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鬼火”?为何现代坟墓上很少能见到“鬼火”?

什么是“鬼火”?为何现代坟墓上很少能见到“鬼火”?,第1张

它并没有传闻的中那么神秘,所谓“鬼火”又称“磷火”,其不过是磷自燃的产物。至于现代为什么很少能看见鬼火,因为现在施行火化制度啊,就算不火葬现在的棺材质量也要比从前好得多,磷元素无法溢出,自然看不到“磷火”。

“鬼火”这个东西在《聊斋志异》或其他恐怖小说中被传的神乎其神,什么山野精怪成精靠它指路,什么离开家的亡灵用它照亮,跟它回家。

实际上,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人在死亡后,尸体被微生物降解,因人体骨骼含有磷,人体内的DNA和RNA中的主要成分腺苷需要磷酸来链接,因此人体内含有极多的磷元素,在经过微生物降解后磷元素溢出,又因为古时候棺材不是很结实,磷很容易泄漏在棺材外,再加上磷较低的自燃点,很容易就燃烧起来。

同时三价磷的燃烧颜色是绿色,风一吹又很容易随风飘动,看起来就是某人的坟头飘着一团绿色的会动的火焰,“鬼火”的名头也就这么传出去了。

至于现在为什么没有“磷火”了,首先就是,我国施行火葬制度,“磷火”、“磷火”,首先要有磷才行,可在火葬制度的要求下,哪有什么含磷的尸体给微生物降解?等到下葬的时候都是骨灰下葬,想想火葬场温度多高啊,磷早就被烧没了,没有磷,哪来的“磷火”?

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棺材质量要比古时候好得多,古时候棺材选用的木头多半是什么容易得到就选用什么,更有十分贫穷的人家,买不起棺材,直接用草席裹好就往地里埋,这就导致尸体很容易接触到空气,我们都知道,燃烧的必须的三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足够的氧气。因此可以轻易接触到氧气的尸体被降解后很容易产生“磷火”。可现在这么结实的棺材,根本接触不到空气,上哪产生“磷火”呢?

“鬼火”来自磷

夏天夜晚,郊原旷野或古古坟地附近,有时会出现蓝绿色的火焰,若隐若现,飘忽不定。过去在农村有这样一种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鬼害怕光,所以白天不敢出来,只在晚上出现。在坟地或荒野,有时在夜里会出现一团团绿幽幽或浅蓝色的火焰,跳跃不定。更奇怪的是:它会跟着人走,你停它也停下,你跑它也跟着你跑。迷信者就说这是“鬼”在夜间出门照路的“鬼火”,还把“鬼火”添枝加叶地说成是什么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也常常谈到“鬼火”。

其实,这是由磷元素引起的。原来人类与动物身体中(死后就是郊野中的兽骨、坟墓中的人骨)含有磷,这些磷既不是白磷,也不是红磷,而是以磷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当人、兽死后被埋在地里,尸体腐烂,磷化合物长期被烈日灼晒、雨露淋洗后逐渐渗入土中,发生分解形成磷化氢。磷化氢气体有好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做“联磷”,它和白磷一样,在空气中会自燃烧。这种气体从地里泄漏出来,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由于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着火点而自燃,产生蓝绿色的微弱火焰,“鬼火”出现了。其实,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有磷化氢冒出,只不过白天日光很强,看不见“鬼火”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夏夜在墓地里常看到“鬼火”了。

那为什么“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呢?大家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其实,鬼火之说并非中国独有。磷是德国汉堡的炼金家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的,“磷”的希腊文原意就是“鬼火”。

5个:浑圆之石。10个:神奇糖果。20个:精通种子。30个:暗之石。40个:经验糖果L。50个:联系绳。60个:奋斗石x5。70个:灵界之布。80个:精通种子。90个:经验糖果XLx2。100个:奋斗岩x3。

安徒生童话里最有趣的故事写出五个 要名字

《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都是很著名的

写出安徒生童话里的五篇故事

《丑小鸭》

内容简介: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梦想支撑着它。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小人鱼》

内容简介:小人鱼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陆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生命的三百年换来了巫婆的药酒,于是,她有了一双美丽的脚,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疼痛。眼看着王子和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小人鱼的行为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纯洁的爱情、什么是美丽的爱情。

《坚定的锡兵》

内容简介:哈迪和其他的玩具锡兵不太一样,他只有一条腿,但是他却有一颗勇敢、坚定、充满爱的心,这弥补了他身体的残缺。哈迪深爱着一位纸做的跳舞娃娃,但是他们要想在一起却很难。经过几次悲惨的遭遇后,哈迪被扔进火炉,虽然四周烈焰熊熊,他仍热切凝望着心爱的跳舞娃娃。接着刮起一阵风,将跳舞娃娃吹进了火炉,来到锡兵身边。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再困难的事情,只要你坚定、勇敢地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追求爱情如此,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呢?

