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属于哪个市

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属于哪个市,第1张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

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32°18'~33°37'、东经101°18'~102°35'之间。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

面积县境东西最长146公里,南北最宽145公里,面积10352.4平方公里。总

人口与民族人口50199人,其中城镇人7738人,农牧业人42461人,人口出生率20.9‰,自然增长率11.4‰。县内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藏族45400人,占总人口的904%,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汉族2657人,壮、苗、满、撒拉等族34人。羌、回、汉及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城。

政区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1镇、5区、18乡、2场、83个行政村。阿坝县2004年辖:1个镇:阿坝镇。18个乡:各莫、甲尔多、求吉玛、安斗、德格、四洼、河支、龙藏、哇尔玛、麦昆、洛尔达、茸安、安羌、麦尔玛、查理、贾洛、柯河、垮沙。

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年波也则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内最高峰5154米,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递减到2936米。

气候县境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湿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气温3.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33天。阿曲、麻尔曲及交流向西南密布县境大部地区,系大渡河上游源流;贾曲、夏客曲向北注入黄河。县城阿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阿曲河畔,海拔3290米。面积75平方公里,西距省会成都509公里,南距州府马尔康246公里

自然地理

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32°18'~33°37'、东经101°18'~102°35'之间。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年波也则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内最高峰5154米,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递减到2936米。

县境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湿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气温3.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33天。阿曲、麻尔曲及交流向西南密布县境大部地区,系大渡河上游源流;贾曲、夏客曲向北注入黄河。

县城阿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阿曲河畔,海拔3290米。面积75平方公里,西距省会成都509公里,南距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县境东西最长146公里,南北最宽145公里,面积103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440亩,草场561.25万亩,林地51477764公顷,森林覆盖率10.l%。有褐煤、泥炭、铁、铜、银、砷、铅、锌、锡、金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褐煤储量达20亿吨。

建置沿革

阿坝地区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即有人类生息。唐初在剑南道设羁鹰州168个,阿坝属权州都督府所辖。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大军征松州迎娶文成公主,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曾从吐蕃腹地阿里一带移民驻军于此,居住繁衍,游牧耕作。《安多政教史》载:“吐善以武力撵走唐军后;(藏族)百姓次第定居下来,所以阿坝当有古代守边的吐警士卒血统,宗喀巴时代也有藏族部落(来阿坝)安家”。“多麦南北人民好多都是吐蕃法王派来驻防唐蕃边境的部队之后裔”。元朝创设土官制,世袭其职。明太祖洪武初年属潘州卫,明成祖永乐年间,上中下阿坝属松潘卫所辖,称为三阿坝。

清康熙年间,阿坝亦纳入松潘厅建制。雍正元年(1723年)授甲尔多、麦桑、安羌官寨为土千户;麻休、恰窝、阿尔根、学玉贡、浪洛为土百户,受松潘厅漳腊营管辖。民国时属松潘县管辖并形成11个大部落、37个小部落,逐步称为阿坝。

1951年8月和平解放。12月建立相当于县的阿坝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1月,西南行政委员会批准设县,1956年3月正式完成建县。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统治人民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1镇、5区、18乡、2场、83个行政村。

县名来历

阿坝县为藏名的译音,走音甚大,对“阿坝”名的由来和含义说法多样,但执以下解释者居多。在藏族知识界、宗教界和原上层人士中认为:“阿坝”一名形成于1200年以上的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武力进攻松潘向唐求婚,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土蕃腹地阿里一带迁民至本地并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娃”的简称“阿娃”(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被作为本地地名使用,汉译即为“阿坝”。这种解释符合史实,比较合理,但阿坝人作为阿里人的后裔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阿坝县唐虞时间属“三危”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为谷浑国浸大征服管辖,唐属松州都督府,明属松州卫,清朝属松潘厅,民国时期隶属松潘县,并置“阿坝设置局”。解放后属茂县专区松潘县管辖,1954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批准阿坝设县。1956年3月完成建县工作。

