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的生平及其智慧

吕后的生平及其智慧,第1张

吕氏名雉,是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刘邦任亭长时吕雉嫁给了他,婚后数年下田劳作、持家,生下一儿一女。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女儿封鲁元公主,嫁赵王张敖为妻,生女张嫣后来成为汉惠帝刘盈的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朝政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吕雉立刘盈子为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所以有怨言。吕后遂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皆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中的第一个。吕后当政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风度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性残忍

  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由于刘邦曾与诸大臣共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吕雉封诸吕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她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翦灭。前180年(高后八年)吕雉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高后八年八月一日,吕雉驾崩,终年62,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生平经历

  结发刘邦

  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

  吕后的家乡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吕后的父亲,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被人们称之“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吕公因为躲避仇人逃难时曾暂住在至交好友沛县县令家里。后来,由于吕公对沛县感觉不错,便把家安顿在了沛县。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史记·高祖本纪》),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是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但是,吕公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看中的是刘邦的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质。所以,吕公听到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立即对刘邦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兴趣。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的家是吕公一人说了算,尽管他的妻子反对,但是,他的妻子并不当家;这样,吕雉就成了刘邦的妻子。值得重视的是吕雉的态度。作为这场婚事当事人的吕雉,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安排。

遇人不淑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二十多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二十多岁的**来说,实属不易。)

  吕后在未掌握国家大权之前,确有她善良温顺的一面。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雉有了儿子、女儿之后,还要在田中干活。吕雉婚后还得亲自下田种地,显示了吕雉勤劳持家的一面。

立为皇后

  她嫁给刘邦的时,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入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看面相),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具有中国劳动女性的本色。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刘邦率众起义,吕雉所累被官府关进大牢,历经磨难,性格更加坚毅果敢。后由萧何多方周旋才得以出狱,出狱后跟随刘邦转战军中,颠沛流离,经历战争风云,增长了文韬武略。前205年,楚汉战争中彭城之战,刘邦败北,吕雉被俘,其间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吕雉被项羽扣为人质两年多,她为成就刘邦的大业,忍辱负重。但也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秦末天下大乱时,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前202年,刘邦称帝,吕雉被封为皇后。

连累入狱

  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要负责往郦山押送服劳役的人。一次押送郦山劳役,一路上不断有人逃亡。无奈之下,他干脆在丰县西边的大泽中将剩余还没有逃的人全放了,并且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这一说一放,反倒感动了十几个不愿逃的人,愿意跟随刘邦。刘邦就带着这伙人跑到芒砀山(今河南永城)落草为寇了。

  刘邦身为亭长,押送骊山劳工,竟然放走劳工、自己逃亡,这当然为秦法难容。常言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邦可以一走了之,吕雉却为此下了狱。

  监狱里的生活历来不好过,吕雉进了秦代沛县的监狱也好不到哪儿。监狱之中大问题之一是狱卒对吕雉不礼貌,吕雉在狱中为刘邦究竟受了什么罪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沛县监狱中有一个叫任敖的狱卒,平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关系挺铁。任敖看见狱卒虐待吕雉,一怒之下打伤了那个虐待吕雉的狱卒。这一下子,沛县监狱的狱卒再也没有人敢于欺侮吕雉了。(任敖打伤虐待吕雉的狱卒,说明吕雉在沛县监狱之中受过虐待 吕后掌权之时,任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是副国级的干部。)

颠沛流离

  汉二年四月,刘邦在还定三秦之后,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打到了西楚都城彭城。此时的项羽正在齐地忙于平叛,刘邦趁虚而入打进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消灭项羽集团;二是要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但是,刘邦到了彭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接亲人,反而在彭城忙于接收项羽从秦朝都城带走的美女、财宝。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曾经给刘邦下过一个定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贪财好色,刘邦打到彭城之后的表现验证了范增的评价。

  等到项羽杀回彭城,刘邦才急忙派人去接家属,但是,此时项羽也已派人去找刘邦的家属。刘邦的家属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早在项羽来人之前已经躲起来了。结果,刘邦派来接家属的人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项羽派来找刘邦家属的人也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仅如此,而且刘邦的父亲、妻子与刘邦的儿子、女儿还在忙乱中相互走失了。

人质生涯

  刘邦的父亲、妻子从小路去找刘邦,结果正好遇上项羽的军队,成了项羽的俘虏,被迫成为人质。

  刘邦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遇到逃亡中的刘邦。刘邦绝情绝义,三番五次踹他的儿子、女儿下车,总算有大臣屡次相助吕后的儿女才逃出性命。

  吕雉与刘邦其父太公却从此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而且,吕雉在为人质的两年多时间内,还遇到了一件灾难。

