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我写1000字的关于蒙古族婚礼习俗 谢谢 很急

请大家帮我写1000字的关于蒙古族婚礼习俗 谢谢 很急,第1张

《乌拉特婚礼》

乌拉特婚礼乌拉特婚礼大致分五个程序:

  第一个程序:求婚

  乌拉特部落的求婚一般是由父母包办。等儿女长大后,有儿的人家父母看中谁家姑娘,并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时,就找一个热心肠的人作“昭齐”(即媒人),尔后由“昭齐”再找1—3人,携带4个圆饼、白酒、哈达等礼品到女方家。到女方家后先将圆饼入盘摆在桌子上,接着给老人敬酒、献哈达,同时提出此行是为××家的孩子求婚的。如果女方家的人很愉快地接了哈达,就意味着同意了这门婚事。求婚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初步商定好订亲的日子。过去乌拉特部落台吉出身的男子是不娶台吉出身的姑娘的。

第二个程序:订亲

  乌拉特部落的订亲仪式要比求婚复杂的多。订亲时,男方家要携带整羊一只,白酒若干及圆饼、哈达等礼物。这一天,昭齐领着男方家的长辈、女婿以及亲戚若干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商谈订亲的有关事宜。此行有二层内容:一是商谈彩礼,二是商定娶亲的日期。订亲时带的礼物,根据需要和贫富而定。富者可带全羊、哈达、白酒等。多数人带一套茶礼,即哈达、4块圆饼、2块砖茶、若干瓶白酒。茶礼是代表“全羊”的,属于重礼。砖茶代表羊背子。献礼时,圆油饼在下,砖茶在上,哈达横搭上面。还以冰糖、红枣作为辍物置于其上。

  男方将礼品摆在桌子上说明来意后,向女方父母敬献衣袍料子、绸缎和金钱,以酬养育之恩。接着,启开带来的酒瓶,向女方家父母的亲朋敬三杯。待一切见面礼节行完后,女方家便请亲朋贵客入席。彩礼的商谈是在宴席中慢慢进行的,蒙古族把这种宴席叫作“乃日”,意思是联谊。等亲朋贵客入席后,放“乌查”并诵祝颂词。词的大意是:

  吉祥如意!吉祥如意!

  向各位欢聚的贵客们,献上这神圣上等的美味佳肴。

  这是用四岁绵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各路贵宾摆好的厚礼!

  这是用两岁羔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八方宾客敬献的重礼!

  弯曲的羊角、肥大的羊尾、骠悍的个体,

  宽圆的尾巴、健壮的四肢、六节短粗的颈骨。

  十二节粗壮的胸椎,二十四节粗长的脊梁,四条膘肥的肋支。

  我们将雪白的肥羊煮熟调制好,向八方来的尊贵宾客,

  向尊敬的兄弟朋友们,敬献这上等的美味佳肴。

  这时女方家要敬酒,并且还要女方家请来的两名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东南角唱歌,唱三支歌,大家喝三次酒。然后席间宾朋回敬一支歌,敬歌手一杯酒,接下来就是大家欢聚一堂,共祝皆大欢喜,彩礼就在此过程中商定。

  第三个程序:娶亲

  娶亲是乌拉特婚礼的高潮,蒙古民族早在八个世纪前,就习惯成亲时从远方聘娶,绝不允许近亲成亲,也不允许一个家族的人从同一个部落娶亲。但这个习惯因种种客观因素慢慢演变成现代蒙古民族成亲奔远方,娶亲在天亮的传统习惯。

  乌拉特部落婚礼,娶亲的日期在订亲时已经选定,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在娶亲前,还要互相通报情况,确定娶亲、送亲的人数和来去的具体时间,有时提前送彩礼。

