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歌十八拍的史籍典故

恋歌十八拍的史籍典故,第1张

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齐僖公生了两个貌美如花、风华绝代的女儿,长女宣姜,次女文姜。这两个小女子将夫家搅得天翻地覆。在进入文姜故事之前,先简单说说其姐宣姜的事迹。

宣姜本来是要嫁给卫国公子急子(他的母亲夷姜名分上是其父亲的庶母),好色的卫宣公是见了美女就走不动道的家伙。他不但烝后母,还扒灰。在迎娶宣姜的必经之路,他筑起高台(比曹操铜雀台早建将近一千年),抢走美人。齐王既没对本来是老亲家的卫宣公发出公开谴责,也没有将女儿接回齐国,而是默许这桩事实婚姻:只要政治目的达到,女儿嫁给谁不是嫁呢?

卫宣公得了宣姜,欢喜得不得了,将旧爱抛诸脑后。几年后宣姜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寿和朔,世子急子(本应该是宣姜的老公)成了她们母子的心头大患。在世子争夺战中,急子、寿被杀,后来好事者还演绎出一段兄弟仁爱的故事。宣姜的小儿子朔为人阴险,一直在父亲跟前说异母兄长急子的坏话,卫宣公渐渐对急子疏远起来。后来朔更起杀心,派杀手埋伏在急子出使的必经之路。这件事被寿知道,姬寿跟弟弟不一样,友爱仁厚,先劝急子逃跑,急子不听。寿灌醉哥哥,换上大哥衣服等待杀手,杀手也没看清是谁,杀死姬寿。急子醒来,赶过去看到弟弟的尸体,跟杀手说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杀手又把急子杀死。仔细算算,那时候公子寿年龄不会超过14岁,能灌醉30多岁的老大哥真是天赋异秉。卫宣公连折二子后深受打击,不久去世,公子朔即位为国君,史称卫惠公。国内贵族不买小国君的账,发生政变,卫惠公逃到了母亲的娘家齐国求救,舅舅齐襄公联合诸侯出兵平息卫国内乱后,逼迫卫宣公的庶子硕娶寡居的宣姜为妻,以此巩固齐卫关系。宣姜后来生了子女五人:公子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又演出眼花缭乱的政治丑闻。 再说嫁到鲁国的文姜,命运比乃姐更为波折。

齐国的公主,都要嫁到姬姓侯国,齐僖公先把比姐姐更美的二女儿许配给郑国能征善战的公子姬忽。姬忽是春秋早期郑国最有出息、风评最好的贵族少年。他英武敏健,气度不凡,与其它世子的文弱斯文相比,更多了一份男子汉的阳刚。

齐郑结亲,本是一桩人人称羡的好亲事,待嫁的文姜好像春日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身上,里里外外都暖暖的。每每称为定局的事情总是更容易发生变故。姬忽竟然毁婚!

他的理由冠冕堂皇:人人都有合适的配偶,齐国强大,不是我的良偶。《诗》说:求于自己,多受福德。靠我自己就是了,要大国做什么? (《左传·桓公六年》里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大臣祭仲劝他说:“您应该迎娶齐国女子,要知道国君姬妾很多,您如果没有有力的外援,将来恐怕不能继承君位,其它三位公子都可能做国君的。(《左传·桓公十一年》里说:“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姬忽没听,娶了小国陈侯的贵族女子。《诗经·陈风·衡门》说: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根据宗法制度,姬姜世代通婚,虽然陈国公主血统也很高贵,但还是不如姜姓女子,所以姬姓公卿能够娶到齐国有身分的公主,很大程度上为以后争权夺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姬忽的智囊劝他娶齐女。但姬忽考虑问题角度不同,他更看重女子的品行。

这位文姜公主闺门名声不好,人们盛传她与异母兄长诸儿有私情。姬忽守礼自持,文姜再美,齐国实力再强,他也不能接受她。几年后,郑国内乱,姬忽为避免兄弟阋墙的悲剧,主动避位,可见这位公子是难得一见的君子。

恰在此时,登位不久的鲁桓公来求婚,齐僖公闻之大喜,马上就答应了。为了防止兄妹间风流事再惹出祸端,他不仅亲自护送文姜出嫁,还下令嫁出去的女儿不得回娘家——这道命令也牵连了齐姜可怜的姐姐宣姜(也可能担心宣姜回国后不愿再回卫国),虽然没有犯错,却同样不能再回齐国。

重色轻德的鲁国公子娶了文姜,结果未必比郑国公子好。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公元前709年秋天,齐僖公亲自护送文姜出嫁。因姬忽退婚风波沉寂许久的齐僖公次女文姜再一次成为列国评论的主角。凡是本国的宗室女子出嫁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她,以表示对前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由下卿护送她。出嫁到大国,也是由上卿护送她。即使嫁给天子,同样只是由上卿送嫁,国君也不必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她。(《左传·桓公三年》里说:“齐侯送姜氏于讙,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春秋》说“齐侯送姜氏于讙,非礼也。”“春秋笔法”向来隐讳,齐僖公如此举动,实在是迫不得已。

再说齐王宫中,一对兄妹情人被迫分开,一时间难分难舍,《东周列国志》的作者虚构出一段合情合理的情人分手时的缠绵情节。齐僖公将文姜许给鲁桓公,诸儿闻讯,锥心疼痛,辗转反侧之下遣宫人送妹妹一枝桃花,并附诗一首,惋惜自己未能与妹妹结缘,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妹妹情人花落鲁地:

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得诗后亦领其意,解其情,以诗作答:

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柜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齐僖公把烫手山芋送到鲁国,心里长舒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只要把兄妹分开,时间一长,感情也就淡了。显然这只是齐僖公一厢情愿,公元前699年冬十一月,齐僖公卒,世子姜诸儿嗣位,是为齐襄公。在 这10年间文姜在鲁国日子还算风光。

结婚两年后,她为鲁桓公生下世子同儿。这在鲁国历史上是件大事。原来鲁国立国以来,储君为国君元配所生这还是头一个,人们似乎忘了文姜早年的荒唐事,鲁桓公娶了漂亮的老婆,又有了名正言顺的世子,对文姜喜欢得不得了。文姜要天上的星星,他也恨不能摘下来给她。

人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山盟海誓会随风而逝,曾经刻骨铭心的初恋会被淡忘,可是齐襄公对妹妹情人却从未忘情,一直等待再见情人的机会。他的后宫也冷冷清清,没有哪个佳人能抓住他的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等到机会了。

公元前694年,齐襄公向周庄王的妹妹王姬求婚,周王许之。依周礼,与天子同姓的鲁桓公主婚。春天,齐襄公不但邀请鲁桓公,还在邀请函中说宫廷中的嫂嫂们思念小姑文姜,请妹夫带妹妹一同回国。文姜看到情人哥哥的邀请函,马上明白诸儿的用心,脸红心跳之际,软语相求,鲁桓公不顾大夫申缟的苦谏,带着夫人文姜同行入齐。对另一个姐姐宣姜,齐襄公则不闻不问,被枕边风吹得晕头转向的鲁桓公大概压根想不到自己不但把老婆亲手送到情敌手上,还因此丢了性命。

15年后重返故国的文姜受到齐襄公的热烈欢迎。襄公亲自迎于边境,并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酒过三巡之后,文姜对鲁桓公灿灿地一笑:

“久未归来,但依然能找到融融的亲情。在鲁国的十几年间姑嫂相思日炽,我想今晚留于宫内与家人再叙离别情意。”

齐襄公停住手中的筷子,注视着鲁桓公道:“妹妹与我想到一处了。不知鲁君意下如何?”

