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篇电影贝多芬传的观后感啊

谁给我篇电影贝多芬传的观后感啊,第1张

举凡名人的传记影片大多不脱事无巨细地罗列人生经历的窠臼:单线程地描述诸如早聪早慧的成长烦恼,一波三折的事业成败,花团锦簇的情感经历以及命运多舛的个人传奇凡次种种如同一份参加招聘的个人履历,或是革命公墓上的墓志铭,对于籍此缅怀膜拜抑或八卦猎奇的观众们来说,看多了未免起腻,嘴里淡出鸟来。于是,根据"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的原理,当那些名人的"正解"(或者叫做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被反复重复以至于观众大量流失票房业绩惨淡之后,穷则思变的**人学会了"歪解""曲解""反解"这些出奇制胜的法宝从而中咸鱼翻身。近在内地,有诸如霸占内地电视时段多年,流毒甚广的"戏说某某"系列。远到好莱坞,就有这一部对贝多芬的生平做大胆猜想,试图解开贝多芬生平一大谜团的"永恒的爱人"。

  

    说起贝多芬,70年代的孩子一定很有亲切感。打小他的名字就出现在咱们的小学课本里。不过最突出表现其价值的首推"思想教育课"。每次学校发起活动,号召向张海迪学习的时候,贝多芬必定会被拿来做人肉布景板,跟他一起陪跑的,还有另一位大叔"奥斯特罗夫斯基"。这两位"身残志坚"派的左右护法,经过思想老师人肉大喇叭长期的宣传教育,久而久之对我形成一种误导,那就是他们身上摒弃了人性上一切缺点弱点,由特殊材料制成,生来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活着。如同最高指示教导我们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连贝多芬终生未娶,都被主流意识形态拔高到"为音乐保持了童贞"的地步。这不禁让我这个每晚放学路上只琢磨今天餐桌上有什么好菜的追求"低级趣味的人",对贝多芬这尊不食人间烟火的乐圣敬而远之。可是这一印象,很快在某个暑假被一本叫《读者文摘》的杂志打破了。对这本杂志,相信当年的文学青年们都不陌生,这是一本销量堪比《故事会》格调类似于今天的《万象》的杂志,一般以思考思考人生探讨探讨理想,搞搞小布尔乔亚小情小调为主,是当年小资文青预备役的阅读宝典和时尚符号。颇像今天的张爱玲春上村树或是一个礼拜一定要去一次星巴克。跟风就要跟的有格调,至少当时读《读者文摘》算是有格调的。于是放假也别闲着,要鞭策自己上进做个"脱离低级趣味的"合格的文学青年。终于在某一期的《读者文摘》扉页上,在这个通常挂满名人名言的版面上,我与贝多芬的三封情书《致永恒的爱人》不期而遇。"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你当感受痛苦了---唉,凡我住的地方,愿你也同我在一起,我将设法使我能和你共同生活,当你不在我的面前,我度了何等的一种生活!!---我到处为人们的善意所追随,自己觉得不配有此,也不愿有此,而人对人的谦卑,使我心痛,当我在宇宙的总体中视察我自己是什么,而世人所称为最伟大的人物又是什么,当我想起你也许星期六日才接到我的第一次消息,我哭起来了---你固然也有爱情,但我对你的爱情更加浓厚---在我的面前决不要把你自己隐藏起来---祝你夜安---我必须去睡。唉,上帝呀—我们相距这样近!又这样远!我们的爱情岂不是一种真正的空中楼阁---可是他也和天一样稳固的。"当这样饱蓄激情,激扬爱意的文字大面积向我袭来时,我被震得瞠目结舌。这就是那个印象中冷峻而狂暴的贝多芬吗,这就是"把童贞献给音乐""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贝多芬吗?"当我晚上睡在床上之时,我的思绪都奔向你,我永远的爱人。有人快乐,有人哀伤,等命运之神垂听我们的话语再静待结果吧,只有全然跟你生活,我才能活下去,否则,宁可不要活。是的,我们非如此不可。""我们的爱情除掉经过牺牲与不求全外,安能有其他方法使之实现,你不完全是我的,我不完全是你的,此事你安能加以改变。---天呀,你试看一看美丽的自然;对于那必然的事件要放宽心些---爱情要求一切的一切,这完全是对的,我对于你,和你对于我都是如此---我必须为我和你而生存"这些灵魂的不安,情感的焦灼,也是那个以音乐为使命心无旁骛的贝多芬吗?鉴于此前,我对情书的认识只限于徐志摩《爱眉小札》里"爱你的摩摩"以及琼瑶阿姨的"好痛苦好惆怅",陡然见识这样大气磅礴具有宗教美感的情书,顿时自惭形秽起来,这才是追女孩的高手啊。这让我对他的好感陡增,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我开始慢慢接触他的音乐作品和传记,以及反应他生平的各种**作品。而动力,就是他这三封《致永恒的爱人》的情书。

