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亮

有关诸葛亮,第1张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

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和《三国演义》一书的渲染与宣扬,诸葛亮在民间成为智慧的化身,现有“事后

诸葛亮”一说,意思是事后聪明。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和手推车(木牛流马)。

生平与功绩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家世二千石。9岁母亲章氏去世。12岁父亲诸葛圭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197年

叔父去世,诸葛亮和和弟诸葛均移居南阳郡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虽躬耕陇亩,仍志向远大,自比管仲、乐毅。后与徐庶,

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交好俱游学,曾求学于司马徽,庞德公等当时名士,并娶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后来罗贯中将这一事实

加以艺术描写,遂成为封建社会君臣相得的典范。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后,被派往东吴,负责联吴抗曹,并最终成功促进孙刘

联盟建立。使得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后刘

备入川,诸葛亮坐镇荆州。但庞统的身亡使得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改命关羽负责荆州防务。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

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

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对于诸葛亮何时当

政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一直十分看重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认为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实权推行自己的主

张。

诸葛亮主政后,先重建孙刘联盟,建兴三年(225年)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在孟获率领发动叛乱。诸葛亮即亲率大军,

深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建议,以攻心为主,打击为首分子,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和民众支持,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一

年多后,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所

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建兴十二年(234年)54岁的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魏国中病故于五丈原,归葬定军

山。

著作

西晋陈寿撰《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多字。

明王士骐撰《武侯全书》

清张澍撰《诸葛忠武侯文集》

《隆中对 (http://wikisourceorg/wiki/隆中对) 》

《悼周瑜 (http://wikisourceorg/wiki/悼周瑜) 》(亮本传及瑜本传未见,唯演义有载,恐非亮作,当为罗贯中之艺术添加)

《前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wiki/前出师表) 》

《后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wiki/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疑为后人伪作,陶元珍所著魏晋史丛考的第一篇《世传

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全文) (http://wwwtaoslnet/ys7htm) 加以考证。)

《诫子书 (http://wikisourceorg/wiki/诫子书) 》

《诫外甥书(http://wikisourceorg/wiki/诫外甥书) 》

《将苑》(又名心书,多数学者认为非诸葛亮所作,多为后人托诸葛之名而作)

《马前课 (http://wikisourceorg/wiki/马前课) 》(绝非诸葛亮著作)

《便宜十六策》

后人评价

陈寿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后面称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

遗,强不侵弱,风 化肃然也”

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

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唐文粹》]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说,诸葛亮“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唐文粹》]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名为《蜀相》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其景仰之情,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多智而近妖。

回答者:老妖真精 - 首席运营官 十三级 1-13 12:14

--------------------------------------------------------------------------------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回答者:cybjy1006 - 童生 一级 1-13 12:17

--------------------------------------------------------------------------------

《华阳国志》:建兴二年,丞相亮开府,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亲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究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乎封域之内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劝戒明也。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皆州俊彦也。而江夏费袆、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

《蜀志》:亮以西土初建,在得才贤,取人不限其方。董和、黄权、李严等,刘璋所受任也;吴懿、费观等,为璋婚姻;彭羕、璋所摒弃;刘巴,夙昔所怨恨也;皆处以显任,尽其器能。初,犍为太守李严辟杨洪为功曹。严未去犍为,而洪已为蜀郡。洪举门下书佐何祗有才能,洪尚在蜀郡,而祗已为广汉太守。西土咸服,以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华阳国志》:亮乃约官职,修法制,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

《华阳国志》:建兴三年春,亮南征。由水路自安上入越雟。别遣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蜀志无元字)。自旄牛定笮卑水,多为垒守。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以孟获代闿为主。亮既斩定元,而马忠破牂柯,李恢败於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秋,遂平四郡。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雟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柯太守。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於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於汉,成夷汉部曲。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汉晋春秋》:南中平,即其渠率而用之。

《赵云别传》: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答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蜀志·赵云传》: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建兴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太子乃得止。

《华阳国志》:杜微,字国辅,涪人也,任安弟子。先主定蜀,常称聋,阖门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州牧,选为主簿,舆而致之。亮引见,与书诱劝,欲使以德辅时,微固辞疾笃。亮表拜谏大夫,从其所志。