  汉四年,刘邦、项羽荥阳对峙之时,无奈的项羽忽发奇想:以烹太公相威胁。项羽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要挟刘邦,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吃这一套,竟然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和项羽都受怀王的命令伐秦,又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我也跟着一块儿喝汤(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怒,要烹太公,幸亏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未杀太公。

  吕雉对楚汉战争的贡献是他为刘邦做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这是吕雉为刘邦做出的重大牺牲,也是吕后在刘邦死后执掌朝政的政治资本。历经磨难,回到老公身边的吕雉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史记·吕太后本纪》)此时的吕后因为年龄长于戚夫人,常常作为留守,伴在刘邦身边的是那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历史上权势显赫的一代女主,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并不如意。当人们抬头仰望着权倾天下的一代“女皇”时,谁能知道这位“女皇”有多少幸福感?刘邦宠幸戚夫人,恩恩爱爱;吕后从刘邦反秦开始,就与刘邦再无见面,七年后她才回到丈夫身边,但是,她已经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夺嫡风波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史记·吕太后本纪》)”刘邦宠爱贵妃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他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

  中国传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刘邦废太子之事引发了两个方面的强烈反应:

  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的是朝中大臣。张良、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其中,叔孙通于汉十二年劝阻刘邦废立太子时的一番话非常最具代表性: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为代表的朝臣们看重的正是制度治国,他们认为:一旦制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张良、周昌等大臣们的反对皆缘于此。

  《史记·张丞相列传附周昌传》记载了有关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周昌是刘邦任泗水亭长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一块儿起兵。他的哥哥周苛还是一位烈士,为守卫荥阳被项羽所杀。周昌坚决反对刘邦废长立幼。刘邦问周昌废立太子一事,周昌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是,他一听刘邦要废长立幼,非常恼火,他说:我的嘴不会说,但是,我觉得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做,陛下即使想废太子,我也绝对不接受这个诏书。由于周昌口吃加上盛怒,所以,才有“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诏”二语。这里的“期期”正是周昌结结巴巴说话的真实状态(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另一个作出强烈反应的是此事的最大受害者吕后。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史记·留侯世家》)

  有人为吕后设谋,让他找张良。吕后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张良对吕泽说:皇上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现在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但是,皇上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皓,白,指发白)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皇上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皇上一定会看见。皇上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也许会有一用。吕后立即付诸实施。吕后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高士竟然全来了(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史记·留侯世家》)

  汉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结束,但是,刘邦也在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而且,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此时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因此,刘邦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张良劝阻无效,托病不再上朝。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实际上废立太子的想法毫无改变(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史记·留侯世家》)。

  一次朝宴,高祖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都白了,服装、帽子非常讲究。高祖很奇怪,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才因为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说: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四位老人敬完酒,离去。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他们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真是一位好主子啊!戚夫人听说后,立即失声痛哭,刘邦说:为我跳一曲楚舞,我为人唱一首楚歌。歌词说: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横渡四海啊,还能作什么。即使有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史记·留侯世家》)。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执政

  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说无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 吕雉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操在吕太后手中。

  为剪除异己,毒杀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烧耳,给她吃哑药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任其哀号,名为“人彘”。刘盈不满其母的残忍,弃理朝政。

  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

  前184年,吕后遂杀少帝刘恭,立刘弘为(后)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

  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太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史记》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主谋诛杀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最终灭而杀之。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刘邦去世的前一年。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都是著名战将,为刘邦夺下了大半江山,刘邦登基作皇帝后,均被封为王爵。三人国土广大、民口众多,是当时一等一的封王大国。

  刘邦去世时,吕后曾封锁消息,四天密不发丧,与其幸臣审食其密谋诛杀众将领。这一密谋后来走露风声,被人劝阻。但已经足以威摄群臣,使得那些如狼似虎的将领们乖乖地随着吕后的指挥棒转,顺利渡过一段危险期。

  吕后不仅主谋诛杀大臣,还对刘邦的子孙们痛下杀手。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刘肥、刘盈(即汉惠帝或称孝惠帝)、刘如意、刘恒(即汉文帝或称孝文帝)、刘恢、刘友、刘长、刘建,其中只有刘盈是吕后亲生。吕后掌权后,先是毒杀了刘如意,然后又因小事想对刘肥故伎重演,被刘肥识破,刘肥设计自保逃过一劫。后来,吕后又设计饿杀刘友,迫使刘恢自杀,刘建病死只留下一个儿子,也被吕后派人杀掉。没有受到吕后威胁的只有刘恒和刘长二人。实际上,连亲生的儿子刘盈也是间接死于吕后之手。总起来说,刘邦的八个儿子中,直接或间接死于吕后之手的有四人,另有一人病死后被吕后绝了子孙根。没有受到损伤的只有刘肥、刘恒和刘长三人。

