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背的古诗是哪一首?

中国最难背的古诗是哪一首?,第1张

中国最难背的十首古诗有:氓、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梦游天姥吟留别、滕王阁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国殇、逍遥游、蜀道难。

1、氓

《国风·卫风·氓》选自《诗经》春秋,全诗共计300字,这是《诗经》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

2、出师表

《出师表》全文六百余字,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3、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有300多字,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文章由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邹忌从妻、妾、客的“皆以美于徐公”的具体小事中悟出了道理,这是邹忌进谏的缘起。接着写邹忌入朝进谏齐威王,这是进谏的内容。

再接着写齐威王纳谏除弊,齐国大治,燕、赵、韩、魏朝齐,这是进谏的结果。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节和对话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人物形象,并通过对话反映了邹忌与妻、妾、客等人物间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请依据课文内容,说说文章是如何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的。

4、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共286个字,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5、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全文共773个字,包含了40个成语。

6、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全文共528字。

7、赤壁赋

《赤壁赋》有644个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8、国殇

古代将尚未成年(不足20岁)而夭折的人称为殇,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称为“殇”的无主之鬼。

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9、逍遥游

《逍遥游》正文共803个字,从神话传说起笔,介绍北海深处有一条叫作“鲲”的大鱼,这条鱼大到几千里长,这还不是最神奇的地方,这条大鱼还能变化成一种叫作“鹏”的大鸟。现实中没有任何人见过鲲和鹏,但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庄子,就能让人相信确实有这两种神奇的生物的存在,这就是浪漫主义的魅力。

为了加深两种生物的真实感,进行了一番细节描写,鹏如此巨大的鸟能翱翔天际,起飞的时候遮天蔽日,好像一大块云彩。这是多么瑰丽的想象力啊,让庄子把虚构的内容写的真实可信。

10、蜀道难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别说全文背诵,就是读起来也颇为费劲,李白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战国四公子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秦国为相;回来后又借秦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王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在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平原君 (?~前251)

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养门客3000人。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信陵君 (?~前243)

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食客三千,《汉书·艺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尝君让相位给魏无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养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送上厚礼,让他们散布流言,就说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让他当王,以此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又以让魏国人质太子增回国为条件,叫太子增给魏王写信,说秦国要立信陵君为魏王。

就在魏王越来越怀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时候,秦王又派人给信陵君送去黄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黄金和信的时候,魏王派人来把黄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开信一看,信上问魏王何时让位,秦国预先祝福信陵君为魏王。接着秦国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对魏王提出对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春申君 (?~前238)

春申君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楚国的政事都由他说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黄歇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孩子。别看现在大街小巷都贴有“专治不孕不育症”的小广告,那时没有这样的“能人”,黄歇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来了。

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很漂亮。李园为了飞黄腾达,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来会失宠,就施了个“移花接木”之计。他先请了5天假回赵国,过了10天才带着妹妹回来。春申君责备他超假,他说齐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齐使才回来晚了。春申君一听,就要见李嫣。李园把妹妹盛妆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见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当晚侍寝,不久怀孕。李园又教妹妹说服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了楚国国政,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国灭掉了。

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

春申君(?~前238)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楚国的政事都由他说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黄歇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孩子。别看现在大街小巷都贴有“专治不孕不育症”的小广告,那时没有这样的“能人”,黄歇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来了。

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很漂亮。李园为了飞黄腾达,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来会失宠,就施了个“移花接木”之计。他先请了5天假回赵国,过了10天才带着妹妹回来。春申君责备他超假,他说齐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齐使才回来晚了。春申君一听,就要见李嫣。李园把妹妹盛妆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见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 春申君简介 ,当晚侍寝,不久怀孕。李园又教妹妹说服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了楚国国政,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国灭掉了。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

信陵君(?~前243)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食客三千,《汉书·艺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尝君让相位给魏无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养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送上厚礼,让他们散布流言,就说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让他当王,以此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又以让魏国人质太子增回国为条件,叫太子增给魏王写信,说秦国要立信陵君为魏王。

就在魏王越来越怀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时候,秦王又派人给信陵君送去黄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黄金和信的时候,魏王派人来把黄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开信一看,信上问魏王何时让位,秦国预先祝福信陵君为魏王。接着秦国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对魏王提出对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

