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限制娶妻制;
2,要娶媳妇先建厕所;
3,另类美食:昆虫美食节;
4,非洲买婚制:1个老婆60美元;
5,神奇的非洲:“咬人”治病术;不穿上衣的非洲时尚;
6,非洲女孩的“百辫”发型;
7,非洲人喜欢穿蓝色婚纱:非洲人穿婚纱吗?
要说以前,还真没什么非洲女孩结婚穿婚纱。那时候的婚礼照片上,新娘自然是传统的非洲打扮,不少人选择蜡染布、绣花布等高档布料制作的漂亮衣裙。即使非洲沿海城市里的天主教、基督教徒,已经习惯在教堂结婚,却同样很少穿婚纱拍照。究其原因,一是一般人不舍得在这方面花钱;另一个是传统的婚纱比较适合…爱美的富拉尼人:身上刺青展示美;拔门牙切耳朵:马赛人的“独特”的爱美方式;西非:女孩求婚男孩不能拒绝;西非沙漠美男大赛,胜者可以一夜风流;一般地说,北非国家遵循阿拉伯的礼仪、规则及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中非国家沿袭黑非洲的多种文化的特点,而南非在很大程度上受荷兰及英国影响。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四,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所有的人,要进入清真寺,都必须脱鞋子。如果被邀请到埃及人家吃饭,习惯上带花或巧克力作为礼品,在送礼或受礼时,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能只用左手。款待埃及人,要用不含酒精的饮料。埃及的社会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般比其他地方晚。晚宴一般要10:30或更晚些才开始。
利比亚:在利比亚安排会晤要尽量提前,并准时到达。但利比亚人对时间的运用很灵活,他们并不很遵守时间表上的安排。邀请吃饭或参加招待会是一般的款待形式。制定有严厉的禁酒法律条文。如被邀请到利比亚人家吃饭,只有男人能参加,而且要为男主人带礼物,不能为他的妻子带礼物。谈话时避免谈政治、宗教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
南非:在南非,存在严格的有关种族与肤色的习俗和社会成规,在这方面,你最好效仿你的东道主行事。在南非很难避免谈到当地政治,尤其是种族隔离政策。你可以发现,当地人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多数南非人会说两种语言,即英语和南非公用语(来源于17世纪的荷兰语)。泰国人习惯"合十礼"(即合掌躬首互向对方致礼),合十时常互致问候"沙瓦迪卡"(泰语"您好"的意思)。别人向你合十问候时,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合十后,便不必再握手问候或告别,但僧侣对俗家则不必回礼。见面或告别时的握手礼,尚未普及流行于泰国社会。
坦桑尼亚人非常好客,十分注意尊重老人,并注重礼节。晚辈见到老者要用敬语问候,晚辈在长者面前不能坐姿不端正,不能在长者离席前先行离席,同长者席地而坐时,不能伸腿或后仰,更不能把脚伸向别人。晚辈接受长者送的东西时,要双手接,如果东西很小,可用右手接,绝对不可用左手去接;递东西给他人时,也要用右手;不得用左手接、递时,要向对方致歉。在坦桑尼亚,日常生活中左右手分工明确,右手用来握手、拿东西、吃饭,左手用来洗下身。 在待客方面,坦桑尼亚人不愿意生人随便进入自己家门,更不喜欢生人进入卧室。有前后门的家,客人须从前门进入,只有十分亲密的朋友才可走后门。
肯尼亚阿巴尔德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有家三星级旅馆———“树顶”旅馆。这家旅馆建在“树”上,客人能观赏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因此,住店客人不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曾在此住过。
树上公主树下女王
1952年2月,伊丽莎白公主来到当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肯尼亚旅游。一天,公主为观赏野生动物下榻树顶旅馆。当晚,公主接到父王驾崩的消息和由她继位的诏书。次日,伊丽莎白中断旅行,立即返英。次年6月2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为女王。树顶旅馆的经营者们借机为自己树碑立传,大肆宣传“树上公主树下女王”的故事,还刻成碑文立在顶层平台上,供游人拍照留念。
树顶旅馆设计别致
早期的树顶旅馆完全搭建在几棵大树杈上,是全木结构,当时较为简陋,属于规模较小的“吊脚楼”,主要是向派驻肯尼亚的英国军政官员以及西方探险考察人员提供观赏野生动物服务。后来名气大了,游客络绎不绝,在原址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目前的建筑仍为全木结构并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古朴风格和野趣,只是大树杈变成了数十根大木柱。建筑底层高高吊空,上面有三层,各层设有客房,两头有观景走廊,顶层有宽阔的观景平台。
人们在旅馆除了观赏四周美景外,还可以用旅馆提供的食品逗引飞来飞去的各种鸟和上蹿下跳的白尾猴、狒狒。旅馆后面有几个天然大水塘,水塘里有鳄鱼、水龟,中间有一片被芦苇覆盖的陆地,上面有成堆的鸟蛋。
“树顶”赏景别有情趣
我在肯尼亚工作时曾多次光顾树顶旅馆。旅馆有数十个房间,每次可接待100多位游客。
阿巴尔德拉野生动物园海拔约1200米,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在其他野生动物园,人们通常可以开着车到处漫游观赏动物。而阿巴尔德拉是荒野,野兽出没,危机四伏。所以,一旦上了树顶旅馆,就不能随便下来,只能呆在上面观赏动物。游客一般由旅馆专车接到距离旅馆约200米处,游客在几位持枪工作人员的护卫下,经过专门通道走进旅馆。
