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安庆市宿松县后山
有陈杏元**是三月三去和番的传说,三月三吃蒿子粑是为杏元**祈福平安。
安徽舒城、桐城蒿子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腊肉、香蒜等
(二) 制法:
1、将新鲜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团,然后用木棍将蒿子的汁水敲打尽;
2、将腊肉切成小方块,先放在锅里炒,腊肉出油时,将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进锅里拌匀,添适量凉水焖一会盛起;
3、将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状,要薄厚均匀,做好后放入锅内加盖,小火炕,约15分钟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为舒城、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传说故事:“鬼节”与蒿子粑粑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阳间和阴间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样的森严,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阳间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阴间看看,方便得就象走亲戚一样。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三月初三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翌日,阳间一片哭声。我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
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不管人们如何恐惧,每年三月三的“鬼节”还是照常光临。“鬼节”前夕,人们都拥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菩萨保佑。人间浓烈的香火,直冲到观音菩萨的莲花座前。
观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间烧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梦给一个老奶奶:“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道人间有难,特来拯救你们。我赠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无恙。”老奶奶一觉醒来,手里果然拿着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细一看,跟地里长的青蒿一样。她把观音菩萨托梦赠草的事告诉乡亲,大家都很欢喜,忙到地里去采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说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过了“鬼节“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妇女就成群结队到山间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现在,舒城、霍山民间还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习俗呢。
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黑、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贡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圩,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有好几个历史故事:
壮族神话故事-特掘扫墓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所以说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乜掘于是就被尊称为龙母,各地祭拜的神庙都朝向大明山。
之后便有了壮族人传统上扫墓的时间定在三月三。人们会在三月初一的时候,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三月三的时候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
壮族历史故事-赛歌择婿
其中一个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壮族历史故事--刘三姐
另一个是在壮乡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刘三姐的。讲的是因为歌仙刘三姐以歌为剑,反抗地主,为人民争利,在山上砍柴时被地主割断山藤,坠落山崖,大难不死,被阿牛一家救起,用山歌又开始与地主的对抗,各地的人民奔赴那里刘三姐对歌,同时与阿牛在藤树下对歌结成连理的故事。
壮族历史故事-韦达桂
再一个是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韦达桂给壮乡人民禀告要免皇粮而憎恨韦达桂,于是千方百计要陷害韦达桂。一计是叫韦达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阁楼,但达桂完成了要求。一计不行,又生二计,叫达桂在清明节时要一个像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达桂也完成了命令。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条毒计,让达桂在二十天内弄490 个公鸡蛋,因“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这话,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这一天,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达桂墓前祭奠。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从那时起,桂西一带壮族人家为了纪念达桂,年年到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亡灵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祭品供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达桂的壮欢。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
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监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讨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苗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
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
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
贵州望谟县布依族特别重视“三月三” 近几年来每到这个时节都会举办隆重的布依族文化活动节,吸引着来至全国给地的朋友来参观。 称三月三 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土家族的三月三 ,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 “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