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定向越野到底是什么

百米定向越野到底是什么,第1张

定向越野运动作为一种新式的野外活动方式,起源于欧洲,是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它既是一种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又是一种竞技运动,且对选手的体力及智力要求较高。

参加定向运动除需要指北针和地图外,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中国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中举行,也可以在公园、校园,甚至城市街头举行;而且定向运动容易设计出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参赛者需要的比赛路线,因此参与定向运动很少受到条件限制。

定向越野比赛是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简称国际定联正式承认的比赛项目之一。

扩展资料: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

它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还是一项家庭体育项目。周末一家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娱乐,融洽关系。增加乐趣。

它更是一项精英人才体育项目。因为它基于挑战,勇于尝试从未被尝试过的方案,并要求全身心的从双腿到大脑以最高时效达到世界顶极目标。

当你的团队同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奔跑,相互鼓励,相互信任。忘情的穿梭于青山绿水之中,在“做”中体会到团队的真谛,以及团队对于个体的意义,个体之于团队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培训的精髓。

定向运动做为一项体育运动,目前它的爱好者在北欧已“超过了足球”;在另外一些国家,则被列入军队或地方院校的“必修课”。

-定向越野

2008年9月14日,曾经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 “亚洲第一中锋”穆铁柱,因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四天后,他被安葬在 八宝山革命公墓

穆铁柱,曾经加入八一篮球队,在他的带领之下,八一男篮曾两度击败美国大学明星队,甚至在一场对战苏州队的比赛中他一个人轰下80分。

恰好告别式当天是现八一篮球队前往广西备战CBA热身赛的前一天, 球队特别推迟一天行程,到达现场致敬这位曾经的老大哥。

当天,许多国内知名运动员无论如何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来到现场致意。

穆铁柱的一生,是故事,也是传奇。

1949年6月,穆铁柱出生在动荡年代的山东菏泽贫困家庭。

在那个年代,风雨飘摇,穆铁柱姐姐为了生计,带着全家人来到新疆。

穆铁柱于是乎就随着姐姐在新疆当了“支边青年”。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穆铁柱也越来越高, 身高已经2米20 ,饭量还是家里人的两倍,为了三餐温饱,无奈之下,穆铁柱只好自己上街卖鸡,赚取生活开销。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民粮食都不是那么足够,身高相对的就没那么高,所以每每穆铁柱上街的时候,身边总围着一群人好奇打量着他。

正巧有一日,被一群人簇拥的穆铁柱被在街上经过的东明县体委注意到了 ,体委热心地建议他,身高这么高,打篮球合适,并且引荐他到山东体工队打球。

但是到了山东,穆铁柱愣是没有打到球,被退了回来,说他没有篮球基础,身高再高都不行,他们球队需要“即战力”。

这件事被国家体委知道了,他们听说有个山东体工队不要的“巨人”无处落脚,觉得人才不栽培甚是可惜,于是便用了20个篮球将穆铁柱换来国家 体育 委员会。

可谁知道,穆铁柱在体委中也没有碰过一次篮球, 由于当时新中国建国初期, 体育 相关的配套不是那么完善,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能来培训穆铁柱,导致当时他被分配到一个田径教练训练。

但俗话说得好: “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穆铁柱的伯乐出现了!

在经历过一年国家体委的训练之后,湖北黄石业余篮球队教练余邦基正在重组篮球队,正愁没有一名坐镇篮下的中锋,正好穆铁柱要被调到湖北黄石, 问余邦基教练是否给他一个机会,教练一看这身高完全无懈可击,能培养起来,成为球队主力中锋没有问题。

余邦基看穆铁柱是一个好苗子, 开出月薪15块钱,包吃包住,每年发两套棉袄,一件衬衫,希望穆铁柱能够留队训练 ,在那个时代这可谓非常不错的待遇了,穆铁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乎,穆铁柱就加入了湖北业余篮球队,开启了传奇的篮球生涯。

而余邦基教练来头可不简单,他曾是新中国建立前孙立人将军所成立篮球队的一员,功底扎实,所以在他的麾下,穆铁柱接受了完整的训练, 结合他的身高和天生的运动细胞,很快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锋。

