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内容简介``

鹿鼎记内容简介``,第1张

 

提取码:6n27

鹿鼎记》是香港TVB出品的45集古装武侠电视连续剧。该剧改编自金庸同名武侠小说,由李添胜导演,陈静仪编剧,陈小春、马浚伟、梁小冰、陈少霞、刘玉翠等主演。

该剧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的故事。

《鹿鼎记》于1998年6月1日在香港TVB首播。

王婧娈,是名舞蹈演员!

在唐人的作品里经常出现

《聊斋-画皮》里冤死的丫鬟“紫嫣”;

《聊斋奇女子-辛十四娘》里的一个狐狸姐姐;

《天外飞仙》里的一个仙女;

《楚留香传奇》里的“妩媚”。

韦小宝扬州妓院丽春院中,一个年华老去的妓女的儿子,不知父亲是谁,自小在市井中长大的小流氓、小无赖。在童年时,就学会了一切求活、求生存、求饱的方法。成日游手好闲的他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了解全是由茶馆说书的口中得到了,更羡慕戏文中的英雄好汉。为了做英雄,韦小宝凭一时之勇搭救了一个落难的江湖好汉茅十八。茅十八感激小宝援手,更因他缠纠不休,将他带到了都城北京,被老太监海大富私禁宫中冒充小太监。他施展诡计将老太监海大富弄瞎,又将小太监名叫小桂子的害死,从此他便冒充小桂子在宫做假太监。一日韦小宝赌博归来遇到一个自称小玄子的华服少年正在练武,便与他交上了手,这少年正是康熙帝玄烨。顾命大臣鳌拜武艺高强、功高震主,为少年康熙所忌,为除掉鳌拜,康熙巧设计谋,让韦小宝率一群小太监以戏耍角力为名将鳌拜擒杀。韦小主智杀奸相鳌拜,大清皇帝固然龙颜大悦,反清帮会组织天地会也对他青眼相加,十三岁的韦小宝于一日之间竟成了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关门弟子和地位甚高的天地会青木堂香主。韦小宝奉陈近南之命回宫卧底,一次他撞破了与邪恶帮会神龙教勾结的皇太后的隐秘,并从她口中得到了康熙之父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为防皇太后对小玄子不利,他将此事连同自己是冒牌太监一事告诉康熙。康熙闻听父亲尚在人间,又惊又喜,立即派遣韦小宝到五台山寻访,韦小宝不辱使命历尽艰险后在五台山清凉寺寻访到了老皇爷顺治,但他自己却在回返途中被神龙教劫往辽东蛇岛。在蛇岛韦小宝乘神龙教内讧之际,施展拍马溜须绝技骗得了教主洪安通的信任,并当上了在教中职位甚高的白龙使。

韦小宝返回北京,向康熙报告了顺治出家一事,本望皇上重赏,谁知康熙在夸赞一番后竟命他赴少林寺出家,朝夕之间十几岁的韦小宝竟成了与年过八旬的少林寺方丈同辈的“晦明禅师”。“高僧”在寺中穷极无聊,便要生事,他纵酒狎妓,屡犯戒律,把一个千年古刹.佛门静地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苦心经营,势力渐大小防尾大小掉,康熙决定武力撤藩,起兵之前,为了麻痹吴三桂,康熙决定将其妹建宁公主嫁与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正好韦小宝“出家”期满,康熙使命他作了“赐婚使”。韦小宝率人护送建宁公主入滇,两人本就相识,路上日久生情,未到云南就发生私通,赐婚使变成了驸马爷。在昆明,正与韦小宝打得火热的建宁公主不肯与吴应熊成婚,蛮性发作之际竟将吴应熊阉割,韦小宝见事变猝起,只得将吴应熊挟持与建宁公主绕湖广返回京城,不久韦小宝又奉命去攻打与吴三桂和罗刹国勾结的神龙教,他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辽东,但未到蛇岛,自己这位统兵大将就成了洪安通的俘虏。韦小宝身临险境,不得已故技重演,一顿马屁将洪安通骗过,然后趁机逃出神龙教,洪安通发觉上当,怒不可遏,当即领人对韦小宝进行了追杀。