鲁桓公以为文姜嫁鲁15年,生育两子姬同、姬季友,并没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即便是出嫁前果真与哥哥齐襄公有些不清不楚,在十几年的岁月里也早该消磨殆尽了。席间兄妹两人的频频遥望,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兄妹间的目光,怎么会如此炽热,如久离重逢的爱人一般?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鲁桓公略一迟疑,嘴角一扬,说道:“那是自然。”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渴望,一对被生生拆散的情侣往往会用一生的时间寻找机会再续前缘。虽然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文姜依然艳若桃李,比起15年前的青涩,她那成熟的韵味更叫人销魂。

当晚馆驿内鲁桓公对灯孤枕难眠,胡思乱想;齐宫内姜氏兄妹在密室中颠龙倒凤,鱼水交欢。孤独的人时间真难熬,狂欢的人夜晚太短暂。齐襄公刚解相思之苦,天已大亮。文姜一次次催他说:“哥哥,该起身了,天已将亮了。”诸儿却说:“妹妹你看错了,天还没亮,那是月亮的影子哟。”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经·齐风·鸡鸣》

磨磨蹭蹭中,这两人好不容易才起床,天亮后,二人一个是即将娶妻的齐君,一个仍是鲁国的国母,只有在密室,才能亲密无间。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诗经·齐风·东方之日》

这厢兄妹情人腻腻歪歪,你依我侬,那一边一大早等在宫外的鲁桓公已经急不可耐,他听说齐王后宫只有一个失宠的连妃,他还听说齐王和自己的老婆在宫廷密室行苟且之事。鲁桓公觉得这里的人看自己眼神都怪怪的,有嘲讽有同情还有鄙夷。

等了好久,终于看见满脸春色的文姜缓缓出来。文姜看丈夫面色不善,闲话两句。鲁桓公问:“夫人昨日在哪里休息?”文姜答道:“在连妃宫中,多年不见,多喝了几杯,所以起晚了,夫君勿怪。”桓公阴阳怪气地问道:“那齐王在哪里休息?”文姜面红耳赤,答道:“这话问的,哥哥在哪里,我怎么能知道。”鲁桓公看出文姜心中有病,一甩手径自离去。文姜傻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齐襄公的眼线将鲁桓公夫妇的话原封不动告诉他,刚享受到偷情快乐的齐襄公恶向胆边生,对妹夫兼情敌起了歹心。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齐襄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设宴招待鲁桓公。所谓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席间,齐襄公拼命劝酒,桓公心情抑郁,又不敢发作,以酒浇愁,很快便醉倒于座。齐襄公派生有神力的公子彭生暗害鲁桓公。根据《史记》的记载,彭生拉杀桓公,用现代医学解释是骨骼脱臼导致内脏错位,引发内出血。彭生手下一用力,鲁桓公没来得及哼一声便命丧于车中。

鲁国人被告之国君于齐醉酒而亡,惊愕之余愤怒不已,可惜鲁国实力远不如齐国,即使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也只能发照会要求齐国交出凶手。鲁国的照会软弱无力,齐襄公把责任全推于公子彭生身上,处死彭生,以安鲁人。将死的彭生自觉被骗,刑前大骂襄公兄妹**,并发誓要变成厉鬼报仇,于是姜氏兄妹情事天下皆知。

国君的行为让齐人很不耻,乃作诗讽曰: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鱼与)。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诗经·齐风·敝笱》

“鱼”和“云雨”都是性爱的隐喻。诗中以“敝笱”即破篓比桓公,

喻鲁之小弱,对姜氏兄妹的私情完全无能为力;以鲂鳏出网喻文姜与襄公的私情。一只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鲲鱼游得从从容容,心不惊,胆不惴。

更让鲁人难堪的是,鲁桓公死,文姜理当随丈夫灵柩归鲁含悲守丧才是,但文姜不但滞留于齐不归,并日日鲜衣艳服与襄公同游同宴,招摇过市。《诗经·齐风·南山》便是刺当时之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日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矮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日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日得止,曷又极止?

诗里讽刺齐襄公对已经出嫁的妹妹心怀歹念,还设计害死妹夫,不让妹妹回夫家。

诗中以符合礼的婚娶来反讽姜诸儿与文姜情事的不合礼,相当隐讳。

公元前693年,鲁国姬姓宗室拥立世子姬同嗣位,是为鲁庄公。继位的鲁庄公在大臣们的授意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大臣迎母归国。儿子登位,文姜没有理由再留于齐,只好随使者起程回国。

归途中的文姜心乱如麻,这里不仅有对姜诸儿的相思,还要思考该怎么面对鲁国宗室的责难!与哥哥的情事早已不是秘密,桓公之死她更是脱不了干系。虽然她对自己的爱情从来不后悔,桓公之死也非其本意,但难以言说的愧疚仍常常让她半夜辗转。当年他人眼中的“遗妇”已经让她痛不欲生,这一次,那些人会用什么样的目光来迎接她呢?

当队伍行至齐鲁边境禚地,她停住了脚步,幽幽一叹:“此地不齐不鲁,正是我的家呀。”

从侍从那里听到母亲的话,鲁庄公默许了她的选择,在祝邱建了一座宫殿,让母亲居于此。

载驱薄薄,簟第朱鞹

齐襄公得知文姜居于齐鲁边境禚地,马上也动工在附近的阜地为自己出猎盖了一座行宫。此后,姜氏兄妹频频私会于齐鲁边境。《左传》中有记载的就有多次:庄公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庄公四年春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庄公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齐侯为了跟情人幽会,不辞劳苦,带着大队人马往来于京师与齐鲁边境,当时的人们写诗道:

载驱薄薄,簟茆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诗经·齐风·载驱》

文姜没脸回鲁宫,鲁庄公则在申繻、颛孙生、公子溺、公子偃、曹沫一班文武大臣的辅佐下,重整朝纲。庶兄公子庆父、庶弟公子牙、嫡弟季友俱参国政。

一夜之间失去父亲,杀父仇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舅舅,因为父亲的死,母亲不能回到身边,想想鲁庄公同儿真是可怜之人。不但如此,他还得为齐迎婚。作为小国国君,鲁庄公不得不默认母亲和舅舅之间的暧昧关系,并为齐襄公与王姬主婚。

没有爱情的政治婚姻从来不乏悲剧。得知丈夫**真相的王姬终日郁郁寡欢,终于在生下女儿不久,就凄然离世。

当然,文姜绝不是空有一副好皮囊的草包美人。她的聪明能干同她的美色一样卓然。她虽身在禚地,远离都城,却仍然对鲁庄公及鲁国政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最出名的一个

这个非唐玄宗李隆基莫属了,因为李隆基在唐朝的名气是非常的大。本人可以说是创造了唐朝好多记录,唐朝活的最久的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把唐朝治理最强大的时期、给唐朝带来最大的动乱等等。尤其是他和杨贵妃杨玉环的故事,可以说耳熟能详。被翻拍成好多的喜剧、小说**、电视剧等等。

唐玄宗和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娶了一个要多漂亮有多漂亮的妹子叫杨玉环。无意中被自己老爹李隆基看到了。于是李隆基贵为九五之尊就开始打自己儿媳妇的注意了。显示叫儿媳妇进宫教自己弹琴,然后找借口说寿王李瑁老婆不行,叫他修了杨玉环,给他重新娶一个。苦逼的寿王李瑁当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不过没想到给自己带绿帽子的是自己的亲爹。没办法谁叫生在帝王家呢。于是唐玄宗又叫杨玉环去出家,最后再接回来。可以说这些招和他爷爷唐高宗娶武则天是一模一样的。接回来杨玉环之后可以说是从此君王不早朝了。虽然,两个人很恩爱。却也让他沉湎于酒色,荒废了朝政。天宝十五年,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发动叛乱。一路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君王的悲哀,保护不了自己喜欢的人!