平原君(?-前251)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即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田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 春申君简介 ,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赵平原君虽立大功,却不向赵王请封。有一次和秦昭王喝酒,秦昭王想让他杀他的好友魏相魏齐,但他却厉声拒绝了。赵孝成王十五年卒。武安君记叙:“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 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贵族。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欢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欢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秦国为相;回来后又借秦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王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让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齐王刘肥

刘肥,西汉帝国开国皇帝刘邦的长子。

汉高祖刘邦共生育了8个儿子: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友、刘恢、刘建、刘长。除嫡子刘盈和四子刘恒先后继位做皇帝外,其余6子均被封为亲王。但其中汉惠帝无后绝传;赵隐王刘如意和赵共王刘恢均被吕后杀害,无子嗣封,族亡国废;燕灵王刘建在位15年去世,本来有个庶子,也被吕后杀害,以致绝后国亡;赵幽王刘友一支人丁凋落,仅传3代便绝后。这样,而在众多的汉家刘氏封藩中,齐王刘肥家族是极为重要的一支,不仅因为它是汉高祖的长房子孙,还因为这个家族是汉初地盘最大、势力最强、子孙极为繁盛的一支王族。。

刘肥,西汉帝国开国皇帝刘邦的长子。虽然说年龄居长,地位在刘邦诸子中却是最为低贱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母亲的身份“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西汉建立后也没有册封刘肥的母亲为妃)。也就是说他母亲是刘邦身份低微时在外面找的一个女人。不仅刘肥的母亲地位低贱,刘肥本人在西汉建国前的经历在历史记载上也是一片空白。《史记》、《汉书》关于他的记载一开始就是“高祖六年立”,那么在高祖六年被封为齐王之前呢?我们在史书上是看不到刘邦有这么个儿子的记载的。

对于刘肥存在着两种可能,一如史书所记载。二是曹氏是刘邦的原配妻子,只不过为了娶吕雉为妻,而不得不抛弃了糟糠之妻和儿子刘肥。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年月,史家注说不一,为史界认可的有两种说法:

一说:据《集解》引晋人皇甫谧之说:“高祖刘邦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卒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三。”清代学者杭世骏根据皇甫谧定的生卒年月,校正为62岁。若依皇甫谧之说,刘邦当生于秦始皇即位前10年。即公元前 256 年。(周郝王五十九年)

一说:据《汉书》唐代史家颜师古《注》引晋人臣瓒曰:“(高)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若依此说,则刘邦应当生于秦庄襄王三年,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即公元前 247 年。

一般史学界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不管那种说法,说明刘邦和吕后结婚的时候,刘邦的年岁都已经不小了。

按照刘邦的家事和他当亭长的身份,都不可能娶不上妻子,即使他是刘邦也好,自古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概不例外。

吕后的家乡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她父亲的名字由于史书没有记载今天已经不知道了,史书只称他为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秦末吕公因为躲避仇人到沛县躲避,因为沛县县令是他的至交好友。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要是放到现在,各县都在招商引资,要是县里来一个胡润排行榜上的大富豪,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份子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是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

吕公这个人擅长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刘邦是泗水亭长,也就是现在的镇长之类的官员。怎么就没娶上老婆呢?

吕雉嫁给当时的刘邦,绝对是下嫁,而当时妻与妾的区别可谓天壤之别,因此刘邦不可能让吕雉做妾,如果这样,吕家也绝对不会同意。当时吕家的财势太诱人了。到底是忠实于糟糠之妻,但是一生甘于平淡,还是抛弃原配,娶吕家**,从此飞黄腾达呢?

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因为成大事者,不择手段。更何况一个糟妻呢?古人早就说过,妻子如衣服不是?这一点猜测从后来刘邦对刘肥的分封来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不过,按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刘肥已经失去了成为太子和继承皇位的资格。刘邦称帝后,大封同姓,便于公元前201年正月壬子封长子刘肥为齐王,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城),统辖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等6郡73县,刘邦还把"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王"。这样,齐国成为汉初最大的同姓诸侯王国。所以史书上说齐王“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地方二千里”。