韦小宝慌不择路,一路向北来到鹿鼎山,误入了罗刹国军营,他害怕潜伏于营外的神龙教便施展伶牙利齿将正在这里巡视的罗刹国公主苏菲娅骗倒,随她一同去了罗刹国。苏菲娅返回莫斯科,正赶上罗刹沙皇病死,韦小宝最善混水摸鱼,便凭着从戏文中学得的“安邦定国”计谋,帮助苏菲娅发动了一次成功政变,苏菲娅当上了摄政女王,韦小宝则因策划有功被封为远东伯爵。他心念故国,不久即借故带着罗刹使臣回到北京,清朝与罗刹使臣签订了和约而消除了罗刹国这一腹背之患,韦小宝则因议和有功被康熙降旨封为一等忠勇伯。

吴三桂谋反在即,为了稳定天下,安抚民心,康熙命韦小宝赴扬州为史可法修建忠烈饲。韦小宝衣锦还乡,在扬州府衙宣读完圣旨,随即一人悄悄溜到丽春院去探望母亲,没想到在妓院却陷入了江湖人士的包围,他略施小计,以迷药将一干人迷倒,并将其中的六位美貌女子——洪教主夫人苏筌,沐王府的沐剑屏、方怡、陈圆圆的女儿阿珂,王屋派的曾柔以及自己的俏丫鬟双儿一网打尽,收为己有。韦小宝香艳难舍之际,吴三桂已在云南起兵反叛,小宝被迫从扬州返回京城。江湖奇人神拳无敌归辛树夫妇因误杀天地会主脑吴六奇,抱憾不已,为此他们与天地会群雄商议,决定舍身入宫行刺康熙。韦小宝不忍见小玄子遇难,设计掩护。归辛树行刺不成,却将天地会行址和韦小宝身份暴露,康熙以重兵将天地会首脑聚集的韦小宝爵府包围,并命韦小宝戴罪立功,亲自回府捉拿天地会群雄,韦小宝不忍加害师父陈近南和天地会兄弟,将他们尽数救出,自己则畏罪潜逃出京,并在临行之前将康熙之妹建宁公主走。

韦小宝领着建宁公主等七个老婆逃到距蛇岛不远的“通吃岛”,一住数年,康熙顾念与韦小宝的少年友情,不仅没再派兵追杀,反而予以优惠照顾。罗刹国向东方的侵略渗透早已引起康熙的注意,平定西南、收复台湾的胜利使他坚定了向罗刹用兵,收复失地的决心,韦小宝去过莫斯科,粗通罗刹语言,又与罗刹摄政女王有露水姻缘,康熙便将他召回京城,册封他为鹿鼎公,抚远大将军,命他率兵向罗刹人作战。韦小宝见“小玄子”不再拿天地会一事与自己为难,欣然领命,亲率马、步、水三军,按照康熙的既定战略一路杀去,连连得手,最后“尿射鹿鼎山”,一举将罗刹军队击败,迫使罗刹使臣坐在谈判桌前签定了和约。韦小宝取得了军事和外交双重胜利,凯旋而归,封妻荫子,权势与荣华达到顶峰,但不久麻烦又起,康熙命他去剿灭反清的天地会,天地会众弟兄要他继承师父陈近南的遗志,担任总舵主,继续与满清作对为敌,韦小宝眼见忠义难以两全,只有弃官而逃,他打着回乡探母名义,领着七个老婆回到扬州,与母亲韦春芳会合,隐姓埋名,择地而居;康熙见韦小宝久不回京,着即派人四处查找,又亲自六下江南寻访。但终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自此世上不复有奇人韦小宝矣。

