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节,为了彰显大清之威严,更为了震慑四海,在李鸿章的努力之下,北洋水师于光绪18年建立,成为东亚第一水师。
水师建立之前,清廷派遣许多少年于西方学习军事,这些人回国之后,成为国家栋梁,北洋水师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留洋人士的功劳。
除了这些留洋人士之外,李鸿章聘请洋人对其进行训练,为了让大清国更有脸面,海军的军服和装备采用中西合璧,虽然看上去很奇葩,但好歹也比陆军强的多。
军官制服除了多款之外,另外配有手枪和佩剑。北洋军官所使用佩剑为西洋款式,当然装备佩剑并不是为了让其杀敌,而是作为指挥剑使用,当然也为了提高逼格,起到鼓舞士气和装饰作用。
这种佩剑源于西方陆军的骑兵刀,刀身轻盈修长,适合佩戴。因其轻便高效深受海员青睐,因为早期的舰船船舱狭窄,不利于长兵器的发挥,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是这种骑兵刀可以代替许多工具使用,水手可以用到来砍断缆绳,而不必寻找斧头和匕首。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骑兵刀发展成为海军刀,当时的西方殖民者几乎全部佩戴这种刀具,而且将其作为近战武器使用,在舰船上混战,没有比这种刀更好的武器了,可以劈砍,可以直刺,在英国和西班牙这种老牌的航海殖民者心中,这款刀的功劳很大。以至于连海盗也十分青睐这种刀,在**《加勒比海盗》中许多海盗就使用这种武器。
随着热兵器的出现,冷兵器逐渐突出战场,但是并没有消失,而是将其打造的更华丽更轻盈,作为一只佩饰来使用,毕竟有口宝剑在身,会瞬间提升仪容和威严感。
中国军官都用什么手枪?开眼界!看看解放军将军专用手枪!
我国军队从19世纪开始就已经配备手枪,在第2次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第一次开始批量进口欧洲手枪。到了19世纪后期,我国开始进口左轮手枪,当时在清军相当于连长和以上军官都会配备左轮手枪,而且还会配备一把西式军刀。
到了1911年,我国进口了第一批驳壳枪,200把德国半自动驳壳枪,每支手枪配备500发子弹。这批手枪很快就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度,进口量也迅速提高。驳壳枪是一种大型战斗手枪,有10发和20发弹匣两种,而解放军将领最早配备的就是这种战斗手枪。
朱德元帅使用的就是一把全自动驳壳枪,不过这把手枪是西班牙阿斯特拉公司制造的。在买光了德国原厂驳壳枪以后,我国后来也从西班牙进口了超过10万把自动型驳壳枪。
当时我军大部分指挥员都是装备驳壳枪,这种射程50米,如果加上枪托可以射程数百米的战斗手枪。我军当时指挥员装备第2多的手枪就是勃朗宁手枪了。
首次生产于1900年的勃朗宁手枪,在我国也被称为撸子,主要分为枪牌撸子,马牌撸子和花口撸子。一共有超过20万把各种型号的撸子当时被引入我国,由于,勃朗宁手枪方便携带,子弹容量合适。
在当时主要是团以上军官使用,因为,勃朗宁手枪价格合适,标准型主要30块银元,加长型勃朗宁手枪为42块银元,因此,还有很多当时的商人也会购买这种手枪。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驳壳枪主要是装备班长,排长和连长。勃朗宁手枪配备给营长和营长以上军官使用。
一直到1945年,还有43万把勃朗宁1935型手枪运输到我国。后来这批手枪一直使用到了60年代以后。到了50年代,我国主要配备54式手枪,但是54式手枪,其实也是一种战斗手枪,而不是自卫手枪,体型太大,重量也大,只适合于中营长和营长以下级军官使用。所以,高级军官后来配备的是更加小巧的64式手枪。
一直到近年,我国也研发出了专门的将军手枪也就是CF-98T型手枪,其实就是做工更加精美的92式手枪。这种手枪外表是24K黄金电镀工艺,耐磨性非常好,非常美观。
但是同时也具备实战能力,配备了15发子弹弹匣,可以进行多轮速射,具备相当强的近战能力。
不是。
只有军官转业,才有可能是公务员。军官转业后,也可能是事业编制,也可能是企业编制(即使是干部,也是聘任制,与公务员不同)。
进入了国家机关工作,其编制是职工,不是公务员。其工资待遇执行的是国有企业职工的标准,以职称兑现工资待遇,如中级、高级工程师等,不像公务员,以办事员、科员、科级、处级等来套改的。
进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仍然是工人(职工)编制。当然,士官转业后,也可以参加社会的公务员招考,考上了当然就是公务员了,但转业后,直接担任公务员是不可能的。
扩展资料:
