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爱字却浪漫至极:表白求婚|告白文案

不提爱字却浪漫至极:表白求婚|告白文案,第1张

不提爱字却浪漫至极:表白求婚|告白文案。

今天的天像一封浅蓝色的情书,不知道你抬头是否能够看的见。

我关于未来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是想要和你一起度过。

想用每日的温柔和月亮换取一束光,最后将他们化作星河万顷赠于你。

想夏天带你看海,秋天一起数落叶,在华灯初上的傍晚看星星眨眼,是和你一起,余生如何荒废我都觉得浪漫。

见山只是山,见海只是海遇见你之前,我没有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心事。

葡萄很酸,烟火一般,若不是有你我才不会想要把这人间看遍再离开。

我和你的相遇,怎么说呢,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通亮了一片荒芜的小宇宙

你能让月色温柔,让流星闪烁。眨一眨眼睛,便能让银河坠落。笑一笑,人间便多一簇璀璨烟火。

我很好追,但仅限于你。

相见时与你是满眼的温情碧波,揉了星辰与晚阳,触及时与你是指尖的心跳悸动,卷起波澜与微风。

南北两地也没关系,能见你,横渡太平洋我也愿意。

想起你,我便要提笔忘字了。

我花了四十分钟认认真真的想你。

我会在每个见不到你的日子里,保持想念。

如果声音有形状。

就算凌晨三点我也会淋着雨来见你。

从古到今,爱情都是人们百谈不厌的话题,爱情究竟是什么?我至今给不出精确的答案。爱情就是17岁的时候,能收到心仪女孩的莞尔一笑。爱情就是27岁的时候,男友拿着房产和车子以及钻戒向你求婚。爱情也可能是七十岁的时候还能牵牵手看看夕阳。我也经常看一些现代文学爱情读物,那里描写的爱情真的像风一样的来无影去无踪,爱情也像雪一样,值得人去期盼不容他人亵渎。古人在表达情感方面更含蓄,但是含蓄就已经很好了。太过了,也许就不是爱情了。

从看《诗经》的时候开始,就知道古代男子对于女子的也有强烈的爱,那时候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也会有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时候。又读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明白的和亡妻生死两隔的无奈和心伤。也读过了清代诗人纳兰容若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了解了男人的痴情。可是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听起来有些震撼,又有些忧伤。查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原来是宋代著名诗人柳永的诗。那么问题来了,柳永和李清照相比,谁的文采更胜一筹?柳永的一句词让人知道男人的痴情。

这首诗诗名是《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这是柳永写的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主要内容说的是盖着薄薄的被子,躺着小小的枕头,半夜因为受凉而醒来后,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就再也睡不着了。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起来又躺下,还是睡不着,这夜可是好漫长啊!也曾想过骑着马调头回家,但是为了生计和追求又不得无功而返。千万次的思念,都想法独自排解,只能任寂寞弥漫着,我把它暗自藏在心底。我有一颗和你一生一世都在一起的心,但现实生活中也只能无奈的让你流出千行的眼泪。这应该是诗人真实的所感所想,只是我查了查柳永的爱情,关于他的爱人好像是个空白,不知道是因为书上没有记载,还是他把这份爱隐匿了起来,能够让他这样想念,对于那时候的女人来说,是翘首以盼也是一种甜蜜吧。

柳永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对于仕途一直没有放弃,虽然每年都参加科举,但是没有很出彩的结果,直到晚年时分才中了及第。一生的不得志也让他满腹踌躇吧,他也曾一度沉迷于花天酒地和烟花之地间。放荡不羁的他酒醒之后依然不忘考取功名,这样一个婉约派的诗人徜徉在南宋天地之间,有人也拿他和李清照对比,谁更胜一筹呢?在我看来这两位不分伯仲吧,只是出自柳永的这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我却独独愿意摘抄下这一句,放在红色笔记本的扉页上。

都说男人一般是豪放粗犷的,看多了辛弃疾的官场不得志,以及李白酒后的不羁和洒脱,还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恬淡心境,情感这么细腻的柳永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能够对情感有如此深的顿悟,我想也是个情种,肯定也是个撩妹高手。我顺便也把柳永的《雨霖铃》看了一遍,第一次读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呢,如今一读果然那种悲凉的心境又涌上心头,不得不说柳永的诗,感染力真的超强啊!

