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民风民俗整理成一篇作文600字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各地的民风民俗整理成一篇作文600字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第1张

  尔多斯蒙古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 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 西。长袍袖手 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一束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部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 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上提,为的是骑马方便,也显得矫健潇洒。腰带上还要系上鼻烟壶、蒙古刀、手巾等,颜色各种各样,多用布、绸、缎等料。

  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女子喜欢穿用的服装。姑娘出嫁,以穿坎肩为做妇人的标志;鄂尔多斯坎肩分长短两种,多为色彩艳丽的绸缎质料,上面镶嵌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花边,式样十分美观;不能不说地鄂尔多斯蒙古族在服装设计上的杰作。据说,早些时候,鄂尔多斯妇女出嫁时要在长袍外边还要穿上一种前后四开襟的长坎肩,蒙古族称之为“乌吉”。乌吉当时是已婚妇女的礼服,现在这种坎肩已不多穿,但也能时常见到。长坎肩庄重富贵,小坎肩则小巧精美,草原上的妇女至今喜欢穿用。穿坎肩也有说法,已婚妇女若不穿坎肩,会被认为是对客人和长辈不尊,对自己放纵。男子坎肩较肥大,一般不镶嵌花边,黑色、棕色为多,穿起来庄重、大方、潇洒。

  鄂尔多斯妇女都喜欢罩头巾。头巾颜色多种多样,以年龄段不同各取所好。头巾大约丈余长,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很喜欢将头巾在头上缠一圈,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头巾不封顶。已婚妇女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头巾穗头。传说,这种习惯始于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强大的精神常在,这在(马可波罗纪行)一书中也有记载。男子一般戴礼帽,也有扎头巾的。冬天,牧民们一般戴鹰式皮帽,其形若苍鹰,用羔羊皮做成,里边加一层布。据历史记载,这种帽子是皇后为方便元世祖打猎而特制的,后来传到草原上,成为牧民喜欢的一种帽子。

  鄂尔多斯男女都喜爱穿靴子。靴子分布料和牛皮两种。用布料做成的靴子。蒙古语称为“马海”,汉意为马上穿用的靴子。牛皮做成的蒙古语中称为“古图勒”。布、皮靴子各有所长,布靴子轻便,皮靴子可防水、防寒。一般每个人都备有两种靴子。靴身宽大,上面还刺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靴子内可套棉袜、毡袜;穿靴子除与蒙古袍协调外,还有骑马踩踏马蹬便当,能护踝骨,夏季在草地上行走能防蛇咬、防露水,冬天有踏雪、防寒等好处。所以,牧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靴子。 鄂尔多斯蒙古族有一整套的独特的民族服装,它以实用、质朴、精美、庄重的风格立于五彩统纷的世界民族服装之林。

  礼俗特点

  公元1696 年冬和翌年春,清康熙皇帝在亲征 葛丹时,曾两次渡河进入鄂尔多斯巡视,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清史稿》中的藩部篇记下了他的见闻和感想:“见’其人皆有礼貌,不失旧时蒙古规模。‘各旗和睦一体,无盗贼,驼马牛羊不必防守,生计周全,牲畜繁盛,较他蒙古殷富,围猎娴熟,雉鱼很多,所献马极驯,取马不用套杆;水土食物、皆甚相宜。”热情好客,讲究礼貌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一大美德,蒙古谚语云:“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人取笑。”

  蒙古族优良的道德风尚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如有人在外地犯了罪,要由家乡负责处罚,其家人和乡邻都认为是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本人也从此很难抬头。若用烟袋或手指指点了人家的脑袋,就被认为是对他人的莫大侮辱。蒙古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充满生活的每个空间。无论何人,对比自己年龄大的都称“您”。走路、上车、进门、入座、喝茶、吃饭、喝酒,一定以长辈为先。遇到长辈要先请安,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25岁以内的青少年不能喝酒吸烟,否则会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敬。晚辈对长辈的不尊不孝,村中有名望的长者有权训戒处理。这种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气,至今仍在保持。

  纯朴、豪爽、好客,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古朴的民风;每有过路客人,牧人皆以上宾之礼款待食宿,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后放走了客人,那简直是自己的莫大耻辱,也会被乡邻小瞧。过去牧区之家无院落,蒙古包从不锁门,客人来了,若家中无人,欲吃欲喝尽可自取所需;要住,就放心地留下,要走,收拾了餐具可以扬长而去。对于此事,主人绝不会认为是无礼之举,反而觉得你能以诚相待而由衷地高兴。

  牧民对于来客,不论是否相识,总是一面热情问候,一面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致礼,请客人先行进入家中。稍稍坐定,便端上奶茶和奶食品,进餐时,又必备酒肉款待。遇有特别尊贵的客人。则要摆“乌查”之宴;

  “乌查之宴”是蒙语,汉语叫摆羊背子。其礼节十分隆重,大体程序是:(一)献奶。前边说过,蒙古族认为奶食是最为纯洁、吉祥的食品,因此,向客人献上洁白的鲜奶或酸奶,是主人敬客的最高礼节。献奶要根据客人的年龄、辈份、职务大小,主人双手端起盛有奶子的银碗,依次敬献到客人面前。客人应双手接过,作为回礼,要用右手无名指蘸上奶子向空弹三下,以表示对天、地、神灵及主人的尊崇。(二)上“乌查”。主人用托盘把全羊各件按羊体结构顺序摆好,在每一件上割一点肉放到羊头上,头朝客人,举向客位,意即现在把全羊献给您了。客人依次从羊头上取一小点肉以尝,表明对主人敬意的全部接受。这时,有专人把羊背子肉割开。以供大家各取所需。按照古老的风俗,全羊之中,唯独羊尾和左小腿不能吃,应回敬给主人。在此之前,主人还要在各件之上取肉放在盘或酒盅里,然后出门喊一声“迪吉乌力古贵(把全羊献给您啦)、以示对祖宗的敬意。(三)献酒。给主宾席上的长者或者职位高者敬一杯酒,接过干杯,然后再回敬一杯。至此,大家就可以随意动手品尝全羊之美味了。牧民认为,吃了大腿和胛子肉能够成为最有福气的人,所以乌查宴席上,至今仍有分食“福肉”之习惯。

