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6大网红打卡地方,你知道是在哪吗?

东莞6大网红打卡地方,你知道是在哪吗?,第1张

东莞这个城市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你之前印象中的东莞了!它的 六大网红打卡地方 你知道在哪里吗?我带您来了解!

观音山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园区森林覆盖率达99%以上,环境空气很好。主要景点有:慈云阁、国际会展中心、观音广场、感恩湖、三十六级瀑布等。

茶山南社古镇

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明清时期初显繁荣,先后出现了9位进士,是茶山一带甚至东莞的一大村庄。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

隐贤山庄

丽城毓秀,景在丽城隐贤山庄,位于常平丽城开发区,是“东莞之路”四大景点之一。该地原是明末常平隐士李觉斯隐居处,隐贤山庄因此而得名。作为4A景区,在东莞享有盛名,游乐项目多样,集刺激、清凉、趣味等多元化,带给人们丰富的游玩体验。隐贤山庄的全国首座夜光玻璃桥流光溢彩。

东莞珍真农场

位于寮步镇浮竹山村的珍真农场享有百亩农场、田园风光珍,毗邻佛岭水库,土壤水源纯净无污染,经检测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非常珍贵的一处种植和养殖的生态园。这是一个百亩农场,各种游玩设施齐全,在农场可以满足一切的想象。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馆里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

麻涌华阳湖

华阳湖湿地公园位于拥有“游泳之乡”、“曲艺之乡”、“龙舟之乡”美誉的广东东莞麻涌镇,这里是著名的岭南水乡,整个华阳湿地片区占麻涌镇的地域面积约十六平方公里,其中湿地公园总规划用地约2平方公里,在这里的花盛开的季节,一望无际的荷塘十分的漂亮。

这个六大网红打卡地方您都去过了吗?没去过的一定要去逛逛哦!

(1)社古寨墙

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十月,寨墙以夯土或红石做墙基,青砖砌筑樵楼,全长3025丈,共有樵楼21座,各有名目,各有楹联。寨墙建成后,先后抵御了顺治五年(1648)李万荣等率众七日的围攻和康熙十年(1671)刘进的围攻。现寨墙残留数段,樵楼尚存一二。

(2)谢氏大宗祠

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现存始建时用的香灶和明嘉靖三十年(1555)肇建碑刻。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但谢氏还没移来的时候,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此生活。

据史料记载,远在南宋时期这里即已立村,原称“南畲”,后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故以近音字“社”代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南社”。

迁居南社,成了谢氏族人改变家庭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值得庆幸的是,谢氏的到来成全了南社村数百年的辉煌。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搅得宋人不得安生。1275年的大半年中,生活于江浙一带的谢尚仁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他走啊走,历史的际遇让他的脚步停在了南社,再也没有离去。

谢尚仁是出现在南社村的第一个谢姓人,是南社村谢氏家族的始祖。

“我们老祖宗尚仁公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宋朝的地方官,分别担任过广东南雄州推官和南雄郡司马。尚仁公37岁到南社来,虽然是给人擦皮鞋的,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这一传统代代流传下来,因此南社村人才辈出,历史上出了11个进士、举人,29个秀才,其中有位先人还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被封为建威将军。”谢氏家族后裔、南社村委会主任谢全坤告诉我们。

才兴丁旺,谢氏家族很快就在南社村崛起,而其他姓氏的人却慢慢衰落了。

(3)百岁翁祠

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现存神台基座及碑座红石雕刻具有明代风格。

(4)百岁坊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样建筑。现存建筑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为三间三楼牌坊,歇山屋顶,檐下施如意斗拱,影壁须弥座红石雕及二进梁架木雕工艺精巧。百岁坊坊祠结合,布局奇巧,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5)谢遇奇家庙

清同治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官至副官,当时跟左中堂到新疆平乱,立下战功后任职总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官的谢遇奇而建,建筑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屋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金木雕、石雕、正脊的陶塑工艺精美,首进垂脊人物和动物灰塑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6)资政第