不提爱字却浪漫至极:求婚表白|告白文案。

清晨的微笑给你,深夜的晚安给你,情话给你,钥匙给你。一腔孤勇和余生几十年,全都给你。带我走吧,我真的想要一个家了。

明明早已百无禁忌,偏偏你是一百零一。

星星会暗,月亮会有一天找不到踪迹,即使没有遇见在银河,和你相遇,本身就很浪漫了。

月亮原本是第一美好的温柔存在,你出现了,它就排第二了。

书签藏在书里,秋天藏在落叶里,你,藏在我心里。

海水有尽头,月亮有圆缺,人间是有不足,但你在就能弥补。

月亮照回湖心,野鹤奔向闲云,我步入你。

地铁有归的方向,飞机有航道,万物皆有轨迹,像我偏向你。

我与月亮,进行了一次深夜谈话,它与我谈论太阳,而我与它谈论你。”——SLGray。

“如果神明肯听一听我的愿望,那么我想你晚安,愿你的梦里总有星星。”——余光中。

“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小王子》。

“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又空。”——张爱玲《半生缘》。

“也许你望着月亮时,我正在想你。”——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戴望舒《烦忧》。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在你那里就是一个擦肩,在我这里是整个夏天。”——岩井俊二《四月物语》。

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视为完美神仙眷侣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他们的爱情童话却是这样的:

大概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憧憬过,完美的爱情是什么样子: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二;他是个大英雄,就算没机会拯救世界,也一定能在危难关头保护爱人;她是个可人儿,就算世界天塌地陷,也巧笑倩兮,给爱人无边的崇拜与温柔……

然而,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视为完美神仙眷侣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他们的爱情童话却是这样的:

他们聚少离多,危难关头各自飞;他们没有携手走到最后,也不是彼此生命的唯一,赵明诚纳过妾,李清照再嫁过人;他不是大英雄,获得了拯救世界的机会,却临阵逃跑;她更不崇拜他,本来能力就比他强,还写诗鄙视他……

但这样的他们,却成为现实中最令人羡慕的完美爱情,只因为他们成全了彼此内心最深处对人生终极追求的渴望,这种“成全”,除了对方,天下间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替代。

聚少离多,患难不见真情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有个完美的开头:

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当时的文坛大咖、大宋文化部司长李格非,他的女儿李清照,还未出阁,就以一首《如梦令》名满京城(即《李清照是个好导演,叫你演来一生的幸福》开篇解析的那首小令)。

大宋组织部副部长,后来官居宰相的赵挺之,他的儿子赵明诚,还在大学里念考古鉴定专业,已显出一派金石大家的风范,成为才华享誉京城的翩翩佳公子。

一对千年不遇的才子佳人,不仅相遇,而且相爱了,不仅相爱,还有一对高官父亲为小两口的幸福背书,免去了柴米油盐对爱情的消磨。

这一年,李清照才刚十八,赵明诚二十出头还没毕业,两人手拉着手在京城登记结婚了。新婚燕尔的生活甜如蜜,有着共同爱好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有空就去大相国寺古董一条街淘宝,然后回家“相对展玩咀嚼”。

但这种甜蜜和谐的生活,随着第二年蔡京独揽大权,戛然而止。宋徽宗启用蔡京,清洗他厌恶得司马光旧党,李格非身为旧党大V苏轼的门生,自然要被划归这一阵营,丢了饭碗潜回原籍。而赵明诚的爹地,赵挺之则属于改革派,官运亨通连升三级。

李清照本着夫妻一家亲的想法,向赵明诚的爸爸求助,请求公公替父亲脱罪。谁知道,等来的不仅不是父亲的赦免,反而是赵家的“划清界限”。借着朝廷“宗室不得与元祐党人(即旧党)子孙为婚姻”的新政策,虽然不是宗室,赵家还是把李清照赶出了京城。

昔日恩情皆是梦,患难更难见真情,回到老家的李清照只能感叹:“炙手可热心可寒。”

赌书泼茶,十年神仙眷侣

政治风云变幻,李清照婚后第六年,蔡京罢相,元祐党人全部平反,李清照立即回京与赵明诚团聚。然而,世事翻覆莫测,第二年蔡京复相,这几年来与蔡京争权的赵挺之病逝,整个赵家被集体扔进了监狱。