  蒙古族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牧民放牧,常随身携带酒壶,有客至,也是无酒不成席。给客人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敬酒一般一次敬三杯,客人至少要喝两杯,客人不喝,便可以歌相劝,有时还赤诚地单膝跪倒请你喝下。客人喝醉,主人非常高兴,认为你是看重了他。

  蒙古族的礼节大体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请安等类型。

  哈达是藏语音译,是绸或帛织品,颜色多为浅天蓝色,长短一般在一尺五寸到八尺之间,两端有拔丝, 约长半寸许。献哈达常用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的场合下,以表示敬意和祝贺。献哈达时要把哈达叠成双层,开口一方朝外,身体向前微躬,双手捧献给接受人;接受人也是同样的姿态。献哈达的礼节至今仍很流行

  递鼻烟壶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古老的风俗,也是最普通的相见礼。民间传说,早先,蒙古族人民见面都要互赠宝物,以表示自己对朋友的真诚;后因贫富不同、赠物不能等价,便以鼻烟壶取而代之。

  鄂尔多斯传统习惯是不分男女,都可备一个鼻烟壶(女用壶要比男的小些),不过,现在鼻烟壶里大多不装烟,交换鼻烟壶只是作为见面礼节。

  送鼻烟壶也有一定规矩。同辈相见,要双手持壶,右手递接,双手两次交换,最后物归原主。晚辈见了长辈,则要先磕头,后换壶请安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同辈相见,请安要互相问好,遇有长辈,男子单曲右膝,女子则曲双膝。

  在鄂尔多斯民族风俗中,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和忌讳。骑马或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时,不能从人家的门口或马尼宏杆子中间穿过去,也不能跨越套马杆。接近主人房舍时,要轻走慢行,早点下马下车,一为尊敬主人,二不惊动畜群。马绊子要大头朝上挂在马鞍上,马鞭子不能带进屋里去。

  蒙古族牧民喜双不喜单,所以,若给主人赠送礼品,每类物品最好是成双成对的。到牧民家,请先向主人问好,然后再问天气和牲畜情况,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你也要说吉利的话。不要一进门就坐到炕桌的正面位置上,假若主人谦让,当然也不必过分客气。不过入座一定要双腿盘起,尽管这种坐式对你来说很不舒服。切记不可坐锅台,即使天冷,也不要到火炉或灶火上暖脚。主人敬酒时,要用双手接过。不要用左手给主人递东西。酒宴上,不论接酒还是敬酒都要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

  年 俗

  鄂尔多斯蒙古族使用夏历,最重要的节日是小年和大年。

  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与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尊重的。平时用火小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目。从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鄂尔多斯蒙古族称正月为“察干萨日”。‘察干”即白色,“萨日”即月。他们认为白色是万物之母,象征着纯洁、吉祥,这种风俗在草原上流传很广。据马可·波罗在他的<纪行>中记载:“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习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正月初一开始都‘服白衣’;‘皆白袍’,人们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以“白色为吉服”,白色为“吉祥纳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称之为“白月”。“白月”的元旦,元朝国内各地蒙古各部纷纷向蒙古大汗献“九九”白色之马驼,友邻各国还要献“九九”白色之大象。马可·波罗记述:“是日国中数处入贡极富丽之白马十万余匹,是日诸象共有五千头,身披锦衣甚美,背上各负美匣二。其中满盛着宫廷所用之一切金银器皿甲胄,并有无数骆驼身被锦衣,负载是日所需之物,皆列队行于大汗前,是为世界最美之奇观。”

  除夕,先在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燃起簿火,取各样吃食投入火中祭奠。接着,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吃羊头。进餐之前,家中长者要先把羊嘴巴揭开,按迷信传说,这个仪式大概有两个用意,一是避免一年的口舌矛盾,二是张牙以驱鬼避邪、因为三十这天世无主持之神,鬼要四处筹集一年食物,羊嘴大张是足可把饿鬼吓跑的。午夜,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名曰“辞岁饭”。外出不在家的(婚后分居的男儿和出嫁的女子除外)也要由家长喊一声他的名字,放一份碗筷,留一份年饭。东方微亮,新年伊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马尼宏杆子的座盘上点起天灯(系用三百六十一根裹棉竹芨扎成,沾油点燃),随后再分别祭把天、地、火、祖。祭奠完毕,就该噶早年茶了,此时,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弹点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儿女要施跪拜礼敬献哈达,长辈也要逐个赐祝福词。随后,又是全家(夫妇之间除外)互换鼻烟壶以示新年祝贺。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挨个给亲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成陵祭奠

