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纠正题主的一个错误概念,那就是侯景并非只有1000人兵力。侯景降梁以后,因为出身问题,想要求婚于王、谢名门提高社会地位,请梁武帝做媒,然而梁武帝嫌弃他门第不够而拒绝了。梁武帝的拒绝伤害了侯景的感情,也让他充分认识到在门阀势力强大的梁朝,想要出将入相,自己的出身就决定了完全是痴人说梦。
于是侯景打算叛变,他在寿阳首先是废除了梁朝盘剥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使得百姓都来参与叛军,等到准备充分后,他起兵于寿阳,而起兵时的总兵力是达到了8000人的。
虽然侯景最后兵败被杀,但侯景之乱使得梁朝四分五裂,名存实亡。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跟梁朝的政治情势有莫大关联。
我们知道,自东晋衣冠南渡后,王与马公天下,乔迁到江东的北方士族成为了主导南朝的政治力量,他们依托九品中正制垄断政治,尽管后来东晋被寒族刘裕所取代,但历经宋、齐两朝,到了梁朝士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强大。齐、梁的建立者本身就是乔姓士族的代表之一兰陵萧氏。
寒族的总体地位在这一时期依旧地下,并未进入真正的统治阶层。而这些寒族的中坚力量,主要是江东土著大地主,他们经济实力不弱,但苦于政治地位不高,无法插足任何领域。
侯景之乱,给江东庶族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公元547年,侯景攻占建康,对南朝门阀士族予以了沉重的打击,梁武帝也忧愤而死,混乱的局势被江南庶族地主以及少数民族豪酋们利用,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或以勤王讨伐侯景为名,由地方土豪上升为地方长官,或本无赖之徒骤然而得以提拔将领,彻底打破了门阀政治的规则。
这些人在讨伐侯景的过程中,被授予官职,成为了梁末以及后来陈王朝的统治集团中的成员,使得过去那种由门阀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状况一去不复返。而这个时候被打破的统治集团内部,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人的出身,只要是挂着勤王名义的势力,都想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加以提拔,这样就给庶族地主的崛起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当时的各地豪强庶族地主们,普遍在地方上,以自卫为名义,建立起军事堡垒,训练士卒,实际上是增强自己在地方上的军事实力,从而获取政治社会地位。
同时侯景之乱对梁朝门阀政治集团统治核心的三吴地区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这一地区的经济迅速衰落,而那些没有经历战乱的地区经济情况迅速上升,比如东阳郡成为陈霸先(陈武帝)平定会稽的给养基地,这些远离战乱的地区,在经济实力的保障下,军事实力不断膨胀,自然就会出现割据一方的局面。
在“侯景之乱”的催化作用下,南朝崛起了一大批庶族地主阶级,正是这些庶族地主们,成为了灭亡梁王朝的中坚力量。实际上,侯景之乱就是早已不满、蛰伏日久的庶族地主们夺取政治权力的最好的借口。
公元548年,东魏叛将侯景不满梁朝与东魏通好,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于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活活饿死梁武帝萧衍,诛灭以王、谢两家为首的士族门阀百家,从此南朝士族衰亡,寒族趁势崛起。侯景消灭士族门阀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1、侯景是鲜卑化羯人,本来是东魏丞相高欢的部下,官封司徒兼定州刺史,拥兵十万,统治河南地区。公元547年高欢去世,高欢的儿子高澄上台,侯景一直看不起高澄,立马叛变。本来侯景想取得西魏权臣宇文泰支持,但是宇文泰早就看出侯景是个反复小人没接受,侯景战败不得不投靠了南朝梁武帝。
侯景属于北方羯人出身,再加上是个叛变降臣,因此在自命为汉人正统的南朝根本就吃不开,受到士族门阀的羞辱嘲笑。特别是侯景当时为了在南朝有些根基,向士族门阀领袖王家、谢家求婚失败,这些被心高气傲的侯景视为奇耻大辱。
2、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来,大量北方士大夫和贵族为躲避战乱迁居到长江以南。特别是王导扶持晋元帝司马睿登基称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北方来的士族门阀成为南朝的真正统治者。