虽然后来赵明诚做了几个月的牢,因为实在没什么罪状,被放了出来。但不论是官场还是京城,都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尽管失去了往昔的奢华生活,但离开京城,在青州乡居的十年,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一生中最安宁、美满的日子:把买肉买衣服的钱省下来,继续搜罗古董,搜罗回来,两人废寝忘食的品评、记录、勘校,乐此不疲。

李清照给过这种日子的自己取了个笔名,易安居士,开始了与赵明诚相互扶持的文学创作生涯:赵明诚创作他的毕生心血《金石录》,每到考据拿捏不定的时候,李清照总能用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准确的告诉他某句话出自某个文献在某书第几页第几行……

这十年,对两个人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李氏电脑,恐怕赵明诚难以实现他的学术追求。没有这十年的幸福生活,李清照也无法写出之后那么动人的诗词。

宦海沉浮,赵明诚不是大英雄

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官场上又是几度风雨。宋朝政治路线的转变,使得赵明诚被重新启用,他和李清照又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结婚近二十年没有子女的赵明诚,一离开李清照的视线,立马纳了几个小妾。那个年代,官老爷三妻四妾再平常不过,虽然李清照也因此不开心,但并没有改变两人的灵魂伴侣关系。

李清照时而在青州乡下整理文物,时而陪伴异地做官的赵明诚吟诗作赋,鉴赏古董。然而大宋江山每况愈下,靖康之耻后,兵祸四起,人尚难自保,何况是文物。

青州兵变,李清照在慌乱中,只能把填满了十大间屋子的文物,筛了又筛,只捡珍稀轻便的,装了15车,南下投奔在南京当市长的赵明诚。其余多年心血,只能焚于战火。

几经辗转,到了南京,本以为可以放心了,没想到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一遇到城下兵乱,就弃城逃跑了,而且是撇下和他结发二十八年的李清照自己偷偷跑的!

只求苟安的朝廷靠不住也就算了,没想到相守了大半辈子的丈夫也靠不住,李清照拖着文物愤懑的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想,赵明诚当时是没有脸读这首诗的。他不是李清照心中的大英雄。

但,李清照并不是因为赵明诚是英雄才爱他,也不会因为赵明诚当了狗熊就不爱他。

越完美的爱情,越需要接受对方的不完美。

即便在今天,不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更何况是在那个无后为大的礼教宋朝,但赵明诚接受了,就像李清照接受他的懦弱那样。

从南京出逃没几个月,赵明诚就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他把毕生的心血,所有的文物和著作,嘱托给李清照,因为他知道,世上只有这一人能读懂他的灵魂,世上也只有这一个人会用生命去完成他最后的嘱托。

临终托付,李清照却是司马迁

赵明诚没有料到的是,李清照为坚守住这个承诺所付出的,并不只有全身的力气和一生的才华,更背负了平常读书人、平常女子所不敢背负的东西——当世的唾弃和后世的骂名。

古时候的女子独立生存本就困难,何况是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而赵明诚托付给她的那批文物,更是给她的生活雪上加霜——连宋徽宗赵佶都求之不得的东西,一个弱女子如何保得住?

觊觎宝物的人太多,文物屡屡被盗,每次都像在挖李清照的心头肉。终于,在她豁出命保护的几箱书画墨砚也被偷走之后,李清照痛不欲生,一病不起。

在生与死的边缘,一个投机的男人,张汝舟出现了。他不仅每日无微不至的照顾李清照,煎茶喂药,更山盟海誓地要保护李清照再不受漂泊之苦。

生,还是死?李清照面临的是和司马迁同样的问题:

生,司马迁就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李清照就再也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爱情;死,司马迁就无法完成父亲的嘱托,李清照就无法兑现对赵明诚的承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承诺,重于泰山。

李清照和张汝舟再婚了。然而,不到三个月,李清照就发现,张汝舟只是想要赵明诚的文物。为了和张汝舟离婚,李清照做出了一个比生死抉择更艰难的决定:告发张汝舟科举作弊,让他坐牢,自己才能借机离婚。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学说在李清照时期并没有出现,所以女人再婚,其实并不会受太多指责,顶多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关。

