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的经济概况

靖远县的经济概况,第1张

2010年,靖远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32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154%。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粮食总产量1867亿公斤,增长3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0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落实节水灌溉166万亩,建成节水农业千亩示范点6个,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推广良种种植4500亩、滴灌技术500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靖远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6家。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资金5995万元,救灾补助资金61633万元,协调支农贷款25亿元。

2010年,靖远县新改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7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09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15亿公斤。建成集中育苗企业3家,工厂化育苗基地16万平方米,完成集中育苗150万株,落实订单蔬菜15万亩。无公害反季节西甜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畜禽产业:靖远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713万头只,其中猪、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75万头、702万只、564万只。完成青贮窖6座1700立方米,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8个。

2010年,靖远县新增枸杞8000亩、文冠果19万亩、核桃500亩、大枣400亩,经济林面积达到109万亩,籽瓜面积达到11万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兴堡子川农村安全饮水、复兴渠等2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梯田建设等项目建成完工,沣泰渠等3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57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梯田303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解决32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刘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完成渠道开挖疏浚、防渗衬砌1777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工程总量的8424%;易地扶贫搬迁平田整地800亩;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1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完成4257亩;乌兰镇土地开发平整面积1257亩;建成农村沼气池地下部分2000座;秋膜覆盖推广3万亩。五合乡田窝村等7个整村推进、北滩乡大红沟村等3个移民基地村和小型水利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衬砌渠道4525公里,新建小型水利工程6处。全县累计劳务输转892万人,培训农民工457万人,创劳务收入775亿元。

2010年,靖远县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218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21%,实现工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46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31%,产值达千万元企业已达14户,年产值达亿元企业已达3户。

2010年,靖远县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北湾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已经通过验收;东湾福源5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国鼎宏鑫8万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线、荣发废旧地膜再生利用产业化、维康农业公司扩建等项目完成;金杞福源1万吨枸杞鲜果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购置;瑞丰肉牛养殖正在进行牛舍、鸡舍建设;万隆达肉羊屠宰加工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完成场地平整60亩;金达化20000KVA电石炉建设已改造完成;北方菜业改造提升专业化市场建设完成交易大棚、固定摊位活动板房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累计达到209家,“家电下乡”销售量达到24万台。、刘川工业园区已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完成,1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入户企业达到6家。非公经济实体达到334万户,实现销售收入437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747%,增加值达到23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785%。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中天化工能量系统优化及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合成干燥系统改造,万元产值能耗同比2009年下降6%,博翔电石、晖泽化工等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与2009年相比下降45%。

2010年,靖远县共实施各类投资项目164项,计划总投资368亿元,已完成投资13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02项,完成投资888亿元,续建项目62项,完成投资466亿元。省道207线靖远至会宁县际红色旅游扶贫公路暨靖远黄河大桥建成;靖远黄河公路大桥至吴家川二级公路立项建设;双永生态供水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等待立项批复;北滩风电场正在编制可研,东升、五合风电场正在进行测风;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5700户,基础设施项目11项,工业项目4项,以工代赈项目3项,能源项目2项。下达总投资46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8亿元。总投资383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966亿元。主要涉及农业农村方面项目37项,社会事业项目38项,城市基础项目14项,交通项目11项,工业循环经济项目9项,能源项目2项,商贸流通项目2项。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项,签约资金1112亿元;组织实施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40项,完成投资474亿元。在十六届“兰洽会”上,新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923亿元。

靖远,中国西部一个文明古老的县份,黄河上游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她处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位居甘肃省中部,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追溯境内先民活动的踪迹,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类生存繁衍,考古发现了堡子山、红嘴子、庙洼山等多处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战国时期,靖远为羌戎游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遗址——吴家川岩画。战国末期为秦国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元鼎五年,汉武帝西行巡游到达祖厉县,临黄河而返。南北朝时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朝代,境内长期处于争战状态,唐末陷于吐蕃,宋代先后为西夏和金朝占领,州治多有迁徙,称谓频繁更易。明朝因边防需要,于正统二年设置靖虏卫,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清代顺治元年更名靖远卫,雍正八1年改称靖远县。此后,行政隶属关系多有改变,但县名沿用至今。

历史概况

靖远县建置年代久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辖域多有变迁,隶属称谓频易。战国以前,靖远境内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据,战国末期,秦于公元前271年灭义渠戎,置北地郡,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靖远境域始划入秦国版图。 秦代靖远仍属北地郡。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远境内始置祖厉(今靖远)、鹑阴(今白银市平川区)二县,属安定郡(汉时从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

