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琳主要经历

蔡琳主要经历,第1张

蔡琳

蔡琳(__),原名朴蔡琳,1979年3月28日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

1994年参加海太**选拔赛进入演艺圈,并参演首部电视剧《热河》。1999年因出演《KAIST》和《亲爱的你》受到关注,2000年演出《夏娃的诱惑》中善美一角而走红并获选为韩国2000年人气最旺女明星。2004年出演中国内地情感剧《情定爱琴海》和古装历史剧《杨门虎将》而走红于中国。2007年主演韩剧《达子的春天》获得韩国年度收视冠军剧。2013年主演中国内地民国情感剧《李家大院》。

2014年10月14日,蔡琳和高梓淇的婚礼在太原举行。

中文名:蔡琳

外文名:__

别名:朴蔡琳(原名)

国籍:韩国

民族:朝鲜族

星座:白羊座

血型:A型

身高:168cm

体重:49kg

出生地:首尔

出生日期:1979年3月28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首尔艺术大学

经纪公司:SidusHQ

代表作品:爱上女主播,夏娃的诱惑,杨门虎将,情定爱琴海,噢!必胜,奉顺英,达子的春天

主要成就:1996年百想艺术大赏电视剧新人奖

1999年百想艺术大赏新人奖

2007年KBS演技大赏最优秀女演员

演艺经历

1994年蔡琳在朋友的鼓励下参加海太**的选拔赛,同年参演电视剧《热河》而进入娱乐圈。

1998年出演《欢乐碰碰跳》中彩霖一角。2001蔡琳与张东健同被评为“韩国的守护天使”,并同时被评为“最可以代表钻石的艺人”。1999年MBC《亲爱的你》在韩国播出,蔡琳还以此戏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及“百想艺术大奖最佳新人”。

2000年演出《夏娃的诱惑》中女主角善美一角,并获选为韩国2000年人气最旺女明星以及SBS-TV最受欢迎演员奖。

2004年蔡琳与苏有朋、何润东主演的中国内地情感剧《情定爱琴海》播出,蔡琳饰演女一号关晓彤,这是蔡琳饰演的首部中国内地电视剧,此外蔡琳还与苏有朋、赵雅芝、胡静等共同主演中国古装历史剧《杨门虎将》,蔡琳饰演女一号潘语嫣,同年与安在旭主演的韩国爱情剧《噢!必胜,奉顺英》,蔡琳饰演女一号奉顺英。

2006年蔡琳、张家辉、乔振宇等主演的中国古装喜剧《新醉打金枝》播出,蔡琳饰演女一号升平;年底,蔡琳出演胡静、夏雨、钟汉良主演的央视剧《康熙秘史》,饰演皇后赫舍里氏;2007年主演韩剧《达子的春天》,该剧为韩国当年年度收视冠军。

2010年客串中国版《爱上女主播》;2013年主演民国剧《李家大院》。

2014年主演电视剧《傻儿传奇》。

2016年蔡琳与张铎、张恒、曾泳醍、高梓淇等联袂主演的都市悬疑爱情电视剧《左手温暖右手》在深圳杀青。

个人生活

2003年5月24日蔡琳与歌手李承焕结婚。2006年4月1日两人离婚。

2013年3月蔡琳微博公布与中国内地男演员高梓淇的恋情。

2014年6月29日下午5时在三里屯,高梓淇在黄英、尹熙水等一众好友的帮助下,向女友蔡琳求婚成功。高梓淇亲口演唱韩文版《IBELIEVE》,单膝跪地向蔡琳做出深情告白。蔡琳当场感动落泪并答应求婚。据悉,两人计划于秋天举行婚礼,婚礼地点尚在计划当中。

2014年7月23日,蔡琳与高梓淇这对跨国情侣宣布将于10月14日在中国举行婚礼。

2014年10月14日,蔡琳和高梓淇的婚礼在太原举行,高梓淇上门接亲,给长辈敬茶。

2014年10月23日,高梓淇和蔡琳在韩国举办第二场婚礼,并以传统韩式婚礼形式进行。据蔡琳的经纪公司透露本次的仪式只邀请了双方的家人和少数好友参加,因是非公开形式所以不设置照片墙和举办记者会。此外,经纪公司还称为感谢各方对蔡琳的关心,婚礼结束后将公开现场照片。