而告发丈夫就不同了,在宋朝,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跟谋逆造反一样,即便是天下大赦,也不能免罪。当时的刑法规定,就算是妻子所告最后坐实,也得坐三年大牢。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社会道德观下,这种行为不但会遭到当世所有人的唾弃,更会为后世留下骂名。

李清照再次选择了坚守对赵明诚的承诺。

她揭发张汝舟科举履历作弊,张汝舟因此获罪,李清照成功的离了婚,也进了牢房。好在有当官的兄弟帮她周旋,不久就放了出来。

重见天日的李清照此后一心写作,完成了为赵明诚而作的《金石录后序》,孑然一身的她,在只剩下与赵明诚点滴回忆的晚年,留下了千古绝唱: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没有与赵明诚的爱情,李清照或许写不出那么些绝妙好辞;没有和李清照相遇,赵明诚成为金石大家的路,也会坎坷许多。最好的爱情,是他(她)让我成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样子。

有多少小伙伴,当年为了和心仪的她考上同一所重点大学,发奋苦读?

有多少小伙伴,曾经为了给命中注定的她送上求婚戒指,努力工作?

有多少小伙伴,为她克服了与生俱来的腼腆?

有多少小伙伴,为她战胜了内心深处的懦弱?

男孩因为她,成长为能扛起一片天的男人。女孩因为他,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女人。

我们没有李清照的才华,也没有赵明诚的背景,但我们同样可以拥有相互成全的完美爱情: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本文转自优秀文艺类公众号——诗画文化。

    求婚成功朋友圈怎么发:我愿意,他也愿意;从此名花有主;—段感情千万绪,从此人间安排处;这个冬天,我是穿他外套的小女孩;遇见你爱意汹涌看世间万物都浪漫心动;有幸相遇,恰好合拍;天地之间,唯你是心上来客;在人间的风雪中,谢谢你来叩门。