  蒙古族民族英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于1227年病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对成吉思汗的祭奠活动却在草原上一代一代地进行着。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的各种祭奠活动每年要进行三十多次,而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时间、方式和祭品。过去、由于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限,加之由于成吉思汗陵是经常流动的,所以每逢祭奠,被称之为成吉思汗亲兵卫队的达尔扈特人把灵包请到高大的楠木灵车上,由传说是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的后代——全身没有一根杂毛的银白色马拉到祭奠之处,摆上供品,并由祝颂人以高亢顿挫的声调,颂扬成吉思汗的功绩。祭奠习惯和方式基本上继承了成吉思汗的祭天方式,祭奠活动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进行。1955年,当地政府为了便于祭奠,征得达尔扈特人和蒙汉同胞的同意,将分散在伊克昭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画像、苏力德、宝剑、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并且把各种祭奠活动适当集中,分别在每年的农历3月21日、5月15日、8月12日和10月初三共进行4次。每到这一天,众多的拜 谒者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千里跋涉而来,站在这位传奇人物高大雕像前,献上洁白的哈达,明亮的炼烛,芬芳的香炷,肥壮的整羊,鲜美的牛羊奶,乳黄的酥油,芳醇的马奶酒等最圣洁的祭品; 祭奠由达尔扈待人主持进行。传统的祭奠仪式是:祭奠者先到墙外正南百步远的“金柱”,蒙古语称“阿拉腾嘎都苏”处绕柱三圈,每日必得99人方止;又到距柱8l弓处向外首洒奶。绕柱后,再绕旁系的大白马及马驹;亦用小木勺舀奶酒扬。绕马后,再由守陵人员把奶盛在银碗中扣于马背,马受惊腾跃,碗落方止,碗落地后如仍扣着,则要重来。绕柱、绕马结束后,即开始献酒。献酒人跪于殿外。由陵户从献酒人壶中将酒倒入二酒盅里,献酒人用长方盘捧入陵殿、由陵户接过酒盘置于羊肉上,献酒人行礼后退出跪于原处。殿外另—陵户取酒盘,只听进殿时口中喊:“哦!哦!哦!”将酒取出。倒入一在盅中,再换新酒送给献酒人捧入。献酒时,殿外有两个老陵户念词,这些词无文字记载,也没有人能够“破译”,因而被称之为“天语”。献酒毕,进殿跪于祭案前毡上,再献哈达、献灯、献羊、献香(念祝词),献时长跪。献毕,每人投一块羊尾肉入案前火盆中,投时仍念祝词,有的甚至投二次肉。接着就是烧哈达碎片,用大银杯轮流跪饮烧酒,并跪食羊肉一小块。整个祭奠过程共用两小时之多。

  那达慕

  每年的八月,鄂尔多斯草原阳光艳丽,金风送爽,这是牧人们喜庆丰收的最好季节。这时,他们准备各种美味奶食品,酿制马奶酒,宰杀牛羊,缝制新衣服,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游艺会),进行鄂尔多斯蒙古族喜好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的体育比赛,使挡个草原沉浸在一片欢乐样和的气氛之中。

  那达慕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特色。据记载,蒙古族的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那时候,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蒙古族喜爱的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并称这三项体育比赛为“好汉三艺”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尔蒙文,公元1225年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 》称:“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这次比赛中,成吉思汗的侄子叶松吉在三百三十五庹(庹为两臂伸展之间的距离,约五尺左右)射中了目标。”公元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较详尽地记述了蒙古族进行射箭比赛的生动场面。关于在那达慕大会上赛马和摔跤,也有很多记载,十三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的<纪行>中,蒙古族文学巨著《格斯尔传》和其它许多民间史诗中,都对上述两项比赛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到元、明期间,在那达慕上进行蒙古族“好汉三艺”赛已经比较普遍了,并将“好汉三艺”的比赛规范为那达慕的固定内容,以鼓乐助威,颂词激励。当时的颂词中有这样一段:“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暇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接连 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另一段祝词中又说:“你擎起万钧弓 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颂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力 士。”从上述记载和其它民间故事及史诗中对那达慕的描写,可以 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所占的主要地位;“好汉三艺”是 他们生活和生产的产物,没有过硬的本领,就难以定南闯北,建 功立业。为精通好汉三艺,小孩子从幼年就开始勤学苦练,以求出入 头地,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好成绩的优胜者,常常为公众所拥戴。

  到了清代,那达慕已成为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众游艺活动,而且除了体育、文艺活动外,还增加了集市贸易、物资交流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规模大小不一,大则一个旗举办,小则一个牧户承办,因而在比赛中的获胜合所得到的奖赏也轻重不一。小型那达慕上获胜的摔跤冠军,一般奖1只羊或几块砖茶,较大型的则奖一匹全鞍的马,特大型的那达慕冠军获得者,要奖给鼻带银环、背驮珠宝绸缎九九八十一件赏物的银白色骆驼。但是当时的那达慕,往往起不到游艺的作用,而是变成了王公贵族、协理台吉、章盖梅林斗奇争雄、寻欢作乐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达慕才真正变成草原上蒙古族人民自己的游艺场所。每当举行那达慕,整个草原热闹非凡,牧民们身着艳丽的服装,骑着马驼,坐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那达慕大会一般进行5—7天。牧民们在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炊烟升腾缭绕,人欢马叫,别有一番情趣。在那达慕期间、牧民们除采购物资外,还观看乌兰牧骑的精彩文艺演出,现在又增加了参观各种展览,交流信息,学习科技知识等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

  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它的许多健康的内容,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婚礼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定亲、婚礼和回门。