东汉时期,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改为鹯阴县,属武威郡。

三国时期,属魏国武威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置高平镇(今宁夏固原),鹯阴县属之。西魏置会州,靖远始称会州。北周改会州为会宁防。

隋朝时期,会宁防改为会宁镇,后改为会宁县,属平凉郡。 唐代初期,改会宁县为西会州,后复为会宁县,属关内道。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会州为粟州,当年复为会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会州为会宁郡,置乌兰、会宁二县属之。广德年间以后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时期,西夏国曾两度攻陷靖远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筑会州城,置敷川县。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敷文县,属泾原路。 南宋时期,先后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县为保川县。

元代,仍为会州,属陕西行省巩昌府。

明代初期,裁会州,于迭烈逊(今白银市平川区)设巡检司戍守。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逊巡检司,置靖虏卫,属陕西行省都指挥司。

清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属巩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远卫并入陇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属巩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甘肃省设七道,靖远县属兰山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61年,隶属定西地区。1961—1963年,划归白银市管辖。1964—1985年,复属定西地区。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靖远县复归白银市管辖。

靖远,区位优越,物产丰富。她处在黄河上游古代中国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很久以前,境内森林遍布,水草丰茂,曾经是古人类理想的游牧场地。由于黄河穿境而过,雨水充沛,河谷两岸大片冲积地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早期农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东汉时期,靖远地属边陲,戍卒守边,实行军垦,境内屯田成片,阡陌纵横,成为古代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唐代贞观年间,因盛产谷物,仓储殷实,改名粟州。明代设卫后,广垦荒田,修渠引水,灌溉农业由此发端,开黄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建成兴堡子川、刘川、三场塬三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黄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继上马,旱地变良田,荒漠起绿洲,靖远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蔬菜、养羊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瓜果、夏杂粮、稻米等传统产业重点开发,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大县名副其实,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农业名优特产品二十多个门类。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而且是甘肃省重要的羔羊肉产地和集散中心,陇上佳肴“靖远羊羔肉”美味可口,成为饮誉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属矿藏,近年最新勘探发现的大型坡缕石矿,品位及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水泥、陶瓷、农业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独具地域优势。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昔日“旱码头”情景再现,已跻身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行列。

地方特产

小口大枣

枣树在中国栽培有300多年历史。《诗·豳风·七月》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千百年来,红枣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大枣学名(Zigyphussp),是靖远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石门乡小口、安韦、茨滩、坝滩、石门5村,枣园面积3000亩,目前挂果枣树达51万多株,年产大枣约70万公斤,产值达280多万元。小口大枣具有个头大,肉质厚,含糖量高,维生素丰富,味美香甜等特点,系食用、药用及滋补佳品。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25克,鲜枣含糖262%,总酸06%,维C4846毫克/100克,出干率42%以上,宜制干。1991年在石家庄全国林果产品展销会上获金奖,专家评审鉴定评语为“甘肃保产,小口大枣,红胶粘土,泉水浇灌,日照长,个大肉厚,驰名中外”;1997年在甘肃省林果产品展销会上获银奖;1998年被评为白银市优质农产品;2002年被农业部评定为“绿色食品”。石门乡被白银市列为大枣基地。小口枣是人们公认的“活维生素丸”,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同时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有“滋补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润肺”之功效,为百病之引。

灯笼辣椒

学名(Yargrossumbaily),地方名大辣子、园辣子、甜椒,为靖远优质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开张,叶片厚大,生长势强,要求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果实扁园,纵沟较多,色泽鲜艳美观,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中心产区在糜滩、东湾、乌兰等乡镇,沿河其它乡镇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产品远销宁夏、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肃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公斤左右,株产150公斤,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目前尚存不多,仅有28株。

