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风俗人情、民俗习惯是什么

瑶族风俗人情、民俗习惯是什么,第1张

瑶族服装习惯  腰系绣有花纹或青、白、蓝三色布配制的腰带和围裙。裤以青、蓝两色为主,裤筒很大。头上喜缠包头,以丝绉做成。有的顶部挽髻,再罩上用白布折成船形的浆毛巾。不缠足,鞋子前端尖而翘,状为斑鸠嘴,称勾勾鞋。戴的大耳环,可垂至肩上。胸前佩带挂扣,直罩着乳峰,挂扣的中间,拖四条银链至腰部。男子夏天穿背心,其它季节,着对襟短衫,裤筒大,稍长于膝,脚穿双层白布袜,双鼻鞋。冬天,有的头缠青布印花巾,有的戴大风帽,老人脑后蓄长发六寸许,称搭搭毛,也有的织成小辫子。

瑶族大部分以大米为主粮,红薯、玉米和蕨粑亦是重要食物,常大米、红薯、玉米混吃。瑶族同胞饮酒。城步东南山区瑶族与苗族一样,喜喝“油茶”。新宁、城步等地瑶族,还忌食狗肉。箭瑶每当收割尝新,必先敬狗。

瑶族住宅,新宁和洞口那溪、长塘等地多木结构房顶。靠山之处,亦有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的吊脚楼。隆回等地瑶族住宅,历史上一般是筑土为墙,多茅舍陋屋,矮小狭窄,采光不足。尤其多数睡无订铺,仅设四方火塘,供炊事、取暖,火塘周围置矮脚板凳,人卧凳上度夜。寒冬于火塘中置三角铁架,以柴草生火取暖。新中国成立后,瑶族逐步改建瓦房、楼房,并注重采光通风,与汉族差别不大。

瑶族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较自由,一般先由青年男女通过节日聚会唱歌或其他途径建立感情,经父母同意后结婚。城步、新宁等地瑶族招赘习俗较浓。隆回瑶族女子结婚时,以犁头和锄头作嫁奁,新娘同媒人和陪嫁人擎伞而行,新娘将新郎送来的衣服全都穿在身上,并将袖口和裤脚边露在外面,从内到外,一件比一件长,每一件至少长一寸,层层现出色彩斑斓的花边。新娘到了男家,当天不入洞房,也不与新郎见面,双方宾客陪同新娘在火塘屋,通宵达旦对唱山歌和嬉笑“打蹈”。“打蹈”就是坐在异性腿上顿屁股。“打蹈”前双方讲几句客套话,大意是“对不起,要借您尊贵的轿子坐一坐(即膝盖)。”对方则答:“只怕我的轿子贱,您温暖的屁股不愿坐。”讲完以后便向对方膝腿上坐下,男性可坐女的大腿,女性亦可坐男的大腿,并且可双方挽着脖子,边顿边弹,亦说亦笑,闹到天亮方休。

瑶族节日较多,几乎每月都有,影响较大的有隆回瑶族的讨念拜、讨寮皈节,城步、洞口瑶族的过老鼠年,新宁瑶族的庆鼓堂、盘王节等。

您是想问娶瑶族女人十大好处是什么吗?娶瑶族女人十大好处是

1、瑶族女人继承了瑶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拥有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她们在一起,你可以享受到不同寻常的文化体验。

2、瑶族女人是亲情和睦、友爱互助的民族,她们讲究感情和家庭,对待家人和亲友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3、瑶族妇女勤劳好学,脚踏实地,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爱美已是女性的本性,瑶族妇女注重形体和生活品味,她们一般长相姣美、身材匀称。

5、瑶族女性习惯食用天然食品,蔬菜水果不但新鲜美味,而且绿色健康。

6、瑶族妇女开朗热情,待人接物非常友好,她们向来乐于交朋结友。

7、她们不会束手无策,而是敢于迎接挑战,尝试突破自我。

8、瑶族妇女热爱舞蹈、歌唱和音乐,她们才艺出众。

9、瑶族女人是淳朴纯洁的,她们很少有世俗烦恼。

10、瑶族女性对待婚姻、家庭及子女方面非常看重,她们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家人。

在瑶族传统社会中,女性被作为禁忌对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源于瑶族先民对鬼魂的崇拜和畏惧,有的源于瑶族先民对生存经验的总结,有的源于汉族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

但是,只要是两个人愿意,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都是可以通婚的,并不存在“不能娶”“不能嫁”的现象,不过可能就是多了一些风俗、禁忌方面的问题。

扩展资料

瑶族婚俗

瑶族的婚礼仪式向来古老、神秘,不但有着很多的传奇色彩,也有着很深的民族文化底蕴。马鞍底,是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一个边远山乡,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有着很长的边境线。

又因其地处国家级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景色如画,山峰连绵,奇秀迷人。马鞍底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乡,在这里居住着瑶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由于这里地处中越边境的丛林地带,交通不畅,这里的少数民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极小,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的传统婚礼便是一个独特的景象。

-瑶族婚俗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1、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2、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

3、祝著节是广西布努瑶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节日,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扩展资料:

瑶族丧葬的习俗

大部分地区的瑶族实行土葬,广西金秀县六拉的茶山瑶盛行火葬,贵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实行岩洞葬,白裤瑶也实行过这种葬式。

广东连南八排瑶人死后,将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送到墓地,称为“游尸葬”。

过去广西金秀的茶山瑶、花篮瑶和坳瑶认为小孩来到人间,是一个管理生育的“花婆神”送来的,如果小孩在五、六岁之前死亡,就用破絮、破衣服、棕皮等物将尸体包裹起来。

装入竹筐,挂在深山老林的树上,实行挂葬,以便让他的灵魂回到“花婆神”那里,再次投胎转世。这种小孩的葬式叫“挂葬”,现在已经很少见。

参考资料:

--瑶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55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