  定亲 儿子长大成人后,父母就要物色一位年龄、长相、针线、营生都般配的姑娘,作为儿子的配偶。接着就请一位娴于辞令、善于交际的媒人去女方说亲。当然,女方也要详细地了解男方,不过在形式上必须让男方占个主动。姑娘一般在十七、十九这些奇数年龄成婚。定亲通常分两步进行。

  先是小定。由媒人自己再寻找一个合适的人,一同携带两盘饼子(每盘有8个圆形面饼,上面放有奶食、红枣和糖)、一瓶白酒来到女方门上,喝完茶以后,将两盘饼子拿出来摆在桌上,让姑娘的父母品尝奶食,再向他们每人献上一条哈达,说明求婚的来意。而后从拿来的瓶里倒出酒来敬给女方双亲;再把其余的酒连瓶子交给他们。接着就在女家的欢宴上详细介绍男家特别是女婿的情况,提出求婚的愿望。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后(姑娘也得点头),才算初步达到了求婚的目的。

  再就是大定 这次除原来的两个人外,还得有女婿和一位近亲,选择良辰吉日,带着哈达;一只绵羊背子(煮熟的整羊,如没有,绵羊背子可以用砖茶代替)、两盘饼子、一瓶酒等礼物来到女方家。女方一般也要有娘舅近亲和邻里等几个主要人物在场。男方让女家主人品尝奶食之后,便献哈达,将饼子和羊背子摆在桌上表示送来了定亲的礼物。这时主家便出来一个人,将羊背子象征性地品尝以后,便端起盘子正转一圈放了下去,尔后媒人便向女方长辈每人敬酒两盅,便开始饮酒用膳。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决定聘礼的数量和结婚的日期等事宜,蒙古语称作“依克河勒奇高日”。聘礼通常称为穿戴,有“一九”、“二九”之说,“一九”主要包括砖茶、大布、帽缨、腰带、大畜,还有给女方父母的贴杆马、银钱。给姑娘的礼袍等。这些物品大部分在娶亲时又陪送回去。姑娘的头戴主要由女方家准备,但男方家应根据财力情况给予必要的资助。 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头戴往往完全自备,有的还相当昂贵,在一般情况下,大定也可以简化程序或跟婚礼一起举行。

  大定以后,双方父母就可以互相走动,选择一个吉年吉日,围绕八卦举行一个“开婚”的仪式,八卦是指火、水、金、土、天、气、木、山八种东西,同时商定迎亲、挽头的具体时辰,尔后双方便可以向亲朋邻友发出婚宴的邀请了。

  鄂尔多斯风俗,台吉之间互不通婚,同族的兄弟之间不说亲,这是促进后代优生、健壮的优良传统。

1、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十二岁时,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当时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借故推辞。吕不韦无计可施,那时年仅十二岁的甘罗,就对国事了如指掌,甘罗自告奋勇愿去劝说张唐赴任。

吕不韦开始不大相信他,甘罗理直气壮地说:“从前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已经12岁了,你就不能让我试一试吗?”吕不韦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甘罗驱车去见张唐,说:“当年武安君白起就因为不服从应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被应侯撵出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的权力比应侯大得多,你违抗他的命令,看来你的死期不远了!”一席话吓得张唐乖乖答应出使燕国。

甘罗又征得吕不韦的同意,按照秦国扩大河间郡的意图到赵国去进行游说,他针对赵王担心秦燕联盟对赵国不利的心理状态,大加攻心,说:“秦燕联盟,无非是想占赵国的河间之地,您如果把河间5城割让给秦国,我可以回去劝秦王取消张唐的使命,断绝和燕国的联盟。

到那时你们攻打燕国,秦国决不干涉,赵国所得又岂止5城!”赵王大喜,忙把河间5城的地图、户籍交给甘罗。甘罗满载而归,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河间之地,秦王就封12岁的甘罗为上卿,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赏给给他。由于当时丞相和上卿的官阶差不多,民间因此演绎

出甘罗12岁为丞相的说法。

2、蔡文姬,六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

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

  

文姬却马上听出说:“父亲,您弹断了第一根弦!”蔡邕吓了一跳,女儿从来都未学过弹琴,甚至连琴都未摸过,怎么就听得出他弹断了第一根弦呢?蔡邕继续弹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弹断。

文姬又立刻辨出:“父亲,您又把第四根弦弹断了!”蔡邕这才相信,女儿的确无师自

通,掌握了音律。蔡文姬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琴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3、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曹冲,曹操之子。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

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

有冤案发生。

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的士兵吓坏

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

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

  

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后来,那个仓库管理的

士兵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便没有再追 这件事了。

4、北朝时有个叫元嘉的孩子,因为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件事情,被称为神仙童子。

  

元嘉曾做过这样的表演:双手均拿著笔,左圆右方的画著,口中则一字不漏地背诵文章,

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数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数目。

他的脑子也没有闲著,正构思著一首五言诗,

并用脚夹著笔把这首五言诗工工整整地写在在地面的纸上。他同时做著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

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无不惊讶万分。

5、诸葛亮小时候曾拜水镜先生为师。有一天,水镜先生对学生说:“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

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可以出师。”

别的同学使尽办法,都未能说服老师让他们

离开。诸葛亮走到老师面前说:“你故意出难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学生了,快把三年来的学

费还给我!”老师见诸葛亮如此无礼放肆,十分生气,马上命人把他赶出水镜庄。

  