韦小宝有七个妻子,分别为双儿、沐剑屏、曾柔、方怡、苏荃、阿珂、建宁公主,在旧版中

七个妻子本来无分大小,然而在新修版中,康熙下旨把建宁公主配为韦小宝正妻,惟韦小宝心中思量最爱者为双儿。 双儿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男主角韦小宝的七位妻子之一。曾因韦小宝巧问而泄漏在九月十日出生的。全书并无提及双儿的姓氏,只知她祖籍江南,父母被贪官杀掉后,被庄夫人收留做丫鬟。庄夫人丈夫在「明史案」中被鳌拜所害,庄夫人为感激韦小宝杀死鳌拜,将双儿送给韦小宝。 双儿性情温纯,通晓武术,对小宝千依百顺。2004年,查良镛决定修改鹿鼎记的结局时,指韦小宝有七位太太,实在太多,曾考虑只留下几位妻子,查良镛说:「有几个老婆不太好的嘛。像方怡老是骗他,公主老是打他,所以都要离开他。双儿对他是最好的,要留下。」 沐剑屏,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一个虚构人物。在鹿鼎记里面,她是明朝沐王府的郡主,到了京城,被天地会的人抓到皇宫里送给韦小宝,跟韦小宝经历了许多事,最后成了韦小宝的妻子之一。她自小就受到过度的保护,使她过度单纯、不经世事,是一个可爱和天真的女孩。 苏荃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的人物,原是神龙教教主洪安通的妻子,后因怀了韦小宝之子韦铜锤,而跟随韦小宝,是韦小宝七个妻子中年纪最大者,因此韦小宝和他另外六位妻子都称她「荃姊姊」。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年-1704年),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女。但是她为世人所知的是,在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称为建宁公主。她最后成为主人公韦小寳的七位夫人之一。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与历史颇有出入,如: 1建宁原是康熙之姑姑,《鹿鼎记》一书将她安排成康熙的妹妹。 2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一事,于《鹿鼎记》书中写成建宁不只没嫁吴应熊,还 了他。 此外,《鹿鼎记》中的建宁还是一个有虐待他人以及被人虐待癖好的公主,而且还为韦小宝生了女儿——韦双双。 阿珂,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相貌绝美,而个性刚烈,韦小宝对她迷恋至极,但她一直倾心于郑成功之孙,即在《鹿鼎记》中,为纨袴子弟形象的郑克塽。阿珂是独臂神尼九难的弟子,(九难乃是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韦小宝为了和阿珂亲近,也拜了九难为师,但阿珂对于韦小宝的追求,态度始终十分冷淡。后来剧情转折,发现阿珂是明末闯王李自成与吴三桂之妾、名妓陈圆圆的私生女儿,九难收阿珂为徒,是想训练她为杀手,刺杀误以为是生父的吴三桂,阿珂知道事情始末以后伤心不已。后来在韦小宝大闹丽春院之后,阿珂发现自己怀了韦小宝的骨肉,原本对韦小宝厌恶的心态,不知不觉转换为关心与感激,后来与其他六女一起嫁给韦小宝,生下韦小宝的长子韦虎头,后随韦小宝隐居大理城。 方怡

沐剑屏的师姐,为人比较奸诈,为了生存曾经出卖过韦小宝。最初是与刘一舟在一起。随沐王府同伙入宫行刺,因伤被韦小宝所救(前世孽缘,注定得当韦小宝老婆的) 曾柔

聚在牛屋山前明部将余党,因韦小宝率兵围剿而相遇(算是7个老婆中唯一对韦小宝一见钟情的)

小女孩,有点害羞。是王屋派的小师妹,曾与小宝有数面之缘。

分别系阿珂双儿建宁公主沐剑屏方儿曾柔苏荃

参考: 自己睇过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不少人认为这部小说是金庸15部小说中最见功力的一部。然而那时候有些读者看到金庸在《明报》上开始连载《鹿鼎记》的时候,都纷纷去询问金庸,这部小说是不是金庸请人代笔写的,因为这部小说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实在是一个异数,他在书中创造了

一个前所未有的男主人公——韦小宝,此公要相貌没相貌,要武功没武功,除了有一些侠义之气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溜须拍马得心应手,十足的一个小混混,不少读者很难认同这样的一个男主角。但是,金庸正是借助“韦小宝”这个无赖式的男主角形象,完成了他所有作品中男主角