  1、女方婚宴(聘姑娘):乌拉特部落婚礼的顺序是先聘后娶。因此娶亲的人们必须在商定的日子去女方家。娶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娶亲的人,尤其是新郎要骑好马,连人带马打扮好,到达女方门口时,女方早已在门外铺一块毡子,摆一方桌,上置奶食、烙饼和白酒,由一名祝颂的人带领几名敬酒人,欢迎娶亲队伍。娶亲队伍到来后,双方问好请安,并为每一位迎亲人敬三杯拦门酒。在拦门时,双方祝颂人要展开一场舌战。女方人提问,男方人回答,形成一问一答,大意是:“祖籍为何地,何许人士,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成群结队,神采奕奕,什么缘故,前来此地……”回答说:“祖籍为美丽的呼伦贝尔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祖先为布尔海诺颜,为了美好的姻缘到此前来娶亲……”女方又提问:“既然如此,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男方回答:“带来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牛马驼羊。”就这样一问一答,一直说出九九八十一种礼品,方可进屋,否则就要被戏耍。进入蒙古包后,要向女方家长辈以及亲朋好友一一请安问好,礼毕入座。女方递烟、献茶,尔后敬酒,接着男方将带来的“乌查”和一套茶礼并排摆到桌上说:“亲家、亲家母、众亲戚请受礼。”男方斟酒人打开自己带来的酒向女方长辈、亲戚朋友及其每个人敬献三杯酒。男方敬完酒,女方出来一人将礼物微微挪向取亲一方,给男方每人敬一杯酒,歌手引吭高歌三首歌。主要唱的三首传统歌是:《永远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祝福》,通称“三福”。歌罢,稍事休息,重整盘碗,举行盛宴。

  盛宴一开始,坐首席的长者引吭唱歌后,歌手们接连唱三首祝颂歌。其后,由首席的长者念着诵着颂词奖赏歌手。接着,上“乌查”热情款待。席间,女方的年轻姑娘、媳妇、小伙子频频敬酒,场面非常祥和热闹。尔后,伴娘把新娘领到宴席厅,男方祝颂人向女方一嫂子求问新娘姓名与属相,两人一问一答,巧与周旋,也很热闹。这席间,女方家姑娘,小伙子们为了考验新郎的智慧和力量,端来一个羊脖子,让新郎从中间掰卸开,因为有时在羊脖子中心故意插进一根红柳枝,而新郎感到非常紧张吃劲儿。趁这时,屋外亦有人将新郎的坐骑藏匿起来,使其难以成行。盛宴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姑娘出嫁时的吉日良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新娘便在众姑娘的簇拥和帮助下,穿上鲜艳的服装,在送亲歌声中与家人依依惜别,出门上马。送亲歌的大意是:

  你像清泉那样流淌,

  你像春柳那样飘荡;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

  送别时为你放声歌唱。

  你像金盅里的酒那样清澈。

  你像修剪过的树木那样修长;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

  送别时为你放声唱。

  ……

  娶亲的人出门上马,女婿找不到坐骑,又要向女方家人求情说好话,献哈达方可找回坐骑。众人在马背上接受三次敬酒,便告辞起程。

  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娶、送双方并不是只顾赶路,还有热闹的追逐戏逗场面。距男方家约5—6公里时,新郎跃马扬鞭,赶上走在前面的新娘,以镫击响新娘坐骑的镫梁,策马向前飞驰而去,娶亲的其他人则竭尽全力,保护新郎,不让送亲的靠近。送亲的亦策马扬鞭,设法追上新郎夺其帽子。这也是对新郎坐骑和新郎骑术的一次考验。你追我赶,你争我夺,气氛亲切而热烈,非常有趣。如果男方保护不力或因新郎坐骑不快而被抢走帽子时,大家笑他无能,说他坐骑是老牛,显得很不体面。而后新郎要手捧哈达献给抢帽子的人,说好话索回帽子。击镫、抢帽子是娶亲路上的一场极为热闹的场面。乌拉特部落人在喜庆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被视为没有礼貌。

  2、男方婚宴(娶媳妇):当娶亲的队伍即将回来时,男方门外铺一块大白毡或地毯,同辈人出门迎接,长辈的在家依次入左侧坐定,饮酒取乐,等候娶亲的到来。新娘到达门前,未下鞍就要品尝盛在银碗内的鲜奶,随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同马鞍一起滑落在白毡或地毯上,因为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土的。由伴娘或嫂子们簇拥着,脚踏白毡步入蒙古包。送亲的必须在迎亲桌前接三杯酒后,方可进屋。届时,男方歌手正在屋里引吭高歌,以示热烈欢迎。

  新娘进入蒙古包后,蒙着面纱,在蒙古包的东南角炉灶前磕头,而且这磕头也不是爬地磕头,只是新娘自己由伴娘或嫂子陪伴下被按着头表示磕头,新娘完礼后,在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来到宴席厅,以辈数和年龄为序,逐个向长辈和众亲戚磕头,受礼者都赠送礼物,大至牛马驼羊,小至衣料银元,赠送牲畜时,必须赠送生产母畜,这是一种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