鸽子鱼

学名北方铜鱼(Coreiusseptentronalis),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地方俗名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呈马蹄形,具长须一对,头长为口宽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齿末端斜切,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肉质细嫩鲜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被视为珍馐佳品。是黄河中特有的珍贵鱼类品种,以味美肉肥著称,主要分布在靖远至中卫一带的200公里的黄河河段。它鳞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网后,隆起的脊背高悬,较大的胸鳍宛若鸽翅,远望犹如一只鸽子栖之网上,据志书《彩鱼》载:“山岩之上鸽子最多,涉入黄河即变鱼。味最美。”鸽子变鱼不堪信,但鸽子鱼肉,细腻白嫩,具有提气补虚,滋阳补肾的功能,是老弱病残者的滋补佳品,曾是历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贡品”。据史料载,“民国33年,靖远输出鸽子鱼3000只,每只价高300元”。古往今来,鸽子鱼成为靖远首屈一指的名优特产。在靖远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中,“鸽子鱼”的传说闻名遐迩。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滩羔羊一月龄左右宰剥加工而成,皮板轻薄,柔韧细密,毛股紧密,花穗美观,成明显大波浪弯曲,俗称“九道湾”,美观大方,驰名中外。 靖远是中国重要的滩羊、中卫山羊主产区,全县羊只存栏419万只。靖远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别是五合、北滩、高湾等地出产的二毛裘皮,细密柔软、毛股长而弯曲,其中有“孔道环”之称者为上品。靖远裘皮加工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远先民就开始用羊皮缝制裘皮大衣(俗称“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毡等生产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业是靖远县白皮厂,后改名为靖远县裘皮厂,所生产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欢迎。创建于1984年的白银腾飞裘皮综合制品厂,2002年引进国际先进裘皮加工工艺,大胆进行技术改造,裘皮加工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拥有固定资产2659万元,年加工裘皮10万多张,已开发生产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领条、围巾、毛皮包、裘皮服装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产品销往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冬果梨

学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远栽培历史长分布范围广,较耐旱、抗寒、适应性强,宜具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轻土壤上栽植。产量高,品质优,果肉细脆,果汁味甜酸适度可口,耐贮耐运,越冬性强,是靖远县果类的名优新产品,远销宁夏、内蒙等地。 据历史记载,早在明代黄河两岸的农民就以“园圊为业者”并形成一定规模。《甘肃通志》云“梨花靖远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鹅梨(冬果梨)、乳梨(牛奶头)、云梨、木梨、消梨、赤梨(红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润肺止咳之功效。中心产区在乌兰、北湾、平堡、兴隆、石门等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量3000吨。

羊羔肉

靖远羊羔肉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其特色在于独特的滩羊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加工方法,独特的药膳滋补价值。靖远县属黄河冲击盆地,黄河流径 154公里,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境内屈吴山、哈思山、云台山水草丰茂,气候凉爽,生长着柴胡、麻黄、益母、蒲公英、黄苓、桔梗、薄荷、干草等数十种草药,山中水流潺潺,矿物富集,羊羔日食药草,夜饮矿泉,从而使羊肉细胞成分改变,造就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靖远羊羔肉。 “靖远羊羔肉”经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测试中心、甘农大食品工程系、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等单位检测分析和研究证明: ① 选料独到,安全无污染。选用 30~45日龄左右滩羊奶羔,母乳育肥,各个生产环节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② 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生物学效价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体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B1、PP、C、D、叶酸等多种营养性元素;属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纹良好,胆固醇含量低;营养素配比合理,是集营养、滋补、保健于一体的优质肉食品。 ③ 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肌肉纤维细,交联少,嫩度高;低级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丰富,膻味轻微,香味浓郁,感官品质优异。 ④ 加工性能良好,工艺独特。 羊羔肉产业已成为靖远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羊只饲养量发展到78万只,年出栏羔羊28余万只,产肉量213万公斤,实现养羊产值8000多万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龙头企业,二有协会,三有基地,四有餐饮业和毛皮加工业,五有营销组织,六有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998年,靖远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再次被飞舞的彩带、热烈的掌声和齐鸣的礼炮簇拥。位于县城东北角的靖远县第三中学正式破土兴建。如今已走过了令世人和同行叹服的8个年头。校长薛国治感慨地说,办一所学校难,办好学校更难,办成名校难上加难。8年的齐心共进,已经使学校初具办学规模和实力,且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2001年至2003年高一、高二各科会考成绩均居白银全市榜首,全县第一,2004年本科上线人数达231人,重点上线人数超过了70人,与2003年相比又是一个质的飞跃。 短短8年的办学之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令同行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绿草如茵的校园里,耸立于花坛之上高达6.8米象征全校师生团结向上“共铸辉煌”的不锈铜雕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3300名,教职工总数158人,高级教师10人,一级老师2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4人,在读研究生7人,大学本科学历53人,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72篇,其中有12篇获得国家级奖励。在市、县优质课竞赛中有24名教师获奖。 学校图书室藏书万余册,两个微机室均按一流标准装配,购置电脑141台。两栋学生公寓可安排2600人住宿,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四栋教职工住宿楼,满足了教师的需求,真正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同时,还建成了两座高规格、高标准的多媒体报告厅,文化和体育场地与现代化教学紧密相配。 三中人用一腔赤诚之情耕耘在教育这块充满希望的沃野上,走出了一条以“人文见长,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办学之路。 一只航海的大船,如果没有航标的指引,就会永远走不到理想的彼岸。靖远三中自筹建以来,学校通过贷款、争取项目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体育器材相对不达标、师资力量不配套等困难和问题。并且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学校按照“立足现实、统筹规划、超前配置、拓宽发展”的工作思路,多方筹措资金,以一流的标准,配置了一系列的硬件设施,建成了一个覆盖校内、辐射校外的信息化网络工程——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 薛国治介绍,2000年学校购置品牌电脑27台,组建了第一所微机室,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1年,学校实验楼落成,微机室迁至实验楼,同时扩大规模,在升级原微机的基础上,又购置了100台电脑组建了第二微机室,并接入了互联网,成立了学校网络中心,2002年初,经学校多方筹措又修建了多媒体报告厅,并于当年投入使用,此报告厅配置了先进的电教设备,总投资15万元。 2002年12月与北大附中联合办学,创建了白银市惟一一所“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至此北大附中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先进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传送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入靖远三中,示范校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使教师学有榜样,改有方向,教有成果,做到借鉴与创新有机融合,缩短了培养教师的周期,拉近了同名校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了白银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各教管中心、局地学校(园) :

