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女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麻喇姑,她虽然是一介宫女但是死后是以“嫔”位等级下葬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在这里我要纠正一点,那就是苏麻喇姑和康熙两个人并没有情,她是康熙的奶奶孝庄的陪嫁侍女,所以说她和康熙有男女私情的都是传闻而已。
她家世并不高,只不过是草原上的牧民家庭出身,因为天生聪明伶俐所以成为了孝庄的陪嫁侍女,跟随她一起进入了后金。初入后金的孝庄本是不懂满语的,于是她就和孝庄一起学习满语,苏麻喇姑天生聪颖不仅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满语而且满文写的也特别好。
而且她还是一个特别心灵手巧的人,擅长女红的她对于缝制衣物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后来后金准备缝制后宫的朝服,苏麻喇姑就是其中重要一员。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她在后金宫廷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可以参与如此重要的工作。
满清入关后,她又跟随孝庄一起进入了皇宫,这个时候她已经是孝庄身边的心腹,孝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交代她去办。而苏麻喇姑一生最大的贡献应该就是养育过康熙,由于那会宫里天花肆虐,身为皇子的康熙也不慎染上了天花。这个时候她自告奋勇带康熙出宫避难,一边照顾生病的康熙一边还传授康熙一些文化知识。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启蒙老师一点问题都没有,后来康熙登上了皇位,对于她也是异常的尊重。虽然她是宫女的身份,但是后宫没人不尊敬她,她去世后也是按照“嫔”位厚葬的。
苏玛拉姑从小就和康熙一起成长起来,是他最亲近的人。康熙最喜欢的人其实是苏麻拉姑,只不过因为孝庄皇后的懿旨。苏麻喇姑一直当康熙就是自己的亲戚亲弟弟,总不敢越半步雷池。康熙迎娶的皇后是索尼的孙女,这场婚姻完全就是一场政治婚姻。康熙为了扳倒鳌拜,需要联合索尼的势力,所以才会选择和索尼的孙女结婚。所以这个人并不是康熙心中的想要迎娶的那个人,他想迎娶的是苏麻喇姑。
康熙想把自己的开心、痛苦、欢乐、忧愁,都分享给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那个时候的苏麻喇姑。康熙还是一个少年。还是一个有感情的汉子,他内心最喜欢的人就是苏麻拉姑。可是地位身份的差距,让他们两个不能在一起。康熙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苏麻喇姑只是一个宫女。而且苏麻喇姑在孝庄皇后的叮嘱之下,从来不敢喜欢康熙,已经形成了这种心理反射。
康熙在扳倒鳌拜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向苏麻拉姑求婚。但是这个时候康熙为时已晚,因为苏麻拉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那个人就是康熙手下的伍次友。苏玛拉姑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他一直把康熙当作是自己的亲弟弟,即使孝庄皇后同意苏麻喇姑和康熙在一起。苏麻喇姑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身为一个国家的君王,连自己喜欢的人都不能得到。但是康熙也不能让自己喜欢人和他人远走高飞。伍次友也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自保伍次友自己离开了皇宫,苏麻喇姑一生都生活在深宫大院中。陪在康熙的身边,是康熙的红颜知己。
孝庄文皇后
十七世纪初,明王朝衰落,东北女真族崛起。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国。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鲜,并于明崇须九年(1636)称帝,国号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与明朝遥相对峙。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叛明投清,于是清军铁骑奔突入关,逐鹿中原,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清军追击下瓦解。九月十九日,清宗室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劲骑,护送清幼生从盛京迁居北京。十月一日黎明,古老的皇城装点一新,上午已时,皇极殿前鞭鸣三响,钟磐交鸣,韶和典乐徐徐奏起。年仅六岁的小皇帝福临,即位。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五十年的历史,就从这里拉开帷幕。然而。这个小皇帝,并不理解这高高御座和声声欢呼的含义,只有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头戴凤冠的青年妇女,面色凝重,她就是小皇帝的母亲、后世称为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一、政治婚姻中的配角 孝庄文皇后,一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出生,一十三岁时,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
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国策。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之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庄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被封为永福官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后宫统摄一切的是她姑妈,而受到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她姐姐宸妃。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大喜。洪承畴是明朝很有影响的封疆大员,收服他对于收揽汉族知识分子之心、瓦解明朝统治具有非常的意义。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孝庄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她扮作一个待女,身上藏了一壶人参汁,来到洪承畴的居处,温颜婉语,“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由于孝庄经常留意参预清廷的政治活动,她的政治素质和才能得到了磨炼,很快脱颖而出。当重大政治事变突然发生的时候,这种才能就明显地显示出来了。
二、立储斗争
崇德八年夏,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大张,气象日上。皇太极踌躇满志,正擘划下一步战略,天不假年,八月九日在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帝王暴卒,向来容易引起政治动乱。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在繁琐的丧仪背后,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
努尔哈赤生前曾规定,他的继承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公议,从八大议政贝勒中推选,八大贝勒“同心谋国”,其中以军功昭著的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及侄子阿敏轮月执政,朝贺时兄弟四人并排南面坐——这是一种原始军事民主制的残余。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打破了这个框框,皇帝南面独坐,独操大权。唯其如此,皇帝的称号对于跻身于最高权力圈、很有可能得到它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诱惑力。
暗中动作的双方很快明朗化: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三十四岁,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拥有父亲亲将的两黄旗和伯父代著镶红旗、堂叔济尔哈朗镶蓝旗的拥护和支持;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三十二岁,雄才大略,曾西征河套察哈尔林丹汗残部,得元朝传国玺归献皇太极,迫降朝鲜,用兵把握分寸,颇合用武之道,很得皇太极倚重和信赖,继位的呼声很高,拥护者有英亲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锋和正、镶两白旗将领。
正、镶两黄旗将领盟誓,宁可死作一处,坚决要立皇子;而正、镶两白旗大臣誓死不立豪格,他们跪劝多尔表立即即位:“汝不即立,莫非畏两黄旗大臣乎?”“两黄旗大臣愿立皇子即位者,不过数人尔!我等亲戚咸愿王即大位也!”
