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明清古街 漳州明清古街保护与开发

漳州明清古街 漳州明清古街保护与开发,第1张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漳州明清古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漳州明清古街保护与开发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中国最小的庙宇,面积仅有3平米,哪座庙宇呢?

很多人到各个城市旅游的时候,总会想着能否找到这座城市的特色和最值得游览的景色。有些时候并不是越大、越豪华、越恢弘的景区才值得留恋,很多与闹市融为一体的景色其实更值得我们去寻找去感受。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可以说是国内最小的一个庙宇了。

它的名字叫做伽蓝庙。伽蓝庙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一座不起眼小庙宇,说它不起眼那是真的很不起眼,因为它的面积实在是太小了。正常来说一座寺庙,不说有多么恢弘壮观,最起码人们进去之后能够走一圈游览一番,但是这个小庙总面积却仅仅只有3平方米。3平米可以说转个身就是来回一趟了,可想而知其面积之小。

伽蓝庙在漳州市的一条明清古街之中的香港路上。寺庙的来历其实并不是非常清晰了,根据附近居民翻阅的资料,知道寺庙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一直没有什么人关注到它。后来还是明清古街这边有一个翻新整治拆建的活动,才让人们在尘封的角落中发现了这一座小庙。伽蓝庙也在这次活动中受益,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它进行了一次整治,庙宇焕然一新。并且附近居民还主动给这座小庙通了电,放入了一些寺庙常有的一些东西,甚至还加上了一个用来播放佛教梵音的录音机。

寺庙虽然非常小,但是却五脏俱全。基本上一座寺庙应该有的配置,寺庙都会有。包括牌匾,贡品,小佛像,莲花台等等。小庙如今已经彻底地融入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之中。很多认路过的时候没事就会到这里拜一拜,庙小,心诚。寺庙有2层楼,中间的楼道更是狭窄的只能容一人通过,所以寺庙基本上都不会挤满很多认,但是每天都有人。

这么小一个寺庙,也没有常规配置的人员。寺庙是由附近的居民共同管理的。所以说周围的几处居民就是这座寺庙的主持了,他们负责管理寺庙的钥匙。而周边还有几家开超市的老板,他们就自发的闲时将寺庙打扫清理一遍,也算是寺庙的“方丈”和“和尚”了。这样一个寺庙虽然面积非常小,但整体的布置却简洁干净,也是整条街的一个小小的心灵寄托场所。这样的寺庙如果有机会,你会去看看吗?欢迎留言评论!

除了土楼和云水谣,福建漳州还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福建漳州除了土楼和云水谣,还有古山重和明清古街以及火山岛都值得去。

先来说说古山重吧,说到古山重就不得不提起江西的婺源了,婺源有一个出名的景点就是油菜花。而古山重的油菜花一点也不比婺源的少,甚至说它可以和婺源一较高下了。

不过有一点不太好,就是油菜花是季节性的东西,一般时间只能存在两三个月,大多是在清明节前后这段时间的油菜花最美最好看,所以要去古山重看油菜花尽量选择清明前去游玩。

明清古街也是一个值得去游玩的地方,明清古街在漳州市区,这里是非常具有历史感的,当现在建筑和古风建筑产生碰撞的时候,这种美感就越加突出了。

走在明清古街,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样貌和气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喜欢穿各种古装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留念和拍照,用镜头来记录这最美的时刻。

除了明清古街,还有火山岛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之一。火山岛是一个风景独特优美的地方,火山岛在漳浦地区,火山岛有火山喷气口群,熔岩地质奇观。

所以火山岛还是很值得一去的,要知道这种特殊的地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独特的火山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就为一睹着美丽又充满奇特的风景,而且火山岛还有海上兵马俑的美誉。

去火山岛感受一下火山的气息,这种经历将会铭记于心。而且壮丽的景色会让人心胸豁然开朗,福建漳州的美景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时间充足的话完全可以多去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云水谣古镇至漳州市内明清古街多少公里?