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及防火的需要,旅馆从不生烟火,所有食品均在接待站做好后运来,然后用微波炉加热。
在树顶旅馆观景除了看动物,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夜晚,旅馆打开专用的探照灯照亮楼下左边的一块空地,开始表演“给大象喂食盐”。工作人员把盐洒在地上,在那里等待的几十头大象争先恐后地用长鼻子将盐从地上卷起,送入嘴里,如此不停地重复着,地上的盐都吃光了,大象还依依不舍地用鼻子拱着地面,不愿离去。我问服务员大象为什么爱吃盐,他们只知道这是旅馆保持很多年的传统表演项目,为什么给大象喂盐和大象钟爱食盐的原因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风情奇特的马赛人
非洲是世界上部族最多的大陆,大大小小共有2000多个,使用近千种语言,也是全球语言、民族最具多样性的大陆。各个民族保持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地方传统、情趣嗜好、道德礼仪等生活方式,反映出非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烂若星河的民风习俗。其中,居住于非洲东部高原上的马赛族人,更是以其不同的人种特征,剽悍的种族个性,鲜艳多彩的装束和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而声名远扬。
马赛人的长相较为特别:皮肤呈棕黑,脸庞稍窄,鼻头略显宽大,身材瘦而颀长。他们的风俗和装饰更为特殊,男人们蓄长发或将长发编成条条小辫并插上漂亮的发饰,女人们则一个个剃成光头,以之为美。马赛女孩从幼时就扎耳朵眼,并用牛油软化耳骨,塞入耳坠,随着年龄的增长,耳饰物也加大重量,镶金、镀银、石子、珠子、铁环等各种各样的耳环挂了上去,耳廓越拉越长,耳孔越拉越大,直到两耳垂肩,双耳洞穿,甚至大到可伸过一个拳头。她们的头上常戴有一圈白色的珠饰,但更明显的是颈部挂上一个圆形的五颜六色的项圈。另外,手臂和脚上套着色彩缤纷的珠链或闪闪发光的铁环铜环,这些饰品随着结婚年头的增加而不断加码,最重时竟达十四、五公斤。男人们也会在颈部、手和脚腕挂上彩色的珠环,但寥寥几串,不会像女人们那样浑身披挂。
马赛男人除了身材瘦而高的外表特征外,再就是他们长年累月都披着一块红色方格、长方形的布匹,从肩上垂下,一披一绕,这就是他们的服装,也有人身披两块红布,一块斜搭在肩上,一块围于腰间。穿红是为了吓走野兽,因为从远远的地方看这些红布,犹如荒原上飘动的烈火,具有很强的威慑力。与其他民族另有不同的是,他们红布披衣的里面,不仅没有裤子,也没有裤头。
马赛族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马赛男人养成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锻炼出一身搏杀猛兽的好本领。他们外出时,总是带着三件东西防身:
1、掂在手里的长矛(或梭标)。马赛人对长矛感情深厚,总是矛不离身,随时防备来犯之敌和凶猛的动物。在少年时,父辈们就开始传授他们舞矛、掷矛、击矛等竞技绝活。所以,马赛人能够在20米开外的地方用长矛准确地击中运动着的物体。
2、腰佩弯刀,随时抽出可以自卫。
3、拄在手中的棍。棍子因长期抚摸变得光滑发亮,走路时拄在手里,休息时顶着屁股用作依靠。在东非一些国家的工艺品市场上,就可以发现一些以马赛人独特的站立姿态为造型而制作的工艺木雕。
马赛人的家产是牛,谁拥有的牛数量越多,地位就越高,越易得到其他人的尊敬。男人在娶妻时,牛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定婚时的聘礼,牛越多,娶来的妻子就越多,因为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马赛人的主要食品和饮料皆取于牛,他们认为牛身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干净的。每天早上用餐前,男主人用绳子在牛的脖根处捆扎一下,然后取出利箭,射入牛的脖子,鲜红的牛血像半开的自来水一样汩汩淌入下面的小桶。一头牛间隔两星期抽一次血,每次可供5-6个人饮用,血抽够后,主人将绳子解开,牛血立即止住,伤口也是让其自然愈合。吃上几片烤牛肉,喝上一杯带有牛的体温的新鲜血液,马赛人又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也有一些男人更省事,拿着小刀,对着牛的脖子“唰”地就是一刀,然后插上管子就喝,干脆来个茹毛饮血。马赛人的家中没有菜篮子,但他们的身体并不缺少维生素,这可能归功于常年饮用牛血的功劳。
马赛人不但长相、衣着、饮食有些独特,他们的传统舞蹈也与众不同。跳舞时,男、女青年分列两边,女子们站成一排摆手耸肩,齐声歌唱,权当舞者的“啦啦队”,男青年中有一个人走出场,用尽气力,噌噌地往上蹿,蹦了几下后归队,然后走出下一位继续“旱地拔葱”。“跳高”完毕,男青年走向女子们,与她们行碰面礼,这也是男女青年脉脉传情的一种方式。马赛人跳舞是实实在在地“跳”舞,这种“跳高”的方式是马赛部落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
俾格米人——世界最矮的人种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曾有关于“小人国”的故事,在国外的民俗文学中也有过不少“小人国”的记载。世界上果真有“小人”吗?当我走入非洲才知道,在中部非洲赤道线两侧的热带雨林里,的确生活着一个身材非常矮小的民族——俾格米人,他们是世界上最矮小的人种。
吴先生是上海人,曾在中部非洲的几个国家里做原木收购生意,对地方上黑人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民风习俗有所了解,并和森林里的俾格米人有过接触。他曾向我讲述第一次探寻“矮人国”的情景。