经济环境

经济资源经济以牧业为主,牧农林结合。解放前缺少疫病防治措施。畜群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停留在原始农业阶段。牲畜成活率低,主要农作物青棵平均亩产假40~50公斤。解放后,先后数次从内地引进大批铁锄、铁镰、新式犁等先进生产工具进行无偿发放、推广使用,取代了木锄、木犁、“二个抬杠”等原始农具,改革耕作制度,深耕、轮作、施肥、选种、锄草,加强病虫害防治;迅速建立兽防站,培养兽医,诊治牲畜疫病,降低牲畜死亡率,提倡科学饲养、畜种改良,有计划地调整畜群结构,畜牧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60·~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耕、耙、播、脱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建立了全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国营农场。奶油分离器深入农牧民家庭,使阿坝县农牧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有了一定提高。1976年引进青稞优良品种“肚里黄”,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1970年建立查理寺林场,开展森林采伐和管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乱砍滥伐造成严重损失。1982年实行了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1985年实行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生产水平连年提高。1990年底,全县农牧业生产总产值达2650元,比1958年增长49倍,其中牧业2022万元,增长5倍,农业315万元,增长0.64倍。林业收入达19万元。牲畜总数430955头,比1958年增长1.95倍,粮食总产量939万公斤,增长0.56倍,畜群结构渐趋合理,农业生产从单一的青棵、胡豆种植发展到种植蔬菜、采药、农村工副业和乡镇企业等多种行业。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711元。

1959年1月,最早建成的草原电站级产。随后建立乡村水中站31座,以明亮的电灯取代了农牧区数千年来的酥油灯照明。1982年10月全县最大的安羌电站竣工投产。

解放前交通十分闭塞,仅有羊肠小道、独木桥,以牛马为交通工具与周边部落联系,物资运输全赖人背畜驮,信息靠捎口信传递。“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的民谚是当时交通情况的真实写照。1955年11月,第一条公路成(都)阿(坝)公路竣工通车。1990年底,全县有省道公路2条,县道公路3条,乡村道6条,林区公路3条,公路总长6423公里,乡乡通公路,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县汽车队1个,省汽车运输公司所辖车站1个。有客货车158辆,运输拖拉机204辆,自行车750余辆,1987年摩托车达295辆。1952年建立阿坝(县)邮电局,先后开通阿坝至久治、马尔康的邮路。1988年10月安装自动电话。设有县邮电局和区邮电所5个,6条载波线路,2条电传线路,5条长话线路,电话359门。

工业是阿坝县新兴产业。解放前仅有几家缝纫、皮毛加工、木器制作小手工作坊。民主改革后,先后建成33座大小水力发电站。“文化大革命”时期,盲目上马一些工业企业,因造成损失而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继建成安羌电厂、肉联厂、牛毛绒分梳厂等骨干企业。现有牧机厂、煤炭厂、综合林场、木材加工厂、粮食加工厂5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地毯厂、建筑公司、肉联厂、奶粉厂等集体所有制企业,19个乡镇企业。全民集体所有制职工659人,固定资产1460万元。1990年工业总产值694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7%。初步形成了农吉林产品加工和电力工业生产体系。

县境是川甘青三省历史悠久的物资集散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阿坝藏族传统扎崇节的形成,各路商贾纷纷前往阿坝经商。麦桑土官华尔功臣烈亦鼓励经商,阿坝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甘肃、青海及省内松潘、马尔康等地商人云集阿坝,形成了“天兴隆”等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商家”和繁华的崇拉(商贸)市场。解放前夕,有个体户300余户。1951年,人民政府建立了阿坝民贸公司。1958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县各区乡建立了供销商业网站,满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增添了商贸活力,个体商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涌现出许多善于经商、勤劳致富的藏、回各族商业大户。他们致富不忘家乡,积极投资兴办教育,义务扶贫。1990年底,全县有国营、集体供销商业网点24个,从业人员27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70万元。有农牧民个体商户1362户,1517人。县城建起了全州最大的综合农牧市场,贸易兴隆,被赋予“高原商城”之美誉。

解放前,仅有土官、寺院和大商进行民间借贷,无专门金融机构和私人钱庄。1952年10月建立阿坝(县)人民银行,1980年建立阿坝县建设银行。1990年全县有银行两所,区乡镇信用社、储蓄所24个。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县财政不断增长,1990年,财政收入563.3万元,比1955年增长15.23倍;财政支出也相应增长为987万元,增长22.91倍。

2020年6月,阿坝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15日,阿坝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阿坝县在列。

松潘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松潘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松潘导游词1

零落的小雨掩盖了整座被灯火渲染的古城,繁华过后,便归于沉寂,好像这一天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故事都随着零点的钟声而悄然逝去,不复存在。等待太阳照常升起,一天又开始新的轮回清晨的松潘古城,多了一份宁静和微冷,云雾笼罩着这里的山头,所望处,不知山有多高!