串连、游说、盟舍、劝进,频繁的活动,导致了双方严重的对立。八月十四日,皇太极死后第五天,崇政殿诸王大会,彼此终于摊牌了!
这天大清早,两黄旗大臣盟誓大清门前,命令本旗巴牙喇(天子禁军)张弓戴甲,环立宫殿。会议开始之前,黄旗大臣悉尼就提出:“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会议一开始,年高辈尊的代善首先发言;“虎口(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豪格见气氛如此,料大位必囊中物,欲擒故纵,起身逊谢说:“福小德薄,非所堪当。”说完离开会场。豪格一谦让,阿济格、多锋乘机劝多尔衮即位,年老的代善不愿得罪锐气方刚的多尔衮,态度骑墙地说:“睿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两黄旗大臣沉不住气了,佩剑而前,说:“吾等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有人提出立代善,老头子不愿陷入旋涡,一说:“吾以帝兄,当时朝政,尚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说完退场,阿济格也跟随而去。两黄旗大臣怒目相向,多铎默无一言,会议眼看陷于僵局。多尔衮发言:“虎口王即让而去,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仇)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固)山军兵,否与右真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
这是二个折中方案,皇子嗣位,两黄旗天子亲兵的地位保持不变,。因此两黄旗大臣不再坚持立豪格。转附多尔衮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和。祭祖祷天、集体盟誓,六岁的小娃娃福临被扶上了皇帝宝座、改元顺治。
多尔衮对皇位早已垂涎,为什么关键时刻主动放弃?缺乏与家格抗衡的力量?未必。或许是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乱而作退让。但促成这一举动的,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孝庄的幕后活动。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孝庄无疑是明白内乱会造成什么危害的,一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一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部分满足——既要满足两黄旗大臣立皇子的要求,又要使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不致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扶立幼主;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有四五个,谁来占踞天子宝座?孝庄施展手腕。笼络多尔衮,使多尔表采纳了她的方案,把她儿子福临抱上了御座。
孝庄如何笼络多尔衮?官修的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著述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记录。有的研究者认为孝庄向多尔衮献出了自己。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三、摄政王专政下
多尔衮对于皇位,实际上是非常向往的。由于他在诸王大会上首倡立福临,格局一成,便难以出尔反尔,推翻前议了。虽然他高踞摄政王之位,掌握大清军政大权,一人之下,方人之上,但毕竟没有畅其所愿,还是一种缺憾,因此,在激烈动荡的戎马生涯之余,他的精神世界便陷入一种,自相矛盾、懊悔愁苦自怨自责的痛苦之中。随着他功业的累进,他的权力欲愈益炽烈,到后来,这种象火一样烤炙着他的心的欲望,竟使他做出可笑的举动:偷用御用器皿、私造皇帝龙袍、对镜自赏等等。当年妨碍他获得皇位的豪格,在顺治元年(1644)就被罗织罪名,废为庶人,也禁至死,豪格的福晋被他收系王府,纳为新人。与他同居辅政王之位的济尔哈朗,尽管一开始就很知趣地退避三舍,拱手将权力支出,但终因附依过豪格的前怨夙恨,于顺治四年( 1647)被罢职,第二年又降为郡王。多尔衮命史官按帝王之制为他撰写起居注,并营建规模超逾帝王的府第。大军调度、罚赏黜涉,一出己意,关内关外,只知有睿王一人。实际上,多尔衮掌握了一切权力。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进逼下,采取了隐忍、退让委屈求全的态度。她的方法是,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顺治元年十月,加封为叔父摄政王,旋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停止多尔衮御前跪拜。最后,大约在顺治四年年底,孝庄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史学界尚有争议。有的小说家试图从爱情角度解释这桩婚姻,这恐怕有点理想主义。多尔表生活放纵,拘家格妻其妻,又擅娶朝鲜国王族女,一女不足其欲又娶一女,这是官书明载的事情。太后下嫁,迫于时势,有什么爱情可言,恐怕是大值推敲的。何况实际上,尽管孝庄退让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屈身下嫁,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丝毫没消退。有一次他还对人说:“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福临即位后,诸臣多次提出给皇帝延师典学,多尔衮都置之不理,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做一个傻皇帝,致使福临十四岁亲政时,不识汉字,诸臣奏章,茫然不解。多尔衮对孝庄儿子如此,所谓“爱情”云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出猎,死于喀喇城,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福临亲政,来到两月,即宣布多尔衮“谋篡大位”等种种罪状,削爵毁墓并撤去太庙牌位,籍没家产,多尔衮的党羽也受到清洗。在“倒多”过程中,济尔哈朗取而代之,成为一个新的权力集中点。孝庄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苗头,防微杜渐,让福临发布上谕,宣布一切章奏悉进皇帝亲览,不必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消除了可能产生的隐患。年少的皇帝在太后的安排下理政、读书,如饥似渴地吸收汉文化,在大胆使用汉官、整顿吏治等方面,开创了清初政治新局面。