五年前的一个旱季,因工作需要,吴先生深入到喀麦隆、中非、刚果三国交界地带的一个林区。这个林区位于森林深处,远离人烟,林区的主人虽取得砍伐权,但交通一直是个问题。在偶尔的一次聊天中,一名黑人雇工告诉吴先生离此不远的地方,生活着一群非常矮小的人,他们居无定所,不知从其他什么地方刚迁来不久。第二天一早,按捺不住猎奇的心理,吴先生叫上另一位华人,带上两名黑人雇工,向俾格米人可能活动的区域开进。
寻找的过程非常辛苦。临近中午,他们隐约听到前方有人喊叫的喧闹声,很像是猎人在恫吓野兽。四人来了精神朝着声音的方向寻去,但空无一人。其中一黑人雇工说:现在已进入“非常时期”,俾格米就在附近,暗中监视我们,如果我们接近他们的生活区,会有人自现原形,否则对方不会主动接触我们。所以,大伙要装着毫无戒意,有说有笑,尽量朝附近有空地、有香蕉树的地方去寻。果然,在通往前面平坦之处的草径上,默默地站着十多个手持长矛和弓箭的俾格米男人,平均身高在12米左右,最高不会超过148米。吴先生颇感兴奋,掂着背包,刚上前两步,就引起对方一阵骚动,其中一矮人嗷嗷地怪叫两声,其他人立即扬起长矛、举弓搭箭,瞄准四人。吴先生连忙退后几步,从包中取出盐巴、瓷缸等礼物递给身边的一位黑人雇工,让他上前。黑人雇工不懂矮人们的语言,就抱着东西,作出吃、喝肢体语言与他们交流。一矮人接过礼品,用小手指蘸点盐尝了一下,然后让他们后退等候,他自己拿着东西返身跑回送信去了。趁此间歇,吴先生和善地打量这群俾格米人。他们身体矮小,但四肢健状,身材匀称,脚板宽厚,臀部平坦,腰系树叶或树皮做成的围裙,有几个人的脸上还用刀刻出条条疤痕,显得威武和精神,这大概就是最古老最简朴的纹面。与其他黑人不同的是,这群人的皮肤呈深棕色或古铜色,鼻尖前翘,额头突出,嘴唇很薄,头发也不是特别卷曲,的确是一个很独特的民族。约20分钟工夫,送信的黑人带着一位长者匆匆赶来,矮人们一见来人,忽地站到两旁,闪开道路,垂下手臂,面带崇敬之情,可能这就是他们的酋长了。
还有很多,包括埃塞俄比亚人也很有特点以及吉布提人和索马里人,你自己到知道里去搜搜吧。
前两年,美国黑人领袖发起了“百万男人大”,号召非洲裔男士负起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几年的非洲生活,使我对此深有感触:在非洲,男人实在有点太“潇洒”了。
刘晓庆曾感叹做女人难,她哪里想到做非洲女人更难。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在中国,那半边好歹还有老公帮着抬,养家糊口的重任,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自是当仁不让。在非洲,不**女是在勉力支撑着整个天。更不易的是,无论是白领丽人还是打工一族,少有轻装上阵单枪匹马打天下的,多半是拉家带口作为单身母亲独闯世界,备尝生活的艰辛。
我老公在阿比让为一家国际金融组织工作,单位里来自非洲国家的女职员很多。不少人教养良好,业务出色,人又漂亮,条件相当优越。按我们的想法,求婚的男士必争先恐后挤破了门槛。也确实有人嫁得如意郎君。但对不少人来说,为人母,同时又在法律上为人妻,有个幸福家庭,并非易事。 好友安娜是乌干达人,漂亮优雅,心地善良。原在联合国工作,后又转来这边成为我老公的同事。她有两个儿子,保罗和威廉,一个10岁,文静腼腆;一个7岁,活泼淘气。至于孩子的父亲,安娜却从未提起过,似乎他根本不存在。
邻居非洲裔美国人珍妮也是我老公的同事,她选丈夫一直没有着落,但却有个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朋友的同事更不简单,不仅带着亲生子女过,在安哥拉为联合国难民署工作时还收养了个当地孤儿,组成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共享天伦之乐。这种选择,有些是自愿,有些却是无奈。如果有丈夫,那是运气好;如果没有,也实属正常。非洲男士的那份自在,着实让一身沉重的中国大丈夫们羡慕。可反过来,这身轻松却使女人们的叹息成倍增加。若相安无事,当然风平浪静;若一个想嫁,一个不娶,只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来自塞拉利昂的西赛带着同居女友来我家吃饭,看起来两人甚是亲热。过些日子我向老公打听他们的情况,老公说他们很好,依旧双进双出。只是问西赛是否打算结婚时,他直摇头,回答说你不懂非洲女人。这非洲男人才让人不懂呢,怎么一进入正题便退避三舍了呢。话说回来,也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我在阿比让大学法语教学研究中心学习时,教文学课的老师是杜瑞女士,有时家里没人,她也会把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带到教室来,让他们在角落里看书写字。2月份两个星期的春假一过,在课表上发现文学课换成了普丽夫人,而上课时来的分明还是杜瑞女士。私下一打听,原来她的男友终于和她正式结婚,名字当然也就随了老公。无论怎么说,白领丽人们收入甚丰,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抚养孩子,对付日常生活自是不在话下。最艰难的要算那些没受过什么教育的非洲女性了。由于没有特殊技能,她们大多帮人带孩子、做家务。差些的,头上顶盆水果蔬菜沿街叫卖,日晒雨淋,艰难度日。这样的女孩,很少有能够正式结婚的,多是同男友同居。没有婚姻保证,也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孩子她们却照生不误。将来会怎样,也不过多考虑,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