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武进士、官礼部主事谢元俊书院,青砖麻石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走廊从天井中间通过,二进明间天弯罩木雕工艺精湛,木雕上的动物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品,门窗装饰具有西洋风格。

(7)典型民居

南社民居大都为三间两廊布局,以光绪六年(1880)武进士谢汝镠家宅为典型代表。建筑为三间两进院落布局,与祠堂相比,显得朴素实用,但仍有灰塑、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装饰。

这些融家庙、水坊、古井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文化,而且还成了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区水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鲜有的依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茶山南社村古建筑群现为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南社古村落

南社古村落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古村落现存祠堂达30间,古民居达250多间,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文化景观,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南社古村落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和广东最美乡村等称号。

2、牛过蓢古村落

牛过蓢位于茶山超朗村北面,原称“楼阁蓢”。明永乐年间,因语音相近,被讹称为“牛过蓢”,俗称“牛角蓢”。由于村里大部分村民姓麦,故又称“麦屋”。该村立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面积约138平方公里。古村落座东北向西南,村内生长着数百年的古榕树、古朴树。 

3、东岳公园

东岳公园占地面积25公顷,园内有一山名象岭,高而蜿蜓,形状若象,故以名,为茶山境内一主山,是旧“茶山八景”之一。山顶建有一楼阁——仙踪阁。

4、东岳庙

东岳庙创修于大唐开元盛世年间,至今约有1250余年的历史。是东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古庙。在1989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占地2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四合院布局建筑,依山取势而建,分别为山门、香亭、正殿三大部分,两翼配东、西庑殿。

5、东莞可园

可园是国宝级单元,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保留最好的一个,岭南园林的代表。她的主要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合在一起,而且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修建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

地铁???东莞没地铁的!你要去那里很方便的,在广州坐火车到石龙(有D字头快车的)在石龙火车站下火车出站了走到站前面(下火车是从站后面出来的),石龙火车站前面就有公交车直接到南社的。或者你坐汽车到东莞总站直接转74路公交车就可以到南社了。

圣心博物馆,白马公园,东岳公园,伯乐广场!龙珠广场!南社古居!

其中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比较有名,明清建筑是东莞古村落中被保存得最完整的,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存祠堂22间,古民居200多间。

走进茶山镇的南社古村,时间仿佛定格在几百年前,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尽收眼底。每天有空时,“南社创意文化”执行董事谢进球总喜欢到古村转转,看着熟悉的一砖一瓦,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心满是欣慰。

从2005年开始,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称号,推出了南社斋醮、南社孝敬、忠孝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吸引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南社明清古村落只是东莞中北部古村资源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石排、茶山、生态园不到5公里路程范围内,还有塘尾明清古村落、燕岭古采石场、牛过蓢古村等人文资源,属难得的“人文明珠”。

因此,古村落片区统筹发展时常被提及,但进展缓慢。随着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不断深入,古村落与生态园地区联动发展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被视作松山湖片区旅游文化产业带的核心节点,将成为园区统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爆点”。

人文资源魅力独特

12月9日至13日,2017年“南社忠孝文化节”在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盛大举行,围绕南社首届忠孝文化节、南社斋醮、南社孝敬有方三大核心主题,34项精彩活动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

作为“国保”单位,南社古村落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片区集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于一体。其中,南社古村落始建于南宋,古建筑群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

有专家表示,南社古村落是东莞民俗历史文化窗口,也是东莞城市文化形象的金字招牌,拥有珠三角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少有,具有唯一性和性。

从南社出发,15公里的路程,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创研基地主任李培军只花了几,便来到了另一处古村——牛过蓢,该古村落始建于宋朝,不但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还有12万平方米原生态古树林,43棵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长的达750多年。

而在南社、牛过蓢古村北面,在石排塘尾明清古村落里,市民石伟正带着家人逛着,斑驳的炮楼、红色的石砖、苍翠的古榕……,都让他们流连忘返。

塘尾古称莲溪,南宋立村,塘尾古村落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268座古民居、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目前,该村落已经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南社古村与牛过蓢相距15公里,与塘尾古村则相距3公里左右,三个古村呈“品”字形排列,在人文、旅游资源各有优势,一条古村路将南社与塘尾连接。中间,还聚集了生态园燕岭湿地、南畲朗河、中央水系生态岛群、月湖公园、大圳埔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

