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抽奖送豪车,礼仪堪比空姐

90年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抽奖送豪车,礼仪堪比空姐,第1张

郑州是商朝早期的都城,所以简称“商都”。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震惊全国的“中原商战”让人们将这座古老的省会城市重新定义为。

在这场商战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亚细亚商场,以一敌五,依然傲视群雄,成为商界传奇。

亚细亚购物中心创造了中国商业运作的多个第一:

首先设置女服务员和电梯**;

也创立了自己的仪仗队,坚持升国旗;

最早的没有理由退货

很多人都熟悉“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个广告词。而抽奖送奥迪的大手笔,堪比空姐的销售人员更是郑州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10年后,曾经风光无限的亚洲购物中心走到了尽头,让人扼腕叹息,也带给人们很多思考。

亚细亚购物中心

亚细亚在亚洲的兴起

二七区靠近郑州市中心,又因为靠近火车站,成为郑州的商业中心。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聚集,该地区的零售和批发业已经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二七商圈”。当年那场著名的商战就在这座城市爆发,亚细亚商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势崛起,声名鹊起。

1988年,郑州中原地产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在二七广场东南侧开发大型百货商场,地理位置优越。这个购物中心占地12000多平方米。因为地处德化一角,商场被命名为“德化商场”。

中原地产总经理普野雄心勃勃。他提前在报纸上登广告招商,打算大干一场。但在成熟的“二七商圈”出人头地又有多容易呢?

一大笔广告费也没换来几个租客。眼看百货公司项目要告吹,普野决定不租出去,而是自己经营。

几经寻找,普野做出了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找商业奇才王遂舟管理整个商场。

王遂舟

王遂舟,1958年出生,郑州人。在空军从事政治工作多年,练就了一身干练的军人作风。退役后,王随州从政,发展势头不错。曾被认定为郑州市工商局铁路分局副局长候选人。

但在当年衙门里的“经商热”、“下海潮”的刺激下,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好事业,下海成为一家电器卖场的总经理。从商后王遂舟如鱼得水,表现出卓越的商业管理才能,使商场生意兴隆。

面对普野的盛情邀请,王遂舟欣然同意,他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来证明自己。王遂舟对普野只有一个要求:“商场的一切事务由我负责,总公司不许插手!”普野答应做甩手掌柜。于是王随洲拿着40万的启动资金,开始上任。

王随州

一番调查后,胸有成竹的王随舟祭出了他的“三板斧”:

首先,他把商场的名字改成了“亚细亚商场”。当时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放韦唯的《亚洲雄风》,为即将到来的北京亚运会造势。

灵光一现,王随舟将商场改名为“亚细亚商城”,亚细亚还有太阳升起之地的含义,比街角的“德华商城”要高档得多。名字确定后,王遂舟开始面向大众,征集logo和商场整体形象设计方案。商场还没开业,仅凭一个名字就获得了不少人气。

亚细亚购物中心

其次,王遂舟决定引进军队管理模式。打造商业铁军,通过管理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

王随洲在《郑州日报》上贴出招聘启事,承诺高薪招聘。当时有3000多人抢着报名,经过考试筛选,招了1600多人。除了职业经理人,其中近75%是年轻漂亮的女孩。

王遂舟把这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送到郑州干部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培训。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和礼仪,主要是军训。

然后公司挑选外貌和表现优秀的女生组成升旗队,请国旗护卫队的教官进行专门训练。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女兵”已经建成。

升旗队

开业前一个月,这些人进入商场进行实战演练。王遂舟发布了500多页的《亚细亚管理与优质服务标准》。

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责任,一言一行都有详细的要求。比如食品柜台的售货员,不仅要对食品的种类和价格了如指掌,还要知道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升旗队每天在广场前操练,摩托车手在两边开道。

这些勇敢的升旗手吸引了很多围观者,大家都很好奇这个商场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家都在期待商场开业,揭开神秘面纱。

升旗队引得人们驻足。

王遂舟的第三招是广告轰炸。开业前,王随舟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广告。

一时间,“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在电视台、报纸、广播、公交车等媒体上随处可见。

经过一阵狂轰滥炸的宣传,亚细亚商城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成为郑州及周边区县民众热议的话题。