《老街灯》

内容简介: 一只即将被熔掉的老街灯,很害怕自己忘掉以前的生活,但是当他变成铁蜡烛台后,他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入了诗人的心中,它的过去在诗人的笔下得以再现,所以有了这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在面对改变时,人们往往有些诚惶诚恐,但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往往于事无补,那么为何不快乐地接受改变呢?在面对新的生活时,那些感人的记忆将永驻心间。正如老街灯所言:如果不能与别人分享快乐,那么快乐也只有一半。

《笨蛋杰克》

内容简介:一位国王想为女儿挑个好丈夫,然而公主厌倦了身边的王公贵族,因为他们只是一些会阿谀奉承的家伙,于是国王决定从贫民中为女儿选择爱人。来求婚的人不计其数,他们都穿着考究的制服,装出一副有学问的样子。可是一当他们走进宫殿时却都丑态百出,公主感到厌恶至极。最终,骑着山羊闯进皇宫的杰克,给公主带来了欢笑,也赢得了公主的爱情。看完故事,让人会心一笑:公主选择了杰克,对她最重要的是杰克的单纯、诚实和永远的快乐!

求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

0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1]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冰姑娘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著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 “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163 夜莺 164 小意达的花儿 165 她是一个废物

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人物有?

安徒生是一位伟大的童话作家。这个“长不大的孩子”,用孩子的口吻把他独特的经历和自觉的感受透过孩子的眼睛和心灵记录下来,尽管他也创作过戏剧,散文,小说并且还是一位诗人,但正如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说的,如果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他成了公认的“现代童话之父”。《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经典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孩子,在安徒生童话被翻译到中国来的这百年时间里,哪个人没读过安徒生的一两篇童话,聆听这位大师讲述美好的故事?现在,在我二十一岁的时候,重读了安徒生的童话,能感受到童话里的很深刻的涵义:一些无奈的批判,一些美好的畅想,一些表达,一些寄托。尤其在安徒生的后期童话中。那些童话更像散文或诗。作家从心所欲的写作,用童话的形式来反映现实。我喜欢阅读他前期的那些更符合儿童口味的作品,愿意沉溺于文字所表现的描写丰富离奇,叙述平静美好的故事里。文字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达想表达内容的视窗,现对安徒生童话的文字的描写和叙述的一些特点分别做一下分析。一一、诗意浓重。安徒生的童话优雅,浪漫,多情善感,充满古典诗意美。 安徒生是一个诗人,他生性敏感,感情丰富和纤细,所以他的童话都像一部优美的诗篇。尤其是对景物现状的描写,那是一种近乎唯美的描写。例如《丑小鸭》的开头一段的描写: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子在散步,噜嗦地讲著埃及话,这是它从妈妈那得到的一种语言。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的确,乡间是非常美的,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围流着几条很深的小溪,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莒的大叶子。这是一幅色彩明丽,朴素悠闲的乡村风景画。这里的美景是多么美,这个乡下多么宁静,这是个幸福的地方。读者甚至能联想谁会和鹳鸟生活在一起,并和它们噜嗦埃及话。这就是诗中所含的意蕴,也正是安徒生魅力的所在,安徒生把诗溶入到他所要描写的东西中,使人产生一种仿佛置身其中,并不自觉地感受到他童话所散发的幸福的感觉。这样的写法是安徒生性情的一个表现,同时也吻合儿童的心理,并能给予他们以正确的审美引导。这是安徒生争取下一代的间接表现。 二、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安徒生一生到过很多地方,它们有德国、义大利、希腊、土耳其等。他在旅途中写作,他到过的地方给他的印象被写作在他的故事中。他的家乡丹麦地处于北欧,所以他在《雪女王》中描写的女王的宫殿就很有北欧的气息:那座宫殿的墙是积雪砌成的,门窗都是刺骨的寒风。宫殿里有一百多个厅堂,全是用雪共堆起来的,最大的那个厅堂方圆足够有好几丹麦里路。强烈的北极光把它照得通亮,这些厅堂那么大,那么空荡荡的,那么明亮,那么寒冷。北欧有雪女王的神话传说,那个美丽而冷酷的白雪女王住的地方,有北极光的照耀和极富特色的宫殿样式,那是北欧所特有的,也正是安徒生在这个地方写到的。就像我们熟知的圣诞老人是一个北欧的人物形象的代表一样,雪和北极光是北欧印象中独有的。作地方特有的让人极易联想到它本身的描写来表现童话所处的社会环境,描写就自然、不繁冗。用特定存在的地方影射童话背景,使描写不会显得大而无当,会很充实,让人更容易接受。安徒生把他去过的地方的特点总结起来,作典型的描写,既增长了读者的知识,又充实了他的故事。三、运动感强。安徒生描写的东西很有生气,它是有生命的、活的。《海的女儿》是描写精彩的一篇。当安徒生描写海的王宫时,他说:那座王宫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窄长而尖顶的哥特式窗户上嵌著最明净的琥珀,屋顶上饰满了一只只带壳的扇贝,它们随着海水的流动而一开一合,那真是美不胜收的奇观异景。 因为每只扇贝的贝壳里都含着一颗珍珠,王后的王冠上只要点缀上哪怕是一颗这样的珍珠,就会价值连城了。安徒生描写的海底的宫殿,比较任何其他任何对海底的描写,都不缺乏华美和壮观,因为在描写的最后,作家顺口说,王后的皇冠上只要点缀上哪怕是一颗这样的珍珠,也会价值连城的。安徒生的一个亮点是它让人更容易接受是海底的宫殿。那个宫殿是活的,安徒生在屋顶上“放”上带壳的扇贝,并且随着海水的一开一合,足以让人感受到那个宫殿的灵性和宫殿的生机。童话的基本特点就是活,什么东西都是活的,而安徒生在所有的细节中都做到了。所以安徒生的童话更符合了儿童活泼的天性。