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加过(见过)最有创意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你参加过(见过)最有创意的婚礼是什么样的?,第1张

如今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举办婚礼似乎成了一种负担:尴尬无聊的婚礼环节,走流程般的婚礼模式…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再办婚礼。

如果不想要千篇一律的婚礼,就给自己的婚礼增添一些创意环节,举办一场最有意思的婚礼仪式!

一、签到区创意

签到区是宾客参加婚礼的第一印象,自然要从一开始就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1、若是户外婚礼,可以制作一个没有装饰的独特拱门,当亲友来临时,给他们一人一支鲜花,让他们随心装饰这扇拱门,待所有宾客到齐,新人再一起走过拱门,不仅接受了亲友满满的祝福,还能让宾客迅速进入婚礼氛围。

2、若是室内婚礼,可以准备一个拍立得以及足够的相纸,与到场的宾客进行合影,然后将照片挂在照片墙上,超有仪式感~婚礼结束后还能将照片赠予宾客,留个纪念~预算充足的新人可以这样准备。

或者可以准备一个迎宾背景板以及足够的便利贴,宾客可以在便利贴上写下祝福,并贴到背景板上,婚礼结束后将这些便利贴收纳在一个盒子里保存起来,留下大家美好的祝福~

二、新人出场创意

新人是婚礼这天的主角,出场仪式自然要独特一些~

1、若是中式婚礼,可以模仿古代成亲的方式,新郎新娘共执红绸彩球,一前一后缓缓入场,非常庄重的仪式感。

2、若是西式婚礼,可以安排两位小花童,背着白色羽毛翅膀,手握仙女棒,在新娘入场前轻轻一挥,大喊:新娘仙女来啦~然后新娘入场,这个场面会非常可爱有趣~

3、新娘可以不挽着父亲的手入场,而是新郎主动来迎接。比如让伴郎伴娘分别站在舞台两侧,手上各拿一支鲜花,新娘在门口等着,新郎在走向新娘时,接过伴郎伴娘的鲜花,最后组成手捧花,递给新娘。

4、如果新娘有喜欢的卡通人物,比如哆啦A梦、迪士尼,新郎还可以cosplay出场,逗新娘开心。

三、送戒指创意

新人交换戒指是整场婚礼的重头戏,高光时刻也能增添一些小创意,让这个环节更加浪漫哦~

1、首先将传统的戒枕换成更有创意的自制戒盒,比如户外婚礼可以采用木质原料,制作成方正的盒子形状,更有大自然的原始感。

2、准备一个小箱子,在里面放几个氢气球,并将戒指穿在气球的绳子上,让新郎或新娘打开箱子,气球飘起,直接互相戴上戒指。

四、婚礼环节创意

别具一格的婚礼环节,能给婚礼增添更多创意色彩哦~

1、婚礼的主角不光是一对新人,双方的父母也是这场婚礼的重要人物。父母能看着我们长大成家,却看不到我们变老的样子。所以新人可以给自己化上老年妆,录一段小视频,让父母看到,我们到老也会是幸福的~

2、如果觉得上面这个环节太煽情,可以用一些轻松的方式感谢父母,比如举办一个“颁奖晚会”,可以给父母,给伴郎伴娘都设置奖项,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感谢父母,感谢亲朋好友~

3、你还可以将自己的婚礼办成演唱会,在每位宾客椅子上放一个荧光棒,当新郎新娘在舞台上时,台下的宾客可以挥舞手中的荧光棒,就像置身于演唱会舞台,还能增加宾客的参与感。

五、回礼创意

给宾客的回礼,也能多动些巧思哦~

1、在准备喜糖盒的时候,可以在一些喜糖盒里加一些特别的小礼物,随机分配在每张宾客桌上,分发喜糖时和宾客们说一声,会给人特别的小惊喜~

2、如果不想送喜糖,也可以送些别的精美小礼物哦,比如室外婚礼可以送小盆栽,根据自己的婚礼主题,想一个契合的回礼~

(一)一般古典中式婚礼典礼流程:迎亲环节

1上头

上头就是梳头,在古代,男女双方在出门前要请一位“全福”的婆婆,在特定的吉时梳头。其中“全福”代表着,梳头的婆婆“六亲皆全,儿女满堂”。

“全福”婆婆梳头时会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这个传统仪式,寓意美好,是希望结婚的两人能长长久久永远幸福。

2叫门

“叫门”就是如今的接亲环节了,也是婚礼中的高潮环节之一。

在古代,新郎是要兴歌赋作对才能过关的。如今的“叫门”环节,新郎也要经过千奇百怪的考验,才能顺利迎娶新娘。

3拜别

"拜别"就是新娘离开家前和自己的父母道别。

新娘子要叩拜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新郎则要向新娘的父母鞠躬行礼,表示他要带走新娘了,请岳父岳母放心,他一定会照顾好二老的女儿的。