经过王的三步棋,亚洲商城终于“万事俱备,只等开业”。

亚洲购物中心的辉煌

1989年5月6日,近50米高的亚细亚购物中心摆满了庆祝开业的花篮,直升机挂着横幅在头顶盘旋。六楼的营业厅灯火通明,充满了热闹喜庆的景象。当时的郑州很拥挤,广场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身着蓝色制服的摩托车手绕商场一圈后,训练有素的仪仗队出场表演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让顾客们心情激动,产生强烈共鸣。

9点,商场门缓缓打开。早已按捺不住的顾客蜂拥而至,宽敞的商场里人声鼎沸。

王遂舟见状,紧急安排保安限流,后面的顾客只能排队分批进入。

当天下午,90%以上的货架都被顾客一扫而空,供应商纷纷赶到商场配货。这种知名度和盛况在郑州商界是前所未有的。

亚细亚商城在郑州一炮而红,迅速在商圈站稳了脚跟。王遂舟并不自满。他不断完善管理细节,大胆创新。

亚细亚商场按照星级酒店的风格布置,商场里到处都是鲜花绿植;大厅中央有一个人工瀑布,音乐家在旁边的钢琴平台上演奏优美的音乐。旋转楼梯,人在扶梯上来来往往;中央空调将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

顾客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下购物,真的是一种享受,都流连忘返。亚细亚购物中心真正吸引顾客的是其周到细致的服务。

亚细亚购物中心是中国第一家设立迎宾**、电梯**和导购**的大型购物中心。商场里的店员长相甜美,堪比穿制服的空姐。

店员微笑着招呼顾客,耐心地介绍顾客,顾客离开时礼貌地道别。

店员不允许对顾客说“不”。如果他们真的受了委屈,公司会奖励他们的。每天营业结束,所有员工都要站着看最后一个顾客离开。

亚细亚商场率先为重点购物群体设立女装部、童装部和化妆品专柜,时尚感十足,令人耳目一新。

商场内设置儿童乐园,提供缺货登记、售后送货、无理由退货等服务。这些措施开创了商业运作的先河,真正落实了“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这些措施即使现在也没有过时,与其他商场形成鲜明对比。

灵活新颖的广告营销一直是王遂舟的特长。

商场里各种商品知识讲座、儿童绘画比赛、幽默大赛等活动层出不穷。每逢重要节日,各种购物抽奖活动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亚细亚购物中心抽奖

中了头奖能开走一辆奥迪车,在当时绝对是大事。王遂舟随后将广告投放到央视,连续一年在央视播出,这在当时也是为数不多的。

王遂舟的投资影响很大,亚细亚商场迅速冲出郑州,走向全国。从其他地方来郑州做生意或旅游的客人会来参观亚细亚购物中心。这种宣传的冲击效应被专家称为“亚细亚现象”。

王遂舟锐意改革,坚持创新,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亚细亚开店仅7个月,就实现了9000万的营业额。1990年销售金额达186亿元,利税达1315万元,在全国大型商场中排名第35位,居河南第一。

此后三年,亚细亚商场年营业额增长30%以上,1995年达到471亿元。这样的发展速度堪称商业奇迹。

亚细亚商场对员工的要求很高,但给的待遇也让人羡慕。一个普通营业员的月薪可以达到900元,是当时居民平均收入的2-3倍。

有了梧桐树,当然少不了金凤凰。亚细亚集中了郑州最帅的女生。以至于有同学写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亚洲的一名店员。”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亚细亚购物中心的强势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商业格局,势必会动其他购物中心的蛋糕。

1990年,郑州华联商厦、郑百大楼、商城大厦、联合商业厦、紫金山百货等五家国营商厦组成联盟,向供应商发函,禁止他们向亚细亚商城供货。同时向衙门投诉亚细亚商城扰乱市场秩序,意图孤立亚细亚商城。

面对同行的联合打压和封杀,王遂舟选择了强硬,发动了郑州商业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郑州的批发部没有货源,王遂舟就提前从周边县区的批发部和厂家进货,提前准备了足够的货源。

经过精心策划,亚细亚商城推出了一次性50万元的促销活动。顾客来抢购,“国营联盟”马上跟进降价。

王遂舟坐在办公室里,不断地听着来自各大商场的信息。只要对手的价格比亚细亚商城低,王遂舟马上通过对讲机要求销售部门降低价格。

一时间,郑州商圈硝烟弥漫,众多中小商家被迫卷入其中,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中原商战”,消费者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益。

经过上级协调,商战逐渐平息。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尽管实力悬殊,亚细亚商城还是赢得了这场激烈的对抗,从此一马当先。供应商为能够挤进亚细亚的供应链而自豪。