大巴车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缓缓驶向群山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透过车窗,看着云雾在山头盘旋,浮隐浮现,似乎我们的目的地是冲着仙山而去。山腰间,藏民在牧养着牦牛,已经习以为常的他们只觉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哪来这般闲散之心,去看山尖云,云中山呢!

淡淡轻纱似云流,农人何处不养牛。

欲学老子骑牛去,踩着青烟天上游。

约摸两个小时后,车停在黄龙景区外,买过票,通过缆车,我们到达黄龙山顶,开始自上而下绕黄龙一周的旅行。

山里的`天,阴晴不定,很难捉摸,一会儿烟云缭绕,微微有些寒气袭人,一会儿又阳光普照,晒的人只想躲进树荫里蔽日。因为时间宽裕,我们也行得慢,于途中的景色自然也欣赏的细致,遇到别致处,总要拿起相机一番留念才作罢,看的是景,走的是心,留的更是情!

丛林中透过一缕阳光,薄薄还有些雾气,透过丛林间向外看去,此景此境,实在让人想要搭一间竹舍,隐居此处,从此青山作伴,绿水缠绕,听百鸟朝和,溪水叮泠,看山间四时,五彩斑斓,想来都醉的一塌糊涂,但想来也是不可能。都市中人,只是过客,一程山水一程心,谁能保证久居此处而不对此厌烦呢

晌午,我们到达黄龙五彩池,**的岩石,蓝色的池底,蜿蜒直向山下,像一条盘踞在此的黄龙,龙头即是五彩池,想必这便是黄龙之名的由来吧!忽而水流平缓,可见蓝池,宛若龙身上的鳞片一样,在阳光的折射下晶莹透亮;忽而水流湍急,可见涛涛之水似龙身上的汗珠,如雨倾下,水气横生!据说,今年的池子水小,不如以往黄龙水之盛,所以难以看到整条“黄龙”熊踞在此,倒像是一条睡龙,精神萧条,一点都不给到此游赏的客人面子!

烟云缭绕阴阳天,一处青山一处寒。

想是七仙浣衣处,黄龙踞此不复还。

山水之道,在乎天成,这便算是天成山水的上乘之作吧!我们一行人都在争辩这池底色彩到底是哪种化学元素所展现出来的,既然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倒不如做想象说:或许是当年七仙下凡在此浣衣所致吧!引得黄龙都盘踞此处无心贪恋龙宫呢!

顺着龙身向龙尾而行,一路上欢歌笑语,走走停停,时不时歇息歇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旅途的快乐,古人可以吟诗作对记录旅途的见闻与感受,今人可以通过照片来纪念旅途的美景与情趣,此今古所不同也,但游玩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待一圈下来,心中所得,不过也就寥寥数语,照片数张,白云,古松,山山水水洞洞,你还能记得多少,都是过眼云烟,愉悦愉悦心情也就罢了,那些实的虚的,到头来在自己心中不过都是空空如也。毕竟,烟火中人,终归是要回到烟火中去的!

松潘导游词2

黄龙的美难以言表,姑且不表。单表入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后的一点印象和感慨。从黄龙坐车到川主寺,倒去松潘的公交车,原本只为取道,看有什么合适的车赶紧走。没想到一下车,松潘古城赫然入目,那一栋栋藏羌风情的建筑、那一个个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乡、那满街挂着的藏獒皮把我吸引住了。

这是一座民族风情十分浓郁的'小城,7万多人,有藏、羌、回等22个少数民族居住。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石雕像矗立城外,引许多游客与合影。

公元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未允,遂发兵20万攻打唐朝边关重镇松州,史称唐蕃松州之战。公元641年,唐太宗许嫁文成公主,实现唐蕃会盟。文成公主入蕃途中,辗转来到硝烟未尽的松州草原,感慨地叹道:“兴师相戕罪也,余将和睦唐蕃。”文成公主和亲,不仅实现了唐蕃会盟,也为松州留下千古传诵的佳话。就像感慨昭君出塞一样,当男人的金戈铁马担不起拱卫边关的重任时,又一个弱女子挺身而出,以和亲换取和平。也许我们谁也难以想象,这深明大义的背后有多少说不出的酸楚。