  

    究竟谁是这位"永恒的爱人",谁曾经如此被贝多芬热烈而崇高地爱过,时至今日还是个未解之谜。无数的学者对此发表过看法,意见都不能统一。就因为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所以影片《不朽的爱人》剑走偏锋,以此为线索,还是比较冒险的。而精彩的看点,也就在本片如何寻找这位"不朽的爱人"又如何自圆其说上。

  

    影片以贝多芬的葬礼开始,他的学生申德勒陪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申德勒发现了三封他写给"不朽的爱人"的情书,根据贝多芬的遗嘱,他的财产也遗赠给这位神秘的女士。为了执行先师的遗愿,申德勒踏上了寻踪之旅。

  

  

    I"当我到达那寒冷和最危险的顶点时,我的心如同夜间的花朵把自己关上"---贝多芬与茱莉亚

  

  

    影片:申德勒拜访的第一站,是维也纳的茱莉亚琪夏尔蒂伯爵夫人。当年正值二八年华的茱莉亚,从意大利赶到维也纳的表姐家,去听仰慕已久的贝多芬的演奏会。大厅里有位年轻俊朗的男子正在弹奏《悲怆奏鸣曲》,茱莉亚因为迟到只能在休息室等候。正当她百无聊赖之际,一个四肢粗短,相貌古怪的男人突然从沙发后面冒出来,对演奏者的技巧大加鞭笞。这次邂逅促成了贝多芬当上茱莉亚的钢琴老师,两人由此迅速堕入爱河。正当两情相悦的蜜运期还在胶着时,茱莉亚的父亲收到了来自卡列泊克伯爵的求婚,也就是在弹奏《悲怆奏鸣曲》是被贝多芬恶批的那位帅哥。茱莉亚向父亲表示自己心有所属,希望嫁给贝多芬。父亲不得不向女儿坦言,社会上对贝多芬已经耳聋的言传声嚣尘上,要继续两人的关系必须对贝多芬进行一下考验。于是,以测试新钢琴为名,贝多芬被叫到府上。在空无一人的大厅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从指间流淌下来,他俯下身把耳朵贴在琴键上感受着音乐的流动。而在隔壁通过窥视孔观察这一切的茱莉亚也被这一幕打动了,茱莉亚悄悄走到他身边把手搭在他肩头,说父亲会答应他的求婚。刚刚还沉浸在音乐中的贝多芬,此刻暴怒了。对桀骜的贝多芬来说,这种试探是一种侮辱,是对他感情的一种掠夺。他愤然离去,而黯然神伤的茱莉亚最后还是嫁给了那个三流的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当申德勒拿出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后,茱莉亚唏嘘不已,但她肯定自己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

  

    史实:贝多芬与茱莉亚的初次相遇,是否如白瑞德与郝思嘉式充满戏剧性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历史上茱莉亚对贝多芬的爱情,绝没有影片中这样罗曼蒂克。两人相识于1800年,旋即堕入爱河。1801年,贝多芬曾跟自己的朋友威格勒说她是"一位可爱迷人的女郎,她爱我,我也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可他对这段感情的前途也心存疑虑"不幸的是,她不属于我这个阶级。"果不其然,茱莉亚的感情迅速冷淡下来,把热情转向了一位不入流的贵族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失聪加失恋的双重打击,使贝多芬陷入绝境。在茱莉亚与伯爵热恋的1802年,贝多芬试图自杀,并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你们这般人,把我当作或让人把我看做心怀怨恨的,疯狂的,或愤世嫉俗的,他们真是侮蔑了我!你们不知道在那些外表之下的隐由!"。所幸的是,这种身心两方面交织的绝望和痛苦并没有把他击垮,正如遗嘱所说"是艺术!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至于茱莉亚是否看到过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她晚年曾深情款款地回忆起他"非常丑陋,但又十分高贵,拥有优雅的情感和修养。"至于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确是贝多芬题献给茱莉亚的。当时其实叫做"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后因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布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做瑞士卢塞恩湖上的夜色,于是聪明的出版商就把《月光》作为这首曲子的标题流传至今。这首作品以爱情安抚焦虑不安的灵魂,如水般的柔情可以想见当时的贝多芬是如此热恋茱莉亚。但随之而来的痛苦和绝望把贝多芬推向了与外界隔绝的幽谷。他把自己的心灵关上,幽闭到自我的世界里,只用音乐跟外界交流。

  

  

  

    II"在嘴唇和声音之间,某种东西在垂死挣扎"---贝多芬与安娜

  