最早的一个

要说走在时代的前沿的莫过于卫宣公了。卫宣公所在的卫国在当时的春秋时代还算是个大国吧。这哥们谥号是“宣”,看样是做了不少的好事,要不然不会得到这么高的谥号,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卫宣公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伋(一作急子),卫宣公便把公子伋托给自己的儿子右公子抚养。卫宣公很宠爱夷姜,因此将公子伋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教导他。可以说这已经是个记录了,和自己后妈有染。

宣姜

后来,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然而卫宣公看到宣姜长得漂亮,喜欢宣姜竟自己把她娶过来,并再替太子伋娶另外的女子。卫宣公得到宣姜后,宣姜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一作寿子)和公子朔,卫宣公让左公子教导他们。不得不说这事做的是要多过分有多过分。自己的儿子帮你养私生子就算了,竟然还把儿媳妇给占了。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确实善终的。真是没有天理了,看样挑战权威的人的下场都不错。

最无耻的一个

楚平王

这个称号可以说非楚平王弃疾莫属,话说这哥们派人到秦国给自己的儿子太子建求婚,当时娶得是秦国老大的妹妹孟嬴。需要说明的说这个绝对不是人名字。孟代表是老大,嬴是这个女子的姓。和孟姜女性质是一样的。不过派出的人也不是好鸟,叫费无极。这哥们一看孟嬴这妹子这么漂亮,于是就告诉了楚平王。告诉他这妹子漂亮,可以掉包留给自己,随便给你儿子一个女的不就可以了吗。没想到楚平王竟然同意了。于是就掉包了,之后就很宠幸这个孟嬴。

伍子胥

之后费无极就不断地诋毁太子建,想将太子建置于死地。伍子胥之父伍奢为太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不过伍子胥能罢休吗,于是跑到当时的吴国找到吴王阖闾,帮他富国强兵,最后带人杀回来。不过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但是伍子胥仍不罢休。就把尸体挖出来,鞭尸三百。可以说这个代价有点大,你抢儿子老婆之后还把自己的儿子弄死。这个太无耻了。

代价最大的一个

李元昊

要说代价最大的话可以说是李元昊了,一个开国君主因为抢自己儿媳妇最后被弄死了,这个也是英雄的悲哀。这哥们年轻的时候凭借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在西北站住了脚。于是建国称帝。但是他犯了一个其他帝王都会犯的错误,混壮之后了、开始乱来了。一般都是不理朝政、崇信小人、贪恋女色等等。但是这哥们又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李宁林格的老婆没(移)氏,于是就抢过来了。不过李宁林格却很有骨气,一直觉得不爽。正在这时又有人趁机挑拨他们父子关系。于是这哥们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去刺杀他爹去了。说真的,作为男人这很有骨气,作为臣子,这方法太low了。不过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受了惊吓。之后因为鼻疮复发,就完蛋了。刺杀李元昊的李宁林格下场肯定毫无悬念的就被处死了。皇位就传给别人了。

朱温

因为抢儿媳妇被杀的还有五代十国的朱温,不过因为当时朝代更替频繁,所以在乎的人不是很多。

封建王朝对女人一直都是歧视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则是限制重重,想要追求爱情却被认为是不守妇道,会被世人辱骂,遗臭万年。

正如那与哥哥禁忌相恋的文姜,貌美又有才华,又有政治才能,却被人视作千古荡妇,红颜祸水,前人之述备矣,今天我要说的是文姜的姐姐——宣姜。

文姜与宣姜皆是齐僖公之女,大国齐国的公主,生来便是尊贵之人,可是可悲的是封建王朝即使尊贵如公主也无法决定左右自己的命运。

作为女人她与文姜同样可悲,而作为齐国公主,和亲工具她却没有文姜幸运。文姜至少曾与她所爱之人在一起,虽然受尽谩骂,但也是潇洒一回。

而宣姜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她没有选择,无论是夫君还是命运。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后人唾骂,接下来就让我来告诉你们这可悲的女人的一生。

当初公子忽求娶文姜之时曾让人写过一首求婚的诗《衡门》,当中有一句话就是“岂有食鱼 必食河鲂 岂有娶妻 必娶齐姜”足以见得文姜和宣姜的美丽动人,求娶的人自然不少。齐僖公在这些青年才俊中挑选了最好的一个,那就是卫国公子伋。

公子伋是卫国太子,长相如何史书中描绘甚少但是能力与人品都说极其出众都,与宣姜是算得上般配,宣姜也是愿意嫁给他的。

但是事与愿违,公子伋的父亲卫宣公实在的不是个东西,而宣姜的悲剧人生也是由他而始。

《诗经》有云“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这就是著名的筑台纳媳事件,卫宣公知道宣姜貌美,便趁公子伋出使郑国建造新台强娶了宣姜。

洞房花烛宣姜没等来年轻俊才的公子伋,反而来了自己的公公,她一定是绝望的,可是她没有办法,一个女人如何左右自己的命运?

而事情过后她的父亲,也就是齐僖公,明明出了公公娶儿媳的丑闻,这对宣姜是莫大的侮辱,他却没有任何反应,让人不得不深思是否这其中也有他的默许?即使高贵如公主也不过是封建王朝下的可悲女人。

那么公子伋什么反应?史书上当然没有详细的描写,只有史记中有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更为太子取他女。”就是说他老爹又给他安排了一个亲事这事就翻篇了。

当然现在我们可能认为他窝囊,不作为,但是在那个孝大过天的年代,孝道是不允许他去指责他的父亲的,所以封建王朝是注定灭亡的,王权大过天才是发生这一切悲剧最终原因。

那么宣姜是怎么想的呢?史书上当然也没有写,但是我们可以合理进行推断,一个弱女子,母族不给她撑腰,公子伋又无法违背父亲那她想活下去只能安分的当卫宣公的女人,即使这个卫宣公如此不堪。

很快她生下了两个孩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宣姜的才华是无可置疑的,她的两个儿子在她的教导下都长成了俊才公子,卫宣公也已年老,她不得不为儿子的未来考虑,想让儿子登上王位就必须牺牲公子伋——卫国当今太子。

《左传》云:“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

《史记》云:“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翻译过来都是一个意思,宣姜和公子朔进献谗言陷害公子伋。

