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朗普大选的竞争对手,拜登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特朗普大选的竞争对手,拜登是一个怎样的人?,第1张

拜登曾任特拉华州资深联邦参议员,并于1972年当选美国参议员,是美国历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轻的参议员。

拜登在美国的外交舞台非常活跃,很多国际重大事件均能看到他的身影。作为中东问题专家,拜登对里根总统就职期间所发生的“伊朗门”事件进行过严厉的批评。

在卡特总统任职期间他被派往前苏联与柯西金(Kosygen)和伯利日涅夫(Breshnev)进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他也曾援助波斯尼亚人反抗米洛舍维奇(Milosevic)的斗争。

扩展资料

拜登对2001年布什上台伊始对华持强硬态度表示不满,认为积极沟通和协调才是解决中美分歧的关键。他认为:布什政府应该继续美国历届政府过去在台湾海峡问题上的立场。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地持模糊不清的态度。

美国要警告中国不要向台湾发动军事进攻,美国要警告中国,如果发动进攻,美国“可能”会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但同时美国也不要向台湾做出“如果中国进攻,美国一定会出兵保护”的承诺。所以,拜登对布什总统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很不欣赏。

几大全球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嗅到了美国市场电动化商机。

文丨钱伯彦

奇迹并未发生。

在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拜登以2796万票对2648万票的优势拿下了16张关键的选举人票,避免了重蹈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覆辙。

通过在密歇根、威斯康辛以及宾夕法尼亚这三个锈带州构筑所谓的“蓝墙”,拜登最终在美东时间11月14日取得了306张选举人票,力压特朗普的232张选举人票,理论上将于2021年1月20日起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

投桃报李还是双刃剑?

拜登之所以能够在三大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锈带战场州获胜,不仅仅要归功于拜登“有史以来总统候选人中最大车迷”这一头衔。拜登的父亲曾在青年时代长期在家乡特拉华州最大的雪佛兰经销商之一工作,而拜登本人更是雪佛兰科尔维特跑车的忠实粉丝。

更为关键的因素则是拜登得到了美国最大工会之一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官方支持。UAW在竞选期间的密尔沃基集会上就公开对十年前金融危机时,拜登作为副总统拯救美国汽车产业而表达感激,并相信如若当选就任,拜登在未来四年内作为总统能够再度力挽狂澜。

虽然特朗普在2016年直击汽车产业工人灵魂的葛底斯堡演讲中表态要将100万个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但是事实上,截至2020年2月,密歇根州制造业6237万的就业人数相较于2018年底6342万的峰值反而有所下降。

而对于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拜登如若当选就任,更意味着来自华盛顿的政治压力骤减。

特朗普任内一直致力于通过行政手段迫使汽车厂商将工厂迁回美国本土,白宫方面不仅针对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先后征收过10%和25%的关税,更以《美墨加三国协定》替代原先的《北美贸易协定》,将在美销售汽车的国产零部件比例从625%提升至75%。

相比起热衷于打贸易战的特朗普,拜登并不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暂时也未表态计划进一步升级中美摩擦。随着逐步取消部分关税可能性的提升,底特律三巨头跨太平洋的供应链将有机会重新恢复畅通。

三家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对于拜登的欢迎态度仅从三巨头第一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司发言人向拜登表示祝贺即可窥见一斑。毕竟在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选举结果之前,拜登的获胜仍未成定局,包括俄罗斯、墨西哥等非美国传统盟友在内的区域大国至今都均未对拜登有所表示。

不过,即使汽车三巨头能够在供应链问题和贸易保护问题上松口气,它们也同样需要面对拜登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税收。

不同于力主对企业减税以刺激经济的特朗普政府,拜登在竞选期间已明确表态提高企业税率,将企业税最高税率从目前的21%提升至28%。

此外,若能顺利就任,政策更为温和的拜登预计仍会沿袭特朗普时期促进汽车业回流本土的政策。一方面,拜登从未表示将废除《美墨加三国协定》,协定中的零部件国产比例短期内并不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特别是针对美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盈利的全球无形低税所得税GILTI,拜登更是计划将税率从目前的105%一口气提升至21%,变相地促使跨国车企将整车产业链设在美国本土。

美新能源汽车业复兴在望

如果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拜登新政给车企们带来的是贸易摩擦与企业税负的选择题的话,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拜登及其背后的民主党带来的或许只有好消息了。