    影片:申德勒通过茱莉亚的指点,来到了中欧。茱莉亚认为这位"不朽爱人"是匈牙利的女伯爵安娜。他们相识于一场糟糕的音乐会。当时贝多芬由于耳聋,把一场音乐会指挥得七零八落。在众人的嘲笑讥讽声中,安娜勇敢地走上前去搀扶他走出大厅。在那一刻,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了一起。独居的女伯爵带着三个孩子居住在维也纳,而拿破仑征服欧洲的铁蹄踏碎了他们安宁的生活,战争又夺取了她小儿子的生命。对沉浸在痛苦中的安娜,贝多芬送上了自己的音乐,他说"让我们以音乐来表达吧"。战后贝多芬和安娜还有她的两个女儿住在了一个庄园。安娜对申德勒表示,与贝多芬同住的一年是两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他们相互依恋,如胶似漆。贝多芬称女伯爵为"忏悔之神",对她无所不谈。当申德勒庆幸自己找到了"不朽爱人",决定把三封信教给安娜时,安娜拒绝了他。安娜自认自己绝不是这位神秘的爱人,因为她知道在贝多芬内心一直有一个隐秘的爱人。于是申德勒再次踏上旅途。

  

    史实:这位安娜的原型是匈牙利贵族约瑟芬冯布朗斯维克女伯爵,她与贝多芬的感情开始于1804年。当时她是位风姿卓越的**,曾经嫁给比自己大30岁的贵族,新近又成了寡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住在维也纳。贝多芬曾在1805年与她热恋,并给她写了不少情书。可她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准备好与贝多芬发展进一步的关系。她说"我对你的爱无法言喻,正如一个温柔的灵魂对另一个的爱,"并且强调"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约定吗?"她与贝多芬的关系维持的时间并不久,并于1810年又嫁给了另一位贵族。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在音乐上横扫欧洲的贝多芬会在爱情上屡战屡败。在那个壁垒森严的等级社会,出身寒微的贝多芬纵使有着广袤的心灵高贵的灵魂激昂的生命,却失去了作为一个人而拥有爱的权利。本该是抚慰孤独灵魂的爱情,却成了一剂毒药,感情激越如贝多芬,也许不得不饮鸩止渴吧。

  

  

  

    III"我爱你,如同某些幽暗的事情在爱"---贝多芬与乔安娜

  

    影片:经由安娜的指点,申德勒回到德国,拜会了贝多芬的弟媳乔安娜。因为女伯爵认为,乔安娜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乔安娜是贝多芬已故世的弟弟佳士帕的妻子。申德勒拿出三封信让乔安娜确认时,乔安娜承认,自己就是信中所称的"不朽爱人"。申德勒对此非常震惊,于是乔安娜道出了原委。早年的贝多芬和弟弟佳士帕,都对家具商的女儿乔安娜一见倾心并展开追求。很快乔安娜怀上了贝多芬的孩子,两人相约在酒店碰头私奔。由于路遇大雨马车陷入泥泞未能即使赶到,而在酒店等候的乔安娜以为贝多芬爽约便离开了。阴差阳错之下,乔安娜嫁给了佳士帕,贝多芬由此认为乔安娜水性杨花,便处处对她刁难,并与兄弟佳士帕决裂。当佳士帕肺病去世后,贝多芬便把侄子也就是他跟乔安娜的私生子卡尔接来扶养,培养他学音乐。卡尔是个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志气的小伙子,在伯父的神童培养计划之下,他感到窒息,又自杀未成。贝多芬此时内外交困,可他晚年的作品《第九交响曲》依然轰动全城。乔安娜在听了他指挥的《欢乐颂》后,主动打破坚冰去看望病重的贝多芬,直至他安然辞世。影片结尾,在第五钢琴奏鸣曲的映衬下,乔安娜在贝多芬墓前念出了信的结尾"我现在该就寝了,别急燥,爱人,今日,作日,我含着泪渴望你来,你你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那么再会了。别停止爱我,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

  

    史实:对于任何一个稍微知道贝多芬生平的观众来说,这个情节设计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只有好莱坞这样出奇制胜的编剧,才敢做这样大胆的猜想。至今没有任何资料能支持这一猜想,也没有任何评论家出来赞同这个设计。因为历史上贝多芬与弟媳水火不容,把他们扯到一起,简直是火星撞地球。他的弟媳是个非常不检点,在婚前名声就很糟糕的女人。在其丈夫死后,贝多芬与她为了侄子抚养权的问题,打了四年官司。这成了他晚年一大困扰。他对侄子卡尔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希望培养他成为音乐家,可以不争气的卡尔为了反抗伯父的高压政策,居然用火枪自杀,结果没杀死自己,只是弄了个重伤。这件事差点要了贝多芬的命,他的身体在晚年每况愈下,更有一次在寻找卡尔的途中淋了雨,并发了肺炎,最后导致了他死亡的加速。好莱坞编织的这个幽暗的爱情故事,也许更适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我只能说,这样的改编,太好莱坞了,太不德国了。

  

  

    IV"欢乐,好象太阳运行在那壮丽的天空"---贝多芬的大空之爱

  