在黄石业余 体育 队,他快速成为球队支柱,在比赛场上,场上大杀四方。

显然,业余球队的赛事难度对穆铁柱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

此时,他的表现正好被正在重组的 “八一篮球队”发现 ,在透过余邦基教练的引荐之下,加入了球队。

八一篮球队,隶属我国军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球队,曾经在 历史 上有着辉煌的成绩,在中国职篮CBA成立前,在全运会拿过7次冠军。

1972年,来到了成绩斐然球队的穆铁柱,准备大显身手。

1973年,八一篮球队历经内部重组,成立了新八一篮球队,穆铁柱首度以该队篮球员的身份参赛,就技压群雄,也让教练确定球队未来要以他为建队主力中锋。

1975年到1979年的两届全运会,是穆铁柱的高光时刻,他带领了球队获得两次冠军,使得八一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篮球队。

这位巨人,真正做到了名满全国。

同年,中美建交,在 历史 的背景下,美国大学篮球联队首度前来中国进行交流比赛,穆铁柱率队连续两场击败了这支号称由美国大学“明星球员”所组成的球队。

他站在禁区,手臂一张开,球拿着转身“勾射”进篮,在篮下频频得分,美国队球员完全无力招架。

穆铁柱的表现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运动员和球迷们都把目光投到了这个冉冉升起的篮坛新星身上,他身上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

穆铁柱带领八一篮球队进一步走向国际,1981年,他们在亚洲俱乐部中击败了当时蝉联多年冠军的菲律宾队,这也是中国男篮有史以来第一个亚洲俱乐部冠军。

有了穆铁柱在禁区镇守,让八一篮球队成为亚洲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球队,他们曾经让对手溃不成军,大赢日本队和韩国队三四十分。

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只要有穆铁柱在,八一队几乎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穆铁柱还在一场对战苏州队的比赛中,单场独得80分。

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人有能力得超过四十分,他一个人就可以包办八一队几乎整队的分数,简直可以媲美美国职业篮球NBA的张伯伦单场100分的得分纪录。

但即便集风光和荣耀于一身,穆铁柱仍旧每日勤奋的训练,不敢松懈,因为他知道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是八一队甚至是国家的荣誉。

他坚持完成数公里的每日慢跑,训练体魄,以维持场上最好的表现。

但常年征战,也渐渐地让穆铁柱的身体累积了大大小小的伤病。

篮球激烈地奔跑,加上身为中锋在篮下激烈的碰撞,都造成了穆铁柱身体上的伤害。

直到1987年,“高龄”38岁的穆铁柱,因为他实在练得太拼命,经年累月下,被诊断出了心脏病、心血管疾病、腰椎间盘突出上各种旧伤复发,他明白这是身体带给他的警告,所以在同年亚运会上,他宣布退役,安心在家调理他的身体。

就这样,穆铁柱带着无数的荣誉,完美地结束了他的篮球生涯。

他的退休生活,过得平凡而满足,对他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篮球已经完成了,能安静过好日子,他便已满足,甚至都媒体鲜少有他退休之后的消息。

可尽管穆铁柱已经如此低调,有他出现的场合,总是会被人潮挤得水泄不通,曾经有一次,穆铁柱去北京东来顺吃饭,曾造成王府井到东来顺的交通堵塞。

不管穆铁柱在中国哪座城 市的哪个角落出现,总会有人脱口而出:“这不是穆铁柱吗!”