当初齐国不仅大,而且非常富饶。史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盛,钜于长安"。

刘肥一下子从一个“刘家门外的孩子“变身为地位尊崇、威仪赫赫的亲王。

西汉立国,高祖刘邦实行了封国制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

刘邦一方面感到天下初定,本家族有功的人少,所以必须广泛地分封自己家族中的人为王,使他们也负有镇守四海之责,以保卫天子。在垓下之战的第二年,刘邦就封其儿子刘肥为齐王、其弟弟刘交为楚王,其从弟刘贾为荆王(后改称吴),这三王的地盘几乎半天下。在将异姓王一一歼灭的过程中,刘邦又把异姓王所占的地盘分封给了他的一个兄长和五个儿子,终刘邦一生,他一共分封了九个刘氏同姓诸侯王。刘邦的愿望是希望这九个同姓王既能镇抚一方,又与朝廷共命运,但是良好的愿望却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诸侯王特权很大,在政治上形同国王。汉高祖规定各个诸侯国各自纪年,而且诸侯国按照汉中央的机构设置机构,在官员任命上,除了诸侯王的师傅——太傅和诸侯国的丞相是由中央委任外,其余官职一律由诸侯王任命。在经济上诸侯王在国内征收赋税归己支配,也有自由征发徭役的权力。诸侯王的特权是皇帝给的,所以诸侯王要定期朝觐皇帝,但是不得稽留京师,诸侯王要按照国内人口总数每人每年上缴63个钱。西汉的这个封国制几乎是西周分封制的翻版,在分封原则上,虽不是大范围的,但也是因亲而封的,在权力上,除了治民权不完整、土地所有权没有明确给诸侯王以外,其余几项几乎与西周的封国所差无异,这就在政治体制上给西汉留下了一个肌瘤。

刘邦在封国之初,也想控制好诸侯国,也做了一些限制的规定。如在政治上不能用天子的仪制,盗用者,弃市。诸侯王没有发兵权,没有对罪人的赦免权,没有颁爵权等等。但是这些规定根本限制不住诸侯王的不法活动。汉刘邦寄希望委派太傅来教导诸侯国王,委派丞相来管理诸侯国中的治民大事,并且也明确丞相是诸侯国内的最高长官,太傅与丞相都对中央负责,都有谏诤之责和向中央举奏之责,但是,除了太傅和丞相之外的王国内的官员都由诸侯王任用,所以,治民权的丞相没有用人权,是一个光杆司令,尤其是王国内掌握兵权的中尉是诸侯王任命的,这就容易形成以诸侯王为首的私党。

诸侯王国的综合势力超过了汉中央,刘邦首先分封的齐、楚、荆(后改为吴)三国最大,刘邦死后就有齐楚吴“分天下半”的说法,这些大国构成了对中央的威胁。

齐国拥有胶东等七郡,占全国郡数的八分之一还要强;广袤的版图与强盛的历史,决定了齐国地位的重要;齐国又有渔盐冶铁之利,商业发达,非常富庶,备受中央重视。刘邦派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接受了盖公的“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建议,在齐国率先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约法省禁,与民休息,使汉初齐国混乱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安定下来,使被秦暴政和战乱破坏的齐国经济迅速好转,从而使齐国大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丞相萧何病逝,曹参继任为汉丞相。就在曹参离开齐国不久,齐王与中央的实力派人物吕后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

拿刘肥本人来说,其文治武功虽不能说是出类拔萃,但其资质绝不低下。但是吕氏在清洗刘氏诸王时,连才是一个黄毛小儿的赵王刘如意都不放过,怎会容忍这么大一个潜在的威胁存在呢?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吕后一时发了善心,可怜刘肥这个私生子,才放他一马的,而是因为刘肥懂得“装孙子”。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刘肥这个当哥哥的认了自己的亲妹妹为干妈。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受伤后不幸驾崩,随后年仅17岁的刘盈登基,就是汉惠帝。从年龄上看,刘盈管刘肥叫大哥,刘盈的确也是个懂礼善良的好孩子,他对待兄长十分尊重,并没有因为其出身稍有瑕疵,就对其心存鄙夷。更没有因为自己当了皇上,就对哥哥呼来唤去。

这一点可以从兄弟俩那次碰面得到证明。惠帝即位的第二年,刘肥依照惯例入朝,,因是同父异母的长兄,所以惠帝非常尊重刘肥,在皇宫里设宴席招待大哥,吕氏作为太后也到场来。一来表示慰问,二来可以叙叙兄弟情谊。所以说,这件事本来是刘盈的一番好意,没想却因此给哥哥招来杀身之祸。