    其实,在本片涉及的几位女子之外,史学家们对"不朽的爱人"还有其他的猜测。比如著名"爱丽思"---特丽莎马尔法蒂。她在1851年去世时还保存着贝多芬那首著名的钢琴小曲手稿,上面写着"致爱丽思",而爱丽思是贝多芬对特丽莎的昵称。还有曾经获赠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的安东妮布兰塔诺。以及贝多芬曾向朋友提到过的爱米莉赛伯德。其实,贝多芬一生爱过的女人不胜枚举。正因为他有着诗人一般的细腻和音乐家一般的激情,他对情感的需求也就特别旺盛。正如赵鑫珊所言,贝多芬是一个"力比多"特别充沛的人。更有学者认为,这个"不朽的爱人",不是某位具体的女性,而是贝多芬内心理想女性的一个综合体,是超脱红尘俗世肉体吸引的精神上与他高度契合的精神伴侣。贝多芬的情感变迁,就如同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变迁一样,从早期的音乐格守形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到中期的个人独创与古典主义并举,转向浪漫主义风格,直至晚期的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完全进入浪漫主义风格。

  

  

    当然,在这部**里我们看到的不止是贝多芬,还有也许要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才能见到的他——加里·奥德曼。他看着这个嘈杂的世界,一如他作为演员本身冷漠地看着好莱坞。所谓熙熙攘攘,所谓起伏跌宕,何尝不是被排演的,何尝不是被规定的。他一眼看穿了这一切,而那冷冷的一眼使我终于记起了他。奥德曼是那种撕碎剧本的演员。他安静地坐在一边,**属于他的部分缓缓流过;他猛地站起来,**的架构马上就颠簸起来:镜头,音乐,还有对白。这一切只剩下残骸,我们也许会意识到曲终人散,但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个疯子总算给摆脱了。这个象雄狮一样的贝多芬,这个和自己和世界和所有的一切搏斗了一生的男子,为了上苍赋予他的才华,为了上苍又不舍得让他泄漏所有机密的吝啬,为了他清晰地了解这一切。贝多芬是如此的灼热,奥德曼没有滥用这种灼热,他又一次深深把自己包裹起来,纵然鲜血淋漓,纵然呼风唤雨,他淡淡看着这个世界,一如看着自己早已枯干的残骸。 贝多芬的天才是由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一部《谈艺哲学》都比不上他这么个活例子能证明人的命运首先决定于他的性格,而其次服从于由于性格而派生出来的选择。就像劳逊在他的《戏剧与**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里说得那样:戏剧处理的是人的性格的特征。这部**犹如一副油画,缓缓打开,奥德曼用他的演技勾勒出一个充满张力的贝多芬,一笔一笔,又是一笔。当影片接近尾声,耳聋的贝多芬(奥德曼)缓缓转向掌声雷动的观众,他惊呆了,随即轻轻一笑:总算上苍这次疲倦了。

  

    影片行将结束,编导也着意突出贝多芬在创作上的革新和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当垂暮的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时,他仿佛回到了伤痕累累的童年:鳏居且不得志的父亲每天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对贝多芬就是一顿毒打。父亲要他练琴,要他像莫扎特那样做一个光耀门楣的音乐神童。被暴打之后,贝多芬悄悄爬上阁楼仰望星空。他在月色下向森林奔去,在一个倒映着星空的池塘里,他仰躺在水面上,镜头不断上拉,水面和星空融为一体,在《欢乐颂》的映衬下,小贝多芬融化进整个星空里。这段是整个影片的神来之笔,将《欢乐颂》那种无与伦比,超出银河,超出宇宙,驾凌于一切物质与精神至上的大彻大悟的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没有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剑拔弩张,也没有了悲怆哀恸的桀骜不羁。他在生命接近终结的时候,传达了对整个人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是超越所有世俗的桎梏,达到精神上永恒宁静的大空之爱。他的音乐为人类的终极命运指明了方向,就像《欢乐颂》里唱的那样"啊,越过星空寻找他,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虚构和真实,终于又一次在人生的地图上经纬而过。我们手执地图,又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

-------------------------------------------------

我也是转来的 有点长不过说的不错

p1hp

《O侯爵夫人 Die Marquise von O》

导演: 埃里克·侯麦

编剧: 埃里克·侯麦、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主演: 埃迪特·克莱韦、布鲁诺·冈茨、埃达赛裴尔、彼得·吕尔、奥托·山德尔、Eduard Linkers、露特·德雷克塞尔、Bernhard Frey、Hesso Huber、Erich Schachinger、福尔克尔·普雷希特尔、埃里克·侯麦

类型: 剧情、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西德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1976-05-19(法国)

片长: 102分钟

又名: 女侯爵(港)、侯爵夫人、O女侯爵、侯爵夫人之死、The Marquise of O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之中,指挥官洛伦索(Peter Lühr 饰)的女儿马奎斯(埃迪特·克莱韦 Edith Clever 饰)带着女儿守寡多年,在危难之际得到了伯爵列特里特(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的出手相救,才得以幸免于难,马奎斯对伯爵生出了一丝好感,然而,第二天,伯爵便跟随着军队离开了小镇。