三级士官转业具体能安排什么工作,这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整体来讲,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对转业士官的安置是十分重视的,安置的单位也都还不错。从我所在的城市来看,士官转业安置的去向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是行政或事业单位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职工。
主要包括党、政机关所属的事业编和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城建、市容园林、人力社保中心、环保、人防、司法、安监、市政、房管、综合执法、开发区等部门的事业编。其中安排人员最多的是市容园林、综合执法、卫生等三个部门。
这些部门的事业编由财政统一拨款,工资待遇有保障还稳定,属于“旱涝保收”的单位。二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主要包括国电网公司、银行系统、烟草公司、水务水利公司、移动、电信等三大电信公司、邮政公司等单位。这些国有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工资待遇高,工作也相对稳定。
-转业
-转业军人
**
中文名称:斯大林格勒战役
英文名称:Stalingrad
发行时间:1993年
国家地区:德国
语 言:德语
字 幕:中文
导 演: Joseph Vilsmaier
主 演: Ulrike Arnold Martin Benrath Thorsten Bolloff Oliver Broumis Flip Cap Hynek
Cermak Otmar Dvorak Heinz Emigholz
上 映: 1993年01月21日 ( 德国 )
地 区: 德国 瑞典 ( 拍摄地 )
对 白: 德语 俄语
评 分: 75/10 (4,018 votes)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olby Digital
时 长: 134 分钟
类 型: 剧情 战争
分 级: 瑞典:15 英国:15 德国:12 西班牙:18 芬兰:K-16 阿根廷:16 澳大利亚:MA 挪威:18
剧情简介
1942年,几个很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的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见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幻想着回乡的温暖冻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潘神的迷宫》是由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执导,道格·琼斯 ,伊万娜·巴克尔诺等主演的魔幻现实主义戏剧**。
银幕上展现了魔幻世界中的奇异情境,虚构出一个冥王的女儿“奥菲利亚”去漫游世界”。以1944年为时代背景,法西斯谋杀游击队战士作为现实世界的故事,旨在批判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2006年5月16日 该影片在美国首映。后在世界其他各国陆续上映。
资源链接:
4typ
书名:阿米莉亚
作者:亨利·菲尔丁
译者:吴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05-01
页数:637
内容简介:布思是一个贫穷的军官,最初只是一名陆军少尉;他与阿米莉亚相爱后,阿米莉亚的母亲本已勉强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但不久有一位家产富有的年轻乡绅前来求婚,阿米莉亚的母亲就想赖婚;可是阿米莉亚反对母亲的意见,她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改变对布思的爱情;尽管母亲严密监视,她还是离家出走,最后在善良的哈里森牧师的斡旋下,这一对年轻人终于喜结良缘。不久,英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直布罗陀发生了战争,布思奉命前去作战,曾经两次负伤,他从中尉晋升为上尉;但战争结束后,他的连队撤销,他失去了原有的职务,被遣散时所享受的待遇只是个领半饷的中尉。布思负伤养病时,阿米莉亚前去探望,但自己也患了重病;就在这时,阿米莉亚的姐姐贝蒂给她写了一封信,说母亲已经病故,在遗嘱里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贝蒂,只给了阿米莉亚十镑钱。因此他们从海外回到英国后,生活十分贫困;幸好哈里森牧师帮助他们在农村安家,但由于布思不善经营,又受人排挤,结果亏损负债,日子更为艰难。