诸葛亮一出庄子便大笑起来,他跑回学堂,跪在老师面前说:“我刚才是为了走出庄子,

才出言不逊的,请老师罚我吧。”老师这才恍然大悟,马上转怒为笑,让他出师了。诸葛亮长

大后更成为著名的谋略家。

细君公主:第一个远赴西域的和亲公主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

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于是,汉武帝派遣使者到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封她为右夫人。但匈奴单于也极力拉拢乌孙,昆莫迫于压力,娶了一名匈奴公主为左夫人。

长在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适应塞外的生活。匈奴公主挽弓射箭,策马扬鞭驰骋草原。细君公主则度日如年,只能将满腔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整天抱着琵琶诉说思乡之情。

两年后,昆莫一病不起,由于他的儿子已死,由孙子岑陬继承王位。按当地习俗,子孙要继承祖父的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答复说:“在其国,从其俗。”无奈之下,细君公主只得含悲忍辱再嫁岑陬。三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终于因为产后失调,再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解忧公主: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

约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

岑陬暴毙之后,王位由岑陬的族弟翁归靡继承,此人身材肥胖,乌孙人称其为“肥王”。按照习俗,肥王娶了解忧。由于性情相投,解忧与肥王恩爱异常,并生下了元贵靡、万年、大乐三位王子。肥王对解忧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从而也拉近了汉廷与乌孙国的密切关系,双方信使往还不绝于途。这大大激怒了匈奴单于,双方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发兵威胁乌孙国,要他们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面对匈奴人的欺凌,肥王与解忧大为震怒,火速遣使邀请汉朝出兵,分进合击对付匈奴。汉朝立即兵分五路进击,同时又派人赴乌孙督战。匈奴大败,从此一蹶不振,汉朝北方边疆得到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安定。汉廷与乌孙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解忧的地位如日中天。

后来肥王一病不起,王位归还了岑陬的儿子泥靡,因暴虐天道而被称为“狂王”。解忧依俗又下嫁给狂王。后来王族内乱,汉朝派人率兵进乌孙进行军事干预,平息了内乱,解忧长子元贵靡做了大国王。

解忧公主从汉武帝太初年间远嫁乌孙,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四朝三嫁,在其长子及幼子相继病死后,上书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情意哀切,甚为感人,宣帝便派人把她接了回来。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已七十的解忧终于回到长安。

昭君:最善良的和亲公主

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县人,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精通琴棋书画。公元前36年选秀入宫,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而无缘见汉元帝,被贬入冷宫3年。

北方的匈奴经过近三十年的内讧,于公元前36年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将内乱平息。为密切双方的关系,呼韩邪单于于公元前33年亲自入汉,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并召后宫妃嫔议亲,王昭君自愿和亲。元帝赐她锦帛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若干,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昭君出长安,历经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被封为“宁胡瘀氏”。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边境安宁。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单于去世,生下一子名伊屠智牙师。依俗王昭君必须下嫁呼韩邪单于第一瘀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尽管王昭君不能接受,但她还是依胡俗下嫁,又生了两女,即须卜公主与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年仅33岁的王昭君郁郁而终,厚葬于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南郊),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为“青冢”。

王昭君出塞的几十年内,汉匈两族和睦相处,使饱经战乱之苦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安定和平的生活,王昭君也深受两族人民的爱戴。

文成公主:留下千古佳话的和亲公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在青藏高原上过着农耕和游牧生活。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爱慕唐朝的先进文化,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出第一批使臣访问长安,唐也派出使臣回访吐蕃。以后,松赞干布几次派亲信大臣带着珍贵的礼物来长安请求通婚,唐太宗均未允。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大相(宰相)禄东赞,带100多人备黄金五千两和珍宝数百件再次来长安求婚。唐太宗终于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带着丰厚的嫁妆以及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还带了大批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和许多工匠等入蕃。松赞干布带着大队人马到柏海迎接,并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唐朝的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她的事迹被后人编成藏戏演出。至今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她的和亲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歧国公主:历史上最辉煌的和亲公主

当初,金朝打辽朝的时候,曾经向蒙古借兵,并许下灭辽后重金酬谢。但是,金朝不讲信用,致使蒙古各部仇视女真贵族,由此蒙古也经常出兵攻打金朝。

贞祐二年(1214年)3月,成吉思汗指挥部队打到了中都(今北京,当时是金国的首都),驻中都城的北郊,围困金朝。金人被蒙古大军围困在中都城里,出于无奈,金宣宗只好向蒙古求和,接受成吉思汗提出的撤兵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金国的公主嫁给他和亲。成吉思汗派使者进城挑选新娘。

当时金朝历届皇帝的女儿中,一共有7位公主尚未出嫁,经过讨论,决定让岐国公主嫁到蒙古。

金朝怀着让蒙古人快点儿撤军的心情,火速送公主出嫁。

岐国公主到大草原的时候,蒙古人都非常高兴,因为自己的大汗娶了原来宗主国皇上的女儿,而且这个公主还很尊重大汗,也尊重蒙古人的各种习俗,所以,蒙古众人都尊称岐国公主为“公主皇后”。

不久,歧国公主被成吉思汗封为皇后,并跟从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当时,西域及中亚各国、各个部落,西亚大片地区都被成吉思汗征服,他们上表朝贺时按照风俗礼节,都把岐国公主的名号和成吉思汗并称,那时的岐国公主是和成吉思汗一样的享有盛名。这是以往历朝历代的和亲公主享受不到的荣誉。

