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河北省《完县志》说她是完县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确实,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末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只要给女子一个机会,就会做得比男生好!
程诗曼和陈艳丽是一个人。在15集陈艳丽改名程诗曼。
剧情介绍
第15集
春桃咄咄逼人,拦着年朝阳夫妇不许他们带年老爷子去医院,年老爷子非常伤心,他不想让大家为了他吵得不可开交,就放弃去医院。然后一个人回到屋里,看着老伴的照片,喃喃自语,说让木兰和春桃把日子过好,自己也就安心了。
隔天年老爷子就去世了,大家悲痛万分,而春桃却在这个时候提出分家,年朝晖听不下去要把春桃赶出去,木兰不想春桃的吵吵嚷嚷影响了年老爷子,强忍悲痛同意分家。
小丽把年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告知小鱼儿,小鱼儿不明白家中发生如此大的事竟无人告知他,小丽安抚小鱼儿说木兰是怕他担心才没说,而且他要是赶回就会瞒不在他不上学在餐馆打工的事。
年朝阳一家被春桃赶出来,按春桃的分家要求,鱼塘归为年朝阳一家。而年朝阳一家搬到鱼塘附近的废旧的房子里。木兰随遇而安,而小月认为是木兰害他们被赶出家门,对木兰愤愤不平。
小鱼儿打电话来询问家里情况,木兰没有告知年老爷子去世的消息,而是让小鱼儿好好学习。年朝阳想让小月放弃上舞蹈学校,但木兰不同意,坚决支持小月学习舞蹈。木兰来到小月的学校找到学校领导,请求校领导同意让小月先考试再交学费。
起初校领导不同意,但见过小月跳舞的样子后不由得称赞小月是跳舞的好苗子,他同意让小月先考试同时也让木兰保证在开学前将学费交上。木兰怕小月夜里睡觉被冷醒给小月加盖一床被子,还在一旁坐着陪了一夜。小月醒来责怪木兰给她盖的被子太多,压得她难受。
早餐小月宁可吃咸菜白粥也不愿意要牛奶和面包,她觉得老是问别人借东西很丢人。年朝晖愧对木兰,想拿点钱接济木兰,被春桃发现,她让年朝晖把钱交出来,年朝晖狠狠地将钱扔在地上,然后进屋拿行李离开家,说自己要还欠木兰的债。
春桃威胁年朝晖如果他要去帮助木兰,她就每天去鱼塘闹事。村民对木兰一家发生近况有所了解,在大满的带领下都自发地到木兰家帮忙收拾屋子。郑总给朋友电话请他帮助木兰,还向朋友保证木兰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陈艳丽改名换姓为程诗曼,嫁给郑总郑博洋为妻。陈艳丽向郑博洋提出自己在家太孤单,想要生一个孩子,郑博洋犹豫不定,但也答应跟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商量此事。趁着全家聚在一起吃饭,郑博洋提出要给家里找个保姆,陈艳丽一听不对劲,就自个提出要和郑博洋生个孩子。
郑博洋的女儿郑爽和郑爽的姥姥都不喜欢陈艳丽,她们都不同意陈艳丽生孩子。刘总联系到木兰要她来公司一趟。刘总告诉木兰自己看中她做人的品质,想要和她继续合作。
刘总拿出五万元给木兰,并为木兰配备一名技术人员,木兰十分感动。木兰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年朝阳,年朝阳非常高兴。夫妻俩决定用这笔钱把欠村民的钱还了。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于木兰
因照顾患病的爷爷,耽误了终身大事。离异男人年朝阳被木兰孝心感动,向木兰求婚。木兰带着爷爷,年朝阳带着儿子小鱼,不顾双方亲人反对,组建了新家庭。
婚礼现场,年朝阳前妻陈艳丽送来一个女婴,木兰可怜这个孩子,留下了她,并且起名小月。从此于木兰十几年如一日,将小鱼、小月视如己出,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抚养成才。
2、陈艳丽
年小月、郑爽的亲母,漂亮妩媚、不满足现有的小康水平,一心向往城市里“高质量”的生活,不惜与家人决裂也要离婚改嫁给有钱商人郑博洋。
甚至狠心将自己的亲生闺女抛给前夫年朝阳,以打造自己在郑博洋面前痛失女儿的善良母亲形象。
花木兰是一部很感人的故事,主要内容是花木兰替父从军去边关打仗12年后回家。
花木兰的故事我们很小就听长辈讲述过,许多人都听过她替父从军上战场的故事,因为古代女子去打仗的情况是很少的,所以花木兰的故事被许多人都传颂,都认为她的呢种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花木兰的故事最早传播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木兰辞》,然后她的故事就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还被翻拍为了**和动画片。花木兰的故事是非常传奇的,花木兰为鲜卑族,其实关于花木兰的姓氏有许多种说法,花木兰这个名字是传播最广的,花木兰从小喜欢练武术,武功也非常强,而且体格也比较大,跟男子一样,而且从小花木兰的父母就会经常带她练习武术,她的骑术,射箭,舞刀等功夫都非常厉害。因为当时是在北魏时期,北方有一些游牧民族经常来攻击,所以北魏规定了需要每个家庭的一名男子都要去边防打仗,但是这时候花木兰的父亲已经老了,而且也患上了一些疾病,她的弟弟年龄又不大,所以花木兰决定了要替父从军去边防作战,接着花木兰就去市场买些战场需要的物品,男扮女装就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边防军旅生活,许多男的都觉得打仗是非常痛苦的时期,但是花木兰却很勇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做出了许多贡献,最后漫长的战争结束了,当时皇帝认为花木兰的贡献非常大,要求她留着朝廷。