《蜀志·庞统传》:统字士元,襄阳人。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攻雒城,中流矢卒。先主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蜀志·董和传》: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蜀志·许靖传》: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为刘璋蜀郡太守。先主进围成都,靖欲逾城出降,先主薄之;定蜀后,益无意于靖。亮谏曰:“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宇内。”于是稍尊之,寻拜司徒。靖年已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亮皆为之拜。

作者: 桓子野 2006-1-12 00:34 回复此发言

--------------------------------------------------------------------------------

2 诸葛亮集《故事》卷三·用人篇

《蜀志·法正传》:法正字孝直,扶风人。正多阴谋,善设奇制变,先主之取益州,皆其力也。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蜀志·蒋琬传》: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身为广都长,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为参军。八年,代张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蜀志·刘巴传》: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刘璋欲迎先主,巴极谏,璋不听。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亮数称荐之,辟为左将军西曹掾,尝称之。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只,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蜀志·廖立传》: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后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于是亮劾立,废立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卒死徙所。

《荆州先德传》:诸葛亮以费袆有俊才,宜遣使吴。孙权好嘲戏以观任,时琅琊诸葛恪、羊衜等各知名,皆在坐,并发异端之论以难袆。袆应机辄对,举坐称之。

《蜀志·费袆传》:祎字文伟,江夏鄳人。先主立太子,祎与董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亮卒后,代蒋琬为尚书令,封成乡侯。

《蜀志》: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蜀志·董厥传》: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簿。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

《蜀志·杨戏传》: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人。丞相亮深识之。戏年二十馀,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府辟为属主簿。

《蜀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诸葛亮驻汉中,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破郭淮,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蜀志》:建兴六年春,亮身率众军攻祁山,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一作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华阳国志》: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孔明深惜仪之才干,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为作《甘戚论》。

《蜀志》: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领军还,后以诽谤自杀。

作者: 桓子野 2006-1-12 00:34 回复此发言

--------------------------------------------------------------------------------

3 诸葛亮集《故事》卷三·用人篇

《华阳国志》:初,亮密表后主,以“仪性狷狭,若臣不幸,可以蒋琬代臣”,于是以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蜀志》: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先主辟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於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先主败绩於夷陵,良遇害。

裴松之《蜀志》注:马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蜀志·彭羕传》:羕字永年,广汉人。先主领益州牧,拔羕为治中从事。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后诛死。

《蜀志》: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雟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后亮出军向祁山,谡违节度,大败,下狱死。

《襄阳记》:建兴三年,亮征南中,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蜀志·向朗传》:朗兄子宠,先主时为牙门将。秭归之败,宠营特完。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诸葛亮当北行,表与后主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云云。迁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遇害。宠弟充,历射声校尉、尚书。

《蜀志·谯周传》: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蜀志·伊籍传》:籍字机伯,山阳人。初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蜀志·王连传》:连字文仪,南阳人。为刘璋梓潼令。先主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又简收良才,以为官属。迁蜀郡太守。丞相亮南征,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后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蜀志·简雍传》:雍字宪和,涿郡人。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蜀志》: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先主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住平夷县。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於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南人,南人信之,围守怠缓。恢出击,大破之,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

《蜀志》:丞相亮主簿胡济,字伟度,义阳人,有忠义之效。亮发教群下,与董和、徐庶并称。

《蜀志·杨戏传》注:李邵字允南,广汉郪人。先主定蜀后,以李邵为州书佐部从事。建兴元年,丞相亮辟为西曹掾。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

常璩《华阳国志》:李邵兄邈,字汉南,刘璋时为牛鞞长,先主领牧,为从事。正旦命行酒,得进见,让先主曰:“振威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甚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久之,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为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回答者:万事通爷爷 - 童生 一级 1-13 12:30