2017年8月10日,蔡琳所属社SidusHQ方面宣布蔡琳已怀孕6个月;12月12日,蔡琳产下一子,儿子的奶名叫“礼物”。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袁崇焕-2016,饰演,

傻儿传奇-2014-11-07,饰演秋萍

李家大院-2013,饰演李大奶奶

爱上女主播-2010-09-21,饰演林育婉

Ohmylady-2010-03-22,饰演尹开花

做得好做得妙-2009-03-14,饰演李江珠

强敌们-2008-04-14,饰演,

达子的春天-2007-01-03,饰演,

康熙秘史-2006-11-29,饰演,

雪域迷城-2006-08-10,饰演,

新醉打金枝-2006-01-05,饰演,

杨门虎将-2005,饰演,

噢!必胜,奉顺英-2004-09-13,饰演,

情定爱琴海-2004-04-01,饰演,

青青草-2003-01-04,饰演成莲好

None-2003,饰演尹好真

None-2001-06-13,饰演郑唯真

None-2000-04-26,饰演,

None-2000,饰演金姝英

None-2000,饰演KimJinKyung

三个故事-1999,饰演彩霖

亲爱的你-1999,饰演,

希望之歌-1999,饰演江诗乃

None-1999,饰演Jungm

None-1999,饰演彩霖

KAIST-1999,饰演朴彩瑛

None-1998

None-1998,饰演SeuUnHae

None-1997,饰演Bangul

None-1997,饰演Boae

None-1996

None-1996,饰演三女儿

None-1996,饰演Soyoung

None-1995,饰演修静

None-1994,饰演Sanya

None-1994,饰演宏美

参演mv

参演话剧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韩国演员蔡琳被很多中国影迷误以为是中国演员,因为演出《夏娃的诱惑》中善美一角,在韩国走红并获选为韩国2000年人气最旺女明星,有儿子的妈妈希望儿媳妇就要这样“善良贴心”,男人认为她是“宜室宜家”的最佳老婆人选,连在女性观众眼中,她亦是不带威胁性,不随意背叛人的,能同时掳获各种年龄层观众的好演员。蔡琳“最佳人气女星”第一名果然名不虚传。(中新网评价)

蔡琳在中学2年级时期作为广告模特出道,在演艺圈已经十余年,不变的依然是她眼角眉梢的笑意。对于蔡琳来说,演戏不仅是她喜欢并乐于做的事情,也是能把自己展现出来的一种途径。如果一个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那绝对是值得感恩的事情。以前她总是只关注着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渐渐变得对整个电视剧都有了责任,会觉得“这是我参与的作品”,有了这样的转变多亏了身边支持她的人们。在《Kaist》、《正在恋爱中》和《达子的春天》中,她都诠释了十分明快的角色,把美貌与幽默地集于一身,让人意识到原来美女也可以带来如此可爱的让人发笑的表演。(新浪娱乐评价)

歌声一响跪下八个!演唱会上观众扎堆求婚

最近国内的演唱会扎堆出现,粉丝们热情高涨,一些知名歌手的演唱会一票难求。而浪漫的求婚场景,也在一场又一场演唱会中上演。4月30日,知名歌手张杰在湖北武汉举行演唱会,当他在唱歌曲《这就是爱》时,观众席里接二连三的有情侣开始求婚,男生单膝下跪,给女孩戴上戒指,然后两人紧紧拥吻在一起。

演唱会秒变求婚现场了!有粉丝透露,《这就是爱》已经成为张杰演唱会上歌迷们的求婚专属背景音乐,不少人会特地卡着张杰唱这首歌时,尤其是“这就是爱”那句歌词一出来,掏出戒指进行求婚,给伴侣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惊喜。有网友就调侃,歌一响,身边的观众跪下去八个要求婚的。

还有在4月8日,歌手李荣浩在四川成都举行演唱会,现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一幕。当他唱到今年在网上爆火的新歌《乌梅子酱》时,喜欢这首歌的多对情侣开始求婚,旁边的观众都沸腾了。