最后花木兰拒绝了,她想回家孝敬父母。父母听说花木兰回来了非常激动,见面后木兰脱下战袍,和她同行的那些战友才发现花木兰原来是女孩,感到非常的震惊,互相谈论,花木兰的故事就这样被传开了。我们要学习花木兰勇敢坚毅,孝顺父母的这种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仅限《木兰辞》中,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记载,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观《花木兰》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花木兰》这部**,影片的内容感人,主要讲了:
在北魏后期,敌军大举进犯边关,马上要打仗了,国家正紧急征兵,每家都要有一个男丁去当兵,可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腿不好使,弟弟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花木兰不知如何是好。她侧卧难眠,在她冥思苦想下,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花木兰就聪明的扮成来访问的人,最后在姐姐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和母亲,怀着家人的期望,第一次离家去从军。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边关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晋升为将军,花木兰的武艺非常好,皇帝想让她当官,可花木兰执意要回家乡看望家人,她得到恩准后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最后,战士和将军们得知花木兰是一个女的,不禁拍手叫好,还夸她:“巾帼不让须眉!”
看完这部**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花木兰的勇敢机智、性情善良,我对她佩服不已。
在战场上,花木兰手持樱枪,勇敢向前冲,冲入敌阵,英勇杀敌,敌人在她的枪下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多么了不起啊!
我们也要有这种勇敢机智、忠孝两全的精神。在老师提问时,我们应该勇敢地举起手,踊跃地回答问题;在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巧妙地解题分析,尝试着做一下,才会有成果;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更应该做到对国家要忠诚,对父母亲和长辈要孝道,做到忠孝两全。
华人移民加拿大后,他们在加拿大出生的儿女被称为CBC。意思是Chinese born Canadian。 许多华人家庭父母对加拿大出生的儿女讲中文,小孩对父母讲英文。据报道,加拿大一名华裔小女孩在看完《花木兰》后,因为不会说中文崩溃大哭。这名小女孩名叫米凯拉,今年5岁。
近日,米凯拉的母亲莉安·李为她播放了迪士尼真人版。莉安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会时不时地暂停(**),确保她明白发生了什么,让她了解花木兰的影响力和故事背后的历史。”
“我向她解释,她和花木兰非常相似——她们都是中国人,她们都勇敢、诚实和忠诚。”这部**让米凯拉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她因为自己不会说中文很是难过,于是莉安决定拍摄这一时刻。
莉安在视频中问女儿:“你为什么难过?”“因为我真的很想学中文!”米凯拉大声喊道。“为什么我不能?”
莉安接着问:“你为什么这么想学中文呢”“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是我不会说中文,那又为什么是中国人呢?”米凯拉回应道。“外公外婆会说中文,而我们不会说中文……”
在视频的最后,米凯拉说她真的很想说中文,“因为这很有趣”,她想和她的祖父母一样。
该视频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超过1000万的点击量和290万点赞。莉安在标题中写道:“两个华裔父母把养育孩子这件事搞砸了!”