  吕后不遗余力地迫害刘邦的子孙,除了女性任性的行事风格使然之外,目的之一就是夺取他们的封地,用以分封她的娘家人,以壮大吕家势力。事实上,吕后也确实几乎夺得了刘家天下。但结果却是,在接下的政变中,吕姓一族被大臣们尽数诛杀,连吕后的亲生子刘盈一支也被捎带着赶尽杀绝。

  吕后谋诛众将的想法显然是略带神经质的直觉思维的结果,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刘邦登基作皇帝后之初,因为历史的原因封了七个异姓王爵,以及一大批侯爵,各个王侯都有自己的国土和人口,其税赋用来供养王侯,可以继承。侯爵势力小,最多不过一两个县城、两三万户人家而已。王爵至少封有几个县城及其人口,并且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刘邦的中央政府至多派几位官员担任各个王爵政府之中的首脑。王爵势力巨大,难以约束,给大汉皇朝的稳定带来巨大潜在威胁。可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刘邦才与众将杀白马为盟,约定“非刘不封王,无功不封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刘邦虽贵为皇帝,但与其部下的关系并非绝对服从式的上下级关系,刘邦只是身兼国王(中央直辖土地及其民众)和联盟老大两职的盟约长而已,其政治角色介乎于春秋战国时的霸主和秦始皇帝两者之间。刘邦为政时期,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上回复到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刘邦的改朝换代并没有冲击到自黄帝以来的分封制。

  吕后的所作所为,使许多封国都没有能够充分发展壮大起来,实质冲击了分封制赖以存在的时空条件,严重削弱了分封制度,为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并剥夺王侯军政大权等行动奠定了基础。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分封制度发生本质变化,被封王侯只享受其封地上的税赋,没有对其封地的行政管理权。如果没有吕后的这一番作为,纵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怕也难以完成中央集权制大帝国的构建工程。所以,吕后对中华社会发展史的影响作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她是中国分封制的掘墓人!

去世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前180年八月一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之后,男方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方家收下,故称为"纳"。

  问名,男方家纳采之后,请媒人问女方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后卜于祖庙,占其吉凶,卜的吉兆之后,再往下进行。

  纳吉,男方家问名之后,已经卜的吉兆,男方家仍以大雁作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也叫纳币,纳吉之后,男方家以五匹黑布,两张鹿皮作为聘礼送给女方家,即后来的订婚礼。

  请期,纳征之后,男方家选择良辰吉日作为婚期,备礼去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新朗亲迎至女方家迎娶。

  在旧中国,迎亲之后,还要履行"成妻之仪"和"成妇之仪"。"成妻之仪"即为婚礼,形成夫妻关系;"成妇之仪"即拜夫家族先,取的媳妇的地位,这时。 至此,"六礼"完毕,婚姻成立。

  我们来分析一下"六礼"的实质。

  首先,"六礼"是维护宗法统治的需要。宗法以婚姻家族为核心,所以婚礼被当作"礼之本"。 婚姻由媒人串联,父母包办。正如《礼记o昏义》所说,结婚的目的在于"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两个宗族之间的娶妇嫁女。"六礼"程序就是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程序。"成妻之仪"后新媳妇只是男方的妻子,"成妇之仪"完毕,新媳妇才成为男方宗族的媳妇。 从结婚的目的和成妇仪式看,"六礼"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作用非常明显。

  其次,"六礼"要求等级森严的定式。"六礼"是古代婚礼的总称。具体分为帝王、太子、王公、品官的婚礼、士婚礼、庶民婚礼等。等级不同,要求不同,特别是聘财的多寡不同。每种等级用何种仪式,说什么话,用什么东西作聘礼,喜宴每桌用多少菜,鼓乐人、彩灯各用多少,皆有等级,不得逾越。

  第三,"六礼"贯穿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制度。妇从夫居,是随父权制出现的,形成于私有制确立之时。"六礼"就是男娶女嫁的方法。嫁为将女送往夫家,娶为男到女家娶妇。整个过程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

  第四,"六礼"充满鬼神迷信色彩。纳采用雁(后世改为用鹅),据说含有阴从阳之意;问名是向神求得吉兆;请期亲迎要选择良辰吉日等等。迷信在六礼中几乎无处不在,如此才认为是"天作之合"。