奥黛特是我女儿的保姆,26岁就有了三个孩子。我问她既然已和男友生活了好几年,为什么不正式结婚,虽不能约束什么,但好歹有一纸婚约,白纸黑字写着,哪能说不算数就不算数。她耸了耸肩说,明年吧。哪天他看上别人走了,就是结了婚,我也没办法。我说,如果他跑了而你又失了业呢?奥黛特说,我就把孩子送到乡下去———俨然乡下是她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堡垒。现在,我女儿已经3岁了,奥黛特当新娘的日子仍遥遥无期,真不知要等到哪一天。
家里另一个女工妮可17岁,还没有固定的男朋友。母亲带着她和10岁的弟弟一块过。父亲在她10岁时就一走了之,再也没管过他们,是舅舅时常接济一下。妮可说她并不奢望将来有人能正式娶她,就这么打打工,挣点钱,再生个孩子就行了。
我曾试着讲些外面的故事给家里的女工听,但在大众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她们又何尝不了解呢,那些走南闯北的职业妇女们就更是如此了。然而她们并不抱怨什么。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就只有默默接受罢了。
有点丧气的娱乐圈,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TVB演员袁伟豪求婚成功港姐张宝儿。
袁伟豪在社交平台公布视频,宣布求婚成功,即将迎娶女友张宝儿。
两人相差11岁,但是却幸福得很。他在社交网络上写道:经过很多高低起跌,是时候安定下来,感谢你愿意和我在余生一起去看世界!原来,一年前的今天他向女友求婚成功了。
时隔一年,此次突然公布,是因为两人即将完婚。
据悉张宝儿在农历新年期间曾遭遇意外,她将车辆停好之后,有人坠楼直接命中其座驾,虽然当时张宝儿不在车内,但大受惊吓,所以袁伟豪决定尽快完婚。
关于求婚,在去年此时,两人本是一起到加拿大旅游,但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面前,袁伟豪求婚了。张宝儿透露,求婚当天正与袁伟豪准备晨跑,本以为男友摆弄相机只是记录生活片段,没想到竟然是惊喜求婚。在两人准备运动时,袁伟豪突然单膝下跪送上戒指,说“你愿意嫁给我吗?做我的太太吧!”女友张宝儿顿时掩面痛哭,难掩激动之情,袁伟豪见此随即为张宝儿擦去眼泪,甜蜜拥吻甚至在求婚当天,袁伟豪与张宝儿都穿着运动衣,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好友的见证,两人就这样完成了终身大事。对于自己被求婚,张宝儿表示当下觉得很意外和开心,虽然没有特别的布置,但很高兴能够在阳光、瀑布和青草的见证下,答应成为袁太太。 而袁伟豪受访时透露,当他求婚那一刻,整个大脑一片空白,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不知所措。
在得到女友的同意后,袁伟豪与张宝儿一起走到袁伟豪早就准备好的镜头前,记录着这幸福的一刻,张宝儿大方秀出3克拉钻戒,袁伟豪高呼“妈妈,我成功了”,幸福满屏。据悉两人是在2017在非洲拍摄《打工捱世界》时相识相爱的,当时因为袁伟豪才和岑杏贤分手,两人感情一度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妄自揣测罢了。两人首次被媒体拍到后,就大方承认了恋情,因为太过于甜蜜,经常高调秀恩爱,所以频频传出结婚的喜讯,终于在去年完成了求婚仪式,今年也等来了两人的好消息。
不过袁伟豪的这位未婚妻也是出身不凡,其父亲有“内裤大王”之称,公司的注册资本有八千万港元,员工过百人,年营业额估计能够达到五千万至一亿港元,名下房产总值三亿港元。
张宝儿虽然出生富贵,但是却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坏毛病,相反她十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从小就是个学霸,成绩优异,大学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之后参加港姐选举,也是入围了全国十强,从而步入娱乐圈。
巧的是,在她参加港姐选举第二年,她的妹妹张宝欣也参加了港姐选举,也成功出道了。这对姐妹花虽然都无缘于港姐前三甲,但最后都成功出道,并且都发展不错。
说回来,早在张宝儿进入娱乐圈时,媒体就给她封了一个“过亿千金”的称号,如今袁伟豪求婚成功后,更是被媒体成为“三亿驸马”,看来是成功入赘豪门了。
两人在今年四月联名以高达6568万港元(约合5739万元人民币),购入西贡傲泷一个实用面积达220平方米,还有一个50平方米花园的豪宅,其中张宝儿父亲给了千万付房屋首付。
而现在两人的婚房豪宅也被曝光,位于清水湾,环境十分清幽,房子是复式设计,一共有四间房,还有一个超大的开放式厨房,视野很开阔,看来两人真的好事将近。说来喜欢看港剧的人对于袁伟豪应该比较熟悉,近几年比较火的《使徒行者2》、《On Call36小时》等都有他的身影,而他也凭借这些影视剧,很快在娱乐圈爆火,圈粉无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虽然这几年TVB发展每况俱下,但袁伟豪作为2007年香港先生的总冠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得到了TVB的力捧。刚出道时,他也出演过不少配角,算是从底层做起。袁伟豪演戏属于比较扎实的那种,每个角色无论大小,他都会仔细研究,然后用自己的感悟,演绎出角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直到在2012年,《On Call 36小时》,让袁伟豪脱颖而出,迅速成为TVB当家小生。之后的《拆局专家》,让他获得TVB马来西亚星光荟萃颁奖典礼最喜爱男配角奖和最喜爱TVB电视角色奖。2016年的《城寨英雄》,更是让他获得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受欢迎电视男角色奖。而近年比较大火的,就是和惠英红合作的《铁探》,这部剧也算是TVB时隔多年推出了精品佳作,在内地也播的很火。当时合作时,惠英红都对他赞赏有加,称他很有前途。如今袁伟豪,事业爱情双丰收,好不得意。对于这一对金童玉女,也是撒花祝福啦!