四、家庭矛盾的涡流
权力斗争刚告一段落,孝庄又陷入家庭矛盾的旋流。
如前所述,满蒙联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定下的既定国策。大清帝国的建立,蒙古八旗也立下汗马之功,蒙古王公在清廷政治生活中,一直是一股倚为股肱的力量。为了确保这种关系代代相传,也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特殊地位,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皇帝条政当年,就大礼成婚,正中宫之位。自古帝王婚姻,总是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人的喜好与感情则是次要的。而福临恰恰缺乏这种胸怀,他更多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这种关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聪明、漂亮,但喜欢奢侈,而且爱嫉妒。本来,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女子,这些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福临却不能容忍,坚决要求废后另立。这个未成年的皇帝性格十分执拗,尽管大臣们屡次谏阻,仍然坚持己见,毫不退让。顺治十年(165)八月,孝庄见儿子实在没有回转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为了消除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消极政治影响,孝庄又选择蒙古科尔沁多罗贝勒之女博尔济锦氏进宫为妃。但福临对这位蒙古包里出来的漂亮姑娘同样不感兴趣,反而如痴如醉地恋上了同父异母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董鄂氏。董鄂氏隶属满洲正白旗,父亲鄂硕,任内大臣,封三等伯(位同一品)。董鄂氏不但通诗文,而且性格温顺,仪表端庄,举止言语,很有凤采。顺治十年应秀女之选(清制:满族女子到应聘之年必须造册上报内务府,三年一选以充实后宫或指配皇弟皇子)许配给皇太极末子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经常从军出征,董鄂氏出入宫苑侍候后妃,与福临相识并坠入情网。孝庄察觉了这一危险苗子,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例,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同时赶紧给儿子完婚,博尔济锦氏成为第二任皇后。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福临对董鄂氏的迷恋。为了获得更多接近董鄂氏的机会,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福临封博穆博果尔为和硕襄亲王,以示忧宠。后来博穆博果尔得悉其中内情,愤怒地训斥董鄂氏。这事被福临知道,他打了弟弟一耳光,博穆博果尔羞愤自杀——此事发生在顺治十三年(1656)七月。
宫中发生了这种事情,传扬出去自然是不光彩的,孝庄悄悄地处理了这件事:博穆博果尔按亲王体例发丧,二十七天丧服期满,董鄂氏被接人宫中,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按儿子的意愿,晋封她为皇贵妃。
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不过福临对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认为董鄂氏有德有才,正是理想的皇后人选,因此准备二次废后。假如福临再度废后,改立董鄂氏,蒙古女人失去中宫主子之位,势必影响满家关系,倾动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孝庄毫不犹豫地对儿子的举动进行了抑制。结果,母子间出现隔阂,顺治皇帝甚至公然下令抠去太庙匾额上的蒙古文字,而那位生活在感情荒漠中的蒙古皇后,对于安排自己命运的同族婆婆并无丝毫感激,相反把不幸和怨恨,统统归集到太后身上,连太后病倒,也不去问候一声。对于这一切,孝庄都忍受了。宽容理解是她的原则。这种微妙紧张的母子婆媳关系维持了五六年,幸而她有多年的政治经验和坚毅的性格,清帝国的基业才不致因后宫的倾动而发生动摇。孝庄这种苦心,福临与皇后恐怕都不理解,倒是通达人情的董鄂氏能够体谅孝庄的苦衷,她主动周旋于皇后与皇帝之间,缓和调节双方矛盾,有时起到孝庄所难以达到的作用。唯其如此,孝庄有什么事总是找董鄂氏商量,有什么话总是找这个儿媳妇说,以至于到后来,婆婆对儿媳几乎到了不能离开的地步。
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氏产下一子,四个月后不幸夭折,丧子的悲伤使她郁郁成疾,宫廷矛盾的精神重负使她原来有病的身体更加虚损赢弱。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氏病故。皇帝遭此打击,精神颓落,恹恹无生趣,未出半年,患痘症而逝。
五、别出心裁的布库戏