的一个转变过程——从《书剑恩仇录》中风流倜傥,出身高贵的陈家洛,到名将之后袁承志,到平凡孩子郭靖,到小叫化杨过、石破天,最后到“婊子养的”小无赖韦小宝,金庸借助“韦小宝”这个形象写尽世间百态,写到最后连韦小宝这样一个至俗之人也选择了金庸武侠世界中男主角

大多都要选择的方式:归隐,远离琐碎的尘世,而金庸本人,也在写完《鹿鼎记》之后,在鼎盛之年宣布了封笔,退出江湖,给世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音符……

《鹿鼎记》这部小说另一大特色便是其中出场的女性角色也相当多,比较著名的便是韦小宝那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前面已经提到,《鹿鼎记》的男主角韦小宝相对于金庸以前笔下的男主角绝对是一个异类,但是很少有对那七个女主角发表不同看法。然而就笔者看来,该书中的七个

女主角相对于金庸以前笔下的女主角们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七个貌似天仙的女子事实上和金庸在以前作品中所塑造的小龙女、黄蓉等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物。至于金庸在《鹿鼎记》中究竟塑造了怎样七个女子的形象,便是本文所要试图讨论的内容,下面笔者便将以这七个女性

形象为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关于沐剑屏和曾柔

========================================================================

沐剑屏的身份可以说是相当高贵的——堂堂沐王府的小郡主,而她在皇宫中的遭遇却又是那么的不伦不类:被藏在一头猪的肚子里被钱老板带进了宫内,碰到了“天煞星”韦小宝,随后便是韦小宝对她的百般戏弄(当然,是善意的戏弄),给读者一种感觉上的强烈冲突:一个天真无

邪,养尊处优的少女被一个来自市井的小无赖肆意摆布:被韦小宝在身上左拍右打又不敢反抗;误以为自己脸上被刻了个乌龟而不情愿地叫了十声“好哥哥”……然而,当韦小宝当着她的面碾碎四颗珍贵的珍珠说是要做为她涂抹的药物(事实上,这都是韦小宝一手导演出来的)时,那个

天真的少女,已经开始对韦小宝产生了一丝好感,随着后来情节的发展,韦小宝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而她对韦小宝的好感也与日俱增,直到最后成为了他的妻子。值得提到的是,沐剑屏对韦小宝的感情,和后面所要提到的几个女子对韦小宝的感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是一个少女对一个

男孩子的自然情感,无论如何也是自发的。但是,我们无法知道,甚至可能连沐剑屏自己也无法知道,她对韦小宝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曾柔在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中可能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浅,因为金庸对她描写最少。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塑造的这一个女性形象并不成功,然而我却觉得她是在《鹿鼎记》中唯一一个还能体现出以往金庸笔下女主角神韵的女性。曾柔与韦小宝的“初相逢”也带有一点戏剧性:

她是作为王屋派的一个刺客而与韦小宝见面的,这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和沐剑屏拥有美丽的容颜和纯洁的心灵。韦小宝爱慕她的容颜,在抓到这批刺客之后,又使了手脚把他们放了,这使得曾柔暗暗感激在心,并对韦小宝产生了好感,临走时,向韦小宝索取了他赌博用的骰子

,要好好留在身边。沧海桑田,当多年后他们再相逢的时候,韦小宝发现当年的骰子仍然珍藏在曾柔的身边——这无疑是有相当震撼性的一幕:当韦小宝在外面花天酒地追寻一个又一个老婆的时候,他何曾会想到有一位美丽而痴情的少女一个人坐在屋里,在灯下望着那几枚骰子呆呆地出

神……曾柔最终“如愿”成为了韦小宝的老婆,七个老婆中的一个。曾柔对韦小宝无疑是一往情深的,但即便是这样,她对韦小宝的爱情却也有别于一般的爱情,这是一种“英雄救美后美人总要以身相许”的“报答式”的爱情,带着一丝盲目,带着一份痴情……

但无论如何,沐剑屏和曾柔毕竟是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中“主动”“爱”上韦小宝的两个女性,这也是笔者将她们两人归为一类而加以讨论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是她们二人对韦小宝的“爱”,与以往金庸笔下郭靖和黄蓉之爱,杨过与小龙女之爱,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