卫宣公年老多疑,宣姜又吹了枕边风加上自己抢了他媳妇面子上过意不去,便动了杀心。

《史记》云:“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于是便派杀手去杀公子伋 ,但这时候宣姜又不忍心了,她只想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不想杀公子伋,所以她让长子公子寿密告太子伋,劝他逃离外国,可公子伋是个“大孝子”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

——《左传》(我爸让我死我就死)结果公子寿因他而死他也没活成。

不久卫宣公去世,公子朔上位,按道理宣姜应该被尊为王母,但是她的悲剧却还没结束。

而悲剧的来源却是她的哥哥,齐襄公公诸儿,也就是与文姜**的哥哥。他对文姜爱护有加,却害了宣姜。

当时卫国势力不稳,公子朔没有实权,左右公子发生叛乱,公子朔只能流亡出逃到齐国寻求帮助,平定了叛乱,而齐襄公为了安抚齐国竟然让宣姜又嫁给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

这也是宣姜让后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她先后嫁给老子和儿子三个人,后人说她不守妇道,可没有人在乎她是否愿意。

嫁给公子顽后二人共生下三子二女,据说二人生活非常和谐。

《诗经》有云: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但真相如何我们并不了解,宣姜死于何年?因何而死?我们都不了解,但我希望她是能幸福的平静的死去,她只是乱世中的一个弱女子,愿她下辈子不会再有这么多不幸。

宣姜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与权力,她只是想要活下去却受到诟病与非议,而这一切都根源就是封建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宣姜的“放荡”正是所谓的三从四德所逼迫的。

最后附上《左传》中刘向的一段话:“卫之宣姜,谋危太子,欲立子寿,阴设力士。寿乃俱死,卫果危殆,五世不宁,乱由姜起。”

当真讽刺,一句话讲这一切的原因推到宣姜的身上,男人们的战争却把罪归咎于一个女人身上,这些人可真当得上“君子”二字。

鄘风第十篇《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许穆夫人,是宣姜的女儿。

宣姜?没错,就是《新台》的女主角,之前在《二子乘舟》的故事中提到过,本来是要嫁给公子伋,结果被公子伋的爹看上了。后来,她的二儿子公子朔设计害死了本来应该继承君位的公子伋,顺带脚搭上了她的大儿子公子寿。

要说这宣姜呢,也真是命苦,嫁人嫁的不如意,自己家孩子还闹得鸡飞狗跳,终于熬到有个儿子做上一把手了,可惜没做几天,就被人撸下来了。没辙,儿子跑了,跑到齐国求助。齐国当时的Boss是齐襄公,宣姜的哥哥,也就是公子朔的舅舅。

齐襄公本来答应了公子朔,帮他兴兵复国,好巧不巧,自家也有大事要忙,就先让公子朔一边凉快凉快。可又怕自己家妹子在卫国吃亏,脑子一热,想了个歪主意:在卫国再给妹子寻个婆家!

这个新婆家,其实也不新,还是他们老卫家。谁呀?卫宣公另一个儿子,伋子的弟弟——卫昭伯!

齐襄公说了,本来我妹子去你们卫国是要嫁给世子小鲜肉的,没想到让个老不死的卫宣公抢了鲜儿。现在老不死的死了,小鲜肉也没了,不能再亏待我妹子了,卫昭伯,我妹子后半生的幸福就交给你了哈!

有点乱是吧?理顺一下辈分。

1——伋子、寿子、朔子、卫昭伯都是卫宣公的儿子。

2——宣姜是卫宣公的媳妇儿。

3——宣姜也是卫昭伯的媳妇儿。

徐培均老师在诗经注解中说宣姜与卫昭伯私通,其实不是。这种嫁娶方式在当时是合法的,而且有个专门的名称,叫“烝”,当然这种方式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而且这样一来辈分确实很容易搞乱,慢慢的就被废止了。

《东周列国志》里说,卫昭伯娶宣姜是极不情愿的,只是迫于齐国的压力,没办法。依我看未必,毕竟宣姜给他生了五个孩子,可见其恩爱。这五个孩子,其中就有这篇《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

这位许穆夫人待字闺中时就有着比男子更为远大的抱负和眼光。当时,齐国和许国同时来卫国求婚,依许穆夫人(后来嫁给许穆公才有这个称号,出嫁前的名字已无从考证)的意思,齐国应是首选,一来齐国实力雄厚,二来地理位置上离卫国要近,将来卫国有事,肯定是一个强援,可卫国Boss不这么想,谁给的彩礼多,我就选谁,结果就把她嫁到许国去了。

没几年,卫国Boss卫懿公因为养鹤开支过大,搞得民怨沸腾,北狄趁虚而入,把卫国杀了个措手不及。

许穆夫人得知母国有难,第一反应就是向夫家求助。可是胆小如鼠的许穆公怕引火烧身,拒绝出兵。

一气之下,许穆夫人自己带领亲信奔卫国而去,欲加以增援。许国上层得知后,急急追赶,欲加以阻拦。于是就有了这篇传世经典《载驰》。其中心意思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大概就是:你们都不是好东西,怎么会明白姐姐我的心思?既然你们不理解我,姐姐也没必要跟你们回去了。瞧你们那熊样!都滚回去吧!

诗中没写许国大夫后来怎么着了,料想往回走时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吧。因为卫国最后还是在齐国的帮助下,收复失地,并拥立许穆夫人的哥哥公子申为君,是为卫戴公。可惜戴公福薄,在位一年就去和先人团聚了。于是许穆夫人的另一位哥哥公子毁上位,是为卫文公。

这里有两件事值得品味。

首先是许穆夫人在卫国重建后的政治作用。史书未有记载,简略分析一下。

卫国被北狄干掉之前,是卫懿公当家,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卫惠公是谁?是公子朔,就是把伋子和寿子一起干掉的那位。

而许穆夫人是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后来她扶植的两位君主是都是自己的同胞哥哥。

同时,卫昭伯是卫惠公的哥哥,宣姜又是卫惠公的亲妈。这么着,卫惠公和许穆夫人这两枝家族,关系就有点尴尬了。

按理说卫人复国,还应该让卫懿公家的孩子来当家吧?卫懿公没孩子吗?有啊!谁?——公子开方,就是后来给齐桓公打工的那位。放着好好的世子不当,给别人打工去了,为啥?他是个聪明人,知道回去了也没他地儿,搞不好还会丢了脑袋,还不如在老齐家吃口饭稳当呢。

所以,许穆夫人在这段时期,没准就是在垂帘听政。

为啥她一个小女子能垂帘听政呢?除了过人的才智和魄力,还得有强大的军事后援才行。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史料未载的有趣事件:齐桓公和许穆夫人的关系。

当初齐桓公也是向许穆夫人求过婚呢,可惜因为彩礼拿少了,没能抱得美人归。(按辈分来说,许穆夫人应该是齐桓公的外甥女,不过这在当时,都算小事)。

多年以后,许穆夫人因国事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这倒也是个顺水人情,于是就有了推进桓公霸业的“存邢救卫”。

试想当年,管仲的“诸夏亲暱”固然高标民族大义,然而救卫之后还帮助重建都城什么什么的,这无私奉献的就有点多了。难怪后人也有猜想,齐桓公救卫是出于对才貌双全的许穆夫人的倾慕。

许穆夫人当初不也是芳心暗许于意气风发的齐家小白吗?