有段期间他受邀拍摄了4部**,曾在《傻帽经理》和宋丹丹等名演员搭档演出,让观众印象深刻。

然而,就在2008年,不幸的噩耗传来, 由于心脏病发,穆铁柱病逝在医院中,享年59岁。

四天后国家安排他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此地有多位 历史 著名英雄人物、共和国诸位先烈同样在此地长眠,穆铁柱可以说获得了国家最高等级的礼遇。

葬礼现场,场面哀戚,他生前所有曾经的队友都到坟前,悲伤致意。

曾经同为八一队的女篮队友,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女中锋郑海霞也前来送这位战友最后一程,一到现场 她便哭得泣不成声 ,完全无法接受穆铁柱已经永远离开大家的事实,她曾对朋友说,自从穆铁柱离开后,常觉得压抑,想着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人会突然说没就没了。

而彼时正火的篮球巨星姚明,特地取消了所有的行程,赶到八宝山

此前姚明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中碰面,两人聊得很愉快,没想到前一阵子看起来还硬朗的前辈,竟然已经与世长辞,姚明在灵前表情凝重,沉默不语,久久不能自己。

穆铁柱昔日队友是这么评价穆铁柱的:

一代传奇的去世,让所有人震惊以及难过,当天,穆铁柱安详地躺在鲜花簇拥的棺木中,带着无数的荣耀,永远地睡去。

那天,许多知名的运动员都纷纷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来到现场,致敬这位曾经的篮球传奇。

距离穆铁柱退休到现在已经大约13年了(2021),那么他的遗孀如今过得怎么过得怎么样了?又做着些什么?

当时穆铁柱退休之后,除了偶尔露面拍摄**、接受采访,他几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连带着妻儿也没了消息。

事实上他和妻子王专红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一家人住在一栋平房内,生活低调简单。

穆铁柱退役后,全家唯一的收入就是夫妻俩的退休金,每个月两夫妇共加起来大约3000元左右。

对于一个明星运动员来说,这点退休金似乎不符合他的身价,但穆铁柱并没有抱怨,反而更加珍惜他拥有的一切。

我们能从许久以前的媒体专访中,一窥穆铁柱的家庭状况。

他对媒体说过大女儿叫做 穆榕 ,小儿子叫做 穆桐 。两个孩子受到爸爸的影响,都喜欢篮球和NBA。

但穆铁柱从没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继承衣钵”,他反而希望孩子自由发展。

穆铁柱自认因为长期在外工作,没时间陪孩子,对孩子有所亏欠,但其实两个小孩,都非常敬仰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都知道爸爸常年在外奔波除了赚钱之外,还为国争光。

此外,毕竟穆铁柱有两米二十, 两个小孩的身高情况 ,也是外界瞩目的焦点。

随着孩子长大成年后,谜底也逐渐揭晓。

大女儿身高一米七左右,在女生中算是比较高的那一类,小儿子身高一米八,算是一个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身高,但他并没有去打篮球,而是继续求学。

说实在,穆铁柱也没有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刻意培养成篮球员,他说:

现在,姐姐穆榕已经41岁,在银行工作,弟弟穆桐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并且完成学业后在某一家企业上班。

子女们都过上了宁静而幸福的生活,而妻子陈专红,也因为子女的经济来源逐渐稳定的关系,搬出了小平房,在一栋还不错的房子居住着。

穆铁柱为人低调,其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是人们值得学习的。 穆铁柱 社会 影响力之大,远远超出篮球的范畴,穆铁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段 历史 和佳话。

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 历史 背景和 社会 发展现状,穆铁柱并未成为像如今的姚明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篮球巨星,但是在人们心中,那时的穆铁柱就相当于现在的姚明。

上世纪我国创造出了非常多的运动神话, 包含女排的五连冠,乒乓球大杀四方 ,篮球除了穆铁柱之外,更有女篮 郑海霞 的精彩演出。

这些都是靠着运动员,流尽了汗水所得来的,他们的付出以及努力,造就了我国的 体育 辉煌 ,希望如今的运动员们,能够继续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奇,继续为国争光!