皇帝一高兴,让哥哥坐在自己的上方,并依家人礼,不称”齐王“而称呼大哥,太后见这种情形非常恼怒,就让人斟了两卮鸩酒给刘肥。但是,吕后没有想到,惠帝拿起了一卮,也要敬酒,吕后慌忙把惠帝的卮打翻。刘肥感到奇怪,就不再饮酒,并假装酒醉而告辞。

回到寓所后,听说酒中有毒,才知道太后已经对自己动了杀心,惶恐之下刘肥觉得自己完了,这次肯定是不能活着离开长安了,于是找跟自己一起来京城的齐国内史商量该怎么办。内史想了想给他出了个主意。

内史士曰:“太后独有帝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无患矣。”内史叫刘肥大拍自己妹妹的马匹,以哄嫡母高兴。刘肥接受了他的这个主意,并且进一步发挥,不仅献出一郡-城阳郡,还“尊公主为王太后”,也就是说他将妹妹认作了母亲,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出来的。吕后为此十分高兴,非常赞许刘肥的做法。吕后在齐王刘肥的府邸摆设酒宴,与刘肥欢宴,之后,让刘肥回到封地。

大概是这次京城之行受了惊吓,回到封国后刘肥又在惊惧中活了四年,惠帝六年在封地去世。

刘肥在位13年,于公元前189年去世,谥为齐悼惠王。刘肥王后驷钧,另有众多王妃,生育了很多子女。刘肥的儿子,见于记载的有13个:刘襄、刘章、刘兴居、刘罢军、刘宁国、刘信都、刘安、刘将闾、刘辟光、刘志、刘昂、刘贤、刘雄渠(。

刘肥嫡长子刘襄,于公元前188年继承王位,是为第二代齐王,史称齐哀王。

刘哀王即位后不久,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惠帝去世,吕后将宫中美人的儿子说成是惠帝的儿子,立为皇帝,因年幼,她临朝称制。吕太后对东方的齐国非常不放心,于是在她称制的第一年就开始了行动。封她的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将济北郡的济水以南的部分单独划出来,称济南国,都东平陵(辖境约今章丘、历城、济阳、邹平等地),作为吕王的封邑,其目的是为了在幅员辽阔的齐国加一个楔子,以便监视和控制齐国。第二年又以封王子侯的名义将刘肥的两个儿子刘章和刘兴居分别封为朱虚侯和东牟侯,但将刘章的封邑建在琅琊,刘兴居的封邑建在东莱;到了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吕太后又将其弟弟的女婿、刘邦的从祖昆弟刘泽封为琅琊王。逐步分割齐国的地盘引起了刘襄和刘肥儿子的不满。

吕后死后,齐哀王与琅邪王都起兵攻打长安,朱虚侯刘章则在长安做内应,一举消灭了吕氏势力。齐王家族分支众多,势力强大,在汉初各藩王中,地位最重要。当年吕氏专权,刘氏家族受到打击时,正是齐藩家族带头起来诛灭吕氏势力,夺回刘家天下。因此,齐国对维护刘氏汉家天下,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刘章为首的部分宗室及大臣们,计划拥立齐哀王刘襄做皇帝。但此事遭到刘氏宗室中的长者琅邪王刘泽和部分大臣反对。原因是齐哀王的生母驷钧也颇似吕后,也是个心狠毒辣而有野心的女人,而那时齐哀王又还年轻。广大刘氏宗室吃够了吕后的苦,害怕重蹈外戚篡权的覆辙,便果真没有拥立刘襄,而改迎母家背景忠良的代王刘恒为帝,此即汉文帝。

刘恒继位前一直受到冷落,刘恒很清楚他的即位是朝廷大臣与宗室诸侯王联合对付外戚势力的结果,所以对于宗室的势力非常重视。他看到齐王刘襄还重兵在握,为了稳定山东及全国的局势,他即位之初采取了优待宗室的政策。他把吕后从齐国割去的城阳、琅琊、济南三郡归还给了齐王,将琅琊王刘泽改封燕王,增封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各二千。但是齐王刘襄折腾了一番并没有如愿,非常懊恼,于文帝即位的当年(公元前179年)就去世了,齐太子刘则即位。

齐哀王刘襄在位12年,于公元前179年去世,太子刘则嗣立为第三代齐王。史称齐文王。

齐文王即位明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划出齐国的城阳、济北2郡,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封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两年后,汉文帝又将齐悼惠王刘肥的其余10个儿子均封为列侯:四子刘罢军封管侯,五子刘宁封丘侯,六子刘信都封营平侯,七子刘安封杨丘侯,八子刘将闾封杨虚侯,九子刘辟光封朸侯,十子刘志封安都侯,十一子刘昂封平昌侯,十二子刘贤封武成侯,十三子刘熊渠封白石侯。