经过百年发展不论皇帝是谁,士族门阀都大权在握,侵吞民田、欺压百姓,大量普通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变成奴婢;南朝士族整日醉生梦死,大肆挥霍,根本不管民众死活,因此矛盾已非常尖锐。
侯景当时起兵为了获得人心,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消灭士族,解放士族家中的奴婢,任用南朝士族家的奴婢为官,使得造反队伍迅速扩大,起兵时仅仅8000人迅速扩大到十万人,其中有大量的梁朝奴婢和农民加入。
所以侯景造反后即为了报仇,也为了收获人心,攻入建康后,士族门阀遭遇灭顶之灾,除了被屠杀的,还有许多士族饿死。中国古代文学家颜之推曾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将军称号当属李世民的“天策上将”,最辣眼的莫过于侯景的“宇宙大将军”。侯景已经突破人类的限制,把眼光放到外太空,要主宰宇宙了。侯景出生在北魏六镇之一的怀朔镇,边镇剽悍尚武,虽然侯景天生长短脚,是个瘸子,身残志坚的他骑马射箭还是没问题的。因此他也当了低级的小官。六镇起义侯景追随葛荣,成了一个起义军的将领。
侯景
“河阴之变”契胡首领尔朱荣掌握了中央政权,侯景意识到葛荣没前途,转而率部投奔了尔朱荣。尔朱荣非常欣赏侯景,真正让侯景声名鹊起的是尔朱荣和葛荣的滏口大战,面对葛荣的30万大军,先锋侯景阵中生擒葛荣,一战成名。尔朱荣被刺杀以后,高欢起兵反叛尔朱氏,尔朱氏内部不团结被高欢逐一消灭。侯景和尔朱荣是老相识,又都出自怀朔镇兵,侯景率众归降高欢。高欢乃当世之英雄,他知道侯景的心机谋略,侯景并非心甘情愿久居人下之人,但是当时高欢的主要敌人是宇文泰,所以高欢还是重用侯景,任命其为司徒,侯景拥兵十万盘踞河南,是一股重要的势力。
宇文泰
高欢没等到消灭宇文泰,自己就先去世了,去世前他叮嘱儿子高澄,预言侯景会造反。而且指出了侯景的死穴,那就是慕容绍宗。想当年侯景是拜慕容绍宗为师学习兵法的。高欢一死侯景果然叛变,侯景只怕高欢,现在他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不过自己力量还不够,他先假意投降西魏的宇文泰,宇文黑獭(宇文泰)那比司马懿还精,没有上当。侯景转身投靠南梁,梁武帝萧衍还想借力打力,让侯景替他北伐,于是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还派侄子萧渊明增援侯景,结果萧渊明连同他的十万大军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歼灭,萧渊明成了俘虏。不过侯景还是挺能打的,慕容绍宗、斛律光在涡阳被侯景打的大败,最后只能坚壁清野,深沟高垒,时间一长侯景缺粮,部下军心不稳,很多将领开始叛逃,慕容绍宗趁机出击,侯景军溃散,最后只带八百亲兵逃亡南梁。
侯景势力
南逃中的侯景骗开寿阳城门,占领淮南重镇寿阳,体现了一把他的阴险和谋略。按理说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造反,可是萧衍竟然还在妥协,还给了侯景相应的官位,使其统领寿阳变成了合法的。侯景在寿阳大肆扩军,废除各种杂税,老百姓大都参加了叛军。同时侯景不停的向萧衍要钱要粮,萧衍一一照办,再加上和萧正德的暗通款曲,侯景深刻意思到南梁就是纸老虎,不堪一击。东魏当时正和南梁和解,这让侯景非常紧张,他假冒高澄写了一封信,提出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竟然接受。侯景大怒,打出清君侧(诛杀朱异等人)的旗号,在寿阳起兵,有部众8千人。
侯景之乱示意图
侯景八千人渡江,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建康城下,部队竟然发展壮大到10万人。侯景的军纪一开始还是很严明的,他的大军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当然有裹挟流民,还有就是打击士族,释放奴婢,收编部曲。侯景对士族有很深的恨意,当初他向梁武帝萧衍求婚谢家和王家时,被无情的嘲讽了,他就发誓要血洗这些江南士族。各路勤王兵马几十万之众,却心怀鬼胎,谁也不主动出击,各路藩王都盼着萧衍和太子萧纲早点死,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抢皇位。还有一个想当皇帝的萧正德,他是萧衍的侄子,他早就暗通侯景,为其内应,侯景顺利攻入建康城,立萧正德为帝,兵围台城。可怜的萧衍在台城被活活饿死,应了他那句:“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说到“侯景之乱”,想必大家都不会感觉到陌生。在南朝后期,“侯景之乱”作为一次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也引起了很多历史爱好者们的讨论。