李荣浩在现场说:“我看到有好几对情侣在求婚,很荣幸可以见证,希望你们都能收获幸福。”并开玩笑称此刻的自己就像是婚礼司仪。

最近很多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在刘若英、薛之谦、毛不易等歌手的演唱会上,类似的求婚场面几乎场场都有。一位观看了4月21日刘若英武汉演唱会的小张说,当刘若英唱到歌曲《当爱在靠近》时,有一对坐在内场的情侣,可能因为位置更靠近歌手,他们的求婚画面还被投上了大屏,刘若英唱了两句“明天我要嫁给你了”,来助兴和渲染浪漫氛围。能得到偶像的祝福,粉丝一定会很激动。

翻了5倍 有“黄牛”高价倒卖演唱会“求婚座位”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买卖,“黄牛”们也瞄准了在演唱会上求婚的这种需求,开始卖起了“求婚座位”。据极目新闻报道,在网络平台上,多位歌手在5月20日当天的演唱会场次,被“黄牛”称作是“求婚场”“告白场”加价售卖,类似13号、14号等具有特殊寓意的连座座位,也被打上“求婚位”的标签卖出高价。

演唱会时间是5月20号,座位是13号、14号,连起来谐音“我爱你一生一世”。所以这些座位的门票会受到情侣们的追捧,从而成了黄牛眼中奇货可居的香饽饽。

那售价到底有多贵呢?举个例子来说,在周杰伦香港演唱会,有一个区域第15排13号、14号连座的座位,被“黄牛”称作是“求婚靓位”,两个座位的打包价格为12013元。“黄牛”还解释称,“12013元是‘成双成对’价,寓意‘要爱你一生’,13号、14号连座寓意‘一生一世’,是绝佳的好位置。”据了解,单个位置原价为1380港币,兑换成人民币大概一千多块钱,而在黄牛手里几乎翻了5倍。

另一位“黄牛”称,他售卖的是周杰伦太原演唱会“求婚位”,第一排中间连座的价格为17000元一张。记者以购票者身份询问他,能不能保证求婚场面到时候被投上演唱会的大屏,这位“黄牛”表示,“如果确定要的话可以帮忙和演唱会后台沟通”。

但是也有不少“黄牛”直言,没法儿保证求婚画面投上大屏且得到歌手现场祝福,不过可以教你几招来获得现场摄像和歌手的关注。具体怎么做呢?因为一般“求婚位”都在内场前排,前面我们也提过内场是距离歌手特别近的位置,票价往往是最高的。“黄牛”说:越靠前排求婚,被投上大屏引起歌手关注的概率越高。最好做一个大灯牌,在求婚时举起来引起关注,然后发动周边的观众到时一起起哄当“气氛组”。只要动静大,被镜头扫到的概率就高。您想啊,情侣在歌手面前上演求婚一幕,歌手多半会应景地给予祝福,摄像机自然也会转过来。

“黄牛”还出了一招,说观众也可以自己找主办方提前沟通试试,有的主办方会为了活跃现场气氛,会同意给求婚镜头。还真有人尝试过这种做法。一位网友发帖称,自己的男朋友在买到李荣浩演唱会的门票后,请求在歌手唱到某首歌时给个求婚镜头,没想到现场求婚时真的有摄像机拍到他们,还把画面投到演唱会大屏上直播求婚。

那么问题来了,“黄牛”自行打上“求婚场”、“求婚位”标签,为的是加价倒卖演唱会门票,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如何认定呢?有律师称,黄牛加价倒卖门票本身不合法,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倒卖文艺演出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另外,律师还表示,如果是主办方默许有“求婚座位”“求婚镜头”,购买门票的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有权知晓不同价位门票对应的服务内容。说白了,主办方应该在售票时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有“求婚座位”“求婚镜头”的售卖,以及相应的价格和服务内容,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对于演唱会求婚 有人点赞有人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对演唱会上求婚的行为持不同看法。举个最近的例子,上个月网上流传出一则歌迷在张杰演唱会上卡点求婚的视频。