21、世间的爱情,总是陌生的,很多时候,不知情,却让人动情。著名画家杨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只是因为偶然看到了一个非洲女孩的雕像,心中产生了黑暗的感觉,还威胁要娶一个非洲女孩像雕像一样。
杨彦是我国的一位中国画画家,他的中国画相当精通。
杨彦生于1958年,1964年6岁开始热爱绘画。从那以后,她一直在学习画画。杨彦长大后,进入了绘画行业。他还是从许多名家,如著名画家李可染和华佗,他们都是他的老师。杨彦在国画中的表现相当突出,因此,在整个画坛,杨彦还是有点名气的。
杨彦第一次看到这座雕像是在1998年。那一年,杨彦40岁。那天,他去拜访一个朋友家。在他的房子里,有一座雕像。据他朋友说,那是一个非洲女孩的雕像。当杨彦看着他面前的雕像时,他觉得很美。虽然这是一个不同的国家,但它让人们觉得非常美丽。杨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娶一个像她这样的女孩。
当他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是,每个人都把他当笑话听。然而,杨彦非常坚持。尽管家人一直催促他结婚,但杨彦仍然没有放弃,坚持要找一个非洲女孩。然而,这种做法真的会让人困惑,很明显,只有一尊雕像,怎么会让人如此执着呢?
2011年,53岁的杨彦去了非洲,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真爱——一位美丽的非洲女孩。当他看到她一次,杨彦觉得这是他的命运。那个女孩,就像那雕像活着的样子,那么美丽,让人无法忘记。
虽然语言上有差异,交流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杨彦还是成功地与女孩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第二次见面时,杨燕就向她求婚了。所谓的闪婚可能就是这样。2011年9月,杨燕在青海省花了4000万元与这位非洲女孩举办了一场超级盛大的婚礼。杨彦一直在想的事情终于实现了。也许这也是黑暗的命运。
为什么女孩在认识杨彦不到两天就接受了他的求婚?
这位名叫阿依达的非洲女孩遇到杨彦时只有24岁。当时她正在大学三年级,对绘画有着强烈的爱好。第一眼看到杨彦,她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当时,杨彦常年画中国画,习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他留着长胡子,穿着唐装,看起来像个画家。艾达发现这个比她大29岁的男人对伯恩来说不同又有吸引力。
他们说那是一见钟情。阿依达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杨燕也遭到了家人的反对。面对这样一场“错门错户”的婚姻,大家都觉得不太可靠。但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是幸福和令人羡慕的,
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会聚在一起,他会握着她的手教她;他穿着唐装,她穿着旗袍,挽着头发。这种跨越中国和非洲的爱,让人们重新相信爱。
2011年,画家杨彦在北京温都水城康熙行宫,举行了一场浩大的婚礼,辞别了53年的独身生活。当时参与宴会的人数多达5万余人。
虽然那场盛大的婚礼把他送上了热搜,但也让他饱受谈论,这是怎样回事呢?1958年,杨彦出生于青海西宁的一户书香人家,从小潜移默化,他对绘画产生了浓重的兴味。他的舅舅马福伟见他在绘画上有天赋,于是在他6岁的时分,就教他绘画,并让他临摹《芥子园画谱》
1978年,学画多年的杨彦成为画家华拓先生的弟子。尔后,他又陆续拜齐白石与李可染为师。有了巨匠们的指点,再加上杨彦在绘画上的天赋与刻苦,他慢慢构成了本人共同的作风。他的创作手法更是多变,泼墨、长卷、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精。
早在年轻时,杨彦便凭着一幅《大宁河览胜图》,在画坛惹起了不小的惊动,而他那时便成为了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杨彦酷爱绘画几十年如一日。他的画不只深得评论家好评,还经常呈现在国度级大型画展与美术展上。而他也因其画作颜色丰满,气势恢宏,再加上鲜明的个人特征,因而被大家称为“当代张大千”。
按理说,搞艺术创作的人,常常是浪漫而多情的。比方民国时期的徐悲鸿在感情上就曾闹得沸沸扬扬。但杨彦却是个例外,他在绘画上功成名就,但他在感情上却一片荒芜。起初,家人还常常催婚,杨彦却一直以为宁缺勿滥。假如不能遇到那个令他心动的女神,他宁可独身到老。
一眨眼,杨彦就过了知天命的年岁。眼看着杨彦白胡子都挂在腮上了,家人慢慢对他结婚的事情死了心。曾经热心做媒的同事和朋友,也以为他请求太高,也摸不清什么样的姑娘合他的心意。
倒是杨彦不急不躁,仍然把本人关在画室里安心创作。
其实,杨彦早已心有所属,只是他心里的那个她还没有呈现,这是怎样回事呢?