作为“侯景之乱”的主角,侯景灭掉了王谢二族的原因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小编看来,这与侯景的报复之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鲜卑化羯人的侯景,原本是丞相高欢的心腹,在定州做刺史,拥有十万万兵马,统制着河南地区。然而在高欢去世之后,高澄作为高欢的儿子,便继承了自己老父亲的衣钵。然而侯景在高欢布下的时候就非常看不起高澄,在高欢死后,侯景并不看好高澄,发生了叛变。而侯景也深知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叛变成功的,于是想要获得与权臣宇文泰的大力支持,然而宇文泰也深知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于是没有接受侯景的请求在叛变失败之后,侯景又转身投向了南朝梁武王。
叛变降臣以及北方羯人出身,让侯景在这样一个汉朝正统的南朝很难大展身手,也受到了很多王氏贵族们的嘲笑和屈辱。尤其是侯景想要在南朝立下根基,向王家以及谢家这样的士族门阀求婚失败之后,这让心高气傲的侯景感到奇耻大辱,于是在心中留下了想要报复的心理。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南朝的统治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百姓为了活命也成为了奴婢,而南朝的氏族们却醉生梦死,大肆的挥霍自己的钱财,不管民众的死活。因此这一时期的南朝百姓与氏族们之间的矛盾变得非常尖锐,而侯景在当时也看着了时机,起兵收获民心,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将士族门阀消灭掉,解放了这些氏族家中的奴婢,让他们重获自由之身。侯景的造反,不仅收获了人心,而且也满足了自己的报复之心,将王谢家族中的女子发配给手下的兵士做奴婢。
最初侯景曾向萧衍求婚於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家,萧衍认为王谢门第太高而无法答应,说:“王谢门高非偶,可於朱张以下访之。”侯景恨道:“会将吴儿女以配奴!”。侯景深深记恨,一进入建康後,屠杀王谢两家最惨,几乎亡族。刘禹锡有〈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三年零八个月,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南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在此期间,国势大衰的南梁又相继遭到西魏和北齐的进攻,最终被南陈取代。
冼夫人(约公元512——602年),南朝末、隋朝初,岭南俚族的女首领,高凉(今茂名一带)人。世为首领,有部落十余万家,多智谋,善用兵。嫁南朝梁高凉太守冯宝,积极助陈统一岭南。后以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有功,封石龙太夫人。公元589年,迎隋朝韦洸入广州。不久,又击败王仲宣叛乱。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并设置了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府),颁发了印章,允许她调拨所辖地区的六州兵马。
在广东茂名一带,当时这里属俚乡叫高凉,住着十几万家俚族人,其中姓冼的俚人最多。冼夫人就出生在这里。
冼夫人小时候聪颖能干,和小朋友的友谊很深。她长大后。熟读兵书,能带兵打仗,且出奇制胜。当时她的哥哥是梁州刺史,自恃强梁,爱侵犯邻近的郡县。经冼夫人多次劝阻后,其兄才重视了睦邻关系。
那时,冯融在罗州(今广东化州)做刺史,他的儿子冯宝任高凉太守。冯宝年轻有为,尚未娶妻。冼家女儿的美名传到冯融的耳朵里,冯融派人带上丰盛的礼品,去冼家为儿子求婚。冼夫人听信了父母的美言,爽`快地和冯宝喜结良缘,这便成了当年俚乡一宗俚汉联婚的佳话。
冼夫人和冯宝结婚后,和丈夫一起处理政务,一道治理和约束各部落间的不法不良现象,使俚、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俚人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后,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
梁武帝晚年,江南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本是东魏的一名统帅,后来投降了梁朝。他降梁后发现梁朝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便产生了灭梁我代之心。公元548年8月,侯在寿阳(今安徽省寿县)发动兵变,不久便攻下了都城建康(今南京),把梁武帝围困在台城(官城)内。