关于苏荃和阿珂

========================================================================

这两个女性形象似乎又可以归为一类。

苏荃第一次见到韦小宝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夫之妇了,韦小宝见到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女人做我老婆倒也不错。她如到丽春院去做生意,扬州的嫖客全要涌到,将丽春院的大门也挤破了。”(1)

苏荃对韦小宝有好感,但她对他的好感完全是建立在韦小宝对她的溜须拍马上的,一会儿说她“寿与天齐”,一会儿又称赞她年轻美貌——至于说到爱情,好象和苏荃还搭不上边,试想,她与自己的亲丈夫洪教主之间都没有爱情可言,又怎么会爱上一个嬉皮笑脸,一点正经没有的小

混混呢?然而她终究还是成了韦小宝的老婆,而且是韦小宝“老婆班”的“班长”,至于促使她成为韦小宝老婆的唯一原因——在笔者看来——也就是因为在丽春院的大床上,韦小宝使她有了身孕,于是,她就觉得自己是韦小宝的人了,就这么简单。

于是又要说到阿珂。阿珂是李自成和陈圆圆的女儿,是一个让韦小宝见了“魂都要飞掉”的大美人,也是韦小宝在《鹿鼎记》中唯一一个自始自终都“一心一意”追求的女子。但是阿珂却对郑克爽一往情深,无论韦小宝如何捉弄陷害郑克爽,她却依然对郑死心塌地,甚至韦小宝使诈

迫她与自己拜堂成亲,她仍是不予理睬。还有几次险些置韦小宝于死地。她对郑克爽的爱情,倒似乎可以与小龙女对杨过的痴情一较高下了(更何况韦小宝的金钱地位远胜于同样迫小龙女与自己成亲的公孙谷主,当然,姓郑的那小子在没落前的地位也不差),然而,同样是在丽春院的那

张大床上,韦小宝一番胡天黑地,使阿珂也怀上了小宝的孩子,于是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心甘情愿地也成为了韦小宝的老婆。

之所以将苏荃和阿珂归为一类,是因为她们二人事实上是看起来最不可能嫁给韦小宝的两个女性,但是两个字使她们二人对韦小宝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这两个字便是“贞操”。诚然,中国传统的女子对“贞操”都看得相当重,一旦自己的“最初”给了谁,哪怕对方是阿猫阿狗,

自己也多半要忍辱负重地跟着对方过一辈子了,更何况还怀上了对方的孩子。这个情况有点象《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之于杨康,但穆念慈是一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而苏荃和阿珂,至少在书中看起来,她们对自己寻找的归宿还是相当满意的,或许这满意中搀杂着一丝无奈……

========================================================================

关于方怡

========================================================================

至少就笔者的感觉而言,方怡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女性形象。

方怡很美,算得上是金庸笔下数得出的“美女中的美女”,她因为行刺未遂而受伤,从而与韦小宝相逢。在那个时候,刘一舟是方怡的心上人,方怡甚至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委曲求全地答应嫁给韦小宝。谁也不能否认,方怡是一个城府很深的女人,相比之下,有时候笔者甚至觉

得滑头韦小宝在她面前简直有一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先骗韦小宝上神龙岛,再骗韦小宝在大好形势下被洪教主擒获,聪明机灵的韦小宝被方怡骗得连北也找不到,真不知道精明的小宝最终怎么敢讨这样的一个老婆放在身边。

方怡很有心计,而她之所以不可爱,便是因为她的心计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算的。前面已经提到,方怡为了刘一舟,甚至可以牺牲一切,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她发现韦小宝是堂堂天地会青木堂的堂主,又是当今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来形容是一点也不

过分,于是方怡对刘一舟的爱情如人所料地出现了动摇,直至最后放弃了平凡的刘一舟,而选择了有权有势的韦小宝(当然,刘一舟自己也不争气,卖友求荣),用自己的美貌和青春,换回了自己下半生的衣食无忧。同样改编自金庸《鹿鼎记》,但是是由香港著名导演王晶所导演的《小