没过多久,马奎斯发现自己的身上竟然出现了怀孕的迹象,没有人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马奎斯的未婚先孕让她成为了小镇里的笑柄,遭到了父亲的唾弃和驱逐。无奈之下,马奎斯只得登报寻找孩子的父亲,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前来之人竟然正是伯爵。无法接受此事的马奎斯拒绝了伯爵的求婚。    

童年

   贝多芬(13岁,1783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贝多芬出生地

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我行我素的形象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无疑使他花掉更多的钱,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音乐家,变得更加穷困。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相反他顽强的度过了31个没有音乐的年头,而他的许多佳作都是耳聋后写的。

-------------------

贝多芬的情感地图: 虚构VS真实

2006-10-30 10:20:04 来自: 本来老六 (但自怀中解垢衣)

Immortal Beloved / 不朽真情的评论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举凡名人的传记影片大多不脱事无巨细地罗列人生经历的窠臼:单线程地描述诸如早聪早慧的成长烦恼,一波三折的事业成败,花团锦簇的情感经历以及命运多舛的个人传奇凡次种种如同一份参加招聘的个人履历,或是革命公墓上的墓志铭,对于籍此缅怀膜拜抑或八卦猎奇的观众们来说,看多了未免起腻,嘴里淡出鸟来。于是,根据"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的原理,当那些名人的"正解"(或者叫做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被反复重复以至于观众大量流失票房业绩惨淡之后,穷则思变的**人学会了"歪解""曲解""反解"这些出奇制胜的法宝从而中咸鱼翻身。近在内地,有诸如霸占内地电视时段多年,流毒甚广的"戏说某某"系列。远到好莱坞,就有这一部对贝多芬的生平做大胆猜想,试图解开贝多芬生平一大谜团的"永恒的爱人"。

  

    说起贝多芬,70年代的孩子一定很有亲切感。打小他的名字就出现在咱们的小学课本里。不过最突出表现其价值的首推"思想教育课"。每次学校发起活动,号召向张海迪学习的时候,贝多芬必定会被拿来做人肉布景板,跟他一起陪跑的,还有另一位大叔"奥斯特罗夫斯基"。这两位"身残志坚"派的左右护法,经过思想老师人肉大喇叭长期的宣传教育,久而久之对我形成一种误导,那就是他们身上摒弃了人性上一切缺点弱点,由特殊材料制成,生来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活着。如同最高指示教导我们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连贝多芬终生未娶,都被主流意识形态拔高到"为音乐保持了童贞"的地步。这不禁让我这个每晚放学路上只琢磨今天餐桌上有什么好菜的追求"低级趣味的人",对贝多芬这尊不食人间烟火的乐圣敬而远之。可是这一印象,很快在某个暑假被一本叫《读者文摘》的杂志打破了。对这本杂志,相信当年的文学青年们都不陌生,这是一本销量堪比《故事会》格调类似于今天的《万象》的杂志,一般以思考思考人生探讨探讨理想,搞搞小布尔乔亚小情小调为主,是当年小资文青预备役的阅读宝典和时尚符号。颇像今天的张爱玲春上村树或是一个礼拜一定要去一次星巴克。跟风就要跟的有格调,至少当时读《读者文摘》算是有格调的。于是放假也别闲着,要鞭策自己上进做个"脱离低级趣味的"合格的文学青年。终于在某一期的《读者文摘》扉页上,在这个通常挂满名人名言的版面上,我与贝多芬的三封情书《致永恒的爱人》不期而遇。"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你当感受痛苦了---唉,凡我住的地方,愿你也同我在一起,我将设法使我能和你共同生活,当你不在我的面前,我度了何等的一种生活!!---我到处为人们的善意所追随,自己觉得不配有此,也不愿有此,而人对人的谦卑,使我心痛,当我在宇宙的总体中视察我自己是什么,而世人所称为最伟大的人物又是什么,当我想起你也许星期六日才接到我的第一次消息,我哭起来了---你固然也有爱情,但我对你的爱情更加浓厚---在我的面前决不要把你自己隐藏起来---祝你夜安---我必须去睡。唉,上帝呀—我们相距这样近!又这样远!我们的爱情岂不是一种真正的空中楼阁---可是他也和天一样稳固的。"当这样饱蓄激情,激扬爱意的文字大面积向我袭来时,我被震得瞠目结舌。这就是那个印象中冷峻而狂暴的贝多芬吗,这就是"把童贞献给音乐""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贝多芬吗?"当我晚上睡在床上之时,我的思绪都奔向你,我永远的爱人。有人快乐,有人哀伤,等命运之神垂听我们的话语再静待结果吧,只有全然跟你生活,我才能活下去,否则,宁可不要活。是的,我们非如此不可。""我们的爱情除掉经过牺牲与不求全外,安能有其他方法使之实现,你不完全是我的,我不完全是你的,此事你安能加以改变。---天呀,你试看一看美丽的自然;对于那必然的事件要放宽心些---爱情要求一切的一切,这完全是对的,我对于你,和你对于我都是如此---我必须为我和你而生存"这些灵魂的不安,情感的焦灼,也是那个以音乐为使命心无旁骛的贝多芬吗?鉴于此前,我对情书的认识只限于徐志摩《爱眉小札》里"爱你的摩摩"以及琼瑶阿姨的"好痛苦好惆怅",陡然见识这样大气磅礴具有宗教美感的情书,顿时自惭形秽起来,这才是追女孩的高手啊。这让我对他的好感陡增,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我开始慢慢接触他的音乐作品和传记,以及反应他生平的各种**作品。而动力,就是他这三封《致永恒的爱人》的情书。