全程约885公里/1小时47分钟_虺捣延迷146元

云水谣古镇显示详情

1 起点到562县道

收起

1)_氐缆废蛭髂希惺30米,左转进入562县道

2 562县道

收起

1)_562县道,行驶约61公里,左前转进入318省道

3 318省道

收起

1)_318省道,行驶约385公里,直行进入荆江路

4 荆江路

收起

1)_鼐=废蚨希惺336米,左转进入荆江路

2)_氐缆罚惺辉22公里,右前转进入东环路

5 东环路

收起

1)_囟仿罚惺辉25公里,左转进入东大路

6 东大路

收起

1)_囟舐罚惺辉53公里,右转进入福诏高速连接线

7 福诏高速连接线

收起

1)_馗Z咚倭酉撸惺辉38公里,直行朝(漳州|厦门)方向,

2)_氐缆罚惺538米,右前转进入甬莞高速

8 甬莞高速

收起

1)_仞父咚伲惺辉8公里,靠右

2)_氐缆废蚨惺670米,直行进入漳州南连接线

9 漳州南连接线

收起

1)_卣闹菽狭酉呦蚨希惺辉11公里,靠右

2)_氐缆罚惺辉135公里,左转进入207省道

10 207省道

收起

1)_207省道,行驶约43公里,左前转进入大桥路

11 大桥路

收起

1)_卮笄怕废蚨保惺60米,直行进入新华南路

12 新华南路

收起

1)_匦禄下罚惺辉12公里,左转进入新华南路

13 修文东路到终点

收起

1)_匦尬亩废蛭鳎惺348米,到达目的地

漳州市内明清古街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理工到明清古街坐10路的公交车坐到哪

从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到明清古街,坐10路的公交车要在芗城区政府站下车。

公交线路:10路,全程约127公里

1、从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步行约550米,到达富华光学站

2、乘坐10路,经过25站, 到达芗城区政府站

3、步行约750米,到达漳州明清古街

小河明清古街与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上有一座座精制的小桥,这里有一座桥叫公孙桥。据传说:此桥是鲁班的弟子公孙宽所建,也有人说,是宋元时期晋商公孙旺所建,因而取名“公孙桥”。这里还是有名的小河溪古八景之一“石桥晚眺”。

公孙桥位于古街中段,小河溪水穿桥而过。过去这里应该是古街最繁华的闹市区,沈大叔形容过这里“桥面是集市、桥下行帆船”的景象。

我们在街上随意闲逛,街道两旁的商户经营着各类小商品,大部分商品都晒在街边,好像是摆地摊。这里有手工制品的杂货店、粮油加工店、服装店、鞋帽店、木器竹器加工店、陶瓷品商店、书店、书画社、药店、理发店等。

沈大叔是个热心人,他介绍这条街就像是数家珍,他说“你看一看,我们这里古楼基本上保持明清时代风格,多是二层土木结构阁楼,阁楼上的窗户有雕花,前面还有2米左右的廊檐,都是石磉墩托住杉木柱子。”

这环西街有门牌号码的住户380多家,据沈大叔介绍说:这里经商户达180多家,主要经营着各类生活物资和小商品。我们这条街还有许多手工艺人,有剃头匠、篾匠、铁匠、木匠、漆匠……

前面就有一家经营竹器的小店,走进去一看,店里做手艺的师傅是位残疾人。我跟他聊天时,他不曾间断手上的活,他一边编劈篾说:“我每天只能做三、四只竹筐、篮子、筲箕和斗笠之类的东西。一只筲箕才卖5元,现在做手艺已经不能养家糊口了,是政府支持,给补助才能继续维持。”

“是呀!我们这些传统绝技,如果政府不扶持,估计早就绝迹了!”另外一位手艺人走过来,他是白铁皮加工店的师傅,他家的生意也清谈。

他家对面不远处有一家榨桐油的作坊,屋里面黑漆漆的,看不太清楚里面做什么?只有一位老人家守在门前。我问他生意如何他说:“生意不好不坏!还是桥头弹棉花的生意比较好。”

我发现这里店铺前的檐廊,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做生意,不少店家在檐廊上搭起了轻钢雨棚。这条街前半条街主要摆放的是些小商品,这中间一段摆放的是一些生活用具或者农具。

这些会唤起人们久远的记忆,有些商品我还需仔细研究一番,也可能不知道做什么用的,还必需要实地进行调查。

那只红色的木盘,是办喜酒事用来端菜的托盘;这一只带把的土瓦钵,是冬天烤火用的;四只铸铁的坛子,是土灶里装水的温坛;还有小时候用过的鱼篓;几只竹编的大网眼的筐子,它们叫什么名称呀?两只陶制的圆筒,是干什么东西?