原来,杨彦有个好朋友叫张二苗。张二苗平常喜欢珍藏非洲雕塑。有一次,杨彦到张二苗家作客,看到了一尊非洲少女的雕塑。当时他看到少女美丽的容貌后,心里竟产生了要娶一位这样的姑娘做妻子的想法。
尔后,杨彦为了寻觅心目中的女神,他开端了千里“寻妻”的路途,美国、意大利、非洲的许多国度等,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但是他却迟迟没有发现和雕像长得一样的姑娘。
几年后,作为当代有影响力的画家,杨彦受邀参与了非洲塞拉利昂独立50周年的庆贺活动。
在活动完毕的时分,杨彦决议到周边城市去采风,顺便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由于言语不通,他请约请方给他引见了一位当地的导游来协助他。
很快,一个叫艾达的姑娘被派了过来。
艾达21岁,还在当地大学读书。她通晓英语和汉语,与杨彦交流起来并无大碍。不过最让杨彦快乐的是,他一看到艾达,就立即想到了那尊雕像,这不正是他四处寻觅的“妻子”吗?
艾达对中国文化很有兴味,在给杨彦做导游的几天里,她和杨彦聊得十分开心。以至还拜杨彦为师,准备学习书法。
很快,杨彦就要回国了。于是杨彦开门见山地向艾达表达了爱意,并向她求婚。
事情来得很忽然,不过艾达非常欣喜,由于她也对才气横溢的杨彦也早就心生喜欢了。所以她仅停顿了一秒钟,就容许了杨彦的求婚。
随后,在艾达的家人的祝愿声中,两人在塞拉利昂办理了却婚手续,然后杨彦再拿着结婚证为艾达办理了护照,双双回到了国内。
但是带着娇妻归国后,杨彦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都对他们的婚姻非常不看好。在这些人看来,杨彦这不过是一场异国艳遇。再说了老夫少妻向来持久不了,何况还是跨国婚姻,在文化和思想方面肯定也很难调和,总之他俩在一同太格格不入了。
一时间,杨彦从国外带回来了个年轻非洲妹的音讯,被大家传来传去,竟传成了一个笑话,各种风言风语也不时地落到杨彦耳中。眼看着本人的名声被那些人越传越离谱,杨彦决议要举行一场浩大的婚礼,以此来堵住那些好事者的口。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场气势浩荡的中式婚礼。但是让杨彦没想到的是,婚礼有多繁华,就有几人骂他老牛吃嫩草。还有人讪笑他为了个非洲妹挥金如土,他一定是脑袋被驴踢了,几乎是傻到了家。
网上更是有人直言,杨彦这不过是土包子的糟糕行为艺术,几乎有辱画家的名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地改动了见地。
原来,杨彦和艾达结婚后,两人不断过得非常甘美。不论到哪里参与活动,艾达不光陪伴在杨彦身边,还把他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
除此外,聪明的艾达跟着杨彦学绘画和书法,两人有时还共同创作作品。在画展上,艾达还能给喜欢绘画的朋友讲杨彦的创作动机和绘画过程中的趣事。时间一长,杨彦和艾达就成了书画界的明星夫妻。不光网上经常有他们的音讯,而且就连电视台,也慕名约请他们到节目中讲讲他们的爱情。
慢慢地,大家改动了对杨彦和艾达的成见。以至置信了爱情来的时分,年龄不是问题,文化也不是问题。因而大家一边慨叹他们传奇的爱情,一边送上了迟到的祝愿。
杨彦和艾达还努力于协助非洲,曾义卖过一些作品,并将拍卖所得的40余万元钱,全都捐给了非洲灾区,用来治疗在当地高发的埃博拉病毒患者。
尔后,艾达先后为杨彦生下了两个混血儿子,这为两人的生活,更是增加了许多乐趣。在杨彦看来,艾达不只是他最圆满的妻子,而且还是他最优秀的学生。在他的支持下,艾达开过画展,而他在画展上对采访的记者表示,艾达就是中国画家,她只画中国国画。
不少人发现,自从杨彦娶了艾达后,由于频频亮相,再加上经常在电视台露脸,他曾经成了大名人了。而他在知名后,他的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价钱一翻再翻,以前拍得十几万一幅的作品,往常竟拍出了上百万的价钱。显然,杨彦娶艾达这是一桩双赢的婚姻。豁然开朗的人们这才发现,杨彦花大钱办婚礼那可不是傻,那是投资。
当然,看着杨彦与艾达出双入对,夸奖他们夫妻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还有人打算学杨彦也来一段跨国婚姻。
可就在2018年,杨彦却遁入空门了。人们顿时震惊不已,以至还为艾达和他那两个年幼的儿子隐隐担忧起来。
当时有记者想方设法联络上了杨彦,问他为何爱情事业双歉收的时分,却要出家为僧?杨彦漠然表示,只是为了聪慧。这话真实深邃,一时竟让众人更是满头雾水。
不过,杨彦固然出家了,但是他对绘画的热情照旧,听说他的儿子偶然还会到寺庙里来探望他,但是他和艾达的婚姻,在7年后随着他的出家却再也不复从前了。
加纳(英语:Republic of Ghana)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西邻科特迪瓦,北靠布基纳法索,东边是多哥,南边为几内亚湾。
历史
加纳于1957年,由原英国殖民地“黄金海岸”和“英属多哥”合并建国,成为英国在非洲殖民地中首个独立的国家,被视为非洲民族主义领袖。它的开国总统恩克鲁玛是新殖民主义理论权威之一,曾经备受毛泽东推崇,对推动泛非独立和整合起过历史作用。名字为纪念以前的加纳帝国选定为加纳。这个名字只是借光,真正历史上的加纳帝国离今日的加纳很远。