日前,中国女篮名宿郑海霞入选2021年国际篮联篮球名人堂,成为亚洲首位入选国际篮联篮球名人堂的篮球运动员。这不仅对于郑海霞本人弥足珍贵,对于整个中国篮球、亚洲篮球而言都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殊荣。尤其是在中国篮球近年来陷入低谷、中国男篮国家队在《吐槽大会》被调侃不要脸的大背景下,郑海霞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不啻于是一针强心剂,有助于中国篮球人振奋精神、继承前辈优良传统、重拾中国篮球荣光。

为了庆贺中国篮球这一伟大殊荣,近日,一批在京篮球名宿自发为郑海霞组织了一场庆祝晚宴。出席晚宴的嘉宾们虽然涵盖了各个年龄层,但都与郑海霞渊源颇深,可谓是郑海霞传奇篮球生涯不同阶段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教练代表:1994年带领中国女篮获得世锦赛亚军的陈道宏指导,原中国女篮主教练、原八一体工大队大队长朱家志指导,原国家女篮主教练、八一女篮主教练马跃南指导,这三位名帅在不同阶段均曾执教过郑海霞,郑海霞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恩师;

队友代表:前中国女篮队长、曾在国家队与郑海霞并肩作战的宋晓波指导,被郑海霞亲切地称之为“大师姐”;

中国女篮后辈:苗立杰、陈楠、张晓妮、许诺;

中国男篮名宿代表:李玉林、张劲松、刘强、李克;

国际篮联代表:国际篮联中国区总经理方亮、国际篮联中国区数字媒体经理赵汝洋

篮球产业代表:夏松;

媒体界代表:梁希仪、孙宝生、孟伟、德莉、王镜宇、王速等人。

对于很多年轻球迷而言,郑海霞只是一个篮球传奇的名字,更年轻的球迷只知道她曾在少年姚明买不到大码球鞋时把自己的球鞋专门送给姚明的逸事。但在上世纪八、九十代,球员时代的郑海霞是世界篮坛首屈一指的超级中锋,其个人成就综合而言堪称是中国篮坛成就最高的球员。所以,此番她才得以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以球员身份入选FIBA名人堂的球星。

整体而言,郑海霞的篮球生涯足够持久且统治力惊人,曾代表中国女篮征战过4届奥运会、4届世锦赛、4届亚运会和8届亚锦赛,带领中国女篮夺得一次世锦赛亚军(1994年)、一次奥运会银牌(1992年)、一次奥运会铜牌(1984年)、一次世锦赛第三名(1983年),曾多次在大赛中被评为最佳中锋、最佳得分手、入选世界最佳阵容,1994年还荣膺世锦赛最佳球员。此外,她还在生涯暮年受邀加盟WNBA洛杉矶火花队,成为首位走出国门、征战世界顶级职业篮球联赛的亚洲篮球选手。毫无疑问,球员时代的郑海霞在中国篮坛开启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郑海霞时代”。因伤退役后,郑海霞先后曾担任八一女篮主教练、领队,1999年荣膺“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郑海霞球员时代作风顽强,经常带伤作战,膝盖曾经历多次手术,深受教练、队友们的尊重。退役后,乐于奖掖后进、提携后辈,所以深受各个年龄层的中国篮球人的尊重和爱戴,此番也才有这么多篮球名宿自发为其举行庆祝晚宴,其中,郑海霞的两位老友夏松和孟伟两位是晚宴的发起人,而国际篮联中国区总经理方亮也专程赶来向郑海霞赠送纪念品。此外,中国男篮传奇中锋巴特尔也专门在晚宴期间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郑海霞表示祝贺。只是,在众多的代表中,中国篮协没有代表出席,稍稍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让郑海霞最激动的是,在活动现场她收到了一位特殊球迷的来信。这封信来自于毛主席的外孙,现任(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及(深圳)东西方交流研究会主任、致力于促进民间国际交流事业的孔继宁先生。这封贺信在表达对郑海霞的祝贺和敬意之余还强调,在如今极为特殊的大环境下,郑海霞能够获得这一国际殊荣,为特殊时期的民间国际交流再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所周知,半个世纪前,毛主席高瞻远瞩,通过让小球转动大球,借助乒乓球推动民间交流成为两国沟通的重要桥梁, 进而 历史 性地实现了大国关系破冰,这给全世界留下了一段 历史 佳话。如今,中美关系再度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加强民间交流的重要性再度得到凸显。而在这其中,篮球堪称是中美民间交流的桥梁。1891年,篮球运动在美国发明,很快就在1896年传入中国天津。2021年是篮球发明130周年,也是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125周年,一百多年 历史 ,跨越三个世纪,篮球早已成为中美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选项。