四、擅长于把描写表现得完美。把《海的女儿》中写小美人女的五个姐姐出海的情景作比较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安徒生把五个姐姐出去所看到的景色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真实得好像他也在她们中间一样。安徒生没有因为描写大量同等景物困难而忽略带过姐姐出海看到的情景,或者只作一个笼统的描写。因为孩子们喜欢听那样细致的故事,孩子们总喜欢追根溯源,安徒生为了不使内容重复和单调,分别把故事安排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大姐看到月光底下城市繁荣的景象,并听到了教堂的钟声。二姐遇到了太阳沉没前那一刻海面上的美景,她还看到了野天鹅。三姐看到河岸上的情景,四姐看到一般时候海面上的景象,但安徒生把这描写得很有趣。五姐看到冬天的海面还有暴风雨的来临。这样的描写把整个童话衬托得生动起来,符合孩子们的口味也不使成年人乏味。二安徒生的叙述很独特,犹如喝珍珠奶茶,冷不丁的,你就会吃到一颗“珍珠”,你会有突然的惊喜,也会有片刻的惊诧, 但他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必要性,童话的特点由此显现,我们在品评后也觉得那有趣极了。一、注意细枝末节的作用。《火绒盒》开始写士兵打仗回来:一个士兵迈著行军般的步伐沿着大路走来,“一、二、一、二……”他肩上背著背包,腰上挂著腰刀,刚刚打完仗归来,此刻正在回家的路上。如果让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就会简单地说下“一个肩上背著背包,腰上挂著腰刀的士兵打完仗正归家去哩。”安徒生加上了“一、二、一、二”使整个句子由于这几个数字活泼起来,我们能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在路上来了个大兵,他大步的走,走得一本正经,让人忍俊不禁。儿童不就是那样的思维的吗?小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课间十分钟》的小作文,我们在开头都这样写“嘀铃铃,嘀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走进教室”“嘀铃铃”与“一、二、一、二”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幼时心性,儿童的天真烂漫,到青年时已不在清晰。而安徒生在而立之年仍然保持着那份童心,不怪乎是公认的“老小孩”,很是让人敬佩。另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语句,它们都很随意,并透露出几许幽默。比如《碗豆上的公主》“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和衣裳哗哗地往下淌,从她的鞋帮里流进去,又从鞋跟里淌出来。她说她是一位公主。”《夜莺》“你们都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是中国人。”他的叙述就是这样的。看这句话,是不是能起什么,比如鲁迅先生《月夜》文中的开头“我的小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一棵还是枣树。”周作人先生是安徒生的推崇者,鲁迅先生怕是也感染了一些。 二、摒除世俗的一切规则,口气完是天真的,单纯的。比如在《火绒盒》里有这样的对话‘“晚上好,当兵的,你的马刀是多么锋利,你的背包多么的在,你是个真正的士兵”,所以你要多少钱就可以得到多少钱。”“那么谢谢你,老巫婆。”’士兵说道。我们潜意识会认为士兵不够礼貌,看这个士兵的回答“老巫婆”多多少少有些贬意,尽管她的确是个巫婆而且又丑恶。孩子们不会在意这些,他们是完全自然的。就像我们在很小的时候称呼长辈都是直呼其名,并以之为乐一样。安徒生构建的社会里不在乎社会的规则,那里也没有等级。如《火绒盒》的结尾‘所有的人们都一齐呼喊道“小当兵的,你才是我们的国王,你娶了那位美丽的公主吧!”’称呼即将成为国王的人为“小当兵的”难以想象,但是孩子们不管,安徒生也很乐意的不管,这样的例子童话里到处能找到。这正体现了安徒生的一些原则,他自己的一套原则,童话的原则。三、很好的处理了杀戳的场面,在这个难以容纳杀的孩子的天地里,安徒生任性的表现了杀,但我们仍能感到他对杀的拒绝。《火绒盒》“士兵把她的脑袋砍下来,她就倒在地上了”周作人评道,写一件杀人的事,如此直接爽快又残酷,又天真,又漫烂,真可称无上的技术。童话中还有其他“血腥”场面的镜头。《沼泽王的女儿》“有一个强盗挥舞著铁锤砸到他的头上,把他的前额砸碎了,鲜血和脑浆飞溅起来,神父倒下来就死掉了”,够血腥和“少儿不宜”的了,但安徒生不忌讳,他只是率性的地写了一个本来就存在的现实。安徒生的另一种死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的死去”。 但也反映了安徒生的一个倾向:她(老祖母)把小女孩抱到怀里,她们祖孙俩被笼罩在欢乐和光亮里。她们飞升起来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飞向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她们和上帝在一起。第二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倚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挂著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还有《海的女儿》最后:小美人鱼举起自己明亮的双手伸向上帝的太阳,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在那大海船上,这时候又人声鼎沸起来,人们在来回奔走不停。她看见王子带着他美丽的新娘在到处寻找她,他们悲伤地凝视著海面上噗噗冒泡的泡沫,似乎他们觉察到她已经纵身投入大海的波涛中去了。每次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想哭泣的感觉,这样的结局太残酷了,美好和死亡联在一起的时候总让人感到万分的悲伤。安徒生没让天使来拯救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也没有打破美人鱼变成泡沫的规则,这是安徒生的特色,尽管我们大人不忍看到。童话故事面对的是关键的“下一代”,它的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安徒生童话无疑是合格的,他深受儿童们的喜欢。安徒生的童话的文字成功的反映了安徒生想要说的,并把它们表现得更加的出色,更凸显了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的魅力。