福临死前留下遗嘱,八岁的皇三予玄烨入继皇统,改元康熙。为了避兔摄政工专权的悲剧重演,皇帝有意撇开皇室亲王,安排了四位忠于皇室的满洲老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辅政。当时安徽有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孝庄严词拒绝了,因为清建国之初曾总结历史上外戚干政导致亡国的教训,规定后妃不得临朝干政,孝庄当时虽有足够的声望与资历临朝,但此例一开,将来或许贻息后代。因此她坚持了大臣输政的体制,把朝政托付给四大臣,自己则倾力调教小孙子,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才能,以便他亲政后能担当起统御庞大帝国的重任。没有想到顺治所择非人,口是心非的鳌拜很快暴露出专横暴戾的本性,欺皇帝年幼无知,广植党羽,排斥异己,把揽朝政,俨然是摄政王再出。鳌拜出身戎伍,对于顺治朝吸收汉文化变更礼制的做法很不适应,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凡事都要循祖制、复旧章,并且公然打破顺治四年不再困地的禁令,借旗地交换之机,扩大圈地,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鳌拜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但大部分人慑于鳌拜*威,不敢作声。辅政大臣中,悉尼年老畏缩,遏必隆软弱,依附鳌拜,唯一敢于与鳌拜顶着干的苏克萨哈资历浅,一直处于受压地位。康熙(1667)六年,玄烨十四岁,按例亲政。但鳌拜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苏克萨哈因为受鳌拜压制,乘皇帝亲政之机,上奏辞职。请求去守先帝陵寝,“俾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实际上是向皇帝抗议鳌拜的专横。螫拜也清楚苏哈萨克的用意,他和同党一起,捏造苏哈萨克二十四条大罪,将苏拘捕入狱,要处以极刑。苏哈萨克从监狱里送出申诉,皇帝获悉,坚决不同意,鳖拜竟“攘臂帝前,强奏累日”,最后,将苏哈萨克处以绞刑,九族株连,家产没官。鳖拜的存在已成为皇帝权威的一个威胁,但鳌拜羽翼已成,措置稍有不当,可能就会激成巨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的孝庄对这些问题已有了相当经验。她悄悄关照性急的孙子,要他隐忍一切,同时不露痕迹地布置起来。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皇宫里出现了一批少年,专门练布库(满语:摔跤),说是皇帝喜欢这种布库戏。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谁也没有多想什么。就在大家对宫廷布库戏习以为常的时候;康熙八年(1669)五月的一天,鳌拜进宫晋见,在路两旁要着玩的小孩突然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他擒住了,等到螫拜缓过神来,纵有过人膂力,都已无济于事了。魔头落网,党羽流散,威胁皇权的鳌拜集团,就这样未动一刀一枪,连根拔除了。皇帝夺回了权力。
六、祖孙情浓
顺治皇帝临终时,原属意于次于福全,孝庄看中了玄烨,通过皇帝信赖的传教士汤若望说项,才改立玄烨,所以说玄烨是孝庄一手扶立的。
玄烨八岁即位,十岁时生母佟佳氏亡故,照看他的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所以祖孙二人感情十分融洽。孝庄不但关心他的起居,而且对他的言语举动,都立下规矩,严格要求,稍有逾越,则严厉批评,不稍宽纵与假贷。在她的教导下。玄烨健康成长,一个未来杰出帝王的特质和寸具,在少年时代打下了根基。鳖拜集团铲除后,孝庄放手让玄烨理政,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又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对于祖母的教诲玄烨非常尊重,重大事情无不先一征求意见,然后施行。在他们的携手努力下,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为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边疆用兵等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个黄金时代,其中包含了孝庄的一份功劳和心血。
孝庄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平定三藩时,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她的表率行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孝庄与皇帝这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反映了她的为人,与二百年后同样经历三朝、对中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慈禧太后,是截然不同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康熙在颂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一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枢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
七、葬不从夫原有讳
据史书记载,孝庄之所以没有与皇太极合葬,是因为她病危时,曾对康熙皇帝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孝庄死后,梓官(即棺材〕仅在宫中停放十七天,尊溢旋上旋停,在整个康熙朝一直没有启用;梓宫暂安(下葬前安放某处叫“暂安”)奉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才匆匆动工营建陵寝,而陵工仓促,不到一年就草草修就。
有的研究者认为,孝庄遗嘱中“不忍”云云,不过是一种托词,其实是因为下嫁多尔衮,无颜于黄泉下复见本夫;也有人认为,遗嘱本身可能是一种宫廷精心设计的伪词,为下一步丧葬处置作铺垫,这里又涉及到“太后下嫁”问题,由于下嫁问题与孝庄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影响很大,所以有必要作一番叙述。