而自疫情发生中,中外交流受限,各种外部交流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在这种大背景下,郑海霞收获国际篮联名人堂这一至高荣誉,成为为数不多的民间交流亮点,个中价值不言而喻。也正是意识到郑海霞入选篮球名人堂的厚重意义和特殊价值,所以孔继宁才专门发来贺电并给予高度评价。

郑海霞在晚宴开始前进行致辞,她感谢朋友们的盛情组织和每一位到场嘉宾对自己的认可,还对生涯各个时期的恩师逐一进行了感恩。在聊天之余,有感于当前中国篮球处于低谷、不得不面对外界各种噪声和质疑的现状,郑海霞表示,希望篮球人、 体育 人把金钱看得淡一点,把中国篮球的荣誉感和自己的努力看得更重点。郑海霞坦言,自己整个篮球生涯自始至终都对篮球有很强的敬畏感,因为篮球对她而言是改变命运的方式。

郑海霞饱含感情地回忆道:“因为我是一个农村孩子,1979年之前是要用粮票和布票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有超常身高的孩子,靠这些票据吃(饱)饭是很困难的。 当我在1980年13岁进入武汉部队篮球队的时候,我有了(饱)饭吃,有了军装有了衣服穿。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自己更加勤奋,更加刻苦,有困难要解决困难,没有鞋穿光着脚训练,也要坚守。 这些改变了(解决了温饱)以后,16岁进入国家队,因为前辈们为国争光,我的担当和我的责任让我去承担这些、传承这些。我有很好的身体条件,杨伯镛杨老对我也特别器重。训练的话真是不把你累死、不把你烦死、不把困难创造到极致,那就不叫训练。特别感谢杨老对我的这种影响和要求。一直到现在,艰苦奋斗的精神、刻苦训练的精神、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明明白白做人的精神一直在我身上体现和传承。所以,我想,我不愧是一个中国运动员,也不愧是一个军人。”

郑海霞还对中国篮球后辈发出殷切寄语:“ 希望我们的篮球人、 体育 人把金钱看得淡一点 ,把荣誉感和自己的努力看得更重点,扎实地练好每一堂训练课,领会教练的每一个思路,做好个人的认真总结,这样的话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步都踏得更加坚实,把每一笔都抹得更加光彩。我相信中国篮球、中国 体育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不会让广大的球迷失望。相信我们的年轻人能够重新捡起中国的小快灵打法,也更希望我们的中国篮球协会能够把这些 历史 传统的东西重新捡起来,找回它深远的意义。”

虽然中国属于黄种人国家,在身体天赋上相比黑种人存在一些劣势,但在篮球这项领域当中,中国却有着“出产大个球员”的传统,无论是曾经的姚明、王治郅,还是现在的易建联,都是我国优秀的内线球员。

但和穆铁柱比起来,如今的篮球运动员还是略有不足 ,穆铁柱不仅是当时公认的亚洲第一中锋,更彻底征服了日本人,为中日的邦交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这就是被称为“塔”的穆铁柱

穆铁柱有多高,一直都是一个迷,也许是因为当时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会对穆铁柱指指点点的原因,所以穆铁柱十分厌烦量身高,直到有一次前往日本参加活动。

为了表达对穆铁柱的敬仰,同时也为了给自己打广告,一家西服公司提出为穆铁柱免费定做西服, 借着这次机会,大家才得知穆铁柱的真实身高:228米。

这是什么概念,NBA现役最高的球员法尔官方身高为226米,NBA 历史 身高最高的球员23米,但在同类身高球员中,穆铁柱的身体堪称最强壮,可以说穆铁柱无论在哪个时代,一定是NBA哄抢的对象。

但可惜的是,因为我国当时的国情,穆铁柱的少年时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反而经常忍饥挨饿。

1949年出生的穆铁柱,家庭条件非常差,据说他小的时候,家里还过着流浪的生活,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穆铁柱的身高在16岁就已经达到了足足2米,要知道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还不足17米。