若是当年有情人真成眷属,许穆夫人留在诗经里的文字,应该是另外一种画风了吧!

许穆夫人是卫公子顽和大美女宣姜的女儿。

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的都城朝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比干挖心的地方。她的家有点乱,她母亲宣姜原本是太子公子伋(急子)的未婚妻,出嫁那天,宣姜打扮的花枝招展,美艳动人。他的公公派了大队人马迎接,其中有个大臣,见如此美貌的女子,心生一计,将她献给卫宣公。

老色鬼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就趁儿子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之后宣姜生下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争夺王位,跟太子公子伋以及其它发生争斗,公子寿和公子伋都被杀死,公子朔继位为卫惠公。他即位后,地位不稳固。公子伋和公子寿各有党羽,他们时刻想为两位公子报仇,发动政变,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

后来卫惠公从齐国搬兵,齐军攻下卫国,赶走卫君,杀掉了叛乱的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卫惠公再次上台。但是国内两公子的残留实力仍然强劲,为了国家安定,他的亲戚齐襄王生出歪主意,要求把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二人成婚,宣姜生三子二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她笑了,笑得娇俏,很美,特别招人喜欢,露出的牙齿像玉的光泽。额头亮晶晶,眼睛顾盼流离,眉目含情,手如凝脂。她走动起来,伶伶俐俐,英姿勃勃,身上的佩玉叮叮当当,一阵轻风吹来,像一朵花的蓓蕾在眼前绽放,像小鸟叽叽叽叽不停歌唱,像仙子翩然而至-----这就是少女时代的许穆夫人,是当时贵族少女争相追捧的对象。

她是美丽女孩,有一段幸福的美好时光。

她,有倾城倾国的貌,有才情兼备的举世智慧,超越了她母亲宣姜的容颜,不似她母亲那样逆来顺受任人摆布。

她性情开阔豪迈爽朗,有政治头脑,卓越的谋略,胆识过人,超过她的姨母文姜的才华,为人正派遵守妇道,不似她姨母放荡*乱不守礼仪。

时间飞逝,转眼许穆夫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作为君王的女儿,有无上的荣华富贵,可没有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全凭君王做主,嫁给有利于国家的国家,公主的婚姻大都是政治联姻。

她也是,由于她才貌双全,来求婚的络绎不绝,最出名的是齐国和许国。按照许穆夫人心愿,她愿意嫁给齐国,齐国邻国,且是大国,到时候卫国有难有利于相助,后来事实证明,许穆夫人多么有远见。

然而挡不住身不由己,卫王让她嫁到许国,母亲宣姜也劝。齐国国大,但现在齐国乱成一锅粥,不知道前途如何,何况你和齐国公子是表亲,不好。

许穆夫人听从大人安排,嫁给许国公子,不久公子登上王位,她成了第一夫人,享受国母待遇,境况还不错。

不是真爱的日子不好过,她尽到夫人、母亲的责任,闲暇时刻用作诗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时间。所作诗作为很多人传唱,人们因为喜欢她这个人,喜欢她的诗作,她的诗广为流出,其中《载驰》是最著名的一首,在诗歌的早期作品中起到引领表率功能。

这一首著名的诗作背后有大背景,期间经历一番周折,辛酸一把一把。

       自古红颜多祸水,在春秋时期褒姒当属第一,烽火戏诸侯就是发生在褒姒身上,导致周朝被迫迁都从此一蹶不振。相比褒姒,宣姜没有那么美,她的故事也没有那么轰动,可是这故事读起来给人带来的却不是对家国大事的感叹,而是对故事中人的惋惜。

       宣姜的故事要从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宣公说起,卫宣公是个荒*无度的主,不然怎么能和美女扯上关系呢,就像周幽王不是个好东西才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一样。早在卫宣公的爹卫庄公还在的时候,他就勾搭上了他爹的小老婆,名义上是自己小娘的一个女人,名字叫夷姜。当时也是因为他爹还在,不敢太放肆,但是卫宣公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设备闲置呢,本着勤俭节约绝不浪费的基本原则,索性就把夷姜偷运出宫,来了个金屋藏娇,把设备充分用于生产线。不过这卫宣公还算有良心,等到自己老爹卫庄公驾鹤西去自己当了国君,就把自己昔日的情人夷姜接到了宫中并且立为后,看来这渣男也不是一开始就渣啊,甘蔗也是嚼着嚼着才嚼出渣的。

       后来夷姜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伋和公子黔牟,公子伋被立为世子,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平淡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来到了公子伋16岁这一年,公子伋已是一位眉清目秀英俊异常的翩翩少年,不仅长得帅而且武艺高,不仅武艺高而且还读书多,当时人称天下第一公子,整个天下都知道公子伋是个好孩子,卫宣公心里也挺美的,自己得意洋洋的以为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呢。这么好的一个儿子,心想着他也成年了,怎么地也得给他娶个媳妇儿吧,于是卫宣公就把这事儿交给了公子伋的老师右公子职,公子职接了这个活儿,他知道当时齐国齐僖公的女儿漂亮得倾国倾城,算是天下最漂亮的,于是公子职带着礼物和单位的介绍信就去了齐国给公子伋求婚去了。到了齐国,齐僖公一听是给天下第一公子提亲,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桩亲事。公子职临走之还还特地把女儿叫出来,见了一面,让公子职瞧瞧,你家公子伋很优秀,咱大闺女也绝不丢人!

       公子职回去之后立刻向卫宣公做了详细的彻底的入木三分的汇报,一个劲的夸奖,齐僖公的女儿多么多么多么的漂亮,多么多么多么的般配。卫宣公这老色狼一听,未来的儿媳妇这么漂亮,嗯,很好很好,不错不错。万万没想到说这话的时候,卫宣公已经动了贼心啊,没过多久就开始修建行宫,取名新台,还美其名说是给朝中的公卿们消暑度假的,为这些高级公务员来设立一个度假的地方。但实际上呢,另有打算呐。在他的督促下新台修得很快。等新台修好之后就把公子伋叫过来说:“孩子啊,你长大了,该出去走动走动了。这几天你就代表我去一趟宋国,增进增进卫宋国两国的传统友谊。”卫宣公就这样打发了公子伋。然后又找来左公子泄前往齐国迎亲,临走之前叮嘱说先把儿媳迎到新台,我要先看一看,帮儿子把把关!于是公子泄就带上了单位的介绍信和厚重的聘礼去了齐国。那一边齐僖公热情接待并回赠了不少陪嫁的珍宝,高高兴兴把女儿送上车,前往卫国成亲去了。

       颠簸的马车上,宣姜不只一次的拨开马车的帘子向外张望,毕竟是要嫁天下第一公子,说不激动那是骗人的,就算旅途劳累宣姜也开心。折腾了两天一队人马终于来到了卫国,下了车一看,哎呀,一座宫殿,十分的富丽堂皇,新颖别致,宣姜见了这更加心情激动,公子伋竟为自己修建了这样一座宫殿,这是哪呢?就是新台嘛。