加纳独立后,经历过多次政变。1981年宪法撤销,而且禁止组成政党。1992年新立宪法,再次准许多党制。不少部族依然生活在“无国家社会”状态。另一些加纳人的效忠对象,是一个已经失去实质权力的“阿散蒂土王”(Asantehene),相信世上只有“阿散蒂民族主义”,而没有“加纳民族主义”。
阿散蒂位于加纳中南部,原为西非大国,首都位于库马西,曾为西方白人提供黑人奴隶。后来英国建立“黄金海岸殖民地”,逐步北上征服阿散蒂,形成今日加纳的雏形。英国人的行动激起阿散蒂人激烈反抗,但将阿散蒂土王于1902年亦被逐,但加纳一带变得更难管治,英国人于是在1924年恭迎土王回国,1938年举行“阿散蒂复国仪式”,恢复“阿散蒂酋长会议”的间接管治。
当加纳在二次大战后独立期间,英国多次要求阿散蒂另搞独立,并不成功,但阿散蒂土王至今在加纳具有崇高地位。阿散蒂王位一脉单传到今。现任土王在1999年继位,拥有美国博士学位,被称为“现代所罗门王”。
政治
加纳是英联邦成员国之一。它的国家首脑是选举的总统,拥有行政权。议会只有一院,由二个主要党组成:新爱国党和全国民主大会党。
行政区划
加纳分为10个区:
阿散蒂地区(首府库马西)
布朗阿哈福地区(首府苏尼亚尼)
中部地区(首府海岸角)
东部地区(首府科福里杜亚)
大阿克拉地区(首府阿克拉)
北部地区(首府塔马利)
东北地区(首府博尔加坦加)
西北地区(首府瓦城)
沃尔特地区(首府霍城)
西部地区(首府塞康地)
地理
加纳离赤道很近,拥有典型的热带气候。南部有两个雨季,5月-6月,和8月-9月。在北部,这两个雨季连成一个。1月-2月时会刮很干的东北风。
加纳东南部的沃尔特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从Yapei城到Akosombo大坝,长达520公里。这个湖现在主要用来发电和内陆水运,也可以用于灌溉和渔业。
经济
加纳自然资源丰富,和其它西非的国家相比,人均生产值高于两倍。虽然如此,加纳仍然依靠很多国家经济和技术协助。它的主要的出口品包括金子,木材和咖啡。加纳还是一个农业国,全国有60%的农民人口,出产40%的国民生产总值。
加纳
File:Coat of arms of Ghanagif
国旗 国徽
国家格言:Freedom and Justice (英语)
“自由和正义”
国歌:《上帝保佑我们的家园-加纳》
英语:God Bless Our Homeland Ghana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首都 阿克拉
面积
国土面积:238,540平方公里(世界第77名)
水域率:35%
时区 UTC+0
人民生活
官方语言 英语
人口
总人口:21,029,853人(2005年)(世界第50名)
人口密度:87(2005年)/km2(世界第83名)
主要节日 独立日:1957年3月6日(从英国控制下独立)
政治文化
国家***
国家元首(总统):约翰·阿塔·米尔斯
政府首脑(总统):约翰·阿塔·米尔斯
国家领袖(五权分立)
行政([[加纳{{{行政首脑职称}}}|{{{行政首脑职称}}}]]):{{{现任行政首脑名字}}}
立法([[加纳{{{立法首脑职称}}}|{{{立法首脑职称}}}]]):{{{现任立法首脑名字}}}
司法([[加纳{{{司法首脑职称}}}|{{{司法首脑职称}}}]]):{{{现任司法首脑名字}}}
考试([[加纳{{{考试首脑职称}}}|{{{考试首脑职称}}}]]):{{{现任考试首脑名字}}}
监察([[加纳{{{监察首脑职称}}}|{{{监察首脑职称}}}]]):{{{现任监察首脑名字}}}
国家领袖(三权分立)
行政([[加纳{{{行政首脑职称}}}|{{{行政首脑职称}}}]]):{{{现任行政首脑名字}}}
立法([[加纳{{{立法首脑职称}}}|{{{立法首脑职称}}}]]):{{{现任立法首脑名字}}}
司法([[加纳{{{司法首脑职称}}}|{{{司法首脑职称}}}]]):{{{现任司法首脑名字}}}
国家领袖()
经济实力
GDP(PPP)
总计:{{{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人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GDP(国际汇率)
总计:
人均:
HDI
0553(中,2007年)
货币单位 塞地
国家资料
立国历史
立国日期:
立国事件:{{{立国事件}}}()
国际域名缩写 gh
国际电话区号 233
采纳一楼:
加纳人的传统婚姻奉行“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决定终身大事的权力掌握在父母手中,这一点同非洲其他地区没有什么差别。今天的加纳,人们的传统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举行订婚,筹备婚礼等事情上要听取父母意见,而且大多数家庭须由父母操办。
小伙子相中一位姑娘,或自己出面、或托亲朋好友出面,向姑娘求爱,如果姑娘也爱上这位小伙子,俩人便时常约会,相互倾诉爱慕之情。当俩人的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小伙子便向父母禀告,由父母或叔伯出面,带上柯拉果去拜访姑娘的父母。虽然姑娘已将有关情况告诉了父母,而且父母一般都信任自己女儿的选择。但姑娘的父母依然持谨慎态度,向来人详细询问小伙子的长相、秉性、爱好、职业、收入等多方面情况,如果感到满意,便收下来人送来的柯拉果,这表明女方家庭已原则上同意这桩亲事。随后,小伙子的父母便带上柯拉果逐家拜访所有至亲好友,通报自己的儿子已有了意中人,至亲好友们纷纷捐赠钱财,以便帮助小伙子的父母筹集彩礼和为婚礼做准备。