  第五,"六礼"是私有制在婚姻上的必然结果。聘娶婚把妻子当作丈夫的私有财产。这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正如鲁迅所说:"私有制度的社会,本来把女人当作私产,当作商品。""男人是私有主的时候,女人自身也不过是男人的所有品。"这一点集中反映在纳征这道程序上。征,成也,交聘财而后婚成。按封建法律,纳征之后,女子再许他人就要负法律责任。

  

据说古代有个执掌大权的国王,膝下有一子三女。太子生得标致英俊,公主们如花似

玉,又美丽又可爱。一天,这位国王正坐在王位上临朝,传报有三个哲人求见。他们一人拿

着个金乌鸦,一人拿着一只铜喇叭,最后一人却双手捧着一匹乌木马。国王见了,奇怪地问

道:

“你们都拿了些什么呀?它们有什么用处呢?”

第一位哲人向前回道:“回陛下!这是一只金乌鸦。无论白天黑夜,每过一个钟头,它

会振翅长鸣一次,报告时间。”

第二位哲人向前回道:“陛下!如果把这支铜喇叭放在城门上,它可以充当卫兵。一旦

敌人兵临城下,它能发出警报,使敌人难以逃跑。”

最后,乌木马的主人向前说:“陛下,这是匹乌木马,它能驮它的主人飞向远方。”

国王听了哲人们的叙述,说道:”既然这样,让我试验一下,果然那样神奇的话,我会

赏赐你们的。“国王先试验金乌鸦,它的作用果然如它主人所说的;接着试铜喇叭,它的作

用也和主人所说的一样。国王非常满意,便对金乌鸦和铜喇叭的主人说:

“你们希望得到什么赏赐呢?说吧!”

“陛下能把公主许给我们为妻吗?”

国王应允了他们的要求,把两个公主分别许给两个哲人。这时,乌木马的主人跪下,吻

了地面,说道:

“恳求陛下让我得到同样的赏赐吧。”

“我们来试试你的马儿吧。”

当时太子站在一旁,自告奋勇,对国王说:“父王,让我来骑这匹马儿,亲自试验一

回,然后把它的用途报告父王吧。”

“儿啊,你愿意的话,就去吧。”

于是太子一跃骑上乌木马,摇动双脚,马儿却一动不动。他嚷道:“哲人!你夸口说马

儿能驮着人飞,可是它怎么不动呀?”

这时,哲人走了过去,指着马身上一颗突出的钉子,说道:“捏着它吧。”

太子伸手一捏钉子,马儿便震动起来,接着驮起他向上飞腾,升到高空,一直到看不见

地面。他这才惊慌起来,懊悔不该轻举妄动,随便试验。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哲人要想

害我啊!看来,只望万能的安拉拯救了。”

他仔细观察马身,看来看去,终于发现马的两肩下各有一颗突出的按纽。他暗想:“看

来,只有这两个突出的按钮会是机关。”于是伸手捏住右面的按钮,只见马儿飞得更高更

快,太子便立刻撒手,接着试验左面的按钮,他一捏住它,马儿飞行的速度逐渐减慢,徐徐

向下降落。

经过这场试验,太子知道了马儿飞行的方法,欣喜若狂,衷心感谢安拉的保佑。

由于刚开始马儿飞得太猛,飞了很远路程,必须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降落到地面,因此他

趁马儿下降时,拨动马头,自由地驾驶着,时而向上,时而下落。飞了一阵,最后他驶近地

面,注目一看,到了一处从来不曾来过的地方。只见绿草如茵,树林茂密,河水清澈,一座

巍峨美丽的城市在宽阔的平原中出现。

他望着这个城市,叹道:“哟!美丽的城市。要是我能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就好了!”

这时,已是傍晚时分。

他骑着马儿,在暮色中沿城兜圈子,观赏风光,暗想:“我暂且去城里过一夜,等明天

一早驾马飞回家,把我的经历禀告父王吧。”于是他开始寻找一处安全、僻静的地方,以便

栖息。他发现城中央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围着高大、宽阔的围墙,十分牢固、庄严。

“这地方好极了!”他赞叹着,扭动按纽,马儿便慢慢落在那座宫殿的屋顶。

太子跳下马来,仔细打量马儿,不由叹道:“向安拉起誓,制造这匹马的人真聪明能干

呀!若是安拉保佑,让我平安回家,和父王母后见面后,我一定要好好对待那位哲人,加倍

赏赐他。”