--------------------------------------------------------------------------------

诸葛亮,蜀国大臣,字孔明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曾五出祁山

回答者:飞狼火鹰 - 童生 一级 1-13 13:22

--------------------------------------------------------------------------------

楼上:丞相那是六出祁山~汗~

去诸葛亮吧看看吧,很全的

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D6%EE%B8%F0%C1%C1&rs2=0&myselectvalue=1&word=%D6%EE%B8%F0%C1%C1&tb=on

喜欢这幅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回答者:令狐穹 - 秀才 三级 1-13 13:43

--------------------------------------------------------------------------------

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cl=3&rn=10&ct=0&lm=0&word=%D6%EE%B8%F0%C1%C1

回答者:壹贰叁肆 - 举人 四级 1-13 19:34

--------------------------------------------------------------------------------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

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和《三国演义》一书的渲染与宣扬,诸葛亮在民间成为智慧的化身,现有“事后

诸葛亮”一说,意思是事后聪明。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和手推车(木牛流马)。

生平与功绩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家世二千石。9岁母亲章氏去世。12岁父亲诸葛圭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197年

叔父去世,诸葛亮和和弟诸葛均移居南阳郡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虽躬耕陇亩,仍志向远大,自比管仲、乐毅。后与徐庶,

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交好俱游学,曾求学于司马徽,庞德公等当时名士,并娶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后来罗贯中将这一事实

加以艺术描写,遂成为封建社会君臣相得的典范。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后,被派往东吴,负责联吴抗曹,并最终成功促进孙刘

联盟建立。使得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后刘

备入川,诸葛亮坐镇荆州。但庞统的身亡使得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改命关羽负责荆州防务。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

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

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对于诸葛亮何时当

政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一直十分看重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认为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实权推行自己的主

张。

诸葛亮主政后,先重建孙刘联盟,建兴三年(225年)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在孟获率领发动叛乱。诸葛亮即亲率大军,

深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建议,以攻心为主,打击为首分子,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和民众支持,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一

年多后,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所

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建兴十二年(234年)54岁的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魏国中病故于五丈原,归葬定军

山。

著作

西晋陈寿撰《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多字。

明王士骐撰《武侯全书》

清张澍撰《诸葛忠武侯文集》

《隆中对 (http://wikisourceorg/wiki/隆中对) 》

《悼周瑜 (http://wikisourceorg/wiki/悼周瑜) 》(亮本传及瑜本传未见,唯演义有载,恐非亮作,当为罗贯中之艺术添加)

《前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wiki/前出师表) 》

《后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

新兴世纪酒店隶属于四川利昂投资有限公司,位于犍为县玉津镇纪家路118号,区位条件优越,是新城建设行政金融规划核心区域。酒店总投资近2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配套完整设施齐全,是犍为县首家按星级标准修建的高端酒店。酒店主体建筑为现代简欧风格,楼高13层含地下一层,设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行政客房高级客房等多种房型,共计194间套317个床位,给您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入住环境。酒店客房内产品均适用于各类人群使用,床上用品采用100的进口天然棉纱,选用上等的60支加密棉,更细腻柔软轻薄贴肤舒适,零刺激不起球;巾类采用100的进口棉纱,品质保证,超强吸水,毛圈细长柔软,不起球不缩水,浴巾加厚加大;一次性用品是符合国家洗漱用品质量检验合格产品,上档次,牙刷毛为磨尖软毛,更有防滑手柄设计;一次性拖鞋采用高档面料,独家设计,独家风格,针对高端客房定制,超厚底部,柔软防滑。酒店提供中西式自助早餐,菜品多达80余种,绿色健康营养的同时,更能足不出户尽享本地特色美食。酒店二楼设有宴会厅中餐厅西餐厅中餐包间等,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设有多功能厅多媒体会议室大中小商务会议室十余间,能够接待小至十多人多达六百人的会议,满足不同类型的会议需求,为您量身打造不同的会议体验。酒店三楼设有茶坊KTVSPA等康体娱乐项目,丰富休闲时尚提升您的生活品质!