这场“中原商战”让亚细亚商城再次名声大噪。

央视以此为主题拍摄了六集电视专题片《商战》,亚细亚商城无疑是最耀眼的主角。电视播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个商业团体来到亚细亚商场取经。

亚细亚购物中心已经超越了商业范畴,成为中国百货零售改革的范例。是郑州乃至河南引以为豪的一张名片。

亚洲购物中心的衰落

1992年,亚细亚商城在郑州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革。满怀豪情壮志的王遂舟开始带领亚细亚商场走出郑州,向全国扩张。

没想到,亚细亚的商场危机开始萌芽,走向衰落和消亡。

亚细亚集团投资10多亿,首先在濮阳、南阳、漯河、开封开了4家直营店。然后以参股的形式在京、沪、粤、陕等地设立了10余家大型商业连锁店,命名为“仟村百货”。

王遂舟甚至计划在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开设分店。据称,到2000年,该集团的业务将涵盖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年销售额将超过500亿元。

但王遂舟还是高估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低估了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开设分店需要巨额投资,其中大部分来自贷款。但销量并没有预期的高,导致资金链紧张,出现了拖欠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的现象。王遂舟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到处借钱。

“中原商战”后,其他大型商场开始重组重塑。再加上国外商业巨头进入中国,亚细亚原有优势不再,面临众多对手的竞争压力。

其次,亚细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扩张的步伐。

创业前的级别元老大多离职或被对手挖走。此时的亚细亚干部储备明显不足。有的人刚入集团一个月就被派到外地担任要职,自然不习惯管理,也做不到。王遂舟虽有三头六臂,也不能独善其身。

随着公司福利的增加,各种关系户纷纷介绍人去亚细亚工作,各部门领导任人唯亲,各自为政,导致企业派系林立,政令不畅,效率低下。采购、招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油水部门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内部管理失控。

王遂舟过于注重包装、噱头等宣传手段,不计成本,却忽略了收益。亚细亚在海南开了亚细亚酒店,装修得富丽堂皇,广告满天飞,但菜品极其平庸,令顾客失望。勉强支撑了10个月后,以破产告终。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亚细亚集团开始迅速衰落。

1996年广州仟村百货开业时,顾客没有售货员多。当年11月,天津分公司倒闭,西安分公司胎死腹中;1997年,广州、北京分公司相继倒闭。

亚细亚分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仅郑州亚细亚商城就拖欠供应商货款1亿元,银行贷款7000多万元,已经资不抵债。

王遂舟被众多债权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辞去亚洲集团总经理一职。

2000年,郑州中院判决郑州亚细亚破产。中国零售业最耀眼的明星从此落幕。

王遂舟是商界的人才。他抓住了计划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带领亚细亚商场走向时代前沿,创造了商业奇迹,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英雄也有局限性。“生也旺,死也骤”。无论如何,一艘曾经的明星商业巨轮倒下了,还是很尴尬的。

2020年9月,王遂舟突发脑溢血去世。王遂舟和他所领导的亚细亚,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他们曾经的辉煌只能从记忆中寻找。

1、没有自卑感,有一颗平常心

亦舒曾说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的确拥有见识的女人往往也是没有自卑的,他们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有一颗非常坦然的平常之心,这种平常之心让他们看到名贵的东西也不会大惊小怪,而是坦坦荡荡的。木心曾经讲述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和的各式各样的古董打交道,至此培育了他的格调与品味。即使后来家道中落,因为家里面这些底子,也让他坦然无畏追求美的生活。可以说这种平常之心让他们对金钱不会过于锱铢必较,更不会认为自己人生目标只是赚钱,他们的志趣往往高雅,希望对人生有所贡献,他们追求着更高的目标与境界。

2,较少的被框架所束缚,活出自我

见识过世面的人,他们较少的被框架所束缚,这种框架就是我们生活的主流想法。高晓松曾经在《不买房,买梦想》文章中强调诗和远方比房子更重要。他讲述自己的母亲一直是这样鼓励自己和妹妹的,他从来没有买过房子,却周游全球,这样广泛的视野让他对生活方式有一种更为深邃的理解,也更容易活出自我与真我的本色。

有见识的人他们不会活在别人的世界中,他们追求是活出自我的风格,活出自我的价值,在他们心目中,见识根本目的就是终极一生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他们拥有属于自我的远方。他们的努力与奋斗不是证明给别人看,而是证明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他们的气质才会别具一格。