穿过高大雄伟的城门,走进古城,只见一座雕塑浩气凛然,我十分好奇,一看原来是李德裕的塑像,非常惊喜。没想到我的石家庄赞皇老乡李德裕会矗立在潘松。就在我今年上半年写的《玩转石家庄》音乐剧里还写到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宰相。看过碑文才知道,唐朝宰相李德裕两度为相。公元829年在松州等地筹边,筑柔远城,以控扼西山吐蕃。原来如此,我不由对乡亲李德裕更加充满敬意。李德裕逝世后,历朝对他都评价甚高。唐代诗人李商隐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我在松潘住下,客栈老板姓兰,一个壮汉却有着如此娇艳的姓氏,我很好奇。兰老板人不错,他是跑旅游的司机,特意拿出川藏旅游地图为我规划行动路线。他劝我不要北上去诺尔盖,说草都荒了,没什么看的。不如直接往西南走,去看红叶。我原本想去的红原也可以坐在车上看,不必下车,因为这里交通不便,一般一天只开一趟车,下了车又得等一天才有车。兰老板的指点使我很受益,明天我将继续南下,去约会马尔康的彩林节。

松潘导游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

各位朋友,说着说着,我们就快_入松潘县城了,松州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2年,也就是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松潘县志》记载:"城周九里_分_,高_五,深一_九尺,广__,开五门。"可见刚建成时_模_大。即便是现在,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使人们无幸观瞻整个全貌,但仅从残存的城墙。城门洞_那巧夺天工的龙_狮鹏石雕,你也不由得对松州人的聪明智慧和气魄油然而生敬佩_情。由于当时生产技术条件所限,整个松州城从开工到完工整整花费了 60年的时间。负责建城的官员不知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多少能工巧匠,修城时间如此长,这些人也就失去了返回自己家园的可能性,于是只好在松州定居万_。阿坝州是由藏、羌、回、汉四大主体民族构成,他们很多都是修筑松州城的工匠的后裔,其中回族的工匠非常多,而回族是一个极善经商的民族,因而那时的松州亦以商业繁荣而饮誉海内,城里有大小商号、座商百余户,商家达数千人_众。这在现在也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量,但在当时一个不大的古城里有如此多人经商,的确不是一个小数了。

走过松州城,我们现在经过的集镇叫川主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现在已是宾馆林立,热闹非凡了。川主寺镇是九环线_的交通枢纽地,由此向西,便_了川西北高原,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了,向北便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九寨沟、向东便是黄龙风景区。

现在我们看到的村寨叫漳腊,而眼前这条小溪流就是一直伴随我们到此的岷江,谁也没有办法把它同我们在都江堰市所看见的岷江联系起_,因为我们己经快到了岷江的源头。现在的岷江虽然不起眼,但却依然倍受人们关注。因为丽世闻名的漳金就产自这里。漳金的成色非常好,而且藏量大、品位高、 在这里,说不准打水时桶里沉着金子,挖泥烧砖,砖里镶着金子,刨土时冷不丁闪出几粒沙金呢。

好啦,各位,一会儿我们就要穿过一个迎宾门,_面有:“九寨沟人民欢迎您”,这里呢就是弓杠岭了,又被称为小西天,小西天在藏区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为什么呢全在于她的神秘,据说从古至今,四面八方的鸟类到了垂暮_际都要积蓄力量,然后千里迢迢飞到此山安息归西。藏文古籍《夏德嘎恰》中也有有此山"鸟羽禽骨累累"的说发。各方鸟儿为什么非要葬身此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在这里还有一个嘉绒藏区闻名遐迩的苯波教寺庙——尕米寺。据载,元至正十五年 (1355年),西藏穷波地由仁青坚赞喇嘛路过此处,但见地势开阔,呈凹形,南面缓坡,牧草丰美,西临岷江,东面所靠山岩中,有天然本教教徽(当地人称_为"雍忠岩")喇嘛心动,遂发愿于此建寺院,取名尕米寺。 "尕"意为高兴,"米"意为安静的处所。