沈大叔说:“那大眼的竹筐是烤尿布用的罩子;那两只陶桶是烟筒。”

我们跟沈大叔道别时,他说:“你们可以去巷子里看一看,这里有四官殿、火星堂、下岔街、柴巷、公孙桥。”

当我走近四官殿时,发现巷口还保留着原来的廊檐和屋顶,屋顶是木质结构,门廊上保留着古巷的名号。据传说:“四官殿从前供着奉着“天地水火”四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和火官。他们都是保佑城市黎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分工不同,使命一样。”然而,我眼前是一条幽深的古巷。

四官殿的左邻现在是一间麻将馆,右邻是百年老字号“张正太”纸店,仍然保持着最早的建筑风格,木门上的门扣和门环保留完好,是这街上少有的原始的虎头门环。

过了桥,我才发现这桥不叫公孙桥而叫红山大硚,1968年12月重建。查查看,怎么公孙桥变成了红山大硚呢?

原来,大清嘉庆十四年,一位黄姓名民间人士联络“前冲、中冲、后冲、大凹、殷家山、郭家坂、河嘴湾”等地黄姓族人捐资重修公孙桥。

公孙桥于1968年12月重新修缮,后更名为红山大硚。但大硚主体还是200多年前的旧桥,只不过重新铺设了桥面和更换了栏杆等,因此现在的红山大硚的主体桥,还是清嘉庆十四年所建。此桥为2孔石拱桥,长15米,宽5米,历经200多年的风雨。

如今,这座桥的两端杂木丛生,已经看不清桥身原来的模样了。小河溪河道变得狭窄,水流浅缓,河底露出乱石。很难想像当年河道繁忙的情景,船只从这里出发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长江。

桥边的确有一座城隍庙,墙壁上有块水泥牌,已经模糊不清了,隐约可辨认:湖北文物保护城隍湖古寺。

在河对岸街口,小河镇镇政府竖立了一块宣传广告牌,介绍小河明清古街改造工程概况。

这里的街道挖成了很深的壕沟,下面正在铺设水电气各种管道。两边的店铺基本上是大门紧闭,最南端的胡天成、万顺义等百年老子号也是门可罗雀。

只有孩子们在门廊里跑来跑去,还有四个小男孩在家门前玩纸片。有个小男孩专注地趴地上,用力地拍着圆形的纸片,多像我们小时候打三角形纸片的模样!

原本想寻找更多的遗迹,可是因为古街在维修改建中,许多地方大门紧闭着。我们只好原路返回,这次我不再寻访什么了。只是默默地观察,这些古楼上各个时代留下的痕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留在的门店招牌上的墨迹最多。比如:东风照像,新华书店、朝阳书店、供销社书藉文具商店、木材供销社、建材五金供销社、小河供销社第二批发部、小河供销社庄稼医院等,好像这里曾是书店和供销社的天下。

我走在这条古街上,仿佛穿过时光长廊,从一朝代穿越到另一个朝代;从一个历史时期穿到另一个历史时期。

从宋代的公孙桥至清光绪年间的四官殿、东岳庙、李洞章故居、观山禅寺,到民国时期的照像馆、理发店,再至六七十年代的各类供销社,然后走进现代的书画社,婚纱摄影一分钟快照。

当我驻足回望,感觉这条古街和这里纯朴的人们溶为一体。在这里岁月和时光就像是小河溪里的流水,记忆像一只小船,小船在这条古街上来会游走,古街不停地演绎着不同时代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附自驾游攻略:

1从孝感出发,沿着北京路,走国道107,朝孝昌县城方向,到古城大道向右转走243省道至小河镇。大约路程55公里,用时1小时15分,实际用时15小时。

2回孝感时,在孝昌县城的北京路与菜桥路交汇处扣分3分,罚款200元。这里是陷阱,在此处被罚款的人特别多。因为,此处转弯时,没有划出分界线,却被摄像头拍到,压黄线扣3分,天啦!好冤枉!