如果有红盖头的话,还须由新娘的父亲为新娘盖好,和西式婚礼中新娘爸爸给新娘披上头纱一样。

4射箭

等到迎亲的队伍到达之后,新郎需要做出三个射箭的动作。

一是向天射箭式,二是向地射箭式,三是向远方射箭式,之后才能接新娘下车或是下轿。

向天射箭,是祈求上天的祝福;

向地射箭,是代表天长地久;

向远方射箭,是祝福今后生活幸福美满。

5跨火盆

新郎新娘需要从火盆上共同跨过去。

其寓意是辟邪,相传有鬼魅喜跟在人后,鬼魅怕火,当新人跨过火盆后,鬼就不能跟过来了。

跨火盆能够洗去晦气和不祥,表示今后的生活会红红火火。

6拜堂

在古代,拜堂主要包括了拜天地、拜祖庙、拜父母和夫妻交拜。

现在简化为:拜天地、拜高堂和夫妻对拜。

7掀盖头

掀盖头指新郎用一杆秤挑开新娘的红盖头。

“秤”与“称”同音,寓意着新娘对于新郎来说十分称心如意。

8合卺酒

卺原本是一个长着像葫芦的瓠瓜,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婚礼中盛酒的容器。

合卺礼需将瓠瓜一分为二却用红线相连,随后新郎新娘各拿一半交杯对饮。

其寓意着婚礼将两人合二为一,婚后相亲相爱,同甘共苦。

9改口茶

新郎新娘需要向对方的父母敬感恩茶,并且改口称对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当双方父母喝完茶后还需要给新人红包。

在这个仪式中,双方父母喝下新人的这杯茶,表达自己对儿媳或女婿非常满意。

(二)唐朝婚礼仪式流程

1新郎先登台,台上和伴郎一起高喊“新妇子出来”(司仪注解“新妇子”的意思并说明:“新郎这样喊你可喊不出新娘来哦”)

2新郎念催妆诗:“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司仪注解,赞扬新娘子象水中的芙蓉一样的美丽。 ) 下台把新娘子迎进来。 (音响切换到主宴会厅)

3新人走上红地毯后,金童玉女在身后撒五谷杂粮。(司仪注解撒五谷的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良辰吉时就到了)

跨火盆: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人跨火盆喽——)

跨马鞍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马鞍喽——) 跨米袋 :有吃又有穿 一代胜一代。新人跨米袋喽——)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 天赐良缘 一箭射天 地配一双

三箭射洞房(笑) 三箭定乾坤 新郎接新娘入

4“却扇之礼”———新娘始终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开红盖头,扇面也未撤去,必须要用新郎的才华来打动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

司仪: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好)(然后拿一称杆,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称杆)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称星)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响乐)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 ”,“蒙头红、挑三挑,过不了三年有两小,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奇怪了,红盖头都挑了,为什么新娘要用扇子遮住芳容,不让新郎看见,哦。。。。。。原来这是我们老祖宗唐朝的规矩,新郎和我们大家真想见新娘的芳容还必须要经历一道关,那就是新娘还要考考新郎的才华,啥才华新郎还必须当众在吟一首“却扇诗”,看看能不能打动新娘子哦。

新郎当众吟诗:“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司仪:新郎这首诗吟的巧吟的妙啊,把新娘比喻成了美丽的桂花。 新娘将扇子移开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响乐)]

5有请证婚人为2位新人证婚

6三拜九叩大礼

司仪: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响乐) 风调雨顺,一鞠躬, 五谷丰登,再鞠躬, 家业兴旺,三鞠躬, 再拜高堂,老祖宗。 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入座。 整衣冠,拜。(响乐)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

请新人面向北,相对而立——互相整衣官——拱手作揖——拜 夫妻恩爱,一鞠躬。 百年好和,再鞠躬。 早生贵子,三鞠躬。(响乐)

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7咱老祖宗结婚的时候啊,还要交换信物给对方,今天啊,我们这对新人也有信物给对方, 交换戒指

8“结发之礼”———侍女奉上剪刀,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然后用红线扎起放入锦囊挽成“合鬓”,由新娘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假装剪)

9在这里我也代表一对新人,祝愿双方老人“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你们来年的此时共享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感恩献茶啦!!!(伴娘送上) 新郎手捧盖碗:1 请泰山大人喝茶,2 请岳母大人喝茶。 细节: 双方父母喝茶,给红包。