元朝习 俗

服 饰

古代蒙古人的衣着,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据《黑鞑事略》记载,"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新以贮丝金线,色用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男女都穿长袍,用腰带束腰。头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帽后宽长,用两带结系于领下,带下复有带,任风飘动。妇女的帽子多用桦树皮或竹木制作,高二尺多,形如圆柱,顶部正方,外糊纸或皮,以彩绢金帛为饰。顶上插一根修长的羽毛,或饰以采帛的柳枝、铁杆等。这种帽子称作"故姑冠",蒙古语称孛黑答。元朝时,一些贵族妇女仍保持这种头饰。据《草木子》载:"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发 式

古代蒙古人的发式与契丹人相似,盛行髡发。周围剃去一弯头发,留前发剪短,散垂折两旁,发编两髻,悬加左右衣袄上。《高丽史》云:"蒙古之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蒙古语作"客古勒",义为辫发。妇女"披发而椎髻",即梳成辫子盘于头上,再戴上故姑冠,头饰华丽。

祭 祀

古代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崇拜至高无上的"长生天",特别重视祭天。成吉思汗经常举行祭天活动。1254年,蒙哥汗祭天于漠北日月山。忽必烈即位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在上都举行祭天仪式。

蒙古人特别重视祭祖。从窝阔台时起,开始祭祀成吉思汗。忽必烈即位后,在1266年(至元三年)建成太庙,基本上按着中国汉族传统礼制进行祭祀,但仍保留了浓厚的蒙古民族色彩。如祭祀的祝文用蒙古文书写,由蒙古巫师宣读。至于太庙大祭时的"割奠"'也是采用蒙古的祭礼。祭祀时,由蒙古博儿赤跪割奠牲的肉,放在太仆官员托奉的供盘之上,洒上马奶酒,而后供祭。

元朝皇帝每年巡幸上都,在七月七日或九日,举行祭祖仪式。皇帝和皇后穿着素服,望祭北方陵园,以马奶酒为祭品。祭祖后,举行马奶子宴。

蒙古因袭契丹、女真风俗,有"烧饭"祭礼,蒙古语称为"亦捏鲁"。"烧饭"祭祀时,由萨满教的巫师主持,用蒙古语念祝词,马奶酒洒在祭祀的牲畜上,然后烧掉骨头,把肉分食给参加祭祀的人。这也是古代蒙古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习俗。

仪 制

元朝的质孙宴(质孙,蒙古语,义为颜色)颇具特色。宴会开始时,要由一、二个大臣宣布成吉思汗的有关法令,然后宴会才能进行。宴会进行的时候,有"喝盏"之礼,设专人高呼"月脱"(义为"请用"),大家敬酒。宴会上有教坊女乐和角骶(摔跤)表演助兴。

质孙是蒙元特有的一色服。皇帝的质孙,冬服有十一等,夏服有十五等;百官的质孙,冬服有九等,夏服有十四等,衣冠上缀有许多珍宝,而且大量使用高级丝绸和域外的纳失失(金锦)、怯绵里(剪茸)、速夫(回回精制毛织品)等,穷极奢华。质孙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规制,十分严格。出席质孙宴的人,都要穿质孙服。

象辇是元廷特有的乘舆,始制于1280年(至元十七年)。象来自西南及域外缅、占城、安南诸国的进献。每年皇帝巡幸上都时,象辇是皇帝专用的交通工具。这种"象辇",是架在四只大象背上的大木轿子,轿上插有旌旗,轿里衬着金丝作垫,外包狮子皮,每象有一名驭者。所以,象辇又称作"象轿"。

婚 姻

古代蒙古人议婚的风俗很普遍。父亲可以为儿子向女方求婚,若女方父亲同意,就饮"布浑察儿"(许亲酒)。蒙古贵族与平民不通婚。贵族之间彼此嫁娶,称为"忽答",即姻亲。"安答"之间也互相嫁娶,结成"安答--忽答",即义兄弟姻亲关系。

古代蒙古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居特权地位的汗、那颜贵族在婚姻上过着多妻生活。在多妻的情况下,长妻的地位最高,其所生子女的地位也随母而尊。但是,如果长妻没有生子,她的地位就可能低于她丈夫的其他生子的妻子。严禁与已婚之妇私通,犯者处死。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原始婚姻制度残余的反映。

古代蒙古人还实行收继婚制,也就是"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这种婚制,中国许多北方民族都曾实行。蒙古兴起时,和它邻近的女真、党项、畏兀儿等族也有这种习俗。因此,在当时蒙古人的观念中,这是顺理成章的。

丧 葬

元代丧葬各从本俗。蒙古族实行土葬,但无冢,富贵的人有棺,但形制与汉族不同。"中分为二,刳有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靴靺、系腰、盒钵,都用白粉皮制成。以车载棺,运至葬地,一路上由一蒙古巫师骑马前行,这匹马称为金灵马。到了陵地,开穴所起的土块排列有序,埋入棺后,又依次掩覆。这是皇帝的葬式。从成吉思汗起,这样葬入土中后,当即驱马践平,使如平地,待青草生,则已漫如平坡,无任何遗迹,无人得知。蒙古大汗和元朝历代皇帝均葬于起辇谷(约在今蒙古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这个地方,被宣布为"大禁地"。

古代蒙古人实行土葬时以死者生前的生活资料作为随葬品。普通的人,随葬品只有帐幕、马匹、武器等。贵族的随葬品有金银珍宝。

古代蒙古人尚白

吉思汗建国时树起九游白旗,他死后在他的陵地搭起八个白帐供祭,质孙宴一律穿白色衣服。蒙古还崇尚九这个数字,祭祀时祭品一般常用九数或九的倍数,如每年在上都祭天,用马一羯羊八,彩段练绢各九匹,成吉思汗给获"答剌罕"称号的勋臣赐以"九次犯罪不罚"。蒙古尚右,"其位置,以中为尊,右次之,左为下。"元朝丞相两员,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在帐幕里,男子坐右边,妇女坐左边,接他人道来的肉要用右手,等等。

