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后,便开始忙碌准备过新年。家家户户对屋里屋外进行大扫除、重新布置、装修;蒸制红踩桃、鼠曲踩等各式品;购买年货、新衣;理发、美容。到了大年三十日早大宰“三鸟”,购买祭祀物品。吃过午饭后,全家大小都要休浴,穿新衣,祭祖先,贴春联,挂灯笼,贴照壁符。是晚设炉于厅,全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一家人不论平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赶回家来团聚。“围炉”后,长辈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小辈也要给长辈送红包,称为“压腰兜”。这一天不能吵闹,不能打坏盘、碗等器物,若打坏了说诸如“击开嘴,大富贵”等吉利的话来弥补过失,象征着全家一年自始至终圆圆满满。家中的水缸要装满水、米缸要装满米,以象征“年年有余”。是夜灯火通宵,家家户户合家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之首,称“春节”,古称“元旦”,俗称“过年”。是日一大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穿新装,燃放鞭炮,拜天地祖宗、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时要用素食作供,因为据说此日弥勒佛坐位,故用斋餐。此种习俗流传很久,清顺治《潮州府志》云:“元日,祭用斋。”清乾隆《普宁县志》曰:元日,把祖先用素,韧二把祖先用荤。”接着全家入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吃早饭,下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下辈寄以期望。吃过早饭后,父母就携带儿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都要拿潮州柑去。因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大桔表示吉祥。带多少大桔没多大关系,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大桔、摈榔(今用橄榄代),另加糖果,迎宾敬客。关于潮汕用摈榔的风俗,府志、县志都有详细记载,清乾隆《潮州府志》云:“不设槟榔,便称简慢。”因摈榔和宾郎同音,含有宾客的意思,所以“摈榔大桔”谐音便成为“宾临大吉”,是互相致意,互换吉祥的一种礼节。客人进门时,相互说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主人要请客人吃橄榄、糖果,喝工夫茶(揭西客家还有敬以“擂茶、米程”之俗),并互换大吉,还要互送小孩“利市”(红包)。接着主人备酒设宴款待客人,俗谓之贺正。清嘉庆《澄海县志入“各设酒看相邀饮。谚云‘正月酒,家家有’”。
春节是圣日,因此在潮汕有许多禁忌,如不要扫地、不要洗衣服,怕钱银失去;不要在用膳时使用长短筷,否则过渡时就会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饭汤,否则出门会遇上天下雨;不许说坏话、骂人、打架,如果甲家孩子打或骂乙家孩子,甲家家长要拿一对大桔上门道歉,祝愿人家逢凶化吉。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逐渐淡化或被赋予新的内容。解放前,城镇乡村有“游灯”,俗称“游老爷”之俗,民间要以潮州大锣鼓或舞龙、舞狮给社会名流、行铺拜年。解放后此等风俗已基本废去,代之的是城乡各地自娱举行游彩旗、锣鼓、舞狮及猜谜、象棋、篮球等比赛的文体活动。各级政府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
那得看是什么身份了。
首先呢,如果是女儿未嫁,过世了是没人祭拜的,别说进入祠堂。
如果是媳妇,死后就能进入宗祠。离婚的是不可以进入宗祠的。
离婚后过世,是不会在夫家的,娘家一般也不会收录,因为是已经嫁过人的了,那么如果有再婚就能够进入她再婚的那个夫家的祠堂,如果没有,那,我也不晓得了。
——我是潮汕人,答案是问妈妈的,不知道对不对。
建造祠堂最初用于村人聚会、议事,完全是一个公共场所,功能近似如今的会议室。在文明程度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崇尚的是家族精神。村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家庭或几个人解决不了,族长便召集族众大会,大家商议,最后由族长定夺;若是本村与外村人发生了重大冲突事件,族长召集大家商议应对办法。
村里人婚礼寿礼也喜欢在祠堂里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家里有老人去世,也借用祠堂操办伙食。祠堂里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大祭和“食丁桌”。每年冬至大祭和正月“丁桌”,当天不管是阴晴冷暖,祠堂里都是满满当当的。祭礼完毕后,便将祭祀猪肉和祭品平均分给各家各户。至于年内“添丁”的,便到祠堂做桌请老大、请族人。八个人围坐一张八仙桌,边喝酒边谈事,晚辈敬长辈,小的敬大的,祝福声不断,整个厅堂里热闹非凡,热情高涨。如果平时闹了矛盾、怄着气的人,在你来我往的碰杯声中,会把怨气抛到九霄云外,从此和好如初。这一习俗,现今有些村庄仍沿袭着。
除此之外,有的祠堂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而建的,出自一种感佩报恩行为。隆都后溪村的“孝思堂”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500多年前,该村出了一位叫金端洁姑娘,及笄之年发誓“贞烈不嫁,愿事亲终老”。作为一个“不嫁女”,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社会环境下,她不是卑守闺阁,而是冲出世俗樊篱,勇敢自立门户,学酿造,办酒坊,开商号,卖酒又买粮,使产销进入良性循环。发达后,她没有循当时“弃土从商”的通例,而是利用商业积累的资本,置买100多亩田地,扩大再生产,事业如日中天。姑娘身后留下一笔丰厚家资和精神财富,侄孙辈皆奉她为祖先,世代尊称为“祖姑娘”。明末,裔孙们联合建成一座“双背剑”祠堂,门匾榜书“金氏宗祠”,堂上供奉“不嫁姑”神主。堂号“孝思”,表明永世不忘祖姑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之美德也。这个感人的故事至今在澄海各地广为传颂。
今天,许多乡村祠堂都被修缮一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家族中的一些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故事书写悬挂在墙上,让子孙阅读,而且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修路筑桥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都在祠堂里开会,共商建设和谐美丽家园的大计,把古老祠堂演绎得更加魅力四射。
潮汕一日游的景点有广济桥、牌坊街、韩文公祠、开元寺、龙湖古寨等。
1、广济桥
潮州八景之首,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白天正常通行,晚上断成两截,800年前持续至今。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浮桥白天可给人通行,晚上可能行船舶。
2、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中西结合的特色建筑,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3、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背靠韩山,面临韩江,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羞羞的铁拳》取景地。韩文公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
4、开元寺
开元寺,也称开元镇国禅寺。广东四大古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粤东地区第一古刹,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有一千多年历史,开元寺至今还保存着唐代的石经幢一对,宋代的阿育王塔,山门则为明代建筑。
5、龙湖古寨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北距潮州城区16公里,南距汕头特区26公里。明、清为发展的盛期,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有一千多年历史。龙湖古寨内“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建筑群呈带状分布。
古寨大门路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巷祠堂,错综复杂。龙湖古寨商贾荟萃的历史,使其成为汇聚潮汕民风民俗文化大观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世所罕见。
以上内容参考-广济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