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鸟朝凤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全家福
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
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三、抬花轿
抬花轿音乐是我国民间的曲剧音乐,根据抬花轿的动作、行走、运动状态而编配的音乐,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古典音乐之一,表现形式以唢呐演奏为主。由于历史悠久,音乐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四、六字开门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
五、社庆
唢呐独奏曲《社庆》 作者葛礼道,1965年在“为农村服务的音乐作品征稿”活动中获选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建国三十年器乐作品选》,录制唱片并被艺术团体带到日本、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国演出。很喜爱的唢呐曲。
六、一枝花
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
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
七、凤阳歌与后八板
《凤阳歌绞八板》是一首著名的鲁西南鼓吹乐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唢呐曲,但经过郝益军先生整理移植而成的同名笛曲却鲜为人知。本文作者通过对山东琴书音乐的了解和多年来年来从事笛子与唢呐两门乐器的演奏与教学实践,对笛曲《凤阳歌绞八板》的结构布局、素材来源、风格表现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演奏该曲应注意的九个问题。
八、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九、怀乡曲
《怀乡曲》是王国潼先生采用台湾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作者在乐曲的演奏艺术要求中写道:“台湾《歌仔戏》与福建《芗剧》属于同一剧种,都起源于福建的民间歌舞《锦歌》、《铺地扫》,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故此曲最初曾取名为‘怀芗曲’,意用‘芗’‘乡’二字同音,以表达台湾同胞借怀念昔日芗曲之音而抒发今朝怀乡思亲之情。现在恢复原曲名的同时将‘芗’字改为‘乡’字,以使其含义更为确切。”
十、 豫西二八板
唢呐曲《二八板》在上个世纪80年初由于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时值上由两分多钟发展为4分半钟,由高音唢呐改为中音唢呐,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两个字即《豫西二八板》。《豫西二八板》刘文金先生执笔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过中音唢呐细致入微的模拟,使得吹腔在飘动中透着刚气,在深厚古朴中透着柔美,如同吟颂、如同哼腔;这里如青蜒点水般的气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剧快流水板的发展变化中,花腔跳动跌宕粉繁,给人们以欢快愉悦之感。
青年唢呐演奏家侯彦秋简介
侯彦秋,青年唢呐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6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先生,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又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赵春峰、胡海泉、宋保才先生等,附中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学习,1993年毕业并被留校任教。多次在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上获奖,曾在1995年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唢呐金奖。
祖籍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唢呐艺术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乐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她6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于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先生,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成为了我国民族管乐界女子演奏唢呐的第一人,入校后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唢呐大师赵春峰、胡海泉、著名唢呐演奏家宋保才、丁怀成、左继承等老师学习。
侯彦秋在附中毕业音乐会上,她一人成功的演奏了唢呐、管子,双管、呐子,闷笛等乐器,成为了当时附中历届毕业音乐会上,演奏多种乐器的第一人,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并以优异的成绩被附中免试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学习,1993年大学毕业,以出色的专业被中国音乐学院留校任教。
侯彦秋曾多次在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上获奖,并在1995年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唢呐金奖。同时受到音乐界普遍关注,确立了她在音乐界新的地位。
唢呐简介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 [1] ,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参考资料 唢呐
一、百鸟朝凤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全家福
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
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三、抬花轿
抬花轿音乐是我国民间的曲剧音乐,根据抬花轿的动作、行走、运动状态而编配的音乐,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古典音乐之一,表现形式以唢呐演奏为主。由于历史悠久,音乐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四、六字开门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
五、社庆
唢呐独奏曲《社庆》 作者葛礼道,1965年在“为农村服务的音乐作品征稿”活动中获选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建国三十年器乐作品选》,录制唱片并被艺术团体带到日本、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国演出。很喜爱的唢呐曲。
六、一枝花
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
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
七、凤阳歌与后八板
《凤阳歌绞八板》是一首著名的鲁西南鼓吹乐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唢呐曲,但经过郝益军先生整理移植而成的同名笛曲却鲜为人知。本文作者通过对山东琴书音乐的了解和多年来年来从事笛子与唢呐两门乐器的演奏与教学实践,对笛曲《凤阳歌绞八板》的结构布局、素材来源、风格表现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演奏该曲应注意的九个问题。
八、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九、怀乡曲
《怀乡曲》是王国潼先生采用台湾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作者在乐曲的演奏艺术要求中写道:“台湾《歌仔戏》与福建《芗剧》属于同一剧种,都起源于福建的民间歌舞《锦歌》、《铺地扫》,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故此曲最初曾取名为‘怀芗曲’,意用‘芗’‘乡’二字同音,以表达台湾同胞借怀念昔日芗曲之音而抒发今朝怀乡思亲之情。现在恢复原曲名的同时将‘芗’字改为‘乡’字,以使其含义更为确切。”
十、 豫西二八板
唢呐曲《二八板》在上个世纪80年初由于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时值上由两分多钟发展为4分半钟,由高音唢呐改为中音唢呐,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两个字即《豫西二八板》。《豫西二八板》刘文金先生执笔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过中音唢呐细致入微的模拟,使得吹腔在飘动中透着刚气,在深厚古朴中透着柔美,如同吟颂、如同哼腔;这里如青蜒点水般的气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剧快流水板的发展变化中,花腔跳动跌宕粉繁,给人们以欢快愉悦之感。
青年唢呐演奏家侯彦秋简介
侯彦秋,青年唢呐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6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先生,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又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赵春峰、胡海泉、宋保才先生等,附中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学习,1993年毕业并被留校任教。多次在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上获奖,曾在1995年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唢呐金奖。
祖籍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唢呐艺术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乐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她6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于河南著名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先生,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成为了我国民族管乐界女子演奏唢呐的第一人,入校后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唢呐大师赵春峰、胡海泉、著名唢呐演奏家宋保才、丁怀成、左继承等老师学习。
侯彦秋在附中毕业音乐会上,她一人成功的演奏了唢呐、管子,双管、呐子,闷笛等乐器,成为了当时附中历届毕业音乐会上,演奏多种乐器的第一人,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并以优异的成绩被附中免试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学习,1993年大学毕业,以出色的专业被中国音乐学院留校任教。
侯彦秋曾多次在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上获奖,并在1995年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唢呐金奖。同时受到音乐界普遍关注,确立了她在音乐界新的地位。
唢呐简介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 [1] ,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参考资料 唢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