“太后下嫁摄政王”问题,是清史研究中一大疑案,至今史学界尚有争议。在民间,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但见诸文字者,是清末刊行的明朝遗臣张煌言《苍水诗集》,其中《建夷宫词》有一首影射太后下嫁,诗文是这样写的:
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慈宁宫是皇太后的居处,春官指礼部官员。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昨天礼部呈进了预先拟定的礼仪格式,因为正遇上太后结婚典礼。《苍水诗集)}一出,“太后下嫁”一事仿佛得到了证实。张煌言作诗时间大概是顺治六、七年间,当时清宫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正宫孝端文皇后,当时年近五十,不可能嫁给三十多岁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福临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她小于多尔衮两岁,因此诗中所指的太后下嫁,只能是孝庄。然而这毕竟还只是一种推测,因为诗歌吟咏,是不能作为史证的。清亡后,民国教育部清理礼部档案,发现存档的历科殿试策文中有“皇父摄政王”字样,与“皇上”同格抬写;后来清理大库红本(皇帝御批之件〕档案,发现顺治四年之后内外奏疏亦多称“皇父”,与蒋良骐《东华录》顺治五年诏封皇叔父为皇父摄政王、顺治八年追论多尔衮罪状诏中“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等语正相照映,加上孝庄死后不与皇太极合葬,而是独葬关内,所以许多人认为,太后下嫁一事大致可作定论。
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却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张煌言对清廷怀有成见,其诗不能作为史实根据,帝后分葬在清代不乏其例。如真有其事,当时私人著述里应该有所反映,清末民初有大量的前清私家著述印行问世,除了张煌言的诗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印证“太后”下嫁摄政工的史料,因而下嫁云云,是“敌国”(指南明政权)之传闻而已。
但也有人认为此事发生.的可能性极大。朝鲜李朝实录中有一段文字涉及“皇父”,很可玩味:“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上潮鲜国王)曰:‘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金自点曰:‘臣问于来使,则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一事,与皇帝一体云。’郑太和曰:‘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上曰:‘然则二帝矣!’”清廷使臣答朝鲜官员金自点那句话,含糊其辞,闪闪烁烁,正可说明其中有难言之隐,朝鲜大臣郑太和已看出其中委曲,指出多尔衮已作了太上皇,那么实际上就是说多尔衮已经当了皇帝的父亲,这跟说太后下嫁摄政王是一个意思。
多尔衮死时,追谥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神位附太庙(祭祖之地),这种待遇,除了皇帝本人,只有以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的生父才配享用,如果作为皇叔或者辅政大臣,多尔衮是难以企及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孝庄下嫁多尔衮是很有可能的。相信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这个历史疑案迟早会真相大自。
孝庄皇后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还是有让她耿耿于怀的两个女人,她们就是海兰珠和董鄂妃。一个将她丈夫对她的宠爱彻底抢走,一个将她最爱的儿子彻底抢走。
最开始孝庄嫁给皇太极的时候,皇太极对孝庄还是十分宠爱的,但是后来蒙古族进献了一位美女给皇太极,这个美女就是海兰珠。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皇帝也是有真感情的,只是没有遇到自己真正爱着的那一个人。海兰珠进宫后,皇太极将所有的恩宠都给了海兰珠一个人,不仅想方设法的满足海兰珠的需要和爱好,用尽办法讨海兰珠的开心,还在海兰珠生下小皇子后想立他为太子,简直是爱她爱到了极致。反观孝庄皇后的,就很艰难了,因此孝庄对海兰珠也是怀恨在心。
皇太极驾崩后,孝庄利用早先就打好的人脉将自己的儿子福临扶持上了皇位,然而在孝庄皇后一步步将福临的势力扩大的时候,福临却爱上了董鄂妃。当时孝庄皇后已经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福临做皇后,然而福临却一心想废后,将心爱的董鄂妃立为皇后。他对董鄂妃的宠爱完全不亚于当年自己的父亲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也因为孝庄不喜爱董鄂妃,他与孝庄直接也渐生嫌隙。
孝庄皇后也是很无奈的吧,即使自己再怎么风光,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却都为了别的女人离自己而去了。最后福临更是因为董鄂妃的去世而郁郁寡欢,不久也英年早逝,孝庄同样悲痛难耐。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没有私人感情,个人觉得这个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感情有多深,到了哪一步,确实还真不好说,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皇太极共有十一个皇子,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子,为什么多尔衮会支持顺治继位呢?皇太极死后,没有立下遗诏让谁继位,多尔衮自己当然是想继位的,可是他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两人势均力敌,多尔衮就提议让六岁的顺治帝继位,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那么为什么多尔衮会在另外十个皇子里面挑中顺治呢?如果说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不太熟,这个应该不太可能。