“上任之后第一天便会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是拜登在社交媒体上针对特朗普“退群”行动的有力反击。但是拜登在新能源领域的愿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早在7月的竞选集会与之后发布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中,拜登就宣布将在任内推出规模宏大的气候转型计划,并效仿欧盟力争在2050年之前达成碳中和目标。为此,联邦将出资2万亿美元,配合私营部门以及各联邦州层面的投资,该气候计划的资金规模总计将达到惊人的5万亿美元。

具体到汽车产业,一揽子计划中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购车补贴、政府计划采购以及税收优惠等多个维度的新能源汽车刺激方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拜登计划在全美范围内新建50万个充电桩,并加快动力电池的研发与本土生产。为了扶持电动汽车领域的初创企业,民主党方面还计划设立创投资金来确保造车新势力的存续。此前2012年,美国能源部主导的先进汽车技术制造项目(ATVM),就以信贷形式给予特斯拉和Fisker两家企业十余亿美元的资助。

在政策方面,拜登则计划为以燃油车换置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现金代金券。虽然现金补贴的具体细节仍未确定,但联邦政府预计将在10年内为此投入至少4500亿美元。相较于中国和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力的价格型刺激工具扶持电动汽车。2009年奥巴马政府期间,华盛顿方面曾一度动用30亿美元给予换置机动车的消费者以最高4500美元的补贴,但该刺激政策在30亿美元资金池耗尽之后便无下文。该政策的力度甚至无法与经济体量小得多的德国50亿欧元补贴资金池相比。

除了直接给予消费者补贴之外,拜登还计划从以校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领域以及政府用车入手,通过联邦采购系统率先将美国国产电动汽车投入运营。

另一个重要举措则是加码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政策。奥巴马时代,联邦曾给予每家汽车制造商20万辆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额度,每辆电动汽车抵免额为7000美元。直至今年3月,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相继用尽20万辆名额之后希望华盛顿方面考虑延长该税收优惠政策。但在当月的国会报告中,白宫方面不仅拒绝了该要求,反而要求全面取消这一税收抵免优惠,并称取消之后将在10年内为政府节省25亿美元开支。而拜登则计划一次性将抵免额度从20万辆扩大到40万辆,每辆电动汽车的抵免额也升级至7500美元。

在政策性优惠之外,拜登对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另一板斧则是再度强化对传统燃油车的监管力度。

在最具代表性、也是环保法规最激进的加州,特朗普政府之前在联邦层面对加州政府下属的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提起诉讼,指责该委员会无权独立于联邦推行严苛的排放要求。今年3月,特朗普更是以行政手段废除了奥巴马时代规划的燃油效率标准。

根据该规划,美国汽车厂商需要在2011年至2025年的15年时间之内,将燃油经济性提升一倍至每加仑燃油行驶545英里的水平,即相当于每年必须将燃油经济性提升至少5%。而特朗普则将此标准下降至15%,希望以此确保皮卡等“肌肉车”的持续竞争力。

作为奥巴马时期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则预计将重新撤回联邦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的诉讼,并恢复奥巴马时期制定的燃油效率标准规划。

过去四年内,特朗普在共和党铁票仓、页岩气大本营俄克拉荷马州等地与民主党票仓加州等地推行的歧视性政策正使得美国国内分化逐渐加剧,能源州与科技州之间的矛盾正使得联邦范围内推行适用的环保排放标准变得困难重重。

强调“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口号的拜登若上任,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各州之间的矛盾,为全美范围内的统一标准铺平道路,并为美国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拜登提出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全美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在2026年之前达到25%,年销量达到400万辆级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预计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即便拥有电动汽车领域的明星企业特斯拉,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经在中、美、欧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中稳稳垫底。根据麦肯锡咨询的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85万辆,欧洲则成功超越中国以414万辆的销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美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1万辆。

彼岸的受益者?

对拜登表示欢迎的,除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外,还有大洋彼岸的欧洲人。

一位在外交和贸易问题上按套路出牌、注重传统跨大西洋友谊、且认同巴黎气候协定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当选无异是欧洲人乐于看到的。

特别是在贸易摩擦和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并未顾及跨大西洋友谊而一直威胁把对欧盟进口汽车关税从25%提高至25%,这一威胁始终是悬在戴姆勒、宝马等欧洲车企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毕竟不久之前美欧双方刚刚在民用航空制造业领域互相开征了报复性关税。

相比于特朗普政府,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之下,通过逐步取消对欧盟产品关税以换取欧洲人不在中美双方之间骑墙正在民主党建制派内部达成共识。此外,拜登作为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反对者,也能够通过英美特殊关系对伦敦方面施加影响力,有助于欧洲车企规避英国硬脱欧后紊乱的供应链问题。

