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作品三月三

绣球作品三月三,第1张

三月三抛绣球是广西地区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绣球,原本最早在古代是一种兵器,现在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在许多浪漫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抛绣球背后,三月三抛绣球更多的是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

每逢 “壮族三月三”,壮乡儿女都会通过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抛绣球就是其中一项。

壮族的绣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狩猎工具,因为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发展成为姑娘们手中绣有鲜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绣花布囊。

如今,在广西壮族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中,绣球已经成为一种壮乡特有的,象征着和平、友谊、祝福和吉祥的信物。

抛绣球的故事:

在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龄,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

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宋、元时代就已有之,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狩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

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据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

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现“抛绣球”仍在广西百色、柳州、南宁、河池等地区广泛流传,其中尤以靖西等南壮县份为最著名。

1丰顺八乡山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八象山位于广东省丰顺县西南38公里处,属于莲花山中部的高寒地区。峰峦叠嶂,壁陡溪深,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87,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巴乡最高的山是张宏图,海拔1227米。这里风景如画,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

:2丰顺八乡山特产

1玛图绿茶

条索呈眉状,灰绿色有光泽,叶底软嫩,汤色翠绿微黄,饮之甘甜爽口,香气清烈,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2巴乡山芋

3麻图茶

结紧密,色泽灰绿有光泽,口感香甜,汤色翠绿略带微黄。

4巴乡茶花

5丰顺甜玉米

营养高,好吃,鲜甜。

6丰顺束发夹

皮少馅多,口感丰富。

3丰顺县附近的旅游景点

银鸽、鸡公庙、虎头山、小虎,是丰顺弼游览的景点。中国龙下面是丰顺中学。桓在汤坑镇有一个温泉,它冬天泡温泉真是太棒了。

4丰顺八乡山旅游度假区在哪里

丰顺县辖16个镇(普寨镇、八象山镇、塘南镇、塘溪镇、塘坑镇、北斗镇、笕桥镇、冯亮镇、龙岗镇、潘田镇、黄流镇、黄金镇、大龙华镇、萧声镇、潭江镇、沙田镇)和1个国有农场(普寨镇)

010-10:10今晨揭阳第一峰揭西里王掌、丰顺八乡红土掌出现大面积大雾。冰花树挂晶莹剔透,山川白茫茫,如梦似幻,美不胜收。据市气象台监测,受强冷空气影响,今晨我市中北部山区出现低温天气。其中有6个站录得0以下的低温(均属揭西),最低温度在揭西田亮美国海岸的海洋是零下28摄氏度。全国气象站最低气温分别为:揭阳59,揭西43,普宁54,惠来69。

5丰顺八乡山好玩吗

巴乡张宏图不需要门票。全天免费开放。

张图位于梅州市丰顺县西南部的八乡镇和五华县南部的郭田镇,毗邻揭西县的五经府和靖西源镇。

张图海拔约12774米(粤东为数不多的高山之一),属于粤东莲花山的一段。路宏罕见的冰、雪、雾和雾凇奇观吸引了游客。

6丰顺八乡山旅游景区旅游攻略

铜鼓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如百里峰峦,林木葱茏,是观光旅游和植物学教学的理想基地。一片片常绿的高山植物,被称为铜鼓情,浓荫蔽日,幽深雅致。密林深处,有很多冷兰花,有叶艺,有花艺,有奇香。最近,学者们收集了5种广东省植物新记录,包括山苍子、樟树、光果悬钩子、小叶山茶和中华绒螯蟹,它们的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除了竹木之外,铜鼓掌的产品还包括蘑菇、木耳、草药、蜂蜜、茶叶、鱼虾、蜗牛、石蛙等。那首民歌唱道,铜鼓张,三面宝,一面黄连甘草。

铜掌峰山顶平坦宽阔,有几亩平地。在黎明时分站在山顶,等待云海浮金,穿云吊月,都是迷!即使天气阴云难分,云遮雾绕,变幻无穷,也有不一样的感受。站在峰顶,如果天气晴好,眼望远方,沟壑纵横,满山遍野。梅江、韩江就像平原练漂向东南,梅州、潮州风光无限!