  新娘磕完头就要退出(倒退出去)时,青年人们从外面将门堵住,不让新娘出门。新娘只好把平时绣好的手帕、烟荷包等送给他们才让出去。蒙古民族的习俗中耍笑新娘也只在这个时候耍笑,别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特别不允许闹洞房,不允许娶新耍旧,耍笑老人。

  新娘磕完头,进入洞房,傧嫂为新娘取掉蒙面红纱,开始举行分发仪式。先由婆婆用筷子去分,接着傧嫂们给新娘缠发鬓。尔后,在新娘头上套一下用绸袋装着的笼头,以示驯服新娘。接着穿上敖晶海和4个开叉的长坎肩,佩带上全套头饰。再交回到宴席厅,婚礼宴也开始了。

  盛宴(酒宴)开始时,必须先上茶,而后敬酒,跟着放“乌查”。敬酒时必须念祝酒词,放乌查时必须唱放乌查颂词,之后唱婚礼歌,即三福歌。在这期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给来宾一一敬酒。主婚人和一些长辈每接一杯酒,还要祝颂一番。所有人的在几名特邀歌手的带领下,唱正统的歌,古老悠扬的乌拉特民歌此起彼伏,歌声、欢笑声伴着美酒佳肴使婚礼达到高潮。按习惯欢乐要持续到第二天,富贵人家的婚礼甚至更长一些。

  送亲人提出起行时,男方要向每个送亲的致以薄酬,并在门外较远处铺上毡,摆上方桌,搁两块圆饼和一只羊头,这时屋里唱起一首辞行歌——阿拉泰杭盖,由双方主婚人(亲家正代表)手捧银碗,敬上马三杯酒后告别。女方主婚人上马后,接住男方递来的羊头边扔向外手(右手),边飞驰而去。

  第四个程序:探望闺女

  是送亲的人到新房探望姑娘的一种仪式。有当时探望和几日后探望两种。探望姑娘程序非常简单,但也很重要。如果女方不探望姑娘,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门了。

  第五个程序:回门

  乌拉特部落婚礼中回门仪式是由婆婆领着儿子、儿媳,带上乌查或一套茶礼,去儿媳父母家的一种礼仪。回门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是婚后的适当时候。回门虽不复杂,但也很重要,因为未回门,就意味着婚礼还未结束,两亲家也不便互相往来。回门时,女方家要设酒宴,款待亲家和女婿。

  这样,一个完整的乌拉特婚礼程序便告结束。

可以吗?虽然不是很好,但望采纳。。

  蒙古民族的婚礼别具一格,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透过热闹有趣、异彩纷呈的一幕幕情节仪式,感知一个富于游戏精神的民族灵魂。

  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在原始社会,两性的概念不是个体的概念而是集体的概念,原始群体由族内婚制过渡到族外婚制,由此而产生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由婚姻的两合组织构成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之间的媾合逐渐形成某种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和某种特定的习俗。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宣布男女的结合,而且表明男女双方维系家族的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合理性,因此蒙古民族在婚俗中特别看重婚礼。蒙古民族的婚礼始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独具风韵的魅力。

  蒙古民族的传统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自主婚姻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在礼节上多少还保留有传统的痕迹。

  丰富多彩的蒙古民族婚礼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的演变,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其规模之大小、繁简之程度以及具体方式等都曾经历过多次的发展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具有浓厚的游牧文化的特色。

  蒙古民族男子到一定年龄时,父母就注意给儿子物色对象,得知谁家的姑娘在年龄、容貌、品德、性格和自己的儿子相当,就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蒙俗是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婚要带哈达、美酒、糕点等礼品。民间还有许多求婚的歌谣。求婚歌的词曲各地不大一样,但内容大致是相同的,词句真挚动人,曲调优美抒情,有浓烈的民族风味。

  方数次登门求亲,若女方同意就请喇嘛选定良辰吉日,举行订婚仪式。定亲的礼品叫茶礼,也叫茶的术斯、干术斯。术斯是全羊的意思。全羊是结婚那天才用的,茶的术斯向姑娘讨价钱用的,规格比前者要低,为了面子上好听,所以也叫全羊。实际上就是一块砖茶作为全羊的代用品,礼轻而情意重。定亲礼送到姑娘家,要设定亲宴。去者以媒人为首,四人或六人同去,不可单数前往,这是通例。订亲宴也叫喝姑娘酒。从此以后,女方见了喝过姑娘酒的人一律称为"亲家"。席间要商定嫁妆、彩礼和娶亲的具体事宜。