2022年襄城县油菜花节是第五届。

拓展:

近年来,襄城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旅游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打造油菜花节、雷洞民宿、明清古街等一批旅游节点,提升“千年古县”的知名度、美誉度,连续举办三届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与200余名客商签约48个项目,总投资达896亿元,共接待游客129万人次,297家媒体相继报道。微信平台累计接收襄城籍在外人士、外地游客信息咨询、评论超过10万条,有力推介宣传了襄城,擦亮了襄城“千年古县、人文之都,灵山秀水、诗意襄城”旅游名片。

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生态强县,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目标任务,襄城县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伏牛山生态保护格局,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加快推进首山、紫云山、灵武山景区建设和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八百里伏牛山之首”文化旅游名片,着力把“三山”打造成为“伏牛山之首”省内拳头景区。

明清古街城门、百宁岗五岳庙景区等。许昌襄城县政府官网显示,许昌襄城县的旅游景点分别有:明清古街城门、百宁岗五岳庙景区、文峰塔、南关清真寺、乾明寺、令武山庙、中州第一禅林、德福观、龙兴寺、葛仙观等。襄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县,地处许昌市西南部,总面积920平方千米。

河口镇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明清时期,河口镇是销售本地的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同时也是赣闽浙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与当时的苏、杭、松江以及南洋、日本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所以有人将之与当时的九省通衢汉口相比,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说。河口是一座明清商业建筑的博物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古镇街巷。河口镇素有“九弄十三街”之称。从城东的古街入口处算起,全长约两千五百多米。街道平均宽度约六米,街面多以长条青、麻石或鹅卵石铺成。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街道约有一千五百米左右,基本上保留了古商业街的格局。

明清商号店铺和民居样式。(插入:200712_金利合JPG)河口古街起始于明初,盛于明代中期,在清代乾隆年间基本定型。沿街约有店铺和手工作坊五百多家,包括茶行、药铺、银楼等古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房屋之间以梯形山墙(封火墙)分隔。每座店房均有多进,进深幽长,有的深达几十米。一进为门市铺面或作坊,二进以内及楼面为居室、栈房等。铺面、窗台、楼廊和店内各间的隔扇等大多饰以精美的砖石雕、木雕和彩画,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现在古街的旧商号店铺约有三百余家,明清商号店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也保持了原有的面貌,并且不同年代的建筑物特色鲜明。建于1881年的“金利合”药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具有近代风格的店铺。古镇民居建筑,多为富商所建,属于“井邑之宅”,这种建筑一般装饰华丽,布局自由,没有繁缛的排场所需的形式和拘谨的局面。荟萃了江南明清建筑的艺术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建筑文化独特的装饰方法和布局方式。

码埠(码头)。过去,河口的商品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当时码埠上的货物日吞吐量达数百吨之多。大码埠多以巨大的青石或麻石砌筑,有半圆形、长方形或梯形之别。建于明代,清代扩建的“官埠头”是当时的官船停泊处,码埠边上还立有乾隆年间的青石禁碑。水道。河口城中有惠济渠,相传为明朝宰相费宏所修。惠济渠从狮江引水,贯通全城,方便居民用水。整个引水系统设计科学,饶有趣味。

沿胜利路往西,一连串的古巷文化让人驻足玩味。火巷、三忠祠、高家巷、直钟巷、横钟巷、府官巷、铺背、魁星巷、太史巷、萧家巷直至西关,竟有如此集中的明清史韵,跨越古今,静静流淌。​位于府官巷的张氏宅院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典范,乃宅院主人张希京清代为官时在家乡建造的豪宅,房屋名为“大夫弟”、“太守弟”、“分转弟”。

​大夫弟主建筑座北朝南,三厢进砖木结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宜庸大方,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风格。

​年代悠远的老街宅第在这里比比皆是,尽情抖落历史风韵,令人回味悠长。

​旅游线路:

​1、桔都大道——仓山路——建设路——胜利路——西关

​2、环城南路——石背——西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744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