小鸭,小美人鱼,小易达,拇指姑娘,夜莺,皇帝,安妮·莉斯贝,贵族

安徒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有什么?

皇帝的新装

丑小鸭

拇指姑娘

野天鹅

海的女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克劳斯与大克劳斯

坚定的锡兵

豌豆上的公主

打火匣

白雪女王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夜莺

小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笨汉汉斯

完全是真的

园丁和主人

看门人的儿子

小意达的花儿

祖母

小小的绿东西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枚银毫

寓言说的就是你呀

孩子们的闲话

乘邮车来的十二位旅客

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名称,十个以上。

海的女儿 丑小鸭 夜莺

打火匣 皇帝的新装 飞箱

丑小鸭 没有画的画册 跳高者

红鞋 衬衫领子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守塔人奥列 蝴蝶

拇指姑娘 跳蚤和教授 贝脱、比脱和比尔

烂布片 区别 一本不说话的书

织补针 夏日痴 笔和墨水壶

风车 瓦尔都窗前的一起 甲虫

幸福的家庭 最后的一天 完全是真的

蓟的遭遇 新世纪的女神 各得其所

一星期的日子 钱猪 在辽远的海极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野天鹅 母亲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里有什么故事

海的女儿,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皇帝的新装,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内容简介: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海的女儿》