“两个‘国保’单位加一个省历史文化名村,还有生态园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这在珠三角是十分少见的。”李培军告诉记者,三大古村落与生态优美的生态园景观相连,传统人文与现代生态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此前,有前来考察的中科院专家曾建言,牛过蓢、南社、塘尾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各有优势,人文资源魅力独特,完全可以整合三地资源,开展系统的原生态村落旅游。

“珍珠”亟待被串起

这几颗“珍珠”将如何串起?

近年来,东莞一直积极挖掘旅游资源,致力于从客源输出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的转变。但受到景点分布散、规模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散落在镇街的东莞本地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开发,南社、塘尾等古村落片区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中国古村落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近年来备受关注。同时,生态旅游更是全国旅游行业发展风向标。东莞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东莞东北部(生态园、茶山、石排等)沿线分布了众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2015年1月27日,在东莞“两会”上,时任东莞市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方德佳提交了一份《关于统筹开发东莞古村落生态旅游片区的建议》的提案,对打造东莞“古村落生态”旅游片区提出了建议,这应该算是古村落片区统筹发展的首次正式提出。

按照提案建议,东莞将加强政府对东莞古村落生态”旅游片区发展的规划引导,完善扶持的政策体系。同时,推出“东莞古村落一日游线”,开通东莞“古村落生态”旅游片区旅游专线,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挖掘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并统一推出东莞“古村落生态”旅游片区整体宣传。

随后,东莞市旅游局制定了《东莞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南社—塘尾古村落群旅游区发展定位、发展思路进行了相关规划,将打造成岭南古村落旅游首选目的地、东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东莞乡村旅游扶贫重点示范工程等。

目前,通过整合南社—塘尾—牛过蓢,采取“一托三”的品牌申报形式,联合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培育文化观光、民宿度假、民俗节庆、创意休闲、文化演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由于涉及到茶山、石排、松山湖(生态园)等镇区,古村落片区统筹发展相对缓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这方面南社先行一步,在保护和开发方面结合得较好,而塘尾古村则以保护为主。

因此,要想通过打造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群落,发挥品牌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南社—塘尾古村落群与周边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抱团发展,并联动东江沿岸古村落群,走差异化发展模式,形成一条历史文化游精品线路,任重而道远。

“三个古村内涵丰富,各具特色,是东江沿岸的三颗明珠。”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表示,这在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虽然不是唯一的,但集聚性、完整性、差异性却十分明显,东莞应该围绕这些古村落资源,统筹发展,打造一个东江沿岸古村落示范片区。

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12月13日,松山湖片区2017深圳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包括中子科学城、古村落与生态园地区在内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首次集体亮相,古村落片区发展再次引起关注,各界人士也纷纷献言献策。

随着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不断深入,以及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机遇叠加,作为区域内难得的人文、生态资源,由南社古村、牛过蓢古村、塘尾古村与生态园湿地构成的古村落与生态园地区,将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松山湖片区旅游文创产业带的核心节点,势必为松山湖片区打造东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国家科技创新先锋区域添砖加瓦。

这些天,谢进球正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在古村周边建设创业、创新区,致力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和孵化器,让人文+科技在这里相互融合。在谢进球的脑海中,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充分利用生态园的水系,恢复以前的水道、码头等,通过水系将古村片区联通,实现连片发展。

今年,茶山镇也进行了相关城市规划,支持、参与、融入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成为了重点,其中加强环境联动发展,推动南社、牛过蓢古村落与生态园及周边资源连片保护开发有着详细规划。茶山镇将争取用3至5年,把南社古村落片区打造成为东莞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珠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岭南旅游名胜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茶山镇委书记黎寿康表示,茶山镇将把握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和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强优势、补短板、谋突破,在未来发展中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品质、镇村发展等“五大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与目前松山湖片区其他15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已经引进、或者形成大项目载体不同,古村落片区明显需要更多大手笔的规划资源倾斜和优先,为片区碎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现状注入强劲动力,为片区统筹探索新的路径。

