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的作用是什么?

洛阳桥的作用是什么?,第1张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允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允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层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一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人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洛阳桥的建成,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

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扩展资料 

洛阳桥出名的原因

洛阳桥的位置重要,正好是泉州北上福州,取道江西、湖北,直达汴京(今开封)的官道上。没有这座桥,泉州北上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走山路,从城北出去,经河市入仙游,翻山越岭。

第二个办法是渡江,但这个地方是江河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遇上大风海潮,翻船是常有之事,从这个渡口被称为“万安渡”上看,就可看出当时人们对这渡口的心悸,对平安的渴求。

另外,它的出名还与蔡襄相关。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说,而其的“蔡”即是蔡襄。在很多记载里面,纪录蔡襄是洛阳桥的倡建者,其实不然。

洛阳桥的兴建时间是1053 年到1059 年,而蔡襄首次在泉州上任的时间是1056 年,五个月后便移知福州,蔡襄二度知泉则是在1058 年,这个时间距离洛阳桥竣工只有18 个月。

-洛阳桥

首先“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并不是写给作家冰心的。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到黔阳古城后,送别朋友所写的,诗的内容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所以说王昌龄和现代作家冰心,完全不在一个时代。但是现代作家冰心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出国很多有意义的书。

好比如《超人》、《闲情》、《繁星·春水》、《往事》、《去国》、《平绥沿线旅行记》、《冬儿姑娘》以及《关于女人》等等。而且我记得冰心的很多作品还是上了小学教材,因此大家对她应该是比较了解才对。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早就将小学的内容遗忘,更别提书写内容的作者了。

其实冰心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色彩额,她出生于1900年,享年99岁直到1999年才去世,因此被世人称之为"世纪老人"。1918年冰心受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发表了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

1919年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冰心还发表了很多的内容,1923年因为冰心的成绩优异,还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6年留学归来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

抗战时期冰心为了掩饰自己身份,利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并且在各地积极的参与救国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冰心还在东京大学任教过,任教期间还在当地的报刊发表了很多文章。1980年,冰心最先是患上了脑血栓,后面又骨折,但她还是坚持创作。

期间所写的《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且近90岁时冰心还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写作,她的这些作品也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

(一)议婚(纳采,问名)

在豫西洛阳,通常为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感到满意后,女方父母到男方"相家",婚事大致同意后,媒人和双方

家长要在男家设宴,宴席上男女两家郑重交换男女生辰八字庚贴后,举杯庆祝,永结姻亲,不可变异。

(二)订婚(纳吉,纳征)

即古代的纳吉和纳征。男家卜的吉兆后遣媒人至女家互换婚帖。首先交换"庚贴",此外,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聘礼,所赠聘礼洛阳俗称"四色礼",

按传统习俗来说,订婚四色礼和上门四色礼是不一样的。

订婚四色礼是男方家通过媒人去女方家正式求婚的一种方式。由媒人携“四色礼”(茶叶、冰糖、罐头或果品、糕点等)去女方家正式求婚,女方家同意便接受“落话礼”,并约定订婚日期。否则,拒收此礼。订婚,有的地方称“提大礼”,即由男方给女方及其直属族亲、姑舅、兄妹等送“四色礼”。有的折合现金代替,金额有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还要给女方父母送衣料和羊肉等,女方家设宴款待媒人和有关亲属。

上门四色礼,又称四盒礼,又称四色礼。一块礼肉,一般是五花肉,分量要足,至少得割上10市斤,上不封顶,越多越好;一瓶好酒,最好是陈年佳酿;一包糖果,一盒点心。地区特色风土人情的送礼方式,也即四样礼,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不同,礼品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女方赠笔墨、文具、折扇给男方,意盼婿成才。

(三)成婚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请期)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

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故事?

送子观音

作者: llx7531369

在山西省的汾阳市,冀村的降家街有座娘娘庙,人们也叫送子观音庙。说起降家街的娘娘庙,村里头烧香拜佛的老太太们都会说:娘娘庙的送子观音――灵验哩!