       宫殿修好了,宣姜也到了,各方面都已就位,那还等什么,第二天就举行了婚礼。婚礼不太隆重,宾客似乎也不多,宣姜盖着红头盖,她看不着只能听,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想太多。自己的心中幸福满满,估计就是给她看,她也没有心思,因为心中满是对公子伋的期待。不一会现场渐渐安静下来,婚礼结束了,终于结束了,结束了该干什么呢?那就是入洞房啊,扑哧一下新郎一进洞房就吹灭了洞房里的灯,脱了衣上床两只肥手一把就抱住了公主,然后一身肥肉就贴上来了。公主有些失望,怎么会这么胖呢,因为在想象当中公子伋贵为天下第一公子,身材应该不会太差吧,应该是那种高高的并且非常健壮的类型,她想问,可是现在这个人只是呼哧呼哧的喘气。黑暗中这位喘着粗气的男人一顿猛虎操作,二话不说就直接到位了。宣姜是更加失望了,这天下第一公子,原来是个急色鬼,不是说公子伋没有成过亲吗,原来都是骗人的。

       一夜无话天亮了,宣姜被一阵鼾声吵醒了,一扭头看自己的老公,身上的鸡皮疙瘩吓掉了一地,天!呐!我身边躺个什么人?那肥头大耳身材臃肿一脸的麻子嘴打着呼噜还流着哈喇子,这就是十七岁的公子伋?十七岁贵为天下第一公子的伋子。这简直就是霜打的癞蛤蟆呀!尖叫一声,把癞蛤蟆给吵醒了,懒蛤蟆嘿嘿笑了。宣姜颤抖的声音道:“你,你就是伋子?”说完晕了过去。于是《诗经》中就有了这么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新台》:

大概意思就是:

       在那之后宣姜整日以泪洗面,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过这些做法非但没用,反而让卫宣公更加喜欢宣姜了,得不到你的心,那我就要征服你的心,征服就是我卫宣公的乐趣(真是贱啊)。后来齐僖公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带兵去打人家吧,女儿和军国大事孰轻孰重齐僖公还是能掂量的,再说卫宣公也是个国君,嫁给国君也不比嫁给太子差,虽然这个国君长得像癞蛤蟆。再后来公子伋从宋国回来了,他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他就是这么好,不哭不闹默默接受,他是个孝子,他愿意把最好的给自己的父亲。

       平淡的日子依旧过得那么快,一转眼宣姜的肚子大了起来,到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公子,取名寿。公子寿的出生让宣姜的心情好了很多,不管怎么样儿子是可爱的。心情渐渐好起来的宣姜愿意出门走走了,在宫里四处转转,抱着儿子看看花草虫鱼什么的。世界很大吗?不大,世界很小,世界原本就很小,而不是到了今天才变小的,在那个时候就很小,抱着儿子看花鸟虫鱼的宣姜碰到了一个不该碰的人,一个翩翩公子,一个身材高挑且健壮的翩翩公子,这个人是谁呢,在卫国谁还能有这样的风采呢,当然就是公子伋。这看起来就是一件在偶然当中的必然事件,那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吹,空中的蜻蜓时而在水面点起轻轻的波纹,就在两个人眼睛对上的那一刻,他们都呆住了,甚至连旁边的宫女奶妈也呆住了,宫女奶妈不禁在心里不经感叹 : 多么般配的两个人,就像金童玉女一样。“这就是传说当中的公子伋吗?”宣姜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字样,她猜对了,玉树临风,英气逼人,这是他第一时间对伋子的评价,伋子是这一辈子他见过的最帅的少年了。为什么会出现在宫里呢,他的府邸在外面呀。这一趟回来,伋子是来自己的娘的,也就是说卫宣公的正牌太太,也就是卫宣公抢了自己亲爹的那个小妾啊。回来看自己的娘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碰上了不该碰的人,“难道难道难道就是她吗?”伋子他的头也大了,他也猜对了,他知道宣姜漂亮,但不知道居然可以如此的漂亮,可以漂亮到光芒四射。四目相对两个人的脸都红了,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慌慌张张的走开了,他不敢回头看,因为他能够感觉到宣将灼热的双眼就紧紧的扑在自己的后背上。

       那一次的偶遇之后,这两个人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原本已经决定任命的宣姜,又在心头燃起了新的希望,伋子是他心目当中的白马王子,伋子才是他真正想要而且应该得到的男人,如果能够和伋子在一起,就算是浪迹天涯远走他乡下田种地也是心甘情愿的,内心多年的压抑一下子迸发出来,也不管自己已经帮卫宣公生了公子寿,当时就下了决心,要找机会和伋子私奔。伋子这边也同样陷入了困惑当中,老实说人非草木,面对如此美女,而且是本该属于自己的一个美女,谁也不可能泰然自若,伋子也是这样的,他也是正常的人,尽管在此前他选择了忍受,选择了认命,可是现在五味瓶被重新打翻,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她原本就应该是我的女人!可是即使这么想,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伋子的性格与宣姜刚刚相反,完全不是那么果断,反而有点阴柔,但是不管怎样,他抑制不住想要再见到宣姜的冲动。

       果断的宣姜和寡断的伋子,虽然思想上有差距,但是两个人的行动上却有了默契。两个人都很想马上再见到对方,于是宣姜就开始找借口去夷姜也就是伋子的娘那里聊天,为什么老去夷姜那里聊天呢?按道理来说他们同为后宫的女人,应该互相敌视才对。因为她知道伋子是个孝子,经常会去看自己的娘,所以呢,他去拜访夷姜就是为了碰上伋子。而伋子这边呢?也明显的增加了去看望自己母亲的次数,同样也是为了碰上宣姜。两个人就这样经常碰上,而且不止一次,每次碰上都不会放过机会送秋波,搞的伋子有时心花怒放,有时不知所措。但是限于夷姜这个中间人在,他们也只能限于这种来电的沟通方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两个人又在一个屋子里碰上了,而恰好夷姜出去了。二人世界,现在是二人世界,孤男寡女干柴烈火会发生什么呢?机会难得!机会难得!顾不了许多了,宣姜单刀直入直接了当的问:“为什么我每次使眼色你都装作没看见?”

“我是真的没看见”。伋子不敢去看宣姜的眼睛

”难道我不够美”

“你很美”

“难道你不知道我原本是你的”

“我”伋子顿了一下,轻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

“你父亲怎么了?我是你的,你为什么不带我走?”

伋子一直没说话,在心里他有过这样的冲动

“但是,但是公子寿,公子寿怎么办呢?他是我的弟弟啊”伋子一急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这是他的顾虑在。

宣姜非常直接,她早就想过了,毫不犹豫的就说:“带走,一起走!”

“带走?那父亲该怎么办?”。正说到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夷姜回来了,于是对话在关键点中断。

       在那一次对话以后的伋子心情异常烦躁,父亲和美女,美女和父亲,只能选择一个,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以前的伋子都是对父亲言听计从,就现在的他像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第一次萌生了反抗家长的想法。如果头天晚上他梦见了和宣姜私奔,那么第二天晚上他又会梦见严词的拒绝了宣姜。他始终下不了决心,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两个多月来始终不敢去见宣姜,他是怕碰上宣姜怕见到她那一双勾魂又冒火的眼睛,他不敢面对。有困惑找老师,伋子壮着胆子把自己的困惑和苦恼都告诉了老师右公子职,他问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反问:“你很看重世子的位置吗?”