高州(今广东省阳江西)剌吏李迁仕认为割据称雄的时机已到。他一方面称病不去救台城,一方面又招兵买马,为兵变作准备。为了取得成功,他想争取冼夫人的支持,试图诱骗冯宝参与起事,想把冯宝作人质控制起来。冼夫人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她以实际行动反对这场内乱。
那年,李迁仕派人到了高凉,请冯宝到他府上去商量军机要事。冼夫人识破了李迁仕的真实意图,坚决加以劝止。过了几天,李迁仕果然造反了,冯宝才如梦初醒,深为叹服夫人对时局的分析。
李迁仕造反后,派大将杜平虏进驻赣石(今江西省雩都县),并在鱼梁修筑了城堡,企图截住梁朝始兴(今广东韶关)太守陈霸先率领的一支援台城的兵马。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前去迎敌,两军在相持中。冯宝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冼夫人,冼夫人觉得进攻高州灭李迁仕的时机到了。夫妻俩预谋后冼夫人带领千余人挑着礼物,内藏兵器,以赎前次召见未去之罪为由,直抵李迁仕城下。李迁仕应战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冼夫人打败了李迁仕后,连夜领兵到了赣石,帮助陈霸先的部将周文育消灭了杜平虏。后于赣石与陈霸先会晤。
冼夫人回高凉后,陈霸先继续北上。候景之乱不久就被陈霸先平定了。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掉了梁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建立了陈朝。
梁、陈交替之际,郡县之间的部族首领在混乱之中也纷纷起兵以扩大自己的势力。陈朝的势力一时未及岭南。陈朝初年冯宝去世,冼夫人忍着丧夫之沉痛跑遍所有的州县,劝告大家顾全大局,以安定社稷为重,担负起安定岭南的重任。又派自己刚满九岁的儿子冯仆和俚族一批首领到京城去见陈霸先武帝,表示自己愿意归附陈朝。陈武帝对冼夫人安定岭南的举措十分钦佩,立即任命她的儿子冯仆当了阳春太守。陈朝统治了三十多年,其间内讧频繁,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叛乱。公元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陈。570年欧阳纥以都督的名义把冯仆招去,并逼冯仆同反。冼夫人得知儿子的禀报后说:“我忠贞报国已经两代,不能为儿子而有负国家。”于是她发兵保卫高凉边境。陈宣帝派章昭达带兵到了岭南讨伐欧阳纥。冼夫人配合章昭达活捉并处死了欧阳纥,从狱中救出了儿子冯仆。冼夫人为陈朝建立了奇功。不久陈朝以夫人之功,封冯仆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郞将,转石龙太守。并诏使持节册封冼夫人为中郞将、石龙太夫人,享刺史之仪。至德中,冯仆卒,后遇陈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为“圣母”,保境安民。
南朝影响: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心境的真实写照。具体而言,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可从政治格局、经济文化、社会阶级、族群结构四方面加以分析。
全国影响:
侯景之乱除了对江东社会的变迁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外,也牵动着整个中国的局势,使后三国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侯景之乱使南朝一蹶不振,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北方两国都成为这次变乱的受益者。因此,后三国的均势被打破,极大拉近南北统一的时间。其中西魏利用侯景之乱,国力得到最充分的扩充。
扩展资料:
南北朝时期进入到公元6世纪,逐渐由南北对峙转入三足鼎立的格局。523年以后,北魏陷入六镇起义的混乱局势中,528年发生河阴之变,契胡尔朱氏集团控制北魏政权。532年,高欢消灭尔朱氏。
534年,宇文泰割据关陇,孝武帝元修西奔,后被宇文泰所害。随即高欢和宇文泰相继拥立元善见和元宝炬为傀儡皇帝,北魏遂分裂为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两个政权间战争不断。
加上南方一直渴望收复中原的梁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后三国时代,这就是侯景之乱的时代大背景。
-侯景之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