宝与康熙》,显然比前一阵子电视台上热映的由陈小春出演的《鹿鼎记》要好上许多,不仅仅是在演员选择,剧情安排等各个方面,在思想深度上也胜后者一筹。王晶便在剧中把方怡设计成一个见风使舵的女性,还为她设计了这样的对白:“……还好我是跟了韦小宝,要是当初跟了刘一

舟,天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对白在金庸的原著中并没有出现,但就我个人的意见,这样的对白应该不会有违金庸塑造“方怡”这个女性形象的初衷吧……

========================================================================

关于建宁公主

========================================================================

我不知道建宁公主对韦小宝的爱情能否称之为“爱情”,或者说能否称之为“正常的爱情”。

建宁公主其实也是主动“爱”上韦小宝的,但是笔者却没有把她与沐剑屏与曾柔归为一类,因为她对韦小宝的“爱”有些与众不同。

建宁公主不是真的公主,但却从小确确实实享受着与真公主一样的待遇,从而也有着与真公主一样的烦恼:没人说话,没人做伴,也没有异性可以接触。她最初喜欢韦小宝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条:韦小宝敢真的打她!在皇宫中没有一个人敢真的打她,但小宝这个地痞流氓敢,所以

她在其中享受到了一种被虐待的快感。同时,她也有着虐待的倾向:“公主伏在他脚边,抱住了他两腿,将脸庞挨在他小腿之间,轻轻摩擦,娇媚柔顺,腻声道:‘好桂子,好哥哥,你给我打一次罢……好哥哥,你身上出血,我见了比什么都喜欢。’”(2)天哪!多么恐怖的“爱情”,

至于后面她能大胆地阉割了那个倒霉的吴应熊,那真让人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了。也因为她的“变态”,建宁公主因此成为韦小宝心目中最不受宠爱的一个老婆,神龙岛一役,韦小宝拉着众老婆逃命,看见建宁公主被石子绊了一下,于是想:“她肚子里有我的孩儿,可不能不救。”(3)由

孩子才想起救人,韦小宝对她的感情可见一斑。

再回到建宁公主之于韦小宝的感情这个问题上来,她对小宝的感情,倒有些象《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对之于杨莲亭的感情,都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从另一方面来说,建宁公主就象一个未经世事的天真少女,遇到了紫禁城内除了皇帝以外的第一个男性,自然而然地便把自己的感情

毫无保留地宣泄了出来……

========================================================================

关于双儿

========================================================================

最后轮到了双儿。

笔者不知道有多少男性读者在回答“觉得金庸所有武侠书中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女性?”这个问题时,会说出“双儿”这个名字,但相信十个里面总会有五六个的。香港的倪匡(笔名卫斯理)是这样说的:“双儿是世上一切男人心中的最佳妻子。”

的确,双儿美丽,温柔,细心,体贴,痴情,会武功,百依百顺……几乎所有男性择妻的标准她都具备了,足可以让人长叹一声:“唉……大丈夫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可是,双儿实在称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她似乎是为了韦小宝才投胎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韦小宝便是他生命中的一切,她是为了韦小宝而活着的。至于她自己,不,她已经没有了自己。庄夫人把她赐给了韦小宝,从此以后,她自己都认为自己已经是韦小宝的人了。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两段描述:

“ 双儿道:‘夫人待我恩德深重,相公对我庄家又有大恩,夫人叫我服侍相公,我一定尽心。相公待我好,是我命好,待我不好,是我……命苦罢啦。”(4)

“双儿上前跪下磕头,说道:‘婢子双儿,叩见少奶奶。’(方怡满脸通红,闪身让开,忙解释说不是的)双儿站起身来,道:“相公说你是他的夫人,婢子服侍相公,自然叫你少奶奶了。”(5)

前者发生在双儿刚被庄少奶奶赐给韦小宝的时候,这番话说的固然楚楚动人,但言语之中双儿已经完全默认自己的地位远低于韦小宝了;后者发生在跟随韦小宝多日后,忽然碰上方怡的时候。双儿对韦小宝确实是有好感的,但是一听到自己心爱的人的“老婆”来了,立刻毫无反抗地

上前叩头行礼,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另有所属”,居然连一点点最基本的“醋意”也没有,这不是“麻木”却又是什么?

