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兴子弟军是真的吗

孝兴子弟军是真的吗,第1张

不是。《娘道》故事简介:瑛姑本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入门八年连生三女,第三个女儿又被人指为灾星,因此被婆家厌弃。为保护女儿,丈夫绪之被迫带着她分了家。孝兴子弟军是电视剧里面杜撰的,不存在,不是真的。但是抗战时期,确实出现很多地方组织的抵抗力,配合正规军杀敌的。电视剧娘道剧情背景设定在山西省,剧中的孝兴县就是如今的兴县,而林县就是临县,连隆万氏的娘家河曲县也有。

太兴一建戴莉被判了19年有期徒刑。2018年7月,太兴县人民法院宣判结果,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罪对戴莉判处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外,太兴县人民检察院还追诉有关被告人涉嫌聚众斗殴、组织恐怖组织等犯罪行为,最终太兴县人民法院宣判结果,对戴莉判处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永年兴善散文

 河北强县,文明悠久,灿烂辉煌;繁华名州,燕赵圣地,令人神往;富饶广府,中国明珠,太极之乡。东接肥沃之平原,西毗美丽之太行;南枕浩浩滏水千载秀,北靠滔滔洺河百里长。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以农为本,各业兴旺。春秋建制,古称曲梁;战乱频繁,几度沧桑。

  永年之古,古在名胜古迹众多。媲美赵州桥的`弘济桥,宛如彩虹,长卧滏水之波。闻名遐迩的广府古城,处在永年洼中心,美轮美奂,比万里长城毫不逊色。有 “燕赵第一境”之称的的观音阁,咽喉要塞,瓦木结构,歇山飞檐,终日红火。还有明清以来的教育基地清晖书院,名扬海内,人才辈出,岁月沉浮,几经蹉跎。

 永年之伟,伟在英雄辈出。义士毛遂歃血缔盟郢城惊蛮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信宫建陪都;夏王名州屯兵抗唐王,中原逐鹿。沮授三国谋士难遂愿,豪气当歌死不瞑目;大历才子司空曙感情真挚,吟诗讴歌故土。太极双星杨班候武禹襄名震天下,惠泽后世,风采永驻。刘邓大军解放永年,人民扬眉吐气,仰天长呼。

 试看今日,决策正确,干群齐力复兴广府,成为国家4A景区,璀璨夺目。

 永年之秀,秀在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时光转换,使人痴迷!聪山蕴秀,龙山仰韶文化现先民之智慧;滏水流香,弘济桥西八闸惹后辈之遐思。广府古城,古色古香迷倒四方客;昭惠王祠,王者王气福佑一方黎。日照名州,万丈高楼平地起;月洒曲梁,百里长廊业竟辉。溯战国,武灵胡服信阳迎使节;数两汉,赵王群臣朱山留碑迹。莅隋唐,建德洺州屯兵插王旗。至明清,露禅禹襄广府兴太极。岁月穿梭,名人众多,畿南三才子之一申涵光终生歌颂家乡作文吟诗。更有今朝,群星乍起。厚厚沃土铸情操,浩浩文脉合时宜。捧河北文化十强县之殊荣,摘中国太极文化之乡牌匾喜意。乡村联动,文化兴县,蔚成风气。

 永年之美,美在青山绿水。西部山区景如画,东部水乡赛西施。梯田起伏粮棉举,稻荷生香鸥鹭痴。三山俊秀,满目青翠,清流激荡,莺歌燕迷。永年洼地,水域浩淼,鸟类乐园,风光旖旎,四季皆美。仲春观鱼跃,荇翠苇绿,水青鱼肥;盛夏赏荷花,形态各异,令人心醉。深秋看稻穂,香气透碧波轻荡,鱼鹰伴歌声缭绕;严冬观雪景,游客同雪花共舞,黑鸟与白云齐飞。

 永年之强,强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六大平台(1)促发展,八大支柱(2)奔康壮。双城联创增士气,三区共建铸辉煌。农业稳县夯基础,工业立县奔小康。商业活县朝气有,文化兴县福佑昌。硅谷永洋领头雁,马发久鹏傲群芳;蔬菜兴农名声远,标准件都更风光。平原坦荡粮高产,山区纵横野味香。广府酥鱼主席赞,永年大蒜涉重洋。西调唱腔五洲爱,吹歌妙绝四海强。日新月异城乡美,各业辉煌奔小康。

 美哉!永年,滏水东渐兮育良田,明山西矗兮四时艳;兴哉!政策春风化雨兮日新月异,发展科学兮文明强县;喜哉!百业繁荣兮民和谐,二次创业(3)兮再谱新篇!

 注,(1)六大平台指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工业聚焦区、紧固件聚焦区、高新建材区、农产品加工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

 (2)八大支柱指八大支柱产业即蔬菜、紧固件、特钢、新能源材料、医药化工、高新建材、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业。

 (3)二次创业指近年来永年县以“大发展、富永年”二次创业为主题,强力推进县城、广府古城“双城联创”全面实施新城区、新园区、新景区“三区共建”积极打造“山水洺州、养怡永年”致力创建全省三十强目标。

视察组一行先后前往益智学校、中山实验学校,现场察看了解校园管理、基础设施、师资配置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关于我县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将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389所,其中幼儿园120所,小学244所,初中28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技术学校2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134930人。

通过实地视察和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我县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当前我县在教育质量、学校布局、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詹琼英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瓶颈和矛盾,聚焦问题,补齐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需求。她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系统谋划、彻底解决“麻雀学校”问题,大力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县教育布局。要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驾车路线:全程约2043公里

起点:太原市

1太原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40米,左转进入新建路

2) 沿新建路行驶250米,过右侧的创享天地约110米后,右转进入府西街

3) 沿府西街行驶890米,直行进入府东街

4) 沿府东街行驶38公里,左转

5) 行驶330米,直行进入东中环路

6) 沿东中环路行驶750米,右转进入迎春街

7) 沿迎春街行驶660米,朝东环高速方向,稍向左转

8) 行驶100米,朝大同/石家庄/忻州/盂县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杨家峪互通式立交桥

9) 沿杨家峪互通式立交桥行驶72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10) 沿二广高速行驶141公里,过阳曲高架桥,朝太原绕城北段/榆林/古交/临汾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阳曲枢纽

11) 沿阳曲枢纽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太原绕城高速

12) 沿太原绕城高速行驶36公里,朝泥屯/佳县/S5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西墕枢纽

2沿西墕枢纽行驶990米,直行进入平临高速

3沿平临高速行驶844公里,在娄烦/岚县/S217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娄岚互通

4沿娄岚互通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岚马线

5沿岚马线行驶28公里,直行进入S217

6沿S217行驶133公里,左转进入S313

7沿S313行驶420米,直行进入岚河北路

8沿岚河北路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岚河北路

9吕梁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岚河北路行驶930米,在第2个出口,朝兴县方向,直行进入S313

2) 沿S313行驶663公里,左转

3) 行驶19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兴县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照"),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太宗遂赐号“媚娘”。后结识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醉骨,逼高宗逼死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广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结束。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武则天,长子李弘因病去世,次子李贤被流放(后杀害),三子被废,四子待武则天登基后,改名武轮。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曌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武则天的每一项功绩都伴随着矛盾,正如林达先生所说的“每撒下一缕阳光,就投下一片阴影”。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反反复复在变,如唐前期对她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因为从唐中期开始儒学复兴,到南宋程朱理学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所以从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到了近代由于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又赋予武则天妇女解放的色彩了。

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62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