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专业介绍如下:
经济与贸易类(本),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专业名称: 法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专业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专业名称: 英语,翻译。
新闻传播学类(本),专业名称: 传播学,广告学。
数学类(本),专业名称: 信息与计算科学。
化学类(本),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
地理科学类(本),专业名称: 地理信息科学。
力学类(本)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机械类(本),专业名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
仪器类(本),专业名称: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本) ,专业名称:冶金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能源动力类(本),专业名称: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类(本) ,专业名称: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类(本),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水利类(本)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测绘类(本),专业名称: 测绘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地质类(本) ,专业名称: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
矿业类(本),专业名称: 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轻工类(本),专业名称: 轻化工程。
交通运输类(本),专业名称: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飞行技术。
航空航天类(本),专业名称: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农业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 ,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建筑类(本),专业名称: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安全工程。
生物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生物工程。
林学类(本),专业名称: 园林。
临床医学类(本)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护理学类(本) ,专业名称:护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专业名称: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本)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专业名称: 土地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专业名称: 物流工程。
工业工程类(本) ,专业名称: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专业名称: 播音与主持艺术。
美术学类(本) ,专业名称:绘画。
设计学类(本)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成都理工有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二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昆工和重邮有几个?科研成果方面和成都理工不是一个档次的,
成都理工大学为什么会被评为“一流学科”高校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教育界的一个“迷”。无论是从多方面来考核都感觉没有说服力。说学校名气吧没有昆明理工大学强,说学科建设吧才一个B+学科还是“冷门”真的不如重庆邮电大学,说地区政策照顾吧,成都已经有四川大学、电子 科技 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 财经 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反正我是没搞懂为什么?
相比而言,昆明理工大学无论是学科上榜数量,还是受欢迎程度,甚至在云南的地位都应该是“双一流”成员。至少我觉得比成都理工大学更有资格,重庆邮电大学在重庆最多也就第五的位置,毕竟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的位置不可撼动,同时西南政法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在相关领域都比重邮排名更高。但和成都理工大学相比还真的有些优越感,为什么昆工和重邮不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成都理工大学是呢?反正我不知道原因?
确实对四川的教育看不懂,许多明明很普通的高校,却获得上层的照顾和支持。
例如,
电子科大跟西安电子科大,实力相当,可电子科大是985,一流高校,西安电子科大却成了211,一流学科。
农业方面,袁隆平母校西南农业大学,是重点大学;而四川农业大学,不过是个位于雅安的籍籍无名的省属高校。可川农却成了211双一流,西南农业大学却没评上,最后还是靠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才搭上末班车。
成都中医大学,全国排名中下,是6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中最差的,即便中医药领域,也有一堆实力比他强的院校没评上的,反而它成功入选。
包括这个成都理工大学,实力非常普通,竟然也进入了双一流?
以致成都双一流数量,仅次于京沪和江苏,高于高教重地湖北,跟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妥妥的高教高地。
只能说国家对四川的高等教育,是在太照顾了。
我的同学和亲友,分别读过重邮和就业成都理工,昆工是老牌名校
主要还是地区效应,成都的区位优势,在昆明、重庆面前,在整个西部,还是明显的,成都市的高校,更容易形成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更容易招收高分学生,学校就更容易办好
我表弟,重邮毕业,上海的研究生,大学教授,三年前去了成都理工,相比之下,成都理工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大些,容易拿到科研项目,也就是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昆理和重邮都是一些理论上的,成都理工是解决地质划破等等实际问题。所以成都理工得到了国家两个重点实验室。纸上谈兵的都没有。
成都理工大学不如西科大,不如川农,不如重邮,和西南石油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差不多的。
什么叫综合实力更强这是仁智各见的看法,目前通行的作法是看学科评估的成绩。但不同的学科怎么比较犹如一米和一斤比谁都不好下评论,通讯工程B的成绩就比不上中医药的A不同类别间进行比较就犹如鸡同鸭讲。其次学科评比是名次比较类型,例如你参加一次百分制数学考试考了九十分,但你名次在十名开外,评定为B,另一二货参加百分制物理考试,考了三十分,名次第三评为A,你能说综合实力A远超B(因为中间还差着几级)!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不同学科间不好比较!
