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为什么喜欢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为什么喜欢人间的四月天?,第1张

1、形式纯熟,意象巧妙

这首诗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可谓匠心独运。作者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刻画四月的景色,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

2、大量比喻、感官描写

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却毫无刻意之感,反而巧妙地将深刻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让人不觉被诗中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与诗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

3、角度多重

全诗从多个角度描写四月天的特点,无论是柔和恬静,还是百鸟欢鸣,作者都善于调动多种感官加以表现。如对四面风的描写,一个“笑响”,一个“点亮”,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赋予抽象的风以灵气和生命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意思:放飞理想的大好时光,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让我们一起从春意盎然的脚步轻快,享受春风浩荡的开花结果,最终体味春华秋实的满载而归!

出处:《你是人间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情感:四月,无边春光在表达一种崭新,一种成长,一种生机盎然。风催柳丝袅袅,雨剪芳草萋萋,透着美妙,揉着坚强。

相关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意思是四月,春意正浓,万物刚刚复苏,一切都是崭新、充满希望的样子,生机勃勃,所以人间四月天最是好时节。“人间的四月天”出自林徽因**的现代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以了解一斑;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这是更有可能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一如初恋转瞬即逝。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如杜甫笔下的春色:“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亦如杜审言笔下的春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一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林徽因 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早年经历

 1916年,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中国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泰戈尔为林徽因写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20日,林徽因的照片出刊在上海《图画时报》第268号头版人物。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民国十七年(1928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婚礼后同往欧洲游历,考察欧洲建筑。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林徽因在《诗刊》第3期上首次以“林徽因”发表诗作,从此,林徽音成为“林徽因”。

  建筑生涯

 1930-1945年15年间,林徽因、梁思成对190个县2738处古建筑进行了调查,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以及国际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8]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

 1936年5月,林徽因身体稍有好转,就和梁思成赴河南考察。6月下半月抵达济南。[8]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卢沟桥事变后,林徽因、梁思成随营造学社先迁长沙,后于1938年1月到昆明,住在巡津街一所名为“止园”的宅院里。梁思成夫妇所开展的第一项研究就是昆明的古建筑进行调查。梁思成长年外出考察,林徽因则留守兴国庵主持日常事务,既要负责孩子的照顾和教导,又要整理大量的绘制图纸和文字资料。

 1938年10月至11月,经林徽因、梁思成调查的有圆通寺,土主庙、建水会馆、东寺塔、西寺塔、真庆观大殿、金殿等约50余处昆明主要的古建筑。[9]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

 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

 1949年初,两位解放军代表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47岁的林徽因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

 1952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人间四月天》歌词如下:

 过了许久

 你咽下枯涩的泪

 我在你记忆中已经遥远

 过了许久

 你咽下枯涩的泪

 我在你记忆中已经遥远

 可是我可是我转过身

 追逐你的脚步而来

 哪怕你轻轻的一回首

 我都会欣喜一辈子

 我追啊追

 我追啊追

 追到的却是

 你的背影

 我追啊追

 我追啊追

 追到的却是

 你的背影

 过了许久

 你咽下枯涩的泪

 我在你记忆中已经遥远

 过了许久

 你咽下枯涩的泪

 我在你记忆中已经遥远

 可是我可是我转过身

 追逐你的脚步而来

 哪怕你轻轻的一回首

 我都会欣喜一辈子

 我追啊追

 我追啊追

 追到的却是

 你的背影

 我追啊追

 我追啊追

 追到的却是

 你的背影

 2、《人间四月天》是周为纪念才女林徽因而创作的一首歌曲,该曲是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由韩磊演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097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