与其同时,在美国传统车企三巨头电动化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欧洲车企也希望通过美国汽车业电动化浪潮进一步占领北美市场。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大选期间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表示:“民主党的政策可能会更契合我们的全球战略,即应对气候变化、全面电动化的战略。就市场份额而言,美国是世界上(电动汽车)最薄弱的地区。随着大众汽车电动化战略的深入,在美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今年下半年以来,大众集团ID家族接连推出ID3和ID4两款重要纯电动车型。尾气门之后的大众集团一直希望能够通过ID家族重新在北美市场打开局面,大众此前已经在田纳西州设立一座ID4生产工厂。

与欧洲车企一样嗅到美国市场电动化商机的还有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东亚动力电池生产商。作为拜登高级外交政策顾问的托尼·布林肯曾在竞选期间表态,中美完全脱钩不切实际,需重置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关系。

不过,有望在零部件层面恢复对美出口贸易繁荣的中国企业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一方面,作为拜登副手、曾任加州检察长的贺锦丽将扮演关键不确定因素。贺锦丽除了有助于民主党借着政治正确的女性少数族裔代表大打身份政治牌之外,还将是民主党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美国式知识产权制度的最佳人选。该问题此前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时就遭遇阻力,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中美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方面交流的隐患。

另一方面,若顺利当选就任,在未来四年任期内,拜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扭转特朗普留下的政策也存在疑问。特朗普不仅成功地在任内任命了三位联邦法官,共和党预计也将继续控制参议院。从未表态将放弃《美墨加三国协定》的拜登,或许更可能仅仅是一位讲礼貌的“特朗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前几天,蚂蚁集团推迟上市,吃瓜群众为中国最有钱的人操碎了心;近两日,美国大选一波三折,吃瓜群众又为世界最有权的人操碎了心。

今天,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一个二手车销售员的儿子将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这场世界级的“吐槽大会”终于结束,拜登赢得比赛成为新一届的“BB King”。

特朗普方面,目前为止还未官方承认败选。而是认为多个州的计票不合法,要求重新计票,并提起诉讼。

回望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布什和戈尔的争论,也历经36天,等到美国最高法院的关键裁决才画上句号。在此之前,同样有主流媒体宣布戈尔获胜当选。

尽管拜登再怎么被反对派宣传成“瞌睡虫”、“反应迟钝”等体力不济的形象,但这一次已有数十家国内外的权威媒体宣布拜登当选,多国***已发文祝贺拜登胜选。任特朗普再怎么难说“败拜”,恐怕也不得不拜拜了。

美国东部时间7日晚上,拜登发表胜选演讲。这一次他不再迟钝,一路小跑上台,发音精准、吐词清晰,没有口误,当然也没有打瞌睡。川建国同志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被他一直diss的老头居然逆风翻盘,完成反杀。

拜登,这位年近80的老人,为我们上演了现实版的《活着》。没有背景、不够有钱、算不上聪明,甚至连运气都极差,但只要从政时间够长,“耗死”对手,就能当上总统。

百科上介绍,拜登于1942年11月20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生,1970年踏入政界,特拉华大学及雪城大学毕业。

少年拜登

实际上,拜登家境贫寒,从小还有口吃的毛病,经常被人嘲讽,在极度自律和刻苦下,他在85人的毕业生中成绩名列76。

拜登29岁当选联邦参议员,就在当选几个礼拜后,太太和十三个月的女儿因车祸殒命。

1988年,46岁拜登第一次角逐美国总统,失败告终,同时被查出脑部动脉肿瘤而住进医院。

20年后的2008年,66岁的拜登再次参选美国总统。这一次,他虽没成功成为总统,却成为了奥巴马的副总统。

2015年,拜登的长子,年仅46岁的博·拜登,患脑癌去世。

多灾多难的现实生活一次次鞭打拜登,留给他的只有他父亲的那句话:“当你被打倒了,一定要一次次的站起来”。

这次,拜登再一次站了起来。

美国是世界汽车强国。拜登掌舵美国,对美国的汽车产业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据了解,拜登的父亲是一名二手车推销员。或许受此影响,拜登对汽车也非常着迷。