内容简介:美人鱼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陆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生命的三百年换来了巫婆的药酒,于是,她有了一双美丽的脚,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疼痛。可是只要王子对她微笑,她就忘记了脚上的疼痛,眼看着王子和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小人鱼的行为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纯洁的爱情、什么是美丽的爱情。是愿为爱情献出生命的典范。

《丑小鸭》

内容简介: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屎壳郎》

内容简介:一只皇宫马厩的屎壳郎竟然要求和皇帝的战马一样的待遇:钉上金掌。为此,他不惜游历一番,证明自己和那匹马一样,是个不可小看的人物。在他最为得意,认为梦想成真的那刻,却被皇帝压在马鞍底下。是啊,大人物的上面还有更大的人物。 不能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那还真的很多呢!详见:

:tom61/ertongwenxue/antushengtonghua/

鬼火 开放分类: 科学、自然现象、神秘现象、迷信 如果酷热的盛夏之夜,你耐心地去凝望那野坟墓冢较多的地方,也许你会发现有忽隐忽现的蓝色的星火之光。这迷信的人们所说的:“那是死者的阴魂不断,鬼魂在那里徘徊,”即所谓“鬼火”。有的人还说,如果的有人从那里经过,那些“鬼火”还会跟着人走呢。 “鬼火”的传说 由于民间不知鬼火成因,只知这种火焰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因此称这种神秘的火焰作“鬼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鬼魂作祟的现象。于世界各地皆有关于鬼火的传说,例如在爱尔兰,鬼火就衍生为后来的万圣节南瓜灯,安徒生的童话中也有以鬼火为题的故事《鬼火进城了》。据说当德国炼金术士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磷后,就用了希腊文的“鬼火”来命名这种物质,但该希腊词亦可解作“启明星”,没有证据当时他就是借了“鬼火”的意思来命名磷。 中国对鬼火的传说也很多,清朝蒲松龄所写《聊斋志异》中就经常提及鬼火,而民间则认为是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然而早于南宋已有人明白磷质和鬼火出现间的关系,例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九卷》更直接写道:“磷为鬼火。” 日本传说中的鬼怪,亦多有描述鬼火,在绘画这些鬼怪(尤其是夏天出没的鬼怪)的时候经常会画几团鬼火在旁边。 难道真是“鬼火”吗?真的是死人的阴魂吗?不是的,人死了,人的一切活动也都停止了。根本不存在什么脱离身躯的灵魂。 “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它是这样形成的:人体内部,除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铁等。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人死了,躯体里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Ca3P2+6H2O===2PH3+3Ca(OH)2, PH3+2O2===H3PO4)。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 “鬼火”为什么多见于盛夏之夜呢?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磷化氢易于形成。由于气温高,磷化氢也易于自燃。 那为什么“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呢?大家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另外补充:磷在自然条件下燃烧温度为40℃。所以磷是极易燃烧的! 鬼火被纳入科学探讨的课题大约只有200年的时间,这些诡异的火焰现在不再神秘莫测了。经科学实验证明,鬼火实际上是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在其构成中最主要的“可疑分子”就是磷化氢。这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其分子由2个磷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P2H4,也称联磷,属于磷化氢的一种,是在有机物腐烂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墓地或者沼泽地是其出没的主要场所的原因)。磷化氢发出一种烂鱼味,一旦释放到空气中,就同氧气发生反应,燃烧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因为甲烷的存在。但根据收集到的少得可怜的证据,鬼火是“冷火”,与存在甲烷的燃烧特点相左。此外,甲烷火焰呈淡蓝色,而鬼火则是淡**的。这样就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鬼火并不是燃烧的结果,而是另外一种现象:化学发光。在这种情况下,从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不是热量,而只有可见光。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用生物发光这个名词来描述,动物和植物都存在这种现象。 前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是这样解释的:云、树、建筑物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都会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的变化可形成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射向地面,经反射,在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引起干涉,遂产生与地表平行的驻波。在驻波的波服存在着极强的电场,这一巨大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形成等离子状态或激励状态,从而导原子或分子那样的物质在发光。这一理论解释了城市中鬼火总在离地3米高处发生,先是固定不动,后骤然消失,接着又在离地6米高度处再度出现。这便是在驻波的第一波腹和第二波腹连续出现“鬼火”。 妇孺皆知的一个例子是萤火虫。借助于荧光素酶(一种加速化学反应的酶),使存在于萤火虫腹部的荧光素同氧气发生反应,在求偶阶段产生亮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77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