至此,齐藩家族有3人封王,10人封侯,兴旺一时。

齐文王刘则在位14年,于公元前164年去世。刘则没有生育儿子,因此他死后无人嗣位。齐王刘肥长子刘襄一支至此灭亡。

齐文王死后,汉王朝便决定将齐国削弱。

公元前164年四月丙寅,汉文帝下诏将齐国分割成许多小王国,分别封给齐悼惠王刘肥的6个儿子:老八杨虚侯刘将闾,嗣封为新的齐王,继承刘肥的爵位,此即齐孝王;九子刘辟光晋封为济南王;十子安都侯刘志晋封为济北王,取代因谋反被杀的原济北王刘兴居;十一子刘昂晋封为胶西王;十二子刘贤晋封为湽川王;十三子刘熊渠晋升为胶东王。

至此,齐王刘肥一支已有7人同时封王,宗族真是兴旺繁荣。然而,细心的人也应该会发现,昔日势力强大的齐王国,此时实际上已被汉朝中央政府大大削弱了。

齐孝王时,汉王朝开始实行削藩政策,以削弱地方藩王势力。公元前154年正月,刘邦侄子吴王刘濞联合其他6个同姓诸侯王国公开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齐藩家族大都卷入了这场叛乱,7个叛乱国中,齐藩刘肥一族便占有4个:即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熊渠、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另外,齐藩系的管侯刘戎奴、氏丘侯刘偃、营平侯刘广也都参加了叛乱。

叛乱发生后,叛军要求齐国响应,齐孝王狐疑不决,叛军便将齐都临淄包围。齐孝王见大军压境、情况危急,只好暗中与叛军联系,准备响应。但正在联系之时,汉朝廷也派使前来劝齐国坚守不屈,齐孝王才没有投降。不久,汉朝大军平定七国叛乱,解了齐国之围。后来朝廷获悉齐王曾与叛军有联系,准备兴兵讨伐齐国。齐孝王刘将闾吓得喝毒酒自杀身亡。汉景帝认为齐国坚守不屈、没参加叛乱,便是有功,当初与叛军有来往也是被迫的,因此没有废除齐国,而是让齐孝王的太子刘寿继任为齐王。这便是第五任齐王,史称齐懿王。

叛乱平定之后,汉朝廷将参加叛乱的齐藩刘肥一族的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熊渠、淄川王刘贤和济南王刘辟光等处死,并废除了这4个诸侯王国,将其封地收归中央所有。同时被诛的还有参加叛乱的管侯刘戎始、氏丘侯刘偃和营平侯刘广等。

至此,齐藩王家族因卷入"七国之"而惨遭空前大劫难,王族势力被大大削弱。齐藩王族经此打击之后,便一落千丈,并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衰落。汉武帝的推恩令,又使诸侯王的个数大大减少了。由汉高祖所建立的权势大、地盘广的齐国到汉中期就几乎被分割殆尽了。

齐懿王刘寿在位23年,于公元前131年去世,由他的独生子刘次景(一作"次昌")继位为第六任齐王,史称刘厉王。

这位齐厉王刘次景,乃是齐藩家族不肖子孙,刘肥开创的齐藩王国,就是经他之手而断送的。

史载,齐厉王刘次景生活腐败,意与自己的亲姐姐纪翁主通奸,又因事得罪汉武帝宠幸的主父偃。主父偃向汉武帝揭发齐王**的丑事,又竭力诋毁齐国,说齐国富比长安,又几次欲反未成,建议朝廷进一步打击齐国势力。汉武帝便派主父偃任齐相,让他全权处理此事。齐厉王刘次景年少胆小,在主父偃来齐国任相后不久就畏罪饮毒酒自杀了。刘次景死后无子,齐国绝传。汉武帝因此趁机将齐国废除,收归中央,却将使得齐国绝后亡国的罪魁祸首主父偃处死,以谢刘氏宗室。

这样,齐国自刘肥于公元前201年受封建国,共经历4代6任齐王,至公元前127年无后亡国。

齐国灭亡后,齐藩家族的众多王侯大都被削除,仅剩下城阳和淄川两个王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90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