  订婚后,若男女未到结婚年龄,男家逢年过节派儿子赴女家请安问候。

  聘礼通常是以绸缎、首饰、箱子、柜子、被褥、四季穿的衣服及牛、马、羊等牧畜为主。

  元代以后蒙古民族尚"九族",即礼品一"九"为起点,如三匹白马,三只白羊,三峰白骆驼,合起来为九。或者九只羊,九匹马,九峰骆驼,均可。从一九起,一至到六九、七九、最多不超过九九,即九九八十一头。"九"是蒙古民族认为最吉祥的数字。蒙俗取其"九",象征着广阔、幸福、长寿。家贫人家,无力具备九数,也兴奇数,即一头,三头,五头,七头均可。讲究奇数,寻其根源,多来自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祝愿。在婚礼问题上,女方从来不向男方索取"彩礼",而且还常常陪送很多嫁妆,生活富裕的人家陪送的更多,这种习俗至今还保留着。

  结婚日期,由喇嘛选择,通过媒人和证婚人通知女家。由媒人和男家亲友将聘礼送到女家。结婚前几天,男家女家通常宰牛杀羊准备,打扫或新搭蒙古包,备下美酒、烟、制作或购买好看的蒙古袍、蒙古学、马靴,通知亲友。结婚的新房一般扎在西北角,紧靠长者(父母)的蒙古包,亲友的蒙古包由此往东排在一旁,作厨房用的蒙古包则扎在东北角最靠边的位置上。

  结婚那天,男家喜气洋洋,热火朝天,新郎在吉祥高兴的气氛中换上崭新的装束。一般是红锻结冠,或带"布里亚特"式的圆锥红缨帽,身着长袍,腰扎金黄宽带,脚登长靴,负弓带箭,腰间揣着哈达,显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也都穿上盛装。一切具备,新郎和伴郎在欢呼声中举起酒杯,唱起了娶亲歌。

  新郎进屋后,先拜佛爷、火神,后向新娘父母献哈达、美酒等礼品,再向女家亲友呈鼻烟壶,并一一请安问好。岳父母以矫客来临,安为上座,以丰盛的全羊美酒招待。宴时,先割羊肉一片祭祖,后敬新郎、新娘。宾主高兴地为新人的幸福举杯祝酒、高歌。礼毕,姑娘、小伙子们耍笑新郎就开始了。阿拉善盟、伊克昭盟,"掰羊脖子骨",就别有情趣,要求新郎掰断煮熟的羊脖子,为的是考验新郎的力气和智慧。为增加难度羊脖骨髓中常常插一根红柳棍或筷子。科尔沁争夺"羊恩吐"(羊嘎拉哈、也叫羊拐)也很富有诗意。

  女方家要派人送亲。起程时刻快到时,新娘罩上鲜红的面纱,穿上桃红色的蒙古袍,腰扎宽阔的绿绸带,足蹬长统马靴,显得分外健美。在送亲的祝酒声中,新娘乘马绕自家蒙古包三圈,向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痛哭流涕,互相诉说慈爱、感恩、友谊之情依依不舍地告别。

  这时,母亲常常边哭边唱,父亲的歌自己不能唱,通常姑娘们代唱。父母唱完歌,新娘在伴娘的陪送下,同新郎的娶亲队一起,登程出发。新娘总是姗姗而行,故意落在后面,走快了会被人笑话。娶亲队和送亲队都想抢先到男方家,双方在路上都尽情驰骋,互相追逐戏逗。

  娶亲到家新郎新娘下马前,先绕蒙古包走三圈。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表示爱情的纯洁、忠贞不渝,象征着婚后生活的兴旺、幸福、纯洁。新郎新娘先拜佛爷、灶神。拜灶时,先在灶里燃起红彤彤的旺火,新人并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还要压着新娘的袍子边,以示男贵女贤;同时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处,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处,手携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再拜父母、拜亲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见互献洁白的哈达,互呈鼻烟壶,新郎也向新娘的亲友礼拜。

  礼成后,举行宴会,招待亲友。一般是摆整羊席,新郎手提银壶,新娘手捧酒盘,逐一上前敬酒。大家无拘无束地畅饮,一面跟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翩翩起舞、歌唱。