“这里人文资源丰富,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培军告诉记者,加上周边的生态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叠加,完全可以实现科技与文化比翼齐飞。

吴志才表示,想象一下这里的人文氛围与空间,融入创新、创业等科技元素,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发展,“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记者手记

为片区统筹发展

探索新路径

围绕古村落片区统筹发展,东莞的行动正在逐步加快。

根据规划,茶山镇将积极支持、参与、融入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主要做好“四个联动发展”,其中推动南社、牛过蓢古村落与生态园及周边资源连片保护开发成为重中之重。

今年,松山湖(生态园)还专门制定了《促进松山湖片区主题产业园区共建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在生态园创新内核中,古村落与生态园片区位置重要。

在《松山湖片区产业合作发展和共建产业主题园区战略研究》中,就明确指出古村落与生态园地区由南社古村、牛过蓢古村、塘尾古村与生态园湿地构成,距离东莞火车站约50公里,总体范围65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松山湖片区旅游文创产业带的核心节点。

今年12月13日,松山湖片区2017深圳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包括中子科学城、古村落与生态园地区在内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首次集体亮相,松山湖将全力把先行区打造成园区统筹“引爆点”,而古村落片区无疑将成为人文领域的“引爆点“,为片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径。

楼盘 推荐

纳帕溪谷

开发商:东莞市恒兆 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

地段:茶山 R2轻轨线茶山站(图书馆旁)

主力户型:93-143平方米湖居三四房

售价:待定

纳帕溪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轴——松山湖片区、“一带一路”先行区火车站板块。项目总建面约20万㎡,18的超低密度,社区布局35万㎡欧式皇家园林,在空间布局、功能设置、环境氛围中处处体现皇家尊贵品质。

保利锦城

开发商:东莞市和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段:茶山 茶山北路与安泰路交汇处

主力户型:100-136㎡洋房、199-220㎡别墅

售价:16000元/㎡左右

保利锦城紧邻东莞火车站、R2线茶山站、茶山汽车客运站、东城候机楼、莞深高速、莞龙路、石大路、生态园大道、桑茶快线、东部快速干线等;总占地13万方,总建面30万方;容积率250,绿化率30%。

时代天荟

开发商:东莞市百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段:茶山 横江村茶山南路1号

主力户型:29-75㎡公寓

售价:17000元/㎡左右

时代天荟总建面129万㎡,涵盖建面约88-130㎡精宅及建面约20-60㎡公寓产品。现代典雅建筑、艺术园林、六大全龄乐活空间,细节之中尽显品质;社区更配有约6667㎡商业、生活会所、泳池、休闲广场等,为你呈现匠心著家品味。

松湖公馆

开发商:东莞市富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段:茶山 茶山沿溪路与安泰路交汇处

主力户型:95-180㎡洋房

售价:15500元/㎡左右

松湖公馆由东莞富盈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所在的区域茶山,北面连接石龙片区,南面连接大朗与松山湖,西面连接主城区东城,东面连接东坑与石排。茶山处于东莞中心城区、同沙生态园、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四位一体”核心圈层之内。项目占地面积32300㎡,建筑面积86000㎡。

伟隆国际花园二期澜郡

开发商:东莞市伟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段:茶山 横江村环城路

主力户型:102-153㎡洋房

售价:16000元/㎡左右

项目位于东莞市新火车站旁茶山镇茶山环城路,伟隆国际花园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距离东莞R2轻轨茶山站仅1公里,距离东莞新火车站仅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伟隆国际花园园林采用了尊贵、浪漫的法式风情设计。洋溢着欧陆风情的小品雕塑、碧波荡漾的景观泳池、不同主题的架空层园林,用自然、温馨、休闲的园林景观,为您开启梦幻般的法国园林之旅。

东莞市茶南路。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石桥流水人家分,小巷穿梭交错,干净整洁,风景好,适合逛,位于东莞市茶南路。东莞,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东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67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