据了解,拜登的私人座驾是一辆绿色的1967款雪佛兰柯尔维特C2汽车。当上副总统后,安保部门禁止拜登驾驶该车,以防意外。不过这并不没让拜登放弃对私人汽车的热爱。如今,拜登还常常会光着膀子,驾驶一辆1981款庞蒂亚克火鸟Trans Am汽车出现在白宫附近。

可以确定的是,热爱汽车的拜登上台后将更有利于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很多目标甚至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确保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拜登提出“绿色新政”,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利好电动汽车的目标:

1 提供40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创新计划;

2 加快电动车的推广,在 2030年底前在高速上部署超过50万个新的公共充电站;

3 取消燃油车补贴,制定更加严格燃油汽车排放标准,恢复全额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4 使用联邦政府的采购系统(每年花费5000 亿美元)来实现能源100%的清洁和车辆零排放;

5 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中国目标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

6 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到2026年至少达到25%,电动汽车年销量400万辆(中国目标是2025年份额为20%)。

此外,拜登将在上任后的第一天,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谈到公司与美国政府的交易时也表示,若乔·拜登领导美国政府可能更符合大众汽车集团战略。“民主党的项目可能会更符合我们的全球战略,那就是对抗气候变化,实现电动化。”

拜登赢面变大后,美国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股提前迎来了一波火箭发射,新能源汽车的中概股蔚来、小鹏、理想纷纷大涨,蔚来市值暴涨之后更是超过560亿美元,超过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

当然,拜登虽不及特朗普疯狂,但对中国的态度却并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拜登在竞选辩论中明确表示,美国到中国开设的合资企业不会再有知识产权的转让,也不会再让中国占据51%的股比。

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不要指望拜登上台后,前进的道路就变得更简单,要实现变大变强的目标,唯有靠自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嗯,拜登这次是在美国的债务危机稍缓和之际造访,多少有点这种意思。我国和美国建交后也并没有感受到美国的些许善意——美国可是喜欢嘴里说一套,却做另一套的。一直支持一个中国,却向台售武,或接见“藏毒”头子……作为全球第一强国的美国,却喜欢耍滑头,在本国经济危机时却叫嚣人民币还有上升(升值)的空间,很明显是想人民币升值了,欠中国的债就会减少,以达到美国不用费多少力就拥有资金的目的。我个人认为,美国的任何高官,包括美国总统访华,都不会带有诚意的,不会在中美敏感的问题上有让步的意思,更有“亲自督促中方让利让步”之嫌。我们须警惕呵。

拜登的选情原本是没有人看好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他年龄太大,都78岁高龄了,能不能干完一届都有悬念,民主党就算把他扶上去,四年后还得另外扶一个人,他积累不了什么资本,总不能四年之后还让一个82岁的老人再去竞选总统吧?光是到处演讲拉票,他的体力能不能支撑,都很难说。

第二个原因在于,他是民党的老牌政客,这已经是第三次参选了,之前两次都是在党内竞选中就败下阵来了,最后才在奥巴马任期内和奥巴马搭档,当了副总统。除此之外,他的工作都是做参议员,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政治主张,对普通选民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也就是特朗普说他僵化的意思。

所以,民主党让他参选,一方面是为了阻击桑德斯,以防止民主党也走上和特朗普一样的民粹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主党在之前并没有看到特朗普有什么明显的破绽,也就找不到什么路径来阻击特朗普,所以对这次大选已经战略性放弃了。特朗普本人对拜登显然也不觉得是多大的威胁,一直都是以调侃的姿态对待他。

没想到民主党想放弃,老天却不愿意,非要给拜登助攻。先是特朗普领导抗疫不力,导致美国疫情彻底失控,目前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十一万人,还在持续增加中。而且,在疫情中死去的人多数是美国社会中下层的少数族裔以及穷人、老人。在五月下旬之前,民主党一直在攻击特朗普的,主要也就是这一点。

老天爷给拜登的第二波助攻就是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虐杀之后,迅速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活动,并且马上变成了全国性的骚乱。骚乱发生之后,特朗普既没有像以往的总统一样,一边承认确实存在种族主义问题,一边强调必须制止骚乱,至少是在口头上应该给抗议活动降温。但特朗普的做法却刚好相反,一直在不断激化矛盾。

到现在,特朗普已经算得上真正的众叛亲离。不仅民主党在不断的攻击他,就是他在共和党内的前辈大佬,包括前总统小布什、前任国务卿鲍威尔、他自己的前任国防部长马蒂斯、2012年曾经参选总统的罗姆尼等人,都已经公开表示,反对他连任。这种情况在以前的选举中也是很少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44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