  欢乐往往延续两三天,之后,大家给厨师敬献哈达等礼品。宾客陆续告辞,主人决不让客人空手而回,通常赠送大人的礼品是衬衣、手巾、碗等,孩子的是月饼、糖果。女家送亲的人起程时,男家要隆重设宴款待,表示饯行。临上马或上车前,男家还给送亲者一一敬酒、致谢。

  婚后一、二天,新娘新郎要回亲(回门),住一、二宿后,新郎返回,新娘可多住几日。婚礼后一个月头上,有的讲究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月"。"住对月"期间新娘亲手做许多新鞋,回来后一一送给公婆、长辈、近亲、以示媳妇的心灵手巧和孝顺老人之心。

  一般多是女子主持家政,除缝衣做饭外,还要挤牛奶,照顾老弱幼畜,拣柴拾粪;男子处理家庭重大事物通常都要和妻子商量,并取得其同意。《马可波罗游记》中写蒙古民族家庭生活:"妇女们非常珍视贞洁,举止端庄,讲礼貌,世界上很少有超过它们的。就是在对待丈夫的爱情和义务上也是如此。男人对妻子的忠诚也很令人钦佩。------,家庭里大家相处也很和睦和宁静,实在值得人赞美。从来听不到一切粗鲁无礼的话语。"蒙古民族不重男轻女,幼儿无论是男是女,都一样喜爱一样看待。

  家庭财产,过去的贵族多半是长子继承,贫民通常是幼子继承得多。

  古民族的婚礼欢乐而有趣,各地变化多姿,各呈异彩。古老传统的婚俗习惯也在逐渐改变着,那些名目繁多叩头跪拜,宗教色彩已渐消失,但是定亲、成亲以及一些欢乐有趣的婚礼仪式仍然保留着。

  婚姻要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因而不能不带有不同社会制度影响的痕迹。蒙古民族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杂婚过渡到个体婚制以后,经历了一系列婚制变化。但婚姻要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因而不能不带有不同社会制度影响的痕迹。

  在历史上蒙古民族的婚姻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抢婚(掠夺婚)

  蒙古民族自七世纪到十二世纪期间,聘婚非常盛行。《蒙古秘史》中关于聘婚、许婚有许多记载。元代前后,聘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实行的婚姻制度。但是,直到十三世纪,掠夺婚并不少见。《蒙古秘史》中也速该巴特(成吉思汗之父)和诃额伦夫人的结合,就是正在打猎的也速该遇见另一部落娶女归来,见其颜容无比,便抢来为妻。在战争中掠夺婚则更不胜数。1202年击灭塔塔儿后,成吉思汗下令:"为父祖报其仇,雪其恨,比辖而屠之,杀之,屠而绝尽之,奴气所余者。"塔塔儿的成年女子多被掠来成婚。

  随着历史的发展,掠夺婚逐渐减少了,消失了,为聘婚所代替。但人们仍不忘其旧,把象征性的抢婚形式,作为一种结婚习俗接收过来。男女双方同意,并交换过聘礼以后,新郎在亲属及年轻朋友的陪同下,骑马来到新娘的毡包,这时新娘被她的女友们团团围着。照例新娘不是被领走,而是从她的女友手中被抢走,她喊着、挣扎着;那些强壮的小伙子们却灵巧地把他驾走,驰向新郎的毡包。这些实质已不是抢婚,只是一种婚俗形式。

  表亲婚

  蒙古民族实行族外婚制,禁止血亲结婚,但不限制姻亲结婚。因而常常到舅族求婚。铁木真九岁时,也速该巴特就打算从铁木真舅族诃额仑母家,斡勒忽讷兀惕百姓处聘女,但途中遇到德薛禅,聘了其女布儿帖才没有去成。到了现在这种表亲婚已被禁止。

  妻方居住婚

  "妻方居住婚"有的是"入赘婚",有的是"服役婚"。《旧唐书 室韦传》载:"婚姻之法,男先就女舍,三年役力,因得亲迎其妇,役日已满,女家分其财物,夫妇同车而载,鼓舞共归。"不过,正如《蒙古秘史》所载:"女子之命不可老于生身之门。"可见人们当时并不十分赞同。