第二,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入关后变成了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接着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变成了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呼就比较有意思了,如果不是多尔衮与孝庄太后有某种关系,也不会有这样的称呼的。
第三,顺治七年,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的路上,开始是追封为清成宗的,为什么两个月之后,就被顺治帝掘墓毁棺呢,这个得多大的仇恨呀。康熙帝智擒鳌拜的时候,念其功绩,也只是将其幽禁,也并没有将之杀死。
第四,孝庄皇太后死的时候,为什么不和皇太极合葬呢?孝庄做为顺治帝的生母,死后应该要与皇太极合葬的,而孝庄竟然不想与皇太极合葬,是不是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皇太极的事情呢?
第五,多尔衮的罪名有一条,那就是到皇宫内院去,我们知道,后宫除了皇帝之外,是不允许其他的男人进去的(太监除外),成年的皇子也是不能的,那多尔衮进入后宫做什么呢?
另外,根据《清世祖实录》,多尔衮摄政的时候,顺治帝住在乾清宫,而孝庄住在慈宁宫,两宫相隔不远,那为什么几个月才能进一面呢?而多尔衮却常常进入后宫呢?实在是让人费解。
有着清朝最美公主之称的是固伦淑慧长公主。她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第五个女儿,也是孝庄皇后的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也叫做阿图公主,是孝庄皇后很喜欢的一位公主。历史上关于固伦淑慧长公主并不多,总的来说就是这位固伦淑慧长公主是位很漂亮的公主,可以说是美若天仙了。
古代女子出嫁都很早,固伦淑慧长公主也不例外。即使固伦淑慧长公主很受孝庄皇后的宠爱,但她依然免不了早早出嫁的命运。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婚姻是她九岁的时候皇太极给她定下的,十二岁她就出嫁了,嫁给的也是一位身份地位高贵的贵族男子——索尔哈,这也是她的第一任丈夫。虽然这段婚姻不是自由婚姻,它更像是一段政治联姻,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个人的相爱。在婚后的生活中,索尔哈对待妻子极好,固伦淑慧长公主情窦初开,对于自己的丈夫也很是喜欢。两人在婚后恩爱有加,相处的十分融洽,但是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并不长久,因为索尔哈的去世,固伦淑慧长公主成为了寡妇,她重新回到了宫中。
这时候宫中已经改朝换代了,顺治帝看到自己的姐姐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很是不忍,于是就有了固伦淑慧长公主的第二段婚姻。这一次固伦淑慧长公主嫁给了色布腾。虽然固伦淑慧长公主是二婚,但是她的驸马也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在婚后的几年里,色布腾就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巴林郡王,对待妻子也很好。可以说固伦淑慧长公主的两段婚姻都是幸福的。
两段婚姻,历经三代帝王,固伦淑慧长公主的一生并不平凡。
曾经嫁给多尔衮。原因如下:
1、埋葬地。她因为没有和皇太极合葬被这些人认为她是嫁给了多尔衮,觉得死后愧对皇太极,所以才执意如此的。
2、在当时满族人的习俗当中,弟弟娶自己的嫂子或是侄媳妇之类的是被允许的。因为作为渔猎民族,常年战乱,男人在外战死之后,用这种婚姻制度来保证阵亡将士的妻儿有人照顾,不至于孤苦伶仃。
3、在《朝鲜仁祖实录》当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朝鲜国是把多尔衮当成是太上皇,并且是皇太后的丈夫来看待。
4、在顺治八年颁布的关于多尔衮的罪状当中,有一条就是多尔衮以太上皇自居,并且扬言皇太极的皇位是从自己手上夺走的。还经常隐晦的表示现在皇帝的统系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就明摆着告诉福临,他是自己得来的便宜儿子。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一直被清史研究者称为清朝三大疑案 ,近年来热播的清宫类影视作品更是依据野史相关记载,或戏说,或穿越,大书特书大、小玉儿与多尔衮的恩怨情仇。
其中“太后下嫁”疑案牵涉到的女主人公孝庄文皇后(大玉儿原型),博尔济吉特氏 ,名布木布泰或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当今通辽)人,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她所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即位后,孝庄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孝庄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德能干,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圣主,算得上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顺便说下影视中虚构的所谓“小玉儿”的原型即多尔衮的嫡福晋虽说也的确出自博尔济吉特家族,但比多尔衮大一岁,依据史料,她是孝端文皇后的堂侄女,也就 是孝庄皇后的堂姐,而不是影视所说的孝庄的亲妹妹。