在古代蒙古习俗中,还有不少禁忌。如进蒙古人的帐幕禁止用脚踩门槛,禁止用马鞭抽打马的头脸。由于害怕雷电,春夏两季,他们不在河中洗手汲水,甚至不在原野上晒凉洗过的衣服。有些禁忌与萨满教信仰有关,例如,禁止拿小刀插入火中,禁止用小刀在大锅里取肉,禁止在火旁拿斧头砍东西。触犯这些禁忌,被视为是罪恶,故意犯禁的人要被处死。蒙古人认为火可以净化万物和避灾祛邪,办法是烧起两堆火,从中间通过。

东哥,布占泰,和阿巴亥介绍如下:

1、东哥

叶赫那拉·东哥,又叫布喜娅玛拉。后金时期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之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因联姻之事亡哈达、叶赫、辉发三部。后下嫁东蒙古暖兔部首领之子吉赛。

东哥假如顺利地嫁给努尔哈赤的话,那就是要与姑姑孟古姐姐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坚决反对,向哥哥布扬古贝勒说:“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谁能够杀了他,我就嫁给谁。”于是,叶赫部毁掉了东哥与努尔哈赤的婚约,并以“杀努尔哈赤”的条件向诸部落公开为东哥征婚。

2、布占泰

布占泰是乌喇部贝勒、末代国主,万历二十年(1592年),布占泰投靠努尔哈赤。布占泰先后娶了努尔哈赤的三名女儿,但仍然对曾有婚约的女真第一美人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不死心;

竟失去理智用苍头箭惩戒努尔哈赤的女儿,并试图抢走努尔哈赤未过门的妻子布喜娅玛拉,因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率众进攻乌喇,城破,布占泰仅以身免,逃至叶赫,乌喇部灭亡。

3、阿巴亥

阿巴亥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出生于乌拉部都城,是乌拉部主满泰之女,布占泰的侄女。 [1]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乌拉等九部联合进攻建州,结果被努尔哈赤打得大败,九部皆元气大伤。布占泰被俘,三年后才被释放。

扩展资料: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济格,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阿巴亥生下了第十四子多尔衮,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二十四日,阿巴亥又生下了第十五子多铎。

在这个阶段,布占泰终于为了叶赫老女和努尔哈赤作反了脸,拿箭射了自己正怀着孕的媳妇(和硕公主爱新觉罗·穆库什),于是努尔哈赤灭了乌拉部;

但阿巴亥饶机变不是虚名,她的机敏让她稳坐大福晋的宝座,她所生的三个儿子,因嫡出因素,努尔哈赤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交给他们分别掌管。

蒙古订婚送礼多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徵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新郎受掰羊脖考验 鄂尔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总会被女方家当作上宾热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这时,男方祝颂人会悄悄地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里。待他俩在客位上坐下以后,陪娘们就会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子巧妙地插进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点,他就会识破其中奥妙,取出柳棍或铁棍,很容易地将羊脖子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识其中秘密,因而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像狗咬乌龟一样,又着急,又羞愧。而陪娘们则趁机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怀恶意的语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讥笑得满脸通红的新郎,此时恨不得脚底下突然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洞。

娶亲路上巧争先 娶亲路上,依照习俗,彼此都想抢先到家,男女双方互相追逐戏逗。有时,女方的送亲人抢去新郎的帽子,挑在马鞭上,或扔在地上,新郎没法,只好下马拣帽,这样就耽误了时间。有时,聪明的男方也有办法,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一桌酒席,款待送亲人,女方盛情难却,只好下马喝酒,男方趁机抢先到家。一路上这样纵马奔腾,你追我赶,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拜天地拜炉火. 娶亲的日子,由男方杀鸡占卜选定。当天,由女方父母与介绍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准备酒、肉招待。新娘到后与新郎一起握刀杀一只鸡,看鸡肝纹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则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杀一只,待杀到鸡肝出现吉象纹路为止。接着,新娘新郎举行喝酒仪式,每人面前放一碗酒,碗边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喝完交杯酒,还共同招待介绍人和所有客人。然后双方客人以及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一起不断地饮酒、唱歌和跳舞,直至通宵达旦。 

 《图兰朵:魔咒缘起》大汗结局死了。影片里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应该是大汗和泊炎将军朝堂对峙,泊炎将军野心勃勃,他不仅想要汗位,还想要图兰朵公主,大汗对于他来说是个将死之人。

 大汗很疼爱图兰朵公主,公主小时候被汗国版图绊倒,于是大汗就派泊炎将军将空缺的地方填补好,这样公主就不会被绊倒,他的意思是让泊炎将军灭掉马尔维亚。后来泊炎将军从马尔维亚带回三色镯,送给公主当生日礼物,这个三色镯藏有魔咒,所以图兰朵从小就被魔咒附身,只有等求婚者用生命作为代价才能帮她解除诅咒。

 泊炎将军最后发动叛变,与大汗在朝堂对峙,可是泊炎将军拥有金刚不坏之身,大汗杀不死他,最后大汗和图兰朵被杀,泊炎将军也死了,只剩下卡拉夫和周大,从此卡拉夫成为了一国之主,孤独终老。