在接受新闻采访时,莉安解释说,她小时候并没有很多机会学习中文。她在一个没有很多亚洲人的城市长大,而她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朋友都说英语。
米凯拉现在正在通过一款应用程序学习中文,而莉安也开始重新学习普通话。
与此同时,米凯拉的故事还引发了关于遗产、移民和文化同化的讨论。“她很聪明,这么年轻就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重要性,”一位网友写道。
另一位网友评论道:“这让我很难过。我现在真的在哭。作为一个不会说自己语言的原住民,这很伤人。真正的痛苦。”
米凯拉现在就读于中文学校,并通过一个应用程序进行学习。莉安也正在学习普通话。
确实,米凯拉的崩溃引发了关于遗产,移民和文化同化的对话。“她很聪明,意识到自己年轻的文化的重要性。我希望能有更多代表我的媒体,所以我也是如此。”一位TikTok用户写道。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歌舞豫剧等。2009年汇集了中国影坛巨星赵薇,陈坤主演的**《花木兰》真实自然感人堪称经典,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荣获第30届大众**百花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大奖。
生平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今安徽亳州)人。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民歌
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咏史诗。
木兰辞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故里
北魏宋州(今安徽亳州)在今安徽亳州市。木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考证
相关记载
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
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商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年代考证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木兰从军》
原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翻译: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皇上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余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编辑本段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花木兰》
2009年12月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中国**赵薇版《花木兰》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引国内外媒体关注,创新传统文化树新风。不但在国内上映时候成功迎战多部进口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围攻,在海外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实现了“走出去”。该片去年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第一部国产大片,《花木兰》凭借民族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双保险,高举民族题材的大旗,上映时在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围
追堵截之下,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花木兰》海外再扬威,韩国首周末票房飘红华语片《花木兰》自9月2日起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飘红。9月7日晚,在中国**局参与的**研讨活动中,现场表彰了近几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十部国产影片,《花木兰》、《赤壁》、《建国大业》等优秀影片均在其中。主演《花木兰》
的中国著名女演员赵薇更在2010年8月,出任第10届长春**节形象大使并获得影后殊荣,2010年10月16日荣获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节之第三十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影后桂冠。**《花木兰》成功斩获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花木兰》热映的消息不但登上《新闻联播》还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在官网上以《中国VS迪士尼:木兰之争》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本土的**人也开始立足于发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好莱坞的成功元素和商业操作模式。目前正在热映的《花木兰》正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经典题材加上国内一线的演员,以商业大片的模式加以运作,同样取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
编辑本段葬地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部分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1.古代民族女英雄古代民族女英雄 2.1927版电视剧1927版电视剧 3.1939版电视剧1939版电视剧 4.1951版电视剧1951版电视剧 5.1956年大陆戏剧1956年大陆戏剧 6.1961版电视剧1961版电视剧 7.1964版电视剧1964版电视剧 8.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 9.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 10.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 11.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 12.2009年赵薇主演的**2009年赵薇主演的** 13.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 14.叶蓓的歌曲叶蓓的歌曲 15.郑融的歌曲郑融的歌曲 16.斯普公司开发的游戏斯普公司开发的游戏 17.厦门花屋厦门花屋 18.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 19.英雄杀花木兰英雄杀花木兰 20.单机游戏花木兰单机游戏花木兰 1古代民族女英雄 编辑本义项花木兰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孝烈将军—花木兰花木兰,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河南通志》记载:“隋木兰,宋州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2009年汇集了中国影坛巨星赵薇,陈坤主演的**《花木兰》真实自然感人堪称经典,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荣获第30届大众**百花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大奖。
中文名: 花木兰
外文名: Mulan
其它译名: Mulan legendary warrior
出品时间: 2009年
出品公司: 星光国际,上影,湖南电广传媒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马楚成
编剧: 张挺
制片人: 宋光成
类型: 战争,历史,剧情
主演: 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Vitas
片长: 115分钟
上映时间: 2009年11月27日凌晨0点
拍摄日期: 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5月11日
原声音乐: 木兰情,木兰星Beneath the Glory
目录
人物介绍
历史民歌
历史考证相关记载
年代考证
姓氏解析
故里探寻
花木兰之谜
《木兰从军》
木兰祠
现在的木兰文化中国木兰之乡
**赵薇版《花木兰》
人物介绍
历史民歌
历史考证 相关记载
年代考证
姓氏解析
故里探寻
花木兰之谜
《木兰从军》
木兰祠
现在的木兰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赵薇版《花木兰》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
**《花木兰》海报,赵薇饰演(18张)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编辑本段历史民歌
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具体请参见《木兰诗》
编辑本段历史考证
相关记载
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年代考证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姓氏解析
据明人焦绂在其《焦氏笔乘》中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清代《康熙黄陂县志》载:“木兰,本县朱氏女……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可见,木兰本姓朱,西汉人,出生于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大城潭村。黄陂朱木兰,有关文献、实物、 传记三重证据。