一路走_,我们可以看到在公路的两旁,有一些藏族的村寨,大家也都有看见在村寨的周围插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在藏族地区这些旗帜被藏族同胞称_为”经幡”。这里当地藏族同胞所信奉的教派是藏传佛教里面最原始的教派-----苯波教就是大家俗称的黑教,而黑教它所崇拜所信奉的就是”山有山神,水有水神,七事七物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一草一木都要很好的保护起_藏族人非常虔诚,一日_餐,餐餐饭前必须念经诵佛,但是在农忙时节,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念经了,他们非常聪明,就把那长长的丝织品拿去寺庙里面,先由活佛喇嘛念完一遍经然后在印刷到丝织品_,拿回去把它挂在高高的旗杆_,让风为他们祈祷,风每吹过一遍就表示念过一遍经,称_为“风念经”,也称_天梯。经幡有五种颜色红、蓝、白、绿、黄它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红色代表着七物_神太阳,蓝色代表蓝天, 白色代表白云,绿色代表森林,**代表土地和母亲。它们插在不同的地方也代表不同的意思,如果插在路边或者桥边,就代表着祝过路游人一路顺风!一路平安! 插在房前屋后,村寨里面就表示为村寨里的人祈求平安,健康与长寿;如果在一面山_插有密密麻麻的经幡就代表这座山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他们每年都会_这里朝拜,转山。如果有机会去登高望进的时候,在很高的山_有稀稀拉拉的几只经幡,代表着那里是藏民最后的驿站。因为藏族人和汉族人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丧葬法也有所不同,汉族人死后是一个坟墓;而藏族人死后,则会插_一只经幡,他们则认为高高的旗杆是把死者的灵魂带往天堂的天梯的意思。

走过尕米寺、弓杠岭,我们就_入南坪县,也就是现在的九寨沟县。我们现在已经离今天的目的地——九寨沟近在咫尺了。经过一天的旅行,我想大家也有点疲劳了,现在大家稍微休息一万,养精蓄锐,才方便我们有一个充沛的体力_欣赏我们美_的人间仙景——九寨沟,我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松潘导游词4

从黄龙景区出来,西行约四十公里,我们赶到川主寺,后打车赶往松潘。松潘是一个县城,在历史上叫松州,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目前又是连接九寨沟、黄龙、红原—若尔盖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枢纽,素有“高原古城”之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以松潘为中转站,目标是明天的都江堰。

我们在松潘客运中心门前下车,感觉空气比较干、冷,人多,车多,路面也不太好,与景区反差较大。抬眼望去,许多旅店的名称都熟悉,在网上都查过。几天前在网上看,现在却置身其中了。

在浏览过的旅店中,有一家“古韵客栈”,就位于松潘客运中心对面。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三层半小楼,精美别致,感觉古色古香,很有韵味。客店门外开着一大片菊花。我们从网上了解到,这客栈由一位藏族退休女教师经营,价格实惠,女主人还做得一手好酥油茶。住不到她的客店,喝一碗地道的酥油茶也好。怀着侥幸的心理过去一问,酥油茶今天也没有时间做。很失望。

我们把行李放在客运旅店,就出来走走看看。县城的`风貌依旧可见当年历史的痕迹:青色的城墙围绕着古城;城内房屋低矮,小巷众多,年代久远的古桥,桥下流水潺潺的小河,远处高大的城门,城门外的苍山目光所及之处,都给人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松州古城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物——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塑像,向人们述说着千余年前在此发生的促使文成公主入蕃和亲的“唐蕃之战”: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路过松州,被州官徐齐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入侵松州。川主寺一战,松赞干布兵败回藏。回藏后,又派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遂将女儿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

我们走在街上,看到崎岖不平的街道两旁满是店铺,挂着大块大块的牦牛肉,锅里热腾腾煮着的也是牦牛肉。饭店不少,卖各种服装、挂饰、牛头等以及蔬菜、水果的店铺都不少。感觉商品琳琅满目,街道上商业气息浓厚。

我们看到一个名为“马帮”的招牌,门外站着几个男子,穿着打扮像电视中“茶马古道”上的人。我一惊。往里一看,有两个外国女子在里面。走进去,看到一个其貌不扬、一脸沧桑、穿黑色旧夹克的男子,正用流利的英语同外国人交谈,看样子是在讲价钱。因为从松潘县城去雪宝顶、牟尼沟等景点游玩,可以骑马去。我惊叹于这个男子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感觉到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在街上走着,感觉很冷。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本来想边吃饭边赏月,却有点高原反应。经过商量,决定吃碗拉面回去休息。拉面里放了许多辣椒,连牦牛肉炒芹菜也要加辣椒到火红,味道蛮刺激。

这一晚,是本次旅行中住得最差的一晚,用公用洗刷间,卫生状况也不好。由于是旺季,好的太贵,一晚上六百多,中等的没预定上,只好将就一下,也不是很受委屈,只是不那么方便。再说,出门又不是为了享受,条件好坏都要体验,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嘛!