  转房婚

  加宾尼的《蒙古史》和《三国志东夷传》都有记载。这种"妻姐妹婚"和"夫兄弟婚",正是母权制氏族社会族外群婚制的遗俗。夫兄弟婚,它多因家境不大富裕弟嫂结合(民间称为"小叔子和嫂子就合 "),可免花很多钱另娶;另也因嫂子的品德好,为全家所赞佩,不忍相离。妻姐妹婚,多因姐故,又怕姐姐的遗子受继母气,而姐夫与小姨结合成妻姐妹婚。

  买卖婚

  元明清,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聘婚制也就成了买卖婚。通常只有男家送彩礼给女家,女家无任何礼品答谢。对彩礼多少,女方总是讨价还价,争来争去,其婚约应说是买卖式的。这种婚姻是以男方相当数量的财物为代价取妻成亲的。这种财物实际是卖女的代金。蒙古民族大多数都是用牛、马、羊为聘礼的,也有的用金银首饰、衣物、土地的。有的蒙古民族家庭非常讲究陪送嫁妆。有的要陪送一架新的蒙古包,人们专门查数,看娘家陪送多少嫁妆。

  抱斧婚

  这是奴隶制社会遗留下的一种婚制。它始于何时不详,没有文献记载,但直到清末还存在这种婚姻。它规定,府内女奴如违犯府规,就强行叫她抱斧成亲。成婚仪式是,她怀抱斧子(代表她的丈夫),她面前放着猪槽子、塔头墩子,意为愿她终身成为王宫的奴隶。实际上,这是封建王公对女奴的一种示威性惩处。据说哲里姆一带也有与碾子成亲、抱鸡成亲的,形式虽异,实质相同。

  除上述诸种婚制外,也存在与汉族及其他北方民族大体相同的婚制(如童养婚、指腹婚----),不一一赘述。

1、取出蚊帐在地上摊平,再把折叠帐杆连成二长条

2、将两条管子依次交叉插入蚊帐上端布套内,蚊帐撑开后,将二条撑杆的头插入孔内即可组装十分简单,可以免除钉装挂钩坏装璜,非常实用的蚊帐。

3、(注意:两条管子是十字交叉安装的,安装过程中,请小心拿起碳纤维支架,防止弄伤手指。)

查看剩余1张图

2/5

蚊帐支架怎么安装?

一、双轨框架的安装:

1、首先:将3号管分别用螺丝与两侧2号管对接固定;4号管分别用螺丝连接在两侧2号管插座螺丝孔上,(注:魔术贴贴面向内)

2、最后:将长形护镶胶连接安装在3号管对接口上;使导轨对接平行,拉合顺畅。

查看剩余1张图

3/5

二、梅花底座的安装:

1、在选择满意的高度定位钻孔,再用拉爆钉先将梅花底座固定于墙壁上(建议支架的安装高度离地面起23米到25米的高度)蚊帐支架的安装宽度是以蚊帐支架的实际尺寸为准;

注:安装壁座前要量准预先安装好的框架宽度实际尺寸再在墙壁钻孔。

查看剩余1张图

4/5

三、蚊帐支架的安装:

将装好的双轨框架与梅花壁座上部用螺丝连接。

新型双轨装饰蚊帐和装饰帘的安装方法:1将蚊帐帏上缘两侧的吊耳分别挂在插座的吊钩上,再将蚊帐帏上缘挂钩依次穿挂于滑轮孔处;蚊帐帏两侧最前端的第一个挂钩穿挂于导向滑块孔上;最后将蚊帐帏上缘的后部魔术贴贴挂于4号管上的魔术贴侧面。

5/5

帐顶帘头安装方法,将装饰帘摊开铺盖于蚊帐支架顶上,根据帘头的魔术贴位置依次贴在2号管上面的魔术贴相对应的位置上面;装饰帘后部魔术贴贴在后杆的正上方。

草原上的蒙古族是克什克腾旗主体民族,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犷豪放、胸怀担荡、诚实热情著称。居住蒙古包。服饰,男女老幼皆穿长袍腰带,穿高腰靴子。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黄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手扒肉是招待贵客的宴席,独具民族特色。蒙古族的最高礼节是敬献哈达。祭敖包、草原盛会--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同时举办那达慕,其项目主要有博克(摔跤)、赛马、射箭,还有民族歌舞表演等,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都 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民族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策马到起跑线,令发后,射手起路,抽弓搭箭,瞄准射靶。静射一般皆规定距离,比赛时射手立于固定地点发射。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定优胜,并颁奖。