因为害怕债主抓他去坐牢,布思孤身一人,偷偷地逃到了伦敦,躲藏在宫廷周围王室司法官辖区范围之内;阿米莉亚带着孩子随后来到,夫妇两人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而且生活极不安定,因为布思只要一走出那个辖区,就有立即被逮捕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布思很想谋个职务,特别是想重新回到部队以便摆脱困境,让妻子和儿女过上较好的生活。阿米莉亚如花似玉,一些坏人就想利用布思的困难,设计陷阱,企图达到奸污阿米莉亚的目的。 第一个对阿米莉亚怀有不良企图的是个贵族。他是个*棍,玩弄妇女成性;他勾引女性有一套狡猾的手段和步骤。最初假装正经,让女性轻信他的善意,然后步步引诱,最终让她们误入他的圈套。正当这个贵族邀请阿米莉亚去参加假面舞会,阿米莉亚几乎就要上当受骗的危险时刻,她忽然接到一封匿名信,忠告她提高警惕;她通过这个线索,了解到那位贵族过去糟蹋妇女的劣迹,这才采取预防措施,没有中计;但是贪*好色的贵族并不死心,又想出其他的阴谋诡计,企图夺走阿米莉亚的贞操。布思夫妇的女房东埃利森太太以及布思过去的兄弟军官特伦特,都曾先后为这位贵族无耻地效劳,充当为他拉皮条的工具。 第二个对阿米莉亚打坏主意的竟是布思的一位好朋友詹姆斯上校。詹姆斯上校过去曾赐予布思许多恩情,布思对他感恩戴德,对他的善心好意深信不疑;但这位詹姆斯却是个大色鬼,对阿米莉亚的美貌垂涎欲滴,一心一意想把她弄到手。他打着为布思谋取军职的幌子,企图把布思夫妇分开,然后达到霸占阿米莉亚的卑劣目的。在这中间,他玩弄了不少卑鄙的手段,甚至派他自己的妻子为他穿针引线。 布思本人的一些弱点也为坏人所利用。他喜爱赌博,坏人就引诱他赌钱,使他身负重债,然后对他逼债。布思第一次进监狱的时候,由于意志薄弱,还和他旧日的一位女友在狱中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他事后十分后悔,但却没有勇气向阿米莉亚坦白错误,那位女友就对他进行威胁。 重重的灾难把布思和阿米莉亚逼到了几乎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在极为困苦艰险的时刻,阿米莉亚没有向金钱和权力屈服,而是坚持了贞洁的情操,表现了坚毅、沉着的宝贵品格。为了给丈夫还债,她变卖了自己的衣物,甚至把自己的肖像也拿到当铺中去典当了。她宽恕了布思过去一时所犯的错误,并竭力设法避免布思和詹姆斯上校决斗,尽到了一位贤妻良母的职责。就布思来说,只要他也像他过去的兄弟军官特伦特那样,对妻子的不贞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可以从贵族那里得到他所谋求的职务;但是他和阿米莉亚一样,拒绝为了贪图个人的利益而去干不道德的勾当。 尽管邪恶的人们处心积虑,布置了一道道罗网使这一对不幸的夫妇陷入深重的苦难,但善良的哈里森牧师和阿米莉亚的奶兄弟阿特金森却怀着赤诚和忠厚的感情,不断地帮助和拯救他们。终于,善良战胜了邪恶。当布思一家人的命运似乎已到达最黑暗的时刻,一道亮光却突然照射到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原来阿米莉亚母亲现在的遗嘱是伪造的,她的大部分遗产应当属于阿米莉亚。由于命运的这一重大转折,苦尽甘来,布思重新获得了自由,和阿米莉亚一起享受起幸福的家庭生活。
小说在描述布思和阿米莉亚的曲折经历时,向读者揭示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一开始我们就看到英国司法界和监狱中的腐败情况。布思第一次被捕完全是一个冤案。他在回住所的路途中看到两个人正在凶暴地殴打另一个人,就前去保护那个被欺侮的无辜者;当时巡夜人正好走来,不问情由,就把四人全都拘捕;打人的出了钱,当场获释;布思囊空如洗,尽管据实申诉,治安法官还是无中生有给他扣上个殴打巡夜人的罪名关入监狱。布思的冤案并不是个别事件,在同一个法庭上,治安法官接连判了其他几个错案。有一个女仆半夜出去为女主人请产婆,巡夜人竟诬告她是个街头卖*的婊子,治安法官也据此判她到感化院中去蹲一个月。 监狱管理不善,有许多陈规陋习;管理人对犯人丝毫没有同情心;他们只想从犯人身上多捞几个钱;谁从他那里多买酒,多出保释金,他对谁就以礼相待,否则犯人就会遭到咒骂甚至毒打。 军政界贪污贿赂盛行。有钱人的子弟,即使无知无能,也能当上军官;而像布思这样为国家立了功劳的人却难以谋到职务。有一次哈里森牧师托一位贵族帮忙,那位贵族却提出条件,要哈里森牧师帮助竞选;哈里森牧师不愿意选举一个德才欠缺的人当市长,那位贵族也就当场表态不愿意为布思出力。菲尔丁对接受贿赂的人深恶痛绝,说他们是“一批吸血鬼”,“吸吮勇士和穷人的血,寡妇和孤儿的血”。
作者简介:亨利·菲尔丁(1707-1754)英国第一个伟大的小说家,英国小说得以定型的奠基人。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十八世纪欧洲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