“不!”伋子毫不犹豫的说

“那我告诉你带她走,也用不着去到戎狄那么远,你们逃到齐国去就好了,齐僖公本就想要你做他的女婿,他不会责怪你的。”

“那父亲该怎么办?”

“卫宣公本就不是个东西,你难道不知道当初你娘就是你爷爷的人,你爹都做得出来,你怎么就不能做,再说了,那原本就是你的老婆”

大量的思想工作之后,终于让及子动了心,他答应了老师,听老师的话。青年当然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可惜呀,这一切已经晚了,怎么晚了呢?伋子在决定和私奔之后就开始做准备,盘缠的衣物都准备妥当了,又派人去看看前往齐国的道路,一切都准备好了,匆匆忙忙去探望母亲,实际上是来找宣姜的,母子二人言谈之间及子就问起了宣姜最近的情况,“一个多月没来过了呀”

“怎么不来了?”及子吃了一惊忙问

“难道你不知道她又怀上了?”

及子听到这话脑袋就嗡的一下,就在那一刻,他知道这一切已经over了,完了。如果说从前有一个公子寿已经够麻烦的话,如今又怀上一个,这又该怎么办呢?而宣姜大着肚子怎么带他走呢?等她生孩子?生完以后黄花菜都凉了。的确,黄花菜已经凉了,因为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宣姜每天都在等,在等伋子的答复,可是不但没有消息,以孝为本的伋子连母亲都不来探望了,难道就为了躲着自己吗,如今自己又成为两个孩子的娘亲,宣姜心里最后那一丝希望也灭掉了。

       又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伋子的又一个弟弟公子朔出生了。伋子本以为自己能放的下,可是知道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才知道他根本放不下,他爱宣姜,但他知道一切都没可能了,不过他把对宣姜的爱转化到了对宣姜的儿子们的身上,他喜欢公子寿和公子朔,只要有机会就带着他们玩。可是宣姜永远不会知道,伋子曾经有过的决定,她所知道的就是伋子拒绝了他,她开始恨自己得不到伋子,他不在想和伋子私奔,而是想如何去报复他,世界上最可怕的恨是什么?就是因爱生恨,而且是女人因爱生恨!

       春花秋落,岁月辗转,一转眼十六年年过去了,这一年及子三十三岁,公子寿十六岁。宣姜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找到报复及子的机会,实际上他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找到这样的机会,品行端正,行事谨慎,你找不到他任何的疏漏,而整个卫国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的。天哪,长相英俊,品行端正,行事谨慎,这么好的天下第一公子,本应该是属于我的,可是我却得不到他。伋子越是优秀,宣姜就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痛恨。其实宣姜也问过自己的内心,迟迟不能下手的另外一个原因,始终还是对这个优秀的男人怀有幻想,他甚至想过去杀了卫宣公,然后把自己还给及子,成为这个优秀男人身边名正言顺的女人。

       荒*无度的卫宣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宣姜知道自己时间已经不多了,等到伋子当了国君自己恐怕就没机会了,所以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宣姜决定做最后的尝试,这一天宣姜探听到伋子又来探望他娘夷姜,夷姜似乎身体也不大好,自从宣姜来了卫宣公基本就冷落了夷姜。宣姜知道这是能见到伋子的唯一可行方案,宣姜准备趁这个机会向伋子摊牌。果不其然,伋子真的在夷姜那儿,而且夷姜恰好已经又出去了,机会难得,机会难得!“这十多年来多年了,你知道你对不起我吗?”宣姜开门见山直接问到

伋子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过去的不说了,眼瞅着你爹体就不行了,我问你你愿不愿意在你爹死后立我为夫人?如果你愿意,今天我就能让你爹死。”此时宣姜已经是无所顾忌了。

伋子一听,被吓住了,连忙说到:“不行,不行,你不能杀我爹。”

宣姜再也没说什么,哭着就走了,只留下不知所措的伋子在那里。

       哎,这可能就是男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女人之间的区别吧,伋子理性,宣姜感性。从姨姜那赶回来的宣姜,刚一进门撞见了卫宣公,卫宣公一看自己的爱妃哭的稀里哗啦,心疼的赶紧问怎么回事儿啊,宣姜就借着眼泪哭诉起来:“姨姜生病了我好心去看他,谁知他还打我还骂我不要脸,说我本来是她的儿媳妇就勾搭上了老公,是**,禽兽不如,还说等你死了她就是太后,那时候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不想活了,求求你,你把我送回齐国吧。”果然卫宣公大怒也不分青红皂白,找到姨姜就是一通臭骂还要打入冷宫,姨姜平白无故被骂一顿,满腹的委屈啊,想想这十几年以来就等于守活寡呀,不哭不闹为你管理这后宫,没有得到任何奖赏等来的却是冷宫,知道自己活下去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了, 索性一咬牙一跺脚,一拍屁股一瞪眼,而当晚上吊自杀了。

       伋子本来就是自己的,我却不能得到他,他若是不好也就罢了,可是他太好了,太优秀了,越是优秀就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恨。宣姜每天都徘徊在这个死循环里,受不了如此折磨,决定毁掉他!当一个女人不但得不到自己心仪的男人还要整天面对癞蛤蟆的时候大概就会这么想,感觉这就是能让自己释怀的方式。于是宣姜就开始给卫宣公吹枕边风:“伋子怨恨我们母子,扬言要杀了寿和朔把我抢回去做老婆,你要给我们做主啊。”卫宣公开始是不信的,可是这耳边风天天吹再加上这人一老了就容易犯糊涂,糊涂着糊涂着就真以为伋子要抢走宣姜。终于在一天吃夜宵的时候,宣姜故意把公子朔叫到身边,打算今晚给卫宣公上一剂猛料。等到饭吃的差不多了,宣姜支开了伺候的宫女,开始表现的有些不舒服。

“爱妃何事忧心?”卫宣公问道

“外面的流言蜚语太多,我最近老是睡不好,总是梦到他们说的事情成真了。”

“何事?”

“就是及子他为了抢走我,他就”还没说完呢,就嘤嘤的哭了起来

卫宣公可能是刚吃了点东西血糖有点高,听了半天也不说话,宣姜这时候一把拉过公子朔对着卫宣公就说:“我不管,反正迟早我也要做伋子的老婆的,来朔,叫爷爷!”