  普法战争前夕,拿破仑三世手下有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他爱上了巴黎一位着名的绝色佳人。将军亲自上门向佳人求婚,并且炫耀自己拥有的战功、皇帝对自己的宠爱和数不尽的财产。然而,那位佳人却冷淡地说:“我并不想当什么将军夫人,不过,如果你敢于刺杀皇帝的话,那么我愿意牺牲不嫁人的自由,嫁给你。”求婚的将军被这种胆大包天的“造反言论”吓得满头大汗,几乎像是逃跑一样离开了她的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位口口声声要刺杀皇帝的绝色佳人,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富传奇色彩的“红色圣女”路易丝·米歇尔。

路易丝·米歇尔虽然是个革命者,却并不像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孙二娘那样是个“胳臂上能跑马”的泼辣女性,相反,她是个充满浪漫情怀的美少女。路易丝·米歇尔在少女时代,就爱上了当时最伟大的诗人雨果和他的诗,并且与他结为了诗友。路易丝·米歇尔把自己的处女作寄给她心目中“本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游吟诗人”,并且写诗歌颂雨果“心底充满爱,声音响彻苍穹”。有一次,她读到雨果送给她的诗中有一句“两心息息相通”的妙语,不禁 澎湃,亲自到森林里砍来了一块松木,然后制作了一架诗琴,专门为雨果弹奏“最温馨的谐音”。路易丝·米歇尔还曾两度与雨果秘密私会,成为法国最着名的,同时也是最隐秘的一段浪漫情史。

路易丝·米歇尔爱雨果,但她更爱法国。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人民的革命意识越来越强,1871年春天,巴黎公社运动爆发了。这时,雨果却在一边发出了反对的声音,他认为人民不应该使用暴力,然而,在世人眼中仅仅是位美少女的路易丝·米歇尔,却走上了和她的导师及心爱的人雨果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以实际行动奋起反抗眼中“可恶的旧世界”。她参加了国民自卫军第61营,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自由女射手”。

3月18日,法国的革命者看到一位佳人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蒙马特尔高地。在那里,路易丝·米歇尔以她的纤纤弱手拿起了枪,革命者们惊呼,她是“公社最坚强的女战士”。

5月,巴黎公社运动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革命者与梯也尔的军队进入了残酷的街垒战,历史学家把这段时间称为“流血周”。这时,路易丝·米歇尔又冲在了保卫公社的最前线,她与一批革命者坚守巴黎城北的克里尼昂古尔阵地。阵地受到了梯也尔军队的多次攻打,路易丝·米歇尔身边一批批的战友倒了下去,他们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路易丝·米歇尔的裙子,但她依然在战斗。最后,路易丝·米歇尔和仅剩的两位战友因为筋疲力尽而晕倒。

梯也尔的屠夫们看到浑身是血的路易丝·米歇尔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就把她扔进了一条壕沟。半夜里,苏醒过来的路易丝·米歇尔从尸堆里爬了出来。当时, 为了镇压革命者,卑鄙地把他们的亲人都抓进了监狱,路易丝·米歇尔的母亲也被抓进了牢中。为了救出母亲,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路易丝·米歇尔主动放弃了出城的机会,她到法庭自首,用自己换出了母亲。

当局指控路易丝·米歇尔“持械造反”,是反社会的“危险分子”。路易丝·米歇尔坦然承认自己拿起枪反抗过压迫,她在法庭上不为自己做任何辩护,相反,她把法庭变为了又一个战场。她在法庭上高呼:“如果你们让我活着,我将绝不停止复仇的呐喊!”“如果你们不是胆小鬼,那就杀了我吧!”她在法庭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旁听的人们情绪激动。在判决的最后时刻,法官告诉她,24小时之内她可以上诉,但路易丝·米歇尔打断说:“不,我不需要上诉,我更乐意死去!”

1873年,路易丝·米歇尔被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的荒岛上。然而,这位外表纤弱的女子并没有停止抗争,她在新喀里多尼亚支持当地卡纳克人的反法起义,还教他们的孩子学文化,整理他们的传说和歌谣。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路易丝·米歇尔从法国引进了番木瓜,并且亲手栽种,她还托人从法国寄来蚕子,希望能在岛上发展养蚕业。卡纳克人把她视为“最珍贵的朋友”。 cctop

1880年,法国 在雨果等社会名流的强烈要求下,颁布“大赦令”,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的路易丝·米歇尔得以返回祖国。得到她归来的消息,巴黎民众拥至圣 尔车站,高呼:“路易丝·米歇尔万岁!”“公社万岁!”“社会革命万岁!”路易丝·米歇尔一回国就到处巡回演讲,重新点燃革命的圣火。在里昂红十字坡,她还直接领导了该市丝织工人的起义,并且提出了着名的口号:“劳动而生,战斗而死!”因为她的“反社会”行为,法国 又将她关进了监狱。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到狱中探访她,路易丝·米歇尔微笑着对来访者说:“囚室是资产者为我提供的免费住所,再好不过了。”

曾经是她的导师,也是她心爱的人的雨果,也被路易丝·米歇尔的革命精神所折服,他专门为她写下了赞美诗《更雄伟的女性》,将路易丝·米歇尔比喻为古代反抗亚述暴虐的犹太女郎朱迪特。1905年1月9日,路易丝·米歇尔在马赛病逝,人们以她亲自创作的诗歌《巴黎公社》中的诗句“英烈擎旗,黑纱被鲜血浸透;大地红花烂漫,骄阳似火的天空下迎来自由”来形容她,称她为“红色圣女”。法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80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