传说,冀村有个在外地做买卖的人,因为发了一笔大财,便在村里起房盖舍置办了铺面做起了大财主,由于他心地善良为人仁厚,村里人都叫他大善人。

大善人的人缘好,对顾客对伙计从不仗势欺人,可尽管他财源如流水一般是进斗金,但他还是开心不起来,一桩让人无法启齿的心事,总是压得他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大善人唯一的遗憾,就是眼看着自己已经年愈五十,膝下依旧无子无女的,每天晚上他都不停地耕耘播种,指望着广种薄收,可是老婆大人的肚子始终却是平塌塌地不见任何动静。

有算命先生说他财旺人不旺,他不信这个邪,有人向他提起降家街娘娘庙的送子观音,大善人赶紧备了香烛供品,领着老婆烧香叩头去了。

那天晚上,大善人梦见送子观音来了,引着他一直走进娘娘庙,只听得大殿里吵吵嚷嚷的十分热闹,推开门看时,只见满地的小孩子,有男有女,或坐或卧,有哭的,有笑的,有跑的,有跳的,一个个都粉白细嫩的可爱极了。

送子观音说:“你本命里无子,但念你多年来积德行善,又念你一片诚心,我就送你一个儿子吧!只是这么多的孩子,不知你喜欢哪一个?”

孩子们笑着闹着躲闪着,就是不肯跟大善人走。大善人看上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刚想抱起就走,可那小男孩却双手一推,噘起个嘴哭道:“我不去!”

送子观音说:“看起来,还是你与他有缘,那你就跟他去吧!一定得跟他走!”

小男孩对大善人说:“你也别得太早了,我只跟你到你家三天,三天之后我就回来!”

大善人抱着男孩回到家里,进门的时候,门槛绊了他一下,一下子惊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几个月后,果然老婆有喜了,想起小男孩说的那只呆三天的话,大善人实在不放心,每逢初一、十五的,他都要带䙽老婆到庙里烧香许愿,从不间断。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出世了,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就象梦里见到的一样,只是第二天晚上,孩子便开始发烧吃油丹(胎毒)。

大善人折腾了半晚上,很久才入睡。梦里他梦见送子观音对他说:明日午时,准备青葱两根,冷豆腐一块,黄米、白酒、开水各一碗,还要两个剥了皮染成红色的鸡蛋,莲花馍六盘十八个,桌上五盘,桌下一盘是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准备停当朝着娘娘庙的方向拜祭,完后将青葱栽入花盆,叫扎根,豆腐由父母分着吃,叫缚住,桌下的那一盘花馍必须扔到大街上,以免娘娘庙其他的小孩子来捣乱,这一系列的程序就叫“三日起草”。

第二天,大善人照着送子观音的说法做了,果然灵验,小孩子的烧退了,身体也渐渐地好了起来。

小孩子满月的时候,大善人又梦见送子观音来了,告诉他准备一个面制的花篮,上面摆放九个石榴一个佛手果,中间一个莲花馍,满月后让孩子顶花篮,完后掏去中间的莲花馍,将花篮套在小孩子的脖子上,这叫“九石(实)榴(留),一佛手(守),守着父母不会走!

孩子三周岁了,大善人梦见送子观音又来了,让他照着孩子三周岁的礼仪去做,再准备九件小孩子的衣服,一定要舅舅买的裤,姑姑买的袄,意为“舅舅的裤,长裹住;姑姑的袄,裹到老!”

孩子十三岁的时候,大善人梦见送子观音又来了,让他准备一个面制的花篮,上面摆放两枝桂花,一把如意,一个八宝,一枝人参,中间为一朵莲花,生日午时,当地放一水桶,让孩子站在水桶上顶花篮套花篮,谓之:“莲花如意八宝参,一对桂花保成人!”意为从此无病无灾的一统成人了。

在送子观音的护佑下,大善人的儿子总算是坎坎坷坷地一天天长大了,而那送子观音教导的方法,也被冀村人一辈一辈地传了下来。

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

“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送子观音”很受中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

据说晋朝有个叫孙道德的益州人,年过五十,还没有儿女。他家距佛寺很近,景平年间,一位和他熟悉的和尚对他说:你如果真想要个儿子,一定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经》。孙道德接受了和尚的建议,每天念经烧香,供养观音。过了一段日子,他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你不久就会有一个大胖儿子了。”果然不久夫人就生了个胖乎乎的男孩。

《异祥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南朝宋代有个名叫卞悦之的居士,济阴人。行年五十,没有儿女。娶妾几年,也没有怀孕。便向观音菩萨祈求继嗣,发愿颂《观音经》一千遍。从此每天念经,将满一千遍时,妾已怀孕,不久便生下一个儿子。