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博克具有独特的比赛规则,胜者有优厚的奖品。根据那达慕的规格参赛选手的数量不同,旗级那达慕博克参赛先锋为512名。跤手参赛时,上穿“照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下着白色跤裤,腰系彩绸做成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背,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象即将出征的武士。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蒙古族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 撑杆 包门 顶圈 衬毡 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称作“乌尼”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牧民们用皮绳、鬓绳把各部分牢牢地扎在一起,然后内 外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精美观的蒙古包就建造完成了,可以说是用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蒙古族牧民必须随着水源 牧草不断迁移,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巧 方便,建告 拆卸 运输很容易,且美观实用,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白色的表面,还装饰着由红 蓝 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充分体现了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统一。

一个中等规模的蒙古包需用方块 木栅组成,从外形上看其体量并不大,但包内的使用面积却不小。 生活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习惯将蒙古包内部平面划分为九个方位。正对顶圈的中位为火位,置有供煮食 取暖的火炉;火位前面的正前方为包门,包门左侧,是置放马鞍 奶桶的地方,右侧则放置案桌 橱柜等。火位周围的五个方位,沿着木栅整齐地摆放着绘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安析木柜木箱。箱柜前面,铺着厚厚的毡毯,这是家庭成员室内活动的中心,也是夜晚就寝的地方。 蒙古族习惯的右为贵,以上为尊,因此,蒙古包内正对火位的一方为尊位,是男性和菲 卧的铺位,也是招待宾朋的地方;尊位的右侧和左侧,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成员的铺位

清真寺的建筑艺术表现了以伊斯兰文化为体,以汉文化为用的特色。中国穆斯林林清真寺为“哲玛阿提”--聚会的场所。其外形吸收了汉族建筑艺术特点变成一种宫殿式建筑,也有部分拱顶式建筑,内部装饰是阿拉伯式的,一般采取几何形图案或艺术文字。清真寺必须坐东朝西,标准的清真寺是“三堂合一”式的,即礼拜堂,经堂、澡堂集中设于寺内。教徒讲究念、礼、斋、课、朝五功。每日五次礼拜都须净身。

回族的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政治、经济活动的场所。我国著名的回族清真寺有福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杭州“真教寺”,北京牛街“大清真寺”,宁夏同心县李旺“大寺”,银川“大清真寺”等。普通的清真寺遍布回族聚居区,式样因教门而异。清真寺的礼拜堂不准妇女进入。回族民居与聚居地其他民族相同,没有统一的建筑式样,也没有回族的特色民居,但回民家庭讲究清洁整齐,栽植花木,室内摆设具有浓郁的宗教风格。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征和谐 甜蜜 旺盛的白糖 茶叶 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 奶酒 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 茶 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新郎受掰羊脖考验

鄂尔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总会被女方家当作上宾热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这时,男方祝颂人会悄悄地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里。待他俩在客位上坐下以后,陪娘们就会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子巧妙地插进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点,他就会识破其中奥妙,取出柳棍或铁棍,很容易地将羊脖子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识其中秘密,因而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像狗咬乌龟一样,又着急,又羞愧。而陪娘们则趁机用十分辛辣刻薄 但不怀恶意的语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讥笑得满脸通红的新郎,此时恨不得脚底下突然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洞。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虽然享国时间不长,但确实曾经所向披靡。蒙古族的文化与汉族有差异,他们的通知方式也不尽相同。那么元朝时期各民族的婚俗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蒙古族婚俗

元朝蒙古族婚俗

元代婚礼中值得特别注意的首先是居于特殊地位的蒙古人的礼俗。一直到蒙古汗国建立以后,蒙古人中间还流行抢亲的风俗。但同时,议婚的风俗也很普遍。父亲可以为儿子向女方求婚,若女方父亲同意,就饮布浑察儿(许亲酒)。又有不兀勒札儿,译称许婚筵席。不兀勒札儿这个词原意是颈喉,这里实际上指羊的颈喉,这个部位的骨头十分坚硬,许婚筵席上吃这个部位的肉,表示定婚不悔。后来没有许婚筵,就改在结婚时吃不兀勒札儿,表示好合。这个风俗延续至今。议婚要讲聘礼,一般是以马示聘。但是成吉思汗认为,婚姻而论财,殆若商贾矣!他更注重婚姻的社会条件与政治基础。因而元代时候,蒙古贵族与平民不相通婚;贵族之间彼此嫁娶,称为忽答,即姻亲;此外,安答之间也互相嫁娶,结成安答忽带,即义兄弟姻亲关系。