根据国家省市县疫情总体部署,经报县疫情领导小组同意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有序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提前做好复课准备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复学时间

中小学市教师检查点设在党校院内,学生合生者检查点设在广场和县医院各乡镇师生合生者统一在乡镇检查站(乡镇卫生院)进行核酸检测。

幼儿园城区学生和社区生活者在广场和县医院,教职工在党校院内各乡镇师生社区生活者在乡镇检验所(乡镇卫生院)统一进行核酸检测。

二复课时间表

(一)复课前

1 修订改善方案预案。

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方案、返校复学工作方案,及时优化校门管理、场地拆迁、日常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教学安排等关键环节,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2 确认上学师生名单。

各学校要严格检查师生开学前14天的行程、健康状况、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情况,签订开学疫情防控承诺书。

确定可上学人员名单,做好分批上学安排。

近14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所在省(县、市、区)居留史,与重点防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症状的师生员工应当暂停上学。

3 执行全员核酸检测。

县教育局会同卫健疾控部门在党校院内和会州广场设立专业监测点,对返校师生员工和共同生活者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4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符合接种条件的教师和家长尽快按照免疫流程完成期满后新冠接种疫苗,确保接种疫苗全部接受。

5 储备和准备防疫物资。

学校按照有关要求,配齐抗疫所需物资,标准设立健康观察区(室),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明确责任。

6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

学生返校前完成校园全覆盖式卫生整治,日常按标准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做好记录,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保持通风。

7 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县教育局依托《靖远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动态宣传报道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复课前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复课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各学校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宣传报道,形成众志成城抗疫、全力保障复课的浓厚氛围。

(二)返校时

各学校严格按照分拨错峰原则,有序组织师生返校。

返校时,校门口至少有4人值班(校领导、值班教师、门卫、保安),并出示返校师生“二码一证”(本人与合住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调度卡)

返校时师生必须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防学校门口人流密集。

(三)复课后

1 学校实行闭环管理。

按照教育部“五个一律”要求,在学校门口设立专门的体温测量点,加强我校人员出入管理、核酸检测、个人防护、测温验证码和环境清除等防控措施的落实。 无关人员无需进入校园,进入校园人员必须检查核酸检测报告、“二维码”、测温和注册。

2 严格落实“错峰”上下学。

学校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实行分校错峰开学。

校门前实行由值班领导、值班老师、健康检查员、保安等人员组成的业务专班,对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每人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有条件的学校采用红外体温检测仪检测师生体温)。

在师生道路上加强个人防护,规范师生上下学(班)全程戴口罩,主动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1米以上),不得出现密集、聚集现象。

鼓励徒步、骑自行车或驾驶私家车(乘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持续加强健康监测。

实行清晨下午检查制度,实行“日报”、“零报告”制度,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并将师生健康信息情况报县教育局备案。