10“合卺(jǐn)之礼”——— 交杯酒,将一个一分为二的葫芦上系着红绳,新郎新娘交换葫芦瓢,共同饮下瓢中酒。司仪说:“合卺是指夫妻交杯酒,葫芦是苦的,倒进去的自然是苦酒,一分为二的葫芦含有同甘共苦的深切含义。一朝同饮合卺酒,一生一世永缠绵。(伴娘送上交杯酒)新人挽起双手,幸福从此开头。同干共饮交杯酒,真情真爱心中留,有请干杯!共祝新人痴心情浓,血脉相融,爱满苍穹。

送入洞房————(新郎背起新娘下主台朝宴会厅门口奔)一路司仪撒红包, 每桌上撒 新郎发言

总结:唐朝婚姻习俗多继承于北朝。以上就是唐朝婚礼仪式流程,想要举办一场正宗唐朝婚礼的新人可不要错过。

(三)汉服婚礼流程

迎亲前

新郎迎亲前,男方妈妈要给新郎穿上大婚服,戴上头冠,然后在亲朋好友的观礼之下,行教子礼。父亲会送给新郎一杯酒,并叮嘱儿子要夫妻恩爱,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孝顺父母。然后将信物木雁交到新郎手中,让新郎捧着下楼前往迎亲。

迎亲流程

1新郎出发

新郎出发可以从父母家出发,也可以从新房出发,如果婚车需要扎花车,也可以从扎花车的地方出发,这就没有具体规定了。只是要记住出发前给每个婚车车队的司机每人发一个喜袋,和一张路线图,摄像车上要有一个认识新娘家的人。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发,只要避开高峰就好,早到,迟到接到新娘的时间都差不多的,到的太早只会让自己更累,但是也不能太晚了,防止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什么时候出发还要考虑到路程的远近,路况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

2堵门、玩接亲游戏

堵门是迎亲中新郎对大的考验,新郎要注意两点:1要哄,哄伴娘,哄新娘的亲戚朋友,至于是用红包哄呢,还是用行动来哄,就看新郎;2是要忍,不管怎么刁难,新郎都不可以红脸,切记切记!当然,新娘那边,堵门别全是要红包,可以多弄点游戏来难为难为新郎,这样既热闹,又有气氛。比干要红包好多,当然也要提醒堵门别太过了,大家都是为了热闹,太过就不好了,点到即止。

3进门后先求婚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进门了,可以见到新娘啦。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想新娘求婚,动作要连贯,漂亮一气呵成。进入新娘的闺房后,第一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的求婚。别一进门就想着找鞋子,鞋子肯定要找的,先求婚,大家注意!

4敬茶,改口

求婚完毕后就要向长辈敬茶改口了哦,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如果摄像是单机摄像的,新人和父母不要面对面的站,这样拍出来的视频会不好看,最好能站成45度角。改口别光改父母,新娘家在场的亲戚都改口喊一边,都是有红包的。

5找鞋子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的鞋子还是一定要找的。这找鞋子就要看新郎的人缘了,平时和新娘家的亲戚多走动走动,这时候会比较好过关,如果买通了伴娘,也会比较好办,如果事先毫无准备,那就只能找了,发动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帮忙吧。

6出门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依旧要由新娘的亲戚背出去,背新娘的肯定是要给大红包的。新娘们要注意,背下楼时要防止走光,因为很多婚纱都是有篷裙的,所以要注意呀,特别是夏天结婚的新娘更要注意了。在出门之前新娘要注意保护脚,很多人都要求结婚当天才能穿婚鞋,所以很多婚鞋结婚当天还是新的,新鞋都会比较硬,很容易磨破脚,如果结婚当天把脚磨破了,那会相当的痛苦,所以新娘们在穿婚鞋前,先在脚上帖上一些创可贴,要是那种肉色的,超薄的,至于贴在哪就根据自己平时的穿鞋经验,自己感觉穿高跟鞋时哪里磨的疼,那就贴哪。这样可以保护好脚,脚磨破了还要继续穿高跟鞋就太痛苦了。

7上车

新娘出门了,准备上婚车,出门时新娘手上要拿一个苹果!这里还要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新娘家住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那婚车还是不要进去吧,万一出不来就杯具了!!让被新娘的吃点辛苦,多背点路,红包给大点。

8穿鞋

婚车的车门前要放两条糕,新郎给新娘穿鞋时,新娘的脚就踩在糕上,这叫步步高升,至于要什么糕,水月准备用那种云片糕,红色的喜庆,哈哈新娘坐在车上穿鞋时,要注意往外坐一些,要保证半个人在车外,因为车里和车外的光线完全不同,坐在里面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照片会很不好看,所以新娘们要注意,上车后调整好位置再让新郎帮你穿鞋。