孝庄12岁时嫁给比她大20岁的皇太极,早在她两岁的时候,皇太极就娶了她15岁的 姑姑(名哲哲,后来的孝端文皇后)为嫡福晋 ;天命十九年,在她嫁给亲姑父为侧福晋9年后,她26岁的姐姐( 海兰珠,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 )也嫁给了皇太极,也就是 姑侄三人同嫁一夫 。
皇太极时期,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这显然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在初期打江山时为了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落而 推行的“满蒙联姻”的政治策略 ,双方频繁互相嫁娶。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他52岁时的一天晚上,在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姑姑)的清宁宫南炕上毫无征兆地突然死去(很可能是急性中风)。由于尚在壮年且事出突然,皇太极并未指定在他死后由谁来继承皇位。
因此依照传统由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生前最亲近的侄子)、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异母弟)、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庶出长子)、武英郡王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兄)、豫郡王多铎(多尔衮同母弟)和颖郡王阿达礼(礼亲王代善之孙,萨哈璘长子,袭郡王)等七人举行会议,共同推举皇位继承人。
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 有实力和资历挑战皇位的有三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第九子福临 。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强势亲王。
豪格 是当时皇太极的所有儿子中唯一封王的儿子和长子(遗憾的是庶出),满洲八旗正黄和镶黄两旗旗主,得到举足轻重的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 多尔衮 战功卓著,威望正隆,掌管正白、镶白两旗部队,兵精将勇,并有豫亲王多铎和武英郡王阿济格两个如狼似虎的亲兄弟的效忠。
六岁的福临(后来的顺治帝)没有任何实力,但他是皇太极与孝庄亲生儿子,而且是五位正妃所生的皇子中最年长的。福临以外的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谁要强行上位必将导致大清的分裂内斗和血雨腥风,且都没有必胜把握。
孝庄足智多谋,她静观其变,暗中筹划,决定利用两大集团的矛盾,并刻意交好多尔衮,为福临争夺皇位。会议最终决定,由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顺治,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为摄政王。
实际上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病死前一直是傀儡,不久多尔衮干脆排挤掉济尔哈朗独掌大权。随着形势发展,后来多尔衮渐渐有了不臣之心。孝庄太后与睿亲王多尔衮年龄相近过从甚密,故有说法认为二人之间有私情。
更有甚者认为在皇位争夺的斗争中,孝庄太后为了说服多尔衮支持福临上位,不惜委身于多尔衮,后来迫于多尔衮的压力,为了儿子的皇位,干脆就嫁给了多尔衮。这就是 所谓的“太后下嫁”的故事。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出自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上寿觞为合卺(jǐn)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卺,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的一种瓢,合卺就是喝交杯酒的意思。这首腹诽孝庄与多尔衮艳闻的诗一向作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的最早证据,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一直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
以该诗名《建夷宫词》就可以看出,“夷”本来就是对满清的歧视性称呼;且诗中不提北京也不提盛京,而提后金最早的发祥地建州也是对其合法性的变相否认。
“慈宁宫里烂盈门”之句 说太后大婚时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依据《清实录》的记载,孝庄文皇后是在顺治帝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如果确有大办婚事也应该在顺治十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即坠马病死,可见此诗基本上是附会穿凿,没有什么依据。
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比如多尔衮尊称 “皇父摄政王” ;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另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其实, 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 ,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称呼他的肱骨大臣、贤相管仲为“仲父”;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的第一号智囊范增被尊称为“亚父”,这其实也是“仲父”;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也跟“仲父”没什么差别。所以拿“皇父摄政王”来说事不足为据。