第二点学科评比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不当之处。在数量比上,学校可将相近相关论文打包给某学科,像田忌赛马样操作,这使得有的名次出人意外(成都理工原来A+后变B),这一类操作网上多有报道就不多说。还有一类权重比,为了更好说明我举例南大地质学A+,地质学科数目,地质学师生人数都比不过成都理工,吉林大学,中国地大等老牌地质院校,但南大有地质学院士后,多年运作使南大有多名地学院士(中国院士是推举制,主要由老院士推举,老院士话语权很大,使得某些院士其徒子徒孙都是院士,外来者很难进入),院士的权重很大,话语权大,像地质类学科,南大门类不如老牌地质院校齐全,其毕业生也不如老牌地质院校受一线部门欢迎,但其权重大,分值高所以为A+!另外双一流评选中,中医药类院校大量入围也让人争议。所以学科评比有争议处大不能简单看评定等级。
有了对学科评估简单了解后再来回答问题就客观容易多了!昆明理工在冶金方面成就和行业认可度虽高,但就这一学科影响不如成都理工在地质类学科影响大,成都理工地质类学科群齐全又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业内口碑一流,而昆工和重邮在各自最强专业上并非全国一流,昆工王牌在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北京科大面前无优势,重邮在两电一邮前无存在感,更不说清华中科大!而成都理工地质类可以同任一学校一战,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你看今年院士评选,成都理工人数超绝大多985高校,说明其在地质类上的实力〈但学校平台的原因,应该最后很难当选,当年的郑成善教授在成都理工评不上院士,于是不搞科研了搞工作调动,调到中国地大有了好的评院士平台才成为院士>,地质类一流学科设在成都理工,外行看到的是B的成绩觉得不理解,但业内人都无太大争议,地质类学科群齐全的有多少高校一流学科是按学科来的,而不是什么校友会排名等,这是国家正常操作,各校有各校特点。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得罪的各方请见谅,问题很多的评比让争议大,但提问问得太幼稚了!
看不懂就对了,211、985、双一流,很多都是一笔糊涂账。想农学类院校,中农和西农进入985,但西农进985差不多20年了,但农学学科还是不如211的南农和华农。
先问是不是。
你简单统计下云贵川这三个学校的收分线,很明显成都理工要比这两学校高一个档次。
2008年重庆一号工程应届生招聘的时候,成都理工工资跟211大学是一样的。比二本多几百块。
你有这种看法,说明你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根本不了解。
一、建筑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x0d\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x0d\\x0d\①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x0d\\x0d\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昆工本硕均已通过评估);\x0d\\x0d\③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x0d\\x0d\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x0d\\x0d\二、报考情况\x0d\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调剂生源较多,但是从16年开始,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2016年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17年一志愿报考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高,进复试刷人的比例接近1:15,其中有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低于300分),复试的快题又不及格,很容易会被直接刷掉。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个人预计到2018年昆工应该不会再有调剂名额了。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2017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学硕录了13人,专硕录了40个人,总共录取了53人(17年扩招,录取名额比往年都要多)。\x0d\\x0d\三、关于建筑学基础\x0d\①建筑历史类: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x0d\\x0d\②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第四版),一本是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我建议可以直接看往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门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下来就行。我都是离考前1个月才开始看构造,构造就是死记硬背多学多得,一个月的时间足矣。\x0d\\x0d\③建筑设计类:从近几年来看,设计类的分值都在80分左右,所以说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昆工的建筑设计原理教材是白旭老师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里面包括公建和居建,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需要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设计部分是比较好拿分的,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都是根据个人建筑学素养的积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题的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个维度来回答问题。设计部分历年真题重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考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全部背下来。\x0d\\x0d\昆工建筑学基础的历年真题的重复出现频率特别高,往往能占到总分的一半左右,所以说,虽然我刚开始看到昆工的参考书目有那么多,非常头疼,但是到后期把重点总结出来后,就感到越来越轻松,只要能把昆工近十年的真题掌握好,基本上就能拿到建筑学基础一半的分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累,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至少可以保证不拖你总分的后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昆工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改卷特别压分,今年的最高分也只有107,过百的好像只有3个,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是在80-100之间,其实这一门课基本上是拉不开差距的。\x0d\答题秘诀: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哪怕是瞎扯也要全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x0d\\x0d\四、关于快题\x0d\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于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些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大家一定要多抄绘几套方案,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很相似。\x0d\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风格就给分很低,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至于辅导班,我并没有去那些打广告打得满天飞的某些机构学习,而且选择找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姐辅导我。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昆工的快题方案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昆工是比较适合的。\x0d\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查漏补缺,最后一条别忘了要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x0d\\x0d\五、关于复试\x0d\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x0d\1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x0d\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x0d\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过了半小时了才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到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倒无关紧要了,因为英语翻译的成绩只占复试成绩的10%。\x0d\\x0d\2面试:\x0d\面试是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一般有5-6个导师坐在里面,然后我们按照排序一个一个进去,大概每个人有20分钟左右。首先必须要准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进去把作品集分发给各位导师看。大家不用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呀,他都有哪些建筑作品呀,写了一些什么书呀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作品集体一些相关的问题,甚至会问到你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等。所以说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定不要冷场,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x0d\\x0d\六、关于跨专业的问题\x0d\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具体情况的话一定要给建筑学院的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一下(0871-65902086,余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报的。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一定要用你的诚意去打动老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