  

    究竟谁是这位"永恒的爱人",谁曾经如此被贝多芬热烈而崇高地爱过,时至今日还是个未解之谜。无数的学者对此发表过看法,意见都不能统一。就因为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所以影片《不朽的爱人》剑走偏锋,以此为线索,还是比较冒险的。而精彩的看点,也就在本片如何寻找这位"不朽的爱人"又如何自圆其说上。

  

    影片以贝多芬的葬礼开始,他的学生申德勒陪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申德勒发现了三封他写给"不朽的爱人"的情书,根据贝多芬的遗嘱,他的财产也遗赠给这位神秘的女士。为了执行先师的遗愿,申德勒踏上了寻踪之旅。

  

  

    I"当我到达那寒冷和最危险的顶点时,我的心如同夜间的花朵把自己关上"---贝多芬与茱莉亚

  

  

    影片:申德勒拜访的第一站,是维也纳的茱莉亚琪夏尔蒂伯爵夫人。当年正值二八年华的茱莉亚,从意大利赶到维也纳的表姐家,去听仰慕已久的贝多芬的演奏会。大厅里有位年轻俊朗的男子正在弹奏《悲怆奏鸣曲》,茱莉亚因为迟到只能在休息室等候。正当她百无聊赖之际,一个四肢粗短,相貌古怪的男人突然从沙发后面冒出来,对演奏者的技巧大加鞭笞。这次邂逅促成了贝多芬当上茱莉亚的钢琴老师,两人由此迅速堕入爱河。正当两情相悦的蜜运期还在胶着时,茱莉亚的父亲收到了来自卡列泊克伯爵的求婚,也就是在弹奏《悲怆奏鸣曲》是被贝多芬恶批的那位帅哥。茱莉亚向父亲表示自己心有所属,希望嫁给贝多芬。父亲不得不向女儿坦言,社会上对贝多芬已经耳聋的言传声嚣尘上,要继续两人的关系必须对贝多芬进行一下考验。于是,以测试新钢琴为名,贝多芬被叫到府上。在空无一人的大厅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从指间流淌下来,他俯下身把耳朵贴在琴键上感受着音乐的流动。而在隔壁通过窥视孔观察这一切的茱莉亚也被这一幕打动了,茱莉亚悄悄走到他身边把手搭在他肩头,说父亲会答应他的求婚。刚刚还沉浸在音乐中的贝多芬,此刻暴怒了。对桀骜的贝多芬来说,这种试探是一种侮辱,是对他感情的一种掠夺。他愤然离去,而黯然神伤的茱莉亚最后还是嫁给了那个三流的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当申德勒拿出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后,茱莉亚唏嘘不已,但她肯定自己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

  

    史实:贝多芬与茱莉亚的初次相遇,是否如白瑞德与郝思嘉式充满戏剧性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历史上茱莉亚对贝多芬的爱情,绝没有影片中这样罗曼蒂克。两人相识于1800年,旋即堕入爱河。1801年,贝多芬曾跟自己的朋友威格勒说她是"一位可爱迷人的女郎,她爱我,我也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可他对这段感情的前途也心存疑虑"不幸的是,她不属于我这个阶级。"果不其然,茱莉亚的感情迅速冷淡下来,把热情转向了一位不入流的贵族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失聪加失恋的双重打击,使贝多芬陷入绝境。在茱莉亚与伯爵热恋的1802年,贝多芬试图自杀,并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你们这般人,把我当作或让人把我看做心怀怨恨的,疯狂的,或愤世嫉俗的,他们真是侮蔑了我!你们不知道在那些外表之下的隐由!"。所幸的是,这种身心两方面交织的绝望和痛苦并没有把他击垮,正如遗嘱所说"是艺术!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至于茱莉亚是否看到过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她晚年曾深情款款地回忆起他"非常丑陋,但又十分高贵,拥有优雅的情感和修养。"至于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确是贝多芬题献给茱莉亚的。当时其实叫做"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后因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布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做瑞士卢塞恩湖上的夜色,于是聪明的出版商就把《月光》作为这首曲子的标题流传至今。这首作品以爱情安抚焦虑不安的灵魂,如水般的柔情可以想见当时的贝多芬是如此热恋茱莉亚。但随之而来的痛苦和绝望把贝多芬推向了与外界隔绝的幽谷。他把自己的心灵关上,幽闭到自我的世界里,只用音乐跟外界交流。