    求婚成功发朋友圈的句子

    1、明天生动而具体,有且仅有一个你。

    2、往后余生,一屋两人,三餐四季里,爱情默存。

    3、余生不用指教了,都听我的吧。

    4、下一步,结婚。

    5、我来人间—趟,和心上人—起走在街上、看着太阳。

    6、这个冬天,我是穿他外套的小女孩。

    7、从此名花有主。

    8、我愿意,他也愿意。

    9、我攒了好多年的温柔和浪漫,现在终于可以全都给你。

    10、天地之间,唯你是心上来客。

    11、遇见你爱意汹涌看世间万物都浪漫心动。

    12、我说好。

    13、@xxx(未婚夫的名字)。

    14、先生是我漫漫余生里斩钉截铁的梦想。

    15、世界很一般,但你超值。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曾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金石学家赵明诚,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不过结婚不久后两人又以离婚告终,而且李清照把张汝舟以欺君之罪 告发宋朝廷,张被罢官流放,李清照受了九天的牢狱之灾。具体原因是什么呢?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乱世才女的不幸故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 赵明诚 出身诗书礼仪之家,与赵明诚结婚后兴趣相投、珠连璧合。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文坛的名士之一,以文章受知于苏东坡,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有《洛阳名园记》一书传世。她的母亲是宰相的长女,出身豪门,也是一位精通文墨的大家闺秀。由于受家庭熏陶,李清照少年即有诗名,才华过人,是名动文坛的才女。 李清照18岁时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也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 赵挺之 ,进士出身,在朝廷身居要职,曾两度出任丞相。赵明诚是 赵挺之 的第三个儿子,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 ”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与李清照结婚后,赵明诚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二人感情和谐,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 后因政治因素,赵氏亲属-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同时,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与词五十首,中夹杂李清照的词。叫人评鉴,友人陆德夫品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 靖康之变、境遇遭变 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因奔母丧先南下金陵,任江宁知府。这时李清照已返回青州,整理归来堂中的金石文物,准备与南下的赵明诚会和。最后经挑选装车15车,其他没带走的东西便锁在10余间房,但时局变乱,她离开没多久,青州就发生了兵变, 李清照故居的房屋连同书籍文物被乱兵一把火烧毁,夫妇二人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令李清照痛心不已。。 赵明诚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因为失职而罢了官。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当其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下属自行布阵,在夜晚之时,成功击败王亦。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 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不久,赵明诚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赵、李分别时,局势更糟。李清照也知道,夫妻分别,随时都可能遭遇兵祸。而丈夫在兵变中的懦弱也在她心中留下了阴影,于是她更担心自己保护不了随身所带如此多的物件,于是便问赵明诚,若真发生不测,那该如何是好?当时赵明诚说,若逢不测,先丢辎重,再抛弃衣物,然后依次是书册、卷轴和古器,而夫妇二人所收藏的最为珍贵的《赵氏神妙帖》不能失去,若非万不得以,只能与李清照共存亡。 1129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李清照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悲痛欲绝,大病一场。她一生未曾生育过儿女,从此便孤身一人,流落江南,过着无依无靠、寄人篱下的凄凉逃亡生活。 改嫁伪君子张汝舟,认清其丑恶面目毅然决然同张汝舟打官司离婚 此时的金兵大举南侵,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宋小朝廷在金兵的追击下步步南退,李清照跟随逃亡的难民沿着朝廷的退却路线,经越州、台州,到剡州、温州,再往衢州,最后到达杭州,一路颠沛流离,转徙奔波,既要逃命,又要照看几经劫难保存下来的一些图书文物。几年的逃难生活,使李清照身心交瘁,重病缠身。就在李清照彷徨无助、几欲不支之时,有一个人闯入了李清照的生活,这个人叫张汝舟。张汝舟 当时在朝中监诸军审计司任职,风流倜傥,能说会道。张汝舟结识李清照后经常去看望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使孤苦无依,病困交加的李清照倍感温暖,很快便答应了张汝舟的求婚请求,时在1132年,李清照已49岁。 张汝舟当初之所以要迎娶已是年过半百、人老珠黄的李清照为妻,一是贪慕李清照当时天下第一才女的名色,二是图谋她收藏的那些价值连城的书图文物。婚后李清照感到受骗上当后,毅然决然要同张汝舟离婚。此时的李清照虽然病困交加,老年体弱,但她却从来就不是一个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弱女子,而是一个有胆有识、敢爱敢恨的女中伟丈夫。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 科举考试 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而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 ”驵侩”之人为伴。所以婚后当她发现张汝舟像一个市侩,实难同他安度晚年,便想趁早离异。张汝舟则为了夺取李清照的书画,古器物等,想早点把她折磨死,所以经常地虐待她,李清照无法忍受,提出离婚。为了诉讼的胜利,她不得不同时检举了张"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 在当时男尊女卑,女子主动提出与丈夫离婚谈何容易。她利用掌握的张汝舟弄虚作假欺骗朝廷谋取官职的罪状,避轻就重,以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为由,告了他一个欺君之罪,并要求离婚。 按照当时宋代的刑律,如果丈夫有罪被流放到偏远的外地,那么妻子就可以合法地和他离婚,并且能够保住自己的财产。李清照出身于诗礼簪缨的官宦世家,谙熟律令,深知历来朝廷对科场舞弊案件非常重视,一旦有人入官举报,皇帝都要亲自过问。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的罪名查实成立后,由皇帝下旨褫夺官职,流放到广西柳州。 宋代有一条恶劣的律条:妻子入官讼告丈夫,即便是事实确凿,罪名成立,在丈夫受到刑罚的同时,妻子也必须坐两年牢。为了尽快结束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与这个 小人一刀两断,李清照义无反顾。当然她因此也被关入大牢。 就在李清照身陷囹圄之际,赵明诚的表弟綦崇礼向李清照伸出了救助之手。当时,綦崇礼正被宋高宗信任和倚重,綦崇礼将李清照几年来颠沛流离、一直追随皇上銮驾及被张汝舟骗婚的经过如实奏报给宋高宗,请求皇上网开一面。宋高宗答应了綦崇礼的请求,李清照在牢房中只关了九天就被释放回家了。但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李清照出狱后,给綦崇礼写了一封书信表示感谢,这就是著名的《投翰林学士崇礼启》,在这封信中,李清照不仅对綦崇礼搭救她出狱表示衷心感谢,还详细阐述了自己被骗婚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不忍辱偷生的由衷之情。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着。但乱世中一切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46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