可穆铁柱的身高并没有给他或者他的家庭带来改变,反而增加了很多的烦恼,随着身高的增加,穆铁柱的饭量剧增,当时他一个人的饭量,就超过了全家人,无奈之下,他们一家人只能来到新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

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可惜的是,整个少年时期,穆铁柱都没有受到一丁点篮球训练,这让他与篮球运动差点擦肩而过。

1968年,是穆铁柱的人生转折点,在一次回老家探亲的过程中,被山东省体委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也是一次巧合,当时山东省体委的工作人员正巧来到集市,就看到了巨人一般的穆铁柱。

这样的人才,简直就是为篮球而生,于是当局很快拍板,将穆铁柱定位 体育 专项人才,不过可惜的是,穆铁柱空有一身实力,但因为从未接触过篮球,遭到了山东省体委的放弃。

就在这个时候,穆铁柱的伯乐:余邦基出现了, 他发现穆铁柱虽然错过了学习篮球的黄金年龄,但依然有非常大的价值,作为一个大个子球员,穆铁柱完全可以进行“片面性”训练,即放弃运球等方面的基本功,着重于进攻、篮板等适合他的篮球技术。

1973年,八一队获得批准重新组建,借着这个机会,穆铁柱也来到了八一队当中,开始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而这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穆铁柱带领下的八一队,会成就怎样的威名。

经过两年的训练后,穆铁柱开始在国内和亚洲赛场大杀四方,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内,穆铁柱彻底完成了自己的称霸。

在国内,八一队完成了两次冠军,在亚洲赛场,五连冠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在赛场之上,穆铁柱也证明了自己无解的实力, 只要能够上场,二十分就是保底的分数,更拿下过80分超强得分,令人惊叹。

不仅如此,穆铁柱在得分之余,还开发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那就是现在NBA当中十分流行的组织中锋的打法,著名篮球评论员,前职业篮球运动员张卫平曾表示,穆铁柱是世界上传球最好的中锋。

每次进攻或者防守的时候,穆铁柱抢到篮板,会立刻进行传球,只要他在场,人人都是得分点,这份威慑力,是整个亚洲球队都无法达到的。

那是在1976年,穆铁柱所在的队伍受到了日本的邀请,来到日本进行比赛,对于这场两国间的对抗,日本民众清一色的成为了穆铁柱的粉丝, 每次进球,现场解说都会欢呼:东京塔命中两分,那时的他,俨然成为了日本的国民偶像。

虽然在场上的穆铁柱宛如战神一般所向披靡,但受困于年龄以及身体伤病,他还是在1987年正式退役,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反而向不同的领域开始前进。

因为运动员期间的高强度训练, 再加上小时候一直吃得很差 ,让穆铁柱的身体出现了静脉曲张、心血管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以及后续的生活,都需要穆铁柱有足够的收入。

于是穆铁柱便开了我国运动员的先河,接拍广告与电视剧,这也让后来的运动员有了发展的方向, 其实很多运动员的收入都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退役之后,而穆铁柱的做法,则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在有了足够的收入之外,穆铁柱开始致力于退役运动员与残疾运动员的帮扶工作,即使在身体行动不便的时候,也坚持出席活动,为那些需要钱的人做最后的努力。

因为身体的原因,穆铁柱在2008年去世,在他的葬礼上,多位篮球运动员现身参与悼念活动,其中包括王治郅、郑海霞等人,现场所有人面对穆铁柱的离世,都留下的难过的泪水。

对于穆铁柱的一生,穆铁柱墓前的墓碑上,一首简短的诗作讲述了他的一生,他无愧于“铁柱顶梁柱,中锋赛山峰”的评价。 这位享誉亚洲的传奇中锋,用实力确定了中国篮球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也让中国篮球开始了蓬勃发展。

在他之后,全国各地优秀的孩子,可以早早地开始接触训练,不会再虚度光阴, 而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一系列优秀的球员,开始带领中国篮球不断的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同时也在NBA打出了自己的名堂。

在战争消失后, 体育 竞技成为了各个国家比拼的方向,也是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在这些前辈渐渐退役之后,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扛起这面大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86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