  

  

  

    II"在嘴唇和声音之间,某种东西在垂死挣扎"---贝多芬与安娜

  

    影片:申德勒通过茱莉亚的指点,来到了中欧。茱莉亚认为这位"不朽爱人"是匈牙利的女伯爵安娜。他们相识于一场糟糕的音乐会。当时贝多芬由于耳聋,把一场音乐会指挥得七零八落。在众人的嘲笑讥讽声中,安娜勇敢地走上前去搀扶他走出大厅。在那一刻,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了一起。独居的女伯爵带着三个孩子居住在维也纳,而拿破仑征服欧洲的铁蹄踏碎了他们安宁的生活,战争又夺取了她小儿子的生命。对沉浸在痛苦中的安娜,贝多芬送上了自己的音乐,他说"让我们以音乐来表达吧"。战后贝多芬和安娜还有她的两个女儿住在了一个庄园。安娜对申德勒表示,与贝多芬同住的一年是两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他们相互依恋,如胶似漆。贝多芬称女伯爵为"忏悔之神",对她无所不谈。当申德勒庆幸自己找到了"不朽爱人",决定把三封信教给安娜时,安娜拒绝了他。安娜自认自己绝不是这位神秘的爱人,因为她知道在贝多芬内心一直有一个隐秘的爱人。于是申德勒再次踏上旅途。

  

    史实:这位安娜的原型是匈牙利贵族约瑟芬冯布朗斯维克女伯爵,她与贝多芬的感情开始于1804年。当时她是位风姿卓越的**,曾经嫁给比自己大30岁的贵族,新近又成了寡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住在维也纳。贝多芬曾在1805年与她热恋,并给她写了不少情书。可她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准备好与贝多芬发展进一步的关系。她说"我对你的爱无法言喻,正如一个温柔的灵魂对另一个的爱,"并且强调"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约定吗?"她与贝多芬的关系维持的时间并不久,并于1810年又嫁给了另一位贵族。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在音乐上横扫欧洲的贝多芬会在爱情上屡战屡败。在那个壁垒森严的等级社会,出身寒微的贝多芬纵使有着广袤的心灵高贵的灵魂激昂的生命,却失去了作为一个人而拥有爱的权利。本该是抚慰孤独灵魂的爱情,却成了一剂毒药,感情激越如贝多芬,也许不得不饮鸩止渴吧。

  

  

  

    III"我爱你,如同某些幽暗的事情在爱"---贝多芬与乔安娜

  

    影片:经由安娜的指点,申德勒回到德国,拜会了贝多芬的弟媳乔安娜。因为女伯爵认为,乔安娜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乔安娜是贝多芬已故世的弟弟佳士帕的妻子。申德勒拿出三封信让乔安娜确认时,乔安娜承认,自己就是信中所称的"不朽爱人"。申德勒对此非常震惊,于是乔安娜道出了原委。早年的贝多芬和弟弟佳士帕,都对家具商的女儿乔安娜一见倾心并展开追求。很快乔安娜怀上了贝多芬的孩子,两人相约在酒店碰头私奔。由于路遇大雨马车陷入泥泞未能即使赶到,而在酒店等候的乔安娜以为贝多芬爽约便离开了。阴差阳错之下,乔安娜嫁给了佳士帕,贝多芬由此认为乔安娜水性杨花,便处处对她刁难,并与兄弟佳士帕决裂。当佳士帕肺病去世后,贝多芬便把侄子也就是他跟乔安娜的私生子卡尔接来扶养,培养他学音乐。卡尔是个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志气的小伙子,在伯父的神童培养计划之下,他感到窒息,又自杀未成。贝多芬此时内外交困,可他晚年的作品《第九交响曲》依然轰动全城。乔安娜在听了他指挥的《欢乐颂》后,主动打破坚冰去看望病重的贝多芬,直至他安然辞世。影片结尾,在第五钢琴奏鸣曲的映衬下,乔安娜在贝多芬墓前念出了信的结尾"我现在该就寝了,别急燥,爱人,今日,作日,我含着泪渴望你来,你你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那么再会了。别停止爱我,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

  