故里探寻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虞城由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家乡;黄陂由木兰树称木兰山,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故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也可“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里有座万花山,也被附会为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木兰是隋朝或唐朝人。 花木兰
1、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 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2、安徽亳州市也有史书文物建筑证明自己是花木兰故里。 亳州说认为花木兰是汉朝人,早于北朝的木兰辞,符合逻辑。城郊有陵,并有多块石碑。 木兰亳州人之说主要有下列根据: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尝代父戍完(县),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县志》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历代学者,如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无误地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十)木兰家乡亳州及木兰戍边之地燕山一带均有很多传说,不约而同地认为:木兰是汉代女子,从军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黄陂县:据一些史料记载,湖北黄陂县城北20里为木兰故乡,古时曾置木兰县。 在《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黄陂双龙镇有座“木兰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铭刻“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木兰山上尚存“唐木兰将军坊”,上镌“忠孝勇节”。
花木兰之谜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关于花木兰的身世----究竟有无花木兰此人?她是何朝何代的人?原籍何处?-----为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不见于正史,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并不是真实人物。也有人说木兰曾被封为孝烈将军,实有此人,因其事迹奇特而成为文学素材,传诵不止。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就曾写诗题赞木兰:“弯弓征战作男人, 花木兰
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洒,拂云堆上祝明妃。”但是,即便木兰真有此人,她又姓什么呢?晋宋之际的何承天认为木兰姓木,为古代端木氏之后。安微《毫州志》说木兰“一名花孤,姓魏氏”,其他如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的地方志也说木兰姓魏。《毫州志》还记载:“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命军士至其家。释戎服而服巾帼,同来者皆大惊骇,军士还奏,帝召赴,欲纳之后宫。对:‘臣无媲君之礼。’以死拒之。帝惊悯,赠将军考烈,乡人立祠。以四月八日致祭,盖其生辰云。” 木兰生活的时代问题也是个谜。《毫州志》等说她是随唐人,但《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何承天已提到木兰,可见木兰生活的年代不得晚于南北朝,唐人李冗的《独异志》把她列在汉代人物之中,河北完县木兰庙庙碑称她为汉文帝时人。至于《木兰词》中的一些用语,如“可汗”、“策勋十二转”等这是汉以后才出现的,这是后人辗转传唱过程中所作的补充和润饰。 关于木兰的故里,说法更多,河南商丘、山东任城、陕西延安、河北魏郡、安微毫州都有木兰故里之称。木兰的“家国情怀”、“忠孝勇烈”之说,早已深入民间百姓心中。体现对木兰的敬仰和怀念的那座木兰山,也从此名声大振。正如明朝诗人徐承颐在《木兰山》诗中所言: 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 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题木兰庙》一首: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疆场的英雄气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应该说,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是难以载入史册的。是故木兰到底是否确有其人?又系何朝何方奇女子?实在难以用史料或实物予以确凿定论,神州遍地盛开“木兰花”,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世人所敬重的是一位巾帼英雄,所崇尚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诚如曾经有过的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既然“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顾嘉衡语)呢!
《木兰从军》
原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翻译: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皇上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编辑本段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 河南虞城木兰祠
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部分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
编辑本段现在的木兰文化
中国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
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20张)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20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赵薇版《花木兰》
2009年12月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中国**赵薇版《花木兰》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引国内外媒体关注,创新传统文化树新风。不但在国内上映时候成功迎战多部进口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围攻,在海外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实现了“走出去”。该片去年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第一部国产大片,《花木兰》凭借民族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双保险,高举民族题材的大旗,上映时在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围 追堵截之下,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花木兰》海外再扬威,韩国首周末票房飘红华语片《花木兰》自9月2日起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飘红。9月7日晚,在中国**局参与的**研讨活动中,现场表彰了近几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十部国产影片,《花木兰》、《赤壁》、《建国大业》等优秀影片均在其中。主演《花木兰》的中国著名女演员赵薇更在2010年8月,出任第10届长春**节形象大使并获得影后殊荣,2010年10月16日荣获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节之第三十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影后桂冠。**《花木兰》成功斩获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花木兰》热映的消息不但登上《新闻联播》还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在官网上以《中国VS迪士尼:木兰之争》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本土的**人也开始立足于发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好莱坞的成功元素和商业操作模式。目前正在热映的《花木兰》正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经典题材加上国内一线的演员,以商业大片的模式加以运作,同样取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花木兰》(18张)
商丘第五届国际(20张)
词条(5张)
扩展阅读:
1
赵薇版《花木兰》搜狐正版高清在线观看:http://tvsohucom/s2009/huamulan/
2
赵薇版《花木兰》高清在线观看及下载:http://wwwtudoucom/home/diary_v1866437html
3
关于叙事诗http://baikebaiducom/view/273157htmlwtp=tt
开放分类:
**,人物,英雄,木兰诗,郭茂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