这一天,我认识了四川“高原古城”——松潘。

松潘导游词5

松潘县幅员面积8486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6′—33°09′,东经102°38′—104°15′之间。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县城南距成都335公里。

松潘县地貌东西差异明显,以中山为主;地形起伏显著,相对高差比较大,最低处白羊乡棱子口海拨为1080米,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县城海拔2850米。松潘县地处岷山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东缘。地貌东西差异显著,由东南陡峻的壁峰、狭窄的沟谷向西北缓而开阔的丘状高原及高平原过渡。县境内总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势随山脉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其地貌特征大致可划分为西北高原和东南高山峡谷两大部分,高原又可分为丘状高原和山原两个部分。

松潘县境内以荷叶断裂、岷江断裂及雪山断裂为界,分为西秦岭分区摩天岭小区和马尔康分区金川小区。北缘是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西南是康滇歹字型巨型构成的龙门山北东向多字型构造带。根据这个构造部位,境内划分岷江南北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及弧形构造带。

松潘县由于地形复杂,海拔悬殊,导致松潘的气候具有按流域呈明显变化的特点,小气候多样且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涪江流域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大部地区则寒冷潮湿,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干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气温5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1℃,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

求四川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我是重庆的,挨着四川很近,去四川百十来次了。

没别的,就是去四川避避暑。

重庆素有火炉之称,尤其是今年更热,实在是待不住。立秋过后,暑假还没结束,我又想要去四川旅游玩玩了。

结合多年对于四川各知名景点的认知和自己往年去过的一些景点的经验,以及查阅网上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这一份四川十大景点排行推荐榜和一些基本的旅行攻略,正好能给想要去四川旅游的小伙伴们作为一个参考。

_铝斜硪恢薪鲋冉细叩木暗阕鲆桓黾虻サ慕樯堋

下面总表,从景点的知名度和热度,以及文化底蕴的维度做出排行推荐。

接下来我对这十个推荐的景点做简略的阐述和说明,让小伙伴大致明了这些景点的特色。

目录:

一、峨眉山

(一)主要景点

普贤圣象

金顶

万佛顶

洗象池

(二)旅行攻略

(三)旅行必备物品

一、峨眉山

峨眉山是国内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起因是西元399年,有位僧人在此修建了普贤寺,供奉普贤菩萨,传峨眉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便由此而来~

因为普贤菩萨代表的是理、定、行,(理德、行德),

民间通常认为普贤掌管的事业,所以一到春节啊、正月就很多人来礼香~祈福来年事业顺利啊这类~

(一)、主要景点

普贤圣象

最好听的藏歌是《天路》、《情歌》、《飞翔的牧人》。

《天路》是由屈塬作词,印青作曲。该曲收录于韩红2005年4月20日发行的专辑《感动》中。2005年2月8日,韩红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该曲 ,并获得"2005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歌舞类三等奖 。2015年3月27日,在音乐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中,韩红凭借该曲最终夺取总冠军 。

《天路》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征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音乐素材简约凝炼。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

《天路》前奏第一小节的纯五度跳进音型,但是,印青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

《情歌》这首歌每个版本都好听到爆,印度的洛桑德勒版本非常深情,才让东珠版本的温婉动人,这个版本从音色等各方面都十分好。央格卓玛,藏族女歌手,玛吉阿米乐队主唱,2011四川卫视《中国藏歌会》冠军。这位来自青海的藏族女孩,拥有非常纯净、天然、毫无污染的声音,像带着雪域高原上冰雪初融的水滴;带着青稞收获时飘来的清香,让人身心无法拒绝。

《飞翔的牧人》扎西尼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藏族山歌传承人 。 2016年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主题曲《雅克草原》原创及演唱者。1979年7月出生在风光秀丽的松潘县牟尼沟镇上寨村,牟尼沟秀美的山水养育了这位牧民的儿子。

童年的尼玛每日在青山绿水间放牧、打柴,劳作之余,他就在如画的景色里纵情放歌。生活虽不富裕,但炼就了尼玛粗犷坚韧的性格和独特的歌喉,正如他所说“山山水水都是我的老师”。每逢节日,他都是村上“狂欢节”的主角,那里有他,哪里就充满歌声与欢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2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