从铜鼓掌山顶,有一片海拔1200米左右的大草坪,约1000亩。据说这里曾被规划为高山机场,地势平坦,花草丰富。草坪中间,泉水涓涓流入,形成一个天然湖泊。湖水清澈见底

张彤属于莲花山断裂带。在岩石风化和水蚀的作用下,到处都是各种奇石景观。人们根据它们的形象给许多景观命名,并赋予它们传说。如翡翠佛手,据说是雷神将军留下的手掌;仙人取宝,说仙人是从石柜中取宝,说这里金山银山,神仙都在动;甲虫下山,说是为了安全感和健康感,为了升职和财富而两次感受;狮子池,池旁有三块形似狮子的大石头,称为三头狮子望着山顶;仙人叠石,在大石头上面叠上鹅卵石,再盖上巨石,形成大大小小更大的形状,看起来很危险,但并没有倒下;仙人踩石,石上有脚印,说是八仙留下的;一只猴子托着它的脖子,一块石头就像一个站在权力中心的美女。你必须像猴子一样捏住它的脖子才能穿过它。船池,两块像船一样的大石头在池中若隐若现

在张彤的山腰上有一个巨大的瀑布。流水从几百米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汇成一潭。它的水碧绿清澈,池边有许多奇花异草。这个瀑布叫做七情瀑布这个游泳池叫做鸳鸯池。关于这个瀑布和这个水池有很多传说。据说一对恋人七次登上这个水池,表达爱意;据说一对恋人在鸳鸯湖中浸泡百日,表达百年好姻缘;据说有七个美女,被称为七花仙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男人来求婚。据说一对恋人因为婚姻失败而葬身于一池爱情鸟之中据说在附近村民以七情为试验对象的地方,山桑你可以不嫁不柬随你便,七情尽洗。水总在情,百年相融。七情清明,方知情深浅。做一对夫妇海枯石烂。

7丰顺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张宏图,粤东名峰,位于丰顺县八乡镇。属于莲花山,毗邻揭西县城。海拔12774米。

8丰顺八乡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燕麦之旅:优质农业、农村、农民的创造者,老家在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

位于北部边疆的人呼和浩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区,与八个省毗邻。是中国毗邻省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燕麦:

每100克燕麦含蛋白质约15克,居谷类之首。其氨基酸组成合理,有助于消化吸收,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辅助作用。

9丰顺八乡山要门票吗

免费。

我们不在凤凰龙景区不需要门票。中国龙位于县城丰顺公园风景区的虎头山上。

2002年,华侨何先生捐资300多万元兴建了中国龙,由琉璃瓦、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位于县城南部景区虎头山上。全长318米,宽15米至28米,高3米。底部做成宽15-2米、高25米的走廊

10丰顺县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首先,丰顺县的万佛园,里面有中华龙、观音阁、鸡公庙、虎头山、小虎,是丰顺人必去的景点。中国龙下面是丰顺中学。

汤坑镇也有温泉。冬天泡温泉是极好的。如果你有钱,不妨去钱江温泉酒店,那真的是个好地方。

如果你想看瀑布,那就去桂龙瀑布,那里水流湍急,水花四溅,风景很美。

当然,夏天去漂流。龙鲸河漂流是夏天必去的地方。85元的门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夏天的凉爽,太棒了。

巴乡至

一,来历: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下简称“三月三”),大地回春,春阳萌动。我国部分地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以各种形式欢度这一传统节日。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锲节’)”,是周代华夏族民间一祓祸祈福的节日,上巳节原初的意义就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

二,习俗:

壮族:歌圩迎宾客,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每到“三月三”,壮族男女会像赶圩一样会聚山坡上对唱山歌,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抢“花炮” 展民族魅力, “行歌坐妹”写浪漫。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节日,侗、苗、瑶等少数民族也会庆祝三月三,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除了抢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这种传统的青年男女相亲方式也给“三月三”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浪漫气息。

瑶乡山歌传情谊 峒中瑶胞打陀螺

在融安县雅瑶乡西古坡屯,每年“三月三”都会举行山歌对唱活动,全乡的山歌爱好者都赶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山歌对唱。

在防城区峒中镇,三月三的重头戏是“打起陀螺唱起歌”。

瑞鼓响震三月三,乐了山路十八弯。壮胞瑶胞聚一堂,通过佳节大联欢……

峒中“砧板”陀螺比赛集强身健体和娱乐为一体。如今,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砧板”陀螺陆续出现在各种舞台和体育场合上,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所喜爱。

三月三的饮食风俗: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 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壮族古文字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

歌圩

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 -- 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

歌会

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 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参加歌会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铜鼓

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发布、窗帘等。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

壮拳

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还是壮族独特的习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猜码

猜码(就是划拳)在广西各地都比较流行。一般都在朋友聚会、新人结婚、过年过节的酒桌上候进行,一般情况按桌上的人数平分成两队(大多为男人)进行比赛,输的一方要喝酒,其特点就是声音特别大,一般用桂柳话来猜,也有用壮语猜。在有新人结婚的时候,划拳和对歌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66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