁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山东、安徽、湖南,这三省的丁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丁姓第一大省,约占丁姓总人口的20%。全国的丁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浙、赣、苏为中心的丁姓人口聚集区,丁姓中心在东南部基本形成。

当代丁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丁姓的人口已达到470多万,为全国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丁姓人口由40万增加到了470多万,增长了近12倍,丁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人口增长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湖北、安徽、河南,这四省的丁姓人口大约占了丁姓总人口的37%。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湖南、浙江、山东、江西,这六省的丁姓又集中了30%。江苏省的丁姓人口占丁姓总人口的13%,为当今丁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江苏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丁姓聚集地区。在600年期间,丁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丁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苏浙、安徽大部、山东东部、江西东北、福建西北、湖北东端和西南、湖南西北、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端、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古西部、新疆北部、辽宁大部、黑吉东部,丁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49%的丁姓人群。在豫鄂大部、湘赣闽大部、广东东部、广西西北、云南中部、贵州东南和北端、四川北部和东段、陕渝、山西西南、青海东部、山东中部、河北东北部、京津、内蒙古东部、辽宁西端、吉林北部、黑龙江中部,丁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2%048%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8%,居住了大约37%的丁姓人群。

丁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丁姓除了有与郡望同名的堂号外,著名的堂号还有驯鹿。驯鹿堂号出自东汉丁茂,丁茂小时丧父,家中很穷,他对母亲很孝。母亲死后,他自背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其孝心感化了山上的白鹿来到墓旁与他一起护墓。为此,太守推举他为孝廉,丁茂婉拒不受。

楹联 重要的丁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飞凫驯伏;化鹤归来。

留仙女塔;入室宦祠。

梦松应兆;刻木事亲。

麟分帝里;凫宿家池。

刻木孝亲绵世泽;梦松应兆振家声。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丁姓历代名人181名,占总名人数的0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七位;丁姓的著名文学家占审量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丁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6%,排在并列第四十七位;丁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56%,排在并列第三十九位。

历史上丁姓的重要人物有:东汉南郡太守丁遵,经学家丁恭;三国东吴名将丁奉;西晋医家丁义;北宋宰相丁谓,藏书家丁觊,文字训诂学家丁度;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朝文学家丁耀亢,篆刻家丁敬,四川总督丁宝桢,江苏巡抚丁日昌,藏书家丁丙,地理学家丁谦,地质学家丁文江,海军提督丁汝昌;民国医家丁甘仁,篆刻家兼鉴别家丁辅之,学者丁福保,国民党常委丁惟汾;当代农学家丁振麟、丁颖,语言学家丁声树,心理学家丁瓒,**美术设计师丁辰,剧作家、物理学家丁西林,作曲家兼钢琴家丁善德。

丁姓血型:

丁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8%,A型占292%,B型占282%,AB型占88%。

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四。丁姓 - 姓氏源流 丁(Dī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赐姓而来:

① 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子康叔。

② 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后果如意。

③ 明代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④ 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

⑤ 出自赐姓。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

丁姓 - 得姓始祖 丁公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其儿子名,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伋,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伋,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丁姓 - 各支始祖 丁谊:宋嘉定六年自新昌南洲迁居上虞南乡夏湖溪孝敬里。为上虞夏湖溪丁氏始祖。

丁顺:明洪武间自海州东海县北徒日照城南刘家寨,后以军籍隶青州卫,所居遂名曰丁家庄。为日照丁氏始祖。

丁燮元:由江北南迁云阳包港。为云阳丁氏始祖。

丁文震:明初由乌程裘庄迁居武进后圻。为武进丁氏始祖。

丁国才:明洪武元年由豫章迁上湘,卜居横洲涧。为横洲涧丁氏始祖。

丁文域:明洪武二年自江西丰城县沙湖迁至湘潭六十四区,子孙蕃衍,其地遂名丁家河。为湘潭丁氏始祖。

丁昂:明季自上虞丁宅街迁居鄞南孔浦港。为鄞南孔浦港丁氏始祖。

丁振卿:唐僖宗时自山阴迁至新昌县彩烟。为彩烟丁氏始祖。

丁奂:宋元丰间自江右迁义乌盘石。为义乌丁氏始祖。

丁孝:宋元间自兰溪迁至龙丘业桂坊,定居于龙丘高塘。为龙邑高塘丁氏

丁义甫:自宿松徙居怀宁钦化乡汪家潭新安里。为怀宁钦化丁氏始祖。

丁一中:南宋末避兵乱,偕子自金华迁来缙云。为缙云丁氏始祖。

丁洙:世居天台温岭,南宋初官江西转运副使,任满还乡,路过缙云,爱其山水民情,遂置产立业,筑室邑之翠微山下而居。为济阳郡丁氏始祖。

丁尚敏:字育声,自公迁湘谱载一代重其初也又推公所从出自琨后公发源豫章历十一代至公详载淌晰不忘本也。元配:李氏,公迁湘住白毛滩,越一岁又居裴家坡丁家埔,三年仍迁是地,因名丁家洵卽丁公亲也,而白毛滩流弓滩,卽时若公手序,所谓先人舍舟登岸处也,夫妇生殁未详,相傅葬裴家坡,坐北朝南,因先人未及立碑,不敢妄载,放老谦缺,今遵三次续修详之。尚敏长子:丁清,生殁未详,葬裴家坡,坐北朝南。为湘裴家坡丁家埔丁氏始祖。

丁谓、丁士美、丁度、丁顗、丁琏等。1、丁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2、丁士美,(1521~1577),字邦彦,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状元。

丁谓、丁士美、丁度、丁顗、丁琏等。

1、丁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2、丁士美,(1521~1577),字邦彦, 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状元。

3、丁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4、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祥符,北宋着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后唐时徙居符祥(今河南开封)。尽其家资,藏书至8 000卷,筑大室以藏之,题藏书之所称“八千卷楼”。

5、丁琏,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丁部领及丁琏同十二使君争权斗争中,父子二人协同鏊战, 共缔帝业。胜利后,他们又共同出力治国,缔造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功在千秋。然而丁氏王朝仅存在10 余年(968-980) ,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3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