查看更多有关于乐山犍为新兴世纪酒店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发动农民起义了呗、

东汉王朝已经腐败,太平道的教众<黄巾军》应该起而推翻,从今年甲子年开始,天下就要太平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有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

甲子是 甲子年,算是暗号类的

来犍为旅游,就到新兴世纪酒店。”这句话似乎成了犍为人的顺口溜。作为一家按四星级标准修建的酒店,老板是犍为本地人,在外留学归来的他,更想为家乡旅游和经济发展出一份力,于是成立了犍为人家门口吃住娱一站式中心——新兴世纪酒店

  犍为新兴世纪酒店位于犍为县玉津镇纪家路118号,总投资近22亿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配套完整、设施齐全;酒店主体建筑为现代简欧风格,楼高13层,共计194间套317个床位,给您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入住环境;设有宴会厅、中餐厅、西餐厅、中餐包间等,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有专业的厨师团队,能满足顾客不同的就餐需求。

  新兴世纪酒店营业至今已有8年了,举办婚礼、家人聚餐、情侣表白、来犍旅游……这里成为本地人和外来客的首选目的地,住宿、茶楼、ktv、桌餐、足浴等各类项目也能让你和家人朋友在此玩的尽兴。这不,虎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新兴世纪酒店在8周年之际也想回馈支持关注他们的朋友。

  樱桃红烧肉、青椒花甲鸡、果菜;年夜饭的味道,不仅仅是一道餐食,它凭年轮沉淀,借回忆调味,任爱意炖煮,碰的是交情,吃的是真情,每一口“年味”都想起家的温馨。





犍为县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一、3月31日起,非必要不离开犍为,确需离开犍为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离开犍为。

  二、外省来(返)犍人员要及时向所在村(社区)、入住宾馆主动报备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按照防控要求积极做好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工作。对故意隐瞒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拒不配合执行防控措施的,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3月31日起,暂停KTV、网咖、麻将馆、**院等密闭场所经营活动,暂停坝坝舞、坝坝宴等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控各类会展、论坛等聚集性活动。倡导“喜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

  四、车站、超市、餐馆、酒店、景区景点、各类门店等公共场所,必须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等措施。经营场所从业人员不戴口罩或不提醒消费者落实相关防疫措施的,将依法依规责令整改,直至停业整顿。

  五、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按规定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药店要落实“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抗菌素药”等购买人实名登记和报告制度。

  六、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主动做好疫苗接种。如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向村(社区)工作人员或网格员报告,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七、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对因执行防控要求和措施不严格、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个人和集体,将严格按照“谁的人、谁负责”“谁失控、追谁责”“谁瞒报、追责谁”的原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严白虎

  个人资料

  性别:男

  籍贯:扬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

  兄弟姐妹:严舆

  身高约合现今167米

  相关人物:孙策、陈瑀、许昭

  自称:东吴德王

  简明历史传记

  严白虎(白虎为其绰号,本名不详),江东山贼,聚众万余人,屯于吴郡乌程,被孙策剿灭。

  简明演义传记

  严白虎,江东山贼,于《三国演义》第15回登场。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占据吴郡,与孙策军交战,战败,请和不成,遂弃城而逃,投奔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战败后,严白虎逃往余杭,为董袭所杀,首级献与孙策。

  张角

  张角(--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 、巫术也很熟悉。

  建宁年间(168---172), 他带着两个弟弟,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翼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他在大量招收学生 、培养弟子 、吸收徒众的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为我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 其主要特征是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太平道的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据《太平经》而来。

  他到处散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根据《太平经》“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自称大贤良师,为太平道的总首领;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亦为太平道的首领之一。凡太平道成员及其信徒,若犯有过失,只要跪拜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便给以宽恕。

  张角常持九节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张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 、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主要是穷苦农民,也有城镇手工业者个别官吏、甚至宦官。张角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

  在此基础上,张角又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张角还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欲说明按照万物兴衰、按照朝代演变的规律,汉王朝(苍天)大数已尽,作为土德(土色黄)、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在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

  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首先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河北临漳)城集中,准备起义。于是,其分管的信徒们便已开始向邺城集中。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约定宦官中常侍封 、徐奉为内应,在三月五日里应外合,一道起义。