尽管顺治元年, 多尔衮称摄政和硕睿亲王,又称叔父摄政王;第二年,改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称皇父摄政王 ;这类称谓的变迁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基本上是内外两条线路的变迁:在外反映了多尔衮日益骄横自大,咄咄逼人,也算是弥补了当年跟福临父亲皇太极相争就差一点当上皇帝的遗憾,如今过一把准皇帝的瘾。
在内则是羽翼未丰的顺治帝或真或假、半推半就的骄纵多尔衮的权宜策略。即用大帽子、过格荣宠来满足和迎合多尔衮一定程度的自我膨胀,不致激化矛盾;同时又让其放松警惕,为顺治帝将来可能采取的雷霆手段达到奇兵效果。 所谓“欲令其灭亡,先令其疯狂”。
至于 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 。清兵初期入关,出身少数民族的满蒙亲贵除了仿效汉族士大夫广纳妻妾的做法外,还极其顽固地保留着其本民族原始的收继婚的习俗。所谓收继婚,也叫转房、逆缘婚、挽亲、续婚、蒸母报嫂等,指 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夫家其他男性,如亡夫的兄、弟、叔、伯、子(女方的亲生儿子除外)、侄、甥等。
例如具有鲜卑胡族血统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弟弟齐王李元吉后,就把其妻子杨氏纳为己妾;多尔衮害死肃亲王豪格后,其剩余的三个福晋分别被多尔衮、阿济格、济尔哈朗这两个亲叔和一个堂叔每人瓜分一个。
对于此时位高权重的多尔衮,入先皇内宫抑或对皇太极遗留下来的女人有所瓜葛,可以理解,但对象不一定就是孝庄太后。此时32岁的孝庄已经不算年轻,而且 孝庄一向也算不上美人,嫁给皇太极纯属政治联姻,并不是因为她漂亮而得宠。
在皇太极的五位正妃中,她进宫时间排在第二,可位次却列在最末,论条件她比皇太极宠爱的姐姐海兰珠年轻,也远比姐姐进宫早,甚至孝庄还不如晚到宫的懿靖大贵妃、麟趾宫贵妃,这两人可是皇太极杀死的政治对手察哈尔林丹大汗后收纳的敌人的两个福晋。
如果没有孝庄后来生下的皇九子福临并耍心眼构造一个 “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 (实际上是庄妃将珍珠宝石藏在纱裙内,宫灯照耀下使其发光,制造一种神秘的幻像)。后来进一步编造梦见神人抱一男孩交付给她的鬼话,通过忽悠皇太极来稍微改变自己的境遇,可能孝庄纵有天大才能也不会有人给表演舞台,更不会有历史上那么英明睿智的孝庄太后了。
既不年轻又不漂亮的孝庄,多尔衮未必有兴趣。 史载: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常常头昏目眩,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多尔衮的生活穷侈极欲。
“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 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朝野大怨。也就是多尔衮眼界甚高,美人如云,没必要去打庄妃的主意,而且已是权倾朝野的他,也没必要通过娶庄妃上位来攫取更大的权力吧?
说到 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孝庄太后强调的“卑不动尊” 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不能因为地位低的人去打扰地位高的人。
去世得晚的皇后如果想与皇帝合葬,要将地宫墓道重新挖开,再入葬填埋,按照传统的认识,这对地下的先帝的干扰是很大的。所以做了太后的皇后基本都是在皇帝陵附近另辟新陵,单独下葬。乾隆的生母就是因为卑不动尊,最后单独营建了泰东陵。
再说昭陵已葬有皇太极与孝端皇后,且盛京昭陵(北陵)远在沈阳,在古代来说,北京离沈阳还是很远的。对于皇太极,庄妃不过是不很受宠的五大妃之一,对于顺治和康熙都是孝庄呕心沥血带大的, 十指连心,也许特定环境下哺育的儿子和孙子与孝庄的心理距离更近。
她所言愿意在北京近郊昭西陵陪伴顺治、康熙父子也是肺腑之言。而且从孝庄的历史“盖棺定论”来看,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致,歌功颂德,祭礼有加。可见“太后下嫁”子虚乌有。
太后下嫁没下嫁,还有一个线索可循。 太后下嫁不是小事,有下嫁的诏书没有? 有人说可能国内有意或无意地毁掉了。但是真要有下嫁,这么大的事情依照惯例一定要把相关诏书转发到如朝鲜等藩属国,但是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确有“皇父摄政王”类的表述,但里面没有记载太后下嫁的事情和相关诏书。
总之,庄妃或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确实是一个聪明睿智、贤德能干的女人,可以说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又一典型代表。早在她还是一个皇太极阴影下的少女嫔妃的时候, 就“以壶承其唇”, 一口一口给明末著名汉臣洪承畴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后来为了爱子的江山,在还未引入汉人教化之前的清初 ,孝庄跟作为大清梁柱的小叔子多尔衮密切接触、甚至刻意交好、虚与委蛇、惺惺相惜都是必要的和有可能的 。
所以我们认为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情愫可能有,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则绝对无;同样,多尔衮的一些举动也更多的是在无人制约的情况下权臣表现出的狂悖和僭越,而不能说明他强娶了孝庄太后,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
FTN征文大赛 |史记 FTN通证“横空出世”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