所以说,我们不知道双儿对韦小宝有没有爱情,至少从她对韦小宝的感情来看,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爱情,她似乎总比韦小宝低着那么一等,永远只能做他的下人,丫鬟,伺候他,服侍他,而不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与他真正的相爱——更可悲的是,

双儿从来不会怀疑自己所处的位置,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命运提出过半点异议,她对一切总是顺从的。

双儿这个形象,完全是金庸迎合了中国男性传统大男子主义心理而塑造出的一个形象,是一个假人,没有个性,没有喜怒哀乐,只有顺从,顺从,再顺从。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面对这样的一个妻子(当然,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女性的),可能一开始还行,天长日久,当你

说“我今天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而她附和“对,我昨天看到它从东边落下去呢”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生活有那么一些索然无味呢?

========================================================================

总结几句

========================================================================

《鹿鼎记》中,金庸创造出了一个与以往作品中的男主角截然相反的典型“韦小宝”,借他发表着对炎凉世态的看法,同时,他也创造出了七个完全不同于以前作品中女主角的女性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另一面。

比如说贞操观,为了这样一个名分,苏荃可以背叛自己的丈夫,阿珂可以抛下自己的情郎,在封建社会中,几乎绝大多数的女性是包括贞操观在内的许多传统观念下的牺牲品,金庸把这通过苏荃和阿珂这两个女性形象表现了出来。

又比如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金庸通过双儿这个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在礼教束缚下的“三从四德”。

又比如说势利眼,见风使舵,这些品性并不仅仅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如方怡者,同样能把它们运用得出神入化,其实阿珂也可以划到方怡的那一类里去,当台湾被攻克,郑克爽被俘虏到北京的时候,阿珂也发出了感叹:还好跟了韦小宝!这真是悲剧性的感叹,我们不得不为郑克爽庆

幸:他没有得到阿珂,不然,等到他落魄的时候,他又要承受结发妻弃自己而去的沉重打击。

再比如说爱听奉承话,这几个女孩性格都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当然不是都爱韦小宝——她们都爱听韦小宝的奉承话,韦小宝称赞她们年轻美貌的甜言蜜语,总能使她们欢天喜地,晕头转向……

韦小宝带着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到没人知道的地方快活逍遥去了,这是一个看似完满的大结局,然而如果有人再往后想的话,可能会觉得这也是一个恐怖的结局:有朝一日,由于什么意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韦小宝的财富花几辈子也花不完),韦小宝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自己也年

老体衰(这似乎很容易),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只要想到方怡、阿珂她们美丽的笑脸,笔者就会不寒而栗。韦小宝似乎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清楚,在得知明朝宗室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时,,五个小妾陪他同死之后,他有一段内心独白,堪称对他七个老婆最好的评价:

“我韦小宝如果自杀,我那七个老婆中不知有几个相陪?双儿是一定陪的,公主是恕不奉陪的。其余五个,多半要掷掷骰子,再定死活了。方怡掷骰子时定要作弊,叫我这死人做羊牯。”(6)

幽默中透着一种浓浓的悲哀。

金庸以前的作品,女主角总是美丽的,善良的,飘逸的,痴情的,才貌绝佳的:黄蓉可以为了一个傻小子郭靖而东奔西走,浪迹江湖,最终与丈夫一起壮烈地战死襄阳;小龙女为了杨过,可以抛弃古墓派的教条,可以无视世人的嘲讽,只要能和他相守一世;身份尊贵的赵敏甚至可以

放弃自己蒙古郡主的身份而跟着张无忌归隐山林……以往的这些女主角总能和男主角演绎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而在《鹿鼎记》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只看到了两个字:“现实”。

金庸通过这七个女性形象,将自己以前创造出的美丽的爱情神话彻底“肢解”了,他没有向读者再一次展示以往那些清纯的,美丽的,犹如天人下凡的女主角,而是将“人性”同样赋予了《鹿鼎记》中的女主角们,让她们走下了神坛,撩去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出了“真我”的一面,

让人们在无奈之中不得不体会到,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同样分为“武侠书中的女性”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780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