相传无代南京大宁坊有个叫王玉的人,年过四十无子。至无二年(1336),于友人马公酌家神前,见到一部《白衣观音经》,便专心致志地念起来。以后每天都念,从不懈怠。次年四月十四夜他的岳母刘氏梦见一个白衣人,头戴金冠,抱着一个婴儿,对她说:“我给你送圣奴来。”刘氏接过婴儿,抱在怀里。第二天,她女儿即生下一个儿子,模样和梦中白衣人送来的婴孩一样,于是就为这个孩子取名“圣僧奴”。

从前,在福建与江西的界山上有座小道观,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炼了一粒不死丹,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还缺一百颗小儿心做药引。道士接连几夜下山,施展飞檐走壁的本领,搜遍方圆百里的所有村庄,盗来了一百个男孩,统统关在暗房里,准备剖膛取心做药引。 这天夜里,刚在泉州造好洛阳桥的观音菩萨回普陀山,路过那座道观,忽然听见众多小儿的哭喊声,不觉心头一沉,急忙按下莲花云,舒展慧眼一看,不好!道观里烛光惨淡,踊桌上放着一粒丹丸,一个道士正磨刀霍霍,百来个小儿哭成一团。观音心里明白了,悄悄伸出手指一弹,将不死丹弹到地上,骨碌碌从道士面前滚了过去。道士一愣,慌忙爬一地上去捡。不料,不死丹一触即滚,弄得他手忙脚乱。这样滚滚爬爬,爬爬滚滚,一直滚爬到室外,眼看就要到手,突然一阵清风,将不死丹吹得无影无踪。道士悔悔恼恼,回到暗室一看,一百个小孩也不见了。 原来,观音将道士引出暗室后,趁机救走了小孩。她想,丢失儿子的父母一定十分焦急,得赶紧把儿子给他们送去。可是,小儿不知道家住哪里,说不清父母是谁,这可怎么办呢?观音想呀,想呀,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她听说这时原州官年过四十,膝下尚无子女,老百姓背地里骂他“贪赃枉法,断子绝孙”,无疑是个贪官。观音正想治治他,便悄悄地将一百个小儿安放在州府衙门。此时,州官夫妇正为没有儿子而斗嘴,忽见衙役匆 匆来报,说大堂上有一百个小儿,不知从何处来的。夫妻俩一惊,急急忙忙赶到大堂一看,果然有一百个小儿挨个儿恬然入睡,个头齐刷刷,面孔红彤彤,煞是讨人欢喜。州官捋着山羊胡子笑了,说:“养起来,统统养起来!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我也养他一百个!”官太太嘴一撇,说:“你养得起呀?我看还贴出布告,叫百姓们前来认领,每个小儿交十两雪花银!”州官一听急了,吼道:“那也得留下二三个!”衙役马上迎合道:“老爷夫人,有了儿子,又有银子,真是双喜临门!”夫妻俩听了这才开心起来。于是州官连夜写了布告,叫衙役到四城门张贴。 第二天清晨,衙役又匆匆来报:“老爷,不好了,布告给人改了!”州官一骨碌从被窝里坐起,愣着眼睛问道: “谁改的?怎么改的?”衙役回答说:“改成这么四句:‘救来百个小儿,养在州府衙门,传言失儿父母,赶快前去认领。’却不知是谁改和。”州官发火了:“蠢货,你不会将布告揭回来的呀!”衙役嗫嚅道:“揭了,就是揭不下来!官太太急了,一个劲催州官快起床。这时,又有一个衙役来报:“老爷不好了,有个青年女子,领着许许多多男女,将一百个小儿全都认领走了!”州官猛地跳下床来,跺脚喝道:“快将她抓起来!”衙役哭丧着脸说:“那女子说了,老爷若要抓她,可上南海普陀!”州官夫妇一听,大吃一惊,心里想道:这个青年女子,莫非是观音菩萨变的?夫妻俩越想越怕,一个躺着,一个立着,身子像筛糠一样抖了起来,一直抖个不停,直到。 观音送子的消息不胫而走,渐渐在民间传开了。七传八传,把意思传倒了,有人就塑了送子观音的佛像。于是,没有儿子的夫妇便双双去“求子”,求送子观音给他们送个白白胖胖的独生子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96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