太子待在屋顶上,又饥又饿,他从骑马离家之后就一直没有吃喝。他忍了又忍,耐心等

待,直到人们睡了,这才撇下马儿,寻找食物。

他进入宫殿中,找到楼梯,走了下去。

庭院中镶着云石,眼前是坚固的建筑和富丽的陈设,他感到惊羡,宫殿里既无人迹,也

作者:我只爱彭娜2006-5-15 01:19 回复此发言

--------------------------------------------------------------------------------

2 乌木马的故事

没有声响,这更使他彷徨迷离。他东张西望,不知该到哪儿找饮食,于是自言自语:“算了

吧,我还是上屋顶去和马儿过一夜,明早赶快驾马回家吧。”这一刹那,他却发现一线隐约

的火光正向他移来。他仔细打量,原来是一个月儿般美丽的佳人,被一群婢女簇拥而来。

这位美丽的女郎是位公主,是国王的掌上明珠。国王十分宠爱她,特意给她建了这座行

宫,供她消遣解闷。公主每当疲倦或烦闷的时候,便率领婢仆到这儿住上一两天,借以解

闷。那天晚上,她正好带着宫娥彩女们来宫中消遣,一个男仆持剑保护着她。

到了宫中,众宫女一齐动手,点燃香炉,与公主一起游戏玩耍。她们又笑又闹,玩得十

分快乐。这时,太子冲过去一拳打倒那个男仆,夺过宝剑,然后猛追那些宫娥彩女,把她们

赶得到处逃窜。只有公主神色不乱,挺身说道:

“也许你是昨天向我求婚而被父王拒绝的那位太子吧。父王说你相貌奇丑。向安拉起

誓,父王说的不是真的呀!”

原来那位求婚者是印度国的太子,他相貌奇丑,因而遭到国王拒绝。当事情突然发生

时,公主马上就猜他是那位求婚遭到拒绝的印度太子。这时候,一个宫女在旁边说道:

“公主,这不是向你求婚的,那人很丑,而这人却很标致。那个求婚者,只配做他的仆

人。你看,这位青年俊得很,可不像平常人呀!”

宫女说罢,唤醒被打昏的仆人。仆人苏醒过来,惊惶失措,纵身跳起来,赶快寻找宝

剑。宫女对他说:“你在忙什么?那个打倒你,抢走你宝剑的人,正和公主坐在一起谈话

呢。”

这个仆人奉国王之命,负责保护公主。此时,一听宫女的话,赶紧跑进大厅,看见公主

和太子果然正在一起谈话。他走过去打量太子,问道:

“我的主人,你是人还是神?”

“你这个该死的家伙!胆敢把我,波斯国的太子看作鬼神?我揍死你!”他拿起宝剑

说:“我是附马。国王已经把公主许配给我了。”

“我的主人呀!听你说,你既然是人类,贵为太子,那与我们公主匹配可是再合适不过

了。”

仆人慌慌忙忙离开行宫。他撕破衣服,抓一把土撒在头上,哭哭啼啼大喊大叫地跑去见

国王。国王听了哭喊声,问道:

“什么事情?吓我一跳,快说吧。”

“陛下,快去救公主!她被一个装扮成人,冒充太子的魔鬼掳住了!”

听完报告,国王十分震惊,决定杀死那个魔鬼。

他喝道:“奴才!叫你保护公主,你怎么让魔鬼缠扰上公主了?”于是他一路奔到行

宫,只见宫娥彩女们整齐地站成一排,便向她们问道:“公主呢?她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我们陪公主一起到宫里来,不知怎么的,那个青年突然跳出来袭击我们。

他手里握着明晃晃的宝剑,人倒生得非常标致。我们询问他,但他造谣说陛下已经把公主许

给他了。除了这些外,我们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人还是神?他模样斯文,很有礼貌,也没有什

么不规矩的行为。”

听了宫女的话,国王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一些。他见太子和公主坐在一起谈得很亲密,仔

细一看,这人果然生得漂亮可爱。突然间,他又一次抑不住忿恨,为保护公主,他不顾一

切,抽出宝剑,冲进大厅准备刺死太子。太子一见,忙问公主:

“这是你父亲吗?”

“不错,正是父王。”

太子突然跃身起来,紧握宝剑,大吼一声,威胁着说要用宝剑刺死国王。国王见对方来

势凶猛,知道这青年强壮有力,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忍气吞声,把宝剑插回鞘中。

他问:“年轻人,你是人还是神?”

“你呀!要不是看在你和公主的面子上,我非让你流血不可。我是波斯国的王子,你怎

么敢说我是鬼是神?我父亲波斯国王兵精国强,权力无边,他随时可以率领大军消灭你的王

国。”

听了太子的话,国王惊惶之余,不免纳闷,说道:“你既是王子,为什么却径直闯进我

的宫里来?又为什么造谣说把公主许配给你了呢?你要知道,许多王孙公子来向公主求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27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