大约一个星期后,小伙子的父母亲自带上柯拉果和有关礼物,登门拜访女方父母,如果女方父母不改初衷,双方父母便将儿女的婚事正式确定下来,并具体商仪彩礼的数额和举行婚礼的日期。彩礼除了一定数额的现主、布料、衣服外,首饰和凳子是不可缺少的。
在加纳,彩礼中包括首饰和凳子是有历史原由的。加纳资源富饶,盛产黄金,是世界上著名的黄金产地。在加纳人的生活中,处处都和黄金有联系。许多加纳妇女脖子上挂着金项链,耳上垂着金耳环,手上脚上戴着金镯子。人际交往,赠送金质工艺品,被视为时髦而高雅的举动。彩礼中带有金首饰,已成为加纳人的传统做法。
如同中国人崇拜龙,印第安人崇拜蛇、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崇拜猪一样,加纳入崇拜凳子,甚至将凳子同青年男女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婚礼习俗。对加纳人来说,凳子既是日常用品,也是漂亮的工艺品和珍贵的馈赠品,凳子还被视为吉祥如意,兴旺发财。这样,凳子作为彩礼的一部分相送,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加纳许多地方,青年男子向青年女子求婚,必须送去他自己精雕细刻的凳子作为信物,这张凳子可以反映小伙子是否心灵手巧,可以看出小伙子对姑娘是否情深意长,如果姑娘接受小伙子的爱情,就会收下凳子,否则就会拒绝接受。
加纳人的婚礼一般进行两天时间,第一天举行典礼仪式,第二天进行庆贺活动。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第一天上午由牧师主持在教堂里举行,新郎西装革履,新娘身穿洁白的拖地婚纱。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第一天下午由阿訇主持,在清真寺里举行仪式,新郎及双方亲属、朋友参加,新娘则在家中等候。信奉拜物教的人,第一大中午在家中举行婚礼仪式,由家族中的长者或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主持,新郎新娘要面对众人起誓:永远忠于纯洁的爱情。城里受过教育的人。喜爱在饭店或宾馆里举行婚礼。新郎事先在饭店或宾馆租一间大厅,厅里一侧的长桌上摆着各种食物和饮料,中央一张小桌上放着写有“幸福”、“美满”字样的巨型结婚蛋糕,客人们按请帖上写明的时间前来参加。婚礼由新郎的朋友中身份最显赫的一位主持。仪式上新郎新娘要向众人介绍恋爱经过和今后生活的打算。新娘的亲属和女友纷纷向新郎提出种种希望和要求,新郎要一一作出回答或承诺。在这种仪式上,常聘请专业人员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将隆重场面记录下来,让新婚夫妇留作永久纪念。仪式结束,请客人们进餐。
在加纳,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婚礼,都显得热烈欢快,而且都可以看到凳子的显要地位。新娘离开娘家,她的父母将一张制作特别精致的凳子作为嫁妆相送,并委托送亲的人们带到婆家去。婚礼仪式上,新郎的父母要向儿子儿媳送一张高级凳子,作为结婚纪念品。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几乎人人都要向新婚夫妇赠送一张漂亮的凳子。婚礼这一天,新娘新郎会收到许多凳子。有时会摆满厅内厅外、屋内屋外、甚至院内院外,新郎的家人总要将这些造型各异、玲珑别致的凳子,按客人的身份依次排列好,一则让人们尽心观赏,一则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婚礼第二天的主要活动是新婚夫妇同客人一道唱歌跳舞,庆贺幸福的时刻。加纳人性格豪放,能歌善舞,历来被誉为“非洲舞蹈之乡”。婚礼上,主要要跳方腾弗罗姆舞和海莱夫舞。方腾弗罗姆舞是加纳的传统舞蹈,以场面隆重著称,又因伴奏的方腾弗罗姆鼓而得名。方腾弗罗姆鼓音调激昂,其声隆隆,显得热烈庄重,听后令人振奋。舞蹈者踩着鼓点,以刚劲的动作跳出优美的舞姿,形成喜气洋洋的气氛。海莱夫舞是从传统舞蹈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舞蹈,在加纳普遍流行,是喜庆场合必跳的舞蹈。海莱夫舞具有传统舞蹈强烈的节奏感,除用管弦乐器伴奏外,还有鼓声。在乐声、掌声和鼓声中,舞蹈者毫无拘束地跳着,具有浓郁的非洲风格。海莱夫舞还兼有西方舞蹈的特点,广泛受到人们喜爱,目前这种舞蹈已超越加纳国界,流传到非洲其他地方。在加纳,每一位少女必须学会跳“婚礼上的舞蹈”,才能结婚。少女为了在婚礼上以优美的舞姿赢得人们夸耀,常常要躲到一处偏僻的地方练舞,如果某位男子偷看少女学跳“婚礼舞蹈”则会受到处罚。
庆祝活动结束,客人渐渐散去,新郎新娘回到洞房,肩并肩、手拉手地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最喜爱、制作最考究的凳子上山盟海誓。新郎表示忠实于妻子,夫妻恩爱,同甘共苦:新娘表示伺候好丈夫,勤俭理家,永远幸福。誓毕,婚礼才算最后结束。
在加纳,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大多要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力求建立美满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