3、存在良知,有一颗敬畏之心

见识过世面的第三点,是懂得敬畏之心。由于见多识广,他们会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智慧,更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对人较少有偏见,更多是对他人有一颗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有三个方面特点,第一是懂得去尊重他人,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知道人与人是不同的, 不会因为他人不同,而对他人存在偏见。敬畏之心第二个方面就是有自己良知,保持内心善良与厚度,知道什事可为,何事不可为,懂得老天在看,所以拥有自己底线,不会佞做,也不会恣意而为。

另外一方面,敬畏之心的第三个方面,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他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会对国家历史的文化产生一种肃然起敬,因为他知道,文化中藏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林徽因与梁思成后半生之所以力保中国古建筑,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希望能够保留中国的根,希望这些特色成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部分。

真正有见识的人,他们不会活得苟且,而是活得洒脱与坦然,他们渴望自己人生有意义有价值,他们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对世界与他人有一种敬畏之心,心存善意,希望世界与他人越来越好。祝福每个人都成为有见识的人。

1、高考落榜生跨国寻梦

时光倒退19年,2001年高考成绩揭晓,人群中走来一个其貌不扬、神情沮丧的小伙子,他正是来自河北的梅爱偲。

“哥们儿,考得咋样?”一只手搭上梅爱偲肩膀,有人亲切地问话。梅爱偲回头一看,原来是名相熟的同学。“不咋样,不到400分”,梅爱偲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

同学哈哈大笑:“还不到400,我都查过了,你320我335,”他捅了捅梅爱偲的胳膊,“咱俩这分别说上三本,专科都录不了像样的学校,我打算去乌克兰留学,要不你也一起去?”

“啥,出国?”梅爱偲很震惊,这是他没想到的,但听同学一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乌克兰的签证手续不难办,学费跟国内院校差不多,与其在国内浑浑噩噩等待命运裁决,还不如去乌克兰见见世面,也许换了环境,自己从学渣变学霸了呢?

征得家人同意后,梅爱偲动身前往乌克兰,在同学帮助下,他在哈尔科夫的工艺美院办了入学手续,但异国他乡的生活,并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这个……我……这个……”面包店、小餐馆的门口,不时出现一个满脸通红的中国人,对着柜台里的食品比比划划,却张口结舌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来乌克兰前,梅爱偲也恶补了一个月的俄语,但真到了与人交流时,却发现完全不顶用。

靠着连蒙带猜,梅爱偲买到一袋黑面包和几罐牛奶,回到住处打开来吃,面包硬梆梆的,满嘴苦味,他气得把丢在了地上。想想又赶紧拣回来,不吃这个,又得出门去买一趟,那和肚子一样瘪的钱包也容不得他放肆。

语言不过关,学习更是吃力。上课像听天书,老师叽里呱啦讲那么快,梅爱偲只见他嘴巴一张一合,说的是什么啥也听不懂。美院的留学会多有美术基础,梅爱偲也不在行,成绩永远吊车尾。

怎么这么难啊?每当咽着难吃的饭菜,啃着难啃的功课时,梅爱偲都想一走了之,可是想起父母省吃俭用支付的学费,想起出国前的壮志豪言,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狂补俄语,豁出脸拉着同学邻居们练习,自己去超市买食材做饭,没点吃苦精神,是不可能熬下来的。

2、乒乓球助他娶得美人归

梅爱偲并非一无所长,他会摄影,会玩网络手球,会打乒兵球,体质不错,脑子也活络,这些技能为他留在乌克兰提供了保障,也让他交到了很多当地的朋友。

一家游戏软件公司给了梅爱偲一份工作,薪资不高,但能保证日常生活费,除了最便宜的圆白菜土豆片,他也能偶尔做个蕃茄炒鸡蛋犒劳下自己了。尽管学习不出色,但梅爱偲参加市乒兵球比赛为学校争了荣誉,他的照片还被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上。

毕业后,梅爱偲的俄语已经十分娴熟,和很多留在国外的华人一样,他选择开中国餐馆谋生,但生意并不好,后来索性关门大吉,又开始四处打工,梅爱偲去一家影楼干摄影,同时联系了国内的朋友,用有限的积蓄干起了进出口贸易。