    史实:对于任何一个稍微知道贝多芬生平的观众来说,这个情节设计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只有好莱坞这样出奇制胜的编剧,才敢做这样大胆的猜想。至今没有任何资料能支持这一猜想,也没有任何评论家出来赞同这个设计。因为历史上贝多芬与弟媳水火不容,把他们扯到一起,简直是火星撞地球。他的弟媳是个非常不检点,在婚前名声就很糟糕的女人。在其丈夫死后,贝多芬与她为了侄子抚养权的问题,打了四年官司。这成了他晚年一大困扰。他对侄子卡尔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希望培养他成为音乐家,可以不争气的卡尔为了反抗伯父的高压政策,居然用火枪自杀,结果没杀死自己,只是弄了个重伤。这件事差点要了贝多芬的命,他的身体在晚年每况愈下,更有一次在寻找卡尔的途中淋了雨,并发了肺炎,最后导致了他死亡的加速。好莱坞编织的这个幽暗的爱情故事,也许更适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我只能说,这样的改编,太好莱坞了,太不德国了。

  

  

    IV"欢乐,好象太阳运行在那壮丽的天空"---贝多芬的大空之爱

  

    其实,在本片涉及的几位女子之外,史学家们对"不朽的爱人"还有其他的猜测。比如著名"爱丽思"---特丽莎马尔法蒂。她在1851年去世时还保存着贝多芬那首著名的钢琴小曲手稿,上面写着"致爱丽思",而爱丽思是贝多芬对特丽莎的昵称。还有曾经获赠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的安东妮布兰塔诺。以及贝多芬曾向朋友提到过的爱米莉赛伯德。其实,贝多芬一生爱过的女人不胜枚举。正因为他有着诗人一般的细腻和音乐家一般的激情,他对情感的需求也就特别旺盛。正如赵鑫珊所言,贝多芬是一个"力比多"特别充沛的人。更有学者认为,这个"不朽的爱人",不是某位具体的女性,而是贝多芬内心理想女性的一个综合体,是超脱红尘俗世肉体吸引的精神上与他高度契合的精神伴侣。贝多芬的情感变迁,就如同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变迁一样,从早期的音乐格守形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到中期的个人独创与古典主义并举,转向浪漫主义风格,直至晚期的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完全进入浪漫主义风格。

  

  

    当然,在这部**里我们看到的不止是贝多芬,还有也许要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才能见到的他——加里·奥德曼。他看着这个嘈杂的世界,一如他作为演员本身冷漠地看着好莱坞。所谓熙熙攘攘,所谓起伏跌宕,何尝不是被排演的,何尝不是被规定的。他一眼看穿了这一切,而那冷冷的一眼使我终于记起了他。奥德曼是那种撕碎剧本的演员。他安静地坐在一边,**属于他的部分缓缓流过;他猛地站起来,**的架构马上就颠簸起来:镜头,音乐,还有对白。这一切只剩下残骸,我们也许会意识到曲终人散,但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个疯子总算给摆脱了。这个象雄狮一样的贝多芬,这个和自己和世界和所有的一切搏斗了一生的男子,为了上苍赋予他的才华,为了上苍又不舍得让他泄漏所有机密的吝啬,为了他清晰地了解这一切。贝多芬是如此的灼热,奥德曼没有滥用这种灼热,他又一次深深把自己包裹起来,纵然鲜血淋漓,纵然呼风唤雨,他淡淡看着这个世界,一如看着自己早已枯干的残骸。 贝多芬的天才是由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一部《谈艺哲学》都比不上他这么个活例子能证明人的命运首先决定于他的性格,而其次服从于由于性格而派生出来的选择。就像劳逊在他的《戏剧与**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里说得那样:戏剧处理的是人的性格的特征。这部**犹如一副油画,缓缓打开,奥德曼用他的演技勾勒出一个充满张力的贝多芬,一笔一笔,又是一笔。当影片接近尾声,耳聋的贝多芬(奥德曼)缓缓转向掌声雷动的观众,他惊呆了,随即轻轻一笑:总算上苍这次疲倦了。

  

    影片行将结束,编导也着意突出贝多芬在创作上的革新和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当垂暮的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时,他仿佛回到了伤痕累累的童年:鳏居且不得志的父亲每天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对贝多芬就是一顿毒打。父亲要他练琴,要他像莫扎特那样做一个光耀门楣的音乐神童。被暴打之后,贝多芬悄悄爬上阁楼仰望星空。他在月色下向森林奔去,在一个倒映着星空的池塘里,他仰躺在水面上,镜头不断上拉,水面和星空融为一体,在《欢乐颂》的映衬下,小贝多芬融化进整个星空里。这段是整个影片的神来之笔,将《欢乐颂》那种无与伦比,超出银河,超出宇宙,驾凌于一切物质与精神至上的大彻大悟的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没有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剑拔弩张,也没有了悲怆哀恸的桀骜不羁。他在生命接近终结的时候,传达了对整个人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是超越所有世俗的桎梏,达到精神上永恒宁静的大空之爱。他的音乐为人类的终极命运指明了方向,就像《欢乐颂》里唱的那样"啊,越过星空寻找他,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虚构和真实,终于又一次在人生的地图上经纬而过。我们手执地图,又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85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