9到新房

好不容易把新娘接了回来,回新房就要新郎自己背新娘了,这时候就希望婚房别在6楼,7楼的爬的要死人的。新娘回到新房后把苹果放在床头,意思是把平安从娘家带到了夫家,很好寓意哈。到了新房后,就是新娘要敬茶,改口,还要喝甜汤的,以后的生活会甜甜蜜蜜的。

婚礼仪式

上午十点,周制汉服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众多亲朋好友让婚礼现场气氛温馨、和谐,喜气洋洋。两位着汉代婚服的新人在妹妹或者好友扮作的侍女的陪伴下出场。

赞者读诰文,随后新人行沃盥礼,洗双手,表达郑重之情。

行同牢礼,吃碗里同一种肉,同一种饭,表达新人从此合为一家。

行合卺礼。卺是指葫芦。侍女拿过一个剖开的葫芦,新郎新娘各饮瓢中苦酒,表示新人从此同甘共苦。喝完,将葫芦对到一起,新娘用红线系住葫芦。

随后,新人行解缨结发礼,新郎新娘相互剪下一缕头发,新娘用红线将头发扎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新人为对方佩戴玉佩,而后行执手礼。最后行三拜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

草标-苗族民俗

  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用草标作纽带。草标形式各异,却很讲究,都传递着美好的愿望。有的用几根小草,表示几天后相会;有的将草扎成圆圈,表示团圆有望;有的青草夹黄,黄示称场再相会。传说以前有个苗族小伙子阿本和苗族姑娘阿贝相爱,不料,阿贝姑娘被寨主看上并被抢走,当阿本来到的约会地点时,却不见阿贝的踪影,只见路旁有个草标,知道大事不妙,便按草标指约方向,到寨主家救出了阿贝姑娘。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过上了幸福日子。草标的妙用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花带与抄带-苗族民俗

  苗族青年表示爱情的信物。云南昭通、大吴、彝良、永善等地的苗族男女青年相爱后,要互赠信物。姑娘送小伙子一根用彩线编织成的花带,长约1米,宽3-4厘米,上面绣着山川花草图案,寓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小伙子回赠姑娘一根线吊子。双方定情时,姑娘要送对方一根用雪白麻织成的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抄带,寓意为将纯洁的爱情献给对方,对方回赠一把梳子和一个圆镜,表示终身相爱,白头到老。

  坡会-苗族民俗

  传说很久以前,龙牙寨有个山清水秀的马蹄坡。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姑娘、小伙子在这里放牧。一天,一个主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小伙子见状,一齐吹响牛角,唤来了手握大刀、锄头的苗族人民,他们拥上马蹄坡,赶走了土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现在每逢节日,人民穿上节目的盛装,汇集在芦笙坪上赛歌、跳舞、爬竿、斗牛,利用这个盛会唱歌今天幸福的生活。

  半路“抓亲”-苗族民俗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踩脚-苗族民俗

  也叫“踩妹脚”。是广西桂北大苗山一带的苗族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方式。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掐指-苗族民俗

“掐指”就是在节假日赶圩时,小伙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轻轻地掐一下姑娘的小手指。姑娘真心实意的接受小伙子的爱慕,就背过手来轻轻地掐一小伙子的小拇指,不愿意的话,就不理会。

  相亲风俗-咬手定情。

在海南省苗族中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有这么一句歌词“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 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

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讨糖-苗族民俗  

“讨糖”就是男女青年在“玩山走寨、行歌坐月”交往过程中,小伙子中意一个姑娘,就以“讨糖”为名向对方求爱:“听说小妹糖很甜,哥想吃糖没带钱。”姑娘如果同意,大都会答:“小妹有糖糖太酸,大哥吃了腰会弯。”小伙子答着说:“大哥想糖眼望穿,小妹糖酸心不酸。”通过几个回合的“讨糖”,姑娘就会给小伙子留下一句柔情的话:“大哥想糖跟妹来,酸坏牙齿莫责怪。”假若姑娘早已有了意中人,就会对小伙子说:“小妹有糖早卖完,大哥吃糖别处尝。”姑娘假如真的不同意,就回答说:“小妹人穷不卖糖,大哥要糖没望场。”

 新婚三晚不同宿-苗族民俗

  旧时,苗族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姑娘出嫁之日,四邻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发离别之情。男方迎亲时,由女方“高亲”(男女各一直系亲属)送姑娘到男方,从侧门进入洞房。三日内由“女高亲”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内。三日后,拜父母姑嫂,新郎新娘双双到娘家,称“回门”。“回门”返回后,请苗老师安“家先”,并在本“宗表”中写上新媳妇的名字,表示新娘已是本宗族的人了。当晚,新郎新娘方可同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63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