这一下真是将了卫宣公的军了,说中了他的软肋,卫宣公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伋子再把宣姜抢回去,这样的话就是我抢了我爹的小妾,我儿子又抢了我的小妾,这笑话可真闹大了。“那你说怎么办吧!”卫宣公不耐烦的说。“你说怎么办?他不死,我们就死,你看着办!”这一回轮到卫宣公一咬牙一跺脚一拍屁股一瞪眼儿了,他决定杀了自己的大儿子!可是这么优秀而且孝顺的儿子,能以一个什么名声杀了他呢?这样吧,他对宣姜说:“你爹正要讨伐纪国,要我们这边出兵帮忙,我就派伋子出使齐国,拿着白牦前往约定出兵日期,路上我们埋伏刺客,刺客见到手持白牦的人就杀,拿着白牦和人头回来领赏,你看如何?”什么是白牦呢?古时候啊,代表国家出使旗帜的上端会系上一根牦牛尾,而诸侯级别的用白色啊,这就是白牦。

       杀人的计划就这样制定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隔墙有耳啊,谁在旁边听着呢?你可能想不到,是刚刚成年的公子寿。当年伋子知道自己和宣姜无缘的时候,把对宣姜的爱全都转移到了宣姜的儿子寿和朔的身上,也就是说寿和朔基本上是在伋子的关爱下长大的,伋子对于寿和朔来讲,真的是如父如兄的一个人。公子寿当然不愿意让哥哥死,他立马就找到了及子,将阴谋一口气告诉了伋子,他知道只要伋子逃到任何一个国家,以他的才干和贤能,都会成为备受欢迎的座上客。即便有一天自己继承了国君的位置,也可以到时候把哥哥请回来还给他。可是及子却说:“逆父命而求生,不可!”意思就是不听老爹的命令那是不行的。实际上呢,伋子知道这一切都是宣姜的谋划,他可能也知道宣姜恨自己,但他的内心深处还爱着宣姜,今生得不到,只好求来生,如果自己的死能让宣姜高兴,那就是死了,也值。公子寿再三恳求哥哥逃走,可及子就是不走,见到劝不动哥哥,公子寿失望的走了。

       公子寿从伋子那里离开以后,一直在想办法救自己的哥哥,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左公子泄,把事情前后说了一遍。公子泄仔细听了以后连叹三声,并且摇了摇头。当时在魏国没有人比左公子泄更有学问的,他的一笑一怒可都是学问。“老师你怎么连叹三声啊?”公子寿问到。

“公子啊,我这三声叹息是为了三件事,第一声叹息,是亲爹居然要杀亲生儿子,第二声叹息,是儿子明知送死也要去,第三声叹息,是看你好心做坏事啊。现在谁也救不了伋子了。”

“老师我怎么是好心做坏事呢?”

“公子啊,我问你你知道卫国第一剑客是谁吗?就是及子,如果你不告诉他,路上纵然有人要杀他,十有八九也是无法得逞的。如今你告诉了他,他甘心死反而活不了了,你说你是不是好心做了坏事。”

原来如此,公子寿瞠目结舌,公子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害了哥哥,他感到惭愧感到后悔,事到如今别无他法,他决定要为哥哥做点什么。

       就在伋子要出发的头天晚上,公子寿来为伋子践行。兄弟两个都知道这是生死离别,于是一夜痛饮。虽然伋子是哥哥,但是论起酒量来公子寿毕竟是青春无敌啊,远远在他之上。这两个好兄弟一杯一杯的干着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直到伋子昏昏睡去,等到天亮了,梦中惊醒,手下人回报说公子寿回去了。于是及子下令出发,于是所有人整顿行囊,准备上路。可是在这个时候发现少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呢?就是白牦,诸侯出使他国,这是必须有的,那这个白毛哪去了呢?什么人来过呢?只有一个人在昨天晚上来过,难道是弟弟偷走了?伋子急了,连忙命人去找。时间不长,手下人回报说公子寿拿着白毛登船走了。啊?伋子大吃一惊,他比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偷了自己的白牦,就是代替自己去送死啊。伋子赶快下令急忙上船出发去追。

       伋子匆匆忙忙上了船,着急万分,一定要在弟弟遇上刺客之前赶上他。船很快,可是伋子还想更快。终于在雾气隐隐的河面上看见了公子寿的船,他松了一口气,还好追上了。但是随从提醒说公子不是追上了是遇上了,伋子这才注意到公子寿的船是迎面而来的,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怎么回事?伋子急忙迎上去把来船截住了,两艘船越来越近,两船之间相隔两丈上下相对而行,伋子手中持剑纵身一跃,轻飘飘的飘到了对面的船上,伋子的随从都吃了一惊,但没人能跳得过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条船越走越远。毕竟伋子是卫国第一剑客,他能做到的事情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到了公子寿的船上,却不见公子寿,船上的人都是凶神恶煞的壮汉,个个手上都拿着刀,伋子根本就不怕,以他的身手,要是打起来,片刻之间这些人统统都是自己的剑下鬼,他扫视了一遍,见到了一个角落里放着的白毛:“你们杀了他?”那一伙壮汉有点诧异,怎么这个人一飘过来就这么问呢?他怎么知道他,难道要为这个人报仇?于是不由自主的这帮人里有人点了点头,伋子里他有些不敢相信,这十几个人当中又有人傻乎乎的提过一个人头来,那当然就是公子寿的了。伋子顿时之间情绪失控,大喊大叫起来,这个自己从小到大最疼爱弟弟的人头就在自己眼前,还是为自己而死,是谁,谁也会失控吧。十几个人看见他这样子,都提起了刀,他们紧张死了,杀了弟弟大哥来了,从这大哥刚才跳船的身手来看,这分明就是一个高手,大家的小命可能就快没了,而且如果这些凶手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卫国第一剑客,他们可能死也不敢接这个活。水流很安静,船速也不快,船驶过的水面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突然之间,波纹被溅起一片红色。是的,是船上的伋子也被杀了,伋子怒吼着就冲进了这伙人当中去,不为别的,只求一死。在这个世界上,爹要杀自己,曾经的爱人要杀自己,弟弟为自己而死,自己再继续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可能自己死了大家就都会解脱吧。

       有时候事情真的很难说的清楚,也很难想象,同样在后宫长大,有些人很残忍很贪婪,有些人却很仁慈很有爱。整个春秋历史上最糟糕最残忍最愚蠢的卫宣公偏偏有两个人世间最好的儿子,这是上天的公呢还是不公呢?或者又是对谁的公和对谁的不公呢?按道理来说杀死了伋子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当然是公子寿了,他就是下一个王位继承人。可是公子寿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要当继承人,他想的只有一点哥哥不能死!于是发生了这幕悲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公子,诗经上就有了这么一首诗:

       灯昏已入夜,偌大的宫殿里只有卫宣公和宣姜两个人,宫女都被支走了,卫宣公不愿意让其他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夕阳慢慢沉下去,眼前的烛火被风吹的忽明忽暗,宫殿里寂静的有些可怕,只有卫宣公来回踱步的声音,仿佛是摆钟的钟摆一样,噔。噔。噔。。只是不知道是这寂静可怕还是这人心可怕。

       等了一个时辰,又等了一个时辰,不知道过了多久,远处终于传来了马蹄声,卫宣公和宣姜都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他们知道来的那个人会拎着伋子的人头。背着西山的余晖,他走了进来,把两颗人头放在了卫宣公和宣姜面前,并解释了事情的缘由。卫宣公的身体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大呼这是为何!然后他看向两颗人头,头发缠在一起,眼球几乎就要凸出来,血一滴一滴的滴在地板上,似乎在向他流过来,这就是他最优秀的两个儿子!卫宣公这时候也不忍再看,他又看向宣姜,宣姜已经哭的嘶哑了声音,嘴里不停的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卫宣公觉得该是公子寿吧。可是卫宣公大概是错了,宣姜在喊的那个人,是伋子。无论以任何理由,宣姜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害死你,无论以任何理由,宣姜还是因为得不到你而已。此刻,看到地上的人头,她知道她和伋子,此生是真的,再无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9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