视频下方,有一些网友说,看到别人的幸福一刻自己也被感染到了,激动到落泪,“真的好浪漫啊,狠狠羡慕了。”还有人表示自己很荣幸在现场见证到了这份浪漫。

但是也有网友不这么看,说我花钱是来看演唱会的,是来看我心心念念的歌手的,不是看你们求婚的。您看有位网友说了:如果我去看的演唱会上,周围有人求婚影响到我,那我只能为他们唱一首歌曲《分手快乐》了。

当然也有网友反驳:看到美好的事情送上自己的祝福不好吗?不用这么刻薄吧!人家求婚时间很短,也耽误不了什么的。当然这些都是网友和现场观众的想法,被求婚的当事人又是否对这份惊喜买账呢?在一档网络节目中,脱口秀演员赵晓卉说:“如果有人跟我求婚,千万不要在演唱会求婚。真的,你说我听你说还是听他唱,你要不爱听上后边站着去,别影响我听。你一个人耽误两分钟,全场几万人,我感觉我这辈子的演唱会都被你耽误了。而且就是那种场合,我真的很难说服我自己,说我最喜欢的人是你。”

花甜喜事婚礼策划公司一个领导婚礼时尚的,整体策划婚礼的专业机构,体验个性婚典,展现你的个性和品位,价格固然重要,服务才是根本,而公司的规模与实力更是前提保证,只要将你的要求及预算告知,我们就可以为你良身设计。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服务,更是一种格调。

公司拥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热忱敬业、吃苦耐劳的专业婚庆服务队伍,多年来活跃在太原婚庆行业当中,为众多新人主办了形式多样、气氛活跃、浪漫高雅、场面动人的婚礼。牵手婚庆公司为广大新人提供婚庆一条龙服务,婚庆服务的项目涵盖了婚庆用车、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摄像、新娘化妆、婚礼场地布置、助兴演出等全面业务。现代生活紧张忙碌,特别是年轻人,工作压力都很大。您可能很久没时间去看一场**,很久没有实现旅游的愿望。但婚礼,人生的终身大事,却必须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紧张的时间安排与美好的婚礼憧憬成为众多新人不得不面对的矛盾。一场婚礼要涉及的环节很繁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筹办一场婚礼,无异于一个国家筹办一次奥运会。有太多的“该怎么办”困扰着新人。帮您办一个自己满意、父母满意、亲友羡慕的婚礼,就是花甜喜事婚庆公司最大的愿望。我们将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线,用全方位、高水准的婚庆服务,为您减轻筹办婚礼的负担,优化筹办婚礼的方案,使您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更加完美,缔造浪漫一生,尽在花甜喜事婚礼。

我经历过:昔阳一般需要给女方3种钱,订亲钱、看家钱和采购新娘衣物首饰钱,订亲一般6000---10000不等,看家比订亲少点,衣物首饰钱一般2万左右,现在也有一次性全包给3--5万不等,不过这些钱都用来采购新娘衣服、首饰和其他嫁妆,其他人听起来体面,女孩子找了个殷实的婆家

订亲就是订婚,男孩子到女方家,和女方家亲戚一块吃顿饭,认认亲

看家是女孩子和她家一个长辈到男方家认亲,以前的意思是看男方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给来的长辈准备个红包,一般168、268元)

其他就是娶亲时需要的红包,每个6或者8元

娶亲还有包袱钱,新娘衣服里娘家包的红包,里面有多少,婆婆再放进去多少(这钱是留给小夫妻的,一般提前问好多少钱) 。

其实: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接新娘在广东惠州一带尤为流行。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在广东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

  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州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惠州习俗中,镜与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

  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轿迎新

  惠州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 ,“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

  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4、撒盐米

  接新娘时,旧时惠州有些地方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器皿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惠州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

  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州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见惠州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旺火

  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

  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

  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惠州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

  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间称其为“抹药”,是惠州穿统“去煨(讳)的专用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11日,山西太原学院一大四男生扮布朗熊,向相恋4年的女友求婚,并深情告白:我此生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嫁给我。之后两人深情相拥。这场求婚策划了3个多月,两人计划于明年完婚。单身网友:这波狗粮我接了。

5月31日,陕西师范大学一名大四男生穿着布朗熊的玩偶服,准备了一场浪漫的求婚。与众不同的是,男生还通知了女友的父母到场。女友的父母表示事先并不知情,祝他们以后能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20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