有一天梅爱偲出外景,摄影镜头前摇曳着一道曼妙的身影,金发碧眼的达莎美得像一幅画,轻易就撩动了梅爱偲的心。

此时的梅爱偲,已经结束了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前妻也是名乌克兰美女,两人性格不合,和平离婚了。梅爱偲的感情生活陷入了枯寂中,直到遇到达莎,只一眼,他就认定这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人选。

缘份就是这么妙不可言,高中女学生达莎带着男友来这里拍照,本是为了修复两人破裂的恋情,没想到修复未成,自己却爱了这个幽默开朗的中国摄影师梅爱偲。

中国与乌克兰的文化差异增加了彼此的神秘感与吸引力,两人开始频繁约会,感情如糖似蜜。

乌克兰法律规定女孩18岁就可以嫁人,因此达莎一满18,梅爱偲就迫不及待地向她求婚了,达莎幸福地点头应允,但梅爱偲心中担忧,自己比达莎大12岁,有过婚史,她父母会同意把女儿嫁过来吗?

梅爱偲问:“你爸妈喜欢些什么啊?”达莎偏着头想了一会:“妈妈喜欢花,爸爸喜欢喝点酒、打乒乓球。”

乒乓球!这真是天助梅爱偲,他心中狂喜,左手拎上两瓶中国的好酒,右手抱上一束怒放的鲜花,就兴冲冲到达莎家登门拜访了。

这个下午,梅爱偲凭一手乒乓球绝技征服了工程师出身的老丈人,两人一见如故,待吃晩饭时,达莎爸爸咂着酒杯,笑眯眯地问梅爱偲:“打算什么时候办婚礼啊?”就这么着,梅爱偲把18岁的乌克兰美女达莎娶回了家。

3、梅爱偲靠的不仅是运气

也许爱情赐予了不一样的力量,认识达莎后,梅爱偲的进出口贸易事业越做越顺,他从中国采购机床设备为一家生产水暖阀门的工厂供货,一开始只是员工,后来成了合伙人,收入十分可观。

2012年,乌克兰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梅爱偲瞅准时机,用60万元人民币买下一片市郊的地皮,占地面积有3000平米。之后他开始着手设计,一砖一瓦筑建和达莎的爱巢。

高大的双层别墅花了30万元建成,装修则花了20万,看起来没花多少钱,但呈现在眼前的一切无不奢华大气。别墅里陈设的是欧式风格的家具,雪白干净,贵不可言。长长的落地窗前,轻纱拂动,室外美景一览无余。

院子里处处是碧绿的草坪,充满了生机。有一个大大的游泳池,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则用来溜冰。凉亭又大又宽敞,可容多人落座,开个私人派对毫无压力。

院子里有烧烤架,可以野餐,也可以看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玩的游乐设备,达莎给梅爱偲生下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她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

虽然升级做妈妈,但达莎的身材依然窈窕,更添了成熟韵味,她喜欢拍照,喜欢在镜头前摆出模特的造型,而丈夫梅爱偲则是她的御用摄影师。

有时梅爱偲会在社交网站晒晒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达莎的美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特别是中国的单身男士,他们纷纷向梅爱偲求教:怎样娶到这样的乌克兰美女呢?

于是,梅爱偲办了一家中乌婚介公司,为乌克兰姑娘和中国青年才俊牵红线,这些乌克兰姑娘全都经过细心挑选,身家清白,年轻貌美。来赴会的男士则多为小有资产的富豪,若想成为公司会员,须缴纳15万美元的会费了解姑娘的资料,至于约会见面,梅爱偲会集中安排。

梅爱偲举办过这样的活动,现场衣香鬓影,美女如云,也确实为几对男女牵线成功。但社会上有一些流言蜚语攻击梅爱偲,所以他后来将婚介公司解散,只专心做自己的生意。

事实上,梅爱偲也不需要通过做月老牟利了,他的生意做的很成功,生活安逸富足。值得一提的是,梅爱偲一直没丢掉中国国籍,尽管他有乌克兰永久居住权,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很多人羡慕甚至嫉妒梅爱偲,说他是屌丝逆袭,穷小子撞大运。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吗?

梅爱偲的成功,有运气的成份,但更多的他个人的努力与坚持。当年和他一届留学乌克兰的同乡有近200人,最后生存下来的只有梅爱偲一个,你能说这是纯属偶然吗。

梅爱偲能吃苦肯变通,有眼光有谋略,动手能力也相当不错,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活得游刃有余。你觉得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00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