  大约在预定起义日期的前十天,即二月十五日前后,太平道的一个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于是,朝廷紧急捕捉马元义,车裂于洛阳;并紧急动员各种力量,捕捉诛杀张角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张角等发现事已败露,即用各种方法星夜通知各方,立即起义。起义时,义军首先将抓获的贪官杀了祭天。起义时,张角军皆头裹黄巾 ( 黄天的象征 ),时人称之 “黄巾军”。起义后,张角依据《太平经》中关于“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旬日之间,天下震动,京师震动。

  但由于黄巾军的主体是农民,组织不够严密,在政策和策略上普遍掌握不够 好。他们除了攻打官府外,还普遍攻打豪强、士家及各种有钱人家。于是,豪强、士家都迅速站出来,配合官府义军。起义约十个月后,黄巾军主力败于官府、豪强的联合。不久,张角也在这期间病死。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震撼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奠定了道教今后主要在社会下层传播、发展的历史格局。

  刘焉

  个人资料

  [编辑本段]

  刘焉 字君朗

  籍贯: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父亲:未知

  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儿子:刘范 刘诞 刘瑁 刘璋

  官职:任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最终官至益州牧

  相关人物:刘璋 吴懿 张鲁 刘备

  简明历史传记

  [编辑本段]

  东汉末年时人,官至益州牧,其子为益州牧刘璋。

  刘焉为汉鲁恭王之后裔,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后因益州刺使郄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后却俭为黄巾贼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后卒于任上,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后汉书·刘焉传

  [编辑本段]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焉乃阴求为交址,以避时难。议未即行,会益州刺史郗俭在政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刺史张懿、凉州刺史耿鄙并为寇贼所害,故焉议得用。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是时益州贼马相亦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先杀绵竹令,进攻雒县,[二]杀郗俭,又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闲,破坏三郡。马相自称“天子”,觽至十余万人,遣兵破巴郡,杀郡守赵部。州从事贾龙,先领兵数百人在犍为,遂纠合吏人攻相,破之,龙乃遣吏卒迎焉。焉到,以龙为校尉,徙居绵竹。龙抚纳离叛,务行宽惠,而阴图异计。

  沛人张鲁,母有恣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遂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修而并其觽。

  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乃托以佗事,杀州中豪强十余人,士民皆怨。初平二年,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并反,攻焉。焉击破,皆杀之。自此意气渐盛,遂造作乘舆车重千余乘。焉四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奉车都尉,并从献帝在长安,唯别部司马瑁随焉在益州。朝廷使璋晓譬焉,焉留璋不复遣。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战败,范及诞并见杀。焉既痛二子,又遇天火烧其城府车重,延及民家,馆邑无余,于是徙居成都,遂疽发背卒。

  三国志·蜀书·刘焉传

  [编辑本段]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却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会)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

  是时(凉)〔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余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焉。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惟(小)〔叔〕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时征西将军马腾屯郿而反,焉及范与腾通谋,引兵袭长安。范谋泄,奔槐里,腾败,退还凉州,范应时见杀,于是收诞行刑。议郎河南庞羲与焉通家,乃募将焉诸孙入蜀。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祅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

  三国志评介

  [编辑本段]

  评曰: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於室,孔衍汉魏春秋曰:许负,河内温县之妇人,汉高祖封为明雌亭侯。臣松之以为今东人呼母为负,衍以许负为妇人,如为有似,然汉高祖时封皆列侯,未有乡亭之爵,疑此封为不然。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於不免其身,而庆锺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张璠曰:刘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为无道之主也。张松、法正,虽有君臣之义不正,然固以委名附质,进不显陈事势,若韩嵩、(刘光)〔刘先〕之说刘表,退不告绝奔亡,若陈平、韩信之去项羽,而两端携贰,为谋不忠,罪之次也。

 您好,网站推荐乐山酒店。

  乐山犍为百海假日酒店

  地址: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北段887号(犍为客运中心站对面)

  酒店开业时间2013年01月,主楼高17层,客房总数173间(套)。酒店内设大堂、商务中心、客房、茶坊、西餐厅、超五星KTV会所和总统套房(约300m2)、会议室、大型地下停车场等综合设施。

  客人入住真实感受:地质就在车站对面,交通及其方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28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