出现可疑症状,积极向学校和所在社区报告,及时就医。

复课后,县教育局和疾控部门再次回到分科组织,与师生员工进行核酸检测。

4 严格师生外出申报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师生不能出县。 确因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离开县的,要严格按要求逐级上报准备,回去后按要求进行入学审查,同意后方可返校。

家长从防控重点区域来到靖国神社进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条件单独居住的,学生也应当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5 落实抗疫基本要求。

校园按照网格化要求,实行分区分片管理,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个人防控体系,以班级为基本单元,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相对固定,保持安全距离。

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在校期间,应做到全时科学规范戴口罩(体育活动、饮食就寝除外)。

校内设置专用的废弃口罩专用收集点等,在处置点的显著位置以标牌形式标识,并说明相应的处置操作流程和规范。

6 加强环境整治。

各学校要负起责任,每天规定走廊、楼梯、厕所、自来水、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各功能室、餐厅、宿舍(卧室)等公共区域,以及与教具玩具、垃圾桶、垃圾桶高频接触的门把手、扶手、护栏等次数和数量

7 加强食堂卫生和膳食管理。

各学校严格控制餐补原材料关口,认真执行食材检验证、检验券和检验检疫制度,严禁野生动物肉食和产品进入学校食堂,原则上不得购买冷链食品。

切实加强食堂规范化管理,整治食堂环境卫生,每日按规定对饭菜(厨)严格消毒,餐具要“一人一件消毒”,提倡学生自带餐具,防止疾病进入口中。

加强师生膳食保护措施,落实学生错时错峰进食,最大限度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得面对面进食,吃饭时不得说话、说话。

师生吃完饭后,立即清扫环境卫生,全面进行扑杀和消毒。

8 做好应急准备。

各学校要组织师生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保安人员、保洁人员、食堂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抗疫知识培训和抗疫预演练,使每个学生和教职工都能掌握抗疫知识,熟悉抗疫流程。

相对独立的区域应当设立临时隔离室或者健康观察室,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并在显著位置公示。

早、中午检查(必要时晚检查)和健康状况监测发现发热、咳嗽、胸闷、肌肉酸痛、腹泻、呼吸困难等异常,第一时间由班主任报告当日值班领导和校长,当日值班领导和校长安排专人及时留在隔离室

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及时发现校园疫情防控和教育教育问题,科学高效处置,确保人员在位和信息畅通。

9 关心学生。

家校协助学生心理疏导,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情感,积极关注学生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如有异常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特别关注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一线双职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和流动人员子女,特别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残疾学生、现留疫区学生等,给予特别关注和照顾。

对于目前因各种原因未到校的学生,学校要提供在线教育指导,保障学生同步学习,特别是做好不能到校的学生家长情绪稳定的工作。

在家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班主任电话沟通、安抚思想、符合“2码1证书”的前提下返回学校。

9 做好网上教育教学的衔接。

各学校要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搞好网络教学活动的顺利过渡和有效衔接。

要求教师综合分析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找出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找出陷阱,根据学情复习讲解重大难点,及时控制新课程进度,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严格执行国家“双减法”政策,初中第一节课不早于8:00,小学第一节课不早于8:20,充分开放国家课程,科学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继续全面覆盖“52”课后服务模式,原则上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8:00。 完善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减少质量,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 加强抗疫宣传教育。

各学校以新冠防治肺炎、春季传染病、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宣传为重点,精心准备了“返校第一课”。

让“战争瘟疫”成为科普课、励志课、思政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科学应对瘟疫。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教管中心、学校要充分认识防控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情。

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严密部署,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维护好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在各学校复课前一天向教育局报告,提出复课申请和方案,同时提出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和疫情应急预案(修订版)。

(二)强化责任担当。

全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防控不能懈怠、马虎。

(三)加强信息交流。

各股室、各乡镇教管中心、各中小学要及时上报舆情防控信息,切实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得到专业指导,确保全县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

(四)加大监督力度。

教育局对各教育管理中心、学校疫情防控情况、一线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复课前,县教育局成立复课工作专项检查验收组,逐一深入学校,检查验收各学校复课准备情况,验收合格,准予复课; 验收不合格、延期复课的学校(园),由学校(园)承担相应责任。

(五)严格责任追究。

延误报告疫情、谎报、谎报、漏报、处置不当的,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对防控不力、不作为、不作为、行为迟缓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肃问责,对“四方”责任主体不履行职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

靖远县教育局

2022年4月12日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27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