元代蒙古人实行一夫多妻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蒙古社会已以男子为中心,同时还存在着浓厚的原始婚姻制度的残余,一方面是因为频繁的战争使大量男子丧生而同时又俘获了大量妇女。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蒙古人的蕃衍,因而成吉思立法,只要其种类子孙蕃衍,不许有妒忌者。至于一个男子娶多少妻子,则有赖于他供养的能力。所以,愈是显贵的人,往往妻子愈多,在蒙元时代的文献中,一个贵族有几十个妻子的记载是屡见不鲜的。按照当时的风俗,平民也可以娶有多妻。在多妻的情况下,长妻的地位最高。但是,妻以子贵,如果长妻没有生子,她的地位就可能低于她丈夫的其他生子的妻。严禁与已婚之妇私通,犯者处死。

元代蒙古人还实行收继婚制,也就是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这种婚制,中国北方许多民族都曾实行,汉文文献中称之为蒸母报嫂。蒙古兴起时,和它邻近的女真、党项、畏兀儿等族也有这种习俗。因此,在当时蒙古人的观念中,这是顺理成章的。甚至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宠妃木哥哈敦就被三子窝阔台娶去。而在窝阔台得到木哥哈敦以前,他的二哥察合台也派人来说:父亲遗留下的诸母和美妾之中,把这个木哥哈敦给我!

元朝时期其他民族婚俗

汉族婚俗

至于在元代仍占人口多数的汉族的婚姻礼俗,则基本上沿袭了原有的传统,但也有若干变化。至元六年三月,中书省户部议准,今后但为婚姻,议定写立婚书文约,明白该写元议聘财钱物,若招召女婿,指定养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亲、媒妁人等画字依理成亲,庶免争讼。至元八年九月,尚书省礼部呈准施行的婚姻礼制是依据汉儿旧来例并参照朱熹《家礼·婚礼》拟订的,包括议婚、纳采、亲迎、妇见舅姑、庙见和婿见妇之父母七项。同时,金代流行一时的拜门,因为蒙古婚聘并自来典故内俱无此陈例,此系女真风俗,而遍行弟去。在汉族的婚俗中,拜门就是婿见妇之父母。女真的拜门别有含义,是男女婚前生子后男子去女子家拜见女方父母,执子婿之礼。

特殊婚俗

元廷对于一些特殊的婚姻问题,也有明确的规定。如对于驱良婚,也就是驱口与良人之间的通婚,元廷明令禁止,违者有罪。良人娶驱,判徒刑二年;良妇嫁驱,则合做驱。如宋时在江淮已成习俗的典妻,元廷认为是薄俗,予以禁止;也禁止嫁卖妻妾。又如指腹为婚,宋金两代较为多见,而元代的法律则予以禁止。

各民族婚俗的互相影响

元代各民族的婚姻礼制,虽然各从本俗,但彼此之间不可能不发生影响。比较明显的是汉族中有些人效法蒙古人多妻制,有妻更娶妻,对此,元廷以至元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为界限,在此以前准已婚为定;在此以后,申明禁止,不过,有妻再娶妾仍被允准。

蒙古的收继婚制对汉族也有影响。而元廷对此的政策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按至元七年的规定,侄儿不得收继婶母。而按至元八年十二月颁布的圣旨,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也就是准许兄收弟媳,弟收兄嫂,即使是小叔收嫂,也被认为难同有妻更娶妻体例。到了至元十二年,兄收弟媳已在实际上受到禁止,犯者刑杖。《元典帝》载有至元十四年刑部所准兄收弟媳刑断离之例,以后遇有同类案件,即以此例为依据审理。至顺元年(1330)九月进一步下敕:诸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罪。这诸人,明白指的是汉人、南人。《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户婚》:诸汉人、南人、父没子收其庶母,兄没弟收其嫂者,禁之。

另一方面,蒙古人受到汉族婚姻礼俗的影响,也有不再从本俗的。例如蒙古弘吉剌氏的脱脱尼,年二十六岁时丈夫哈剌不花死了,哈剌不花前妻有二子已成年,尚未娶妻,都想收继她。脱脱尼以死自誓,二子惭惧谢罪,仍析业而居。对这样的事,元代官方未予干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